三年级数学《 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少几的问题教案

(完整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少几的问题教案

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少几的问题一、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8页信息窗3二、教学目标1:理解“比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的含义,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用乘加、乘减这种两步计算问题的方法。

2: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3:结合问题的实际意义,体会“先乘后加(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4: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并初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5: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的欲望以及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三:借助画线段图理解“比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的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正确的解答方法。

四:教学难点1:理解“比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的”意义。

2:能理解表达两步计算的思路,初步感受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五:教学准备PPT、实物投影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提问:同学们课下的时候玩过呼啦圈吗?生:玩过。

那你们最多多少人一起玩过呼啦圈?生:(1个,2个)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别的小朋友是多少人一起玩呼啦圈的。

(出示课本图片课件)来到了操场看到了好多小朋友在玩呼啦圈,同学们看这3个粉红方框里有些信息,自己小声读一读。

(学生自己独立读信息)师:你能把这些信息整理整理吗?齐回答:一年级转呼啦圈18人。

二年级是一年级2倍多5人。

三年级是一年级的3倍少2人。

(学生边读师边板书出数据)2:探究新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根据现在咱们看到的这些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预设)学生提问:一共有多少人?哦!是总共有多少学生玩呼啦圈是吗?这个问题不错。

谁还愿意提一个呢?二年级有多少转呼啦圈的小朋友?非常棒真会学习,谁还能提出不一样的问题呢?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小朋友?同学们太棒了能提出这么多问题,接下来,咱们就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开始解决,首先计算二年级有多少小朋友转呼啦圈呢?①、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种即简单又方便分析问题的方法,用线段图表示它们之间数量关系。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倍的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倍的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倍的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倍的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单元的第5课时,内容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倍数的概念,学会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学会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学会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倍数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2个苹果,问小明比小华多几个苹果?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倍数的概念。

2. 探究与交流(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用乘法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例如,教师拿出3个苹果,问学生,如果有1个苹果,那么3个苹果就是1个苹果的3倍,如何用乘法表示?引导学生得出1×3=3。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选取一些学生代表性的解法,进行讲解和点评,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倍数的概念。

3. 练习与巩固(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倍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倍数的概念一个数× 倍数 = 几倍七、作业设计1. 请用乘法计算下列各题,并填写答案。

(1)2×3=(2)4×5=(3)6×7=答案:(1)2×3=6(2)4×5=20(3)6×7=422. 请用倍数的概念,解决下列问题。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原创】《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原创】《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教学设计
(三)下面老师给你们3分钟的时间,改一改你认为画的不太准确的地方。比一比谁画的最好。(学生独立修改所画的线段图,强化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既然同学们这么了不起线段图都画出来了那你能不能在线段图的下面列出算式呢?(找一位学生代表板书)
学生列式解答:一年级学生18人,二年级是一年人数的2倍+5人=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
5×8=40(人)
40﹣6=34(人)
34﹢8=42(人)
42<45
答:一辆面包车和一辆校车不够。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
一年级:18人
二年级:比18的2倍多5人?人
三年级:比18的3倍少2人?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教学“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通过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既能加深学生对倍的含义的认识,又能为以后学习解答“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等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课的一开始,我先让学生通过对整倍关系相关知识的复习“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是谁和谁比、谁是多的、谁是少的、从具体形象的图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真正理解两个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先求一支圆珠笔的6倍是多少元。
2×6= 12(元)
再求一支钢笔用多少元。
12-1 = 11(元)
答:一支钢笔用11元。
巩固训练
1.用银杏叶做花,做一朵小花用9片叶子,做一朵大花用的银杏叶比小花的4倍多3片。做一朵大花用多少片银杏叶?
先求做一朵小花用银杏叶片数的4倍是多少。
9×4 = 36(片)
再求做一朵大花用多少片银杏叶。
那根据给出的数字,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是多少那?

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的教案

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的教案

(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少几的问题》教学实录与反思《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少几的问题》教学实录与反思1.理解“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含义,掌握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这种两步计算问题的方法。

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2.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并初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3.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探究的欲望以及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快乐大课间生:转呼啦卷……师:这里面还隐藏着许多数学问题呢。

二、分析解决“几倍多几”的问题。

(一)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一年级18人生2:做二年级比一年级的2倍多5个。

师板书:一年级18人二年级比一年级的2倍多5个师:谁再来把信息说一说呢?生:一年级18人二年级比一年级的2倍多5个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二年级有几人(板书)师:谁能把信息和问题再来说一说。

生:一年级18人,二年级比一年级的2倍多5,二年级有几人(二)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1、探索整理的方法。

师:这道题有这么多的信息,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再次把信息和问题进行整理,让大家很容易的就能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生:画圆圈。

生:用纸条摆一摆。

生:画线段图。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好方法!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法试一试,看谁整理的既简单又清楚,让大家一眼就看出表示的意思?生整理信息。

2、交流汇报,体现多样化。

生1:生2:生3 生4:生5:3、优化方法,规范线段图的画法。

师:大家看,我们用了这么多的好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生:喜欢画线段的那种。

因为看起来很简单,而且我们很容易就看明白了。

师:既然大家都喜欢这一种,那咱们就把他整理信息的方法记在黑板上。

师:先画谁?生:一年级,用一条短的线段表示出来。

师:接下来该画2年级了。

三年级上册--第15课时--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

三年级上册--第15课时--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

《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9-3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会计算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乘加混合运算。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相应的应用题。

3.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会计算乘加乘减的综合算式题目。

教学难点:理解两步乘加乘减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用两种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过程: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习1.创情板题导入:同学们,见过贝壳吗?你们见过的贝壳是什么样子的?漂亮的贝壳制作成工艺品同样精美。

看,这是什么?(出示用贝壳加工的工艺品)生:大公鸡,憨态可掬的小猪,可爱的刺猬……师:这里面还隐藏着许多数学问题呢。

(板书课题: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2.出示目标:(1) 会计算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乘加混合运算。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相应的应用题。

(3)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8页信息窗的信息,重点看29页第二个红点中的内容。

思考:①做一个大刺猬用多少个贝壳?②你会用几种方法解答?③42×6+18 的运算顺序是什么5分钟后,比比谁能汇报清楚上述问题,并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

4.学生自学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认真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

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调查: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同学放下手。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收获和遇到的困惑,学生在组内互帮互助,最终共同解决问题时,准备派发言人向全班同学汇报。

3.全班汇报:学生代表按顺序一一汇报自学指导中的思考题,其他同学质疑、解惑。

课堂生成预设:红点问题: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做一个小刺猬用了42个贝壳。

生2:做一个大刺猬用的贝壳数比小刺猬的6倍多18个。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做一个大刺猬用多少个贝壳?(板书)(二)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求比一个数几倍多几或少几应用题_顾慧

求比一个数几倍多几或少几应用题_顾慧

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奉贤区实验小学顾慧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新教材(试用本)三年级数学第一册p70~71例1、2教学背景:根据第五册教材的编排,这节课是在整理提高中作为乘法复习的应用练习,主要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但几倍多几与几倍少几的数量关系是本节课中较难理解的部分,它是在整数倍应用题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的。

本课的设计立足于学生对已有的整数倍应用题数量关系与线段图的理解,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线段、编应用题的学习过程,理解几倍多几与几倍少几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材分析:《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六章整理与提高中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它是建立在学生已学的:倍的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等知识的基础上的。

主要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对前面的学习中或多或少已碰到过的简单实际问题的集中姓梳理、练习,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逐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培养初步的概括能力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基本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够初步应用其的分析方法来理解今天的教学内容,但是让学生能根据信息提问题,将情节描述成简图(线段图)还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因此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对学情的分析,我让学生摆小圆片再转变到画线段图,从而进行比较分析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1、能根据信息提问题,能将情节描述成简图(线段图),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2、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并初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3、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探究的欲望以及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分析方法,解答几倍多几,几倍少几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第【1】篇〗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经过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学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求一个量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量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2的4倍就是()个2。

2、3的6倍就是()个3。

3、3个7就是()的()倍。

4、6个2就是()的()倍。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出示教材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回答:已知信息是:军棋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问题是:象棋的价钱是多少元?师:这是哪类应用题?生:倍数应用题。

师:从哪入手解决此类问题呢?生: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说明军棋的价格是1倍数,而象棋的介个是4倍数。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师:请你根据已知信息,画图分析计算解答,再小组交流想法。

学生按要求参与活动,交流汇报。

3、学生汇报。

生:一个○表示1元。

军棋:○○○○○○○○ 8元象棋:○○○○○○○○○○○○○○○○ 8×4=32(元)○○○○○○○○○○○○○○○○师提示:我们乐意用线段图表示。

(边说边画)军棋的价钱是1倍数,用1条线段表示。

而象棋的价钱是4倍数,有4个军棋这么多,所以画一样长的4条线段表示4倍,并标出其余信息和问题。

8元军棋:象棋:元象棋有4个8元,所以用8×4=32(元)。

引导学生理解线段图每部分的含义,并能看着线段图来叙述题意。

追问:你们算出了象棋的价钱是32元,能验证一下吗?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吗?学生验证自己的结果。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课前拍手游戏]: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一起做个拍手游戏吧!师:下面请你们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你能拍3个2下吗生拍(连续)师:你们拍了几下(6下) 怎样才能让老师明确地听出是3个2下呢谁有好办法生:中间停顿一会儿师:试一下师:好,再听,用刚才的方法拍2个3下生拍。

同学们学得真快,在清脆的拍手声中,小兔子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一、创设情境课件:在美丽的森林深处,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自由快乐地生活着,这里有灿烂的阳光,丰富的食物,大家请看课件说:在一片美丽的草地上,一群活泼的小兔子正在吃萝卜,出示主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萝卜的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课件说:这些萝卜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胡萝卜和红萝卜生:.......师:你们找到了比多少的数量关系,真好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数量关系(预设一: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为什么是3倍呢)(预设二:学生没有说到:“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教师直接说出红萝卜和胡萝卜的数量之间还存在着另一种关系,就是倍数关系。

)仔细观察:胡萝卜有几根(板书:2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板书3个2根)我们就可以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生:重复一遍关于“倍”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生:畅所欲言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认识一下“倍”这个新朋友,板题——倍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 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

三年级数学《 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

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上册18页信息窗3第6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含义,掌握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这种两步计算问题的方法。

运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2.结合问题的实际意义,体会“先乘后加”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在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4.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探究的欲望,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含义,掌握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这种两步计算问题的方法。

难点: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学生准备:直尺、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节课我们来到了热闹的体育课。

看,同学们正在快乐的转呼啦圈,其中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情景,找出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可这样引导:1.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什么?你还能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可找到的数学信息有:(1)一年级转呼啦圈的有18人。

(2)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2倍多5人。

(3)三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3倍少2人。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取数学信息,让学生把信息完整地叙述下来,教师板书。

3.质疑: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预设;(1)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2)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针对本节内容,教师选取“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进行板书。

带着问题和学生一起探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分析解决“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问题。

1.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1)探索整理信息的方法。

引导学生针对数学信息和问题,探索整理问题的方法,可适当提示,(我们在学习倍数时,采用摆小棒或摆方块的方法帮我们理解了题意;在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时,用贴纸条的方法帮我们理清了数量之间的关系。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案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案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要更加注重对重点难点的讲解。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具体的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量关系和加减法运算。此外,我还需要设计更多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分组讨论的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偏离了主题,导致讨论效果不佳。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能够围绕主题进行,提高讨论的实效性。
(3)在实际问题中,找出已知数和未知数,并正确列出算式。
举例:
-对于问题“小华比小明少3个苹果,已知小明有10个苹果,求小华有多少个苹果?”,学生需要理解“少”意味着减法,然后找出已知数(小明有10个苹果)和未知数(小华的苹果数),列出算式10-3=7。
(4)在复杂的实际问题中,识别并运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计算方法。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基本概念。这个概念是通过加减法来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值。它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基本工具,帮助我们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你有10个铅笔,比小明多3个,我们会用减法算出小明有7个铅笔。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将这个概念应用于实际中,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情况?”比如,你有多少糖果,比你的朋友多3个,你能算出你的朋友有多少糖果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这类问题的奥秘。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教案(word版)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教案(word版)

3.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18,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教学提示: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中关键的一个步骤,教师在放手让学生探索的同时适当引导,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学会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在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阶梯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主动参与和同学共同探索算理、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又快到了我们参加学校大课间活动时间了,在活动之前老师有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学生:愿意。

师出题:小明今年11岁了,老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你能算出老师今年多少岁了吗?学生:11×3=33(岁)师:帮老师解决完问题,终于可以参加大课间活动了,你们高兴吗?出示课本情景图,呼啦圈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对整倍关系相关知识进行复习,为学习“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一、提出问题1.引导学生分类找信息。

(课件出示数学信息)师:请你仔细观察,看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信息:一年级转呼啦圈的有18人。

板书:一年级18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2倍多5人。

板书:二年级比18的2倍多5人三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3倍少2人。

师:谁能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师板书信息和问题)问题一: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问题二: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寻找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解决问题——“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1.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反思(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反思第【1】篇〗《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种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题,只是有一个数题目里没有直接给出来,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

通过解答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促进数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教材围绕这一知识点,只编排了一个例题(例2)、让学生理解表达增加或减少幅度的语言、“做一做”和一个练习(练**十一)。

根据本班实际,我安排两节课授完。

这节课是第一节课,属新授课。

教学时,我并没有照本宣科的讲解书上的例2,而是首先课件出示信息:“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

”让学生提出有关百分数问题再解答,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且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接着引出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改编成例2,导入新课;教学例2后,改变例2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再与例2比较,让学生弄清由于问题变了,单位“1”就有了变化,列式也就不同了,自然结果就不一样。

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预防了“负迁移”的产生。

二、**有效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不管复习,还是新授、巩固,练习题都是先让学生**试算,再进行互动交流。

如,新授时,根据课件出示信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后,让学生说出含义“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接着让学生试算,然后,让学生交流解答方法、总结规律,我随机予以点评。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比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的问题》优秀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比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的问题》优秀教案

第六课时比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的问题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8页第六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时“比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学会运用画线段的方法,分两步解决“比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的问题”,并学会用画线段方式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2.在预习、观察、学习、讨论等的基础上,能够让同学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来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教学,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数学的趣味性,并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即: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讨论、课后复习和反思。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比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的问题”的含义,学会并且熟练掌握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的问题”的分两个步骤计算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清晰板书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并熟练掌握“比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的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教师准备:直尺、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找出问题,提出问题。

如:1.仔细观察,从图中能了解到什么?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做一个小手链用19个珍珠。

(2)做一个大手链用的珍珠比小的两倍多8个。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出数学信息,让学生把信息完整的叙述出来,教师板书。

3.预设:让学生提出问题,如:做三个大手链用多少珍珠?等。

针对本节内容,教师选取“做两个大手链用多少贝壳”这个问题进行板书,带着这个问题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一)分析解决“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问题。

1.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首先以摆小棒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针对数学问题和信息,探索整理方法,独立思考,并且参与小组讨论;其次以小组形式展开汇报,进行小组间的交流与评价。

2.优化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总结出画线段图是分析问题的好方法。

小学数学_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二年级下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二年级下册)》67~68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用摆纸条的方法帮助理解数量关系。

并能运用加减法运算正确进行解答。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之间比多(少)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磁性片。

学具:答题纸、红纸条、黄纸条和绿纸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正当百花盛开,争奇夺艳的时候,大树爷爷却病倒了。

这可怎么办呀?今天我们就请来了三位森林医生,他们是黄鹂,喜鹊、啄木鸟,瞧!他们正忙给大树爷爷捉虫子呢。

(课件出示情境图)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预设: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板贴)(即教材红点问题)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板贴)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就先来解决喜鹊捉了多少只害虫?二、合作探究,建立模型(一)整理信息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找到的信息:黄鹂捉了146只虫子;喜鹊比黄鹂多捉了38只;(二)借助纸条分析数量关系师:喜鹊比黄鹂多捉了38只,这又是“比谁多”的问题,以前我们都借助什么方法帮助我们分析理解的?1.摆纸条。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你手中的纸条将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

看哪位同学表示的最清楚?师:你觉得哪条适合表示喜鹊的(为什么)。

你从哪条信息里知道的?师:请把蓝纸条、纸条在答题纸第一题贴一贴,把信息中的数字在纸条上标出来。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小学数学交流课《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教后反思

小学数学交流课《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教后反思

小学数学交流课《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教后反思我根据课前谈话了解,学生对于“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认识,这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该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的理解。

因此在课堂上,直接抛出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然后,板演排花片的过程,对解题结果进行验证。

对于排花片的方法,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①小英排了11个花片,小华排的花片比小英多3个,小华排了多少个花片?小华可以先排11个花片,要比小英多3个,得再排3个,先排的11个和后排的3个合起来就是小华排的花片数,用加法计算。

②小英排了11个花片,小平排的花片比小英少3个,小平排了多少个花片?小平同样先排11个花片,要比小英少3个,得从11个花片中去掉3个,先排的11个再去掉3个,剩下来的就是小平排的花片数,用减法计算。

排的过程中始终把“小英排了11个花片”这个标准放在心里,但不排出来,使排出来的小华和小平的花片数及其变化过程清晰明了。

这节课的内容完成的很快,大约20分钟。

通过当堂练习反馈,学生对这一数量关系理解得非常好,练习的正确率为百分之百。

利用这节课的后半节课,补充了以下两道练习:1、一筐苹果要40元钱,一筐橘子比一筐梨子贵10元,一筐橘子要多少钱?2、1分钟口算比赛中,小明算出了20道题,比小红多算了8道题,小红算了多少道题?补充内容的第一道题其实就是一个陷阱,题目根本没有答案。

通过这一题的教学,可以深化学生对标准量的理解:要求出一筐橘子的价钱,必须知道一筐梨子的价钱。

同时,提醒学生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我们需要的条件是一筐梨子的价钱,题目给出的条件是一筐苹果的价钱,这是个多余的条件,不要把梨子、苹果混为一谈。

补充内容的第二题,学生也很容易犯错,看到“多算了8道题”,不仔细思考,想当然地用加法计算。

通过这题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究题中的数量关系:小明比小红多算了8道题,也就是小明比小红少做了8道题。

小学数学_《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是多少》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68页,“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摆纸条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难点:分析数量之间比多少的关系。

四、教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纸条学具:纸条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请看:(出示课件)有种鸟,本领高,尖嘴爱给树开刀,树木害虫被吃掉,绿化造林立功劳。

一起告诉老师谜底是什么?(啄木鸟)师:同学们猜对了,就是啄木鸟,除了啄木鸟外,你还知道哪些鸟的名字?指名汇报,集体交流。

师:看来大家对鸟类了解的还真不少,其实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不仅用清脆的鸣叫声装点着我们的生活,而且它们还用辛勤的劳动维护着树木的健康,人们都称它们为“树林医生”。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演示信息窗内容。

)(二)探索新知1、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师:请大家继续看大屏幕:(学生观察)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观察后汇报学生提取到的信息有:黄鹂鸟捉了146只虫子;喜鹊比黄鹂鸟多捉了38只;啄木鸟比黄鹂鸟少捉12只……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师有选择地板书。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2、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要求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可以利用你手中的纸条来摆一摆,同桌两人合作,拿出给你准备好的纸条,和老师一起来摆一摆吧。

请大家先拿出蓝纸条,我们用蓝纸条表示黄鹂捉虫的只数,(师贴纸条)多少只?(板书:146只)如果用红纸条或绿纸条表示喜鹊捉虫的只数,你来试一试,选一选。

《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教学设计

《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教学设计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当堂检测
学生独立解答,先画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作业内容
新课堂对应练习
教学反思
师追问:为什么把表示一年级的线段放在上面?
(三)、演示线段图的规范画法
1、老师板书,规范画法。
2、教师运用课件演示。
3、师:根据刚才画的线段图,你能说说这个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吗?
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课件并板书。
(四)、回顾反思,建立模型
师:想一想,刚才在解决“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时,我们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快乐的大课间又开始了。看,他们正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情境图)
这是一、二、三年级表演的场景,瞧,他们表演的可真起劲!
(二)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1:一年级转呼啦圈的有18人。
预设2: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2倍多5人。
二、探究方法,建立模型
解决“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的问题。
(一)理解意义,尝试画法
师:二年级的人数可以分为哪两部分?
引导学生发现“比一年级的2倍多5人”这句话,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一年级的2倍一样多,一部分是再多出的5人。
师:请大家将以上的信息和问题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课件出示探究提示:
1、想一想:“一年级的2倍”怎样表示?“多5人”怎么表示?
预设3:三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3倍少2人。
师:根据相关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呈现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预设1: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上册18页信息窗3第6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含义,掌握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这种两步计算问题的方法。

运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2.结合问题的实际意义,体会“先乘后加”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在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4.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探究的欲望,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含义,掌握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这种两步计算问题的方法。

难点: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学生准备:直尺、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节课我们来到了热闹的体育课。

看,同学们正在快乐的转呼啦圈,其中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情景,找出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可这样引导:1.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什么?你还能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可找到的数学信息有:(1)一年级转呼啦圈的有18人。

(2)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2倍多5人。

(3)三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3倍少2人。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取数学信息,让学生把信息完整地叙述下来,教师板书。

3.质疑: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预设;(1)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2)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针对本节内容,教师选取“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进行板书。

带着问题和学生一起探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分析解决“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问题。

1.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1)探索整理信息的方法。

引导学生针对数学信息和问题,探索整理问题的方法,可适当提示,(我们在学习倍数时,采用摆小棒或摆方块的方法帮我们理解了题意;在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时,用贴纸条的方法帮我们理清了数量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为了帮助学生找准数量关系,从学生已学旧知入手,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明确整倍的数量关系,进而小坡度地引出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降低问题的难度。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画圆圈、摆小棒、画线段图等。

让学生借助手中的学具和纸笔,先独立思考,并且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小组展示汇报,大家分享,相互评价,质疑对话。

2.优化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总结出画线段图是分析问题的好方法。

3.规范画法:学生回答,教师概括总结,在黑板上示范画图,规范画法。

(1)一年级转呼啦圈的有18人用一条短的线段表示出来,(2)再画转呼啦圈的二年级人数,表示转呼啦圈二年级人数的线段画在下面,起点要和表示一年级人数的线段对齐,也就是上、下线段左端对齐,先画一段和一年级人数一样长的,表示一年级人数的1倍,接着画,总共画出这样的2段,意思是一年级人数的2倍,再画出比一年级人数的2倍多出的5人。

(3)先用大括号标出已知信息:18人、多5人,教师引导:让学生说出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是指的哪一段呢?(4)再用大括号标出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加上问号,这就是问题。

像这样用线段整理信息的方法,在数学上被称为“线段图”。

指名说出线段图表示的意思。

4.解决问题。

请大家仔细观察线段图,想一想,要求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生:先算一年级人数的2倍,再算多出来的5人。

师:也就是先算18的2倍,再加上多出来的5。

会列算式吗?请你做在练习本上。

尝试解决问题:学生汇报并指名板书:分步算式:(1)18×2=36(人) 36+5=41(人)综合算式:(2)18×2+5=36+5=41(人)答: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41人。

师生共同评价这两种做法,并鼓励学生了综合算式计算。

质疑:在这个18×2+5算式里,有乘法,有加法,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预设: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因为要求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就要先算出18的2倍是多少,也就是先用18×2.温馨提示:像这样的算式,计算时应该写脱式。

质疑:刚刚我们根据“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2倍多5人。

”求出了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是41人,实际上我们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预设:解决的是“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问题。

(表扬能总结出来的同学,如果学生总结不出来,教师可引导得出。

)对,实质上就是解决的“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问题。

(板书“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作为课题)(二)分析解决“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几”的问题。

1.解决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2.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质疑: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整理信息?想一想,如果用线段图来整理信息的话,先画谁呢?该怎样画?小组汇报:先画一小段表示:一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18人;再画出3段和一年级人数一样长的,表示一年级人数的三倍。

再去掉一小段的一部分。

3.解决“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再在班内汇报。

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大家分享一下?小组展示汇报,大家分享,相互评价,质疑对话。

分步算式(1)18×3=54(人) 54-2=52(人)综合算式(2)18×3-2=54-2=52(人)答: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52人。

师生共同评价这两种做法,并鼓励学生列综合算式计算。

温馨提示:像这样的算式,计算时应该写脱式。

质疑:刚刚我们根据“一年级转呼啦圈的有18人,三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3倍少2人。

”又求出了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52人,谁知道我们又解决了一个怎样的问题?预设:解决的是“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几”的问题。

(学生能很快总结出来)对,实质上就是解决的“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几”的问题。

(补充完善课题)三、抽象概括,总结提升1.同学们,通过解决二年级和三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这两个问题,我们发现“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共同之处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相同的都是:先求一个数的几倍。

不同点就是:“几倍多几”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倍之后,再加上多的部分;“几倍少几”则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倍之后,再减去少的部分2.解决“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这类题的整理信息和解题步骤,先让学生试着回答,教师最后做概括总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读懂题目,找到信息。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3)整理信息,画线段图。

(4)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得都很好,你们敢接受考验吗?1.多媒体课件出示。

引导:由线段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让我们求的是什么?(让学生读懂图意,弄清要解决的问题.而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交流)(设计意图:本题只有线段图没有文字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读图的能力,以及将形转化成文字的能力;巩固“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几”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多媒体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19页第3题。

(先引导学生读懂图意,弄清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指两名成绩略差的学生进行板演,可检查学生对线段图理解的情况.)3.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筐大枣重25千克,一筐石榴的质量比一筐大枣的3倍少15千克。

一筐石榴重多少千克?学生尝试画出线段图。

学生自己解决。

学生汇报。

集体更正答案,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巩固“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了解有关于生活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老师多大了?老师的年龄和你的年龄有联系。

老师的年龄比8岁的4倍小1岁,比9岁的3倍大4岁。

想一想,算一算,老师今年多大了?学生汇报。

a.8×4-1=32-1=31(岁)b.9×3+4=27+4=31(岁)(设计意图:通过计算老师的年龄,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本节课知识点的实用性,让学生感觉我们在学有用的数学。

)五、总结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1)知道了“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都是先求一个数的几倍,再求多几或者少几的数。

(2)画线段图的确是一种分析数量关系的好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它还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问题!板书设计:求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一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18人 18×2+5二年级比一年的2倍多5人 =36+5二年级转哗啦圈的有多少人? =41(人)答: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41人。

使用说明:1.教后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1)整体把握信息,有利于更好的分析数量关系。

先引导学生找出信息,老师把相关信息板书之后,引导学生完整地把信息说一说,然后学生根据完整的信息再提问题,提出问题后,又要求学生把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这样,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又能充分认识到问题和信息之间的联系,为下面分析数量关系做好准备。

(2)从“多样”到“最优”。

整理信息时,学生用了画圆圈或长方形、摆小棒、画线段等多种方法来表示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这很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图像认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规律。

老师适时地引导学生主动的去发现、分析每一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再让学生说说这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从而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画线段图的简洁明了。

(3)注重解题思路,体会解决这类问题的步骤。

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

学生把信息问题完整地说完之后,老师提出“有没有好办法,把这些信息问题进行整理,让大家很容易地看出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及时地回顾解决问题的步骤:先是发现信息,提出问题,接着画图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最后列式解决。

4.两种类型的对比,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含义。

把“几倍多几”和“几倍少几”的两个问题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地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都是先求一个数的几倍。

而有所变化的就是“几倍多几”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倍之后,再加上多的部分;“几倍少几”则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倍之后,再减去少的部分。

不仅让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

2.使用建议。

本课学习中画线段图,理解题意这种方法学生比较陌生,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画图分析题意找等量关系,直观形象地加深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在画图过程中,出现比较多的问题“比几倍少几”时个别学生不知是包括里面还是外面,从而找不准数量关系。

本人感觉本节课容量较大,对于教师来说,怎样张弛有度的授课还需要交流探讨;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师在概括总结环节可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便于学生更直观、明了的认识本节内容;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适当增减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