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安徽省宣城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详解)

合集下载

2021届安徽宣城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1届安徽宣城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1届安徽宣城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岁月中飞翔的瓦王剑冰在桥上闲坐着的时候,我常常把目光长久地放置在瓦片上。

那一片片的瓦以灰暗的色调,涂林了周庄的岁月。

这种瓦从窑里出来便是一种不太光明的颜色,不像西方的瓦,展现出红和蓝的鲜艳,也不像皇宫和寺庙那种金黄的宗教色光,这种瓦本就是代表了平民性,它不是用来装饰的,而是直接进入了生活。

那些瓦只在中午的时候会全部保持一种颜色,早晨或傍晚,阳光会像涨潮一样一点点漫过一层层的瓦,而有些瓦由于屋脊的遮挡,还是会呈现出灰暗的颜色,让太阳感到无奈。

到了傍晚,又如退潮一般,光线会一点点从一片片瓦上消失,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最终使一片片的瓦,变成一整个的瓦,变成一顶巨大的黑色的草帽。

这高高低低的房上的一片片瓦,也确实像鸟的羽翅,扇动着却没有飞走。

小的时候,曾帮人拆过老屋,看似不大的一块屋顶,却能拆下那么多的瓦片,一片片肩并着肩,膀挨着膀地挤在一起,不给风雨以任何可乘的机会。

瓦其实质地并不坚硬,很小的我;将瓦扣在地上,一挥拳便会让它粉身碎骨,这种瘾是砸了无数块瓦才出现的,每一块我都会砸成无数辫,直到砸不动才停止我的破坏,而那些瓦终是要被废弃的。

现在想起来有些感慨,守候了一生,还因我等的调皮而不得“瓦全”。

这种瓦掉落地上的时候,是不会发出大的声响的,尤其是这些经过了数百年风霜的瓦,它们的掉落甚至是无声的。

瓦是一种亲密协作的典型。

我发现一些屋角的瓦片出现了空缺。

正是由于它们的空缺,其他的瓦也出现了裂隙。

不知是在哪一天,一片瓦悄然滑落,坠地的声音没有谁听见。

而且会碎裂得成为一小撮灰灰的土块。

不细心的人会轻易地扫走它。

有些屋角的瓦是落在了水里,那同样激不起多大的声响,而且会以极快的速度沉入河底。

这些瓦就此完成了它的使命,它们是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才失落的,它们绝不想失去自己的弟兄和责任。

它们知道由于更多的瓦片的失落,会改变周庄的形象和地位。

安徽省宣城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宣城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客由眼前山水环绕、林木苍翠的自然美景发问,追思三国时代英雄人物曹操的句子:“______,______?”(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两句写江上行船,描绘出一幅恢弘阔大的景象。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手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鉴于市场趋于饱和,部分手机制造商锁定海外市场,华为公司惨淡经营....,2017年销量持续增长。

②可能每一个登山人在攀登一座高峰的时候都想凌绝顶,观宇宙。

但当他们真的站在最高处时,往往会产生登高自卑....之感。

③在第八届文房四宝节到来之际,小小书法家手握毛笔,满怀憧憬,创作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作品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美好祝福。

④宋词盛行不代表宋人个个都擅长作词。

翻开《全宋词》我们会发现,尽管多数宋词清丽动人,韵味悠长,但仍有很多作品粗陋不堪,不忍卒读....。

⑤继双十一成为购物节之后,双十二紧随其后,商家抓紧时机推出的大大小小的打折活动,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市民,整个商场可谓汗牛充栋....。

⑥在我们安于现状试图停住奋斗脚步时,一定要看到,很多同龄人依然在为社会阶层的上升而奋斗,为了一份微小而实在的幸福殚精竭虑....。

A. ①②⑥B. ①③⑥C. ②⑤⑥D. ②③④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A. 在 G20杭州峰会上,构建“创新、开放、联动、包容”型世界经济的“中国方案”将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的新机制。

B. 香港电影经过历代电影人的努力,凭借武侠片、警匪片、青春片、喜剧片等一系列独特的影片类型而享誉世界,赢得了一代又一代影迷的热爱与追捧。

C. 熬夜已经成为大都市各年龄段人们的生活常态,但是这种常态会直接导致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促使人早衰并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疾病。

2025届安徽宣城市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5届安徽宣城市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5届安徽宣城市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先知往往是寂寞的,他最先看到问题的所在;但先知的伟大就在于能够忍受寂寞,并在寂寞中踽.(yǔ)踽独行,不因他人的漫骂和攻讦.(jié)而隐瞒或改变自己的观点。

B.“嫦娥”四号的成功是国际合作的成果:13台载.(zǎi)荷.(hè)中4台是与德国等国家合作的,与俄罗斯合作的同位素热源则保障了它安全渡过月夜。

C.当你面临无法逃遁.(dùn)的困感时,网络上千篇一律的爆款“鸡汤”并不能帮你解决问题,但文学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你抛弃卑鄙.(bǐ)和浅薄,趋向高尚和精深。

D.个人史是汇入正史河流的涓涓细流,哪怕只是一个少年只.(zhī)言片语的勾沉,也是重建被遗忘与被毁坏的偌.(nuò)大历史的一砖一瓦。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本书文风幽默风趣,个性十足,书中的插图简练明朗,蕴含着作者对不同人生阶段和社会环境变化的独到思考与发现。

B.春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但对于入住养老院的老人看来,春节往往是情绪波动的敏感期,一些老人会因无法与家人团聚而闹情绪。

C.翁偶虹先生是一代戏曲名家,倾尽一生心血创作了《桃花村》,是在京剧老戏《花田错》的基础上翻新而成的艺术精品。

D.我国成功发射的脉冲星实验卫星属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开展在轨技术试验,主要验证星载脉冲星探测器性能指标等。

3.下列选项中,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群众思想保守,对一些新事物的接受尚需时日。

2023届安徽省宣城市高三一模(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3届安徽省宣城市高三一模(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3届安徽省宣城市高三一模(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批评都是因应当时文坛的现状与问题而展开,体现出当时的时代精神和文学的价值诉求,一个时代的文坛生态、文学风气的健康维系与发展,离不开这样的批评。

苏轼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文艺评论家。

其文学批评散见于他的诗歌、游记、书信、序跋等之中,无不立意高远、意蕴丰厚,并显示出美文化的特征,具有浓厚的抒情化色彩,对当时的文学创作既县引领作用,又有匡正弊端的指向。

苏轼反复强调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

在今天就是作家干预生活、干预政治。

可见,生活在12世纪的苏轼,已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这和当代知识分子是一脉相通的。

这种文学价值思想也体现在他的文学批评观中。

在《答乔舍人启》中,苏轼言道:“某闻人才以智术为后,而以识度为先;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

”苏轼以“华采”即形式因素为“末”节,以“体用”即作品的思想内容与社会功能为根本。

“以体用为本”是为了实现文章“有补于国”的价值目的,这就必须充分发扬文章的社会批判功能,“言必中当世之过”。

文人当秉持“有为而作”的写作态度,敢于申发己见,而非甘言媚世、炫才自售。

苏轼曾言:“去岁在都下,见一医工,颇艺而穷,慨然谓仆曰:‘人所以药为?端为病耳。

若欲以适口,则莫若刍豢,何以药为?’今孙氏、刘氏,皆以药显,孙氏期于治病,不择甘苦;而刘氏专务适口……而刘氏富倍孙氏,此何理也?”苏轼在此以医喻文,所言之“期于治病,不择甘苦”与“专务适口”,为两种截然对立的文章体用观。

在《答毛滂书》中苏轼这样讲道:“世间唯名实不可欺。

文章如金石,各有定价。

先后进相汲引,因其言以信于世,则有之矣。

至其品目高下,盖付之众口,决非一夫所能抑扬。

”苏轼认为,文章之优劣决定于其“实”,并非一人之褒贬可以左右。

安徽省宣城市十字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宣城市十字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宣城市十字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的人类学教授理查德。

克雷恩认为,距今5万年前,由于人类大脑发生了生理变化,生活在非洲大陆上的人类祖先爆发了一场艺术、文化以及个体表达上的巨大革命。

克雷恩教授称,这场革命始于一场基因突变,正是这场基因突变改变了人类的语言交流能力。

一些人类学家确信,正是这场基因突变之后,人类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装饰自己的形体外表,创造抽象的象征艺术。

克雷恩教授说,所有这些都是渐进式完成的,由于不同地方人口的素质不问,因此在文化上的进步也会有快慢之分。

克雷恩教授认为,过去学术界提起人类文化的进步,生理学上的解释总是被否定的,但是事实上生理学上的解释与当今许多已知现实能够更好地吻合。

正是由于这种生理上的改变,人类的艺术创造能力才获得了全面提升。

事实上,现在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支持这种理论的有力证据,它便是最近首次发现的被证明影响人类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语言基因”——FOXP2。

2001年,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对观察一个家庭的祖孙三代发现,该家庭几乎有一半的成员惠有遗传病,表现症状包括混淆发音、搞错词语顺序、语言理解困难。

结果发现所有患病成员都拥有一个使得FOXP2基因失活的突变。

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人类的FOXP2基因与其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类似基因存在两个细微的差别,而人类具有语言能力,非人类灵长类则没有。

克雷恩说,2002年的一项研究表明,20万年前直到现在,FOXP2从未停止过进化。

但是约5万年前所发生的那场突变最为引人注目,因为当时的人类活动突然发生了显著变化——人类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创造一些不具有实用价值、只具有象征意义的人工制品。

克雷恩教授最后说:“这组控制语言和创造力的基因总数1万个左右,正是它们的随机突变,才诱发了人类文化崭新模式的出现。

现代生物科技实在太令人惊奇了,没有什么工作比研究基因更让我感到兴奋的了,因为这方面的研究永远没有尽头。

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每年至少两次进村入户,与帮扶群众唠一唠________,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各种困难、各种矛盾,并为他们提供一些________的帮助,已经成为全省四十多万名帮扶干部________般的工作常态。

A. 家长里短力所能及家常便饭B. 柴米油盐力所能及司空见惯C. 柴米油盐无微不至家常便饭D. 家长里短无微不至司空见惯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优异成绩的获得,必须经过刻苦勤奋的学习而取得,学到了什么,取决于做了什么,不是教师教了什么。

B. “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经由自己的探索发现,从而获得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

C.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是从内因驱动到外因推动的一个转变,是学习者情绪状态的一个转变。

D. 教师如果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式的作法只会消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学习信心,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 下列诗句中,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3分)( )A.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B.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C.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D.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长篇非虚构作品《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是刚健沉浑的交响曲,________,________。

这部作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诸多问题上,都给我们以诚恳实在、有理有据而富有情义说服力的启示。

①一方面真实再现艰苦卓绝的战斗历史和义勇无私的英雄生涯②一方面全力还原与此相关的一部戏剧名作的创演历程③如何作用于当代人的心灵④如何处理思想基础和艺术追求的关系⑤如何处理史识与史事的对话⑥如何更清晰地激活蕴藏在历史中的核心价值A. ①②③⑤④⑥B. ①②⑤④⑥③C. ②①③⑥⑤④D. ②①④③⑥⑤5. 对下面这段话的含义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路是永远有的,即使走到前面无路了,你还可以在那无路处开辟出新路来。

宣城市2021版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宣城市2021版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宣城市2021版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7高一上·吉林期末)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蓊郁(wěng)窈窕(yǎo)癸丑(kuǐ)叱咤风云(zhà)B . 愀然(qiǎo)百舸(gě)袅娜(nuó)一椽破屋(chuán)C . 伶俜(pīng)长篙(hāo)平仄(zè)前仆后继(pū)D . 颤动(zhàn)婆娑(suō)猗郁(yī)峥嵘岁月(róng)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新型激光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精确制导、定向爆破的高科技医疗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为许多血管瘤患者解除了“心腹之患”。

B . 今天的青年学生担负着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C . 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呢?只要是稍有常识的人,就不会对此提出异议。

D . 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我曾一度徘徊了很久,最终还是选择了理科,因为听说学理科大学毕业后更有机会到国外去发展。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2分)3. (4分)(2019·上海模拟)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同桌在市辩论赛复赛中未能晋级,小李安慰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 . 小吴明白“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道理之后,不再随意跟风指责他人。

C . 小方读了伟人传记,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对伟人德行的赞叹。

D . 老王教导子女“敬人者,人恒敬之”,告诫他们待人接物应该谦和有礼。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可以简单地把学会一内艺术分成两个部分,一是掌握理论,二是掌握实践。

安徽省宣城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宣城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宣城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宣城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宣城市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三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元杂剧作者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坚守李代宽元代初年废除科举制度后,基本上断绝了文人的进仕之路,许多文人走向社会底层,与民间艺人(如红字李二、花李郎等)相结合,组织“书会”从事杂剧创作。

但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等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已经深深根植于他们的心中,元杂剧作者们不可避免地要将自己接受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融入自己所塑造的戏曲形象,这是元杂剧思想内容的主流。

钟嗣成在《录鬼簿》记述与其“相知”的“名公才人”时,多次赞赏他们的“浩然之气”,如宫天挺“豁然胸次扫尘埃”,郑光祖“名香天下”,曾瑞“乐幽闲不解趋承”,施惠“道心清静绝无尘”,钟嗣成自己也是“杜门养浩然之志”。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因素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的方方面面,伦理道德至上的观念已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

尤其是面对元代没有受到教育的绝大多数社会底层民众,杂剧就承载了更多传统伦理道德教化的功能。

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中说:“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劝使为善,诫使勿恶,其道无由,故设此种文词,借优人说法,与大众齐听。

2021届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届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均.无效。

.............或草稿纸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史记》人物的悲剧之美宗白华说:“在悲剧中我们发现了生命价值的真实性,因为人类曾愿意牺牲生命、血肉及幸福,以证明他们的存在。

在悲剧中人类自身的价值提高了,在这种悲壮的毁灭中,人生显露出意义了。

”可以说,《史记》中,多是悲情人物的悲剧之美。

这并不是由于太史公笔下的人物注定要如此,而是太史公在选题上,将自己的悲剧之思投射于人物,从而映衬出一片壮美之光。

“灾难在成为压迫时同时也成为精神的内驱力和凝聚力。

”所以司马迁笔下的悲剧人物面对灾难表现出的超拔的行动,具有一种悲壮美。

司马迁以其细腻的描写在《刺客列传》中为我们刻画了一幅以超拔的行动面对死亡较量的群英图。

他们勇敢赴死的超拔使他们高昂的精神在人们的心目中定格且百世流芳。

“荆轲刺秦王”是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描写最细腻的一篇,司马迁把易水之别写得极其悲壮。

荆轲属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典型,而且他的选择没有无奈,没有哀怨,有的只是豪壮与慷慨。

至此,荆轲完成了他人生的一次超越。

易水悲歌是一种视死如归的超拔。

李长之在《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中评述道:“司马迁爱一切奇,而尤爱人中之奇。

人中之奇,就是才。

”司马迁在所爱的才之中,最爱的是哪一种?一般地说,超凡的才智,是不平庸,或不安于平庸,或意识到自己不平庸的。

《李将军列传》中的李广就是司马迁所钟爱的具有超凡的才智的一位悲剧性英雄。

安徽省宣城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安徽省宣城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语文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上世纪90年代都市文学异军突起,而这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占据主导位置的乡土叙事似乎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有观点认为都市叙事对乡土叙事具有超越性。

实际上,乡土叙事和都市叙事是两个独立的叙事体系,它们之间应是相互补充的。

丁帆认为,“乡土文学”与“城市文学”为世界性母题,上述现象是“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过程中,两种文明激烈冲突”的结果。

②上世纪90年代文学大潮汹涌澎湃,但都市小说中很难发现光闪闪的金子,没有出现卡夫卡、萨特和加缪式的深刻作品,也没有董桥式的反讽、幽默作品,更没看到大关心、大钟爱和大悲悯的作品,这表明都市叙事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乡土叙事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可以为都市叙事的发展提供某些启示。

③在叙事对象上,可以用“他者”视角深入都市生活。

五四时期,中国开始了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缓慢转型。

一大批知识青年被抛出了沿袭千年的生活轨道,他们从偏远的乡村故土走入现代都市,寻求现代文明。

“现代人”的意识觉醒,使得他们开始以“他者”的眼光去观察故土。

现在都市叙事要以“他者”的眼光去读懂都市,都市与乡村之间的双向流动创造了当下颇为复杂而又丰富多姿的生活景观,作家要以认同都市的思想参与“都市乡村”的建构,细心体验都市的日常生活,书写“城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准确把握都市意识和都市精神。

④在叙述立场上,都市叙事可以借鉴乡土小说终极关怀的立场。

终极关怀是对于人类生存终极意义的探求,它的着眼点在于未来。

但“终极”本身不是一个时间性、历史性的概念,而是一种理想的完美形态,恒定地指向对现实的超越。

像鲁迅的《阿Q正传》、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贾平凹的《浮躁》、张炜的《古船》、陈忠实的《白鹿原》等乡土小说,都在人类终极关怀的立场上反思历史、批判人性、追问灵魂。

他们同样关注当下,只是不像某些都市小说只关注现实的当下,而是将当下的现实和人类终极关怀结合在一起。

安徽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安徽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安徽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下·台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下面小题。

面对良莠并生、瑕瑜互见的儒学,(甲)我们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必须明确“文化景观”形成的复杂原因,搞清这种“文化景观”形成的历史过程。

对于孔子与传统文化,人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近代以来,不少人将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归结为传统文化的腐朽。

(乙)于是,在__世纪的一个时期内,中国形成了一个“反传统的传统”,似乎中华民族要摆脱苦难就必须摒弃传统文化。

近代以来学术上的疑古思潮,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看,近代疑古思潮是宋代以来疑古思潮的延长,但二者又存在明显不足。

(丙)后者是为了“卫道”而疑古(捍卫儒家传统),前者则变成了为摒弃传统而疑古。

在“古诗辩”运动中,学者们更是由“疑古史”演变到“疑古书”,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遭到前所未有的怀疑。

(1)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良莠并生B . 对于C . 推波助澜D . 延长(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2. (6分)(2017·海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小题。

焚坑之事没商量张鸣先秦法家,到了韩非这里,已经演变成绝对君主主义。

韩非子的信徒李斯,在秦统一之后,推动秦始皇焚书坑儒,也是应有之义。

战国时的儒家,信奉的是君臣相对主义,如果君主待臣如草芥,那么臣子也可以当君主如仇寇。

所以,韩非子非儒,因为儒以文乱法,坏了尊君的规矩。

那么,找个借口,把讨人嫌的儒生坑掉,按道理也该是令他们快意之事。

但是,坑儒是在焚书之后的一年发生的,主导者是皇帝,不是丞相。

事情的缘起,不是儒生议政,对皇帝的政策说三道四,而是姓卢姓侯的两个宝贝,为秦始皇找仙药,花了皇帝不少银子,结果当然找不到,溜之乎也。

2021年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宁墩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1年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宁墩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1年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宁墩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按要求完成15—18题(22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带来历史性转折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三年增加蓄洪能力27亿立方米,蓄洪面积扩大554平方公里本报讯洞庭湖变大了!经过三年规模空前的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1/5。

这个自明清以来不断萎缩的湖泊,终于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湖南省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1998年以来,全省已将220处阻洪堤垸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洞庭湖蓄洪能力增加27亿立方米,扩大蓄洪面积554平方公里。

水利专家称,整治后的洞庭湖如果再遇到1998年那样的特大洪水,水位可平均降低0.1米。

岳阳城陵矶的水文标尺上,凶猛的洪水再也爬不到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高度。

长大了的洞庭湖别有一番景象。

隆冬时节,原来人丁兴旺的华容县集成垸、汉寿县青山湖垸已无人迹,成千上万的白鹭、野鸭、天鹅在栖息、飞翔,成片的杨树在风中摇曳,赶走了冬天的苍凉。

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洞庭湖方圆八九百里,号称“八百里洞庭”,洪水期湖面达6000平方公里。

此后数百年泥沙淤积,盲目开垦致使“堤垸如鳞”。

在实施综合治理前,这个长江水系的重要调节湖泊面积减少到2691平方公里。

湖面锐减,调蓄能力削弱,灾害频频发生,湖区人民深受水患之苦。

仅以1998年为例,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97亿元。

1998年特大洪水过后,党中央、国务院对整治洞庭湖极为重视,国家投资70亿元。

洞庭湖治理改变了单纯加高加固大堤“堵”的传统办法,湖南省30个县、区及大型农场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以疏导为主的综合治理方略。

三年中,湖区8.4万农户、30多万群众告别故地,实施大迁移,成为湖湘史上的一大壮举。

澧县的澧南垸、西官垸是治理的重点地区,许多老人虽难舍故土,但更感谢党和政府让他们离开了“水窝子”。

两个垸子8万多人有序搬迁,实现了安居乐业。

安徽省宣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宣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宣城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科幻热不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它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思维发生巨大变化的产物。

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具有世界范围的思维模式变化开始显现。

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融通已经势在必行,也促使科幻的勃兴。

无论是何种科幻小说,它的指针总是对着作家生活的时代。

中国科幻具有立足于现实,促使人们对现实更深入思考的特点,这一特点是和世界科幻大师们的思考相通的。

他们的神思尽管驰骋宇宙,飞向遥远的未来,但是作为地球人的思维之根仍然是脚下这片土地。

凡尔纳的科幻虽然让后来的科学家当作科学发明的启示录,但是他后期的作品已经流露出对于工业革命给人类负面影响的忧虑。

科幻不只是一种文学形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的思维的更新。

科幻文学既融合了人类思想领域最前沿的精神成果,也融汇了不同的多种艺术创造形式,它富有幻想又直接地反映了人的矛盾、困惑、希望和理想。

纯文学里当然不乏书写人类理想之作,但是如今它更要向科幻等新产品学习,因为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从思维更新的角度是很难表现人类变化的。

科幻文学在科学的背景下反思人类现实生存状态和社会整体机制在未来的深化趋向,它是前卫的文学,也是宏大深远的文学。

面对AI(人工智能)深入生活各个层面或者用尽地球人的智慧寻找外星文明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科幻作品以一种奇幻推理的形式做出富有哲理的思考。

中国科幻不是简单重复人类和对立面的矛盾这一俗套。

而是凸显了中国社会在开拓进取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只有和谐发展、保护生态、以人为本,人才能成为科技的主人,世界才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未来的美好成果才能为全人类共享。

中国科幻的中国元素是对世界科幻的重要贡献,在当代优秀科幻作品中,中国文化的精髓如珠玉镶嵌其中,体现了人类的思想精华和东方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安徽省宣城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上世纪90年代都市文学异军突起,而这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占据主导位置的乡土叙事似乎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有观点认为都市叙事对乡土叙事具有超越性。

实际上,乡土叙事和都市叙事是两个独立的叙事体系,它们之间应是相互补充的。

丁帆认为,“乡土文学”与“城市文学”为世界性母题,上述现象是“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过程中,两种文明激烈冲突”的结果。

②上世纪90年代文学大潮汹涌澎湃,但都市小说中很难发现光闪闪的金子,没有出现卡夫卡、萨特和加缪式的深刻作品,也没有董桥式的反讽、幽默作品,更没看到大关心、大钟爱和大悲悯的作品,这表明都市叙事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乡土叙事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可以为都市叙事的发展提供某些启示。

③在叙事对象上,可以用“他者”视角深入都市生活。

五四时期,中国开始了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缓慢转型。

一大批知识青年被抛出了沿袭千年的生活轨道,他们从偏远的乡村故土走入现代都市,寻求现代文明。

“现代人”的意识觉醒,使得他们开始以“他者”的眼光去观察故土。

现在都市叙事要以“他者”的眼光去读懂都市,都市与乡村之间的双向流动创造了当下颇为复杂而又丰富多姿的生活景观,作家要以认同都市的思想参与“都市乡村”的建构,细心体验都市的日常生活,书写“城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准确把握都市意识和都市精神。

④在叙述立场上,都市叙事可以借鉴乡土小说终极关怀的立场。

终极关怀是对于人类生存终极意义的探求,它的着眼点在于未来。

但“终极”本身不是一个时间性、历史性的概念,而是一种理想的完美形态,恒定地指向对现实的超越。

像鲁迅的《阿Q正传》、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贾平凹的《浮躁》、张炜的《古船》、陈忠实的《白鹿原》等乡土小说,都在人类终极关怀的立场上反思历史、批判人性、追问灵魂。

他们同样关注当下,只是不像某些都市小说只关注现实的当下,而是将当下的现实和人类终极关怀结合在一起。

只有在现实层面上突破超越,向人性更深处挺进,在具体形象的超越上展现人类的整体处境,体现作者的大悲悯、大关怀,才能塑造出立体的、丰满的人物形象。

⑤在叙事结构上,都市叙事可以借鉴乡土小说空间化的叙事结构。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中出现的空间叙事是乡土小说叙事理念的变革。

这种空间叙事结构可以打破某些都市小说个体化的线性结构模式,不是将个人的体验横置于历史的维度之上,而是穿越政治、时间和个人,将时间和空间融为一体,对特定历史时空之中的人和事进行文化的、历史的、哲学的和审美的深度思考。

⑥在叙述语言上,都市小说要借鉴乡土小说的含蓄、凝练、张力与诗意的语言特色。

鲁迅的乡土叙事追求含蓄、节制、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

他曾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

”又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沈从文的乡土小说语言有真意、去伪饰、具个性,追求纯和真的美文效果,他反对文字的意气浮露。

都市叙事的语言,也要力求情感美与色彩美。

(摘自《光明日报》【最新】12月17日14版,有删改)1.下列对“乡土叙事”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叙事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上世纪90年代都市文学异军突起的背景下似乎呈现出窘相。

B.乡土叙事并没有被都市叙事超越;乡土叙事和都市叙事同为文学的世界性母题,是两个对立统一的叙事体系。

C.乡土叙事的视角是“他者”视角,“他者”的眼光源于五四期间从偏远的乡村进入都市寻求现代文明的知识青年。

D.《阿Q正传》《白鹿原》等乡土小说将当下的现实和人类终极关怀结合起来,因此塑造出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

2.(小题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段由两种叙事的发展状况谈起,接着明确了它们的文学地位,最后指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冲突会影响文学创作。

B.②段在简单评述都市小说之后,具体分析了都市叙事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对比的手法明确了乡土叙事的积极作用。

C.③至⑥段从叙事对象、叙述立场、叙事结构和叙述语言等四个角度阐述了乡土叙事能给都市叙事的发展以有益启示。

D.从整体上看全文是总分的结构,在分说部分采取的是并列式的论述方式,整篇文章观点鲜明、重点突出、语言明了。

3.(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上世纪90年代的都市小说没有佳作,读者没有看到深刻、幽默反讽的作品,更没有看到大关心、大钟爱和大悲悯的作品。

B.现在的作家在思想上认同都市,也有读懂都市的眼光,他们体验着复杂丰富的都市生活,对都市意识、都市精神的把握精准。

C.都市叙事可以借鉴乡土小说的空间叙事形式,从而打破部分作品个体化的线性结构模式,实现政治、时间和个人的穿越。

D.都市小说在语言风格上应当学习鲁迅、沈从文等人的小说,追求含蓄、简约、纯真、凝练,力求情感美和色彩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炉火张炜冬夜,听不到炉火熊熊燎动之声。

那是多么好的声音,它,甚至可以驱走心中的严寒……仍能想起无数个那样的夜晚,炉火旁,我们不停地阅读。

几个人屏息静气,一杯热茶,一点跃动的灯火,就是最为幸福的时刻。

大家从遥远之地汇集一起,有的甚至跋涉了一百多里。

他们在阅读别人的或是自己的东西;或倾听,或热烈辩论。

常有人泪花闪闪。

那是个贫寒岁月。

朋友们除了一副背囊,一腔热情,几乎一无所有。

他们大多是一些流浪者,一些年纪轻轻的流浪汉。

他们在山地和平原奔走、劳动,过着清苦的生活。

但他们都有阅读的习惯,甚至还有写作的习惯——挤在油灯下、炉火旁,就有了一场精神会餐。

如今在乡间,在闹市,在中心,在边陲,哪里还可以找到那样的炉火?那是过时的风尚、是陈迹……首先是心中的炉火熄灭了。

人们在为另一些东西所激动,为原始的欲望而奔波。

他们丢失了当年的背囊。

在世纪之交的喧嚣中,唯独失却了炉火。

我们从那些动人的记载中可以发现,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在那片与我们毗邻的土地上,一大批杰出的人物,像东方某个时期的一些人物所面临的状态一样。

在社会的转折期,在世纪的交汇期,他们当中有贵族,也有贫儿;有艺术家、音乐家、思想家,也有哲学家和科学家。

他们的壁炉正熊熊燃烧,炉火旁纵论天下,通宵达旦。

那是为真理和艺术奔走相告的一种激情。

炉火像他们的豪情一样烈焰腾腾。

伟大的心灵在跳动,他们用双手迎来一个思辨的时代。

他们开拓了伟大的视野,传播了诗与真,在整个人类的思想和艺术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最初这声音只在炉火旁,在一个角落;但由于它闪烁着真的光芒,终于越过斗室,走向苍穹,化作滚滚雷鸣,如闪电照亮天际。

那些杰出人物的高大身影,已经不会倒塌。

不仅是对炉火的憧憬,而是追求真实、追求人生大境界的本能,使人又接近了那燃烧的火焰。

人有精力充盈、火力四射的青年时代。

在那个时期,他们往往有着美好而壮丽的举动。

记得十几年前那个春天的夜晚,一拨年轻人聚集在一个场所,交流自己的阅读和崭新的见解——言辞愈来愈激烈,气氛愈来愈火爆,春寒一扫而光。

他们个个热汗涔涔,头发冒着白汽。

炉火燃起,停电之后又点上蜡烛。

再后来,那狭窄的室内空间已经有碍于激烈冲撞的思想了。

他们先后走出,走到郊外山上。

在山上那层层开凿的台阶上,他们坐成一排;有时站立,挥动手臂展开辩论。

那都是关于人生、哲学、艺术,关于古代和今天,关于切近我们生活的历史,关于未来的想象和推论……物质主义盛行的时刻是远没有那样的气势的。

一种无所不在的萎靡只会把人的精神向下导引,进入尘埃。

人没有能力向上仰望开阔的星空,没有能力与宇宙间的那种响亮久远的声音对话。

当每个人心中的炉火渐渐熄灭之时,就是无比寒冷的精神冬季降临之日。

这种寒冷将使人不堪忍受。

但火种总会贮藏在一些特殊的角落里,它们远未熄灭。

它们即便是在最寒冷的时候还仍然在那儿默默地燃烧,酿成一片炽烈。

那是心中的火,不灭的火,是生命之火。

没有什么力量可以绞杀生命的火种。

正是这火种,最终给人类带来光明。

生命之光即是永恒之光。

(有删改)4.文章描述了哪几幅场景,请简要概述。

5.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人们在为另一些东西所激动,为原始的欲望而奔波。

他们丢失了当年的背囊。

(2)那些杰出人物的高大身影,已经不会倒塌。

6.本文以“炉火”为题,并多处写到它,请分析“炉火”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7.本文有哪些写作特点,试做简要探析。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记鸽(清)管同叶侯之家获二鸽,缚其翅而畜之野。

狸者知其不能飞也,攫而食其雌。

雄者怒,奋其喙啄狸,狸嗥而去。

不数日,复获一雌焉,狸至而又食之,然以前被啄故,若惮雄不敢近。

雄因自恃其强,不为备,居无何,竟为狸所食。

管子曰:吾观狸鸽之事有深感焉。

当夫狸之始至也,盖欲攫鸽雌雄而并食之矣。

然而力疲于雌,又度雄者知必死而致力,则权嗥而去,以避其锋,兵法所谓穷寇勿追,强而避之之说也。

及其再至,非不欲先食雄,然而知雄必备而雌无备,故先易而后其难,且示雄以若独食雌者,而使之不忌,兵法所谓诱之骄之者也。

至是而雄固已怠矣,乘其怠而突取之,则计无不得,兵法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者也。

吁!狸所为悉合于兵法,鸽乃游其术中而不悟也。

吾思鸽之与狸诚为非敌,然雄啄狸,狸始未尝不畏。

使彼雌雄者并力相扶,以与狸为难,狸虽强,何至并为所食哉!恃一己之强,而不知援其侪类,侪类亡而己抑吾又思之:夫鸽虽小鸟,然健而善飞,当其悬哨薄云,虽鸷若鹰莫能害,而何惧一狸乎?以见获于人而遂不能飞,以不能飞而遂为狸所食。

然则世之见获于人者,其亦可为深虑也已!【注】①悬哨,高飞呼哨。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奋.其喙啄狸奋:张开B.度.雄者知必死度:估计C.雄固.已怠矣固:必定D.当其悬哨薄.云薄:与“厚”相对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缚其.翅而畜之野则或咎其.欲出者B.有深感焉.犹且从师而问焉.C.知雄必备而.雌无备吾尝终日而.思矣D.以见获于.人以其无礼于.晋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叶侯家先后得到三只鸽子,其中两只是雌鸽,一只是雄鸽,被狸分三次吃掉;在狸第一次进攻时,雄鸽曾奋力抗争过。

B.狸为了吃掉鸽子采取了种种手段,这些手段依次符合“诱敌骄敌”“穷寇勿追、强而避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策略。

C.悲剧之所以产生,一是鸽持一己之强而不与同辈并力相扶,以致被狸各个击破;二是见获于人,被捆住了翅膀,因而被狸所乘。

D.本文是一篇寓言小品,以叙为辅,以议为主,议论部分始终紧扣故事,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揭示了“狸鸽相斗”背后蕴藏的意义。

11.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不为备,居无何,竟为狸所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