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答案第四章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第四版(汪志诚)课后题答案
若,式(3)可表为(4)选择图示的积分路线,从积分到,再积分到(),相应地体积由最终变到,有即(常量),或(5)式(5)就是由所给求得的物态方程。
确定常量C 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数据。
1.3 在和1下,测得一铜块的体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分别为可近似看作常量,今使铜块加热至。
问:(a )压强要增加多少才能使铜块的体积维持不变?(b )若压强增加100,铜块的体积改变多少?解:(a )根据1.2题式(2),有(1)上式给出,在邻近的两个平衡态,系统的体积差,温度差和压强差之间的关系。
如果系统的体积不变,与的关系为(2)在和可以看作常量的情形下,将式(2)积分可得11,T T pακ==11ln .V dT dp Tp ⎛⎫=- ⎪⎝⎭⎰00(,)T p ()0,T p ,T pV V000ln=ln ln ,V T pV T p -000p V pV C T T ==.pV CT =11,T T pακ==0Cnp 51714.8510K 7.810.n p ακ----=⨯=⨯T 和T ακ和10Cnp np .T dVdT dp Vακ=-dVdTdpdpdT.Tdp dT ακ=αTκ(1)(2)(3)根据1.13题式(6),对于§1.9中的准静态绝热过程(二)和(四),有(4) (5)从这两个方程消去和,得(6)故(7)所以在是温度的函数的情形下,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效率仍为(8)1.14试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证明两条绝热线不能相交。
解:假设在图中两条绝热线交于点,如图所示。
设想一等温线与两条绝热线分别交于点和点(因为等温线的斜率小于绝热线的斜率,这样的等温线总是存在的),则在2111ln ,V Q RT V =3224ln,V Q RT V =32121214lnln .V V W Q Q RT RT V V =-=-1223()(),F T V F T V =2411()(),F T V F T V =1()F T 2()F T 3214,V V V V =2121()ln,V W R T T V =-γ2111.T WQ T η==-p V-CAB故电阻器的熵变可参照§1.17例二的方法求出,为1.19 均匀杆的温度一端为,另一端为,试计算达到均匀温度后的熵增。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多选题】(1分)杨振宁认为中国大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利有弊,最大的弊端是:A.讲课循序渐进B.他不能对整个物理学,有更高超的看法C.课外活动较少D.它把一个年轻人维持在小孩子的状态,老师要他怎么学,他就怎么学2【多选题】(1分)杨振宁认为“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年,不是在美国做研究,而是当时和黄昆同住一舍的时光。
”原因是:A.黄昆会做饭并经常和杨振宁共享B.杨振宁和黄昆都喜欢争论物理问题C.黄昆经常把听课笔记借给杨振宁参考D.黄昆对物理学的理解常常有独到之处,对杨振宁有启发3【多选题】(1分)杨振宁说:“我们学校里有过好几个非常年轻、聪明的学生,其中有一位到我们这儿来请求进研究院,那时他才15岁的样子,后来他到Princeton去了。
我跟他谈话以后,对于他前途的发展觉得不是那么最乐观。
”原因是这位学生:A.学到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技术上面的特别的方法,而没有对它的意义有深入的了解和欣赏B.只是学了很多可以考试得该高分的知识,不是真正做学问的精神C.对量子力学知识茫茫一片,不知道哪里更加好玩D.尽管吸收了很多东西,可是没有发展成一个taste4【多选题】(1分)梁启超的“智慧日浚则日出,脑筋日运则日灵”说明如下道理:A.人的智慧需要挖掘才会涌现出来B.大学生一开始接受教育的时候,就要弄清楚事物的本质C.人脑越用会越聪明D.认为初学之人不能穷凡物之理,而这种观点是不对的5【判断题】(1分)因为1=0.999…,所以对任何函数f(x),总有f(1)=f(0.999…)。
A.错B.对6【判断题】(1分)液态的水从100°C下降到0°C的过程中,密度单调下降。
A.对B.错7【判断题】(1分)温度和热是一个概念。
A.对B.错8【判断题】(1分)在冰箱中放一瓶纯净水,这瓶水在零下10°时依然不能结冰。
A.错B.对9【判断题】(1分)理想气体就是满足方程pV=nRT的气体。
A.错B.对10【判断题】(1分)所有相变都类似气液相变或者固液相变,总会有伴随相变潜热。
热力学_统计物理学答案第四章
习题 4.4 理想溶液中各组元的化学势为:
答 案
其中 g 1 ' 是蒸汽的摩尔吉布斯函数,g1 是纯溶剂的摩尔吉布斯函数,x 是溶质在溶 液中的摩尔分数。 (2) 求证:在一定温度下,溶剂的饱和蒸汽压随溶液浓度的变化率为
(3) 将上式积分,得
w.
(2) 由 ∂g =v⇒ ∂p
ww
其中 p0 是该温度下溶剂的饱和蒸汽压, px 是溶质浓度为 x 时的饱和蒸汽压。该 公式称为拉乌定律。 解:(1) 设“1”为溶剂, g '1 = µ 1 = g1 (T , P ) + RT ln( 1 − x)
当发生化学变化时, 原来有 n0v1 mol 的气体 A1, 反应 了 n0v1ε mol , 未反 应 (1- ε) n0v1 mol, n0v2 mol 的气体 A2,反应了 εn0 v2 mol ,未反应 (1- ε) n0v2 mol, 生成 εn0 v3 mol A3 和εn0v4 mol A4,有
ww
习题 4.9 试证明,在 NH3 分解为 N2 和 H2 的反应中 1 3 N 2 + H 2 − NH3 = 0 2 2
w.
∆S = S 2 − S1 ∆S = ( n1 + n 2 ) R ln
(3)如果两种气体是相同的,混合后的熵变
S1 = ( n1 + n2 )CV ln T + n1 R ln V1 + n2 R ln V2 − n1 R ln n1 − n2 R ln n2 + ( n1 + n2 ) S 0
kh da
后
∑n
j
µ1 = g 1 (T , p ) + RT ln x1 µ 2 = g 2 (T , p ) + RT ln x2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课后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 热力学的基本规律1.1 试求理想气体的体胀系数α,压强系数β和等温压缩系数T k 。
解:由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为 nRT PV = 可得: 体胀系数:TP nR V T V V αp 111==⎪⎭⎫ ⎝⎛∂∂= 压强系数:TV nR P T P P βV 111==⎪⎭⎫ ⎝⎛∂∂=等温压缩系数:P P nRT V P V V κT 1)(112=−⎪⎭⎫ ⎝⎛=⎪⎭⎫ ⎝⎛∂∂−=1.2 证明任何一种具有两个独立参量P T ,的物质,其物态方程可由实验测得的体胀系数α及等温压缩系数T k ,根据下述积分求得:()⎰−=dP κdT αV T ln 如果PκT αT 11==,,试求物态方程。
解: 体胀系数:p T V V α⎪⎭⎫ ⎝⎛∂∂=1,等温压缩系数:TT P V V κ⎪⎭⎫ ⎝⎛∂∂−=1 以P T ,为自变量,物质的物态方程为:()P T V V ,= 其全微分为:dP κV VdT αdP P V dT T V dV T Tp −=⎪⎭⎫ ⎝⎛∂∂+⎪⎭⎫ ⎝⎛∂∂=,dP κdT αV dV T −= 这是以P T ,为自变量的全微分,沿任意的路线进行积分得:()⎰−=dP κdT αV T ln 根据题设 ,将P κT αT 1,1==,代入:⎰⎪⎭⎫ ⎝⎛−=dP P dT T V 11ln 得:C pT V +=lnln ,CT PV =,其中常数C 由实验数据可确定。
1.4 描述金属丝的几何参量是长度L ,力学参量是张力£,物态方程是()0£=T L f ,,,实验通常在1n p 下进行,其体积变化可以忽略。
线胀系数定义为:£1⎪⎭⎫ ⎝⎛∂∂=T L L α,等温杨氏模量定义为:TL A L Y ⎪⎭⎫ ⎝⎛∂∂=£,其中A 是金属丝的截面积。
一般来说,α和Y 是T 的函数,对£仅有微弱的依赖关系。
如果温度变化范围不大,可以看作常量。
热力学统计物理第四版汪志诚答案
第一章 热力学的基本规律1.1 试求理想气体的体胀系数α,压强系数β和等温压缩系数κT 。
解:已知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为,pV nRT = (1)由此易得11,p V nR V T pV Tα∂⎛⎫=== ⎪∂⎝⎭ (2) 11,V p nR p T pV Tβ∂⎛⎫=== ⎪∂⎝⎭ (3) 2111.T T V nRT V p V p pκ⎛⎫⎛⎫∂⎛⎫=-=--= ⎪ ⎪ ⎪∂⎝⎭⎝⎭⎝⎭ (4)1.2 证明任何一种具有两个独立参量,T p 的物质,其物态方程可由实验测得的体胀系数α及等温压缩系数κT ,根据下述积分求得:()ln T V =αdT κdp -⎰如果11,T T pακ==,试求物态方程。
解:以,T p 为自变量,物质的物态方程为(),,V V T p =其全微分为.p TV V dV dT dp T p ⎛⎫∂∂⎛⎫=+ ⎪ ⎪∂∂⎝⎭⎝⎭ (1) 全式除以V ,有11.p TdV V V dT dp V V T V p ⎛⎫∂∂⎛⎫=+ ⎪ ⎪∂∂⎝⎭⎝⎭ 根据体胀系数α和等温压缩系数T κ的定义,可将上式改写为.T dVdT dp Vακ=- (2) 上式是以,T p 为自变量的完整微分,沿一任意的积分路线积分,有()ln .T V dT dp ακ=-⎰ (3)若11,T T pακ==,式(3)可表为 11ln .V dT dp Tp ⎛⎫=- ⎪⎝⎭⎰ (4)选择图示的积分路线,从00(,)T p 积分到()0,T p ,再积分到(,T p ),相应地体积由0V 最终变到V ,有000ln=ln ln ,V T pV T p - 即000p V pV C T T ==(常量), 或.p VC T = (5)式(5)就是由所给11,T T pακ==求得的物态方程。
确定常量C 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数据。
1.8 满足n pV C =的过程称为多方过程,其中常数n 名为多方指数。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答案(汪志诚)
第一章 热力学的基本规律习题1.1 试求理想气体的体胀系数α,压强系数β和等温压缩系数T κ。
解:由得:nRT PV = V nRTP P nRT V ==; 所以, T P nR V T V V P 11)(1==∂∂=αT PV RnT P P V /1)(1==∂∂=βP PnRT V P V V T T /111)(12=--=∂∂-=κ习题1.2 试证明任何一种具有两个独立参量的物质p T ,,其物态方程可由实验测得的体胀系数α及等温压缩系数T κ,根据下述积分求得:⎰-=)(ln dp dT V T κα如果1Tα=1T p κ= ,试求物态方程。
解: 因为0),,(=p V T f ,所以,我们可写成),(p T V V =,由此, dp p V dT T V dV T p )()(∂∂+∂∂=, 因为T T p pVV T V V )(1,)(1∂∂-=∂∂=κα 所以, dp dT VdVdp V dT V dV T T κακα-=-=,所以, ⎰-=dp dT V T καln ,当p T T /1,/1==κα.CT pV pdpT dT V =-=⎰:,ln 得到 习题 1.3测得一块铜块的体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分别为1510*85.4--=K α和1710*8.7--=n T p κ,T κα,可近似看作常量,今使铜块加热至10°C 。
问(1压强要增加多少n p 才能使铜块体积不变?(2若压强增加100n p ,铜块的体积改多少 解:分别设为V xp n ∆;,由定义得:74410*8.7*10010*85.4;10*858.4----=∆=V x T κ所以,410*07.4,622-=∆=V p x n习题 1.4描述金属丝的几何参量是长度L ,力学参量是张力η,物态方程是0),,(=T L f η实验通常在n p 1下进行,其体积变化可忽略。
线胀系数定义为ηα)(1TL L ∂∂=等杨氏摸量定义为T L A L Y )(∂∂=η其中A 是金属丝的截面积,一般说来,α和Y 是T 的函数,对η仅有微弱的依赖关系,如果温度变化范不大,可看作常数。
热力学课后习题04答案
空气
10cm
热量
图 4-19 习题 4-12
解:(1) Q = ∆U +W = mcV ∆T + p∆V
Q
=
∆U
+W
=
mcV ∆T
+
p∆V
=
pV RgT
Rg ∆T κ −1
+
p∆V
Q
=
⎛⎝⎜101325
+
20× 9.80665 40 ×10−4
⎞ ⎟⎠
×
⎛ ⎜⎜⎝
40 ×10−4 ×10 ×10−2
0.4MPa,然后又可逆绝热地膨胀至初始体积。已知该气体的 cp=0.93kJ/(kg•K),k=1.4。求:
(1)该气体的气体常数和质量;
(2)压缩过程中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
(3)膨胀过程中气体热力学能的变化。
解:(1)由 cp
=
κ κ −1 Rg
,得 Rg
=
265.7J/ (kg ⋅ K)
根据
= 87572.9J
4-9 2kg 某理想气体按可逆多变过程膨胀到原有容积的 3 倍,温度从 300℃下降至 60℃, 膨胀过程中的膨胀功为 100kJ,自外界吸热 20kJ。求该气体的 cp 和 cv。
解: Q = ∆U +W , ∆U = 20 −100 = −80kJ
∆U = mcV (T2 − T1 ) , −80 = 2× cV × (60 − 300) ,得 cV = 0.1667kJ/ (kg ⋅ K)
∆S A
=
⎛ m⎜cp
⎝
ln TA2 TA1
− Rg
ln
pB 2 pB1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 多元系的复相平衡和化学平衡4.1 若将U 看作独立变量1,,,,k T V n n 的函数,试证明:(a );iii U UU n V n V∂∂=+∂∂∑ (b ).i i i U U u u n V∂∂=+∂∂ 解:(a )多元系的内能()1,,,,k U U T V n n =是变量1,,,k V n n 的一次齐函数. 根据欧勒定理(式(4.1.4)),有,,,ji i i T V n U UU n V n V ⎛⎫∂∂=+ ⎪∂∂⎝⎭∑ (1) 式中偏导数的下标i n 指全部k 个组元,j n 指除i 组元外的其他全部组元.(b )式(4.1.7)已给出v ,i i iV n =∑,i i iU n u =∑ (2)其中,,,,v ,j ji ii i T p n T p n V U u n n ⎛⎫⎛⎫∂∂==⎪ ⎪∂∂⎝⎭⎝⎭偏摩尔体积和偏摩尔内能. 将式(2)代入式(1),有,,,v i ji i i i i i i i T n i T V n U U n u n n V n ⎛⎫∂∂⎛⎫=+ ⎪ ⎪∂∂⎝⎭⎝⎭∑∑∑ (3) 上式对i n 的任意取值都成立,故有,,,v .i ji i T n i T V n U U u V n ⎛⎫∂∂⎛⎫=+ ⎪ ⎪∂∂⎝⎭⎝⎭ (4)4.2 证明()1,,,,i k T p n n μ是1,,k n n 的零次齐函数0.i i i i n n μ⎛⎫∂= ⎪∂⎝⎭∑ 解:根据式(4.1.9),化学势i μ是i 组元的偏摩尔吉布斯函数,,.ji i T p nG n μ⎛⎫∂=⎪∂⎝⎭ (1) G 是广延量,是1,,k n n 的一次齐函数,即()()11,,,,,,,,.k k G T p n n G T p n n λλλ= (2)将上式对λ求导,有()()()()()()111,,,,,,,,,,,,k k i i i ik ii G T p n n G T p n n n n n G T p n n n λλλλλλλλλλλ∂=∂∂∂=∂∂∂=∂∑∑左方()1,,,,,i i k in T p n n μλλ=∑ (3)()()11,,,,,,,,k k G T p n n G T p n n λλ∂=⎡⎤⎣⎦∂=右边()1,,,,.i i k in T p n n μ=∑ (4) 令式(3)与式(4)相等,比较可知()()11,,,,,,,,.i k i k T p n n T p n n μλλμ= (5)上式说明i μ是1,,k n n 的零次齐函数. 根据欧勒定理(式(4.1.4)),有0.i j j i n n μ⎛⎫∂= ⎪∂⎝⎭∑ (6)4.3 二元理想溶液具有下列形式的化学势:()()111222,ln ,,ln ,g T p RT x g T p RT x μμ=+=+其中(),i g T p 为纯i 组元的化学势,i x 是溶液中i 组元的摩尔分数. 当物质的量分别为12,n n 的两种纯液体在等温等压下合成理想溶液时,试证明混合前后(a )吉布斯函数的变化为()1122ln ln .G RT n x n x ∆=+(b )体积不变,即0.V ∆=(c )熵变()1122ln ln .S R n x n x ∆=-+ (d )焓变0,H ∆= 因而没有混合热. (e )内能变化为多少?解:(a )吉布斯函数是广延量,具有相加性. 混合前两纯液体的吉布斯函数为()()()01122,,,.G T p n g T p n g T p =+ (1)根据式(4.1.8),混合后理想溶液的吉布斯函数为()()()()()112211112222,,,,In ,In .G T p n T p n T p n g T p n RT x n g T p n RT x μμ=+=+++ (2)混合前后吉布斯函数的变化为()()0,,G G T p G T p ∆=-()1122ln ln ,RT n x n x =+ (3)其中12121212,n n x x n n n n ==++分别是溶液中组元1,2的摩尔分数. (b )根据式(4.1.10),混合前后体积的变化为12,,0.T n n V G p ⎛⎫∂∆=∆= ⎪∂⎝⎭ (4)(c )根据式(4.1.10),混合前后熵的变化为12,,p n n S G T ∂⎛⎫∆=-∆ ⎪∂⎝⎭()1122ln ln .R n x n x =-+ (5)注意1x 和2x 都小于1,故0,S ∆> 混合后熵增加了.(d )根据焓的定义,H G TS =+ 将式(3)和式(5)代入,知混合前后焓的变化为0.H G T S ∆=∆+∆= (6)混合是在恒温恒压下进行的.在等压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焓的增加值,式(6)表明混合过程没有混合热.(e )内能.U H pV =- 将式(6)和式(4)代入,知混合前后内能的变化为0.U H p V ∆=∆-∆= (7)4.4 理想溶液中各组元的化学势为(),ln .i i i g T p RT x μ=+(a )假设溶质是非挥发性的. 试证明,当溶液与溶剂的蒸气达到平衡时,相平衡条件为()11ln 1,g g RT x '=+-其中1g '是蒸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1g 是纯溶剂的摩尔吉布斯函数,x 是溶质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b )求证:在一定温度下,溶剂的饱和蒸气压随溶质浓度的变化率为.1Tp p x x ∂⎛⎫=- ⎪∂-⎝⎭ (c )将上式积分,得()01,x p p x =-其中0p 是该温度下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x p 是溶质浓度为x 时的饱和蒸气压. 上式表明,溶剂饱和蒸气压的降低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该公式称为拉乌定律.解:(a )溶液只含一种溶质. 以x 表示溶质在液相的摩尔分数,则溶剂在液相的摩尔分数为1.x - 根据式(4.6.17),溶剂在液相的化学势1μ为()()()11,,,ln 1.T p x g T p RT x μ=+- (1)在溶质是非挥发性的情形下,气相只含溶剂的蒸气,其化学势为 ()()11,,.T p g T p μ''= (2) 平衡时溶剂在气液两相的化学势应相等,即()()11,,,.T p x T p μμ'= (3)将式(1)和式(2)代入,得()()()11,ln 1,,g T p RT x g T p '+-= (4) 式中已根据热学平衡和力学平衡条件令两相具有相同的温度T 和压强p . 式(4)表明,在,,T p x 三个变量中只有两个独立变量,这是符合吉布斯相律的.(b )令T 保持不变,对式(4)求微分,得11.1T T g g RTdp dx dp p x p '⎛⎫⎛⎫∂∂-= ⎪ ⎪∂-∂⎝⎭⎝⎭ (5) 根据式(3.2.1),m Tg V p ⎛⎫∂=⎪∂⎝⎭,所以式(5)可以表示为(),1m m RTV V dp dx x'-=-- (6) 其中m V '和m V 分别是溶剂气相和液相的摩尔体积. 由于m m V V '>>,略去m V ,并假设溶剂蒸气是理想气体,,m pV RT '=可得().11T m p RT p x xx V ∂⎛⎫=-=- ⎪∂-'⎝⎭- (7) (c )将上式改写为.1dp dxp x=-- (8) 在固定温度下对上式积分,可得()01,x p p x =- (9)式中0p 是该温度下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x p 是溶质浓度为x 时溶剂的饱和蒸气压. 式(9)表明,溶剂饱和蒸气压的降低与溶质浓度成正比.4.5 承4.4题:(a )试证明,在一定压强下溶剂沸点随溶质浓度的变化率为()2,1p T RT x L x ∂⎛⎫= ⎪∂-⎝⎭ 其中L 为纯溶剂的汽化热.(b )假设 1.x << 试证明,溶液沸点升高与溶质在溶液中的浓度成正比,即2.RT T x L∆=解:(a )习题4.4式(4)给出溶液与溶剂蒸气达到平衡的平衡条件()()()11,ln 1,,g T p RT x g T p '+-= (1)式中1g 和1g '是纯溶剂液相和气相的摩尔吉布斯函数,x 是溶质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令压强保持不变,对式(1)求微分,有()11ln 1.1ppg g RT dT R x dT dx dT T x T ⎛⎫'∂∂⎛⎫+--= ⎪ ⎪ ⎪∂-∂⎝⎭⎝⎭ (2) 根据(3.2.1),有,m pg S T ∂⎛⎫=- ⎪∂⎝⎭ 所以式(2)可以改写为()ln 1.1m m RTdx S S R x dT x⎡⎤'=-+-⎣⎦- (3)利用式(1)更可将上式表为()111m mg TS g TS RT dx dT x T ⎡⎤''+-+⎢⎥=-⎢⎥⎣⎦,m mH H dT T'-= (4)其中m m H g TS =+是摩尔焓. 由式(4)可得2211,11p m mT RT RT x x x L H H ∂⎛⎫=⋅=⋅ ⎪∂--'⎝⎭- (5) 式中m m L H H '=-是纯溶剂的汽化热.(b )将式(5)改写为()21.1d x dT R T L x--=- (6)在固定压强下对上式积分,可得()011ln 1,Rx T T L-=- (7) 式中T 是溶质浓度为x 时溶液的沸点,0T 是纯溶剂的沸点. 在稀溶液1x <<的情形下,有()()0200ln 1,11,x x T T T T T T T T-≈---∆-=≈ 式(7)可近似为2.RT T x L∆= (8)上式意味着,在固定压强下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溶剂的沸点,二者之差与溶质在溶液中的浓度成正比.4.6 如图所示,开口玻璃管底端有半透膜将管中的糖的水溶液与容器内的水隔开. 半透膜只让水透过,不让糖透过. 实验发现,糖水溶液的液面比容器内的水现上升一个高度h ,表明在同样温度下糖水溶液的压强p 与水的压 强0p 之差为0.p p gh ρ-=这一压强差称为渗透压. 从理想溶液化学势的表达式可知,如果糖的水溶液与纯水具有相同的压强和温度,糖水溶液的化学势将低于纯水的化学势. 因此水将从容器流入玻璃管,直到糖水的压强增为p ,两相的化学势相等而达到平衡. 平衡时有()()()110,ln 1,,g T p RT x g T p +-=其中1g 是纯水的摩尔吉布斯函数,x 是糖水中糖的摩尔分数,221211n nx n n n =≈<<+(12,n n 分别是糖水中水和糖的物质的量). 试据证明20,n RTp p V-=V 是糖水溶液的体积.解:这是一个膜平衡问题. 管中的糖水和容器内的水形成两相. 平衡时两相的温度必须相等. 由于水可以通过半透膜,水在两相中的化学势也必须相等. 半透膜可以承受两边的压强差,两相的压强不必相等. 以p 表示管内糖水的压强,0p 表示容器内纯水的压强. 根据式(4.6.17),管内糖水中水的化学势为()()()11,,ln 1.T p g T p RT x μ=+- (1)容器内纯水的化学势为()10,.g T p 相平衡条件要求()()()110,ln 1,.g T p RT x g T p +-= (2) 由于p 和0p 相差很小,可令()()()11100,,Tg g T p g T p p p p ⎛⎫∂-=- ⎪∂⎝⎭()10,m V p p =- (3) 其中用了(3.2.1)式,11m Tg V p ⎛⎫∂= ⎪∂⎝⎭是纯水的摩尔体积. 代入式(2),得()01In 1.mRTp p x V -=-- (4) 在1x <<的情形下,可以作近似()ln 1,x x -≈-且糖水溶液的体积11m V n V ≈,因此式(4)可近似为220111.m m n n RTRT RT p p x V V n V-=== (5)4.7实验测得碳燃烧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燃烧为二氧化碳的燃烧热Q H =-∆,其数值分别如下:522CO C O 0, 3.951810J;H --=∆=-⨯ 5221CO CO O 0, 2.828810J.2H --=∆=-⨯试根据赫斯定律计算碳燃烧为一氧化碳的燃烧热.解:本题给出了两个实验数据,在291K 和1n p 下,有522CO C O 0, 3.951810J;H --=∆=-⨯ (1)5221CO CO O 0, 2.828810J.2H --=∆=-⨯ (2)式(1)的含义是,1mol 的C 与1mol 的2O 燃烧为1mol 的2CO ,放出燃烧热53.951810J.Q =⨯ 由于等压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焓的增量,所以燃烧热为11.Q H =-∆ 式(2)的含义是,1mol 的CO 与1mol 2的2O 燃烧为1mol 的2CO ,放出燃烧热52222.828810J,.Q Q H =⨯=-∆焓是态函数,在初态和终态给定后,焓的变化H ∆就有确定值,与中间经历的过程无关. 将式(1)减去式(2),得5221CO CO O 0,1.123010J.2H --=∆=-⨯ (3)式中312.H H H ∆=∆-∆ 式(3)意味着,1mol 的C 与1mol 2的2O 燃烧为1mol 的CO 将放出燃烧热51.123010J.C ⨯燃烧为CO 的燃烧热是不能直接测量的. 上面的计算表明,它可由C 燃烧为CO 2和CO 燃烧为CO 2的燃烧热计算出来. 这是应用赫斯定律的一个例子.4.8 绝热容器中有隔板隔开,两边分别装有物质的量为1n 和的理想气体,温度同为T ,压强分别为1p 和2p . 今将隔板抽去,(a )试求气体混合后的压强.(b )如果两种气体是不同的,计算混合后的熵增加值. (c )如果两种气体是相同的,计算混合后的熵增加值. 解:(a )容器是绝热的,过程中气体与外界不发生热量交换. 抽去隔板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与外界也就没有功的交换.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过程前后气体的内能没有变化.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故气体的温度也不变,仍为T.初态时两边气体分别满足111222,.pV n RT p V n RT == (1)式(1)确定两边气体初态的体积1V 和2V . 终态气体的压强p 由物态方程确定:()()1212,p V V n n RT +=+即1212.n n p RT V V +=+ (2) 上述结果与两气体是否为同类气体无关.(b )如果两气体是不同的. 根据式(1.15.8),混合前两气体的熵分别为111,11110,222,22220ln ln ln ln .p m m p m m S n C T n R p n S S n C T n R p n S =-+=-+ (3)由熵的相加性知混合前气体的总熵为12.S S S =+ (4)根据式(4.6.11),混合后气体的熵为111,111012ln lnp m m n S n C T n R p n S n n '=-+++222,222012ln ln.p m m n n C T n R p n S n n -++ (5) 两式相减得抽去隔板后熵的变化()b S ∆为()1212121122ln ln b n n p p S n R n R n n p n n p ⎛⎫⎛⎫∆=-⋅-⋅ ⎪ ⎪++⎝⎭⎝⎭12121212lnln ,V V V Vn R n R V V ++=+ (6) 第二步利用了式(1)和式(2). 式(6)与式(1.17.4)相当. 这表明,如果两气体是不同的,抽去隔板后两理想气体分别由体积1V 和2V 扩散到12.V V + 式(6)是扩散过程的熵增加值.(c )如果两气体是全同的,根据式(1.15.4)和(1.15.5),初态两气体的熵分别为111,1101222,2202ln ln,ln ln.V m m V m m V S n C T n R n S n V S n C T n R n S n =++=++ (7)气体初态的总熵为12.S S S =+ (8)在两气体是全同的情形下,抽去隔板气体的“混合”不构成扩散过程. 根据熵的广延性,抽去隔板后气体的熵仍应根据式(1.15.4)和(1.15.5)计算,即()()()1212,1212012ln ln.V m m V V S n n C T n n R n n S n n +'=++++++ (9) 两式相减得抽去隔板后气体的熵变()c S ∆为()()121212121212lnln ln .c V V V VS n n R n R n R n n n n +∆=+--+ (10) 值得注意,将式(6)减去式(10),得()()12121212lnln .b c n n S S n R n R n n n n ∆-∆=--++ (11) 式(11)正好是式(4.6.15)给出的混合熵.4.9 试证明,在3NH 分解为2N 和2H 的反应22313N H NH 022+-= 中,平衡常量可表为22,41p K p εε=- 其中ε是分解度. 如果将反应方程写作223N 3H 2NH 0,+-=平衡常量为何?解: 已知化学反应0i i iv A =∑ (1)的平衡常量p K 为.i iv v v p i i i i iiK p p x v v ⎛⎫=== ⎪⎝⎭∑∏∏ (2)对于3NH 分解为2N 和2H 的反应22313N H NH 0,22+-= (3)有 12313,,1,1,22v v v v ===-= 故平衡常量为1322123.p x xK p x ⋅=(4) 假设原有物质的量为0n 的3NH ,达到平衡后分解度为ε,则平衡混合物中有012n ε的203N ,2n ε的()20H ,1n ε-的3NH ,混合物物质的量为()01n ε+,因此()()12331,,.21211εεεx x x εεε-===+++ (5) 代入式(4),即得.p K p = (6)如果将方程写作223N 3H 2NH 0,+-= (7)与式(1)比较,知1231,3,2, 2.v v v v ===-=则根据式(2),平衡常量为321223.p x x K p x = (8)将式(5)代入式(8),将有()422227.161p εK p ε=- (9) 比较式(4)与式(8),式(6)与式(9)可知,化学反应方程的不同表达不影响平衡后反应度或各组元摩尔分数的确定.4.10 物质的量为01n v 的气体A 1和物质的量为02n v 的气体A 2的混合物在温度T 和压强p 下体积为0V ,当发生化学变化334411220,v A v A v A v A +--=并在同样的温度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其体积为.e V 证明反应度ε为01203412.e V V v v εV v v v v -+=⋅+-- 解:根据式(4.6.3),初始状态下混合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为()0012.pV n v v RT =+ (1)以ε表示发生化学变化达到平衡后的反应度,则达到平衡后各组元物质的量依次为()()010203041,1,,.n v εn v εn v εn v ε--总的物质的量为()0123412+++--,n v v εv v v v ⎡⎤⎣⎦其物态方程为()0123412.e pV n v v v v v v RT ε=+++--⎡⎤⎣⎦ (2)两式联立,有01203412.e V V v v V v v v v ε-+=⋅+-- (3) 因此,测量混合气体反应前后的体积即可测得气体反应的反应度.4.11 试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证明,在0T →时,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无关,即0.d dTσ→ 解: 根据式(1.14.7),如果在可逆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为 đ,W Ydy =则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为.dU TdS Ydy =+ (1)相应地,自由能F U TS =-的全微分为.dF SdT Ydy =-+ (2)由式(2)可得麦氏关系.y TY S T y ⎛⎫∂∂⎛⎫=- ⎪ ⎪∂∂⎝⎭⎝⎭ (3)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当温度趋于绝对零度时,物质的熵趋于一个与状态参量无关的绝对常量,即0lim 0.T TS y →⎛⎫∂= ⎪∂⎝⎭ 由式(3)知0lim 0.T yY T →∂⎛⎫= ⎪∂⎝⎭ (4) 对于表面系统,有đ,W dA σ=即,Y A y σ~~,所以0lim 0.T AdT σ→∂⎛⎫= ⎪⎝⎭ (5) 考虑到σ只是温度T 的函数,与面积A 无关(见§2.5),上式可表为0lim0.T dTσ→∂= (6)4.12 设在压强p 下,物质的熔点为0T ,相变潜热为L ,固相的定压热容量为p C ,液相的定压热容量为p C '. 试求液相的绝对熵的表达式.解: 式(4.8.12)给出,以,T p 为状态参量,简单系统的绝对熵的表达式为()()0,,.Tp C T p S T p dT T=⎰(1)积分中压强p 保持恒定. 一般来说,式(1)适用于固态物质,这是因为液态或气态一般只存在于较高的温度范围. 为求得液态的绝对熵,可以将式(1)给出的固态物质的绝对熵加上转变为液态后熵的增加值.如果在所考虑的压强下,物质的熔点为0T ,相变潜热为L ,固相和液相的定压热容量分别为p C 和p C ',则液相的绝对熵为()()()000,,,.T T p p C T p C T p L S T p dT dT TT T=++⎰⎰ (2)4.13 锡可以形成白锡(正方晶系)和灰锡(立方晶系)两种不同的结晶状态。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第四版(汪志诚)课后题答案
和等温压缩系数
T
的定义,可将上式改写为
dV dT T dp. V
上式是以
(2)
T, p
为自变量的完整微分,沿一任意的积分路线积分,有
lnV dT T dp .
(3)
若
1 1 , T T p
,式(3)可表为
1 1 lnV dT dp . p T
根据克劳修斯不等式式1134有是热机从温度为的热源吸取的热量吸热为正放热将热量重新定义可将式1改写为是热机从热源吸取的热量是热机在热源放出的热量假设热机从其中吸取热量的热源中热源的最高温度为在热机向其放出热量的热源中热源的最低温度为必有abcaab定义为热机在过程中吸取的总热量为热机放出的总热量则式4可表为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热机在循环过程中所做的功为热机的效率为116理想气体分别经等压过程和等容过程温度由升至假设是常数试证明前者的熵增加值为后者的在等压过程中温度由升到时熵增加值在等容过程中温度由升到时熵增加值117温度为的1kg水与温度为的恒温热源接触后水温达到
pn
,铜块的体积改变多少?
解:(a)根据1.2题式(2),有
dV dT T dp. V
上式给出,在邻近的两个平衡态,系统的体积差 体积不变,
(1)
dV
,温度差
dT
和压强差
dp
之间的关系。如果系统的
dp
与
dT
的关系为
dp
dT . T
在
和
T
(2)
可以看作常量的情形下,将式(2)积分可得
所以
L L2 L 2 L0 dL0 L3 0 b 2 bT 1 2 L0 L2 dT 1 L0 L 1 dL0 1 L3 0 . L L0 dT T L3 1 2 L2 0 2 bT 3 L3 0 L0 L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后答案.docx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课后习题及解答选用教材:汪志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热力学的基本规律1.1试求理想气体的体胀系数压强系数卩和等温压缩系数為。
解:由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为PV = uRT 可得:1.2证明任何一种具有两个独立参量T,尸的物质,其物态方程可由实验测得的 体胀系数Q 及等温压缩系数紡,根据下述积分求得:\nV = \(adT-K T dP)以八尸为自变量,物质的物态方程为:V = V(T,P)如耘〒 专’试求物态方程。
解: 体胀系数: 其全微分为:dV dT + p ar dP dP = aVdT-VK T dP, y- = adT-K T dP体胀系数:压强系数:0 =等温压缩系数: 丄P等温压缩系数:这是以八P 为自变量的全微分,沿任意的路线进行积分得:}nV = j (adT-K T dP ) 根据题设,将6(=丄,K T =丄,代入:ln/=f 丄dT -丄dPT T P }{T P 丿得:lnr = ln- + C, PV = CT,其中常数c 由实验数据可确定。
P1.5描述金属丝的儿何参量是长度厶,力学参量是张力£,物态方程是 ./、(£, L, r ) = o,实验通常在1几下进行,其体积变化可以忽略。
线胀系数定义为:“丄(学],等温杨氏模量定义为:Y = -(^},其中/是 L (打人 牡。
厶力金属丝的截面积。
一般来说,a 和Y 是厂的函数,对£仅有微弱的依赖关系。
如 果温度变化范围不大,可以看作常量。
假设金属丝两端固定。
试证明,当温度由 7;降至3时,其张力的增加为:\^ = -YAa (T 2-T^ 解:由/(£,厶,T )= 0,可得:£ = £(L, T )微分为:〃£ = (等)血+ (善]刃\由题意可知:dL = O.即:d£ = -aAYdT,积分得:A£ = -aAY(T 2 ・TJ1. 7在25 °C 下,压强在0至1000 p n 之间,测得水的体积为:K = (18.066-0.715x 10~3P + 0.046x 1 O'6P 2\m\mor [Q 如果保持温度不变,将 1 mol 的水从1几加压至1000 求外界所作的功。
热力学 统计物理 答案
CV T
dT RT ln V b
a V
U 0 TS 0
F S T V
CV T
V
dT R ln V b S 0
U F TS
C
dT
a V
U0
例8、由麦氏关系之一导出其余三个关系,如由
S V T p p T
( p ,V )
p ( S ,V ) S V
∴
T p V S S V
T V P S S p
引入变量S, p可得 引入变量T, V可得
S p V T T V
dp p
)
ln T ln p C
∴ 物态方程为:
pV CT
C为常数
习题1.4 解: (1)选择T、p为状态参量,则V=V(T, p)
V V dp V的全微分为: dV dT T p p T
两边同除以V: dV
1 V 1 V dT V V T p V p
Tf Ti
C p Ldx ln
Tf T1 T1 T2 L x
C p L dx ln(
T1 Tf
T1 T2 LT f
x)
均匀杆总熵变为:
S
L
0
S i
L
0
C p L dx ln(
1
T1 Tf
T1 T2 LT f
x)
根据积分公式
ln( a bx)dx b (a bx)[ln( a bx 1)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第四版(汪志诚)课后题答案
和
Y
是T 的函数,对J仅有微弱的依赖关系,如果温度变化范
围不大,可以看作常量,假设金属丝两端固定。试证明,当温度由
1
J YA T2 T1
降至
2
时,其张力的增加为
解:由物态方程
f J , L, T 0
(1)
知偏导数间存在以下关系:
L T J 1. T J J L L T
如果 解:以
1 1 , T T p
,试求物态方程。
T, p
为自变量,物质的物态方程为
V V T , p ,
其全微分为
V V dV dp. dT T p p T
全式除以
(1)
V
,有
dV 1 V 1 V dp. dT V V T p V p T
(3)
T
1 V 1 nRT 1 . V p T V p 2 p
(4)
1.2 证明任何一种具有两个独立参量 系数
T, p
的物质,其物态方程可由实验测得的体胀系数
及等温压缩
,根据下述积分求得:
lnV = αdT κT dp
L L0
0.5, 1.0, 1.5
A 1 106 m 2 , 0 5 104 K 1
,试计算当
分别为
和
2.0
时的
J, Y,
值,并画出
J, Y,
对
L L0
的曲线.
解:(a)根据题设,理想弹性物质的物态方程为
L L2 0 J bT 2 , L0 L
热力学统计物理 课后习题 答案
第四章 多元系的复相平衡和化学平衡4.1 证明:若将U 看作独立变量T,V ,n 1,⋅⋅⋅,n k 的函数,试证明 (1) VUVn U n U i ii∂∂+∂∂=∑ (2) VUv n U u ii i ∂∂+∂∂=解:(1)多元系的内能()k n n V T U U 1,,=是变量V ,n 1,⋅⋅⋅,n k 的一次齐函数。
根据εular 定理,()k n n V T U U λλλλ 1,,'=⋅,mf x fx iii=∂∂∑ 有U V U V n U n x f x j jn V T n V T i i ii i=⎪⎭⎫ ⎝⎛∂∂+⎪⎪⎭⎫ ⎝⎛∂∂=∂∂∑∑,,,, ------------------(1) 式子中偏导数的下标n i 指全部K 个组元,n j 指除i 组元外的其他全部组元。
(2)根据体积和内能为广延量,有iii v n V ∑=,iii u n U ∑= --------------------(2)根据(1)结论 VUVn U n U i ii∂∂+∂∂=∑------------------(1) 将(2)式代入(1)式,有i ii u n U ∑=V UV n U n i ii∂∂+∂∂=∑V U v n n U n ii i ii i ∂∂+∂∂=∑∑------------------(3) 上式对n i 的任意取值都成立,故有VUv n U u ii i ∂∂+∂∂=4.2证明μi (T,P,n 1,⋅⋅⋅,n k )是n 1,⋅⋅⋅,n k 的零次齐函数,0)(=∂∂∑jiii n n μ。
证明:根据式jnP T i i n G ,,⎪⎪⎭⎫⎝⎛∂∂=μ------------------(1) μi 是第i 个组元的化学势。
G 是广延量,是n 1,⋅⋅⋅,n k 的一次齐函数,即()()k k n n p T G n n p T G 11,,,,λλλ=------------------(2)将上式对λ求导,有 左式=()()λλλλλλλλ∂∂∂∂=∂∂∑)(,,)(,,11i k i k n n n p T n G n n p T G()k i in n p T n Gn λλλ 1,,)(∂∂=∑()k i i n n p T n λλμ 1,,∑=---------------(3)右式=()()k k n n p T G n n p T G 11,,],,[=∂∂λλ()k i i n n p T n 1,,μ∑=------(4) 令式(3)与式(4)相等,比较后可以知道()()k i k i n n p T n n p T 11,,,,μλλμ= --------------(5)上式说明μi (T,P,n 1,⋅⋅⋅,n k )是n 1,⋅⋅⋅,n k 的零次齐函数,根据欧勒定理有0)(=∂∂∑jiii n n μ 4.4理想溶液中各组元的化学势为i i x RT P T ln ),(g i +=μ(1)假设溶质是非挥发性的。
热学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1]
热学习题答案第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内容对应参考书的第五章)1. (P 192。
1)0.020Kg 的氦气温度由17C ︒升为27C ︒。
若在升温过程中:(1)体积保持不变;(2)压强保持不变;(3)不与外界交换热量,试分别求出气体内能的改变,吸收的热量,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
设氦气可看作理想气体,且R C m v 23,=。
解:已知=︒=C T 171290K ,K C T 300272=︒=,()mol molKg KgM5/104020.03=⨯==-μν(1)体积保持不变:外界对气体做功0=A ,内能的变化()()()cal R R T T C U m v 1507529030023512,≈=-⨯=-=∆ν,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由0=A 有系统吸收热量()cal R U Q 15075≈=∆= (或者=623.55J );(2)压强保持不变:由P =常数,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RT PV ν=有 外界对气体做功()()()cal R T T R V V P PdV A V V 10050212121-≈-=-=-=-=⎰ν,内能的变化()()cal R T T C U m v 1507512,≈=-=∆ν,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系统吸收热量:()cal R A U Q 250125≈=-∆=;此问也可以先求A 和()12T T C Q P -=,而后再由第一定律得Q A U +=∆。
(3)不与外界交换热量:由于理想气体内能的变化只由温度决定,则 内能的变化仍然是()()cal R T T C U m v 1507512,≈=-=∆ν,但由0=Q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知此时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完全转化为系统内能的增加量,即外界对气体做功()()cal R T T C U A m v 1507512,≈=-=∆=ν。
注意:此题很简单,目的在于理解理想气体内能无论在什么样的准静态过程下都只由温度决定。
第04章统计热力学基本概念及定律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统计热力学基本概念及定律习题及答案4-1 一个系统中有四个可分辨的粒子,这些粒子许可的能级为ε0 = 0, ε1 =ω,ε2=2ω, ε3 = 3ω,其中ω为某种能量单位,当系统的总量为2ω时,试计算: (1)若各能级非简并,则系统可能的微观状态数为多少?(2)如果各能级的简并度分别为g 0 =1,g 1 =3,g 2 =3,则系统可能的微观状态数又为多少?解:(1) 许可的分布{2,2,0,0}{3,0,1,0},微观状态数为24C +14C =10(2) 微观状态数为g 02 g 1224C + g 03 g 2 14C =664-2 已知某分子的第一电子激发态的能量比基态高400kJ ⋅mo1-1,且基态和第一激发态都是非简并的,试计算:(1) 300K 时处于第一激发态的分子所占分数;(2)分配到此激发态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10%时温度应为多高? 解:(1) N 0→N , N 1/N =exp[-ε / (kT )]= 2.2×10-70(2)q ’≈1+ exp[-△ε / (kT )] , N 0: N 1=9 , exp[-ε / (kT )]=1/9, T =2.2×104K4-3 N 2分子在电弧中加热,根据所测定的光谱谱线的强度,求得处于不同振动激发态的分子数N v 与基态分子数N 0之比如下表所示:振动量子数υ1 2 3 N v / N 00.2610.0690.018请根据以上条件证明火焰中气体处于热平衡态。
解:气体处于热平衡N v / N 0=exp[-υhν/( kT )], N 1:N 2:N 3=0.261:0.261 2:0.261 34-4 N 个可别粒子在ε0 = 0, ε1 = kT , ε2 = 2kT 三个能级上分布,这三个能级均为非简并能级,系统达到平衡时的内能为1000kT ,求N 值。
解:q =1+exp(-1)+exp(-2)=1.503 , N 0= N exp(-0) / q , N 1= N exp(-1) / q ,N 2= N exp(-2) /q1000kT = N 0ε0+ N 1ε1+ N 2ε2 , N = 23544-5 HCl 分子的振动能级间隔为5.94×10-20 J ,试计算298.15K 某一能级与其较低一能级上的分子数的比值。
热力学统计物理第五版答案
热力学统计物理第五版答案【篇一: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答案第四章】ass=txt>4.1 若将u看作独立变量t,v,n1,?,nk的函数,试证明:(a)u??nii?u?u?v; ?ni?v(b)ui??u?u?ui. ?ni?v解:(a)多元系的内能u?u?t,v,n1,?,nk?是变量v,n1,?,nk的一次齐函数. 根据欧勒定理(式(4.1.4)),有??u??uu??ni??v,(1) ??vi??ni?t,v,nj式中偏导数的下标ni指全部k个组元,nj指除i组元外的其他全部组元.(b)式(4.1.7)已给出v??nivi,i其中vi??u??niui,(2)i??v???u?偏摩尔体积和偏摩尔内能. 将式(2),u????i??ni?t,p,nj??ni?t,p,nj代入式(1),有??u???u?(3) nu?nv?n????iiii?i????v?t,nii??ni?t,v,njii上式对ni的任意取值都成立,故有4.2 证明?i?t,p,n1,?,nk?是n1,?,nk的零次齐函数???i?ni???0. ??ni?i???u???u?ui?vi??.(4) ?????v?t,ni??ni?t,v,nj解:根据式(4.1.9),化学势?i是i组元的偏摩尔吉布斯函数 ?i????g?.(1) ???ni?t,p,njg是广延量,是n1,?,nk的一次齐函数,即g?t,p,?n1,?,?nk???g?t,p,n1,?,nk?.(2)将上式对?求导,有左方??g?t,p,?n1,?,?nk???????g?t,p,?n1,?,?nk???ni???i??ni??nii???nig?t,p,?n1,?,?nk???ni?i?t,p,?n1,?,?nk?,(3)i右边????g?t,p,n1,?,nk??? ????g?t,p,n1,?,nk???ni?i?t,p,n1,?,nk?.(4)i令式(3)与式(4)相等,比较可知?i?t,p,?n1,?,?nk???i?t,p,n1,?,nk?. (5)???i?n??0. (6) ?j?j??ni?上式说明?i是n1,?,nk的零次齐函数. 根据欧勒定理(式(4.1.4)),有4.3 二元理想溶液具有下列形式的化学势:?1?g1?t,p??rtlnx1,?2?g2?t,p??rtlnx2,xi是溶液中i组元的摩尔分数. 当物其中gi?t,p?为纯i组元的化学势,质的量分别为n1,n2的两种纯液体在等温等压下合成理想溶液时,试证明混合前后(a)吉布斯函数的变化为?g?rt?n1lnx1?n2lnx2?.(b)体积不变,即?v?0.(c)熵变?s??r?n1lnx1?n2lnx2?. (d)焓变?h?0, 因而没有混合热. (e)内能变化为多少?解:(a)吉布斯函数是广延量,具有相加性. 混合前两纯液体的吉布斯函数为g0?t,p??n1g1?t,p??n2g2?t,p?.(1)根据式(4.1.8),混合后理想溶液的吉布斯函数为g?t,p??n1?1?t,p??n2?2?t,p??n1g1?t,p??n1rtinx1?n2g2?t,p??n2rtinx2.(2)混合前后吉布斯函数的变化为?g?g?t,p??g0?t,p?其中x1??rt?n1lnx1?n2lnx2?, (3)n1n2,x2?分别是溶液中组元1,2的摩尔分数. n1?n2n1?n2(b)根据式(4.1.10),混合前后体积的变化为????v???g??0. (4)?p??t,n1,n2(c)根据式(4.1.10),混合前后熵的变化为????s????g???t?p,n1,n2??r?n1lnx1?n2lnx2?. (5)注意x1和x2都小于1,故?s?0, 混合后熵增加了.(d)根据焓的定义h?g?ts, 将式(3)和式(5)代入,知混合前后焓的变化为?h??g?t?s?0.(6)混合是在恒温恒压下进行的.在等压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焓的增加值,式(6)表明混合过程没有混合热.(e)内能u?h?pv. 将式(6)和式(4)代入,知混合前后内能的变化为?u??h?p?v?0.(7)4.4 理想溶液中各组元的化学势为?i?gi?t,p??rtlnxi.(a)假设溶质是非挥发性的. 试证明,当溶液与溶剂的蒸气达到平衡时,相平衡条件为g1??g1?rtln?1?x?,其中g1?是蒸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g1是纯溶剂的摩尔吉布斯函数,x是溶质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b)求证:在一定温度下,溶剂的饱和蒸气压随溶质浓度的变化率为p??p???. ??1?x??x?t(c)将上式积分,得px?p0?1?x?,其中p0是该温度下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px是溶质浓度为x时的饱和蒸气压. 上式表明,溶剂饱和蒸气压的降低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该公式称为拉乌定律.解:(a)溶液只含一种溶质. 以x表示溶质在液相的摩尔分数,则溶剂在液相的摩尔分数为1?x. 根据式(4.6.17),溶剂在液相的化学势?1为?1?t,p,x??g1?t,p??rtln?1?x?.(1)??t,p?. (2) ?1??t,p??g1在溶质是非挥发性的情形下,气相只含溶剂的蒸气,其化学势为平衡时溶剂在气液两相的化学势应相等,即?1?t,p,x???1??t,p?.(3)??t,p?, (4) g1?t,p??rtln?1?x??g1将式(1)和式(2)代入,得式中已根据热学平衡和力学平衡条件令两相具有相同的温度t和压强p. 式(4)表明,在t,p,x三个变量中只有两个独立变量,这是符合吉布斯相律的.(b)令t保持不变,对式(4)求微分,得????g1???g1rtdp?dx?????dp. (5) 1?x??p?t??p?t??g???vm,所以式(5)可以表示为 ?p??t根据式(3.2.1),?rtdx, (6) 1?x?和vm分别是溶剂气相和液相的摩尔体积. 由于vm???vm,略去其中vm?vm??vm?dp??vm,并假设溶剂蒸气是理想气体,pvm??rt,可得rtp??p?????. (7) ????x?t?1?x?vm?1?x(c)将上式改写为dpdx??.(8) p1?x在固定温度下对上式积分,可得px?p0?1?x?, (9)式中p0是该温度下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px是溶质浓度为x时溶剂的饱和蒸气压. 式(9)表明,溶剂饱和蒸气压的降低与溶质浓度成正比.4.5 承4.4题:(a)试证明,在一定压强下溶剂沸点随溶质浓度的变化率为rt??t??, ????x?pl1?x2其中l为纯溶剂的汽化热.(b)假设x??1. 试证明,溶液沸点升高与溶质在溶液中的浓度成正比,即rt2?t?x.l解:(a)习题4.4式(4)给出溶液与溶剂蒸气达到平衡的平衡【篇二:热力学统计物理_答案】程可由实验测得的体胀系数?及等温压缩系数??,根据下述积分求得:如果??,?t?1t1,试求物态方程。
2023年大学_热力学统计物理第五版(汪志诚著)课后答案下载
2023年热力学统计物理第五版(汪志诚著)课后答案下载热力学统计物理第五版(汪志诚著)内容简介导言第一章热力学的基本规律1.1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状态及其描述1.2 热平衡定律和温度1.3 物态方程1.4 功1.5 热力学第一定律1.6 热容和焓1.7 理想气体的内能1.8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附录1.9 理想气体的卡诺循环1.10 热力学第二定律1.11 卡诺定理1.12 热力学温标1.13 克劳修斯等式和不等式1.14 熵和热力学基本方程1.15 理想气体的熵1.16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述1.17 熵增加原理的简单应用1.18 自由能和吉布斯函数习题第二章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2.1 内能、焓、自由能和吉布斯函数的全微分 2.2 麦氏关系的简单应用2.3 气体的节流过程和绝热膨胀过程2.4 基本热力学函数的确定2.5 特性函数2.6 热辐射的热力学理论2.7 磁介质的.热力学2.8 获得低温的方法习题第三章单元系的相变3.1 热动平衡判据3.2 开系的热力学基本方程3.3 单元系的复相平衡条件3.4 单元复相系的平衡性质3.5 临界点和气液两相的转变3.6 液滴的形成3.7 相变的分类3.8 临界现象和临界指数3.9 朗道连续相变理论习题第四章多元系的复相平衡和化学平衡热力学第三定律 4.1 多元系的热力学函数和热力学方程4.2 多元系的复相平衡条件4.3 吉布斯相律4.4 二元系相图举例附录4.5 化学平衡条件4.6 混合理想气体的性质4.7 理想气体的化学平衡4.8 热力学第三定律习题第五章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简介5.1 局域平衡熵流密度与局域熵产生率 5.2 线性与非线性过程昂萨格关系5.3 温差电现象5.4 最小熵产生定理5.5 化学反应与扩散过程5.6 非平衡系统在非线性区的发展判据 5.7 三分子模型与耗散结构的概念习题第六章近独立粒子的最概然分布6.1 粒子运动状态的经典描述6.2 粒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描述6.3 系统微观运动状态的描述6.4 等概率原理6.5 分布和微观状态6.6 玻耳兹曼分布6.7 玻色分布和费米分布……第七章玻耳兹曼统计第八章玻色统计和费米统计第九章系综理论第十章涨落理论第十一章非平衡态统计理论初步附录A 热力学常用的数学结果B 概率基础知识C 统计物理学常用的积分公式索引参考书目物理常量表热力学统计物理第五版(汪志诚著)图书目录《“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热力学统计物理(第5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作者在第四版的基础上全面修订而成的。
热力学统计物理-第五版-汪志诚-第4章
i xi xi mf
这就是欧勒定理,当m=1时,对应的就是一次齐次函数。
4
因体积、内能和熵都是各组元摩尔数的一次齐函数,
由欧勒定理知
i
xi
f xi
f
V
V i ni ( ni )T , p,n j
U
i
ni
(
U ni
)T
, p,n j
S
i
S ni ( ni )T , p,n j
用 ni 和 ni (i=1,2,…,k)表示在α相和 β 相中i组元摩尔
数的改变。各组元的总摩尔数不变要求:
ni ni 0
两相的吉布斯函数在虚变动中的变化为:
G
i
ni
i
G
i
ni
i
12
总吉布斯函数的变化为 G G G
2H 2O 2H 2 O2 0 dnH2O : dnH2 : dnO2 2 : 2 : 1
令 dn为共同的比例因子,则
dnH2O 2dn
dnH2 2dn
一般性统一表示:
dnO2 dn
反应正向进行 反应逆向进行
21
在等温等压下,发生单相反应,设想系统发生一个虚变 动,在虚变动中 i 组元物质的量的改变为:
ni vi n (i 1, 2, ...k )
由 dG SdT VdP idni
i
以及平衡态吉布斯函数最小得:
在等温等压下 G i ni ivi n 0
i
i
ivi 0 ——化学平衡条件
i
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多元系的复相平衡和化学平衡4.1 若将U 看作独立变量1,,,,k T V n n 的函数,试证明:(a );iii U UU n V n V∂∂=+∂∂∑ (b ).i i i U U u u n V∂∂=+∂∂ 解:(a )多元系的内能()1,,,,k U U T V n n =是变量1,,,k V n n 的一次齐函数. 根据欧勒定理(式(4.1.4)),有,,,ji i i T V n U UU n V n V ⎛⎫∂∂=+ ⎪∂∂⎝⎭∑ (1) 式中偏导数的下标i n 指全部k 个组元,j n 指除i 组元外的其他全部组元.(b )式(4.1.7)已给出v ,i i iV n =∑,i i iU n u =∑ (2)其中,,,,v ,j ji ii i T p n T p n V U u n n ⎛⎫⎛⎫∂∂==⎪ ⎪∂∂⎝⎭⎝⎭偏摩尔体积和偏摩尔内能. 将式(2)代入式(1),有,,,v i ji i i i i i i i T n i T V n U U n u n n V n ⎛⎫∂∂⎛⎫=+ ⎪ ⎪∂∂⎝⎭⎝⎭∑∑∑ (3) 上式对i n 的任意取值都成立,故有,,,v .i ji i T n i T V n U U u V n ⎛⎫∂∂⎛⎫=+ ⎪ ⎪∂∂⎝⎭⎝⎭ (4)4.2 证明()1,,,,i k T p n n μ是1,,k n n 的零次齐函数0.i i i i n n μ⎛⎫∂= ⎪∂⎝⎭∑ 解:根据式(4.1.9),化学势i μ是i 组元的偏摩尔吉布斯函数,,.ji i T p nG n μ⎛⎫∂=⎪∂⎝⎭ (1) G 是广延量,是1,,k n n 的一次齐函数,即()()11,,,,,,,,.k k G T p n n G T p n n λλλ= (2)将上式对λ求导,有()()()()()()111,,,,,,,,,,,,k k i i i ik ii G T p n n G T p n n n n n G T p n n n λλλλλλλλλλλ∂=∂∂∂=∂∂∂=∂∑∑左方()1,,,,,i i k in T p n n μλλ=∑ (3)()()11,,,,,,,,k k G T p n n G T p n n λλ∂=⎡⎤⎣⎦∂=右边()1,,,,.i i k in T p n n μ=∑ (4) 令式(3)与式(4)相等,比较可知()()11,,,,,,,,.i k i k T p n n T p n n μλλμ= (5)上式说明i μ是1,,k n n 的零次齐函数. 根据欧勒定理(式(4.1.4)),有0.i j j i n n μ⎛⎫∂= ⎪∂⎝⎭∑ (6)4.3 二元理想溶液具有下列形式的化学势:()()111222,ln ,,ln ,g T p RT x g T p RT x μμ=+=+其中(),i g T p 为纯i 组元的化学势,i x 是溶液中i 组元的摩尔分数. 当物质的量分别为12,n n 的两种纯液体在等温等压下合成理想溶液时,试证明混合前后(a )吉布斯函数的变化为()1122ln ln .G RT n x n x ∆=+(b )体积不变,即0.V ∆=(c )熵变()1122ln ln .S R n x n x ∆=-+ (d )焓变0,H ∆= 因而没有混合热. (e )内能变化为多少?解:(a )吉布斯函数是广延量,具有相加性. 混合前两纯液体的吉布斯函数为()()()01122,,,.G T p n g T p n g T p =+ (1)根据式(4.1.8),混合后理想溶液的吉布斯函数为()()()()()112211112222,,,,In ,In .G T p n T p n T p n g T p n RT x n g T p n RT x μμ=+=+++ (2)混合前后吉布斯函数的变化为()()0,,G G T p G T p ∆=-()1122ln ln ,RT n x n x =+ (3)其中12121212,n n x x n n n n ==++分别是溶液中组元1,2的摩尔分数. (b )根据式(4.1.10),混合前后体积的变化为12,,0.T n n V G p ⎛⎫∂∆=∆= ⎪∂⎝⎭ (4)(c )根据式(4.1.10),混合前后熵的变化为12,,p n n S G T ∂⎛⎫∆=-∆ ⎪∂⎝⎭()1122ln ln .R n x n x =-+ (5)注意1x 和2x 都小于1,故0,S ∆> 混合后熵增加了.(d )根据焓的定义,H G TS =+ 将式(3)和式(5)代入,知混合前后焓的变化为0.H G T S ∆=∆+∆= (6)混合是在恒温恒压下进行的.在等压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焓的增加值,式(6)表明混合过程没有混合热.(e )内能.U H pV =- 将式(6)和式(4)代入,知混合前后内能的变化为0.U H p V ∆=∆-∆= (7)4.4 理想溶液中各组元的化学势为(),ln .i i i g T p RT x μ=+(a )假设溶质是非挥发性的. 试证明,当溶液与溶剂的蒸气达到平衡时,相平衡条件为()11ln 1,g g RT x '=+-其中1g '是蒸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1g 是纯溶剂的摩尔吉布斯函数,x 是溶质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b )求证:在一定温度下,溶剂的饱和蒸气压随溶质浓度的变化率为.1Tp p x x ∂⎛⎫=- ⎪∂-⎝⎭ (c )将上式积分,得()01,x p p x =-其中0p 是该温度下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x p 是溶质浓度为x 时的饱和蒸气压. 上式表明,溶剂饱和蒸气压的降低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该公式称为拉乌定律.解:(a )溶液只含一种溶质. 以x 表示溶质在液相的摩尔分数,则溶剂在液相的摩尔分数为1.x - 根据式(4.6.17),溶剂在液相的化学势1μ为()()()11,,,ln 1.T p x g T p RT x μ=+- (1)在溶质是非挥发性的情形下,气相只含溶剂的蒸气,其化学势为 ()()11,,.T p g T p μ''= (2) 平衡时溶剂在气液两相的化学势应相等,即()()11,,,.T p x T p μμ'= (3)将式(1)和式(2)代入,得()()()11,ln 1,,g T p RT x g T p '+-= (4) 式中已根据热学平衡和力学平衡条件令两相具有相同的温度T 和压强p . 式(4)表明,在,,T p x 三个变量中只有两个独立变量,这是符合吉布斯相律的.(b )令T 保持不变,对式(4)求微分,得11.1T T g g RTdp dx dp p x p '⎛⎫⎛⎫∂∂-= ⎪ ⎪∂-∂⎝⎭⎝⎭ (5) 根据式(3.2.1),m Tg V p ⎛⎫∂=⎪∂⎝⎭,所以式(5)可以表示为(),1m m RTV V dp dx x'-=-- (6) 其中m V '和m V 分别是溶剂气相和液相的摩尔体积. 由于m m V V '>>,略去m V ,并假设溶剂蒸气是理想气体,,m pV RT '=可得().11T m p RT p x xx V ∂⎛⎫=-=- ⎪∂-'⎝⎭- (7) (c )将上式改写为.1dp dxp x=-- (8) 在固定温度下对上式积分,可得()01,x p p x =- (9)式中0p 是该温度下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x p 是溶质浓度为x 时溶剂的饱和蒸气压. 式(9)表明,溶剂饱和蒸气压的降低与溶质浓度成正比.4.5 承4.4题:(a )试证明,在一定压强下溶剂沸点随溶质浓度的变化率为()2,1p T RT x L x ∂⎛⎫= ⎪∂-⎝⎭ 其中L 为纯溶剂的汽化热.(b )假设 1.x << 试证明,溶液沸点升高与溶质在溶液中的浓度成正比,即2.RT T x L∆=解:(a )习题4.4式(4)给出溶液与溶剂蒸气达到平衡的平衡条件()()()11,ln 1,,g T p RT x g T p '+-= (1)式中1g 和1g '是纯溶剂液相和气相的摩尔吉布斯函数,x 是溶质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令压强保持不变,对式(1)求微分,有()11ln 1.1ppg g RT dT R x dT dx dT T x T ⎛⎫'∂∂⎛⎫+--= ⎪ ⎪ ⎪∂-∂⎝⎭⎝⎭ (2) 根据(3.2.1),有,m pg S T ∂⎛⎫=- ⎪∂⎝⎭ 所以式(2)可以改写为()ln 1.1m m RTdx S S R x dT x⎡⎤'=-+-⎣⎦- (3)利用式(1)更可将上式表为()111m mg TS g TS RT dx dT x T ⎡⎤''+-+⎢⎥=-⎢⎥⎣⎦,m mH H dT T'-= (4)其中m m H g TS =+是摩尔焓. 由式(4)可得2211,11p m mT RT RT x x x L H H ∂⎛⎫=⋅=⋅ ⎪∂--'⎝⎭- (5) 式中m m L H H '=-是纯溶剂的汽化热.(b )将式(5)改写为()21.1d x dT R T L x--=- (6)在固定压强下对上式积分,可得()011ln 1,Rx T T L-=- (7) 式中T 是溶质浓度为x 时溶液的沸点,0T 是纯溶剂的沸点. 在稀溶液1x <<的情形下,有()()0200ln 1,11,x x T T T T T T T T-≈---∆-=≈ 式(7)可近似为2.RT T x L∆= (8)上式意味着,在固定压强下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溶剂的沸点,二者之差与溶质在溶液中的浓度成正比.4.6 如图所示,开口玻璃管底端有半透膜将管中的糖的水溶液与容器内的水隔开. 半透膜只让水透过,不让糖透过. 实验发现,糖水溶液的液面比容器内的水现上升一个高度h ,表明在同样温度下糖水溶液的压强p 与水的压 强0p 之差为0.p p gh ρ-=这一压强差称为渗透压. 从理想溶液化学势的表达式可知,如果糖的水溶液与纯水具有相同的压强和温度,糖水溶液的化学势将低于纯水的化学势. 因此水将从容器流入玻璃管,直到糖水的压强增为p ,两相的化学势相等而达到平衡. 平衡时有()()()110,ln 1,,g T p RT x g T p +-=其中1g 是纯水的摩尔吉布斯函数,x 是糖水中糖的摩尔分数,221211n nx n n n =≈<<+(12,n n 分别是糖水中水和糖的物质的量). 试据证明20,n RTp p V-=V 是糖水溶液的体积.解:这是一个膜平衡问题. 管中的糖水和容器内的水形成两相. 平衡时两相的温度必须相等. 由于水可以通过半透膜,水在两相中的化学势也必须相等. 半透膜可以承受两边的压强差,两相的压强不必相等. 以p 表示管内糖水的压强,0p 表示容器内纯水的压强. 根据式(4.6.17),管内糖水中水的化学势为()()()11,,ln 1.T p g T p RT x μ=+- (1)容器内纯水的化学势为()10,.g T p 相平衡条件要求()()()110,ln 1,.g T p RT x g T p +-= (2) 由于p 和0p 相差很小,可令()()()11100,,Tg g T p g T p p p p ⎛⎫∂-=- ⎪∂⎝⎭()10,m V p p =- (3) 其中用了(3.2.1)式,11m Tg V p ⎛⎫∂= ⎪∂⎝⎭是纯水的摩尔体积. 代入式(2),得()01In 1.mRTp p x V -=-- (4) 在1x <<的情形下,可以作近似()ln 1,x x -≈-且糖水溶液的体积11m V n V ≈,因此式(4)可近似为220111.m m n n RTRT RT p p x V V n V-=== (5)4.7实验测得碳燃烧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燃烧为二氧化碳的燃烧热Q H =-∆,其数值分别如下:522CO C O 0, 3.951810J;H --=∆=-⨯ 5221CO CO O 0, 2.828810J.2H --=∆=-⨯试根据赫斯定律计算碳燃烧为一氧化碳的燃烧热.解:本题给出了两个实验数据,在291K 和1n p 下,有522CO C O 0, 3.951810J;H --=∆=-⨯ (1)5221CO CO O 0, 2.828810J.2H --=∆=-⨯ (2)式(1)的含义是,1mol 的C 与1mol 的2O 燃烧为1mol 的2CO ,放出燃烧热53.951810J.Q =⨯ 由于等压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焓的增量,所以燃烧热为11.Q H =-∆ 式(2)的含义是,1mol 的CO 与1mol 2的2O 燃烧为1mol 的2CO ,放出燃烧热52222.828810J,.Q Q H =⨯=-∆焓是态函数,在初态和终态给定后,焓的变化H ∆就有确定值,与中间经历的过程无关. 将式(1)减去式(2),得5221CO CO O 0,1.123010J.2H --=∆=-⨯ (3)式中312.H H H ∆=∆-∆ 式(3)意味着,1mol 的C 与1mol 2的2O 燃烧为1mol 的CO 将放出燃烧热51.123010J.C ⨯燃烧为CO 的燃烧热是不能直接测量的. 上面的计算表明,它可由C 燃烧为CO 2和CO 燃烧为CO 2的燃烧热计算出来. 这是应用赫斯定律的一个例子.4.8 绝热容器中有隔板隔开,两边分别装有物质的量为1n 和的理想气体,温度同为T ,压强分别为1p 和2p . 今将隔板抽去,(a )试求气体混合后的压强.(b )如果两种气体是不同的,计算混合后的熵增加值. (c )如果两种气体是相同的,计算混合后的熵增加值. 解:(a )容器是绝热的,过程中气体与外界不发生热量交换. 抽去隔板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与外界也就没有功的交换.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过程前后气体的内能没有变化.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故气体的温度也不变,仍为T.初态时两边气体分别满足111222,.pV n RT p V n RT == (1)式(1)确定两边气体初态的体积1V 和2V . 终态气体的压强p 由物态方程确定:()()1212,p V V n n RT +=+即1212.n n p RT V V +=+ (2) 上述结果与两气体是否为同类气体无关.(b )如果两气体是不同的. 根据式(1.15.8),混合前两气体的熵分别为111,11110,222,22220ln ln ln ln .p m m p m m S n C T n R p n S S n C T n R p n S =-+=-+ (3)由熵的相加性知混合前气体的总熵为12.S S S =+ (4)根据式(4.6.11),混合后气体的熵为111,111012ln lnp m m n S n C T n R p n S n n '=-+++222,222012ln ln.p m m n n C T n R p n S n n -++ (5) 两式相减得抽去隔板后熵的变化()b S ∆为()1212121122ln ln b n n p p S n R n R n n p n n p ⎛⎫⎛⎫∆=-⋅-⋅ ⎪ ⎪++⎝⎭⎝⎭12121212lnln ,V V V Vn R n R V V ++=+ (6) 第二步利用了式(1)和式(2). 式(6)与式(1.17.4)相当. 这表明,如果两气体是不同的,抽去隔板后两理想气体分别由体积1V 和2V 扩散到12.V V + 式(6)是扩散过程的熵增加值.(c )如果两气体是全同的,根据式(1.15.4)和(1.15.5),初态两气体的熵分别为111,1101222,2202ln ln,ln ln.V m m V m m V S n C T n R n S n V S n C T n R n S n =++=++ (7)气体初态的总熵为12.S S S =+ (8)在两气体是全同的情形下,抽去隔板气体的“混合”不构成扩散过程. 根据熵的广延性,抽去隔板后气体的熵仍应根据式(1.15.4)和(1.15.5)计算,即()()()1212,1212012ln ln.V m m V V S n n C T n n R n n S n n +'=++++++ (9) 两式相减得抽去隔板后气体的熵变()c S ∆为()()121212121212lnln ln .c V V V VS n n R n R n R n n n n +∆=+--+ (10) 值得注意,将式(6)减去式(10),得()()12121212lnln .b c n n S S n R n R n n n n ∆-∆=--++ (11) 式(11)正好是式(4.6.15)给出的混合熵.4.9 试证明,在3NH 分解为2N 和2H 的反应22313N H NH 022+-= 中,平衡常量可表为22,41p K p εε=- 其中ε是分解度. 如果将反应方程写作223N 3H 2NH 0,+-=平衡常量为何?解: 已知化学反应0i i iv A =∑ (1)的平衡常量p K 为.i iv v v p i i i i iiK p p x v v ⎛⎫=== ⎪⎝⎭∑∏∏ (2)对于3NH 分解为2N 和2H 的反应22313N H NH 0,22+-= (3)有 12313,,1,1,22v v v v ===-= 故平衡常量为1322123.p x xK p x ⋅=(4) 假设原有物质的量为0n 的3NH ,达到平衡后分解度为ε,则平衡混合物中有012n ε的203N ,2n ε的()20H ,1n ε-的3NH ,混合物物质的量为()01n ε+,因此()()12331,,.21211εεεx x x εεε-===+++ (5) 代入式(4),即得.p K p = (6)如果将方程写作223N 3H 2NH 0,+-= (7)与式(1)比较,知1231,3,2, 2.v v v v ===-=则根据式(2),平衡常量为321223.p x x K p x = (8)将式(5)代入式(8),将有()422227.161p εK p ε=- (9) 比较式(4)与式(8),式(6)与式(9)可知,化学反应方程的不同表达不影响平衡后反应度或各组元摩尔分数的确定.4.10 物质的量为01n v 的气体A 1和物质的量为02n v 的气体A 2的混合物在温度T 和压强p 下体积为0V ,当发生化学变化334411220,v A v A v A v A +--=并在同样的温度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其体积为.e V 证明反应度ε为01203412.e V V v v εV v v v v -+=⋅+-- 解:根据式(4.6.3),初始状态下混合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为()0012.pV n v v RT =+ (1)以ε表示发生化学变化达到平衡后的反应度,则达到平衡后各组元物质的量依次为()()010203041,1,,.n v εn v εn v εn v ε--总的物质的量为()0123412+++--,n v v εv v v v ⎡⎤⎣⎦其物态方程为()0123412.e pV n v v v v v v RT ε=+++--⎡⎤⎣⎦ (2)两式联立,有01203412.e V V v v V v v v v ε-+=⋅+-- (3) 因此,测量混合气体反应前后的体积即可测得气体反应的反应度.4.11 试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证明,在0T →时,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无关,即0.d dTσ→ 解: 根据式(1.14.7),如果在可逆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为 đ,W Ydy =则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为.dU TdS Ydy =+ (1)相应地,自由能F U TS =-的全微分为.dF SdT Ydy =-+ (2)由式(2)可得麦氏关系.y TY S T y ⎛⎫∂∂⎛⎫=- ⎪ ⎪∂∂⎝⎭⎝⎭ (3)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当温度趋于绝对零度时,物质的熵趋于一个与状态参量无关的绝对常量,即0lim 0.T TS y →⎛⎫∂= ⎪∂⎝⎭ 由式(3)知0lim 0.T yY T →∂⎛⎫= ⎪∂⎝⎭ (4) 对于表面系统,有đ,W dA σ=即,Y A y σ~~,所以0lim 0.T AdT σ→∂⎛⎫= ⎪⎝⎭ (5) 考虑到σ只是温度T 的函数,与面积A 无关(见§2.5),上式可表为0lim0.T dTσ→∂= (6)4.12 设在压强p 下,物质的熔点为0T ,相变潜热为L ,固相的定压热容量为p C ,液相的定压热容量为p C '. 试求液相的绝对熵的表达式.解: 式(4.8.12)给出,以,T p 为状态参量,简单系统的绝对熵的表达式为()()0,,.Tp C T p S T p dT T=⎰(1)积分中压强p 保持恒定. 一般来说,式(1)适用于固态物质,这是因为液态或气态一般只存在于较高的温度范围. 为求得液态的绝对熵,可以将式(1)给出的固态物质的绝对熵加上转变为液态后熵的增加值.如果在所考虑的压强下,物质的熔点为0T ,相变潜热为L ,固相和液相的定压热容量分别为p C 和p C ',则液相的绝对熵为()()()000,,,.T T p p C T p C T p L S T p dT dT TT T=++⎰⎰ (2)4.13 锡可以形成白锡(正方晶系)和灰锡(立方晶系)两种不同的结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