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解析设计及教材重难点讲解

合集下载

苏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单细胞生物》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单细胞生物》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单细胞生物》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中的内容,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多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打下基础。

主要是以草履虫为例,详细介绍了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同时也提及了其他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衣藻等,使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多样性有一定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认识到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引导学生关注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2.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1.草履虫的应激性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2.理解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对生物知识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相对较弱。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实验法: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池塘中生物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池塘中有哪些生物?这些生物都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吗?2.提问:在自然界中,有没有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单细胞生物。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营养器官的生长》是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中的一课,也是植物学部分的重要章节之一。

主要旨在让学生理解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生长过程,掌握这些器官如何为植物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和支撑。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植物营养器官的基本特征、生长条件及影响因素,为后续学习植物生殖与发育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结构,理解它们各自的功能;掌握营养器官生长的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植物营养器官生长相关的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爱护植物、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营养器官生长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生物现象充满好奇但缺乏系统认知。

他们对植物的直观感受较多,但对植物内部结构和生长机制的理解较为肤浅。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直观展示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逐步深入理解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规律。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植物营养器官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

2. 实验探究法:设计简单的实验(如种子萌发观察、植物生长条件对比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3. 小组讨论法:围绕关键问题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观点、交流思想,培养合作精神。

4. 归纳总结法:在探究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营养器官生长的知识要点,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植物从种子到成熟植物体的生长过程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参考书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参考书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参考书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是初中生物学习的开篇之作。

它为学生打开了生物学科的大门,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生命的结构层次等基础知识,为后续的生物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内容结构。

1.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物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通过这些特征的学习,学生能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 同时,还深入讲解了生物圈的概念,包括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以及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包括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例如,沙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这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而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这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 从细胞开始,教材详细阐述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介绍了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以及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通过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在能量转换中起到重要作用。

- 在细胞的分裂、分化方面,学生将学习到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例如,动物体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体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和机械组织等。

- 最后介绍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2. 了解生物圈的范围和组成部分,以及为生物生存提供的条件。

3. 掌握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环境影响生物和生物适应、影响环境。

4. 准确描述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一、教学内容1. 生物与生活: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病毒的结构与生命活动。

3.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与保护。

4. 生物的进化: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机制。

5.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平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认识到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 使学生掌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与保护,生物进化的机制。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细胞模型,生物进化图解,生态系统图解。

2. 学具:生物教材,练习册,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身边的生物,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基础,讲解生物的基本单位、多样性、进化等知识点。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显微镜观察,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与保护,提高环保意识。

6.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生物进化的机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3. 生物多样性分类层次保护4. 生物进化起源证据机制5. 生态系统组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平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生物的基本特征。

描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与保护。

阐述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机制。

绘制生态系统的组成图。

2. 答案: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初中人教版生物七年上教案

初中人教版生物七年上教案

初中人教版生物七年上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明确细胞的重要性。

2. 理解细胞的发现历史,认识细胞理论的重要性。

3.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细胞的发现和基本结构。

难点:理解细胞的发现历史及细胞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与学生互动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

2. 图片、实物等教具辅助教学,生动形象。

3.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呈现一个包着研究细胞的显微镜让学生猜测今天的课题是什么,并简要引出细胞的概念。

二、讲解细胞的发现(10分钟)
1. 介绍微观视野下细胞的发现历史,包括哈肯、李维休克等科学家的贡献。

2.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重要性及细胞理论的意义。

三、探究细胞的基本结构(15分钟)
1. 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展示细胞的结构,让学生对细胞的组成有更直观的了解。

四、小组讨论(10分钟)
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五、总结概括(5分钟)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的发现和基本结构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展示、小组讨论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细胞的相关知识。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解析教学设计及教材重难点讲解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解析教学设计及教材重难点讲解


3.将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由单纯的图片改为:

下面给出了文字说明:消化系统是由消化管和消 化腺组成的。消化管是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 养物质的场所,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 、大肠和肛门。消化腺能够分泌消化食物的消化 液,它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位于消化管外的大 消化腺,如唾液腺、肝脏、胰;另一类是分布在 消化管管壁内的小腺体,如胃腺、肠腺。





二、教学建议 1.注意学生资源的共享 如,“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的资料来源 2.大胆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改进及创 新。 案例: (1)用大试管代替锥形瓶,因锥形瓶不可以直接加 热,以免发生危险,而试管可以直接加热。 (2)将100度温度计用单孔橡胶塞固定,使其悬于 水中,而不再触到瓶底。以免温度计下端接触试管 底,产生误差,同时便于观察。还有利于保温,减 少热量散失。

2.增加:


人体的呼吸系统由肺(lung)和呼吸道( respiratory tract)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 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是气体交换的 场所。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所对应的目标: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3.将会厌软骨的作用改为正文 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 吸入的空气都要通过咽。然后,空气通过喉进入气 管,而食物则进入食道。在咽和喉之间有会厌软骨 ,它像盖子一样,呼吸时抬起,喉口开放,使空气 畅通无阻;吞咽时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图Ⅳ-23)。 如果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 喉口,食物就有可能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因 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 理解“食不言”的含义

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
第三单元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对有机物
绿色植物是
的利用
绿 与绿 与色水色水植循植循物环物环参参
有机物的制 造者
绿色植物与
被子植物
碳氧平衡
的一生
绿色植物 类群
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的特点
1. 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
·突出生物圈
·突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叶片适于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结构
花适于传种接代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特点
5、设置课外阅读栏目,拓展学生视野
课后阅读资料拓展了学生视野,帮助 学生认识生物学的价值,渗透人文精神。
生物圈2号全景
二、课程标准要求
列举不同的 生态系统
描述食物链 和食物网



阐明生物圈是 最大的生态系统



课标要求
情感目标
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单细胞生物独立 完成生命活动
细胞核在遗传中的 重要功能
绿色开花植物体人 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分裂的
基本过程

人体、植物

基本组织

细 胞
技能目标
使用显微镜和 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 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绿色植物蒸腾作用 开花和结果 的过程
学情分析
2、各项学习能力有限,尤其是动手实 验能力、 社会实践能力不足,在开展 教学活动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学情分析
3、求知欲强,对生物学兴趣浓厚, 学习热情高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学情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重要概念: 人体的生殖系统可以产生两性生殖细胞,通过受 精作用产生新的个体;其分泌的性激素对第二性 征的发育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人的生殖和发育 十、健康地生活 重要概念: 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均出现一系列变化,青春期的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个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对一生的健康产生 积极或消极影响。 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第一章 人的由来




本章既包括人类在生物圈中的起源和发展,又包括 人类个体的生殖和发育。 目录: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人的生殖 第三节..青春期 删去了原“第四节 计划生育” 原因: 计划生育不单纯是生物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放到其它章节介绍。
看似寻常却奇崛 谁知此中有匠心
——鲁科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材特点介绍及 教学建议

1.本单元的引言 引用了郭沫若先生《女神》中赞美地球的诗句,寓意深 刻,发人深省。


“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 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报 答你的深恩?”(郭沫若:《女神》,1927)这 深情而富含哲理的诗句,既倾诉了对大地母亲的 感念之情,更启迪我们对人和地球关系的思考。 人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活动都依赖于生物圈的环境 和资源,人类的活动更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


4.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

5.增加了最后一段 目前,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发展而来的观点已被很多 人所接受,但由于一些重要环节还缺少证据的支持,因 而无法对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都作出圆满的解释 。对人类的起源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人类从何处来 ?”这个问题尚未有一个完美的最终答案。




2.第一章 本章有一定的时空跨度。这样编排的目的,在于引导学 生站在生物圈这个大的背景下学习知识、思考人类生存 和发展的问题。 本章在阐述人这一物种在生物圈中的起源和发展时,着 重凸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发展变化的关系。 3.其余各章:食品安全、关注心血管健康 4.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三、内容结构
生物圈中的人
人类的起源进化
生命活动的维持
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体的消化 人体的呼吸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四、本单元所涉及最主要的生物学基本观 点——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各部分侧重点不同: 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性、生物进化论、生命物质性观点、生命 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生态学观点、生命 复杂性观点 人体的结构都与其功能相适应
教材在各章节的引言中也都注意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 题情境。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一、以人与生物圈为构建框架体系的主线 (一)人与生物圈相互作用 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在生物圈中 进行,生物圈为人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存 条件; 另一方面,人类的活动也影响了生物圈。 (二)教材对人与生物圈关系的体现 始终将人体结构和生理活动的基础知识放在 生物圈或生活环境的背景中,引导学生分析 和理解人与生物圈或生活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建议 1.重视人类起源、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从人与生物圈相互作用的角度去看待人类的起源和 进化,而不要只是从人的角度孤立地看待。 “概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目标在《课标》属于 “5.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为学习进化理论积累感性材料 2.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1)“我从哪里来?”是人类永恒的兴趣点。 (2)本节的不少问题又是悬而未决的,容易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特点: 删去引申的问题2。直接从图中获得信息就可解答; 不需再去查资料;体现古猿与人的进化关系。




3.资料分析 (1)将露西作为第3个资料,将讨论题1放到此资 料中,与前面的两个资料对应。 那么“露西”具有的这些特征中,哪些与森林古猿 相似?哪些又与现代人类相似呢? (2)最后提出一个整体性的问题:综合上述资料 ,你能推测出从猿到人的进化是怎样开始的吗? 从而呼应前面的标题,引出下面的介绍。 共性之一:进一步强化先让学生自行思考,再给出 结论的探究性学习设计,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结论 。




3.开展探究性学习 (1)从感知入手 “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 (2)让学生“自得” 推测:达到概述水平 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尝试运用并学会“区分事实 和观点” (3)用教材印证 把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答案由学生自己的推测过 渡到科学家的推测。要归纳出人类起源和进化过 程中环境改变和人类自身形态结构、生活方式改 变的几个关键点: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 大脑发达、产生语言文字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一、教材变化 1.原来没有节下标题,现在增加了两个下标: 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从猿到人的进化 2.观察与思考 (1)四种现代类人猿原来是 画的图,现在改成了真实的 照片,注重体现其生活环境。


(2)思考题: 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 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 ,为什么会这样呢?


4.注意提取信息 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

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相关的“课程目标”:



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 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 保护意识。 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 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课程标准》中涉及的主题: 三、生物与环境 具体目标: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五、生物圈中的人 1.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 2.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 3.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4.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 5.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概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拟订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