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
永生的眼睛阅读及答案
永生的眼睛1965年炎夏的一天,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ji ji)病夺去了生命,年仅36岁。
下午,一位警官来访,为医院要取母亲的眼睛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
我惊呆了,不明白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将母亲的角膜给(ji gei)予他人,而父亲居然回答"可以"。
我痛苦难忍,"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琳达,"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想过,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帮助他人恢复(fu fu)健康,我们的死就有了一些意义的。
"父亲这番话给我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多少年过去了,我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家。
1980年,父亲患严重肺气肿,搬来和我们同住。
他愉快地告诉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完好的器官,尤其是角膜。
"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它们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的马儿,那有多美妙!"温迪自幼酷爱画马,她的作品屡屡(lu lu)获奖,"想想看,他的父母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也像温迪一样健康幸福,将会多么高兴。
"父亲说,"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又有了作用,你们将会多么自豪!"后来我把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
孩子热泪(),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
她当年14岁,母亲去世捐献器官的那一年我恰恰也是14岁。
1986年的一天,父亲()了。
我们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角膜。
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替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这令你骄傲吗?"我问。
"当然,你想,一个人什么也看不见该有多么痛苦!我死后,也学外公把角膜送给失明的人。
"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是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的一种骄傲!那天我紧紧地搂着温迪。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永生的眼睛词句解析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永生的眼睛词句解析四年
级下册语文课文
《永生的眼睛》是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十八课。
以下是课文中的一些词句解析:
1. 翠山:翠山是指青翠的山岭。
这里用来形容一个山的美丽。
2. 梨花:指梨树上开放的花朵。
3. 羞怯:形容害羞、胆怯。
这里形容小姑娘因为害羞而躲在花下。
4. 钻心:形容疼痛感强烈,如钻心般的痛。
5. 劝说:指说服、劝告别人。
6. 却是:表示转折,意思是但是。
7. 托①:这里的意思是寄托、依靠。
指小姑娘希望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美好事物的向往。
8. 秧苗:指刚发芽的稻苗。
9. 蛰伏:指潜伏、隐匿。
这里指蜗牛蛰伏在土壤里。
10. 冒泡:指水中冒出气泡。
11. 被雷电劈中:指被雷电击中。
12. 火马:指闪电。
13. 汹涌:形容水势急速奔涌。
14. 威严:指庄严、威武。
15. 狗仔队:指追踪、拍摄名人私生活的记者队伍。
这些是课文中的一些词句解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重要词语和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关键信息,理解“永生的眼睛”象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2. 教学内容-具体内容:课文《永生的眼睛》的讲解,包括文中重要词语、句子和段落的理解,以及课文整体结构和主题的把握。
-重点:理解“永生的眼睛”象征意义,掌握文中重要词语和表达方式。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中人物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如何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3. 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信息,理解“永生的眼睛”的象征意义。
-案例分析法: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无私奉献精神的重要性。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教学资源-教材:《永生的眼睛》课文及配套习题。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多媒体资源:相关视频、图片素材。
5. 教学过程6. 课堂管理-小组讨论:每组分配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讨论,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
-维持纪律:通过制定课堂规则,明确奖惩措施,确保课堂纪律。
-激励学生:设立奖励机制,对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7. 评价与反馈-课堂小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及时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
-期末考试:在期末考试中设置相关题目,考察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反馈信息: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8. 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课后总结本次教学的成功之处和不足,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问题。
-发现教学问题:通过分析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课《永生的眼睛》教案
《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永生的眼睛》一文,使学生了解器官捐赠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学生对器官捐赠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永生的眼睛》的主要内容、结构和写作特点。
2. 器官捐赠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在我国的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
3.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表达对器官捐赠的看法和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课文《永生的眼睛》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主旨和情感。
2. 掌握器官捐赠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器官捐赠的认识和理解。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情感,以及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器官捐赠的真实案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器官捐赠的意义和价值。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永生的眼睛》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3. 案例分析:教师讲解器官捐赠的真实案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器官捐赠的意义和价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表达对器官捐赠的看法和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作文,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作文,评价学生对器官捐赠的看法和态度,以及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永生的眼睛》文本。
2. 器官捐赠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3. 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永生的眼睛课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永生
的眼睛课文
《永生的眼睛》
一天,凤凰的一对巨大的金色翅膀背着牠,飞翔在大自然的天空中。
就在此时,大地上突然发生了一场火灾,整个山林都被熊熊燃烧的火焰吞噬。
凤凰看到这一幕,为大地上的生灵们感到深深的忧伤和同情。
牠决定向火源飞去,用自己的翅膀把火扇灭。
凤凰飞到了火源旁边,摇动着金色的翅膀,火焰在牠的翅膀上熄灭了。
但在牠离开的瞬间,火焰又重新燃烧起来。
凤凰飞了又飞,熄灭了又熄灭,但火势仍然无法消除。
牠看到了这些火焰背后的恶魔们,在努力助长火苗。
凤凰明白了,想要彻底扑灭这场火灾,必须找到恶魔们的眼睛。
因为只有眼睛才是火焰的源头。
于是,凤凰来到恶魔们聚集的地方。
牠发现了一只只蜘蛛,它们的眼睛都流淌着红色的火焰。
凤凰扑向那只距离自己最近的蜘蛛,牠不顾一切地要把这只蜘蛛的眼睛抓下来。
与此同时,蜘蛛却用尽全身力量要阻止凤凰。
凤凰和蜘蛛斗智斗勇,激烈地交战着。
终于,凤凰把蜘蛛的红火眼睛抓在了爪子里。
恶魔们痛苦地尖叫着,他们流淌出的鲜血竟然是红色的火焰。
恶魔们的力量迅速减弱,火焰也渐渐熄灭了。
凤凰胜利了。
罗盘指引着,凤凰命运的脚步停下,迅速凤凰将火团投向滚滚的海潮之中。
凤凰转瞬间化作了一个人。
在海潮中多处,凤凰浑身的箭刻着流盼。
她一下子沈入水流,恼怒的让水火相纷的合为了一体。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课文及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课文及教案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
但教案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写教案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课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永生的眼睛》课文我终生难忘1965年那个炎热的夏日,年仅三十六岁的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生命。
下午晚些时候,一位警官来访,为了医院要取用母亲的主动脉瓣膜和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
我惊呆了。
那些医生居然想要肢解妈妈,并将她的所有给予他人!我无法抑制自己的痛苦,含着泪水冲进了自己的房间。
我十四岁,根本不能理解为什么别人要索取我挚爱的人身上的东西,然后父亲却回答警官:“可以。
”“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琳达,”他平静地说,并用胳膊搂着我,“你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认为,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他告诉我,他们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
父亲这一番振聋发聩的话语给我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多少年弹指而过,我结了婚并有了自己的家。
1980年,父亲身患严重的肺气肿,搬来与我们同住,其后的六年,生与死这个既现实又深奥的问题成为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
他愉快地告诉我,在他逝世后,希望能够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
“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而重见光明,并像你的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么美好!”温迪自幼酷爱画马,她的作品屡屡获奖。
父亲说:“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他们的女儿也能像温迪一样将会多么自豪。
况且当你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的时候,又会多么骄傲。
”我把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
孩子热泪盈眶,走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
她十四岁——恰是当年我首次听到器这捐赠的年龄,可是母女俩的反应却有天壤之别。
《永生的眼睛》四年级语文教案
《永生的眼睛》四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永生的眼睛》的内容,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捐献器官的理解。
2.学习课文中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习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1.理解捐献器官的意义,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2.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论关于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珍贵。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永生?二、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
2.分析课文的结构,让学生了解课文的篇章布局。
3.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课文内容,回顾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提问:课文中的捐献器官有哪些意义?二、课堂讲解1.讲解捐献器官的意义,让学生了解捐献器官的重要性。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对比、排比等。
三、写作训练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生命的感悟。
2.教师挑选优秀作文进行展示和点评。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爱他人。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课文内容,回顾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提问:课文中的捐献器官有哪些意义?二、课堂讲解1.讲解捐献器官的意义,让学生了解捐献器官的重要性。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对比、排比等。
三、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理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爱他人。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课文内容,回顾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提问:课文中的捐献器官有哪些意义?二、课堂讲解1.讲解捐献器官的意义,让学生了解捐献器官的重要性。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永生的眼睛》。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进行自我表达和创作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和感恩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学习和成长的积极态度和自信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永生的眼睛》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和生命的故事,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捐献的故事,展现了生命的宝贵和亲情的深厚。
课文内容涉及家庭、亲情、生命、勇气、善良等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
2.2 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和理解,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引入话题“眼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关于眼睛的知识和感受。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永生的眼睛》,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3.2 朗读与理解:分组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进行讲解和解释。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理解课文内容的主题和意义。
3.3 表达与交流: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和交流,例如描述自己的家人和亲情经历。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分享和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标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阅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4.2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在朗读、讨论和表达过程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收集学生的表达和交流作品,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进行评价。
对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进行测试和评价。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课文及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课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七单元《永生的眼睛》。
课文内容讲述了一个关于器官捐献的感人故事,传递了关爱生命、传递爱与光明的重要信息。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器官捐献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关于器官捐献的意义,感悟生命的价值。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器官捐献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器官捐献这一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查找字词意思。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解析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情感体验:组织学生讨论器官捐献的意义,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5. 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 随堂练习:设计关于课文内容的填空、选择、简答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7.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探讨如何关爱他人,传递爱与光明。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永生的眼睛》2. 生字词:捐献、角膜、光明、爱心、传递……3. 重点句子:①她把光明留在了人间;②生命虽短,但爱可以永恒。
4. 课文结构:引子——故事——感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以“关爱他人,传递爱与光明”为主题,写一篇日记。
2. 答案:(1)课后练习题答案见教材。
(2)日记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自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器官捐献的认识和理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北师小学语文四下第六单元《永生的眼睛》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死后不能全尸而葬,是对父母的大不敬。
这种观念在外国人心中也很牢固,上帝造人,怎么能把上帝造的人肢解?所以,不论中外,人们大都觉得捐献器官匪夷所思。
即使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在器官移植手术已经很成熟的今天,捐献器官的事业在许多地方仍然举步维艰。
《永生的眼睛》一文记述了琳达一家三口人先后捐献角膜(还有母亲的主动脉瓣膜)的经过,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琳达思想发生的深刻变化,宣扬了人道主义、博爱、奉献的精神。
如果把琳达一家人的故事梳理一下,可以看出课文讲述的脉络:时间捐献者其间(前/后)发生的事琳达的心情1965年母亲母亲去世父亲平静“决定……”根本无法理解
惊呆痛苦
1980年……
六年
父亲(未)经常讨论父亲愉快温迪骄傲告诉了温迪
1986年4月11日父亲父亲溘然长逝遵从遗愿领
悟
两周后女儿温迪温迪丧生签署同意书同意骄傲又三周后收到信(自己概括)
按照作者的思路,可以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母亲去世,捐献主动脉瓣膜和角膜。
父亲给我上了“最重要的一课”。
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15年后的6年中,父亲、我、女儿讨论。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永生的眼睛》重点问题探究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永生的眼睛》重点问题探究导读:四年级语文知识点:《永生的眼睛》重点问题探究
1、课文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
(因为文章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
)
2、课文中几次出现带有“骄傲”的句子,体会含义。
(1)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温迪得知捐献角膜后,不但没有“痛苦难忍”,反倒为自己亲人帮助他人而感到自豪。
从温迪的言语,表明她对器官捐献的正确认识,闪耀着她思想的光芒。
)
(2)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再次使用“骄傲”,表达“我”对女儿温迪美好心愿的支持和认可。
与前文14岁的“我”进行对照,形成对比,从而引发读者的深刻思考。
)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课文及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课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永生的眼睛》。
课文详细描述了“我”和家人对于角膜捐献的认识和态度,通过感人至深的故事,传递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短语,学会用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懂得无私奉献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和家人在角膜捐献问题上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词和短语,学会用词语造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圈出生词和短语,借助工具书自主预习。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内容,探讨作者和家人在角膜捐献问题上的情感变化。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和语法进行讲解,指导学生进行造句练习。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拓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经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永生的眼睛》2. 生词:角膜、捐献、珍贵、感激、传递……3. 重点句型:因为……所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因为……所以……”造句。
(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认识。
2. 答案:(1)因为妈妈关心我,所以她每天都会给我做好吃的。
(2)关爱他人、无私奉献是一种美德,它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能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和家人在角膜捐献问题上的情感变化。
《永生的眼睛》教案
《永生的眼睛》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教学目标了解《永生的眼睛》的故事背景和作者。
掌握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永生的眼睛》的作者和故事背景。
阅读故事并讨论主要人物和情节。
分析故事的文学价值和主题思想。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故事背景和情节。
分组讨论和分享阅读感受。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分析和思考。
第二章:故事梗概2.1 教学目标了解《永生的眼睛》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永生的眼睛》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和教育意义。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分组讨论和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
第三章:人物分析3.1 教学目标分析《永生的眼睛》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培养学生的文学分析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永生的眼睛》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动机和行为背后的原因。
3.3 教学方法使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分组讨论和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
第四章:文学价值分析4.1 教学目标分析《永生的眼睛》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点。
理解故事中的象征和隐喻意义。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分析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永生的眼睛》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点。
理解故事中的象征和隐喻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影响。
4.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价值。
分组讨论和分析故事中的象征和隐喻意义。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
5.1 教学目标理解故事中的主题思想和教育意义。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5.2 教学内容理解故事中的主题思想和教育意义。
小学四年级《永生的眼睛》课文
小学四年级《永生的眼睛》课文小学四年级《永生的眼睛》课文我14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走了母亲的生命。
那会儿,我的内心一直笼罩着巨大的悲哀与苦痛。
一想到从此以后我再也得不到妈妈的呵护了,泪水便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
我无法面对没有妈妈的孤零零的生活。
当天下午,一位警官来到我们家,对父亲说:“先生,您同意医院取用尊夫人的眼睛角膜吗?”“当然可以。
”父亲痛快地答复。
我被他们的对话惊呆了。
我不明白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将母亲的角膜给予他人,更让我无法明白的是,爸爸居然不假思索地容许了。
我痛苦难忍,不顾一切地冲进了自己的房间。
“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琳达,”父亲坐在我身边,平静地说,“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局部。
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原来,他和妈妈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
很多年过去了,我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
父亲也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为了照顾他,我把他接来同住。
父亲愉快地告诉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角膜。
“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 儿温迪自幼酷爱画马,她的作品屡屡获奖。
父亲接着说:“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我把外公捐赠器官的的心愿告诉了温迪。
孩子热泪盈眶,她跑到外公身边,紧紧地拥抱他。
父亲与世长辞后,我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角膜。
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这令你骄傲吗?”我问。
“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角膜送给失明的人,让他重见天日。
”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我紧紧地搂着温迪,冲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其实书上的文章不是作品原文,删去了原文的结尾局部。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合作学习能力。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尊重,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永生的眼睛》是一篇描述亲情和生命的故事,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展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爱护和牺牲。
2.2 生字词学习:眼角、晶莹、哀伤、崇高、手术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到亲情的伟大和生命的宝贵。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步骤4.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通过朗读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
情感教育:通过情景模拟和小组分享,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4.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永生的眼睛》。
第二步:学生自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并讨论课文的整体大意。
第三步: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并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四步: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第五步:总结课堂内容,布置作业。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合作学习等方面。
5.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生字词练习和课文理解练习,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5.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小组分享和情景模拟,观察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表现,如对亲情的理解和尊重,对生命的思考和珍惜。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活动目的:通过拓展活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
“永生”是什么意思?
• (永远活着,永远留存。)
• 这里用“永生”形容什么?
• 眼睛
一、生字词语
juān
máng
kuàng
捐赠 盲童 热泪盈眶
lǚ
屡次 遵从 搂住
zūn
lǒu
多音字 重{ 角{
zhòng chóng 重复、重见天日 jiǎo Jué
眼角 角色 重要
不顾一切 栩栩如生 热泪盈眶
父亲曾平静地对我说——“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 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 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父亲愉快地说——“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 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 儿,那多么美妙!” 父亲骄傲地说——“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 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他叫吴翼飞,是深圳的大学生。在大家眼里,他是一个 阳光、善良的大男孩,2004年因骨癌吴翼飞在北京去世; 按照吴翼飞的遗愿,他的眼角膜被送回深圳;植入两名 眼疾患者眼中。
4月20日20时40分,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去世。 37岁的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 光明永远馈赠社会、长留人间。 作为一名著名歌手,丛飞商业演出频繁,本应该生活富裕。 但他10年来倾其所有,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资助失学儿童 和残疾人超过150人,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不惜向 生命借贷。
5、你认为这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眼 睛吗? 答:这是爱的永生,是奉献精神的永 生。
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 岁的温迪而骄傲!
再次使用“骄傲”, 表达了“我”对女儿 美好心愿的支持和认 可。
同学们,照片上这个小女孩叫 小杨帆,就在不久前,小杨帆 在青岛人民医院离开了我们, 小杨帆的生命只有3岁半。这 是她爸爸带着她在海洋纪念馆 留的最后一张相。杨帆死后, 她的父母替她把角膜捐给了两 位盲人。小杨帆留下了光明, 也留下了爱心。
人教版小学语文《永生的眼睛》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永生的眼睛》课文原文及赏析《永生的眼睛》原文:我十六岁那年,母亲被诊断出患了严重的肾病。
医生说只有换肾才能挽救她的生命。
家里的亲人纷纷去医院做了检查,但是没有一个人的肾脏符合移植的要求。
一天晚上,父亲走进我的房间,坐在床边,对我说:“琳达,我和你妈妈商量了一下,我们都认为你应该去医院做一次检查。
”我看着父亲,惊讶地问:“你们想让我捐肾给妈妈?”父亲点了点头。
我无法接受这个提议,我哭了起来。
“为什么是我?我才十六岁,我还有很长的人生要过。
”父亲握住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琳达,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个时刻离开这个世界,但是如果我们能留下一些东西,让别人的生命得以延续,那我们的生命就拥有了某种意义上的永生。
你愿意让你的母亲拥有这个机会吗?”我思考了很久,最终决定去医院做检查。
结果表明,我的肾脏与母亲的完全匹配。
手术进行得很成功,母亲得救了。
从那一刻起,我深深地理解了父亲的话。
我们的生命可能是短暂的,但如果我们能以某种方式帮助他人,我们的精神和爱心就能得到永生。
赏析:《永生的眼睛》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学语文课文,通过讲述主人公琳达为救治母亲而捐献肾脏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爱的力量。
文章以真实的家庭故事为主线,生动描绘了琳达面对重大抉择时的内心挣扎和成长过程。
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琳达从最初的抗拒、恐惧到最终的勇敢、无私的心路历程。
同时,文章也深入探讨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父亲的话语“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个时刻离开这个世界,但是如果我们能留下一些东西,让别人的生命得以延续,那我们的生命就拥有了某种意义上的永生”深入人心,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短暂性和永恒性,以及个体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更大的价值。
总的来说,《永生的眼睛》以其深情的故事和深刻的哲理,启发孩子们珍视生命、关爱他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是一篇具有深远教育意义的优秀课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新词汇,如“角膜”、“移植”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通过文字传递的亲情、友情以及关爱他人的情感。
(3)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1.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a.选择题:针对文章内容设计一些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细节的理解。
b.简答题: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新词汇,回答关于文章主题和人物形象的问题。
c.作文题:以“永生的眼睛”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永生的眼睛》,让学生感受到亲情的伟大、生命的可贵以及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捐献眼角膜等善举对于社会、他人的意义。培养学生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使学生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2)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环节设计:
(1)导入:通过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或新闻,引发学生对眼睛重要性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并尝试用课文中的新词汇描述文章情节。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生的眼睛
一、学习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过程:
一课时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 盲姑娘只能用手来触摸春天、用心来感受生命的美好。
如果她有
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和盲姑娘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游乐恢复健康的可能。
2 板书课题,激发读书兴趣。
生命是美好的,谁不热爱宝贵的生命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琳达一家人为了盲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吧。
二、自学反馈,质疑问难:
1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正音。
2 说说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
1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三、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2 讨论交流: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深深地感动了你?请你为大家深情并茂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回感动你。
3 课文最后一段连续用到了“骄傲“这个词,让我们把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讨论讨论:你从中一会到了什么?
四、赏读课文,感受人性美:
1 课文中的故事感人至深,请你带者自己的感受朗读全文。
2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求读好人物的对话。
3 交流感想: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受,与同学们谈一谈。
可以对文中的某个人物发表看法,也可以对事物本身阐发议论。
五、课外延伸,实践活动:
1向你身边的人讲述这个故事,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向他们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2 写一封倡议书,号召你的小伙伴参与到器官捐献的事业中来。
板书:母亲捐献角膜
父亲捐献角膜眼睛(爱)永生
我也要捐献角膜 ̄
课后反思:学生能通过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对生命的勇气。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