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解放路示范学校王碧霞【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反比例》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的基础上学习的。《反比例》内容是前面学习“变化的量”,“正比例”等比例知识的深化,是以后学习函数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比例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反比例关系是数学中比较重要的数量关系,而学生理解反比例的含义往往比较困难。为此,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创设了三个情境,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有着共同之处,使学生从常量的世界进入了变量的世界,开始接触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从而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认识成反比例的量以及反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变化的量”和“正比例”的有关知识,对比例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教学时依据教材特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原有正比例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去建构新知,最大限度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感知、交流、比较、归纳等数学教学活动,探究新知,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反比例。
(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初步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方法与途径:
在互动、探究的合作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与评价: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反比例关系的意义。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正比例,请同学们回忆怎样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板书相关联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用字母怎样表示正比例关系?
2.请说一说下面各题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1)征订同一种刊物,征订数量和总价
(2)。一个人的年龄和体重。
(3)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
(4)汽车行驶的路程一定,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3.谈话引入:
汽车行驶的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正比例,那么它成不成比例呢?又会成什么比例?这就是今天要解决的问题。﹙出示课题:反比例﹚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共同探讨反比例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学生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学生从中发现第3小题不成正比例,那么它成不成比例呢?又会成什么比例?引入课题。通过设疑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激起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习新知作铺垫,也为自主探究新知创造了条件并激发了积极的情感态度。〕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师:春天来了,王叔叔打算去游长城,他有3种不同的交通工具可以选择。
例2
[
a.说一说你的结果是根据什么来填的?
b.表中有哪两种变化的量?
c.观察速度与时间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d.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路程不变
师:你是怎么知道路程不变的?用表中的数据说明。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再指名学生口答讨论的结果。
(1) 需要的时间随着交通工具的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交通工具的速度越慢,需要的时间反而扩大;交通工具的速度越快,需要的时间反而缩小。
(2) 可以看出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积总是一定的。因为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积都是120。提问:这里的120是什么数量?谁能说出这里的数量关系式?想一想,这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路程一定时,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乘积一定)
板书速度×时间 = 路程(一定)
2.教学例3
师:王叔叔去游长城,怕口渴他带了600毫升的果汁打算把这些果汁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分享。出示例3。
请同学们按照刚才学习例2的方法,自己学习例3,仔细想想你发现了些什么?学生观察思考后,小组讨论:果汁的总量不变,当杯子的数量发生变化时,每个杯子分到的果汁量发生变化吗?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
板书:分的杯数×每杯的果汁量=果汁总量(一定)
3.概括反比例的意义。
(1)综合例2、例3的共同点。
提问:请你比较一下例2和例3,说一说,这两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组交流)
(2)概括反比例意义。
像例2、例3里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变化时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追问: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乘积是不是一定?)
4、讨论“加法表”和“乘法表”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师:下面的两个表格中就有我们刚刚学过的反比例关系,对于“加法表”和“乘法表”中的两个变量,都是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但是它们的变化关系是不同的。“加法表”表示的是和一定两个加数之间的关系,而“乘法表”表示的是积一定两个乘数之间的关系。所有和为12的数都在同一条直线上,积为12 的数成一条曲线。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二﹞和情境﹝三﹞,在学生思考、交流合作、比较的基础上,归纳反比例的概念。归纳总结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方法。最后又对“加法表”和“乘法表”中两种关系进行分析讨论,解决了开始提出的问题,巩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说明理由。(可以写出数量关系式看一看)
(2)已看页数和剩下页数能不能成反比例?为什么?
3.做"练一练"第2题。
分组讨论,教师巡堂辅导。小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