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论文
略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略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656fa42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5.png)
略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摘要】本文围绕着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展开讨论。
在探讨了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及中美文化差异的概述。
在从沟通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思维模式以及语言表达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中美文化的差异。
在结论部分指出了挖掘跨文化交际中的共同点、加强中美文化差异的认知以及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增进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和有效性。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美文化差异、沟通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思维模式、语言表达、共同点、认知、有效性。
1. 引言1.1 跨文化交际定义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理解和互动的过程。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常态,而中美文化差异作为两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体系,在跨文化交际中显得尤为重要。
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宗教、价值观念等,这些差异会在沟通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体现出来。
跨文化交际需要双方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文化适应能力和沟通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中美文化差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只有加强对中美文化差异的认知,挖掘跨文化交际中的共同点,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1.2 中美文化差异概述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其文化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中美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沟通方式、价值观念、礼仪习俗、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在沟通方式上,美国人更注重直接坦诚的沟通方式,而中国人则更倾向于间接和含蓄的方式。
价值观念方面,美国人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我实现,而中国人则更重视集体主义和家庭价值观念。
在礼仪习俗方面,美国人更注重个人空间和隐私,而中国人更注重团体和集体的利益。
思维模式方面,美国人倾向于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而中国人则更注重整体性和综合性。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以中美思维差异为例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以中美思维差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855090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0.png)
文化产业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以中美思维差异为例孙睿晗(辽东学院,118001)摘要:近年来,随着中美两国交流的密切,越来越多交际时产生的问题有待解决。
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中美两国人民跨文化交际时产生障碍的重大原因之一,如何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思维差异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思维差异;中美一、影响思维方式的因素从整体的地理环境来说,人类文明可分为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两类,中国就是大陆文明。
中国内陆存在着天然的隔离带:西北茫茫沙漠,西南还有平均海拔5000米的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这些地理上的阻绝地带,使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形成了封闭的大陆文化,和外部世界形成了半隔绝的状态。
这使中国没有形成向外扩张的野心,而是养成了安居乐业、温顺平和、稳步发展的性格。
在美国地广人稀的国土上,具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和多样的气候类型。
美国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他们乐于探索、追求独立的性格。
沿海人民以在海上打鱼为生,养成了豪放、慷慨的性格;内陆人生活满足,养成了独立创新的性格;寒冷地带生活的人们更加刚毅、有进取心;热带地区的人们更加喜欢竞争、讲求效率。
甚至在美国有一种现象是不能被他国人理解的——搬家。
美国人搬家的频繁和搬家人数的数量之多,足以展现美国人对新的生活环境的追求和渴望。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各宗教之间“和而不同”。
但中国的宗教思想从周朝开始几乎是被政权压制的,所以在中国,几千年来都没有形成一个世俗化的宗教信仰,各宗教地位平等,和谐共处。
信教和不信教的公民之间也没有歧视。
这不仅是由于中国政府制订了良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体现出中国人宽容、兼容的精神。
美国则实行政教分离制度,保障宗教自由的权利,不支持也不反对任何宗教。
在美国,80%的美国人属于基督教的教派,而基督教的传统认为所有人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都是有罪之身。
孩子出生时要在教堂接受洗礼;举办婚礼时要在上帝面前发誓;丧礼时还需要牧师做下葬祷告。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7ff67f7d01f69e31433294fb.png)
体利益。中国人主张个人融入集体, 依靠集体, 要成为集 体的一员并在其中团结协作,共谋发展。中国有句古话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 ,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人重集体主 义的文化价值观。 美国是以个体主义为基本文化特征的国家。人们在 社会交往中强调个性原则,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认 为人应该为个人而生存。集体利益不应该凌驾于个人利 益之上, 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不容侵犯。因此, 他们主张 个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不喜欢受到外界的干预 和限制, 对别人的干涉和影响嗤之以鼻、 置之不理。个人 主义使美国人习惯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去独立地 求生存, 求发展, 而不依赖他人。跨文化交流学者拉里・ “在西方文化中, 个人是至高无上的, 个人 ’・萨姆瓦说: 主义是首要的和肯定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美国可能 是主导一切的。 ” %< 时间观的差异 不同文化的民族有不同的时间观。在时间观念上, 中国是一个以过去取向为主的社会。人们尊重过去,无 论做什么事都要考虑此事做过没有,或是如何做的,而 且今天做得如何也往往以过去为标准。与此相连的是人 “过 们敬老尊师, 重经验, 重年龄, 重资历, 因为这些都与 “前无古 去” 相关。中国人注重面对过去看问题, 因而有
! "#
!"#$%"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前所未有 ” “前车之鉴 ” 人” 、 、 之说。 美国人则立足于未来。未来取向是他们重要的时间 观,但他们所着眼的不是遥远的或是理想中的未来,而 是近期的可以较快实现的未来。由于对未来的渴望,美 国人做事时很少向过去看。在他们看来,年龄和经验也 未必值得敬仰, 因此, 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尊老敬老。对 美国人来说, 将来是最重要的, 他们相信, 任何事物都是 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过去则是不重要的。因此, 美国人 不理解中国人对传统的尊重,而中国人也同样不理解美 国人怎么能对传统显得如此漠然。 !" 伦理观的差异 传统的中国文化深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主张的 “礼 ” 是礼、 忠与恕。 即是人对人的尊敬, 其目的是使人际 关系和谐。礼是敬的表现, 敬则是礼的内在精神, 礼节与 尊敬在中国维持与改善人际关系上会产生一种非常神 奇的效果。忠的本义是自我献身,即全力忠于自己的责 任。每个人依据自己的仁德,都有帮助他人的责任。因 “忠 ” 此, 就是为了他人而竭尽所能的自我奉献。恕道是 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原则。根据儒家伦理,人人都应遵守 礼教, 讲究恕道, 不得乱来, 这是传统中国社会得以正常 运作、 人际关系得以和谐的重要依据和保证。 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美国文化深受基督教思想影 响。基督教伦理的实质是提升自己虔信、增加个人责任 以获得个人的救赎。美国人认为在家庭中,儿女与父辈 之间的关系纯属感情关系,并非必然的道德义务关系; 这样实际上解放了“个人 ” ,既然这些关系并不重要,那 么人生的目的也就不必在伦理关系上寻求路径,而应在 对个人的责任和对个人的权利上,包括生命、自由和财 产权, 这些权利是天赋的。在美国, 父母通常只在子女成 年之前尽养育之责,而父母年老了子女也没有赡养的义 务。这种理性的宗教伦理思想导致美国社会人与人之间 缺乏温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互利和公 务性的关系。这种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导致美国社会个 人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 享受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在个人主义价值观的驱使下, 为达目的不顾法律约束,铤而走险者也大有人在。因而 美国的各种法律规范可谓多如牛毛, 涉及政治、 经济、 教 育、 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 等级观的差异 等级和地位是社会的结构特征,它们几乎存在于所 有的社会中。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中,确定地位的 标准不同,并且地位的重要性也不同。以儒家思想为核 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历来主张尊卑有别、 长幼有序, 尤其 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要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 制约, 否则就是失礼。例如, 晚辈见到长辈或下级见到上 级时要主动先打招呼, 以表示尊重。交谈时, 职位高或年 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 “自卑而尊人 ” 的谦卑举止。此外, 传统的中国文化有 的 交际规范, 说话时抬高对方的地位, 尽量使对方受益。如 说话人向上级汇报自己的见解后,即使这种见解确实很 “指 好, 很正确, 但往往说话人还会补充一句, 请求对方 “帮助 ” 正” 、 , 将对方置于高一等的地位上。 与中国文化不同, 美国文化强调平等。美国人认为, 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力。 在美国, 父子、 师生、 不同职位的人并无尊卑之别。平等 观念渗透到美国人的生活和思想领域,他们的行为、工 作、 娱乐、 语言、 政治等无不体现平等观念, 现实生活中 的各种关系无不受这种观念的制约。在美国文化中,人 与人交往时较少拘礼。熟人相见, 不论辈分与地位, 一律 “你好 ” ($%&&’) 以平等的 表示问候。甚至子女对父母、 学 生对老师都可直呼其名。美国人在谈话中毫无年龄、辈 分之顾虑, 彼此意见不同时, 常是各持己见, 力图说服对 “面子 ” 方, 无所谓 。美国人表达自己观点时也常是直言 不讳,非常坦率,这在中国人看来不免有些唐突甚至失 礼。 二、 中美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中美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两大文化系 统, 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 (" 任何—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最初时期都深受自然 环境如气候、地理位置的影响,是自然环境给文化发展 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框架。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们选 择不同的生存方式。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典型 的大陆农耕文化,其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文 化注重群体主义,而不主张突出个人。其历史文化传统 强调群体意识, 重视集体的作用, 注重互相帮助, 相互依 靠,注重人际间的和谐。美国文化则为地道的滨海商业 文化。希腊、 罗马是这种文化的发源地, 地处海滨及近海 各岛屿。众多的岛屿使人际往来不如平原方便,故强调 充分发挥个人作用,形成了今天的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 义。这种个人主义包括个人的作用, 个人的独立性, 自主 选择, 注重自立和独立; 重视突出个人, 追求个体差异。 几千年来儒家思想 )" 中国是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 !"#$%"
浅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论文
![浅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7a0676501f69e31433294b9.png)
浅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时间:2014-05-23 来源:未知作者:8029 点击: 8875 次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着不同的中西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这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使交流能顺利进行。
本文论述了中美文化的主要差异,分析了导致中美文化差异的渊源。
旨在说明:了解中美两种文化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东西方文化,更有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儒家思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石投资副总经理王玲:迎来更可靠的5000点我们对2016年股市充满了信心,牛市将再现。
不仅如此,曾经给人们带来伤痛的5000点,或许会再次被突破,只是这次,我们迎来的可能是更加牢靠的5000点,而不是危机四伏的5000点。
首先,2016年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整体来说经济会有一个企稳复苏的迹象;其次,资金面和政策面。
目前政府还是把股市像10年前的房市一样提到非常高的地位。
政府的工作重点就是供给侧改革,需要资本市场强有力支持,种种中央的信号表明对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2016年还是非常大的。
我们建议围绕供给侧改革或者十三五掘金,其中梳理三条主线,就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消费。
重阳投资总裁王庆:2016年结构化明显整个的市场风险已经得到相当的释放,从机会上来讲,支持市场的一些重要基本面的因素本质上没有发生变化。
前瞻性的看,2016年可能这个市场将会表现出愈益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因为系统性的机会,短期内不大可能再发生,市场将更多的表现出这种慢牛行情的可能性更大。
尚雅投资董事长石波:资产荒的时代还会延续资产荒的时代还会延续,因为利率在降低,对收益率优良的资产越来越稀缺,2016年股市仍然是一个平衡,区间在3000点到4000点。
从布局来看,2016年要关注新股热和并购热,行业方面,新兴产业的市值我们认为2020年会超越传统产业,其中看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医疗、体育、美丽产业。
《2024年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研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范文
![《2024年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研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0a957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4.png)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研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家庭作为文化传承的基石,其文化差异更是体现了不同国家间深层次的社会价值观和传统习俗。
电影作为一种流行的文化传播媒介,常常能反映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本文将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对中美家庭文化差异进行深入探究。
二、中美家庭文化的背景与特点1. 中国家庭文化背景与特点中国家庭文化强调家庭关系中的亲情、尊卑有序和集体主义精神。
家庭成员之间注重孝道和相互扶持,家庭观念深厚,重视家族荣誉和传统习俗的传承。
在家庭中,长辈拥有较高的权威地位,决策常以家庭整体利益为重。
2. 美国家庭文化背景与特点美国家庭文化则更加强调个人主义、独立性和平等观念。
家庭成员之间更加注重个人空间和自由,父母倾向于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在家庭决策中,往往更加注重个人意见的表达和尊重。
三、电影《别告诉她》中的跨文化家庭交际分析电影《别告诉她》通过细腻的情节和人物塑造,展现了中美家庭在面对重大事件时的不同反应和处理方式。
影片中,一个中国家庭在得知主角患有重病的情况下,选择不告诉她本人而直接准备为她举办婚礼的情节,与美国式的开放、直接沟通的家庭交流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1. 沟通方式的差异中国家庭的沟通方式更加含蓄、委婉,倾向于通过间接或隐晦的方式来表达意见和情感。
而美国家庭则更加直接、坦率,喜欢通过直接的对话来解决问题和交流意见。
这种沟通方式的差异导致了在处理家庭问题时,中美家庭会有不同的反应和处理方式。
2. 决策过程的差异在中国家庭中,决策往往需要考虑到整个家庭的利益和意愿,长辈的权威和经验在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在美国家庭中,个人意见的表达和尊重更加重要,决策往往更加注重个人的意愿和选择。
这种决策过程的差异也反映了两种文化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不同看法。
四、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的影响1. 对个体成长的影响中美家庭文化差异对个体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2024年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研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范文
![《2024年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研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a03c1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08.png)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研究——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其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尤为突出。
本文以电影《别告诉她》为研究案例,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中美家庭文化的差异,以期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
二、电影《别告诉她》背景与主题《别告诉她》是一部以家庭为中心的电影,通过讲述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的生活故事,展示了中美两国家庭文化的差异和冲突。
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家庭文化差异的宝贵素材。
三、中美家庭文化差异分析1. 家庭观念与价值观:中国家庭重视家族荣誉和传统价值观,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责任。
而美国家庭更注重个人独立和自由,家庭成员之间的界限相对较为清晰。
这种差异在电影中表现为中国家庭成员对家族事务的共同参与和对长辈的尊重,以及美国家庭成员对个人空间的追求和独立性的强调。
2. 沟通方式与表达习惯:中国家庭倾向于采用委婉、含蓄的沟通方式,强调和谐与团结。
而美国家庭更倾向于直接、坦率的表达方式,注重个人意见的传达和交流。
这种差异在电影中表现为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理解,以及美国家庭成员之间的坦诚和直接性。
3. 家庭教育方式:中国家庭教育注重纪律和规矩,强调服从和尊重。
美国家庭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种差异在电影中表现为中国家庭对孩子的严格管教和期望,以及美国家庭对孩子的支持和鼓励。
四、电影《别告诉她》中的文化解读电影《别告诉她》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示了中美家庭文化的差异和冲突。
这些差异和冲突不仅体现在家庭观念、价值观、沟通方式和教育方式上,还涉及到社会习俗、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
通过电影的呈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美家庭文化的特点和差异。
五、结论通过对电影《别告诉她》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中美家庭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家庭观念、价值观、沟通方式和教育方式等方面。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5fd3e6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1.png)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跨文化交际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中西方文化差异广泛存在于语言、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方面,对跨文化交际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语言差异、价值观差异和行为模式差异三个方面讨论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首先,语言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之一、语言反映了文化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沟通习惯。
中西方的语言差异在语音、文法和词汇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中文是一种象形文字,强调对上下文的依赖,而英语则是一种拼音文字,强调语义和逻辑的准确性。
这种差异导致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困惑。
比如,在商务会谈中,中方谈判者可能更倾向于使用隐蔽、间接的语言表达方式,而西方谈判者习惯于直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差异需要双方的理解和适应,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
其次,价值观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方面。
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中方注重团队合作、家庭感情和社会秩序,西方更加重视个人自由、竞争和个人权利。
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导致误解和冲突。
例如,在商务谈判中,西方方面可能会强调个人利益和竞争,而中方方面更注重合作和共赢。
这种价值观差异可能导致双方在商务谈判中的理解不一致和合作的困难。
因此,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是实现有效跨文化交流的关键。
最后,行为模式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另一个显著影响。
中西方在行为习惯、礼仪规范和交际方式上存在差异。
例如,在社交场合,中方可能更注重面子和社交禁忌,而西方则更注重个人自由和表达。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在交流中的误解和冲突。
此外,中方可能更注重非语言交流,比如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姿态,而西方则更注重语言表达。
这种行为模式差异需要双方的互相理解和适应,才能促进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总结起来,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语言差异、价值观差异和行为模式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方面,它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导致误解、冲突和困惑。
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cae1905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b.png)
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推进,跨文化交际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文化大国,其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尤为显著。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以期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交流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将对中美两国的文化价值观进行概述,包括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独立与依赖、竞争与合作等方面的差异。
随后,文章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如何克服文化价值观差异带来的障碍,促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桥梁。
二、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的表现在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体现在诸多方面,这些差异在日常交往、社会行为、思维模式以及价值取向上都有明显的表现。
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上,美国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鼓励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
个人在美国社会中被视为最重要的单位,个人的成就和价值往往被放在首位。
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则更强调集体主义,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个人的行为和决策往往需要考虑到集体的利益。
在权力距离上,美国文化倾向于低权力距离,即人们更倾向于平等和民主,尊重他人的观点,强调团队合作和共同参与。
而在中国文化中,高权力距离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人们往往尊重权威和传统,对领导者和长辈的决策持有高度的信任和尊重。
再次,对于不确定性的态度上,美国文化倾向于鼓励冒险和创新,对于不确定性和未知的事物持开放和探索的态度。
而在中国文化中,由于强调稳定和安全,人们往往对未知的事物持有谨慎和保守的态度。
在性别角色上,美国文化更加强调性别平等,鼓励女性追求自己的事业和梦想,男性也被期望在家庭中扮演更加平等的角色。
而在中国文化中,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男性被期望在职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女性则更多地承担家庭责任。
毕业论文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毕业论文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155d1be5e87101f69e3195fe.png)
【毕业论文】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毕业论文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摘要现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这种跨文化交流对两国的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中美两国存在着不同的道路、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文化底蕴,人们在语言、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众多方面的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
而语言便是进行跨文化交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媒介。
因此,作为一名外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也必须充分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这已是不可置疑的事实。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对象国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
掌握对象国文化背景知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语言知识的使用能力,是能否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前提。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通过简要分析中西方日常交际用语的差异,从中揭示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阐明语言学习即文化学习,强调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几种了解英语国家背景文化知识的途径。
关键字:跨文化交际,语言与文化,中西方文化差异,克服交际障碍AbstractNowadays in the economic trend of globalizatio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economic,political, and cultural fields communication more and more close, this kind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o the two countries play a huge social progress of the role. The two countries, however, there are different road and different environment and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people in the language, cultural trend, values, social norms and thinking mode etc will lead to the differences in 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 in many aspects of the differences. People in different cultures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i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languag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the most basic, also be the most important medium. Therefore, as a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 in language lear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y must fully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of bearing culture. Language is very much tied to culture, it is no doubt the truth.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is also understand DuiXiangGuo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the process. Master the other country's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degree directly affect a person's ability to use the language knowledge, can be appropriately use the language of premise. This article from the relation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necessary to communicate, reveal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Clarify language learning namely the cultural learning, emphasizes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differences, and introduces some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national cultural background to knowledge.Key words: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Language and Culture,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To overcome communication barriers目录摘要 (1)Abstract.............................................................................................【1-2】前言 (3)一、交际语言运用中要强调文化差异 (4)二、交际活动中突显出的称谓用语差异………………………………………………【4-5】三、日常生活中的问候及礼貌用语差异 (5)四、中美因“告辞”与“邀约”行为的差异 (6)五、中美文化中的隐私问题和节日接受礼物的不同方式……………………………【6-7】六、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7-8】七、价值体系与思维模式不同而产生的差异................................................【8-9】结论 (9)参考文献 (9)前言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和价值观与彼此相互影响。
中美文化差异论文:浅析中美文化差异
![中美文化差异论文:浅析中美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be705fea524de518964b7db7.png)
中美文化差异论文:浅析中美文化差异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而引起的经济、技术乃至政治、法律制度等文化领域参差不齐。
虽然说经济全球化让各国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小,但每个国家和民族所拥有的那些由于长期共同生活而逐步形成并世代保持的传统,仍旧以最纯粹的形式保留下来。
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美国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融合体,近年来两国在文化上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将这两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国家进行对比,能够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美国的文化,并重新审视中国五千年来积淀下的文化传统。
一、中美文化宏观比较(一)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我认为,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差别是两国最主要的差别。
在这里首先引入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定义。
集体主义,指的是一种强调集体和国家的重要性,强调集体利益应该凌驾于个体利益之上的文化价值观念。
[1]个体主义,认为个人虽然离不开社会集体,但是正是由于个人对自我利益和幸福的不断追求才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因此在社会事务中应首先考虑个人的幸福和需要。
[2]中国流传了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重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强调集体主义、权利差距和团体内部和谐。
在天地之间人为贵,江山社稷以人为本。
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和孟子,他们的思想核心分别是“仁”、“性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念把人为的等级统治秩序同自然的血缘和亲属关系柔和为一,维护着整个社会的有序运作。
美国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文化历史深受欧洲文化的影响,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认为人为其自己的目的而活着才有意义的价值观念,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个性解放,都决定了美国浓厚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奋斗、自主、独立,以自我为核心。
这些观念充斥着美国人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其价值观念体系的灵魂。
(二)“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中国人传统的宇宙观或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人应当顺从自然规律和对自然的膜拜,世间万物都是一个统一体,而且大自然有生命且有灵性。
浅谈中美文化差异论文
![浅谈中美文化差异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a9d8ae7998fcc22bcd10dc9.png)
浅谈中美文化的差异内容提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作为具有代表西方文化的美国与我国建立越来越密切,由于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中美的社会关系,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风俗和社会礼仪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美国文化主张谦虚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家庭结构简单,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荒诞粗俗。
因此,研究文化差异,研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略的问题。
关键词:中美差异文化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文化,政治的多元化的发展,各国的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然而文化是沟通各国之间的桥梁,但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方的文化特点也不相同,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性,历史性,呈现了人类的一笔珍贵的财富。
中美文化是人类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美文化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
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
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
但对美国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照中国的传统方式了。
记得有一天我们上外教的课,在课间交谈中,我们几个同学围着大卫先生交谈,才得知他得了小感冒,当时有位同学就很关心地建议他:Why not see the doctor? 当时外教就非常的不高兴[1]。
后来我学了英美报刊这本课程,才了解当时为什么外教不高兴。
原来在外教看来有病看医生这种简单的事情连小孩子都知道,用不着任何人来指教。
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的伤害其自尊心。
在美国,人们崇拜个人奋斗,尤其崇为个人取得的成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与赞美。
但是中国人却很谦虚,不喜欢张扬性格。
所以有一个笑话是美国一位绅士赞美一位中国女孩子,中国女孩子谦虚地回答:Where, where! 学者认为这个笑话中西文化的不同所带来的产物[2]。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分析的论文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分析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730872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4.png)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分析的论文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分析的论文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性话题。
在与中西方实际交往的过程中,文化差异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和障碍,急需予以治理和应对。
因此,必须要基于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站在科学合理的角度和立场,汲取中西方社会文化的优势之处,改正不足之處;不断取长补短,完善自我,从而更好地加强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一、跨文化交际的概念跨文化交际就是特指基于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借助于一种通用语言进行的交往行为。
其实质和内涵在于加强整合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旨在不断加强交际双方之间深入的交流与协作。
二、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形式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存在着较多的不同之处,差异性比较明显,因此,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
具体包括:中西方交际原则、交际时间以及语言和非语言交际形式等等方面的内容[1]。
(一)交际原则和模式之间的差异分析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中西方文化中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群体主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具有较强的对比性。
1.中国人交际行为主要来源于家庭和亲源的关系,归属感较强,体现出一定的集体主义特征。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过于强调家、国、天下的利益;关注群体关系的和谐性与利益性;个体利益包含在整体利益中,集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等等方面。
交际行为侧重于情感原则,属于情感型关系模式。
2.西方人交际中强调个体意识的重要性,包括个人潜力的发挥和个人目标的实现。
侧重于个人利益的追求,极力维护私有财产;人人平等、相互竞争、公私分明;在实际交往中,尊重个人隐私,对于像婚姻、年龄以及收入情况等等相关问题一概不在公共场所提及,甚至不能未经当事人允许就私自碰触他人的东西。
因此,西方在交际行为具有一定的理智性和逻辑性。
(二)交际时间取向方面的差异分析交际时间也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中西方在交际原则和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来看,对于时间观念来说,也有较大的区别性差异。
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10篇)
![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a84c3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0.png)
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10篇)浅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论文篇一托福考试作为一项基本英语语言能力的标准化测试,是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选拔人才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而其中的听力部分一直以来又被认为是托福考试成败的关键。
因此,本文首先从内容上归纳总结出听力试题中频繁考查的美国文化知识,其次从知识背后的文化现象对比中美校园文化的差异,希望对今后的托福听力教学有所启示。
随着近年来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人数的增加,托福成绩成为这些学生申请著名大学的“敲门砖”。
众所周知,托福考试对于听力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甚至有考生将托福听力神话为“得听力者,得托福”。
然而在托福“神话”的背后,隐藏的不仅仅是“应付”语言测试的答题技巧和套路,更有美国历史和社会文化的映射。
2000年,ETS首先在托福听力中引入了美国历史文化知识,这是80年代以及90年代托福听力考试中从未涉及到的。
鉴于托福听力特殊的答题模式(考生在听完材料之前是看不到问题的),相对于通过阅读部分来考察考生的美国文化知识来说,听力部分中首次涉及美国历史文化知识,这无疑加大了考试的难度。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历史文化知识本身的掌握和对中美文化差异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托福听力中的历史文化知识关于美国教育史知识的考查。
在2000年之后的托福听力中,美国教育史是ETS出题中心“钟爱”的一个领域。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托福考试所考查到的美国教育史知识很多都会涉及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以2023年11月19日的托福考试听力为例,其中就曾在听力材料中涉及到美国著名的教育家JohnDewey的教育理论,该段听力材料讲到的理论是提倡在实践中学习,并且其还亲自建立学校来实现自己的理论。
由于过去美国学校教授给学生的都是理论性的东西,Dewey则指出要在实践中学习。
又例如在2023年4月以及5月的托福考试中,连续两次在听力部分涉及到了美国教育史知识。
2023年5月的听力题目是通过听力材料中的一位历史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对美国历史上第三任总统生平的讲解考查考生的;同样2023年4月的托福听力也都不同程度地考察了“美国独立战争到内战时期的美国教育史”。
跨文化交际论文范文
![跨文化交际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3ca7c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15.png)
跨文化交际论文范文关于跨文化交际论文(通用6篇)关于跨文化交际论文(通用6篇)【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逐渐的呈现出全球化趋势。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国家及民族之间价值所体现的差异性很容易给双方交流带来障碍,为此,对这种差异性进行研究,有助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或减少误解和冲突,本文以中美价值观为例,对这两种价值观产生的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以利于更好的了解中美价值观,促进中美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一、引言二、跨文化交际视阈下中美价值观的对比分析而在美国人的生活中“个人主义”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非常崇尚自我意愿和个性化发展,这种特性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表现的尤为显著,美国人往往会表达出强烈的自信和肯定,并且在表达观点时,喜欢标新立异和独辟蹊径,希望能够别具一格。
他们在生活中追求个性自由和个人享受,自由的抒发自我意志和发展自我思想。
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为,中国人认为在公众场合自由的发表观点是“对人”的产物,很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而美国人认为即使在交际时争论的面红耳赤,也仅仅是“对事”的产物。
(2)中国的“和”、“稳”和美国的“争”、“变”。
孔子的《论语》中有讲“以和为贵”。
《孟子公孙丑下》中也有说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由于受到这些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万事和为贵”,在交际中往往给人一种和睦和气、谦恭温顺的形象,同时,在“知足常乐”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即使在遭遇困境时也能苦中作乐和泰然处之,由此可见,这种安于现状的思想让中国人缺乏了主动竞争的意识,表现在行为上比较保守,不愿冒险和拼搏,比较喜欢从事稳定的职业,容易产生满足的心理。
相比之下,仅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美国却已然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美国人勇敢、爱好自由并且重视竞争,他们很难满足于现状,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奋斗和尝试来获取更大的发展和达到更高的目标。
这种积极的心态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与中国人知足常乐和安于现状的思想有着显著的差异。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b7049b6a783e0912a2162a3e.png)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的交往日益增加,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例如,英语中的Blue Room ,如果不了解这是指美国白宫中总统接见至亲好友的那个粉刷成天蓝色的房间,你就不可能准确地把它翻译成“内客厅”。
这种由于不了解对方文化而造成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与损失,简直不胜枚举。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两国有着迥异的文化特征。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1.中国文化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东方文明,形成了神秘而古朴的东方文化。
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深深植根于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
中国文化涉及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方方面面,是一种由善到美,带有浓厚的人化色彩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哲学观,刚健有为的进取观,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崇礼重德的伦理观。
其特点是相对内敛、温和、沉稳。
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
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
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要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
例如,晚辈见到长辈或下级见到上级时要主动先打招呼,以表示尊重。
交谈时,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谦卑举止。
浅谈中美文化差异论文
![浅谈中美文化差异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7ea0c3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f.png)
浅谈中美文化差异论文浅谈中美文化差异论文范文论文摘要:中国与美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
中国文化重集体,美国文化重个人;中国文化重综合,美国文化重分析:中国与美国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在非言语交际上也各有不同。
从历史地理、传统思想、认知系统、文字等方面分析了中关文化差异的成因。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美国文化;差异;成因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性格、思维方式等的总模式,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
它为一个语言社会的全体成员所共有,也为这个语言社会所独有。
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虽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变得越来越像个“地球村”,中美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但是中美文化差异依然存在。
一、中美文化差异现象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和历史的沉淀,而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却只有200多年的历史。
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巨大的,它是两国人民交流和理解的障碍和鸿沟。
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复杂而多面的。
(一)文化观念的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也就是说,凡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并受到等级观念的制约。
例如,晚辈见到长辈为表尊重要主动打招呼;学生要尊敬老师。
而美国文化主要承袭了基督教中的新教思想,等级观念淡薄。
美国人更注重个人权益,追求人人平等,没有辈份间过多的礼节。
子女对父母、学生对教师都直呼其名,子女可以与父母争论问题.或提出自己个性主张。
在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中,人情占很重要的地位。
人情在中国社会中有其一定的社会结构性,人情与面子是相互联系的,讲情面的人会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地回报别人的情谊。
因此,在中国文化中.自我评价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及互相交往的情谊中建立和实现的。
中国人强调家族及阶级层次。
中华文化崇尚集体主义。
人们之间相互信赖,团结合作,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矛盾时,集体利益总被放在首位。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e8a34f3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6.png)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文化影响力巨大的国家,其间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显得尤为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中美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具体表现,分析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人们的交流和理解,以及提出如何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促进有效沟通的策略。
本文首先将对中美文化差异进行宏观的描述和分析,包括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习俗、语言沟通等多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探讨这些差异在实际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引发的误解和冲突。
随后,文章将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和策略,以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彼此的文化差异,从而实现更加顺畅和有效的沟通。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中美文化差异的本质和影响,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化时代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二、价值观与观念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中美两国之间的价值观与观念差异尤为显著。
这些差异不仅影响着两国人民的日常交往,还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各自的社会文化环境。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美国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在美国社会中,个人的成就和独立被视为重要价值,人们鼓励追求个人梦想,实现自我价值。
相反,中国文化则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在中国,个人的行为往往受到社会规范和群体利益的制约,个人的成就往往与集体的荣誉紧密相连。
时间观念:美国文化的时间观念很强,人们重视时间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美国,守时被视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准则,而迟到则可能被视为不尊重他人。
与此相反,中国文化对时间的看法更加灵活,人们更注重人际关系和情境因素。
在中国,迟到有时被视为一种可以接受的社交行为,而过分强调时间效率可能会被视为不近人情。
竞争与合作:美国文化鼓励竞争,认为竞争能够激发个人的潜力和创造力。
在美国社会中,人们常常通过竞争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推荐下载】略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推荐下载】略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e025773e52ea551810a6876e.png)
略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的交往日益增加,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例如,英语中的Blue Room ,如果不了解这是指美国白宫中总统接见至亲好友的那个粉刷成天蓝色的房间,你就不可能准确地把它翻译成内客厅。
这种由于不了解对方文化而造成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与损失,简直不胜枚举。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两国有着迥异的文化特征。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 1.中国文化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东方文明,形成了神秘而古朴的东方文化。
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深深植根于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
中国文化涉及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方方面面,是一种由善到美,带有浓厚的人化色彩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哲学观,刚健有为的进取观,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崇礼重德的伦理观。
其特点是相对内敛、温和、沉稳。
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
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
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要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
例如,晚辈见到长辈或下级见到上级时要主动先打招呼,以表示尊重。
交谈时,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谦卑举止。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3572bb5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1.png)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背景下,理解和处理好中美文化差异对于促进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美文化差异的表现、影响及应对措施,以增进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
价值观方面:中美两国在价值观上存在明显差异。
美国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注重个人权利和独立思考。
而中国注重集体主义和和谐,强调群体利益和社会秩序。
语言方面:中文和英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
例如,中文里的成语、谚语和典故等,往往没有直接对应的英文表达,这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一定难度。
习俗方面:中美两国在社交礼仪、饮食习惯、节日庆祝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中国人注重礼尚往来,喜欢在饭桌上交流;而美国人则更注重隐私和独立,不轻易接受礼物。
中美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沟通难度:由于价值观、语言和习俗的差异,中美两国在沟通时容易产生误解和障碍,影响交流效果。
文化冲突: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导致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产生分歧和冲突,影响双方的关系。
为了有效应对中美文化差异,以下措施值得借鉴:学习对方的文化特点: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价值观、语言和习俗,以便在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和适应。
适应文化差异: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不轻易评价和批评,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去适应和接受。
中美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为了确保有效的沟通和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应当深入了解和尊重这种差异。
通过学习对方的文化特点、适应文化差异等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中美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中美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处理好对对于促进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至关重要。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背景下,理解和探讨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对于促进有效沟通和减少误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美文化差异的历史、文化传承、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种文化价值观的优劣之处,最后提出建议。
中美文化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毕业论文
![中美文化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bd1834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5.png)
中美文化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3)ABSTRACT (4)一、绪论 (5)(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5)(二)基本概念界定 (5)1、文化 (5)2、商务沟通与交际 (6)3、跨文化交际 (6)(三)文献综述 (6)1、对非正式社交场合跨文化交际的研究 (6)2、对正式社交场合的跨文化交际的研究 (8)第一章、中美文化差异分析 (9)(一)中美语言文化差异 (9)1、表述的直接性程度 (9)2、话题的自由程度 (10)3、语言习惯 (10)4、话题选择 (11)(二)中美行为和思维方式差异 (13)(三)中美社交礼仪差异 (14)1、宴请社交礼仪差异 (14)2、送礼的社交礼仪差异 (14)(四)中美价值观的差异 (14)1、美国的民族价值观 (14)2、中国的民族价值观 (15)3、中美价值观差异 (15)第二章、中美跨文化交际 (16)(一)中美跨文化交际的现状 (16)1、中美民间跨文化交际主体多元化特征显著 (16)2、中美官方跨文化交际频繁 (16)3、影视文化作品等成为中美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17)(二)中美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17)1、引发中英语言沟通障碍 (17)2、引发跨文化交际中的某些矛盾 (18)第三章、中美跨文化交际的策略 (18)(一)文化认同与文化融合 (19)1、减少文化摩擦 (19)2、推进文化认同与融合 (19)(二)尊重文化差异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19)1、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 (19)2、社交话题的选择应坚持广泛性和个性共存 (20)3、社交话题的选择应避免政治性和结论唯一的内容 (21)4、社交话题进行随时调整内容和节奏 (21)5、适度调试“入乡随俗” (22)四、总结 (22)参考文献 (24)附录A (26)摘要中国和美国有着不同的历史、经济、社会与制度,整体的文化差异非常显著。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美作为国际经济活动较多的两个国家,跨文化交际,尤其是跨文化商务交际等行为日渐增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时间:2014-05-23 来源:未知作者:8029 点击: 8875 次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着不同的中西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这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使交流能顺利进行。
本文论述了中美文化的主要差异,分析了导致中美文化差异的渊源。
旨在说明:了解中美两种文化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东西方文化,更有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儒家思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石投资副总经理王玲:迎来更可靠的5000点我们对2016年股市充满了信心,牛市将再现。
不仅如此,曾经给人们带来伤痛的5000点,或许会再次被突破,只是这次,我们迎来的可能是更加牢靠的5000点,而不是危机四伏的5000点。
首先,2016年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整体来说经济会有一个企稳复苏的迹象;其次,资金面和政策面。
目前政府还是把股市像10年前的房市一样提到非常高的地位。
政府的工作重点就是供给侧改革,需要资本市场强有力支持,种种中央的信号表明对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2016年还是非常大的。
我们建议围绕供给侧改革或者十三五掘金,其中梳理三条主线,就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消费。
重阳投资总裁王庆:2016年结构化明显整个的市场风险已经得到相当的释放,从机会上来讲,支持市场的一些重要基本面的因素本质上没有发生变化。
前瞻性的看,2016年可能这个市场将会表现出愈益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因为系统性的机会,短期内不大可能再发生,市场将更多的表现出这种慢牛行情的可能性更大。
尚雅投资董事长石波:资产荒的时代还会延续资产荒的时代还会延续,因为利率在降低,对收益率优良的资产越来越稀缺,2016年股市仍然是一个平衡,区间在3000点到4000点。
从布局来看,2016年要关注新股热和并购热,行业方面,新兴产业的市值我们认为2020年会超越传统产业,其中看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医疗、体育、美丽产业。
菁英时代副总裁罗志鹏:2016年市场更为理性未来三到五年,我们看的是比较中性乐观的局面,还是三个层面的问题,可能从改革从转型从创新方面找投资机会。
前两项是中国独有的,制度上的转型和行业转型是中国独有的特色。
第三个创新就是全球一体,国外在某些领域,特别是硅谷在创新方面还是占据领先地位。
新价值投资投委会主席罗伟广:个股会产生很大泡沫我是从草根博弈出来的,去年上半年我们这帮人都很怕,觉得外面人太猛了,加了几百倍杠杆,赚了几百万几千万,散户都来和我讲股票怎么样,所以去年上半年我们很害怕,有些人可能一季度崩,有些人二季度崩,最后崩成这样我们没想到。
所有人以为自己是安全的,但是所有人都不懂,没试过,这么一个牛市又有杠杆。
2015年试过一次以后不会再发生了,所有人都记住了,所有人都学会了,这是牛市最大的风险,这个风险消失了我们做投资就好做了,因为大家有经验了。
但未来我觉得只有个股的行情,因为那么多行情你也支撑不了。
所以我觉得指数不会有很大机会,但是个股会产生很大的泡沫。
从布局来看,第一,蓝筹已经两三年没有行情了,2016年很可能发生一次,看好券商、银行、保险;第二,小市值,因为注册制实施之前,会有最后的疯狂,买卖双方的成本降下来了,未来肯定会有很多行情机会。
从容投资董事长吕俊:除了股票外机会很少2016年最确定的可能是人民币会贬值。
然后商品和债券不太好做,因为已经跌了那么多了,剩下的钱不太好挖掘,万一经济一反复,好起来了可能就比较难做。
其他地方没什么机会了,只有股票还能提供一些机会,经过这个推导,你会发现还是看好股票。
其中,股票里面的并购是有机会的,比如各种央企的并购;再一个就是供给侧的改革,会有什么样的举措,我相信供给侧的改革也是结合国企改革,会出现一些举措;最后,还有一些新兴行业的公司,就老老实实成长,去年还觉得他贵,今年可能就不贵了。
景林资产董事长田峰:精选个股我们觉得2016年用一句话讲,目前整体估值合理,部分股票太贵,指数可能还是一个震荡,精选个股。
回想两千年美国的网络泡沫破灭之后很多公司都是在泡沫破灭之前拿到了钱,包括新浪,还有一些不错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在2000年之前拿到了钱,后来慢慢起来,通过三四年的精耕细作变成了好公司。
两千年之后美国有一个概念,“漂亮50”,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会起来一批很好的公司很伟大的公司;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去库存、去产能,很多行业现在还是处在艰难的去产能阶段,未来去产能之后,有一些细分行业机会也会慢慢涌现出来,过去一两年已经看到一些新的行业已经有这样一些迹象,也有一些这样的公司,从去产能当中活下来了,最后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快速增石投资副总经理王玲:迎来更可靠的5000点我们对2016年股市充满了信心,牛市将再现。
不仅如此,曾经给人们带来伤痛的5000点,或许会再次被突破,只是这次,我们迎来的可能是更加牢靠的5000点,而不是危机四伏的5000点。
首先,2016年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整体来说经济会有一个企稳复苏的迹象;其次,资金面和政策面。
目前政府还是把股市像10年前的房市一样提到非常高的地位。
政府的工作重点就是供给侧改革,需要资本市场强有力支持,种种中央的信号表明对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2016年还是非常大的。
我们建议围绕供给侧改革或者十三五掘金,其中梳理三条主线,就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消费。
重阳投资总裁王庆:2016年结构化明显整个的市场风险已经得到相当的释放,从机会上来讲,支持市场的一些重要基本面的因素本质上没有发生变化。
前瞻性的看,2016年可能这个市场将会表现出愈益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因为系统性的机会,短期内不大可能再发生,市场将更多的表现出这种慢牛行情的可能性更大。
尚雅投资董事长石波:资产荒的时代还会延续资产荒的时代还会延续,因为利率在降低,对收益率优良的资产越来越稀缺,2016年股市仍然是一个平衡,区间在3000点到4000点。
从布局来看,2016年要关注新股热和并购热,行业方面,新兴产业的市值我们认为2020年会超越传统产业,其中看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医疗、体育、美丽产业。
菁英时代副总裁罗志鹏:2016年市场更为理性未来三到五年,我们看的是比较中性乐观的局面,还是三个层面的问题,可能从改革从转型从创新方面找投资机会。
前两项是中国独有的,制度上的转型和行业转型是中国独有的特色。
第三个创新就是全球一体,国外在某些领域,特别是硅谷在创新方面还是占据领先地位。
新价值投资投委会主席罗伟广:个股会产生很大泡沫我是从草根博弈出来的,去年上半年我们这帮人都很怕,觉得外面人太猛了,加了几百倍杠杆,赚了几百万几千万,散户都来和我讲股票怎么样,所以去年上半年我们很害怕,有些人可能一季度崩,有些人二季度崩,最后崩成这样我们没想到。
所有人以为自己是安全的,但是所有人都不懂,没试过,这么一个牛市又有杠杆。
2015年试过一次以后不会再发生了,所有人都记住了,所有人都学会了,这是牛市最大的风险,这个风险消失了我们做投资就好做了,因为大家有经验了。
但未来我觉得只有个股的行情,因为那么多行情你也支撑不了。
所以我觉得指数不会有很大机会,但是个股会产生很大的泡沫。
从布局来看,第一,蓝筹已经两三年没有行情了,2016年很可能发生一次,看好券商、银行、保险;第二,小市值,因为注册制实施之前,会有最后的疯狂,买卖双方的成本降下来了,未来肯定会有很多行情机会。
从容投资董事长吕俊:除了股票外机会很少2016年最确定的可能是人民币会贬值。
然后商品和债券不太好做,因为已经跌了那么多了,剩下的钱不太好挖掘,万一经济一反复,好起来了可能就比较难做。
其他地方没什么机会了,只有股票还能提供一些机会,经过这个推导,你会发现还是看好股票。
其中,股票里面的并购是有机会的,比如各种央企的并购;再一个就是供给侧的改革,会有什么样的举措,我相信供给侧的改革也是结合国企改革,会出现一些举措;最后,还有一些新兴行业的公司,就老老实实成长,去年还觉得他贵,今年可能就不贵了。
景林资产董事长田峰:精选个股我们觉得2016年用一句话讲,目前整体估值合理,部分股票太贵,指数可能还是一个震荡,精选个股。
回想两千年美国的网络泡沫破灭之后很多公司都是在泡沫破灭之前拿到了钱,包括新浪,还有一些不错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在2000年之前拿到了钱,后来慢慢起来,通过三四年的精耕细作变成了好公司。
两千年之后美国有一个概念,“漂亮50”,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会起来一批很好的公司很伟大的公司;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去库存、去产能,很多行业现在还是处在艰难的去产能阶段,未来去产能之后,有一些细分行业机会也会慢慢涌现出来,过去一两年已经看到一些新的行业已经有这样一些迹象,也有一些这样的公司,从去产能当中活下来了,最后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快速增石投资副总经理王玲:迎来更可靠的5000点我们对2016年股市充满了信心,牛市将再现。
不仅如此,曾经给人们带来伤痛的5000点,或许会再次被突破,只是这次,我们迎来的可能是更加牢靠的5000点,而不是危机四伏的5000点。
首先,2016年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整体来说经济会有一个企稳复苏的迹象;其次,资金面和政策面。
目前政府还是把股市像10年前的房市一样提到非常高的地位。
政府的工作重点就是供给侧改革,需要资本市场强有力支持,种种中央的信号表明对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2016年还是非常大的。
我们建议围绕供给侧改革或者十三五掘金,其中梳理三条主线,就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消费。
重阳投资总裁王庆:2016年结构化明显整个的市场风险已经得到相当的释放,从机会上来讲,支持市场的一些重要基本面的因素本质上没有发生变化。
前瞻性的看,2016年可能这个市场将会表现出愈益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因为系统性的机会,短期内不大可能再发生,市场将更多的表现出这种慢牛行情的可能性更大。
尚雅投资董事长石波:资产荒的时代还会延续资产荒的时代还会延续,因为利率在降低,对收益率优良的资产越来越稀缺,2016年股市仍然是一个平衡,区间在3000点到4000点。
从布局来看,2016年要关注新股热和并购热,行业方面,新兴产业的市值我们认为2020年会超越传统产业,其中看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医疗、体育、美丽产业。
菁英时代副总裁罗志鹏:2016年市场更为理性未来三到五年,我们看的是比较中性乐观的局面,还是三个层面的问题,可能从改革从转型从创新方面找投资机会。
前两项是中国独有的,制度上的转型和行业转型是中国独有的特色。
第三个创新就是全球一体,国外在某些领域,特别是硅谷在创新方面还是占据领先地位。
新价值投资投委会主席罗伟广:个股会产生很大泡沫我是从草根博弈出来的,去年上半年我们这帮人都很怕,觉得外面人太猛了,加了几百倍杠杆,赚了几百万几千万,散户都来和我讲股票怎么样,所以去年上半年我们很害怕,有些人可能一季度崩,有些人二季度崩,最后崩成这样我们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