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卡R镜头杂谈

合集下载

关于徕卡R(单反)镜头的血统(转贴)

关于徕卡R(单反)镜头的血统(转贴)

关于徕卡R(单反)镜头的血统(转贴)这么多莱卡迷,就与时俱进一回——Leica单反镜头(zT)闲来无事,整理了一些关于血统不纯的Leica单反镜头的资料,以供参考。

难免有遗漏和错误,请各位不惜补充和修正。

其实我对Leica镜头的血统不是很在乎。

Leica一再强调它的所有镜头都符合Leica的质量标准,这点我是基本相信的。

至少Leica比很骄傲地宣称没有跑焦问题的某厂可靠多了。

资料显示,有非Leica血统的R镜基本有四类,即变焦,大广角,超长焦和PC头。

由于我用镜头比较中庸,我所有的Leica镜头都不在这三类里,即都是本厂的。

所以以下资料只讲出身,不评品质。

其实我整理这些资料有一个很重要的个人动机,就是让喜欢以血统问题贬Leica镜头的色友们武装起来,用更加精准的砖头把Leica的价格砸趴了,那我就可以再收几个镜头了。

排名不分先后。

有疑问的地方都打了?。

能用于Leica R机身,但不列入Leica镜头目录的不算。

先说有日本血统的。

变焦有1。

Vario-Elmarit-R 28-70mm f3.3-4.5. (1990-1998)。

光学设计Sigma,机械设计Sigma,制造Sigma。

2。

Vario-Elmarit-R 28-70mm f3.3-4.5. ROM (1998- )。

光学设计Sigma,Leica改进了机械设计,制造Kyocera。

3。

Vario-Elmarit-R 35-70mm f3.5. (1983-1988)。

光学设计Minolta,机械设计Minolta,制造Minolta。

其中有些镜片是别的厂家制造的。

4。

Vario-Elmarit-R 35-70mm f3.5. (1988-1997)。

第2版本,因为是德国重新设计并在本土生产,且在镜身注明德国生产字样以示区别于第一版日产。

第2版本在第1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同时将镜头的口径加大为67MM。

所以区别这两个版本的标志是:1.镜头口径:德国版是E67,日本版是E60;2.镜身标志:德国版:“MADE IN GERMANY”,日本版:“MADE IN JAPAN”。

徕卡R系镜头科普贴(原创)(上)最好的镜头最底的价格一起徕吧!

徕卡R系镜头科普贴(原创)(上)最好的镜头最底的价格一起徕吧!

徕卡R系镜头科普贴(原创)(上)最好的镜头最底的价格一起徕吧!中长焦篇Leica Summilux-R 80mm f/1.41980-1996 (3054601-3737200)1997- xxx (3798910-xxx)ROM版5组7片镜,E67或S8版本并存,内置遮光罩,被誉为徕卡人像皇,美人镜,每个照出的人像都像被美化了一样,是当年德国领导人出使外国的专用镜头,价格不菲。

不过对焦很难,一旦对上效果惊艳。

历史价格:EU3300 in 2006, EU 900 in 2008 1,100 in 2011 - $US 960 (non-ROM) - 1,300 (ROM) in 2010Leica Summicron-R 90mm f/2 大头九第一代:1970-1976 (2400001 - 28xxx)加拿大产S7口径,4组5片镜,内置遮光罩,非常经典的人像头,每个用过的人都被其惊艳的效果所吸引,爱不释手第二代:1976- 1995 (28xxx -3720302 )加拿大产E55口径,4组5片镜,内置遮光罩,非常经典的人像头,每个用过的人都被其惊艳的效果所吸引,爱不释手历史价格:EU 384 in 2008 - $US 260 (2-cam) - 550 (3-cam) in 2010第三代:2002-2005 (3943114 - xxx)APO ASPH ROM版双飞球面镜,E60口径,5组5片镜,内置遮光罩,产量稀少2000只左右,价格高昂,解析度非常之高,细节表现力惊人,色彩还原度极高。

历史价格:$US 3,395 in 2008 - 1,500 in 2010Leica Elmarit-R 90mm f/2.8 小头九第一版:1960-1976 (序列号1743501- 2809400)S7口径, 4组5片镜,内置遮光罩,最早期为德产红字版(21号段前),后期为加产&德产并存,除了光圈为2.8之外,效果与R90/2不相伯仲,德味十足,色彩浓郁,焦外十分奶油。

徕卡R系镜头科普贴(原创)

徕卡R系镜头科普贴(原创)

认识徕卡 R 系镜头(转载)莱盘小蔡源自:/thread-94619-1-1.html 徕卡R系是不可复制的经典,因为其高昂的制造成本和及其复杂的制做工艺加之数码时代的冲击,2009徕卡忍痛宣布R系停产。

徕卡本是贵族的专利,R停产之后二手价格急剧下挫,顺道让我等小老百姓也有了一亲芳泽的机会。

这两年陆陆续续接触了不少R头,现在小小的总结一下,有错的地方请前辈们更正一下,*镜头数据来源于多个国外网站, 镜头评价心得来源于自用心得的总结和这几年来所听到的看到的摄友评价。

广角篇:Leica Super-Elmarit-R 15mm f/2.8 ASPH2001-2009(序列号3914223 – xxx)年出产,10组13片镜设计,与德国施蔡司作生产,自带内置四色滤镜,做工非常复杂,超广角能达到2.8的光圈实属难得,因其昂贵的价格,稀少的产量,拥有此镜的人非常少,评价:质感好色彩层次一流,值得收藏。

此镜全球产量500只左右。

历史价格:$US 6,995 in 2008 - $US 3,850 in 2010Leica Super-Elmar-R 15mm f/3.51980-1996(序列号3004101- 3309700),12组13片镜设计,与蔡司合作生产,自带内置四色滤镜,做工非常复杂,是一枚值得拥有的超广角镜头,畸变控制非常好,细节上表现突出。

1997-2000(序列号3879367- 3947883)ROM版(ROM即Read Only Memo,是在镜头尾部加装了只读存储芯片,使用在R8,R9机身上可以得到更精确的曝光控制。

用在佳能,尼康或索尼等机身上这个功能是没有用的),ROM版因为后期工艺更为先进成熟,普遍比非ROM版锐度和解析度高。

此镜全球产量3000只左右,历史价格: EU 2,640 in 2008$US 2,500 (3-cam) , 3,000 (ROM) in 2010Leica Fisheye-Elmarit-R 16mm f/2.81974-1979(序列号2682801-3009650),8组11片镜,美能达代工,因其日本血统,价格一路下跌。

徕卡LeicaR系列镜头

徕卡LeicaR系列镜头

徕卡LeicaR系列镜头徕卡Leica R 系列镜头结构规格一览表镜头视角光学结构(片/组)最小光圈最近对焦距离(m)滤镜尺寸(mm)尺寸(mm)L×D重量Super-Elmar-R 15/3.5 110°13/12 F220.16内置92.5×83.5910Fisheye-Elmarit-R 16/2.811/8160.3内置60×71460Elmarit-R 19/2.8 96°12/10220.3内置60×71560Elmarit-R 24/2.8 84°9/7 F220.3系列848.5×67400PC-Super-Angulon-R 28/2.8 73/93°12/10 F220.2867EW84×75600Elmarit-R 28/2.8 76°8/7220.3系列740×63310Summilux-R 35/1.4 64°10/9 F160.5E6776×75690Summicron-R 35/2 64°6/6 F160.3E5554×66430Summilux-R 50/1.4 45°7/6160.5E5550.6×66.5400Summicron-R 50/2 45°6/4 F160.5E5541×66290Macro-Elmarit-R 60/2.8 39°6/5 F220.27E5562.3×67.5400Summilux-R 80/1.4 30°7/5 F160.8E6769×75700Summicron-R 90/2 27°5/4160.7E5561×69520Elmarit-R 90/2.827°4/4 F220.7E5557×67450APO-Macro-Elmarit-R 100/2.825°8/6220.45E60104.5×73760Micro-Elmar 100/4 25°4/3 F22仅适用于皮腔E5548.5×66290Elmarit-R 135/2.8 18°5/4221.5E5593×67730APO-Summicron-R 180/2 14°9/6 IF161.5系列6176×1162500Elmarit-R 180/2.85°5/4221.8E67121×75810APO-Elmarit-R 180/2.8 14°7/5221.5E67132×76970APO-Telyt-R 180/3.4 14°7/4222.5E60135×68750APO-Telyt-R 280/4 8.8°7/6 IF221.7E77系列5.5208×90APO-Telyt-R 280/2.8 8.8°8/7 IF222系列6276×1253700APO-Telyt-R 4002.810/8 IF223.7系列6344×1575900APO-Telyt-R 400/4 6.2°9/7 IF222.15系列6314×1253800APO-Telyt-R 560/4 4.5°11/8 IF223.9系列6382×1576000APO-Telyt-R 560/5.6 4.5°9/7 IF222.15系列6374×1253950APO-Telyt-R 800/5.63.1°11/8 IF223.9系列6442×1576200Vario-Elmar-R 28-70/3.5-4.5 76-34°11/8220.5E6084×74.8465Vario-Elmar-R 35-70/3.5 64-34°8/7221E6766.5×76.5450Vario-APO-Elmar-R 70-180/2.8 34-14°10/13221.7E77189.5×891870Vario-Elmar-R 80-200/4 29-12.5°12/9221.1E60165×711020Vario-Elmar-R 105-280/4.2 23.2-8.8°10/13221.7E77238×891950* F表示采用了浮动镜片或镜组,IF表示内调焦。

徕卡 R镜头 的选择

徕卡 R镜头 的选择

徕卡R镜头选择:1、70-180,世界第一变焦。

其他那几个候选没必要买。

再选其他焦段的:2、21/4或28/2.8ROM,前者细腻后者油润,非常好的广角。

3、100/2.8 ROM微距,世界第一的微距。

4、50/1.4 ROM E60,非常优秀的焦外表现。

5、80/1.4 ROM,非常好的人像头。

6、90/2AA,色彩表现非常奇特。

(如果没有特别喜欢的焦段就按顺序选择)公认为最权威的有德国的《摄影杂志》和《彩色摄影》,美国的《大众摄影》,法国的《摄影师》和瑞典的《摄影》(即哈苏实验室测试报告)。

对于同一款镜头的测试结果,它们有时趋于一致,有时却出现偏差,以致引起不少争议。

引起这些偏差的原因主要有镜头的个体差异(特别是业余镜头存在质量不稳定现象),测试内容的不同(有的将机械质量和光学质量综合评判,有的仅测试光学质量;有的仅判断分辨率和MTF值,有的则综合考虑色彩传递,畸变等)和判断标准不同(再客观的测试,也是由许多个枯燥的数值组成的,要转化为大家能够理解的测试报告,最后必须用主观的方式来表达,如分值,星号等)。

这些测试应该相信哪一家好呢?于是有人想出将这些测试结果综合起来判断,最大程度地消除偶然性。

德国摄影器材评论家克劳斯·席洛夫1998年时将上述五家测试报告按一定的标准转化为统一的5分制分值,并加权平均,用这种方法评测了当时市场上流行的205款135单反相机镜头,其中变焦镜头98款,定焦镜头107款,其中有7款镜头获得了满分5分,它们是:Leica Vario-Elmarit R 70-180mm f/2.8(3)Leica Elmarit R 100mm f/2.8 APO macro(3)Leica R 180mm f/2 APO(2)Leica R 180mm f/3.4 APO(3)Leica R 280mm f/4 APO-IF(3)Leica R 400mm f/2.8(2)Canon EF 400mm f/2.8 USM L Ⅱ(3)R19是得分最高的广角镜头了,引用资料如下:相对与长焦镜头来说,广角镜头(无论是定焦还是变焦)由于涵盖率和构造的关系,更难达到高分。

Leica R 50 F2镜头介绍及改口

Leica R 50 F2镜头介绍及改口

Leica R 50/2镜头介绍及改口Leica镜头分为R系和M系,只有R系能转接到单反上。

R系已经停产,细心的玩家不难发现,近年国内Leica R镜头一直保持10~15%的涨幅(部分镜头如R 50/1.4 E60和R 90 AA深受玩家追捧,年增长几近50%),所以,品相良好的R头,不仅实用,更可把玩,还有升值空间。

Leica R 50/2有好几种,最简单的是早期一代48mm版本,之后二代为55mm,二代早期为加拿大产,后期德国产,加产50/2又有Leitz版(早)和Leica版(晚),德产均为Leica版,早期版测光环为2刀,然后是3刀,最后是三代55mmROM版。

最好的无疑是ROM版(编号从3794010开始),R 50/2 ROM 在内地售价7~8K以上。

关于Leica镜头的早晚,一般有2种取向。

有人喜欢早期镜头,追求对复杂影调的表现力,如水波或林间光影;也有人喜欢晚期镜头,一是镀膜老化镜头磨损的因素更小,翻新和拆洗的机会更少,二是晚期镜头参数更高,镀膜和光学结构已经优化,更适合多数人口味。

萝卜白菜,各喜各爱。

本帖出售的R 50/2镜头是二代后期的德国产镜头,编号36字段,方字版,属于接近ROM的版本,在镀膜和工艺上较早期的E48 和E55版本都有改进。

关于改口:Leica R头可以通过加转接环用到Canon机身,而Sony和Nikon还有Pentax 因为法兰距的问题,只能改后口。

目前技术的进步已经可以达到无损改口,不影响成像。

当然,如果您是完美派,还是用Leica R机身+ROM版镜头,如果是数码党,还要配DMR,因为只有ROM版才可以交换镜头和机身信息,发挥ROM 版的作用。

Canon--无需改口,加转接环即可,可实时对焦,无防抖Nikon--需无损改口,可复原,D200以上支持测光+合焦提示,无防抖Sony--需无损改口,可复原,可测光,+电子芯片后实现合焦提示,有机身防抖功能,A500/550/580等型号有MFC+翻转屏,可精确对焦,让手动头如虎添翼Pentax--需无损改口,可复原,有机身防抖一二三刀和ROM只是后面卡口中卡位不同,前期的一刀不能用于Leica机的自动光圈.后期的ROM版则可以支援使用用TTL闪光.但转接到数码都是一样的,用同一款转接环.R50有三代,1代是S7口径,2代和3代是E55口径,其中3代带触点,但光学设计和2代相同,可看为同一代,有据说是改进了镀膜,光学表现稍优,但贵点.旧版有使用非环保玻璃,色彩浓重,层次感好,口径小,轻便,焦外柔和一些.新版采用新光学设计,色彩鲜艳明快,口径大,伸缩式遮光罩.我使用的是S7旧版,颜色偏冷,转接数码机,用自动白平衡,出来色温就是冷, 比原厂镜的色调冷不少,有时候感觉有点怪,但有时候感觉也很不错,有沧桑感.虽说可以后期调整RAW,但为何令机身感应的自动白平衡偏冷,我也想不通...旧版在光圈全开时分辨率稍高(我不说"锐度"),中心细节好,焦外也好看些,但收缩光圈后的极限分辨率应该是新版好点,而且新版在抗眩光和紫边方面有提升.数码机建议用新版,除非你预算实在很有限,或者执着于那些所谓的层次感.。

镜头测试与比较:蔡司ZE、CP2、佳能L系列、莱卡R系列

镜头测试与比较:蔡司ZE、CP2、佳能L系列、莱卡R系列

镜头测试与比较:蔡司ZE、CP2、佳能L系列、莱卡R系列译注:Shane Hurlbut是一位好莱坞一线的电影摄影师,ASC成员,他拍摄了多部好莱坞电影(《终结者》、《碧海追踪》、《关键投票》等)。

近两年来,Shane Hurlbut和他的工作组一直在推广单反视频的应用,拍摄了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单反短片《最后三分钟》。

目前,他的单反长片《勇者行动》也已经拍摄完成,即将在院线上映。

Shane Hurlbut的单反视频工作小组最近拍摄了一组镜头,测试和比较了佳能、莱卡和蔡司的镜头,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为创作不同风格的影片提供了参考。

正文: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视频摄影师,并不是学会怎么使用设备就行了,而是需要真正地了解你手中的器材,知道如何让它们扬长避短,为你的视觉创作服务。

各种镜头的不同特性,可以为画面注入不同的气氛和风格,其中那种难以言表的微妙变化与感受会令人无比着迷。

我们花了一天时间,布好光,使用了佳能、莱卡和蔡司的18款镜头,分别拍摄了四组视频画面,来对它们进行测试,比较它们之间不同的美学风格。

我们使用相同的设置,让不同镜头都可以在同等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这并不是一次严格的纯技术性的评测,而是更侧重于它们在实际拍摄中的真实表现。

所有的画面都是使用佳能5D Mark II相机,配合中性风格档拍摄的,所有画面都是拍摄到的原始画面,没有经过调色。

拍摄中使用的镜头:佳能L系列:35mm F1.4,50mm F1.2,85mm II F1.2,24-70mm F2.8,24-105mm F4,70-200IS II F2.8莱卡R系列:35mm F2,50mm F1.4,90mm F2,21-35mm F3.5,35-70mm F3.5,80-200mm F4蔡司ZE:35mm F2,50mm F1.4,85mm 1.4蔡司CP2:35mm T2.1,50mm T2.1,85mm T2.1设置1钨丝灯与日光的混合光室内场景ISO:640 色温:4200K 光圈:F4设置2日光车内场景ISO:160 色温:5600K 光圈:F4 滤镜:Tiffen ND3和Tiffen CPL场景3钨丝灯场景ISO:320 色温:3200K 光圈:F2.8场景4钨丝灯场景ISO:160 色温:4200K 光圈:F4结论佳能佳能L系列镜头在肤色和色彩方面的表现非常出色。

我所用过的德头漫谈-——————徕卡R系、contax

我所用过的德头漫谈-——————徕卡R系、contax

我所用过的德头漫谈-——————徕卡R系、contax(转接邪派)开这个帖子很纠结,从转入手动后,就远离纷扰,安心研究摄影和镜头,偶尔上来看看,蜂鸟还是一样吵吵嚷嚷。

想想还是随笔写写,写到哪算哪吧,算作总结,算作给有兴趣的同志一点交流。

Romil同学已写过《我所用过的德头漫谈(给想入德头的兄弟一点参考和建议)》有关东德和西德禄来,洋洋洒洒数十页,独缺徕卡r系和contax高富帅,我觉得甚是可惜,不才试试将这段补齐,东拼西凑,泛泛而谈,当作一乐。

Romil同学原帖/viewthread.php?tid=864本人摄影水平还是在努力学习阶段,发发镜头照片,不谈德味,不参加口水。

一、前言写文章之前先解释我对几个问题的理解。

1、为什么推崇徕卡和蔡司老一代的摄影师,一直以拥有一台m系旁轴为最终理想。

感谢党中央,感谢政府。

@#¥%,才让我们如此接近徕卡(一个镜头还不到一平米房子),我们才拥有如此多的色彩。

喜欢徕卡蔡司的都是一些追求完美的极端分子,兵书二十二篇有云“从来没有哪一个品牌的粉丝们像徕卡的粉丝们这样重视镜头的号码;也从来没有哪一个品牌的粉丝们像徕卡的粉丝们这样重视镜头结像味道的细微变化。

徕卡始终拥有着摄材世界里最为坚定、最为“铁杆”的一群拥趸,他们遍布世界各地,并且通过Int ernet结成同盟,他们被我戏称为――“Leica原教旨主义者”。

对于他们,每一款镜头自何年何月开始设计,由谁设计,设计采用的结构是什么,中间经历了几度更改,每一次更改的理由和结果是什么,何时投入生产,生产工艺有无变化,生产了多少数量,每一批次的镜头号码是从多少到多少,各批次之间的用料有无变化,哪一批的用料、工艺最佳,各批次之间的结像特点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是否符合传统的“徕卡味道”,每一支新镜头第一次卖到了哪里,它到我手中时已经几易其主……MyGod!他们简直比徕卡厂的工程师还要严谨细致!谁会像他们那样对一支镜头的来历寻根问底到偏执的程度?这就是为什么外人戏称他们为“发烧友”的由来――得到一支梦寐以求的靓镜时的欢乐,被人欺骗后的痛苦悔恨,对藏品的百般珍爱呵护…..他们对器材的痴迷外人无法理解,他们甚至扬言:“生活本无乐趣,把玩徕卡已是唯一的避风港……”。

徕卡R50F1.4“光之子”——真正德头的魅力!

徕卡R50F1.4“光之子”——真正德头的魅力!

徕卡R50F1.4“光之子”——真正德头的魅力!徕卡“光之子”——真正德头的魅力!在说这支镜头之前,请容我先说说艰难的选镜心理路程。

从3年前买入5D2开始,我一直没有添置过镜头。

由于自己的两个镜头都是变焦镜头,并且光圈只有F4的,所以入一支大光圈定焦镜头玩玩一直是我的梦想。

于是又是一个漫长的酝酿取舍过程。

首先是焦段上的选择,虽然佳能的大眼睛85mm/F1.2 II L 是所有佳能玩家的梦中情人,是出糖水片的必备超级玩具,但由于作用单一,价格昂贵,所以基本先不考虑,当然以后有条件当然要上。

之后范围就确定在50之下的焦段,35mm以下的广角很难驾驭,心理没把握,所以对于我这样喜欢搞点人文,有搞点人像,又可以挂机来说,35mm无疑就成了最佳选择。

然而,佳能的35mm/F1.4 L是一代,据说今年会换代,所以先PASS掉。

之后去年末适马出了个性价比很好的35mm f/1.4 DG HSM,本来就要出手了。

但是隔了一个春节后,我把目光又对准了50mm焦段.......50mm的标准焦段,其实我买过佳能小痰盂,后来送给小明老师了。

应该说小痰盂是入门大光圈定焦的首选,然而它的糟糕的做工很难让我们这种喜欢亮骚的器材党上心。

于是佳能50mm/F1.2 L又进入了我的视野,水货价格10000左右还能接受,但是问题就出在它也要马上出二代了,所以我不知搭错了哪根筋,最终我选择了徕卡的Leica Summilux-R 50/F1.4。

选择手动、二手、老镜头是很需要勇气的。

而对于老镜头的心动,这也得拜庆老师所赐,自从那次在他家见识了其收藏的众多蔡司老镜头之后,就彻底拜倒在德头的魅力之下(详见我的博文:/s/blog_6c2b895e0100qhga.html)。

当然,我不得不承认,“徕卡”这个名号对我的诱惑更大,它是所有影友的至尊梦想,也是我冲动的力量源泉。

徕卡R50/F1.4有三个时期的版本,E48、E55和E60。

其中E60是后期版本,是所有50MM(135器材)标准镜头里的绝对王者,当然它的价格现在已经被炒的很高了,普通成色的都是20000以上。

LeicaM和R系列镜头介绍

LeicaM和R系列镜头介绍

徕卡R系列2010-09-29 13:14:31LEICA的名气源自旁轴,单反系列属于最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产品。

日本厂家自追随M3失败后转向了SLR的开发和销售,就在日本各家用SLR大举进攻之前,LEICA每年向美国市场出口1万台照相机,那时候的1万台可是不小的数目。

甚至有人将LEICA 称为宝石级的照相机。

LEICA内部的有识之士已经提出抓紧时间开发SLR。

但当时的LEICA领导并没有完全听取此意见。

美国的LEICA经销商已经感受到了危机,日本产的SLR价廉物美,LEICA的市场份额不断丢失,于是美国的LEICA经销商拿着NIKON F问LEICA能不能做出如此的照相机。

当时的LEICA高层并没有重视经销商反馈回来的信息,而是对此问题进行市场调查,比较有意思的受调查的对象都是喜爱使用LEICA旁轴的各报社的摄影记者或是专业人员,他们当然不会说令LEICA不高兴的话了。

于是传回来的信息是大家还是喜欢LEICA旁轴,结果此建议就被束之高阁了。

直到后来报社记者纷纷换用NIKON F等SLR,LEICA市场份额大幅减少时,LEICA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于1965推出了LEICA的第一架SLR LEICAFLEX(在1964年的照相器材博览会上展示,正式销售则是始于1965年),这比NIKON推出F已经晚了6年时间。

但说LEICA的SLR时,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位LEICA的设计师—WiLLi Wiessner,国外有文称他是LEICA R系的缔造者。

在LEICA还没有制造R系计划的时候,他自己就已经将SLR 作为自己的私人研究项目进行了好长时间。

当后来正式开始SLR项目后,他就是主要负责人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果详细说此过程就太长了,所以捡主要的说说而已。

从R系的树看,总共有10个机种,18个规格,至于详细的东西,下边慢慢的进行介绍。

1.初级阶段:LEITZ公司自行的设计SLR● LEICAFLEX(1965年出品)---Leicaflex Mark I AND Leicaflex Mark II这是第一台LEICA迷们期望已久的SLR,做工和后处理虽然秉承了LEICA的一贯作风细腻漂亮,但在技术规格上比日本制的机器落后了一代。

LeicaR镜头推荐

LeicaR镜头推荐

Leica R镜头推荐这一贴不知道要写多久,一方面要看我的时间,另一方面还要看我对R镜的领悟程度加深的速度,希望不要太监掉就好。

开篇之前,我咨询过DDB如何写比较好,他的建议是:“从大众化的牛镜开始”。

但经过思考我认为这很难办到,因为对Lecia的好镜头来说太少有可以大众化的,价格是很大的障碍,但他们的脾气、特性或者说使用方法更加不容易被接受,这点在后面的文章里我会具体讲述。

因此,我考虑,还是按照Leica fans最常见的两种用途分2部分来写:风景和人文。

其中每个部分,我会按:“1只镜”,“2只镜”,“3只镜”,“5只镜”及“收藏家”这5个不同的Level分别做出推荐。

这里事先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我只推荐最好的,不会过多考虑性价比的问题;第二,镜头的重量产生的影响基本也不在我考虑范围之列。

对于镜头的描述,我尽量提供五个方面的内容:原厂提供的数据,第三方媒体的评价,爱好者的观点,我的看法以及样片。

其中样片一项最难,网上能搜索到的Leica镜头拍摄的高素质照片并不太多,而我自己水平又比较低,贴出来严重影响人家产品形象。

所以只能尽力而为了。

为了阅读连贯性考虑,我这里先占12层楼,如果最后用不完,会删除回复的,请J版和诸位谅解,谢谢!常规焦段的大路货未必有优势。

困惑?我们先看一下此镜官方数据:【扫描后补上】以上这堆数据对于我们理解此镜头的入选显然没有太大的帮助,但凭借经验不难看出,此为牛头无疑。

没错,媒体和爱好者们对于该镜头的评价基本是一致的:民用相机领域,目前类似焦段最好的变焦镜头,没有“之一”。

Hove Collectors Book系列中的《Leica Pocket Book》对该镜头的评价为:“该变焦镜是Solms(Leica Camera AG在德国的设计工作室和工厂都设在Solms,因此一般简称他们为Solms)最杰出设计之一,它完美的重新定义了变焦镜头设计艺术的概念”。

此镜头为Leica著名女设计师Lothar Kolsch设计(她的另一个著名作品是Summicron-M ASPH 35/2, 即ASPH版的“7枚玉”,可见其功力。

关于莱卡R35F2.8E43镜头

关于莱卡R35F2.8E43镜头

关于莱卡R35F2.8E43镜头我的第一个徕卡R头,蛮好的,首席挂机头:1、不亮骚,但很精致小巧扎实,特别是反扣的金属遮光罩很独特出味;拍人文挺好,主体成像锐利,环境交待清楚,焦外逐渐过渡自然;2、价廉物美;3、对焦行程太长;4、最佳是阴天或阴影下,强光下也不错;5、光圈收到4-5.6最锐,过5.6记得曝光负补偿,否则过曝;6、难配到UV,因为口径好像是44的;7、宜做挂机头,人文小品人像皆可,唯场面大一点的风景不适宜,照片只有气氛无气派。

拙见。

焦外很有个性的一个R头~焦外很有个性的一个R头~2011-07-20 01:21这支镜头没用过,但关注过。

据说色彩非常浓郁,镜头直接出片就有“反转”效果。

从MTF分值看,4.0的高分,在35mm镜头里,锐度和解析也是不错的!现在价格都给炒高了,记得去年7月份看的时候还在2K-3K 之间的样子。

当时因为已买R50/2,焦段接近,就没入这支。

这只头,空间感好,颜色浓、莱卡的调子比较明显。

便宜,没有不买的理由。

说起这支镜头,本人多少有些体会,先后拥有两支。

第一支,1995年入手,两刀,拍胶片,极锐,色彩也好。

但成色一般,既无光罩,也没滤镜,而且镜内较脏,就出掉了。

前段时间遇到第二支,有光罩,改成了三刀,价格也平,就又入手了。

只是没有滤镜。

此镜的滤镜非常特殊,不是拧上去,而是嵌入在一个压圈里,如同老款M35/1.4镜一样,极难配到。

不过,平时用的时候小心些,别搞得太脏,问题不大。

此镜用料扎实,全金属,拿到手上,像个小铁砣,沉甸甸的。

如果不盲目贪图所谓大光圈,此镜是极佳的选择。

我用D700,也有这个E43的35/2.8,费了一番周折才配到滤镜和遮光罩,我还有一个E43的50/2,配件刚好可以共用,两个头都是自己改口的。

个人觉得主要的亮点是色彩,当然锐度也佳,全开就很锐,很值得拥有,我准备进N家的35/1.4,但这个头还是会留下。

相信这个头会给同是D700的你一些惊喜。

我的手动镜头之七徕卡R35F2.0E55

我的手动镜头之七徕卡R35F2.0E55

我的手动镜头之七徕卡R35F2.0E55写了好几篇镜头的东西,原本应该就此搁笔,因为28焦段我还有个一直心仪的镜头没进,就是那个R28 2.8 E55,但现在这个镜头的价位涨的有点离谱了,已经接近徕卡的精髓M头的价位了,想了一下还是把它先放在一边吧,写一下一个我差点走眼的好头---徕卡R 35 2.0 E55对于35这个焦段开始我一直不是很感冒,试玩了朋友的AF 35 F2D,AIS 35 F1.4,总觉得离我心目中的感觉差了一些,具体差在哪里又说不清,朋友笑称,看来只有徕卡能打动你了,哪天你留意一下E48版的R35 F2.8吧,你一定会喜欢的,于是每天上完班回家一直在淘宝上瞎转乎,期间结识了一些很好的镜头卖家,都对我说E48版的很难找,找到也多数是品相不好的,毕竟年代太久了......直到有一天一个江西的色友无意间问了我一句,为什么不上个R352试一下呢,我这正好有个刚进的,要不要试一下,考虑了一下于是接受了这个建议,于是三天后一枚307编号打头的98新徕卡R35 F2.0就这样静静的躺在我办公室的桌子上........也许是好事多磨吧,当我兴冲冲的买来徕卡转尼康的转接环,花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换好卡口装到D90上拍了几张后,俺就发现35的焦点很飘忽,总有点对焦不实的感觉,35的对焦行程差不多有270度,而我拍摄照片喜欢近摄,于是只要有一点没对准,出来的照片就糊了,俺属于个急性子,拍了几张后就把它扔到防潮箱里,然后在蜂鸟上挂了个出售的帖子....期间有好几个色友要买,想了半天,反正也不缺钱话,再说总要有一枚35焦段的人文头的,于是这枚R35就真的成了我防潮箱的常住客了,默默的倚在了角落.....就这样直到我买了全画幅的机器后,再次拧上了R35后,我才发现我错了,错的离谱了,造成这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截副和全副的景深不同,R35只有在全副上才能真正展现其的魅力.....暗自庆幸还好当时没有缺钱花,嘿嘿谈一下徕卡的35焦段吧:其不像康泰时要么2.8,要么1.4,徕卡R当中还有个2.0的型号,1.4的35很好,但全副打板,而且打的很厉害,价格也厉害,2.8的色彩很好,但改好口后拧上胶片机的话,取景器太暗,所以R352基本成了不二的选择关于徕卡R352的版本:1,R35 F2.0 E48版,加产,这枚镜头了解的人不多,很稀少,生产时间: 1970-1996,编号(2402001- 2791416),48mm口径,结构为7组9片,最外面的鏡片是凸形的,需要外置遮光罩,其实这枚镜头的传说最多,其中序列号2402001-2620100为早期无色单层镀膜版本,其特点为色彩浓郁,冷色还原偏饱和,解像力和暗部色彩还原均极为变态;另2693001-2791416为后期多层镀膜版本,其突出特征就是前镜组可见蓝紫色镀膜,暖色还原偏饱和,解像力亦十分优秀,但暗部色彩还原稍逊单膜版,估计光学玻璃中的稀土元素配比施加了变化。

玩转徕卡R头三剑客

玩转徕卡R头三剑客

玩转徕卡R头三剑客徕卡R50/1.4 ROM、R90/2 ROM、R180/2.8 ROM APO 三只镜头是最新推出的定焦产品。

ROM 的含义:Read Only Memo记忆读取功能(编辑注:应为只读存储器),在使用TTL闪光灯时,透过R8机身与镜头上的电子接点,可以得到更精确的曝光控制。

在持续光摄影时,R8机身会透过镜头上的电子接点得知镜头的特性,在"P"智慧型自动程式时,会尽量使用较佳的光圈拍摄。

这个贴子主要讨论二个LEICA头: LEICA R50 f/1.4 ROM和LEICA APO-R90 f/2 ASPH. ROM。

这两个头是LEICA R镜头群里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头,这两个镜头其中LEICA R50 f/1.4 ROM是现今在产的最贵的1。

4标头,而LEICA APO-R90 f/2 ASPH. ROM却是采用了APO 校正和 2片非球面镜的镜头(总共才5片镜片)。

的但实际上使用过和有深有体会的人并不多,现在开贴交流,希望大家开心交流,以片说话。

个人看法:喜欢用LEICA拍点人文,到不完全是因为LEICA的光学质量,而是因为莱卡的人性力量。

在他的设计中就注入了人对摄影光学理论的理解和估计调整(这是计算机做不到的,因为模式化的光学编程下出来的镜头是没有灵魂的,而且的光学表现总会想要的有出入);她是人性的,因为在后期制造中,他被倾注了大量人力去制造加工,检验调整,所以你手中的莱卡镜头有着制造着的****,辛勤的汗水。

她是人性的,因为摄影是一门艺术,而且艺术的摄影需要这样的一个艺术的LEICA!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参天地之化育;可以参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徕卡就像我们的第三只眼,与我们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一种反璞归真的从容"。

感受“光之子”——徕卡LeicaSummilux-R1:1.450E60ROM

感受“光之子”——徕卡LeicaSummilux-R1:1.450E60ROM

感受“光之子”——徕卡LeicaSummilux-R1:1.450E60ROM徕卡SUMMILUX - R 1:1.4/50mm E60被影友称之为“光之子”,这支镜头在全开光圈时整体性能表现十分优秀,能够精确地反映色彩的差异,实际上几乎没有彗差问题,特别适合于在可见光下拍摄。

它在处理反射光方面有出色的表现,如在晚间拍摄时,即使画面内有强光源存在,仍能够在环境照度很低的条件下获得理想的曝光效果。

因此,LEICA R 50mm Summilux E60镜头不仅是一支快速的、能够用于拍摄各种题材的多用途便携式镜头,也是一支在微光环境下拍摄能够获得自然效果的优秀镜头。

由于全开光圈景深极浅,这样能够反映出细微的反差变化,因此使用该镜头拍摄人像可以给人留下十分独特的印象。

对这样一支高速镜头而言,徕卡SUMMILUX - R 1:1.4/50mm E60在整个调焦范围内,都具备超乎寻常的成像表现力与高反差,f/1.4的大光圈功能非常实用,不但是因为有较大的光圈开孔,另一个因素是可以提高对焦的准确度。

缩小1-2级圈后,镜头的性能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当镜头光圈设定为 f/1.4时,由于景深变浅,构图结构会产生创造性的变化。

也因SUMMILUX - R 1:1.4/50mm E60镜头光圈大、体积小,作为50mm标准镜头,在功能性上有杰出的表现,操作上也更具灵活性。

徕卡SUMMILUX - R 1:1.4/50mm E60也是目前135单反50mm/F1.4镜头中最贵的,我是2008年入手的最后期银盒包装新货,价格是15000元。

一年半后已经涨到22000人民币以上,而现在就是30000元也难买到最后期银盒包装的新货了!由此可见,这支标头的素质还是公认的优秀。

另外,徕卡本家的SUMMILUX-M 1:1.4/50mm A的素质与她一样出色。

感受一下E60的魅力吧,原片缩小无任何PS,光圈全开F1.4,自然光,转接Canon EOS-1Ds Mark III——光圈全开F1.4,自然光,转接Canon EOS-1Ds Mark III——光圈F2.8,自然光,转接Canon EOS-1Ds Mark III——光圈全开F1.4,自然光,转接Canon EOS-1Ds Mark III——徕卡Leica Summilux R 50/1.4 E60与E55的景散特点很多喜欢徕卡的影友问我徕卡Leica Summilux-R 50/1.4 E60与E55、E48的成像差别,因为有幸这三支镜头我都有。

莱卡R镜头杂谈

莱卡R镜头杂谈

莱卡R镜头杂谈莱卡镜头杂谈Leica Summicron-R50mm/F2Leica Summicron-R50mm/F2 结像踏实,还原逼真,层次丰富,特别是对暖色的还原特别艳丽。

手感极佳,松弛有度,是一款很好的镜头。

值得拥有!第一版加产E55要好。

最大光圈表现已经很优异,F4到F8锐不可挡,难怪国外称Summicron-R 50是上世纪最伟大的标头之一。

和老大哥Summilux-R 50/1.4相比各有千秋,同级光圈在各种评测中Summicron-R 50/2锐度均能胜出,足见其光学结构设计的优异。

LEICA Elmarit-R28mm/f2.8LEICA Elmarit-R28/2.8 当我第一次把这个头拿在手上的时候,不得不感叹德国的机械工艺,完美!出的片子有油画般的感觉,全开光圈,画面锐利,色彩还原极品,虚化的效果很浓郁。

还原配一个非常漂亮的遮光罩。

LEICA Elmarit-R28/2.8 这只经典的广角镜头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经典的徕卡质量。

在F/2.8厘米的最近对焦距离到无穷到调焦范围内都具有很高的成像性能。

新款E55镜头28mm焦段的王者!Leica RVario-Elmar 35-70mm/F3.5徕卡非常好的一款变焦头,无论从成像质量还是分辨率上都占优,比西格玛制造的R28-70/3.5-4.5解像力高,畸变和反差控制好,做工精细扎实,是替代徕卡定焦头的最好选择.变焦三剑客!Leica Summilux-R80mm/F1.4 Rom徕卡1980的大光圈也能提供给观景窗非常明亮的影像,使对焦与构图都能精确进行,整支镜头的重量也只有700是这支镜头表现力的最佳状态,能显现出极为优异的细部以及提高画面四周的锐利度。

当光圈缩到F4时,大光圈镜头较易产生的渐晕现象就已经降低到不易查觉的状态了。

这支镜头能在弱光环境下展现出最细微的色彩变化,不但能得到极短的景深效果,也能表现出立体感与肤色细腻的层次变化。

徕卡leicaleitzR35summicronF2

徕卡leicaleitzR35summicronF2

徕卡leicaleitzR35summicronF2与第二代的e55版本口径不同,第一代的是7租9片鏡結構,最外面的鏡片是凸形的,e48的口徑,需要遮光罩。

二代的是從1977年開始的e55版本。

我有一個第一代,但我發現很少有人瞭解第一代和介紹第一代的情況。

Erwin puts的文章里有提到過,但隻言片語:The first Summicron-R35mm f/2 from 1970(Zeiss introduced a 2/35 in 1963) had a performance levelabout equal to that of the then current M-lens 2/35mm. But the construction was very complicated with nine lens elementsin seven groups.也就是Erwin puts说这个R35 2,和当时代的M35相当,而当时代的M好像是八妹什么的吧。

据说这个镜头的保有量非常至少,其制作起来也异常复杂。

在无忌里,很多大侠评价这个头的色彩不错,bokeh更牛逼。

总而言之,希望建起一个楼来,让很多关心了解喜欢这个头的朋友有块自留地,人少也是群体啊。

我自己有一个到时候,拍一些照片放上来吧,先抛个砖,希望给type的r35 f2一个小天地。

[2010-07-30 17:31 补充如下]另外,第一代也还分为有镀膜和没有镀膜的。

没有镀膜的是白色的玻璃,而有镀膜的则呈现紫色,光线之下,煞是好看。

R35 Summicron 白玻璃全开完胜 35L @ f2很常用, 强暗部刻画能力强.一代全开局部图, 锐度很好和手里的Summicron 50差不多曾经拥有过第一代也一直认为第一代是当中最好的!薛宝琴:leica R35 F2 type1Leica的35和蔡司的35不一样。

在蔡司这里,要么像d35 2.8那样中规中矩要么像d35 1.4那样一步登天(藏剑话)。

不甘示弱徕卡小炮R1002.8的视界

不甘示弱徕卡小炮R1002.8的视界

不甘示弱徕卡小炮R1002.8的视界大家提到徕卡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的。

大脑里必然会浮现出高端,德味,收藏,昂贵等等字眼。

而旁轴相机似乎也成为了徕卡的代名词,M系列的机身到镜头都是高端发烧友的必玩之物。

你要是没碰过徕卡,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玩摄影的。

诚然,徕卡M的确是目前最可玩的旁轴系统,从机身到镜头种类丰富,足以满足风光和人文题材的拍摄。

而徕卡优秀的做工和成像也发挥的淋漓尽致。

不过M并非是徕卡唯一的希望,R单反系统也是同样出名的,其成像素质一点也不比M差。

而这些年由于炒作的原因,M的售价也是持续飙涨。

这更加凸显了R的性价比,特别是R的镜头群,更是物美价廉的。

还可以通过转接环安装到普通单反机身上拍摄。

这也是玩徕卡最省钱的方法了。

在R众多的镜头里,APO-Macro-Elmarit-R100mm F2.8就是一支默默无闻的好头。

而这也是徕卡最优秀的微距镜头。

体积与重量都适合以手持的方式进行拍摄。

APO-Macro-Elmarit-R 1:2.8/100mm 的对焦部份可以分为两部份,由无限远到0.7公尺,采用一般镜头使用的对焦距离为标示方法,由0.7公尺(拍摄比例为1:5)到最近的拍摄距离(0.238公尺)则改为以拍摄比例为计算方法的标示,因为在近摄时,通常拍摄比例会比拍摄距离来的更重要。

由最近的1:2到无限远不必做任何的切换动作,只要将对焦环一直转到底就可以了。

不同于一般品牌的近摄镜头以犠牲远景的方式来换取最近的对焦距离。

一直口水这只各种评价里都很不错的镜头无奈无忌里竟然没有一个像样的R100俱乐部百度一下片子也不是很多。

到底是这只镜头名不副实,还是因为微距的名号限制了大家购买的欲望。

总之!再看过各位推荐R100的照片后我还是果断的收了一只!并且想把它用好。

希望有R100的各位好友不要吝啬自己的得意之作~ 共同交流让R100发挥它该有的特点!这支镜头在设计之初,就是依循着三个原则去构思:1最优异的影像质量2所有的对焦区域都要有一致的质量3由无限远到最近的1:2近摄时,必须是无段对焦可以说R100 F2.8很好的诠释了上面的三个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莱卡R镜头杂谈Leica Summicron-R 50mm/F2Leica Summicron-R 50mm/F2 结像踏实,还原逼真,层次丰富,特别是对暖色的还原特别艳丽。

手感极佳,松弛有度,是一款很好的镜头。

值得拥有!第一版加产E55和后期德产ROM版E55,虽说光学结构没有变化,但明显感觉ROM版在解像力和画面均衡度上都较前期E55要好。

最大光圈表现已经很优异,F4到F8锐不可挡,难怪国外称Summicron-R 50是上世纪最伟大的标头之一。

和老大哥Summilux-R 50/1.4相比各有千秋,同级光圈在各种评测中Summicron-R 50/2锐度均能胜出,足见其光学结构设计的优异。

LEICA Elmarit-R 28mm/f2.8LEICA Elmarit-R 28/2.8 当我第一次把这个头拿在手上的时候,不得不感叹德国的机械工艺,完美!出的片子有油画般的感觉,全开光圈,画面锐利,色彩还原极品,虚化的效果很浓郁。

还原配一个非常漂亮的遮光罩。

LEICA Elmarit-R 28/2.8 这只经典的广角镜头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经典的徕卡质量。

在F/2.8时,从中心到影像边沿的锐度和反差都堪称楷模。

收缩光圈后,品质还会有所提高。

镜头使用一片浮动镜片,保证了从30厘米的最近对焦距离到无穷到调焦范围内都具有很高的成像性能。

新款E55与E48的结构不同,经过改进加了一组浮动镜组,使得焦外色散,边缘成像又有所提高,堪称135镜头28mm焦段的王者!Leica R Vario-Elmar 35-70mm/F3.5徕卡非常好的一款变焦头,从实测数据看,德制的这款头较之早期美能达制造的R35-70/3.5和后期京瓷制造的R35-70/4相比,无论从成像质量还是分辨率上都占优,比西格玛制造的R28-70/3.5-4.5更是高出很多.是除R35-70/2.8外徕卡35-70焦段的不二选择!分辨率高,解像力高,畸变和反差控制好,细节刻画细腻,色彩还原真实,极具徕卡镜头韵味.机械性能优良,做工精细扎实,是替代徕卡定焦头的最好选择.与R21-35,R70-180可以并称为徕卡TOP变焦三剑客!Leica Summilux-R 80mm/F1.4 Rom徕卡1980年发表Summilux- R 80mm f/1.4是人像摄影的梦幻镜头,即使是在昏暗的拍摄环境下,f/1.4的大光圈也能提供给观景窗非常明亮的影像,使对焦与构图都能精确进行,整支镜头的重量也只有700公克,最近对焦距离为0.8米,全开光圈远近成像是同样优秀。

将光圈缩到(F2-F8)是这支镜头表现力的最佳状态,能显现出极为优异的细部以及提高画面四周的锐利度。

当光圈缩到F4时,大光圈镜头较易产生的渐晕现象就已经降低到不易查觉的状态了。

这支镜头能在弱光环境下展现出最细微的色彩变化,不但能得到极短的景深效果,也能表现出立体感与肤色细腻的层次变化。

而内置的遮光罩,呈现出徕卡镜头贯有的工艺特色。

较大的光圈往往代表需要较高的制造成本与更高的制造技术,Summilux-R 1:1.4/80mm便是一个例子,但这并不会改变许多徕卡R系列使用者想要拥有这支镜头的强烈意愿,个性鲜明的影像特色,也是这支镜头发表至今仍然炙手可热的原因。

Leica Summilux-R 80mm/F1.4、LEICA APO-MACRO-ELMARIT-R 100mm/2.8和Leica Summicron-R 90mm/F2 AA 这三支著名的顶级中焦镜头构成了徕卡R系镜头的中坚力量。

LEICA SUMMILUX-R 1:1.4/50(军版)镜头型号:R 50/1.4 Summilux 卡口类型:135MF适用卡口:R镜头结构:7/6镜头焦距(mm):50最大光圈(f/):1.4最小光圈(f/):16视角(°):45.00光圈叶片:6最近对焦距离(m):0.5滤镜直径(mm):55遮光罩:自带外观尺寸(DxL)(mm):66.00x50.00重量(g):400徕卡这支标镜(E55)是极好的!F1.4是可靠可工作的光圈,在F2时像质还有明显提高,至F2.8的像质就可用惊人来形容了!由于F1.4是可工作的光圈所以在F1.4时拍出的图片整个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 ...徕卡军用版镜头与相机在后期制造中更为精密地去制造加工,更为精确地检验调整,使得在光学镜片、机械做工更为优秀与耐用.LEICA SUMMILUX-R 1:1.4/50 E60 ROM徕卡标镜无论E55还是E60都是好头,当然E60的边角放大到30寸的时候才稍微超过E55一些,平时肉眼很难分伯仲。

说是最好的标头不过分,曾用蛇腹接HORSEMEN外接背测过5000万数码后背,E60全开的中央锐度可以到达顶级斯奶德水准。

徕卡独有的空间感和味道,在这个头上体现无疑。

在全开光圈1.4成像无所匹敌,超强解像力,色彩极其浓郁,焦外虚化非常迷人,空间感很强烈,对焦如丝般顺滑,当之无愧的高速镜头,且做工十分优异,是值得拥有的好头。

LEICA R50 f/1.4 E60 ROM是现今最贵的1.4标头,打破了标头成本低,做起来容易的格局。

LEICA APO-ELMARIT-R 180/2.8 ROM(AET)这是一支传奇镜头。

被誉为“长生剑”、“135镜皇”等称号!就整体而言,徕卡的镜头无疑是135系统中最好的,其成像的突出特质是:到玉。

这其中,AET又是最好的。

这样说来,这支镜头似乎有些“王中王”的霸气了。

说它是最好的,主要是看它的MTF。

直到目前为止,MTF仍是评判镜头像质最科学最客观的依据。

AET的MTF曲线令人瞠目结舌:又高又平,特别是在40线对分辨率时。

这意味着用它拍出的片子更经得起高倍放大。

没有任何一支135系统镜头能够超越它,甚至堪称“神镜”的LEICA R 180/2 APO在MFT上也略逊于AET。

能在MFT上与它一较短长的,只有徕卡自家的M 135mm/3.4 APO,不过制造难度比它小一些。

(俄)JUPITER-9 85mm/f2俄头使用上确实麻烦,但玩则是另一番景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麻烦才给我带来了无尽的乐趣。

JUPITER 85/2应该说是德国设计,俄国造。

现在多牛的镜头、多神奇的镀膜在影调的表达上也不如这个老镜头。

用“没落的贵族”来描述它很恰当,在它的身上,似乎可以感觉到它血统的华贵。

而现在却无人知道它出身名门,在人们心里它已经被定格为一支“低级粗糙”的俄头。

这对JUPITER 85/2来说是不公平的。

Carl Zeiss Planar T* 85/1.4 ZF焦距:85mm光圈范围:f/1,4 – f/16最近对焦:1m镜片结构:6片5组拍摄视角(对角线/水平):28.6/24近摄视野:24x36cm滤镜螺纹:M72mmx0.75体积(含镜头盖) :77mm* 85mm重量:600克相机卡口:ZF、ZK、ZECarl Zeiss Planar T* 1.4/85 ZF 制作工艺极为精致,操控手感柔顺,成像层次丰富,色彩华丽,焦外成像效果柔美。

对焦环旋转角度教大,整个行程大约270度,便于近摄时的精确对焦。

该镜头专用可拆卸遮光罩,顺时针旋入安装。

遮光罩材质同样为金属制造,跟镜身保持一致,内部植绒设计可减少有害光线反射。

全开光圈完全可以信赖,下面那幅试镜图片,就是F1.4全开光圈拍摄的被风吹动的树叶,焦内锐利,焦外柔美!我用过徕卡R 80/1.4、R 90/2、EF 85L、CY 85/1.4只能说ZF 85/1.4与他们一样,都是世界一流的,不能片面地说谁比谁好,各有千秋,都是顶级镜头!Olympus Zuiko OM 55mm/F1.2Olympus Zuiko OM 55mm/F1.2有两个版本,一个“黑圈”一个“银圈”,后期版本的“黑圈”镜片不含有放射性元素。

OM 55mm/F1.2光圈全开焦外很梦幻,散景独具风格!有人称之为“鱼鳞散景”。

光圈收到2以后,锐利无比,绝对可以与徕卡、蔡司一拼高下。

高光控制感觉要比早期徕卡、蔡司标头要好,并且大光圈看不到紫边现象。

色彩较浓郁润泽,但不夸张。

最近对焦距离0.45m,很方便近摄。

做工不如德头好,对焦环较松旷。

Meyer-Optik Domiplan 50mm/2.8一支很便宜的德镜,天塞结构,个人感觉素质不错,但也没什么突出的地方。

焦外挺有特色,全开有点旋的感觉。

最近对焦0.75米,镜头是按远景设计。

RICOH 50mm/F1.7理光50/1.7、50/2都非常不错,像質很有保證。

比同规格宾得的反差好,色彩浓,价格差了数倍多。

也是最好買前一代的Rikenon 50mm/1.7,分別的就是打Rikenon P 50mm/1.7 Lens made in Japan,而不是Ricoh Co. Ltd, Japan。

YASHICA ML 50mm/f1.9YASHICA ML 系列镜头有55/1.2、50/1.4、50/1.7、50/1.9、21/3.5、24/2.8、28/2.8、35/2.8、135/2.8。

变焦有42-75、70-210/4.5、80-200/4、28-50/3.5,微距有55/2.8、100/3.5,都是不错的好东东,其中有些型号是难得一见了。

雅西卡Y/C卡口镜头有YUS、DSB、ML的分别。

ML=Mutiple Layer coating 多层镀膜,DSB是单层镀膜,YUS是Yashica US的省略,是在美国产的,也是单层镀膜,现早已停产。

ML系列的质量比DSB 系列的好得多,无论是外观制作还是成像质量,另外,还有我国东莞产的雅西卡镜头(都是变焦)是配合雅西卡109机器出售的,也是多层镀膜,但标的是MC。

没ML字样。

和蔡司镜头(指日产)最接近的当数雅西卡ML系列镜头,他们都由京磁出品。

两者在外观、体积、重量诸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价格方面雅西卡为蔡司的1/4-1/5。

CHINON multi coated 1:2.8 f=28mmChinon在国内译成启能。

推出的机型不管在M42 还是K 口时代都不比Pentax 少,而且有几部机子在规格上也超越了Pentax。

只可惜之后就和Kodak 签订了协议,放弃了自己品牌产品生产,转为专门为Kodak生产相机。

从那时起直到今天,Kodak 的相机大都是Chinon 造的。

Chinon是在二战后成立的比较年轻的公司。

公司创建人Chino Hiroshi 于1948 年注册Sanshin Seisakusho 公司,专门为Olympus,Ricoh,Yashica 等公司生产镜头接口和镜桶等配件。

于1959 年开始生产镜头。

在1973 年公司更名为自己的商标名Chin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