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合集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精选4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精选4篇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吟诵词作并默写。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3、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4、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吟诵词作并默写。
教学难点:1、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教学方法:教师朗读指导、提问、交流、点拨学习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挥联想和想像。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并且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词,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有哪些?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岑参:《白雪歌送…》“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陆游:《十一月四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词也是描写边塞生活的。
(板课题)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介绍,老师补充)作者简介(略)背景介绍(略)三、自读欣赏,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2、齐读3、自由读(提出质疑)四、品析词作内容师: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知道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的是什么吗?(一)、品析上阕的景物描写1、写了哪里的景色?你觉得这里的景色与作者家乡的景色一样吗?2、景色的不同体现在哪一个字上?(“异”字,以异统领)3、“异”在何处?(再次自由阅读,合作讨论,找出“异”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雁去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紧闭4、以上的景色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荒凉、萧条、寒冷)过渡:此景会让人产生怎样的感觉?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去体味作者心中的那份情。
(二)、体味词人的思想感情1、作者和将士们长期生活在如此荒凉的边塞之地,他们的内心感想会是怎样的呢?(寂寞、孤独、思乡)2、从哪些词句的描写中,体现出他们的这种情感?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思乡忧国,但功业未成无归期悠悠羌曲,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无奈、凄凉、苦闷、悲愤(深入理解燕然未勒后的心情)师:可见,上面的写景,都是为了后面的抒情。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14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14篇2021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构思艺术。
能力目标1、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
2、揣摩精美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学习诗歌,培养学生自学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察诗人对自然的感应,深入理解生命底蕴,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用心领悟田园诗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突破方法: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蝈蝈与蛐蛐》,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诗歌意象并激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来赏析诗歌画面,体会诗人情感。
难点自学《夜》。
突破方法:教师引领学生学习《蝈蝈与蛐蛐》,时刻提醒并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
然后,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自学《夜》,也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阅读。
目的是利用好自读课,让学生自主阅读,充分体验各种自学方式所带来的阅读快乐。
教学方法1、诵读感悟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小组学习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自学《夜》。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在这个单元学习中我们一起赏过了雪,听过了雨,看过了星,今天我们要来一个垄上行,到田园中去走走。
复习田园诗的知识(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提示学生背诵《过故人庄》《饮酒》《归园田居》等田园诗,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
设计(二)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当我们将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时,她会以博大的胸怀赋予我们灵感与力量。
英国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和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就是他们用身心和自然熔铸而成的美的赞歌。
二、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1、济慈简介。
(见“资料链接”)2、教师范读。
学生听读,在课文里标记出节奏、重音与情感。
师生交流朗读体验,选取自己最喜欢、最拿手的片段作朗诵示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配套教案全汇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配套教案汇总1.沁园春雪教案教学目标一、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二、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三、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一、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二、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
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
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
二.教学新课(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1.正音:分娆逊数汗解词:惟余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二)整体感知1.范读全词,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齐读一遍。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
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1.学习上阕。
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解题思路:分三层。
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解题思路: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
“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
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解题思路: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合集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合集第一章:诗歌鉴赏1.1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包括韵律、节奏、意象等。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解读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1.2 教学内容介绍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通过具体诗歌案例,分析修辞手法和主题表达。
进行诗歌鉴赏的练习和讨论。
1.3 教学步骤引入诗歌的概念和特点。
分析一首诗歌,讲解修辞手法和主题表达。
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练习,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1.4 教学评估学生完成一首诗歌的鉴赏练习。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二章:散文阅读2.1 教学目标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包括结构、语言、情感等。
分析散文中的主题和观点,以及作者的表达手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
通过具体散文案例,分析主题和观点以及作者的表达手法。
进行散文阅读的练习和讨论。
2.3 教学步骤引入散文的概念和特点。
分析一篇散文,讲解主题和观点以及作者的表达手法。
学生进行散文阅读练习,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4 教学评估学生完成一篇散文的阅读练习。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三章:小说阅读3.1 教学目标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包括情节、人物、背景等。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关系,以及作者的表达手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小说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
通过具体小说案例,分析主题和人物关系以及作者的表达手法。
进行小说阅读的练习和讨论。
3.3 教学步骤引入小说的概念和特点。
分析一篇小说,讲解主题和人物关系以及作者的表达手法。
学生进行小说阅读练习,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4 教学评估学生完成一篇小说的阅读练习。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四章:古文阅读4.1 教学目标理解古文的基本特点,包括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等。
分析古文中的主题和观点,以及作者的表达手法。
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3、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教学重难点】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复习书信的格式,导入新课二、师生问答1、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
请浏览这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第一封信,如何面对挫折,第二封信,如何对待成功。
2、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
3、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提示:注意课文中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
首先是宽慰,不必为父母担心。
其次肯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诉苦闷的对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伏中渡过。
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
4、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总结:要学会保有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的起伏。
然后,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地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太阳、雨水、五谷和庄稼的比喻,是说明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第二课时一、师生问答:1、第二封信,写在傅聪获奖之后。
在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比喻成新年中的“礼物”。
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
2、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激动的?结合奥运冠军的感受,体会傅雷作为父亲,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达对儿子成功的喜悦之情。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3篇)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3篇)初三上册语文教案2022一教学目标朗读以悟情品析以释旨续写以练笔教学方法整体感知读写赏悟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并释题1、“囚”是什么意思?2、“绿”是指什么?明确:绿色的常春藤3、那么“囚绿”是怎么一回事呢?(用文中的话回答)明确: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二、选读语段,体悟感情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这样做表现了他对“绿”有怎么样的感情吗?明确:喜爱2、请你找出文中体现作者对绿喜爱的语段内容,并酝酿一下如何有感情地把它朗读出来。
(1)学生找出体现作者喜爱绿的语段,并轻声地朗读。
(2)小组内先交流朗读,然后讨论如何朗读更好。
(3)全班同学交流朗读,体会作者对“绿”的感情。
教师可根据情况组织全班朗读,并对朗读予以指导。
三、圈画语句,品悟文旨1、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
那么,作者为何对绿有如此之情,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
明确: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并不感到孤独,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囚住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齐声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还有没有其它的缘故呢?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作品写作背景时间的语句。
明确: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终于在一天早晨。
离开北平一些年了。
3、哪个同学能说说中国的这段历史呢?4、面对列强入侵,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能无动于衷吗?他写这篇文章真得就没“别有用心”吗?请你从文中圈画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而又富有哲理的语句,然后在文旁进行批注。
(1)小组先进行讨论圈画出“言外之意”的语句。
(2)然后各人再进行批注。
(3)朗读交流批注情况,教师作好点拔小结。
(4)填写句子:作者通过写在北平一段生活中“囚绿”的小故事,通过一株不屈于黑暗而永向光明的常春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9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9篇)九年级语文教学通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古代诗词2.理解这首诗词的主要意思3.体会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代诗词教学难点:体会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并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忆海拾贝,走近李白(一)回忆李白的诗歌及诗人形象提及李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作,从这些内容丰富的诗歌中,你认识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联系作品,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李白。
出示课件: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记忆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我从‘________’(诗句)中,读出______的李白”(例如:“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孤单寂寞的李白”)“我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读出思乡的李白”。
“我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读出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
(二)师生互动,了解李白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李白的生平情况。
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生谈师小结,让我们一起走近李白,了解李白。
出示课件:(教师讲解)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
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
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
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一)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大家知道李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行路难》的吗?出示课件:(教师讲解)《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
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遭受谗毁离开长安南下,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5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5篇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5篇教案总结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交流平台”抓住这组课文的共同特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知诗歌内涵,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
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其人及写作背景,准确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品析诗歌的意境美、结构美和音乐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诵读,品析诗歌的意境美、结构美和音乐美。
难点:能通过诗中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理解诗中的情感、把握主旨。
教学过程(一)导入林徽因是中国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很多人认识她,是因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这些光芒耀眼的名字。
今天让我们走近林徽因,来学习这篇课文《人间四月天》。
(二)初读课文【作者简介】林徽因在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仅51岁。
【创作背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最初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关于本诗的创作意图,学界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
徐志摩罹难,是为了赶赴林徽因举办的演讲会,而当林徽因得到徐志摩遇难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得昏倒在地上,还委托丈夫去出事地点捡了一块飞机残片,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
情深至斯,令人无限叹惋,因此不少人在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时,坚信这首诗是为徐志摩而作。
另一说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
其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2024年秋季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19篇)
2024年秋季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19篇)2024年秋季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介绍自己。
2、了解学情,探究原因。
3、了解语文,明确目标。
【教学重点】1、真正了解“语文是什么?”2、明确“语文该怎么学?”【教学难点】1、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有效地提出要求和建议。
【教学过程】一、导入。
能够走进一个班级,一起学习语文,是我们的缘份,感谢缘份让我们坐到一起。
今天我们坐在九年级的课堂上,这是一个让人油然而生紧迫感的课堂,在这里,你们要面临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转折。
正因为它的重要性,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做一些总结和展望,当然,这也是为了让我们更快地相互认识和了解。
所以,请大家不要有什么顾虑,我们只是坦诚地交流这样几个话题。
(幻2)二、明确“语文”及“学语文”概念。
1、我是否真正了解“语文是什么”?《乞丐的故事》英国,街头。
一个平常的日子。
一个盲人蹲坐街角行乞。
他的面前有一块牌子,上书:我是个瞎子。
过客行色匆匆,但是很少有脚步停留。
于是盲人收获甚微。
第二天,著名诗人雪莱经过,挥笔就改了牌子上的话,令人意外的情形出现了,行人纷纷驻足,施与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
牌子被改后的文字为:春天来了,我却什么也看不见。
这就是语文,诗意的,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
2、我的语文学得怎样?原因?3、语文,我们怎么学?(1)商量着学。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老师只是帮助你学习的,所以要学会主动学习,不会的问题和同学商量和老师商量。
(2)幸福地学。
学习不只是一项任务,更是我们的一种生活。
如果我们把学习当作一件痛苦的事情,生活就会变得痛苦。
怎样让学习不痛苦呢?我们还是先做一下《幸福的.约定》。
三、提出要求和建议。
1、老师保证:(一)、尊重每一个同学,不打你们,不骂你们。
如果生气,告诉你们。
(二)、保持微笑,尽量不生气,不发火,不迁怒于你们。
如果发火,提醒老师。
(三)、说到做到,有错就改。
2、希望你能做到:(一)、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多,告诉老师;如果不多,请一定完成,并保证不抄袭。
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教案第一章:《沁园春•雪》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沁园春•雪》;掌握生字词及其含义;了解诗词的背景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品味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伟大抱负和壮志豪情,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诗词的背诵、生字词的掌握、背景知识的了解。
2. 难点:诗词意境的感悟、朗读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诗人毛泽东,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词,查找生字词,了解诗词背景。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诗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4. 展示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补充、评价。
5. 朗读训练: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词,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把握。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的背诵和朗读。
四、课后作业1. 背诵《沁园春•雪》。
2. 写一篇关于《沁园春•雪》的鉴赏文章。
第二章:《出师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出师表》;掌握生字词及其含义;了解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品味文言文的语言美、情感美,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诸葛亮的忠诚、智慧、勇敢,培养尊敬英雄、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诗词的背诵、生字词的掌握、历史背景的了解。
2. 难点:文言文的断句、朗读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文言文,查找生字词,了解历史背景。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情感表达。
4. 展示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补充、评价。
5. 朗读训练: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文言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把握。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言文的背诵和朗读。
2023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5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5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九年级语文教师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词的相关知识,了解词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3)体会诗词语言的凝练、准确和“诗化”形象的丰富内涵。
(4)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
一。
激情导入。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
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
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
雪》就是咏雪的名篇。
(板书课题)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
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政府谈判。
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
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二。
教学新课(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注意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沁(qìn)今朝(zhāo)莽莽(mǎng )分外妖娆(fènráo)成吉思汗(hán )数风流人物(shǔ )稍逊风骚(xùn)(二)整体感知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齐读一遍。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
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篇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篇时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
那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希望大家喜欢!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新学期在热烈的期盼中拉开了帷幕,我们九年级的全体师生又开始了新的工作与学习生活,成绩是昨天的句号,前进是永恒的主题,新的学期,意味着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我们决心在教学工作中突出两在宗旨:终身学习,长远发展;着重两个提高:提高教师个人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盯住两个过程:备课的过程,学习的过程。
总之,我们要以严谨的态度,严肃的作风,严格的管理,做到:管理再细一点,注重过程;做法再实一点,注重成绩;思想再新一点,注重方法。
保证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有工作必检查,有检查必总结,有总结必公布。
一、常规管理,创新方法,求实效。
教学的常规管理工作经常而持久,要想使常规的教学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必须注重方法的创新,新学期我们要采用新的管理方法,使常规教学工作切实有成效。
1、躬亲管理,层层负责。
九年级教学由王校长总负责,采用躬亲管理的方法,工作必亲自规划,每天必亲自检查,成绩必亲自跟踪,做到心中有数、有底、有效,下面由三们主任分兵把口,刘雪华主任负责语文组和政史组,姜忠媛主任负责数学和物理组,区岩主任负责英语组和化学组,日常工作各有分工,焦江和杨柳两位干事也各有分工,负责日常查课、排课及资料收集、保管、装订。
2、立规立矩,注重规范。
(1)制订《九年级教师课堂规范》。
(2)每个办公室一块成绩通告板。
(3)开学第一天给每位教师发一本会议记录本,开会必须记录。
3、集体备课,创新形式。
在原有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创新备课方式:(1)除了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外,各组均再加两节集中备课的时间。
(2)各组备课均有领导参与。
(3)备课形式采取说讲评议上的形式。
(4)新教师必须上课前进行说课过关。
4、规范上课,六步教学。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3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3篇)九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篇一《孔乙己》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小说运用“与手相关”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通过“与手相关”的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与形象。
【教学主要步骤】:【环节一】忆读明点;集体忆读有关手的文学作品,并出示细节的定义作用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面》竹枝似的手《甜甜的泥土》母亲“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的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小亮“他那双小手在衣服上来回蹭着,微微思考了一下,笑眯眯地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颗”---“他使劲拍拍口袋,不行,咋瞧都是鼓囊囊的。
”“他伤心地蹲在地上,呆呆的凝望着。
一会二,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
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环节二】再读找点:请同学们再度《孔乙己》,找找文中有哪些“与手有关的细节【环节三】精读品点分组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分析其作用。
把写到手的相关内容加以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可以适当加入想象用具体的文笔描写出来,配图画。
老师板书主要的四种手,文图呈现。
剖析人物。
【环节四】熟读悟点:造成孔乙己如此性格命运的,难道真是这只“手”之罪吗?还有哪些无形的手将孔乙己推向死亡之路呢?挖掘主题。
出示“有形的手”“无形的手”【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上一堂关于“手”的课,崔老师有一双手,请前排同学观察,说说这双手的特点。
这是一双白胖的手,一双沾满粉笔灰的手,一双因长期写字变形的手,一双因粉笔灰而粗糙的手,一双温暖而有爱的手·····体型偏胖,职业教师,性格外向,可爱,热爱学生的好老师。
那么我们来看一些文学作品中的手,你读出了手背后怎样的深意?《一面》一双为革命辛勤工作身体瘦削的手《甜甜的泥土》中离婚妈妈对孩子的思念,母爱的体现。
小亮对妈妈给的烫的喜爱珍惜之情,离婚后孩子的无助被虐待的情境,小亮友善可爱的心。
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教案第一章:《沁园春•雪》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沁园春•雪》;掌握生字词及其含义;了解诗的背景,理解诗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 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介毛泽东及其作品《沁园春•雪》。
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讲解生字词:讲解诗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
4. 分析诗的意境: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诗中的雪景美,体会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5. 分析诗的韵律特点:讲解诗的平仄、押韵等韵律特点。
6. 合作探讨: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的意境和韵律特点。
四、课后作业1. 背诵《沁园春•雪》;2. 写一篇关于《沁园春•雪》的作文。
第二章:《出师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出师表》;掌握生字词及其含义;了解历史背景,理解文章主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和语言风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并背诵《出师表》;分析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和语言风格。
2. 难点:理解历史背景,体会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介诸葛亮及其作品《出师表》。
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讲解生字词:讲解诗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
4. 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五个部分,理解每个部分的主旨。
5. 欣赏名句:讲解文章中的名句,体会语言风格。
6. 合作探讨: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第一课:《青春》教学目标:•了解青春的定义和特点;•掌握《青春》这篇诗的基本内容;•学习运用修辞手法分析诗歌。
教学重点:•掌握《青春》这篇诗的基本内容;•学习运用修辞手法分析诗歌。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分析诗歌。
教学准备:•《青春》这首诗;•教学录像或幻灯片;•板书。
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青春》这篇诗,并简要介绍青春的含义。
–引导学生讨论青春的特点和重要性。
2.梳理诗歌内容:–学生阅读《青春》,老师解读诗歌内容,并引导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3.修辞手法分析:–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并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针对《青春》这篇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修辞手法,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作用。
4.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并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
–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准备讨论,然后派代表进行介绍和分享。
5.板书总结:–教师在黑板上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并强调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
6.小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7.作业布置:–布置课后阅读课本中其他诗歌,并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青春的感悟文章。
第二课:《朝花夕拾》教学目标:•了解《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及其作品背景;•掌握《朝花夕拾》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学习鲁迅的写作风格。
教学重点:•掌握《朝花夕拾》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学习鲁迅的写作风格。
教学难点:•理解并分析鲁迅的写作风格。
教学准备:•《朝花夕拾》这篇文章;•鲁迅的相关资料;•教学录像或幻灯片;•板书。
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及其作品背景,并简要介绍《朝花夕拾》的主题。
2.梳理文章内容:–学生阅读《朝花夕拾》,老师解读文章内容,并引导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3.分析鲁迅的写作风格:–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并理解鲁迅的写作风格,如言简意赅、真实感人等。
–针对《朝花夕拾》这篇文章,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写作风格,并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
最新九年级上语文教案5篇
最新九年级上语文教案5篇九年级上语文教案1教学方法:1.诵读法小说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体会,精彩的语句和段落还可作背诵要求,使学生能深入领悟小说语言运用。
2.研讨探究法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
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以感悟小说的独特魅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京东北运河风情图片课时安排一课时总第11课时教学过程诵读,整体感知小说情节场景。
深入研讨.把握人物性格,体会艺术表现手法。
一、导语设计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
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
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
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刘绍棠简历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
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
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
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
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
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
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蒲柳人》《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长篇小说,《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散文短论集,以及《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
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共19篇)
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共19篇〕篇1: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音乐之声教学目的:1、理解剧本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
2、学惯用语言、动作、表情描写表现人物。
3、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4、体会课文的画面感。
教学重点:1、理解剧本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
2、学惯用语言、动作、表情描写表现人物。
课前准备:1、(老师)多媒体课件《音乐之声》视频、音频2、(学生)自学课文字词反复朗读课文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音乐之声》中的插曲《铃儿响叮当》。
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主人玛丽亚热爱歌唱,并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她对祖国的热爱,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玛丽亚的音乐世界,体会她无拘无束的快乐天性及伟大的爱国情怀。
(二)简介影片根据音乐剧改编而成的电影《音乐之声》取材于1938年法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萨尔茨堡地方有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老师的妻子玛丽亚,在德国并吞奥地利之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
影片以仁慈美丽的玛丽娅,奥地利美丽迷人的秀丽风光,及一群活泼得意的孩子打动了全世界观众的心,本片获得了1965年第38届奥斯卡最正确影片奖。
(三)、理解剧情考虑:课文可分为几个场景?每个场景写什么?明确:全文共有两个场景:第一场景:(开头至“急速地跑下山来”)在萨尔茨堡的野外,玛丽亚忘情于山上的风光,纵情歌唱。
第二场景:(“古老的修道院”至结尾)在修道院内,写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
(四)、剧情表演第一个场景表演:由一个女学生表演主角“玛丽亚在萨尔茨堡的野外,玛丽亚忘情于山上的风光,纵情歌唱”的情景。
(歌词可以读)(播放背景音乐《音乐之声》主题曲)第二个场景表演:由八名女同学分别表演玛丽亚、修道院院长、贝尔塔、玛格丽塔、贝尔尼斯、卡塔林、阿格塔、索菲亚在修道院内的情形。
(歌词可以读)(放背景音乐《铃儿响叮当》《哆来咪》) 学生点评表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合集教案
九年级(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学习和运用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通过反复吟诵,能说出作品所写的自然风景的个性特点,及给予人们的种种启示。
3、掌握“吟哦讽诵”的要领,学会在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其深蕴的人文内涵。
4、学会合作探究和写作,能从各个渠道收集、筛选和组合材料,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5、能用流畅的口语介绍本地的风景、特产、风俗和民
情。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 课时
课本整体感知单元整体学习1 课时《鼎湖山听泉》2 课时《林中小溪》及同作者散文2 课时《飞红摘翠记黄山》
2 课时
《画山绣水》1 课时诵读欣赏1 课时
自由阅读1 课时“综合学习与探究” 4 课时
三、教学设想本单元的中心内容是“自然山川”,着重领略和
要求掌握的学习方法是“吟哦讽诵”,就是要求学生能通过吟
诵去体会和把握文章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而要教会学生从反复吟诵中,了解作品所写的自然风景的个性特点及给予人们的种种启示,加深理解其中深蕴的人文内涵。
并且能从吟诵中品味文章的神气、写作上的妙处,领会到写景散文的一般思路。
进而参与“综合学习与探究”活动,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和写作。
四篇课文的安排,应各有侧重点,《鼎湖山听泉》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可以作为示例,指导学生学习在“吟哦讽诵”中注意作者感情嬗变的历程及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悟;《林中小溪》一文在运用所学的方法自主学习的同时,可向学生介绍一下这位被称赞为“在整个世界文学中,未必能找到与他并驾齐驱的作家”的前苏联作家的作品风格,并再选择一些他的作品来加深学生的感受。
《飞红摘翠记黄山》《画山绣水》则重点学习写景角度的选择与转换及材料的整理和运用,为写作做好准备。
作为本单元重点学习的学习方法“吟哦讽诵”,一要创设好的情境,如为学生提供音乐、画面等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
二是要指导学生在读中思索、品味,以达到感悟的目的。
单元起始课
总结回顾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导入,并明确任务:在初中两年的学习中,你有哪些好的语文学习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
讨论
2 出示、补充讨论的话题:
1、我们在课本上学到了哪些方法?思考,讨论
3 组织交流发表各自观点共同走进九年级(上)语文教学步
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指导学生浏览课文、目录。
本学期的语文课本和过去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本学期我们的语文学习和过去会有什么不同?浏览课文、目录
2 布置任务:制订本学期的读书计划(要求根据课文的相关内容,阅读同题材、体裁的作品,和文学名著)制订计划
3 组织交流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交流整体把握第一单元主
要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初步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后能简要概括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各自然风景的特点)朗读课文
2 组织交流指导学生浏览课文交流
3 指导阅读《综合学习与探究》了解其中所提出的问题,
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带着这些问题学习,并能提出新的问题。
阅读
4 组成学习小组:
1、分工收集资料。
2、商定展示成果的形式。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
1、熟练地朗读第一课
2、收集有关鼎湖山的资料
《鼎湖山听泉》
学习目标:
1、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感情发展的脉络。
2、能分析作者工于取材,扣住“泉”字,抓住“听” 这个关键来组合材料。
3、能分析课文以泉为主,兼及其他的详略有致、明暗交错的组材方式。
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5、学习本文将深刻的哲理寄予在景物的状写中,并随景致的变化,有层次地表达。
6、在“吟哦讽诵”的基础上,背诵优美语段。
重难点分析:1、“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本单元要重点学习的学习方法。
是重点,也是难点。
要教会学生在吟诵中有所“得”、
有所“悟”。
首先就要让学生产生朗读的兴趣,乐于沉浸其中,思考、感悟。
因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是很重要的环节。
2、“学习本文将深刻的哲理寄予在景物的状写中,并随景致的变化,有层次地表达。
”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
在学习中,把读
写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这种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
第一课时
课堂学习: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鼎湖山秀美风光。
教师补充。
在优美的音配画中,学生介绍有关鼎湖山的相关资料。
2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思考:勾画作者游山踪迹,寻找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作圈点勾画和旁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