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中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详细解析】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详细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后面小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诗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作者是怎样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的?3.“马”在古代诗歌中有丰富的内涵。
诗人借“马”或表达积极性上的情感,或传达悲伤凄凉的情感,或对于平庸无能的慨叹……下列诗句中借“马” 传达悲伤凄凉情感的一项是:()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B.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答案】1.写了游子漂泊他乡,浪迹天涯(羁旅之苦)表达了思乡(孤寂、愁苦)之情2.示例:作者选取了十个景物,以夕阳为大背景,形成不同的画面。
用“小桥流水人家”这一温暖的画面,来反衬(对比)“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这些景物所描绘的凄凉、萧瑟的画面,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凄凉、孤寂、思乡之情。
3.B【解析】1.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
突出了作者凄凉、孤寂、思乡之情。
3.A我愉快地骑着马儿奔驰在春风里,一天的时间就把长安城的美景全看完了。
把诗人中了进士后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B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
这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旅次朔方刘皂客舍并州①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释:①并州:地名,诗人长期客居并州。
1.简要分析“客舍并州已十霜”中“霜”字的妙处。
2.本诗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说说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感情?【答案】1.“霜”,本义是露所凝聚的冰珠,这里的含义是“年”。
这里给人以凄凉之感,表现出诗人人生的酸楚。
2.诗人的感情复杂,表现的情感有:诗人久居并州,思念家乡;一旦回乡,又觉得舍不得久居之地;感慨命运对人的追弄,让人惆怅不已,又无可奈何。
【解析】1.此题考查诗歌的炼字,解答时要读懂句子并赏析精彩字词的妙处。
句中的“霜”在诗中的含义是“年”,给人以凄凉之感,表现出诗人人生的酸楚,这种意象更富有凄凉、酸楚之感,更易于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
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①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②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③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④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诗的前半写久客他乡的思乡之情。
十年是一个很久的时间,十年积累起的乡愁,对于旅人来说,显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每天每夜,无时无刻不想回去。
可是由于在并州住了十年,不知不觉地对并州也同样有了感情,它已经成为诗人心中第二故乡,所以当再渡桑乾,而回头望着愈去愈远的并州时,怀念并州的情绪竟出人意外地涌上心头,从而形成了另外一个沉重的负担。
这两种感情,让诗人不觉感慨命运的追弄,惆怅不已又无可奈何。
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2019各地中考古诗词曲鉴赏课外诗歌阅读汇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4分)
【答案】①对云台山的喜爱、赞美之情:诗人再登云台山,所见之景,景色优美,宛如仙境;②初盟得以践行(友人重逄)的欣喜之情:诗人来到三元宫寻访山僧,以践前约;③时光易逝催人老的感慨:别后三年,云台山上长松依旧,自己却已胡须一片雪白。
【解析】本题考查感悟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从首联和颔联看出诗人对云台山景色的无比喜爱之情;从颈联看出诗人与朋友重逢时的欣喜(“喜”)之情;从尾联中的“三年”“髯雪已盈”看出诗人感叹岁月易逝的情感。
1.(2019·江苏连云港)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7~8题。(6分)
重登云台山
【清】陶澍①
又踏金牛顶②上行,海凤飞舄③上蓬瀛。
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
为访仙人④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
长松迓⑤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
【注释】①陶澍,清朝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管盐政。数次亲临海州督办海运,整理淮北盐务。②金牛顶:在云台山前顶(清风顶)之后,俗称后顶。顶有金牛洞,又名二仙洞,相传有金、牛二师修道于此。③飞舄(xì):会飞的仙鞋。④仙人:指三元宫山僧。⑤迓(yà):迎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意的能力。A项,两诗确实都描绘了幕春时节落花流水、云雨变幻之景,但是乙诗并未流露出家国之悲,而是表达羁旅之愁和对污浊现实的憎恶。
2019年江苏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
2019年江苏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菊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③。
(注释)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从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③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
1.诗的首联和颔联分别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首联:色美(花色淡紫,花瓣嫩黄,色彩鲜明而和谐)。
颔联:味香(它有罗含宅中菊的香味)、品高(将菊花的色香同陶潜、罗含等有德行的人联系起来,赋予其高贵的品格)。
2.借菊寄托自己渴望入朝的热望。
【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诗歌的前两联“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的意思是: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
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
首联描摹菊花色调淡雅,丰韵翩翩,突出其色美;颔联用陶令、罗含之典,突出了菊的味香,烘托菊花高贵品格。
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2.试题分析:体味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的意象来确定诗文的感情基调,从诗歌所表现的意境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
古典诗词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大多较为含蓄,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
诗歌的前两联突出“菊”的美好品质,颈联用“禁重露”“怯残阳”写菊花深忧迟暮,暗含自己的抱负不能施展,虚度年华。
尾联则言志,暗含自己希望被朝廷赏识之意。
尾联“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的意思是: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所以,这首诗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以菊花自喻,表达了诗人渴望入朝的思想。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江苏省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古诗词赏析专题
古诗词赏析专题常州4.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
(3分)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1)这是借用东晋_ 的《桃花源记》意境而写的一首诗,我给这首诗拟定的题目是(2)这首诗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4. (1)陶渊明《桃花溪》 ( 2)由远而近淮安(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
(6分)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上片写“潇潇暮雨”有哪些作用?(4分)6.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和“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宣宗宫人《题红叶》)都写了流水,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2分)【答案】5. 写“潇潇暮雨”,创设了一种凄厉、伤感的情境,从反面烘托了下阕“谁道人生无再少”的人生态度。
6. 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写流水,是借水能西流,抒发人不应为年华老大而悲哀之情。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中写流水,以表达宫人在宫中的怨情。
【解析】5. 试题分析:考查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
“潇潇暮雨”是纯粹的环境描写。
可从创设情境,从反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态度的角度考虑答案。
一般诗歌前面几句写景,是为了介绍所处环境,烘托气氛,再触景生情,很自然地过渡到后面的自我感情抒发上。
6.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中重要诗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把握。
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
要分析好“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很明显抒发的是不要为韶光易逝、青春不再而悲哀的思想态度。
同时,要分析好“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中的“深宫尽日闲”一句,表达的是“宫怨”之情。
连云港二、阅读·赏析(60分)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7.作者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还山宅①杨师道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
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
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②。
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
依然此泉路③,犹是昔烟霞。
(注)①《还山宅》是诗人重回华阴旧居的见闻和感受,是一首纪行之作。
②槎:读chá,指小舟。
③泉路:可指流着山泉的路,也可指山泉或山中之路。
泉,水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还山宅》描写芳草茂盛遮蔽山路小径,但是作者仍旧走入山中,回到山宅,表明了诗人很熟识道路,太久没回家的思归之情。
B.首联对起,总写还山宅之行。
“徙倚”意为徘徊流连,“玩年华”是指尽情享受美好春光。
C.第二联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暮春芳草弥漫,空山寂静,落花飘零的衰败景象,抒发诗人春光易逝的感慨。
D.第四联展示山宅风貌,明写“鸟散”,暗传人去屋空。
“云披涧户斜”是自然景物,又是今昔所同。
E. 第五联诗人想象回到山宅之后,看到烟霞如昔,这是诗人对山宅的认同,山宅既不负旧主,主人亦不负旧宅。
此行像偿还了一笔不大的宿债,得到的是一种恬静的满足。
2.第三联“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中“扫”和“碍”这两个字用得好,请结合诗句赏析其妙处。
【答案】1.CE2.扫,拂扫,拂弄的意思,写轻风吹着垂藤拂扫过幽石,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山宅周边景物的别致,表现了诗人对山宅的热爱之情;碍,阻碍的意思,写横卧的树枝挡住了诗人前行的小舟,暗示了诗人很久没有回家,也表现了诗人急于回家的心情。
【解析】1.C.第二联以“落花”反衬空山之幽,隐然传出诗人心境的安闲自适。
E.第五联诗人回到山宅之后,看到烟霞如昔。
不是想象。
2.此题考查了学生炼字的能力。
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意思是:轻风吹着垂藤拂扫过幽石,写横卧的树枝挡住了诗人前行的小舟。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徽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阅读这首词,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出猎场景的。
2.词中两次写到“射”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弓,《说文解字》的释义为“兵也,所以发矢”,后引申出“形状或作用像弓的器物”之意。
在古诗词中,经由诗人的描绘,弓又具有了表现英雄气概的内涵。
下列诗句中,与“会换雕弓如满月”中“弓”含义相近的一项是(甲)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乙)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韦庄《关河道中》)(丙)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答案】1.示例:运用动作、肖像描写,写出了左牵黄色猎犬、右驾捕猎苍鹰的出猎者的雄姿,写出了头戴锦帽、身着貂皮猎装的跟随者千骑竞逐的浩大声势和壮观场面。
2.示例:“亲射虎”,指亲自射杀猛虎,“射天狼”把射杀的目标对准入侵者,表达了作者的英勇豪迈之情,抒发了其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3.甲【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本题作答可依据“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所运用的动作、肖像描写方法和交代跟随者来概括作答。
2.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
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
这类试题涉及到古诗的“炼字”技巧。
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诗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
词句“亲射虎”是指亲自要射杀猛虎;“射天狼”中的“天狼”暗指当时的西夏,作者把射杀的目标对准入侵者。
通过这两个“射”,既展现了作者的英勇豪迈之情,又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一、诗歌鉴赏1.读下面题目,完成题目。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参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却”的义项,诗句中“却”的意思为_______①〈动〉退;后退。
②〈动〉打退:击退。
(又)〈动使动〉使……后退。
③〈动〉推却;推辞;拒绝。
④〈动〉去:去掉。
⑤〈动〉回头。
⑥〈副〉通“恰”,刚刚。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_____)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B.初闻涕.泪满衣裳C.却看妻子..愁何在 D.便下.襄阳向洛阳【答案】回头D【解析】【详解】(1)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却”的意思。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翻译为: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故“却”在这里解释为:回头。
(2)河南:古义是指黄河以南。
今义指河南省。
涕:古义是指眼泪。
今义是鼻涕。
妻子:古义是指妻子和孩子。
今义是指男子的配偶。
下:经过。
ABC 三项的加点词都是古今异义词。
故选D。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中秋闻笛[宋]朱淑真谁家横笛弄轻清,唤起离人枕上情。
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
(1)两首诗前两句都写笛声,李诗写出笛声“__________”的特点,朱诗写出笛声“__________”的特点。
(2)两首诗都抒发了因笛声产生的情感,内涵却不同,请作分析。
【答案】(1)李诗:清越、穿透力强、悠扬、袅绕、隐约、不真切。
朱诗:轻柔、清脆(2)李诗主要是通过《折柳曲》引发了思乡之情,而折柳曲本身就是与思乡相关的内容,诗人触景生情。
而第二首是则不同,是因为诗人本身就忧愁,孤独,恰逢中秋这个合家团聚的节日,听着外面热闹的笛声,更反衬出作者的哀怨。
2019年江苏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真题汇总(一)
每周一练丨2019年江苏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真题汇总(一)2019年江苏省中考真题汇总(诗词鉴赏篇)1. 常州市阅读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绝句,完成题目。
宴词长堤春水绿悠悠,畎①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②,桃溪浅处不胜。
【注释】①畎:quǎn,田间小沟。
②棹:zhào,船桨。
(1)请为末尾句补一个字,使诗句完整。
(2)诗人参加宴会是为了。
2. 淮安市阅读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2)《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着眼高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3. 连云港市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题目。
重登云台山[清]陶澍①又踏金牛顶②上行,海风飞舄③上蓬瀛。
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
为访仙人④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
长松迓⑤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
【注释】①陶澍,清朝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管盐政。
数次亲临海州督办海运,整理淮北盐务。
②金牛顶在云台山前顶(清风顶)之后,俗称后顶。
顶有金牛洞,又名二仙洞,相传有金、牛二师修道于此。
③飞舄(xì):会飞的仙鞋。
④仙人:指三元宫山僧。
⑤迓(yà):迎接。
(1)这首七言律诗的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4. 南通市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野渡[清]张謇野静河流阔,芦梢一向风。
船趋①绳力健,水啮岸根空。
村栅牛羊熟,滩菰②雁骛丰。
但无沧海警③,安乐是吾通。
【注释】①趋:疾行。
②菰:生长在水里的一种草本植物。
③沧海警:海上传来的倭寇侵扰的警报。
(1)本诗颔联中“啮”字用得很巧妙。
请说妙在何处。
(2)请以首联或颈联为例,谈谈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 宿迁市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夜泊旅望白居易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后,完成下列小题秋日送客至潜水驿(唐)刘禹锡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1.说说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2.试分析尾联在诗歌中的作用。
【答案】1.以动衬静,以鹊噪,蝶飞的动景烘托晚禾秋草的静景,突出送别环境的寂静。
2.照应诗题,表明全诗主旨;呼应首句,点明送客地点;借景抒情,以驿马再三嘶鸣烘托依依惜别之情【解析】1.考查颈联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两句,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鹊噪衬托禾地之静,蝶飞动景衬托晚禾秋草静景。
当然,也可答视听结合(晚禾、秋草是视觉描写,鹊噪是听觉描写);远近结合(鹊噪晚禾地是远景,蝶飞秋草畦是近景)。
2.分析尾联在诗歌中的作用。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又一骑驿马急驰而来,在驿站旁的树荫下打住。
驿使下马奔站内交差去了,留下驿马因疲惫而长一声短一声的嘶鸣。
这些传送重要急件的驿使,身背公文袋,不论烈日、寒风,还是大雨、冰雪的天气,不分昼夜,快马加鞭,飞奔在尘土飞扬的驿道上。
从结构上看:此句照应诗题“秋日送客至潜水驿”,呼应首句“候吏立沙际”。
从内容上看:点明送客地点,表明全诗主旨。
从表现手法上讲:借景抒情,以驿马再三嘶鸣烘托(渲染)依依惜别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春日即事刘辰翁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1)请展开想象,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燕子归来,依傍着人飞来飞去,似乎有情但却又默默无语;晚风习习,吹落瓶中的花,也好像默默无言。
⑵思念家乡的惆怅、飘泊不定的伤感、美好事物不能青春长驻的忧伤。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1)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1)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列古诗,完成后面小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热闹场面。
2.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作………,弓如……”一句描绘驰騁疆场惊险激烈的杀敌场景。
B.“沙场……”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该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C.“了却……,赢得…”一句为作者与友人共勉之词,呼应标题。
D.“可怜”两字凸显了词人由壮怀激烈到黯然神伤情感的陡然变化。
【答案】1.(练兵前)分享牛肉2.B【解析】2.1.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为“通过……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境特征)+时令+地点图景。
有时后面再加上情感。
此题为,概括出所描绘的场面特点即可。
“八百里分麾下炙”: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
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练兵前分享牛肉的热闹场面,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2.B“增添了悲凉之气”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沙场秋点兵”中这个“秋”字下得好。
“秋”在这里指的是“秋天”的意思,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
“秋”字点明了作者回忆中战争的季节,也表现了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肃杀的气氛。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春日即事刘辰翁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1)请展开想象,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燕子归来,依傍着人飞来飞去,似乎有情但却又默默无语;晚风习习,吹落瓶中的花,也好像默默无言。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洛城”指什么地方?(2)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赏析。
【答案】(1)洛阳。
(2)洛阳城的夜里非常寂静,笛声呜咽好似飘散传遍整个洛阳,以声衬静。
表达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解析】【详解】(1)此题是词语注释题。
是近年来常考的题型,复习古诗时需要牢记重点字词释义。
洛城:今洛阳,唐时的繁华之都。
(2)这是古诗鉴赏常见题型,赏析艺术手法并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答题思路为: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作者思想感情把握。
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拟人和夸张修辞手法,赋予玉笛人的情态,写出了诗人李白的丰富想象力和浪漫主义情怀。
听觉描写和触觉描写相结合,写出了笛声随春风时隐时现的特点。
以声音反衬夜晚的安静,写出诗人此时百无聊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理。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这首诗歌给我们描绘了哪三幅画画?(2)请简要分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答案】(1)一、惜时收割,妻儿送茶饭;二、丁壮勤收割;三、有贫妇拾遗穗,居易感悲伤.(2)写夏天天热昼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体现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
“惜”字用得非常好,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的感情烈【解析】【详解】(1)《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
2019江苏省 中考模拟试题汇编语文试卷:诗词鉴赏 附答案.
苏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一模、二模汇编《诗词赏析》昆山市一模咸阳①城东楼许浑②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③,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④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①咸阳:今属陕西。
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
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
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
此题一作《咸阳城西楼晚眺》。
②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③溪、阁: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④当年:一作“前朝”。
6.诗人在首联中是如何表达愁绪的?请作简要分析。
(2分)7.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画面。
联系全诗,说说这个诗句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4分)8.根据诗句推测,尾联中的“当年事”指的是什么事?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吴中、吴江、相城模拟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1-12题。
(4分)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1.你是如何理解诗人用“小小”“窄窄”“一枚”“一张”等程度很轻的词语来表现浓浓的乡愁的?(2分)12. 2011年末余光中在华南理工大学应邀为《乡愁》续写第五小节:“而未来,乡愁是一道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去那头!”请联系原诗说说作者续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分)11.(2分) 诗人用“一枚”“一张”等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窄窄”等四个形容词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这是正话反说,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来表现诗人浓浓的乡愁。
(共2分,大意正确即可)12.(2分) 本诗第四段已达高潮,表达了对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强烈期待,并且本诗的题目是乡愁,如果有了第五段就没“愁” 了,所以续了第五段并不合适。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详细解析】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详细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后,完成下列小题秋日送客至潜水驿(唐)刘禹锡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1.说说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2.试分析尾联在诗歌中的作用。
【答案】1.以动衬静,以鹊噪,蝶飞的动景烘托晚禾秋草的静景,突出送别环境的寂静。
2.照应诗题,表明全诗主旨;呼应首句,点明送客地点;借景抒情,以驿马再三嘶鸣烘托依依惜别之情【解析】1.考查颈联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两句,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鹊噪衬托禾地之静,蝶飞动景衬托晚禾秋草静景。
当然,也可答视听结合(晚禾、秋草是视觉描写,鹊噪是听觉描写);远近结合(鹊噪晚禾地是远景,蝶飞秋草畦是近景)。
2.分析尾联在诗歌中的作用。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又一骑驿马急驰而来,在驿站旁的树荫下打住。
驿使下马奔站内交差去了,留下驿马因疲惫而长一声短一声的嘶鸣。
这些传送重要急件的驿使,身背公文袋,不论烈日、寒风,还是大雨、冰雪的天气,不分昼夜,快马加鞭,飞奔在尘土飞扬的驿道上。
从结构上看:此句照应诗题“秋日送客至潜水驿”,呼应首句“候吏立沙际”。
从内容上看:点明送客地点,表明全诗主旨。
从表现手法上讲:借景抒情,以驿马再三嘶鸣烘托(渲染)依依惜别之情。
2.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徽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阅读这首词,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出猎场景的。
2.词中两次写到“射”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弓,《说文解字》的释义为“兵也,所以发矢”,后引申出“形状或作用像弓的器物”之意。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详细解析】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详细解析】一、诗歌鉴赏1.古诗词阅读长相思(唐)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根据上面两首《长相思》,说说“长相思”词的写作特点。
2.两首《长相思》都写到“山”“水”,但蕴含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案】1.(1)一首36字(2)上下阙格式相同,一阙4句。
(3)一韵到底,有叠韵。
(4)取材上多写相思之情。
2.(1)白居易《长相思》以流水比人,暗喻少妇的心随着流水追随丈夫远去。
“吴山点点愁”用拟人化的手法,婉转地表现少妇思念丈夫的愁苦。
整首词表达少妇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思念与怨恨。
(2)纳兰《长相思》里提到“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
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这首词表达纳兰“思归”的委婉心境。
【解析】1.分析词的写作特点,要求学生从字数。
上下阕的格式,押韵好和韵脚等方面分析。
本题两首“长相思”的字数相同,都是36个字。
两首上下阕的格式相同,四句18个字。
都押韵。
白居易词韵脚是“ou”,表达思念亲人的情感。
纳兰性德词韵脚是“ing”,表达思念家乡的情感。
2.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
白居易《长相思》他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绵绵的离情别绪,深沉的思念和由此而产生的怨恨情绪;外景中明明的月光,长长的流水,点点的远山,与思妇内心世界中悠悠的思怨,极为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整首词表达少妇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思念与怨恨。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
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
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下列小题。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请你选取一联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你脑海中呈现的战争场面,并写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秋”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诗人或借秋的萧索表现愁绪,或借秋的活力表现朝气……下列诗句中,与《雁门太守行》中“秋意”最相近的一项是()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答案】1.①示例: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②示例:浴血奋战、誓死报国(视死如归,忠君报国)2.D【解析】1.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赏析。
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作者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态上着力,用浓辞丽藻大红大绿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
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如:“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的画面: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时值深秋,黑云压城,战士们穿着铠甲在夕阳的映照下,在鼓舞人号角声中,浴血奋战,大块殷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使塞土的紫色显得更浓烈,让人感受到一种黯然凝重的气氛。
从而渲染出悲壮惨烈的战争的场面。
表达了浴血奋战、誓死报国(视死如归,忠君报国)的情感。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详细解析】(1)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详细解析】(1)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被春天的阳光赶逐着,雪已经从附近的山上汇成许多道混浊的小河向着淹没了的牧厂奔流。
自然用欣然的微笑睡梦xīng松地迎接一年的初晨,蔚蓝的天空发着光辉。
树林还透着,微微地现出绿色。
蜜蜂飞出了蜡质的蜂房去征收田野的贡奉。
山谷干了并且斑lán起来;一群群牛羊吵闹着,夜莺已经在夜的静寂里歌唱过了。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奔.()流xīng()松斑lán()(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它的正确写法是“”。
(3)“贡奉”的意思是;“静寂”中“寂”的意思是。
(4)仿照画线语句,写两句小诗。
【答案】(1)bēn;惺;斓(2)牧厂;牧场(3)贡献的物品;静,没有声音(4)示例一:蝉儿爬上高高的树枝,去歌唱夏季的美好;示例二:蚯蚓走出自己的寓所,去展示优美的身段。
【解析】【详解】(1)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如“惺忪”:.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从睡梦中醒来并恢复意识。
读“xīng sōng”,注意据义定音。
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惺”“斓”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如“牧场”:适于放牧的草场;经营畜牧业的生产单位。
注意据义定形。
(3)考查对词语的释义。
答此题,没有什么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看学生平时的积累。
对词语含义的把握。
注意对词语的整体意义的理解和记忆。
当然有的词语运用的语境不同,也会产生新的意义,这要根据情况而定。
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词语,多查字典,多识记。
2019年江苏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
2019年江苏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目录野渡[清]张謇野静河流阔,芦梢一向风。
船趋①绳力健,水啮.岸根空。
村栅牛羊熟,滩菰②雁骛丰。
但无沧海警③,安乐是吾通。
【注释】①趋:疾行。
②菰:生长在水里的一种草本植物。
③沧海警:海上传来的倭寇侵扰的警报。
7.本诗颔联中“啮”字用得很巧妙。
请说说妙在何处。
(3分)8.请以首联或颈联为例,谈谈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参考答案】7. 示例:“啮”动词,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水不断侵蚀河岸的情景。
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赏析。
赏析时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啮”是“啃食”的意思,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河水不断侵蚀河岸的情景。
8. 示例:首联:沉着冷静,热爱晚间的美景。
颈联:表达了诗人对乡间生活的热爱。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
这要结合全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抗击倭寇,希望人民安居乐业的思想感情。
首联写景,写出晚间环境的幽静,这是诗人在岸边巡视,表达了诗人沉着冷静,对夜间景色的喜爱之情;颈联写乡村的景物,“熟”“丰”两字表现出诗人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2019江苏南通)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岑参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①碛(qì)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12.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6分)(1)请概括本诗首联包含的信息。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诗尾联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结尾两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抒怀方式与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2.(6分)(1)时令、环境。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详细解析】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详细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徽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阅读这首词,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出猎场景的。
2.词中两次写到“射”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弓,《说文解字》的释义为“兵也,所以发矢”,后引申出“形状或作用像弓的器物”之意。
在古诗词中,经由诗人的描绘,弓又具有了表现英雄气概的内涵。
下列诗句中,与“会换雕弓如满月”中“弓”含义相近的一项是(甲)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乙)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韦庄《关河道中》)(丙)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答案】1.示例:运用动作、肖像描写,写出了左牵黄色猎犬、右驾捕猎苍鹰的出猎者的雄姿,写出了头戴锦帽、身着貂皮猎装的跟随者千骑竞逐的浩大声势和壮观场面。
2.示例:“亲射虎”,指亲自射杀猛虎,“射天狼”把射杀的目标对准入侵者,表达了作者的英勇豪迈之情,抒发了其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3.甲【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本题作答可依据“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所运用的动作、肖像描写方法和交代跟随者来概括作答。
2.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
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
这类试题涉及到古诗的“炼字”技巧。
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诗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
词句“亲射虎”是指亲自要射杀猛虎;“射天狼”中的“天狼”暗指当时的西夏,作者把射杀的目标对准入侵者。
通过这两个“射”,既展现了作者的英勇豪迈之情,又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一(2015·江苏宿迁市)1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5分)寒夜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
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2分)(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19.(1)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1分)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1分)(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1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1分)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
(1分)解析(1)此题考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想象要从诗歌描写的意境人手,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情景,可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2)此题考查探究诗歌意象的能力,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解答时要结合“梅花”这一物象本身的特点,再根据具体的情境,联系诗人的主观情思进行分析。
二(2015·江苏常州市)(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完成5——6题。
(3分)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1分)答:6.阅读全诗,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
(2分)答:5.“浮”有动态感,表现了洞庭湖宏大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1分);解析:此题考査古诗的炼字。
解答时不仅要注意字面意思,还要联系词语在诗歌中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6.亲人离散,漂泊无依的孤独感,(1分)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奈和伤心(1分)解析:此题考查诗歌蕴含的感情。
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内容和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
三(2015·江苏扬州市)(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
(6分)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9.⑴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之情。
(2分)⑵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
(4分)▲▲9.⑴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
⑵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第⑴题是体会诗人情感,这首诗前两句中,“十年曾一别”极言分别时间之久;“征路此相逢”是说就别后相见,由此可体会到诗人久别重逢时的愉悦心情。
第⑵题是赏析诗句,要求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解答这题,要注意“景”和“情”的融合,同时“情”包含“与友人又别”和“对前途迷茫”两层情感。
四(2015·江苏徐州市)(二)古诗词赏析。
(3分)9.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作者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9.【答案】B。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解答这题,要在熟悉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如B 项的“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是环境描写,营造的是一种幽静冷落的气氛,更增添了凄凉与愁苦之情。
故该项的陈述错误。
五(2015·江苏连云港市)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迎燕(宋)葛天民咫尺①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注释】①咫尺:距离很近。
比喻春天的短暂。
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1.这是一首咏物诗。
首联能让人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2.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有何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1.【解析】本题是对古诗词识记能力的考查。
可根据下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提示,马上就可想到上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来,但要注意默写时不能有错字。
【答案】旧时王谢堂前燕。
2.【解析】本题是对诗句中关键词语鉴赏能力的考查。
解答这题,既要结合全使内容,又要联系诗词主旨来思考,可从“旧帘”在诗中与某些内容的照应关系、构成的修辞特点以及诗人情感等方面来组织语言,只要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
【答案】①“旧帘”表明这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呼应首联的“寻常百姓家”。
②“旧帘”是小燕子顺利找到前一年住过的人家的标志。
③“旧帘”与上句中的“新燕”均为名词,词性相对,符合诗歌的对仗要求。
④表现了主人对燕子的喜爱,人与燕子的和谐关系。
(答到三点即可)3.【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句意境的能力。
解答这题,要根据诗句的意思展开合理的想象,抓住句子中“翅湿”“泥香”等重点词,把燕子衔泥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切忌只作句子翻译。
【答案】示例:春雨绵绵,小燕子扑扇着翅膀忙着衔泥筑巢,细雨沾湿了双翅,嘴上衔着的泥土还带着落花的芳香。
(意近即可)六(2015·江苏盐城市)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的夔州。
②渚:水中的小洲。
③百年:犹言一生。
1.阅读中间两联,完成以下两题。
(1)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第二联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联多角度写出了诗人的悲苦,请简要说出其中的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联抒发的情感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似,但抒情方式不,请分别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中意境的描绘和对诗中内容的理解。
第(1)题是根据诗句再现画面,解答这题,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围绕“落木无边,长江咆哮”之意,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的语句描绘出来。
第⑵题指定的是第三联,可紧抓诗句中“悲”“客”“病”“独”等关键字来分析。
【答案】(1)示例: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2)客居他乡;离家万里;多病缠身;孤独登高;漂泊无依。
2.【解析】本题是对抒情方式理解能力的考查。
本诗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的情感相同,但方式有别,该诗借“繁霜鬓”“停浊酒杯”的描写,间接表现了自己的伤时抒怀的愤懑之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情溢外表,赤裸裸地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答案】都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前者间接抒情,委婉含蓄;后者则直抒胸臆。
七(2015·江苏泰州市)(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7题。
(6分)望夫石王建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望夫石①刘禹锡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注】①望夫石:亦作望夫山。
(1)“化为石,不回头”与刘禹锡诗中“”一句意思相近。
(1分)(2)刘禹锡诗中“望”字出现了三次,请赏析其妙处。
(3分)(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句“望夫处,江悠悠”,采用了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绵绵不绝。
B.“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
C.“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夫”字的叠用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果。
D.“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情,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
7.(1)只似当时初望时(2)全诗紧扣题面,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
“望”字三见,诗意也推进了三层。
一、二句从“望夫石”的传说入题,是第一层,“终日”即从早到晚,又含日复一日时间久远之意。
可见“望”者一往情深。
三句“望来已是几千载”比“终日望夫”意思更进一层。
望夫石守候山头,风雨不动,几千年如一日。
──这大大突出了那苦恋的执着。
“望夫”的题意至此似已淋漓尽致。
殊不知在写“几千载”久望之后,末句突然出现“初望”二字。
这出乎意外,又尽情入妙。
因为“初望”的心情最迫切,写久望只如初望,就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深切和久远。
这里“望”字第三次出现,把诗情引向新的高度。
三、四句层次上有递进关系,但通过“已是”与“只似”虚词的呼应,又有一气呵成之感。
(3)B.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理解和赏析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1)“只似当时初望时”表达出盼夫归来的始终如一的神态,这与“不回头”意思相近。
(2)重点是指出“望”的三层不同意思。
(3)“行人”是指“望夫”中的“夫”,即丈夫。
八(2015·江苏镇江市)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6.【解析】本题是对诗词内容理解能力的考查。
题目要求填写诗人的行踪,解答这题,要通读全诗,从诗中不难看出诗人由乘船(第一句“溪上”)出发,途径松林(第二句“深松”),后达寺庙(第一句中“精舍”)。
【答案】溪上或船上;柏林寺7.【解析】本题是对诗句赏析能力的考查。
从“青山霁后云犹在”中“霁”字不难想到,雨过天晴,一切被雨水冲刷后焕然一新,再者“云犹在”,白云与青山相对比,更加增添了青山的翠色。
围绕这个意思,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一是雨后,青山如洗,苍翠欲滴;二是白云映衬,更显苍翠。
(意思对即可)8.【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领悟能力。
解答这题,要联系诗词的具体内容作分析,如诗的最后一句“画出西南四五峰”,诗人对“四五峰”壮观景象的突现感到十分惊讶,为此表达了诗人对奇观异景的惊喜和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