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之语法变异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语言之语法变异现象

王洁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河北三河065201)[摘要] 网络语言是人们进行网络交流的工具。由于它使用场合的特殊性,使得这种语言形式与传统语言有所不同。与现实中的自然语言相比,网络语言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就是语法的变异性,这种变异性有诸多表现形式。它们在使用上更加灵活,具有不受传统语法制约的随意性特征,并得到网民们的普遍认同,成为网络语法规则。

[关键词] 网络语言;语法变异;表现形式

网络语言在语法上常常冒传统语言学天下之大不韪。由于它是虚拟世界的语言,特殊的交际环境造成其语法变异现象屡见不鲜。网络语言的语法变异是指在网络语言中出现了新的语法现象或存在对传统语法规则偏离的语言现象。网民们出于对网络交际语言新奇性的追求和提高交际速度的考虑,常常打破一般语法规则的限制,创造出一些新的语法表现形式。

一、词类转换

语言学中有转类一说,即一个词从某种词类转入另一种词类的现象。由于汉语是词根语,缺少标志性转变的形态成分,一般不能够通过添加或改变词尾的办法来实现词性的转变,所以它常常采用通过搭配关系来实现这一转变。有时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凭借上下文的条件而临时转变词性,这也被视为词类“活用”现象。在古代汉语发展史上,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之间的活用、兼用现象非常普遍。例如“花、草、木、麻、毛、方、圆、尖、素、神、精、土、洋”等,最初都是名词,后来才转变为名、形兼类词。[1]在网络用语

中这样的词性转换现象比比皆是。

(一)名词用作动词

1.雷

2008年至今广泛流行于网络中的一个词就是“雷”。在这之前,人们看到“雷”,可能联想到的只是电闪雷鸣这类自然现象。但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这个原本普通的词语,却在网络这个“大熔炉”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并且至今仍旧红透网络半边天。在网络上随便搜索一下,就可以发现很多动词用法的“雷”。既有带宾语,又有带补语,甚至还有“v+v”,“v一下”的格式,例如:

(1)百花奖上的袁立把我雷.死了![2]

(2)我来雷.一下大家。[3]

(3)雷.出亚洲,囧向世界。[4]

(4)囧囧更有神,雷雷

..更健康。[5]

上例中的“雷”,例(1)是带补语,例(3)是带宾语,而例(2)是“v一下”的格式,例(4)是“v+v”格式,这些都说明“雷”在这里已然是一个典型的动词了。结合具体语境,我们不难得知“雷”有“震撼、打击、惊吓”的意思,说某人被“雷”,显然是指某人受到始料未及的外界刺激,继而产生强烈的震撼感:震惊、无奈、痛苦甚至崩溃。说得形象些,这种震撼带给人的感受有如“五雷轰顶”一般,面色焦黑,脑中轰然,全身麻木。随着“雷人”一词的风靡,它已从网上走到了网下。例如在2009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上主持人就有“雷人不雷人”这样的台词。

2.N1+N2(pron)格式

这类拥有动词功能的名词通常是“V+ N1+给+N2(pron)”格式中动作的宾语,在网络中通常用“N1+N2(pron)”格式,例如:

(1)有事电我——有事给我打电话

(2)别忘了E(伊妹儿)我——别忘记给我发电子邮件

(3)你知道我Q你了吗——你知道我给你QQ留言了吗

例(1)中“电”是“电话”的简称,在具体语境下,由于交际双方有共同的话语背景,所以发话人说出“电我”时不会引起歧义,这样的表达反而节省了时间,经济简便又实用。例(2)中的“E”是英文单词“E——mail”的缩略简称,即“电子邮件”,这本是一个名词,但在这里却作了动词,这容易让人联想起“Don’t forget to e-mail me”的英语句子。在这里,可能是“联想翻译法”起了作用。虽然在网络上“E”作动词的情况屡见不鲜,可是从没见到有人说“别忘记电子邮件我”或“电子邮箱我”。这也可能是英语对汉语影响的结果。由于时下网民们尤其是年轻网民大都学过英文,有英语基础,加之在网络世界中英语始终占据着强势语言的主宰地位,所以就不难想象网民们仿效英语句法造出一些不合传统汉语语法规则的句子来,这自然就会影响到汉语词性的转变和语序的变异。这种情况同样也可以用来解释例(3)中“Q”的用法,“Q”是“QQ”的简写,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种网络实时聊天工具,原本是“OICQ”(Open,I seek you.)——网络在线寻呼,后简称为“QQ”,“Q+N”明显是受到英语句法的影响。原句的英文是“Do you know I seek you?”(你知道我在找你吗?)值得注意的是类似这样的用法已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很多已经约定俗成固定下来,并得到广大网民们的认同,这不能不说是对汉语规范工作的又一挑战。

3.其他情况

网络交际中名词动用的情况非常常见,例如“我电话呢”意思是“我正在打电话呢”“我班儿去了”意思是“我去上班了”“百度一下”是说“用百度搜索一下”“今天你杯具了吗?”这里的“杯具”是谐音“悲剧”这个词,在这儿名词作动词用,表示一种主观上的不如意、不顺心或者失败,戏谑的味道比较强。

(二)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本来没有动作性,但在网络语言中,常常赋予形容词动词的功能,

甚至有时还能用于被动结构,例如:

1.短:“有事短我”,是有事给我发短信的意思。“短”本是形容词,因作限定词修饰“信息”,短消息或短信息是手机用户之间相互发送的信息,因为内容不长所以被称为短消息。这里是用借代的手法,用特征代整体,即用“短”来指代短消息,而且被用作动词,是“发短消息”的意思。

2.扁:在汉语普通话中原来只有形容词词性,但在网络新词语中却被活用为动词,即“揍扁”,如“扁你”,就是揍扁你的意思,有形象化的色彩。现在这个词也多用于“被”字结构中,如“我今天被扁了”,“你小心被扁哦”,“被群扁的滋味不好受”等。这些网语句子中的“扁”,并不都是指揍扁了,而是指被强烈地“口诛笔伐”,即遭到大家的言语攻击,或被言语贬低或被整蛊嘲讽,总之“扁”的语义在网络上已经泛化了。

3.雷:“雷”在网络交流中不仅有动词的用法,而且还经常用作形容词,例如:

(1)把一年收入都消费,太雷.了![6]

(2)约会博士有点儿雷.。[7]

(3)这本定价75元的作文书,不一定是最贵的,但一定是最雷.的。[8]

(三)名词形容词化

1.专有名词形容词化

(1)克林顿:是美国前总统的名字,是个专有名词,但在网络语言中,却被用作形容词。克林顿为保护自己,在面对比较尖锐的问题提问时,经常用“我不记得”“我想不起来”这样的回答,甚至在被问到关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相关问题时,他总是说“那要看你如何定义这件事”,据说这句话已经成为辩护的经典名句。所以,在网络上,“你说话很克林顿”这个句子中,“克林顿”已经是个形容词,意思是你说话很有克林顿的风格,即说话很虚伪、很没有诚意的意思。

(2)哈姆莱特:这本是莎士比亚作品中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形象,是个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