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爱的艺术》
《爱的艺术》读书心得(二篇)
《爱的艺术》读书心得《爱的艺术》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撰写的一本心灵成长类图书。
在这本书中,弗洛姆以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了爱的本质、爱的类型、爱的难题以及如何实现有意义的爱的艺术。
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他帮助读者理解了爱的实质,并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以帮助我们在爱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就。
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爱并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持续的行为和选择。
爱是一种关注他人的态度,它不仅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欲望,也关注对方的成长和幸福。
爱的艺术是需要不断学习和培养的,它需要我们去超越自我,关注他人,扩展自己的能力和视野。
弗洛姆在书中提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爱,如父母对子女的爱、友谊之爱、性之爱等。
这些爱的类型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他强调了平等和尊重在爱中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对别人有控制欲望、剥夺别人的自由,否则这种所谓的爱其实是对他人的侵犯。
另外,书中还提及了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爱的难题,如爱的自私、爱的独占、爱的无主体等。
这些难题源于个体的自私心理和社会的变革,导致人们在爱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忽略了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弗洛姆建议人们在感情关系中保持自由和独立的意识,不过度依赖他人,同时也要持续学习和成长,以便更好地与他人建立关系。
在书的最后,弗洛姆讨论了实现有意义的爱的路径。
他认为,实现有意义的爱需要人们发展自己的潜能,拥有独立自主的个性,并通过自我成长来发展爱的能力。
他建议人们在寻找伴侣时要慎重选择,应该注重对方的人格特质和价值观,并在关系中保持平等和尊重。
此外,他还提到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了培养自我责任和自我认识的必要性,以便更好地拥抱和实现有意义的爱。
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弗洛姆的观点和思考方式引发了我对爱的深度反思,并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爱的本质。
书中的观点和案例也给我提供了实际的指导,让我能够更好地处理我的人际关系。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爱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感觉,而是一种行为和选择。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读后感《爱的艺术》是一本由艾·弗洛姆所著的心理学著作,它深刻地探讨了爱的本质和爱的艺术。
这本书以其深刻的洞察和独特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爱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爱的艺术》中,弗洛姆首先对爱进行了定义。
他认为,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为和态度。
爱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和付出,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和索取。
弗洛姆指出,真正的爱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需要理解和尊重对方,需要建立互相支持和信任的关系。
这种爱是一种成熟的爱,是一种能够让人成长和快乐的爱。
除了对爱的定义,弗洛姆还深入探讨了爱的障碍和破坏。
他指出,现代社会的人们往往对爱存在着误解和偏见,他们把爱当做一种消费品或者享乐的工具,而忽视了爱的深层含义和价值。
这种对爱的误解导致了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浮躁和不稳定,也导致了许多人陷入了孤独和焦虑之中。
弗洛姆认为,要真正理解爱,就需要摆脱这些偏见和误解,重新审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建立起真正的爱和尊重。
在《爱的艺术》中,弗洛姆还提出了一些实践的方法和建议,帮助人们真正理解和实践爱的艺术。
他指出,要想获得真正的爱,就需要培养自己的人格和品质,需要学会理解和包容他人,需要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和互相支持。
这种爱是一种成熟的爱,是一种能够让人成长和快乐的爱。
通过这些方法和建议,弗洛姆帮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找到了真正的爱和快乐。
通过阅读《爱的艺术》,我对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明白了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为和态度。
我也明白了真正的爱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需要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和互相支持。
通过这本书,我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爱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相信,通过努力和实践,我一定能够获得真正的爱和快乐。
《爱的艺术》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它不仅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也让我们找到了真正的爱和快乐。
赏析《爱的艺术》
赏析《爱的艺术》
《爱的艺术》是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通过对爱的分析和探讨,揭示了爱的本质和意义。
以下是对《爱的艺术》的赏析:
1. 爱的本质:弗洛姆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
爱是对他人的尊重、关心和接纳,是一种情感上的结合。
2. 爱的分类:弗洛姆将爱分为四种类型:母爱、父爱、性爱和自爱。
母爱是无条件的,父爱是有条件的,性爱是浪漫的,自爱是自我实现的。
3. 爱的要素:弗洛姆强调了爱的要素,包括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
只有具备这些要素,才能真正地爱一个人。
4. 爱的实践:弗洛姆认为,爱的实践需要勇气、耐心和努力。
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成为一种成熟的能力。
5. 爱的现代意义:弗洛姆指出,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爱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浪漫的爱情上,而忽略了其他形式的爱。
这导致了爱的缺失和孤独感的加剧。
6. 爱与自由:弗洛姆认为,爱与自由是相辅相成的。
一个成熟的人,既能享受爱带来的幸福,也能在爱中保持独立和自由。
总之,《爱的艺术》是一本深入探讨爱的本质和意义的经典之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爱的真谛,学会如何去爱和被爱。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篇一】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婴孩呱呱坠地,以血缘为密码开启爱的神秘之门。
这份与生俱来的珍贵礼物——爱,是哺育人成长的精神母乳。
沐浴在爱的恩泽下,感受着蕴含其中的人性的美好与光辉,人格之树茁壮成长、茂盛参天。
而后播洒下一片爱的浓荫,给亲人、给朋友、给世界,一份成熟的、勇敢的爱的回馈,完成一度爱的循环。
通过爱的交互,清晰对生存、对生命的认知。
爱首先是给予而不是索取。
人们往往因为不被认同、不被爱而沮丧,也所以将自己囚禁在孤寂的花园中,拒绝打开爱人的心扉。
这是因为他们还停留在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给予是力量的表现。
恰恰是通过给予,人们体现自己的力量与自信。
当我们回味对爱的体验,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无私无怨地给予让还是孩子的我们产生了错误的理解。
我们认为被爱是理所理应的,因而当我们走向陌生的社会,面对非亲非故的陌生人,我们失去了从前从亲人获取的那种理所理应,心里的误差让刚刚脱离稚嫩的我们无所适从,因而进入思想孤寂的樊笼。
正如弗洛姆所说:爱是一门艺术,要求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为之付出努力。
这首先就要求我们有独立的人格、成熟的思想和对爱的理解。
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母体的胎衣出生时就脱落,而思想的胎衣只有当我们的人格真正健全才能完全摆脱。
能够给予成熟的爱就是一个人人格健全的表现。
成熟的爱的发展融合了父亲的良知和母亲的良知。
这样他既能相信世间有无条件的祝福、无条件的平和、无条件的爱,又明白有些爱需要自律、需要争取。
【篇二】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提到爱,我们最先想到的便是爱情。
古今中外,多少人沉浸在缠绵的爱情中,或离或聚,或悲或喜。
作为渺小的个体,我们绝大部分人无法不被这些情感所困扰,每个人对待爱情也都有自己的看法。
到了一定年纪,我们会渴望爱情,憧憬爱情,爱的种子在心中的萌芽是那样的自然,不需要理由。
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是人类生存的规律。
或许像弗洛姆认为的,人内心存有一种孤独感,它使得我们寻求与外界的联系,选择群居甚至纵欲的方式解决由孤独感引发的恐惧。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精选3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1刚刚才将费洛姆的《爱的艺术》这本书读完,它不仅让我进一步的理解爱的含义,同时也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爱的艺术》从人类最关注打的爱情话题着手,探讨了爱的本质,爱的历史以及爱在现今时代所遇到的价值和精神危机。
在未读这本书前,我和大多数的人一样片面的认为爱就是一种令人心神荡漾的情感,爱本身十分简单,没什么可学的,困难在于找不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
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粗浅的。
但在费洛姆《爱的艺术》里我找到了那个指引着我前进的灯塔。
确实爱就是一门艺术,正如生活是一门艺术一样。
我们要学会如何去爱,就得像学习其他的艺术——如音乐、绘画、木工等一样去开展行动。
人们往往通过外在因素来赢得别人的爱。
如男子所采取的方法是在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获得成功,尽可能地攫取权力或获取财富。
而女人通过塑造形体和服饰打扮等手段使自己富有吸引力。
虽然在现今社会里,这种行动很吃香,但是他们往往忽视了内在因素。
爱应该是一种主动性的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性的情感。
爱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得到发挥而且用不是强制的产物。
爱包括了给予、责任、尊重、关心、了解等,在爱别人之前必先自爱,如果一个人能创造性地去爱,那他必然也爱自己;但他只爱别人,那他根本就没有能力去爱。
爱是给予,只有你付出,给予后才会有收获,俗话说的好“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千万别认为给予就是在吃亏,其实他是爱的另一种诠释。
爱是责任,因为爱,一个幸福的家庭诞生了,从此作为家里的支柱就有了所承担的责任,这是一个完全自愿的行为。
爱是尊重,我们应该关注对方应该按照自身的本性成长和表现,不能利用对方,给对方自己的空间与自由。
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应该先了解对方,如果你不了解对方,那么想尊重对方就不怎么可能。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爱的艺术》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书籍。
书中弗洛姆通过对爱的探讨,给我们带来了深思。
书中弗洛姆首先明确了一个观点,即爱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行为和选择。
他认为,爱需要经过努力和承诺,而不仅仅是依靠感觉。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将爱看作是一种感觉的产物,一旦感觉消失,我们就会觉得爱也消失了。
但是,弗洛姆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是一种选择和行为,不仅仅是一个感觉。
此外,书中弗洛姆还对爱和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指出,爱和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爱是一种完全的关注和投入,而性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行为。
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将性看作是爱的代替品,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弗洛姆呼吁我们要意识到爱与性的区别,真正地去追求爱的艺术。
最后,书中弗洛姆还讨论了爱的自由和责任。
他认为,爱需要给予对方自由,并且要对对方负起责任。
这是爱的一种表现,也是爱的艺术的体现。
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对爱失去自由和责任感,这种偏离了真正的爱的本质。
弗洛姆通过对爱的自由和责任的讨论,提醒我们要真正地去理解和实践爱的艺术。
通过阅读《爱的艺术》,我对爱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爱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选择和行为;爱和性不是同一种东西,不能混为一谈;爱需要给予对方自由,并且要对对方负起责任。
这些观点都让我受益匪浅。
我深深地意识到,爱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和实践。
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要以爱为出发点,去追求更深层次的关爱和关注。
总之,弗洛姆的《爱的艺术》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书籍。
它通过对爱的探讨,让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爱的本质。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对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会将书中的观点应用到我的生活中,去追求真正的爱的艺术。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精选3篇)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精选3篇)弗洛姆《爱的艺术》篇1读完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很好的一本薄薄的书。
人的孤独感是无法回避的事情,克服的办法一是创造,主动去改造自然,实现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联通;另一个就是爱,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实现自我和人群之间的联通。
无论是创造还是爱,都是主动性的行为;所以弗洛姆提倡“创造性的人格”。
通俗地说,爱是给予而不是理解。
爱确实是内心强大的表现。
当然,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说,感情是弱者的感情,但是,过于脆弱的相互依靠的感情可能也无法真正健康而长久。
我赞成说,一个懂得并且能够享受孤独的人——独处,而不求助于各种他者(包括人和物)的支持——才有着真正的去爱人的力量。
真正的爱里,就应能够同时成就自己和他人。
无论是一味索取的爱,还是按照自己的臆想一味给予并且认为对方需要的爱,都是不健康的。
弗洛姆也超多探讨了现代社会是否有利于爱的培养的问题,他认为,西方社会导致了爱的溃散;其主要论据在于,现代社会的组织方式带来了现代人与自身、与其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被异化了。
我赞同,在工业大革命之后,“物”在人类生活中享有了从未有过的地位,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崇拜;但是我不敢肯定,在现代社会之前,爱是普遍的,而现代社会的到来,带来了爱的溃散。
可能确实现代对于人之间关系的抨击很多,从文学到哲学的各个方面,但是更加可能是由于人的信仰变化——从崇拜爱与美到崇拜物而贬低人——而造成的。
我们甚至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之前,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我们对自己的心灵更加敏感或者麻木。
所谓协作精神和相互体谅对于相处的作用,我想不只是现代会这么要求——人和人是不同的,相处之间摩擦就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同理心和让步就是必要的润滑剂,而非某个社会形态强加在于人身上的,只但是大众媒体会不会这样坦诚。
让步假设说,现代社会确实存在爱的溃散,这也不能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美德标准带来了这样的状况来概括。
如果爱——博爱、母爱、*,能够给人带来愉悦,那么人就不会轻易放手它们,不会因为社会崇尚协作精神,就贸然提议说,我们放下相互之间的爱,用协作好处上的共生来替代吧。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读后感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爱,追寻爱,却常常在爱中迷失,困惑。
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爱的认知之路,让我对爱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解。
这本书开篇就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爱是一门艺术,要求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
这与我们通常所认为的爱是一种本能的、自然而然的情感截然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以为爱就是心动的瞬间,是激情的迸发,却忽略了爱其实需要我们去学习,去培养,去经营。
弗洛姆指出,大多数人对爱的理解是相当幼稚和不成熟的。
我们把爱看作是被爱,是等待别人来爱我们,而不是主动去爱别人。
这种观念导致了我们在爱情中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总是期待对方给予我们爱,而自己却不愿意付出。
我们会因为没有得到对方足够的关注和爱而感到失落和痛苦,却没有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我们自己对爱的理解和态度上。
书中还提到了母爱和父爱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爱。
母爱是无条件的,是一种本能的、无私的给予;而父爱则是有条件的,需要我们通过努力去赢得。
这两种爱对我们的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我们能够同时体验到这两种爱,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爱的观念。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由于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母爱或者父爱,导致在成年后在爱与被爱中出现各种问题。
在探讨爱情时,弗洛姆认为真正的爱情并不是两个孤独的人相互依偎取暖,而是两个独立完整的灵魂相互欣赏、相互成就。
爱情不是占有,不是控制,而是给予,是尊重,是理解。
这让我反思自己过去的感情经历,发现自己曾经在爱情中过于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而忽略了对方的内心世界。
真正的爱应该是让对方能够自由地成长和发展,同时自己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进步和完善。
此外,弗洛姆还强调了爱的实践的重要性。
他说:“爱是一种主动性的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性的情感。
它是一种自足,而不是一种追索。
”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只是坐在那里等待爱降临,而是要主动地去付出爱,去关心他人,去为他人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弗洛姆《爱的艺术》主要观点
弗洛姆《爱的艺术》主要观点 经朋友介绍,读了著名⼼理学家和哲学家E。
弗洛姆的名著《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e)。
现将感触较深的观点摘录下来,与观者共勉。
基本观点:爱情是⼀种与⼈的成熟程度有直接关系的精神产物,懂得爱与去爱都需要具有爱的能⼒,懂得爱的艺术。
1、爱情是⼀种积极的,⽽不是消极的情绪。
⼀般来说可以⽤另⼀个说法来表达,即爱情⾸先是给⽽不是得。
2、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些其他的基本要素。
这些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关⼼、责任⼼、尊重和了解。
⼈们只有认识对⽅,了解对⽅才能尊重对⽅。
如果不以了解为基础,关⼼和责任⼼都会是盲⽬的,⽽如果不是从关怀的⾓度出发去了解对⽅,这种了解也是⽆益的。
3、⼈们只有认识对⽅,了解对⽅才能尊重对⽅。
如果不以了解为基础,关⼼和责任⼼都会是盲⽬的,⽽如果不是从关怀的⾓度出发去了解对⽅,这种了解也是⽆益的。
4、成熟的⼈就是指能够创造性地发挥⾃⼰⼒量的⼈。
成熟的⼈只想拥有他⾃⼰的劳动果实,放弃了获取全⼒和全知的⾃恋幻想,并有⼀种谦恭的态度。
这⼀态度的基础是他内⼼的⼒量,单单这股⼒量就能使他进⾏真正的、创造性的劳动。
5、事实上寻求爱的⼈不会不被所爱之⼈所寻求。
6、如果爱情的明灯照亮了这颗⼼,它也必然会照亮那颗⼼。
7、如果对神的爱在你⼼中滋长,那神也会加爱于你。
8、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爱。
"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爱,因为我爱⼈。
"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9、如果⼀个⼈只爱他的对象,⽽对其他的⼈⽆动于衷,他的爱就不是爱,⽽是⼀种共⽣有机体的联系或者是⼀种更⾼级意义上的⾃私。
10、弱⼩是⼀种暂时状态,⽽⾃⼒更⽣,⾛⾃⼰的路的能⼒是普遍的持续状态。
11、母亲要赋予孩⼦对⽣活的爱,⽽不仅仅是活下来的愿望。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1、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爱的艺术》一书,说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世间所有的大爱和小爱。
首先,说说爱情吧。
“成熟的爱情,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即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
”事实上,我不觉得自己有资格有能力去谈论爱情,为什么?因为我的不成熟,因为我的恐惧和逃避,至今我好像从来没有进入过恋爱的状态,切身体会到什么是爱情。
这本书里介绍了几种经常出现的非理性的爱情形式:偶像化的爱情,倾向于把自己所爱的人“神化”,失去对自己力量的觉悟,在被爱者身上失去自己。
没有人符合崇拜者的心愿,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失望;多愁善感的爱情,这种爱情的本质就是它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而不是存在于同另一个人实实在在的结合之中,如果爱情成为两个真是的人之间的一种现实关系,就会僵化了;投射做法,回避自己的问题,从而把注意力放到“所爱者”的错误和缺点上,对自己的问题和弱点不闻不问,永远在考虑如何指责对方或教育对方。
上述几种形式,我看到了自己思想中与之相同的地方。
值得检讨的是,我总是活在幻想中,把一个真实的人现实状态忽略到,只看到了我想象中他的图像,没有客观认识一个人和了解他的真正本质;同时,我还把爱情理想化,把它看做是避风港,以为爱情意味着没有冲突和争吵,所以面对不完美的对象,不完美的关系,我忽略了不完美的自己,一味追求不存在的完美。
另外,此书也让我对真正意义的母爱增加了一点认识,母爱是无条件的,对自己孩子的生活和需求做出毫无保留的肯定,关心他并对其成长负有责任,维护和发展弱小生命;使孩子热爱生活,要让他感到“活着是那么好”,最后一点,也是我认为最难以做到的一点,母爱还包括对孩子的放手,忍受同孩子的分离,以及在分离后继续爱孩子。
正如老师育儿课上所说,虽然很多人都当了父母,但是我们都没有学习过如何去做一位爱而得法的父母,我们凭着一腔热情,对孩子倾注所爱,做出一些为他好的行为,但是后来却发现孩子没有成为我们心目中的那个样子,他们甚至拒绝我们对他们的好,想着早点飞离我们的身边。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读后感引言概述:《爱的艺术》是一本由心理学家厄温·弗洛姆(Erich Fromm)撰写的经典著作,探讨了爱的本质、意义和技巧。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爱的艺术。
一、爱的定义1.1 爱的本质:弗洛姆认为,爱是一种积极的力量,是一种行为而非一种感觉。
它包括关心、尊重、责任和关注他人的需求。
1.2 爱的意义:爱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可以带来幸福、满足感和内心的安宁。
同时,爱也是人类发展和成长的基石。
1.3 爱的技巧:弗洛姆强调了爱的技巧,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接纳、尊重他人、倾听对方、建立亲密关系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实践爱。
二、爱的障碍2.1 自我中心:弗洛姆指出,自我中心是爱的最大障碍之一。
当一个人过于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时,就会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无法真正与他人建立深刻的情感联系。
2.2 恐惧和焦虑:恐惧和焦虑也是爱的障碍之一。
当一个人害怕被伤害、被拒绝或失去对方时,就会在爱的关系中表现出不安全感,难以真正地投入和信任。
2.3 社会压力和期望:社会的期望和压力也可能成为爱的障碍。
当一个人被社会规范和标准束缚时,就会难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爱和情感。
三、爱的实践3.1 自我成长:要实践爱的艺术,首先需要进行自我成长和自我认识。
只有了解自己的需求、价值观和情感,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建立真诚的关系。
3.2 尊重和包容:爱的实践需要尊重和包容他人的差异和特点。
只有接纳对方的全部,包括优点和缺点,才能建立健康的爱的关系。
3.3 沟通和倾听:沟通和倾听是爱的重要表现形式。
通过坦诚的交流和倾听对方的需求和感受,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促进关系的深化。
四、爱的价值4.1 幸福和满足感:实践爱的艺术可以带来幸福和满足感。
当我们学会爱和被爱时,内心的空虚和孤独感会得到缓解,生活也会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4.2 成长和发展:爱不仅可以带来个人的幸福,还可以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爱的艺术》读后感(三篇)
《爱的艺术》读后感“一无所知的人儿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儿也就什么也不懂。
什么都不懂的人儿是没有价值的。
懂得事理的人儿也懂得爱、观察和发现……对事物本质了解得越多,也就越钟爱……设想所有水果与草莓同时成熟的人儿也就对葡萄一无所知”在本书的开篇,弗洛姆引用了帕拉塞萨斯(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的这句看似与感情无关的古话,却在必须程度上证明他的观点,若想获得爱,则需了解爱。
弗洛姆是著名的德国(后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试图保存两者的真理,用对方的原理修正进行另一方的理论,得出最后的综合体。
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
这本《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
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20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
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但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透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潜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
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此刻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熟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
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在《爱的艺术》开始处,弗洛姆就指出爱是一门艺术,而不只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
堕入爱的情网,falling inlove,并不能称为真正的爱情。
真正长久的爱情〔being inlove〕具有几个必备的要素〔予以、关怀、责任心、尊敬和了解〕。
首先,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心情。
陷入爱情时那种失去自我的狂热的爱恋在弗洛姆看来事实上是一种热忱的奴隶,他的积极性事实上是一种消极性. 爱是一种类似艺术的技能,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后天的学习与修炼,与人的精神修炼的成熟度有关。
这种学习不是象掌控一门工具、或了解一门知识那样学习,而是象禅宗的艺术一样,弗洛姆从“激进的、人道主义的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场出发,把“爱”看作是人类对自己生存问题的一种回答,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统一的巨大能量。
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烦学到的一门艺术。
弗洛姆认为,成熟的爱情,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性格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
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并使人与人结合。
爱情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原来的面貌。
在爱情中涌现了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却依旧保持两体的怪现象。
“荒谬的是,保持孤独的技能是具有爱的技能的条件。
”弗洛姆认为爱情的第一要素是“给”,而不是得。
一个人应当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予以别人。
他应当同别人共享他的快乐、爱好、理解力、知识、幽默和哀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
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
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开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
因此他的给同时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由于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斥欢乐。
解读弗洛姆关于爱的人生观——《爱的艺术》述评
解读弗洛姆关于爱的人生观——《爱的艺术》述评刘俐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详细阐述了爱的意义和本质,总结了爱的实践方式,他向世人展示出了他独有的爱的人生观。
弗洛姆爱的人生观不仅是弗洛伊德和马克思思想调和后的产物,更反映了20世纪的社会大背景,包含了“对人类生存问题的解答”的伟大意义。
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学派——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艾里希·弗洛姆,将自己生活的整个20世纪的感受转化为理性思考,融注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心与忧虑,深入细致地分析了爱作为一门艺术的本质、要素以及崇高意义,并提出了怎样实践获得“爱”这门艺术的方法,于是便有了《爱的艺术》这部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经被翻译成近40种文字。
通过《爱的艺术》,弗洛姆向世人表明了自己关于爱的人生观。
1 对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思想的调和是弗洛姆爱的人生观的理论基础《爱的艺术》一书中,弗洛姆试图将马克思与弗洛伊德二人的思想理论进行调和运用,建立“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
1.1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是构成弗洛姆关于爱的人生观的理论基础之一。
人道主义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马克思的目标是使人在精神上得到解放,使人摆脱经济决定论的枷锁,使人的完整人性得到恢复,使人与其伙伴们以及自然界处于协调而且和谐的关系之中。
”马克思理论最终要实现的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让人作为个人得到人的解放,成为具有充分人性的人。
这与弗洛姆关注人性、体恤人类生存的人本主义情怀是相同的。
1.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弗洛姆爱的人生观的另一个理论基础。
虽然弗洛姆对弗洛伊德将人局限在生物学角度去理解提出了批判,但是他更多地吸收和肯定了弗洛伊德关于人的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的理论。
精神分析后来成为了一种异于医学却能够治疗人的灵魂、能引导人们获得自由和幸福的理论方法。
这一点与弗洛姆希望用爱来“救赎”人类的目标是一致的。
教师《爱的艺术》读后感
教师《爱的艺术》读后感《爱的艺术》是一本极具深度和启迪性的书籍,作者艾瑞克·弗洛姆通过对爱的不同层面和形式的探索,展示了爱的本质和意义。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被这本书所触动,它不仅引发了我对教育和人际关系的思考,也让我对自己的内心和人生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这本书让我反思了教育中的爱的意义和作用。
弗洛姆在书中提及了“爱的饥饿”这一概念,指出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感到孤独和无助,需要爱的滋养以满足心灵的需求。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爱的传递者。
我们应该用心去倾听学生的需求,并给予他们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自尊和情感发展。
只有真正关爱学生,才能引导他们全面成长,并促进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书中对爱的不同形式进行了深入剖析,这也引发了我对学校和教育体制的思考。
弗洛姆认为爱是一种全情投入的态度,包括关怀、责任和尊重。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学校和教育机构过分强调功利性的成绩评价和竞争,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这种功利导向的教育会削弱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使他们变得焦虑和压力重重。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目标,建立一种更加人性化和关爱性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学生。
此外,通过对爱的艺术的分析,弗洛姆还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
他强调了平等和自由在爱的关系中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建立在平等和自由的基础上的爱才是真正健康和持久的。
这对我们来说,不仅是对待家人和爱人的关系,也包括和同事、学生以及其他人的交往。
只有相互尊重和信任,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每个人都得到满足和成长。
同时,通过对书中所提到的较为严峻的“无爱状况”以及探索爱的艺术,我也对自己的内心和人生价值进行了反思。
我常常陷于一种追求功利和物质上的满足,却忽视了对自己内心需求的关注和满足。
这本书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内在的渴望,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
我希望通过对爱的实践和传递,成为学生生命中的一盏明灯,帮助他们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弗洛姆《爱的艺术》经典语录
弗洛姆《爱的艺术》经典语录1. “爱是一种主动性的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性的情感,这就像你主动去追求梦想,而不是等待梦想来找你呀!比如你喜欢一个人,你得主动去表达,而不是干等着人家来猜你的心思。
”2. “真正的爱意味着产生爱的能力,而不只是接受爱的能力,这不就像你有给予的力量,而不只是索取一样吗?想想看,你总是从别人那里获得关心,那你有没有主动去关心过别人呢?”3. “爱主要不是一种对某个特殊人的关系,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定一个人对整个世界而不是对某个爱的对象的关系的性格倾向,这就好比你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你生活的样子呀!你要是对生活充满爱,那整个世界在你眼里都会不一样,就像你对朋友友善,那你的朋友圈也会很和谐。
”4. “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难道不是吗?当我们感到孤独无助的时候,爱就是那温暖的港湾啊!就如同在黑暗中找到的那一束光。
比如说你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到家爱人的一个拥抱,是不是让你觉得一切都好了呢?”5. “不成熟的爱是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成熟的爱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这两者差别多大呀!就像你因为饿了去吃饭,和因为喜欢美食去吃饭,感觉能一样吗?你想想你对父母的爱,是哪种呢?”6. “如果我爱他人,我应该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这不就像你尊重朋友的选择,而不是强迫他按你的想法来吗?比如他喜欢摇滚音乐,你不能非要他去听古典音乐呀!”7. “爱是一种意志行为,是用自己的生命完全承诺另一生命的决心,这多坚定啊!就像战士上战场一样勇敢。
你看那些相濡以沫的老夫妻,他们不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吗?”8. “爱绝对不是感情上的消遣,它是一种严肃的力量,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呀!就像知识能改变命运一样重要。
你对待感情要是抱着玩玩的态度,那能得到真正的爱吗?”9. “了解的爱是真正的爱,不了解的爱就是盲目的爱,这不是很明显吗?你得知道对方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才能更好地爱他呀!就像你交朋友,你得了解他的性格脾气吧。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读后感《爱的艺术》读后感第一章:引言《爱的艺术》是一本由埃里希·弗洛姆所著的心理学著作。
该书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解读了人类对于爱的追求和实践。
通过分析爱的本质、形式和难题,弗洛姆揭示了真正的爱如何成为人类心灵的滋养之源。
本文将对这本书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
第二章:爱的本质在本章中,弗洛姆深入探讨了爱的本质。
他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态度,它表现为关心、尊重和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幸福。
爱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动,它需要我们通过付出和奉献来实现。
第三章:爱的形式在这一章节中,弗洛姆介绍了爱的几种形式,包括父母对子女的爱、友谊、性爱等。
他强调了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需求,我们应该理解和满足这些需要,以实现彼此的幸福和满足。
第四章:爱的难题这一章节探讨了爱存在的一些难题和挑战。
弗洛姆指出,爱容易受到自我和社会压力的干扰。
我们常常陷入自私、嫉妒、控制和依赖的陷阱中。
弗洛姆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技巧,帮助我们克服这些难题,建立健康和持久的爱的关系。
第五章:爱的发展本章介绍了爱的发展过程。
弗洛姆认为,爱需要时间和努力来培养和发展。
他提出了爱的阶段理论,包括热恋期、亲密期和承诺期。
弗洛姆鼓励我们在每个阶段都积极参与,并努力实现爱的成长和深化。
第六章:爱的力量在这一章节中,弗洛姆探讨了爱的力量和影响。
他认为,真正的爱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给人们带来幸福、满足和成长。
爱可以改变个人和社会,创造和谐、和平的环境。
结论通过阅读《爱的艺术》,我们对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洞察和指导,帮助我们实现更健康、更满意的爱的关系。
我们应该认识到爱需要付出和努力,但它也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财富之一。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爱:指对他人表达关心、尊重和关注的一种情感和行动。
2、热恋期:指恋爱关系起步阶段,双方充满激情和浪漫。
3、亲密期:指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分享内心感受和需求的阶段。
4、承诺期:指决定长期共同生活和承担责任的阶段。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的艺术》这本书是埃里希·弗洛姆的杰作,它以独特而深刻的视角探讨了爱的本质和艺术。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爱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弗洛姆强调爱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
这一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爱的定义。
我们常常将爱看作是一种情感的冲动,但弗洛姆指出,真正的爱需要投入努力、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和维护。
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成长和付出,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人的满足和快乐。
其次,弗洛姆提出了爱的要素,包括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
这些要素让我意识到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对他人的承诺和关怀。
真正的爱需要我们关心他人的需要,承担起责任,尊重他人的独立和个性,以及深入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真正的亲密关系,实现真正的爱的交流。
此外,弗洛姆还指出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
它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追求。
通过爱的活动,我们可以不断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总的来说,《爱的艺术》这本书让我对爱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它让我明白了爱的本质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爱的艺术。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将弗洛姆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用爱去温暖和关怀身边的人。
《爱的艺术》读书心得
《爱的艺术》读书心得
《爱的艺术》是一本关于爱情和人际关系的经典读物,作者埃
里希·弗洛姆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了爱的本质和艺术。
通过阅
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于爱的理解也有了新的认识。
在书中,弗洛姆提出了“爱是一种技艺”的观点,他认为爱不
是一种冲动或情感,而是一种需要学习和培养的技能。
他指出,真
正的爱需要自我成长和自我认识,需要付出努力和耐心。
这让我意
识到,爱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和提升。
弗洛姆还探讨了现代社会中的爱的问题,他认为现代人缺乏真
正的爱,而是更多地追求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
他指出,真正的
爱应该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和关怀,而不是一种交换或占有。
这让我
反思了自己对于爱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了现代社会中爱的真正困境。
通过阅读《爱的艺术》,我对于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意
识到了自己在爱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成长的地方。
我相信,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提升,才能成为真正懂得爱的人,也才能在人际
关系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启迪,我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地去实践和体验爱的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弗洛姆精彩语录
◆ 幼儿的爱遵循着这样的原则:“我爱因为 我被爱。”成人的爱则遵循着这个原则: “我被爱因为我爱。”
◆ 不成熟的爱说:“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成熟的爱说:“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7
弗洛姆精彩语录
◆ 爱某个人并不只是一种情感,同时它也是 一种决定,一种判断,一种承诺。一种情 感出现了,但也可以消失。当我的行为并 不包含判断和决定时,我怎么能断定这种 感情将永远持续下去呢?
8
弗洛姆《爱的艺术》
关于爱的三个“误区”
◆ 第一个误区 ◆ 爱=被爱 ◆ 大多数人都把爱的问题看成主要是被爱的
问题,而不是看成主动去爱和爱的能力的 问题。于是,爱的问题就是如何能被爱, 如何变得可爱。
2
关于爱的三个“误区”
◆ 第二个误区 ◆ 爱=爱的对象 ◆ 爱的问题就是爱的对象问题,而不是爱的
能力问题。人们认为爱是简单的,但是要 找到一个合适的爱的对象——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所 爱——则是困难的。
5
弗洛姆精彩语录
◆ 爱还包含着关心、责任、尊重、认识。
◆ 爱就是对我们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主动关心。你爱你 为之努力的东西,同样你也为你所爱的东西而努力。
◆ 责任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为,是我对另一个人的需要的反 应。
◆ 尊重意味着能按其本来面目看待某人,能够意识到他的独 特性。尊重意味着关心另一个人,使之按照其本性成长和 发展。
3
关于爱的三个“误区”
◆ 第三个误区 ◆ 爱=最初体验(而不是永久状态) ◆ 人们常常把“堕入”爱网时的最初体验和
“置身”于爱之中的持久状态混淆起来。 他们并不懂得,他们所产生的迷恋,那种 证明他们相爱之深的彼此“发痴”的状态, 实际上可能只是证明了他们先前的孤独程 度。
4
弗洛姆精彩语录
◆ 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 快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而是 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 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 我的财富、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