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课堂纪律

合集下载

如何组织好课堂纪律

如何组织好课堂纪律

如何组织好课堂纪律一、引言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只有在有序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教师也能更好地传授知识。

因此,组织好课堂纪律成为教师需要重视和努力探索的重要问题。

二、重视课堂环境1.准备充分:提前准备好教学用具和课堂材料,确保教学流畅进行。

2.布置整洁:让学生在整洁有序的环境中学习,可以增加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

3.营造愉快氛围:适当的笑声和鼓励可以让学生更加愿意参与课堂活动,维持良好的氛围。

三、建立规范行为1.明确纪律要求:在课堂一开始就明确告知学生对课堂纪律的要求,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2.设立奖惩机制: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对于违纪的学生进行适当惩罚,建立规范行为的体系。

3.示范行为:教师要做好自我管理,做学生的榜样,展示好的行为规范。

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1.提问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2.小组活动: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懂得互相尊重和合作,增强团队意识。

3.实践机会:给予学生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加学习乐趣。

五、定期自我反思1.课堂评估:定期对课堂纪律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地方。

2.听取意见:征求学生对课堂纪律的建议,让学生参与共建课堂纪律。

3.不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学生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纪律要求,持续优化课堂纪律管理。

六、结语组织好课堂纪律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更是整个教育系统的责任。

只有通过良好的纪律管理,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以上内容仅作参考,实际操作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上内容为如何组织好课堂纪律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对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所帮助。

课堂纪律整治方案

课堂纪律整治方案

课堂纪律整治方案引言: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而课堂纪律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

良好的课堂纪律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纪律意识。

然而,当前存在着一些课堂纪律不严肃的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整治。

一、加强教师管理1.教师要树立权威形象,确保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纪律要求。

2.教师要制定明确的纪律规定,如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发生无关话题等。

3.教师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规范行为,如打闹、聊天等。

二、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1.学校要加强学生纪律教育,让学生明白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学校要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如纪律教育讲座、纪律宣传活动等,提高学生对纪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学校要建立纪律考核制度,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三、加强家校合作1.学校要与家长建立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让家长共同关注和教育学生。

2.学校要组织家长参与纪律教育活动,增强家长对学生纪律的监督和引导。

四、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1.学校要提供舒适的教室和设备,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2.学校要定期检查课堂设施的维护情况,及时修理和更换不良设备,保障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呈现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地组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六、加强监督管理1.学校要建立健全的纪律监督机制,对教师和学生的纪律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学校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课堂纪律整治工作。

结语:课堂纪律整治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只有通过全面加强教师管理、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加强家校合作、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加强监督管理等措施的综合应用,才能建立起良好的课堂纪律体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应共同努力,共同维护课堂纪律,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班级课堂纪律管理规章制度

班级课堂纪律管理规章制度

班级课堂纪律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维护班级秩序,提高教学效率,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班所有学生及任课老师,具有法律效力,所有学生和老师都必须遵守。

第三条学生和老师在学习和教学中应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第四条学生应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纪律和态度,老师应该起到表率作用,正确引导学生,严格要求自己。

第二章课堂纪律管理第五条上课时学生应准时到达教室,不得迟到,迟到应向老师请假并接受相应处罚。

第六条学生应带齐课本、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保持课桌整洁,不得在课堂上大声喧哗、乱扔废纸废物。

第七条上课期间学生不能随意离开教室,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得到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

第八条学生在发言时应尊重他人,不得互相辱骂、扯皮,听到老师或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得插嘴或者打断别人发言。

第九条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不得做一切有损课堂秩序、影响其他同学正常学习和老师讲课的行为。

第十条上课时学生不得违反校规校纪,不得翘课、旷课或者早退,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应提前向班主任或老师请假。

第三章自律管理第十一条学生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得在课堂上睡觉、玩游戏,同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得拖延作业、课外活动等。

第十二条学生应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不得在课堂上吃零食、擦口红、涂指甲等不文明行为。

第十三条学生应保持班级卫生环境,不得在教室内乱扔垃圾、涂鸦或者污损公共设施,自觉维护课堂秩序和环境。

第十四条学生要遵守规章制度,听从老师和班级干部的管理和教导,不得与任何人串通作弊、抄袭。

第十五条学生要尊重老师和同学,不得在校园内进行欺凌、嘲笑他人等不良行为,保持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氛围。

第四章处罚规定第十六条学生违反班级课堂纪律管理规章制度的,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检查、抄写规章、站立教室后排等。

第十七条对于严重违纪行为的学生,可由班主任或班级干部报请老师集体讨论后决定,给予适当的处分,包括但不限于留校察看、通报家长、记过等。

班级各项纪律安排方案

班级各项纪律安排方案

班级各项纪律安排方案班级是教育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班级的纪律安排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促进班级的良好秩序和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班级各项纪律安排方案。

一、课堂纪律1. 准时到课:学生应自觉遵守上课时间,提前五分钟到达教室,避免迟到影响课堂正常秩序。

2. 注意听讲:学生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避免大声喧哗、讲话扰乱课堂秩序。

3. 禁止吃零食:学生要保持课堂的整洁和安静,禁止在课堂上吃零食。

4. 禁止使用手机:学生应将手机关机或静音,以免打扰其他同学的学习。

5. 尊重师长:学生应尊重老师,遵守课堂纪律,不得互相打闹、消极应答、扰乱教学秩序。

二、宿舍纪律1. 保持宿舍整洁:学生应保持宿舍的整洁,每日进行卫生打扫,并定期进行大扫除。

2. 文明行为:学生要遵守公共行为规范,爱护公共设施,不得随地乱扔垃圾。

3. 安静休息:学生应保持宿舍的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放音乐、打闹,尊重室友的休息。

4. 合理作息:学生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不得熬夜影响个人健康和学习效果。

5. 注意安全:学生应保持宿舍的安全,不得私自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三、操场纪律1. 禁止打闹:学生在操场上不得随意打闹、互相推搡,保持活动的秩序和安全。

2. 遵守规则:学生应遵守操场的运动规则,不得乱穿乱跑,尊重教师的指导和安排。

3. 公平竞争:学生参与竞技活动时应遵守公平竞争原则,不得利用手段或欺负其他同学。

4. 爱护设施:学生应爱护操场设施,不得随意损坏和滥用。

5. 公德意识:学生应保持良好的公德意识,在操场上尊重他人,不得有言语或行为上的侮辱和攻击。

四、食堂纪律1. 文明用餐:学生应排队有序,遵守食堂的就餐规则,不得拥挤和抢夺餐具、食物。

2. 适量食用:学生应遵循健康饮食原则,适量食用各类食物,不得浪费和暴饮暴食。

3. 遵守规定:学生应遵守食堂的规定,不得携带外食或外饭进入食堂。

4. 维护环境:学生应保持食堂的整洁,不得乱扔垃圾和涂鸦。

课堂纪律与教学秩序管理细则

课堂纪律与教学秩序管理细则

课堂纪律与教学秩序管理细则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的管理是确保课堂顺利进行和学生正常学习的基础。

良好的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课堂纪律与教学秩序的管理细则。

一、建立良好的课堂规则课堂纪律的管理从建立良好的课堂规则开始。

在开学之初,教师应该制定一系列合理、明确的规则,并向学生宣布。

这些规则可以包括迟到、早退、请假和按时交作业等事项的处理方式,以及学生的表现得到承认和奖励的方式。

制定规则的过程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利益,鼓励他们遵守规则。

同时也要告知学生规则背后的原因,以使他们能够理解并接受这些规则。

二、严格执行纪律制度建立了课堂规则后,教师要严格执行纪律制度。

无论是迟到、走神或是干扰他人学习,都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是口头警告、在班级公示或是与学生家长交流等。

当然,对于严重违纪行为,教师可以适当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如惩罚性作业、留校察看等。

重要的是,教师要始终保持公正,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三、激励学生的积极行为除了严格管理纪律,教师应该注重激励学生的积极行为。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表扬那些对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管理做得好的学生,以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表现。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立一些小奖励机制,如课堂小活动的胜出者可以获得小奖品或者在班级公开表彰等。

这些积极的激励措施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管理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

四、倡导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维护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至关重要。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倡导学生尊重师生、尊重他人的学习需求。

例如,不应该打断他人发言,不应该在课堂上随意交流,不应该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等,以维护一个安静、秩序井然的学习环境。

同时,教师自己也应该起到榜样作用,遵守课堂规则,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

五、注重教师管理的灵活性在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管理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来管理纪律。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组织的对策及思考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组织的对策及思考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组织的对策及思考在小学低段,组织课堂纪律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确保课堂秩序的维持,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以下是一些对策和思考,帮助教师有效组织小学低段课堂纪律。

1. 理解学生的特点:小学低段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注意力、沟通能力等都还不够成熟,在组织课堂纪律时要充分理解学生的特点,设定合理的期待和要求。

2. 设立明确的规则: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例如不大声喧哗、按时到课、不互相打闹等,让学生明确该如何行为。

3. 明确奖惩机制:制定奖励和惩罚机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对于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适当处罚,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4. 制作规则卡片:可将课堂规则以卡片的形式制作出来,例如贴在黑板上或挂在教室的明显位置,方便学生时刻注意。

5. 清晰明确的指令:在课堂活动中,给学生发出明确清晰的指令,避免模糊或复杂的语言,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执行。

6. 设定时间任务表:在教学中,合理规划时间任务表,给学生一个清晰明确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有目标地学习,减少无聊和不规则的行为。

7. 注意师生互动: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为学生提供关注、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到尊重和被理解的也能更好地遵守纪律。

8. 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设计富有吸引力和探索性的教学活动,提供多样的学习方式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他们对纪律的忽视和不满。

9. 实行个别与集体奖励:不仅要给予个别学生的奖励,表彰学生的个人努力和行为规范,还要给予集体奖励,鼓励学生共同遵守纪律。

10. 建立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和督促学生的课堂纪律,让学生在家和学校得到一致的教育。

教师在组织小学低段课堂纪律时,除了以上的对策之外,还要不断思考和调整自身的教育方法和管理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供思考的问题:1. 教师个人魅力如何:教师除了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外,还需要具备亲和力、魅力和激情,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遵守纪律。

2. 教师的时刻注意力如何:课堂纪律的维护需要教师时刻保持关注和监管,教师自身是否具备高度的专注力和观察力,对学生的行为及时发现和处理。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组织的对策及思考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组织的对策及思考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组织的对策及思考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是教师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课堂纪律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知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低段的课堂纪律管理往往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学生们年龄小,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较为活跃,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提高课堂纪律,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课堂纪律管理的难点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一般在6-10岁之间,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活力的阶段。

在课堂上,他们往往难以保持安静,容易分心,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有点强调外在的表演和感觉满足。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常常面临以下几个难点:1. 学生行为不集中。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强烈,难以长时间保持安静坐姿,容易分心,难以集中注意力。

2. 学生活动性强。

小学低段学生充满活力,喜欢动来动去,难以保持静坐状态。

3. 学生斗争心强。

小学低段学生的个性比较直率,情感和意志不够成熟,更容易冲动,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

二、课堂纪律管理的对策针对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管理的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提高课堂纪律的效果:1. 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

在课堂上,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以及对于不良行为的处理措施。

规定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大声喧哗、互相打闹,否则将受到相应的惩罚。

2. 增加课堂互动。

为了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增加一些课堂互动环节,如问答、讨论、小组合作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减少他们的分心和活动性。

3. 制定游戏化的教学计划。

小学低段学生喜欢玩游戏,教师可以结合学科内容特点,制定一些游戏化的教学计划,增加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4. 激励学生表现。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一些适当的奖励,比如表扬、鼓励、小礼物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努力的价值,增强他们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5. 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合作,通过家长会、家校信件等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如何组织好课堂纪律

如何组织好课堂纪律

如何组织好课堂纪律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

有位学者说得好:“进行教学,它首先必然包含纪律管理。

”通过课堂纪律管理,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创设一个最佳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纪律教育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组织教学活动是向学生进行纪律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

组织教学必然包含着纪律教育。

著名的加拿大华裔心理学教授江绍伦指出:“教师必须把纪律作为他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给学生。

可以肯定,其重要性不低于所规定的课程的学科内容。

”可见,课堂纪律不仅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更是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又是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途径和方法。

下面是我对管理好班级的几点看法。

(一)树立正确的课堂纪律管理观:一般来讲,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他对课堂纪律的要求和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评判。

所谓课堂纪律好,就是课堂上学生必须的自由讨论和活动以及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的真正体现,这是我们所提倡的;而有的老师则认为,要做好课堂纪律管理,就必须加强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控制,实施惩罚。

但实践证明,过分强调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控制是不正确的。

过多的惩罚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师生之间产生对立情绪,只能有表面的效应,但无实际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纪律。

实际上,良好的课堂纪律并不排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流露的经过思考、讨论、从而得出答案的情绪。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课堂纪律管理的关键。

马卡连柯说:我们的纪律永远应该是自觉的纪律。

教师在进行课堂纪律管理时,不能只想到自己是课堂纪律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应该意识到教师本身和学生一样是构成课堂纪律的重要因素,自己的言谈举止,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班级课堂纪律。

因此,要做好课堂纪律管理,融洽师生关系,师生心理相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教师能了解与满足学生的愿望和心理需求,学生了解教师的要求与纪律允许的自由活动范围,师生行动协调一致,良好的课堂纪律自然容易形成。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组织的对策及思考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组织的对策及思考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组织的对策及思考小学低段课堂纪律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证课堂教学秩序的重要保障。

但是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很容易出现课堂纪律混乱的情况。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加强课堂纪律组织,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一、小学低段课堂纪律易出现的问题1. 学生活泼好动,容易分散注意力,难以集中精力听课;2.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嬉笑打闹,影响课堂秩序;3. 学生在课堂上爱睡觉、做游戏、乱吃东西等;4. 学生存在不听从教师指令、不遵守纪律等问题。

二、对策及思考1. 设立奖励机制(1) 制定课堂纪律奖励措施,如表扬、加分、发放小礼品等,激励学生树立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2) 制定班级或学校课堂纪律评比活动,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课堂纪律评比,表彰表现优秀的学生,强化学生自律意识。

2.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1)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游戏教学、趣味互动、实验探究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2) 创设寓教于乐的氛围,通过多媒体、声光电影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3. 做好课前导入(1) 在课前进行适度的预习,通过图片展示、小故事讲解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 在课堂上采取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4.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1) 关心学生生活、情感等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2) 采用心理辅导课程、心理健康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5. 坚持严格纪律要求(1) 教师在平时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言传身教,严守纪律;(2) 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3) 建立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帮助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做到自律。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组织的对策及思考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组织的对策及思考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组织的对策及思考小学低段阶段是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起点,是他们建立各种习惯和态度的阶段,也是他们形成学习秩序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学生的自制能力和纪律意识处于培养阶段,他们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自理自觉的品质。

实际上,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组织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态度不端正、纪律意识淡薄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秩序和纪律意识,教师需要采取一些对策和思考。

教师应该重视课堂纪律组织工作。

课堂纪律组织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规范行为的关键。

在小学低段阶段,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和态度,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和纠正。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习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和纪律意识,让他们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和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设置榜样、展开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和游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教师应该制定严格的课堂纪律管理制度。

在小学低段阶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秩序和纪律意识,教师可以制定一些具体的纪律管理制度,如签到制度、值日制度、奖励惩罚制度等。

通过这些制度,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增强规则意识和纪律观念,使课堂纪律更加有序和规范。

教师应该与家长积极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和习惯。

家庭是学生品德养成的第一课堂,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对学生的行为和习惯有着直接的影响。

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共同制定一些纪律规范和行为规则,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环境中都能感受到关爱和引导。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组织工作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组织的对策及思考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组织的对策及思考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组织的对策及思考1. 引言1.1 课堂纪律组织的重要性:课堂纪律组织是保障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小学低段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缺乏自控能力,如果课堂纪律组织不够严密,往往会导致教师无法顺利进行教学,学生无法专心学习。

而一个良好的课堂纪律组织不仅可以保证教学无干扰地进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品德素养。

加强课堂纪律组织对于小学低段阶段的教学管理和学生成长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问题的现状小学低段课堂纪律问题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不够严格、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方面。

在小学低段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往往比较容易分散,他们会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由于课堂纪律管理不够严格,学生有时会有一些打闹、议论等行为,影响到课堂秩序。

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厌学情绪,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小学低段课堂纪律问题的现状主要体现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不够严格、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秩序,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课堂纪律组织,提升教学质量。

2. 正文2.1 加强师生沟通与互动加强师生沟通与互动是提高小学低段课堂纪律组织的重要一环。

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情况,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亲近感。

教师可以通过每日问候或询问学生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尊重。

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互动、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交流。

教师还应该及时纠正学生不当行为,进行有效反馈,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不被接受的。

学生课堂纪律规章制度

学生课堂纪律规章制度

学生课堂纪律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维护课堂秩序,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纪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课前1. 学生应提前准备好教材及相关学习资料,保持课前十分钟到达教室。

2. 学生应按时到达教室,迟到超过五分钟者将被记录,并在课后进行批评教育。

3. 学生应自觉关闭手机等通讯工具,保持课堂安静。

三、课中1. 学生应认真听讲,注意动静端正,不得在课堂上嬉笑打闹。

2.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3. 学生应遵守课堂规则,不得擅自离开座位,不得吃零食等干扰学习的行为。

4. 学生应尊重老师和同学,不得进行人身攻击或侮辱性言论。

5. 学生应遵守课堂纪律,不得擅自带入与课程无关的物品。

6. 学生应按时提交作业,不得迟交或抄袭。

7. 学生应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意见。

四、课后1. 学生应整理好个人物品,保持课桌整洁。

2. 学生应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及时消化知识,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

3. 学生应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提高学习效果。

4. 学生应积极参加学习小组讨论,互相学习提高。

五、违规处理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将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严重者将被列入学校纪律处分程序。

六、补充条款1.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体学生,任何学生都应遵守。

2. 本规章制度如有调整,将提前通知学生并进行规范。

3. 对于遵守规定的学生,学校将进行表彰奖励。

4. 对于监督违规的行为,学校将进行批评教育并提醒学生及时更正。

七、总结通过制定学生课堂纪律规章制度,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学生纪律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纪律自觉性和自律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希望广大学生认真遵守规定,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小学低年级如何组织课堂纪律

小学低年级如何组织课堂纪律

小学低年级如何组织课堂纪律课堂学习需要一定的规范与秩序,这与低年级儿童的天性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怎样化解这一矛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想就其中的几个方面和大家谈一谈:1、按照低年级儿童的注意规律,设计课堂教学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仍占主导地位,正处于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变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在一节课中前十五分钟一般能够集中注意力,而在后一段时间,教师应当不断调整教学程序与节奏,使之适应学生的注意规律;一年级教学中一般安排一个课中静息的环节,或是通过做肢体律动来缓解学习疲劳,二年级教学一般在课尾安排教学游戏,通过轻松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三年级教学一般把说、写、听、操作、实验等活动交起来,避免呆板单一的学习活动长时间进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总之,我们低年级教师在教学中应讲究教学节奏,注重抑扬顿挫、紧缓相随、动静结合;2、多采用“哄”的教学对策“哄”就是要诱发学生内心深处积极向上的“潜在能量”,使之由发展可能变成发展现实;“哄”是一种教学技法,也是一种教育艺术,更是一种教育境界,细心地研究学生,高度地尊重学生,充分地发展学生是“哄”的秘诀;课堂教学的总结梳理阶段,教师一般这样提问:“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学习了认识几时几分以后,我是这样提问的:“我的邻居家有一位四岁小朋友,他还不认识时间,你能教他如何认识时间,应注意些什么吗”生1:一定要清楚时针与分针指哪个数字;生2:时针指向7,分针指向11,这个时候是6时55分,千万不要说成是7时55分了;生3:分钟如果不满10分,应该说成是零几分;生4:几时几分的简便写法中两小圆点应当靠下写;生5:……这个问题实际上还是换汤不换药,而学生却十分乐意回答,情绪高涨;这一个教学细节看似平常,但细想一下,这确实比让学生直接谈收获印象要深刻得多,并且还激发了学生的主动精神;每当要求学生做一件事情,都可以先问学生们:谁来说一说做这些事我们都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你想给同伴们提出什么建议孩子们的思考在很多情况下会比老师的要求更加周全、更加合理,由于要求是学生自我提出的,因此实施起来也不会产生叛逆心理,孩子用自己的话语交流起来会更加容易;3、艺术地处理教学时发生的干扰事件低年级的课堂经常要发生一些出乎老师意料的事件,老师正在教学,常会有学生打断老师的话:“老师,他拿我橡皮不给我”、“老师,他踢我”……这些干扰事件在低年级的课堂上经常会发生,每个干扰事件如果教师都要去“追究查办”,这节课的教学效率无疑是低效的;首先我们应加强教学的组织,让所有学生在自己的视野监控范围内,加快课堂巡视的频率,以预防这些干扰事件的发生;再就是要艺术地处理已发生的干扰事件,教师责备的眼神、指“当事人”回答问题分散他的注意力、巡视时友好提醒、示意同伴帮助等等方式把小事化了,千万不可小事大作,否则会很容易伤害到学生,又牺牲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因为许多课堂上学生举手报告的干扰事件,很多情况下是不需要教师进行处理的,教师应多在了解学生、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多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来吸引小孩子;当然,在教学中也会出现“当事学生”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情绪波动过大的干扰事件,教师不要忙于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允许他们表达他们的感受,听一听他们的辩解,然后温和地说“你先冷静一下,这个问题我们下课后再处理;”还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中实行奖励制度,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可以奖他们小红花,课堂上表现好的,回答问题积极的实行个人奖励,同时小组之间也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表现的好,或者坐得端正等等,就马上在黑板上给他们小组画一个五角星,到放晚学的时候,看看哪个小组的五角星多,就奖给他们组一颗红五星.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知识的获取,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学习方法的获得,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能力素养的培养与提高,都来源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导引;而课堂教学只有师生愉快协作,才能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实现情感的融合,实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实践证明,这一切都是以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一定的自制力为前提,即学生应能自觉守纪;所以把自觉纪律意识通过启蒙教育中注入儿童的心里,将为他们打下坚实的人生基础;一、具体要求,直接注入自觉纪律意识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只有六七岁,心理学研究者认为他们“最初的自制力是由于成人的要求而产生的;以后,约在三年级之末,才逐渐养成在学习时的自我控制的习惯,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儿童的自制力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自制力的质量也日益改善,这表现在儿童不仅能发现自己学习的缺点,而且能利用自己的力量去改正这些缺点”;所以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力的训练、自觉纪律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小学低段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承担各门课程的老师应相互配合,愉快而艺术地导引,多采用正面要求;1.正面要求,明确方向老师应为每一位学生讲清楚学校课堂纪律的内涵:它包括“讲文明、懂礼貌、不打架斗殴、不影响他人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课、认真听取并尊重他人的课堂发言、积极而主动地思考问题,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疑而问”等;并有目的地训练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要求他们做守纪的乖孩子,教给他们自我评价的方法;2.自我评价,树立榜样,渗透自觉纪律意识心理学家认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人对己的自主评价,几乎完全以教师的评价为转移;所以教师应在每堂课结束时做一次总结,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注意对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和每个学生的自觉纪律表现作出呈阶段性的范例性极强的评价,并树立遵守课堂纪律的榜样;坚持这样做有利于渗透自觉纪律意识,对于培养他们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意识,培养他们正确认同他人的优点,养成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极有好处; 二、建构课堂教育“情绪场”,熏陶感染;小学低年级学生从他们自身的心理发育看,有意注意较差;从他们所受教育而论,城市儿童的早期文化启蒙教育从能咿呀学语就开始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展更快;随着计算机科学、信息网络的开展,学龄儿童通过各大媒体,通过市场经济可以学到不少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外界环境影响的开放性与家庭教育的感染熏陶,使当代小学生的视野远超出其年龄范围,再加上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特殊性,更增添了他们童真中的任性特色;这对从事启蒙教育的任课老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作为小学教师应具备多方面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情境适时地调动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创设愉悦的课堂教育教学“情绪场”,使学生将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将有意注意的时间延长,并借助儿童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使学生在愉悦中轻松地获得知识,训练能力,寻求发展,完成教学任务,并促进其自觉纪律意识形成与优化,直至变成一种自觉的潜意识;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证明:启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或者借助文本内涵营造的让儿童喜闻乐见的氛围,有利于延长有意注意时间,并增强有意注意意识,强化儿童的自觉纪律行为;1.借朗读创设语言“情绪场”,强化纪律意识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情感性、准确性,教学体态语言的恰当性、优雅性有利于创设一个语言“情绪场”,以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新课标规定“‘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阅读教学应贯穿以读为本,寓讲于读’”;因为,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语感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并形成一个将学生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的情感磁场,从而增长听课的有意注意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潜移默化地强化了儿童的纪律性;2.借多媒体课件创设课堂教育“情绪场”,增强儿童纪律意识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较强,逻辑思维较弱,他们对周围世界常常充满了好奇感,对新奇事物总是怀着饱满的热情;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如为文本配上音乐、绘画,营造与课文内容相同或相似的情景氛围,都可以激发兴趣,让学生的情绪不自觉地进入课文情境,实现文本情境、作家情绪、师生情绪多维一体;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动感画面还可以变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学生真切地感悟文本内涵,既可陶冶性情,又减轻了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疲劳,使他们的自律时间延长;3.巩固知识,或歌或舞,编演结合,渗透儿童纪律意识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说透音乐的内涵,就能超脱常人无法振拔的苦难;意即表明音乐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就音乐的产生而论,人们在持续长时间重复性劳动过程中,会感到单调或精神上的疲劳,于是自然地发出种种歌声来调剂精神,如打猎、放牧、摇船、耕种等等;虽然节奏并不一定与劳动时候的动作合拍,但因有了歌唱的调节,就会使人有轻松感、快乐感,减少了寂寞感与枯燥感;所以,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将文本改编成剧本,或对口词,或给内容配上音乐等等,在巩固知识中或歌咏或舞蹈,或讲或演,可使学生远离枯燥,使他们的有意注意的时间延长,纪律意识得到渗透并成为一种潜意识;。

采用多种形式组织低年级课堂纪律

采用多种形式组织低年级课堂纪律

采用多种形式组织低年级课堂纪律,以保证课堂效率
开始接手低年级时,最令老师头疼的就是课堂纪律难以控制,后来,总结了以下几个可行的方法。

1、表扬引导法
当课堂秩序混乱时,教师不必批评那些不好的学生,而是迅速选出一个认真听讲的学生加以表扬,树立榜样,号召其他同学向其学习,这样便会出现一种“演戏效应”,受表扬的同学由于得到了满足会更好地充当榜样,其他同学也会为争得老师的表扬去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2、竞赛法
教师在讲课前,可以向学生宣布在课堂上要开展争夺“小红旗”的竞赛活动,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要求每组同学必须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遵守课堂纪律,下课时评出最好的小组,每人授予一枚“小红旗”,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会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使课堂活动不乱。

3、情趣调节法
当老师发现部分学生不再注意听老师讲课,搞小动作、和同桌说话,或者是精神不振,感觉疲劳等现象出现,这时教师应及时采用富有情趣的活动加以调节,避免因过渡疲劳而降低学习效果。

如何组织低年级的课堂纪律

如何组织低年级的课堂纪律

如何组织低年级的课堂纪律课堂纪律管理是课堂管理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难免出现各种课堂问题行为,干扰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因此,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对于维持良好的教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课堂纪律一般来说,纪律有三种基本含义:(1)纪律是指惩罚;(2)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3)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

这三层意思概括出了纪律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反映出良好纪律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外在的强迫纪律逐步过渡到内在自律的过程我们认为,所谓课堂纪律,主要是指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外部控制与规则。

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的规则,更需要学生的自制与自律。

因此,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发展纪律。

研究表明,由于形成的原因不同,课堂纪律一般可分为四类:(一)教师促成的纪律所谓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在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

这类纪律在不同年龄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

刚入学的儿童需要较多的监督和指导,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在一个大的团体中学习和游戏,没有教师的适当帮助,很难形成适合于有组织集体活动的行为准则。

年龄越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越强,教师促成的纪律所发挥的作用也越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一方面会反对教师的过多限制,另方面又需要教师对他们的行为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

因此,这类纪律虽然在不同年龄阶段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但它始终是课堂纪律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二)集体促成的纪律所谓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

从儿童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使儿童社会化方面就开始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当一个儿童从对成年人的依赖中逐渐解放出来时,他同时开始对他的同学和同辈人察言观色以便决定应该如何行事、如何思考和如何信仰。

学生课堂纪律组织调控

学生课堂纪律组织调控

学生课堂纪律组织调控学生课堂纪律组织调控是指通过对学生课堂纪律的规范、管理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

课堂纪律是学生课堂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系到教学质量、学习效果和班级建设。

因此,加强学生课堂纪律组织调控,不仅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全体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一、学生课堂纪律组织调控的意义学生课堂纪律组织调控的意义在于,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

1. 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课堂中,学生需要集中精力,才能够把握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思考和理解。

优秀的课堂纪律能够减少外界的干扰,使学生更能够专注于学习,以便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2. 保证教师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课堂纪律能够创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让教师在讲解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学生的配合和支持,从而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

3. 增强班级凝聚力。

课堂纪律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行为表现,也反映出学生和班级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互动关系。

一群课堂纪律良好的学生,能够营造出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在彼此之间增加感情的联系和互相支持的精神。

二、学生课堂纪律组织调控的方式学生课堂纪律组织调控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添加教学管理规定、倡导班级文化、课堂纪律监督员等等。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式:1. 建立班级课堂规范。

班级课堂规范是指为了保持课堂纪律和规范,学校根据所在学科的课程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等制定的课堂规范。

在班级课堂规范的制定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课堂表现和毛病进行集体讨论和反思,使得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课堂表现。

2. 实行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是指为了建立班级认同感和集体意识,以及提高班级凝聚力和组织协作能力,培养学生成才的组织措施。

班级文化的形成方式多种多样,例如班级规章制度、班级宣传、班级友谊,等等。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需要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参与进来,共同细腻营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纪律组织十大艺术法
一堂课的成败在于课堂纪律,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对于现在组织课堂教学方面,针对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的现象有些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有时会感到无从下手。

在此,关于这些现象,我有些感触以及想法。

1、多采用亲切的目光注视。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用亲切的目光注视全体同学。

教师亲切的目光一定可以使学生情绪安定,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

2、情绪感染到位。

教师上课时表情要自然,一定要让自己的内心活动与外在表情一致。

使学生看到老师表里如一的坦诚自然的形象;要充满自信,使学生得以健康向上的精神;要温和,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

3、采用趣味激励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

如一段故事,一个小实验,一个小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振奋精神,产生良好的心境,提高学习效率。

4、确立目标指引。

在每节课开始时,教师要明确本节学习的目标及要求,利用语言及其它教学手段,激励学生产生为达到目标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自己的有意注意和主动思维。

5、多向学生提问。

当某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设置一疑问让学生回答以促使学生注意力转移。

在学生学习情绪低落时,利用疑问,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课间停顿吸引。

由各种原因造成课堂教学比较混乱时,教师可采用突然停止讲课,等学生感到意外,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在此时教师特别注意不要批评学生。

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乱教学思维。

7、多表扬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表扬表现好的学生。

可以激起学习上课表现的欲望。

8、板书板演。

恰当地选择时机板书,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更主要的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维调整。

9、采用恰当语言表达。

教师上课时语言条例清楚,准确,通俗易懂。

低年级多用儿化的语言进行教学。

10、多暗示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恰当的运用暗示可以使师生间产生默契,使学生保持大脑的激活状态。

若课上某些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的眼色或手势可以使学生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注意力。

但是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还要注意一些课堂常规,不得在课堂上体罚学生,技能学科上室内课时不得播放动画片尤其是与专业学科无关的动画,每一节课都应有讲授的内容,不得让学生自习,在进行室内或者室外游戏时,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做一些危险的动作。

总之,课堂的组织艺术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因势利导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中要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主,保证课堂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力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