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的诊断与治疗
室性早搏的诊断与治疗(PPT)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导管消融术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导管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该手术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传递至心脏特定部位,破坏异常兴奋灶,从而达到 治疗目的。
起搏器治疗
对于合并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的室性早搏患者,起搏器治疗可作为一种选择。 起搏器能够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收缩,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汇报范围
室性早搏的定义和分类
室性早搏的诊断方法和标 准
室性早搏的治疗策略和药 物选择
室性早搏的并发症和预后
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
02
室性早搏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VPB)是指 心室肌在窦性心律正常节律之前提前发生的收缩,导致 心电图上QRS波群提前出现。
患者教育及心理支持
加强患者教育
向患者详细解释室性早搏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 疾病的认知度和自我管理能力。
提供心理支持
室性早搏患者往往因担心病情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 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分类
根据发生频率和形态,可分为单形性室性早搏、多形性 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01
发病原因
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脏疾病患者, 也可见于正常人。
02
危险因素
包括年龄增长、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 精神压力等。
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可出现心悸、胸闷、乏力 等。
室性早搏的诊断与治 疗(PPT)
室性早搏的治疗
室性早搏室性过早搏动(VPBs)简称室性早搏,亦称室性期前收缩,是指在窦性激动尚未到达之前,自心室中某一起搏点提前发生激动,引起心室除极,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在器质性心脏病和正常人均可见到,从胎儿直至高龄者均可发生,但在10岁以下儿童较少见。
室性早搏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一)自主神经功能因素此系室性早搏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当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时,不论是迷走神经兴奋,还是交感神经兴奋,均可使心肌的快、慢纤维的兴奋性失去均衡,可使不应期和传导速度发生改变,引发折返性室性早搏。
儿茶酚胺分泌过多使心室自律细胞自律性增高,导致室性早搏等。
过量的烟、酒、茶、咖啡等的摄入,精神过度紧张、过度疲劳、长期失眠、进食过饱、神经衰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等因素与室性早搏的发生有关。
应注意的是,一些器质性心脏病早期的患者就合并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室性早搏,这给室性早搏的病因鉴别带来了困难。
此时应加以分析,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的室性早搏均为器质性的。
(二)左心室内假腱索与室性早搏在有室性早搏而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测, 56%~75%患者检出左心室内假腱索。
假腱索所致的室性早搏系良性早搏,如发作不频繁则不需治疗。
(三)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也多见于器质性因素,例如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各种病因的心肌炎、心肌病等,心力衰竭,无论是急性弥漫性心肌病变,还是局灶性病变,均可因缺血、缺氧、炎症损害等导致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或影响心肌纤维不应期或传导速度,引起室性早搏。
1.心肌炎:室性早搏发生率为34.3%~81.3%,而室上性早搏为8%~28.1%。
2.扩张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83%~100%,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LownⅢ级)发生率为58%~87%。
尤其是当EF<0.40时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医学课件
病例四:合并心血管疾病室性早搏患者
患者情况
中老年男性,因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就诊,心电图检查 发现室性早搏
诊断过程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确定为室性早搏
治疗建议
在原发疾病治疗基础上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建议改善生活方 式、定期随访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室性早搏的症状
01
02
03
04
心悸
患者会感到心脏突然跳动或心 跳加快,有时会伴有胸闷、气
短等症状。
头晕
室性早搏会导致心脏输出量减 少,从而引起脑部供血不足,
出现头晕、黑蒙等症状。
胸闷
由于心脏提前收缩,导致心脏 泵血不足,从而引起胸闷、胸
痛等症状。
乏力
由于心脏提前收缩,导致心脏 泵血不足,从而引起乏力等症
察。
对于有症状的室性早搏,应根 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治疗
或非药物治疗。
对于严重室性早搏或药物治疗 无效的患者,应考虑导管消融
或ICD植入等治疗措施。
04
室性早搏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方法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基 础疾病,控制血糖、血脂等指 标。
患者情况
老年女性,因心慌、胸闷症状就 诊,心电图检查发现室性早搏
诊断过程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 心电图检查,确定为室性早搏
治疗建议
给予药物治疗,同时建议改善生 活方式,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
心情舒畅等
病例二:青少年室性早搏患者
患者情况
青少年男性,因运动后出现心慌、胸闷症状就诊,心电图检查发 现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及治疗
15
(2)AMI发生室早的机制
早期:损伤电流有关 数小时后:以舒张期自动去极化(自律性增高)为主。 数天、数周后:主要是折返机制
(3)AMI患者病死率与分级的关系
①一级报告AMI后室早>10次/小时者猝死率是无室早者早搏的临床意义及治疗
16
②Anderson、Bpis报道:24小时心电图无成对和/或 无成串室早者病死率为4%和4.3%;有1—10次成对和 /或成串室早病死率达9.9%和9.5%;>10次/小时病死 率分别为22.2%和14.8%
11
1、对Lown分级的评价与争论
认为分级越高,预后越差,猝死机会越多,也有很 多研究认为不足之处:
(1)将室早的频率指标(0—2级)和复杂指标 (3—5级)混在一起进行分级,如以室早的最高级 别为其结果时,又容易低估频率对预后的影响。
(2)对30次/小时的频率。Mukharji对AMI后猝死 危险因素2年随访结果室早≥10次/小时是AMI患者 猝死的独立预测因素。
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及治疗
46
(二)器质性室早的基本条件 亦称病理性室早或具有临 床意义的室早。
室早多见于器质性因素所致。
1、同时存在心脏病的临床依据,如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发作等。 2、伴有基础心电图异常,如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 肥厚或其它严重的器质性心律失常等。 3、室早呈“病理性”改变 如梗死性室早(室早呈qR、 QR或Qr型,ST段弓背样抬高,T波对称倒置或直立);肌 性室性早搏,QRS畸形增宽≥0.16s。 4、伴发长QT综合征时的室早
8、器质性早搏具有病理基础,它可发生室速、室颤,故 应认为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恶性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及治疗
室性早搏是否需要治疗
小
结
室性早搏是常见的心律失常
正确评估室早的临床危害,避免过度治疗,积极处
理危害性室早
– 器质性心脏病室早
– R on T室早
– >10000次/24h,损害心功能
– 引发室速/室颤的室早
状明显, 否则无需预防性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6. 导管消融
适应证
1.室早数量过多:>10000次/24h,不耐受、
不依从
2.室早介导性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3.室早诱发室速
4.室早诱发室颤
RFCA治疗单形性RVOT室早逆转心肌病
27例(47±15岁)反复单形性VPC,其中8例(30%)
有左室功能降低(EF≤45%),其年龄明显大于左
风心病:无心功能不全者室早发生率7%
二尖瓣脱垂:室早发生率43%~56% (乳头
肌异常张力、腱索增厚而导致心内膜机械性激惹、
血儿茶酚胺异常增高和复极异常)
2. 室性早搏的病因学
肥厚型心肌病:47%~64%,与心肌肥厚
程度有关
扩张型心肌病:几乎所有患者都有室早,
且近50%患者有短阵室速,且随疾病的恶
25–50%
20–30%
25–50%
更有效
器质性心脏病伴频发室早的治疗
目的与重点
预防心源性猝死, 而非治疗室早本身
针对基础心脏病本身或触发室速的机制的治疗
比治疗室早更为重要
冠心病与心肌梗死
过去主张AMI后无论有无室早都应常规预防性静注利
多卡因, 但临床试验并无证据表明利多卡因预防性应用
可降低AMI患者的病死率。因此, 已不再主张常规预
防性应用此药。
目前治疗建议:
频发室早、成对、非持续性室速, 可严密观察或利多卡因治疗,
浅谈室性早搏的诊治
浅谈室性早搏的诊治室性早搏(室早)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既多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及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等。
亦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及烟、酒、茶、咖啡过量或情绪激动的正常人。
临床表现从无症状、有脉搏停顿感、心悸、胸闷到触发恶性心律失常时的晕厥。
功能性室早,亦称良性室性早搏,多在健康人身上发生,一般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也无严重后果。
多起源于右室[1]。
器质性室早,亦称为病理性室早,出现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身上,有血液动力学改变,甚至可发生室速或室颤,引起猝死等严重后果,这种室早多起源于左室,病理意义较大。
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可以检出各种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的心电图诊断要点[2]:①提前发生的宽大畸形QRS波,其前无与QRS波相关P波。
②QRS时间≥0.12s。
③大多数联律间期固定。
④在规律的窦律下,代偿间歇大多数呈完全性。
⑤ST-T呈继发性改变。
1 室早的危险度分级Lown于1971年提出对急性心肌梗死时出现的室早进行了危险度分级,将室早分级为5级。
0级:无室性早搏;Ⅰ级:偶发、单个出现室性早搏<30个/h;2极:频发、单个出现室性早搏≥720次/24h或≥30个/h;3级:多源、多形性室性早搏;4A级:连发成对的室性早搏;4B级:室性早搏连续3个以上;5级:RonT现象室性早搏。
认为Ⅱ级以上的室早有触发心室颤动的潜在危险。
但Lown氏分级未结合临床情况判断预后,也未考虑基础电生理机制:折返激动、后除极与异位自律性增强所致的预后也不相同。
Bigger于1991年结合基础心脏病及左心室功能情况与室性心律失常可能造成的结果,对室性心律失常进行了分类,分为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心律失常。
良性室性心律失常指无危险因素或引起猝死危险性低(<5%),约占室性心律失常的30%;潜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约占室性心律失常的65%,可明显增加死亡危险,约15%病例可引起恶性心律失常或猝死。
20169室性早搏治疗指南
非结构性心脏病症状性室早的治疗: 1. 原则上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2. 治疗目的:改善症状、宣传教育、去除诱因,若症状持续及
阶段性左室收缩功能下降者,予药物治疗。 3. 药物: 受体阻断剂或非二氢吡啶类CCB,仅10-15%患
• 风心病与室早:无心功能不全发生率7% • 肥厚型心肌病与室早:Holter:47%~64%,与心肌肥厚
程度有关 • 扩张型心肌病与室早: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且近50%患
者有短阵室速,随疾病的恶化而增加 • 二尖瓣脱垂与室早:室早发生率43%~56%(乳头肌异常
张力、腱索增厚而导致心内膜机械性激惹、血儿茶酚胺的 异常增高和复极异常) • 先心病与室早:法乐氏四联征术后室早频发
室性早搏的诊断与治疗
2020/4/28
目录
• 定义、流行病学 • 病因和机制 • 临床表现和诊断 • 分型、预后评估和危险
分层 • 治疗策略和方法
定义
即室性期前收缩,指HIS及分支以下心室肌的异位兴奋灶提前除极 而产生的心室期前收缩
流行病学
• 健康人和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 • 普通人群1-4%(ECG)~40-75%(Holter) • 随年龄增长,>75岁,发病率高达69%。反应过度、如临大敌 • 男性比女性40%,成对室早高60% • 心律失常发病率:室早、房颤、房早 • 有昼夜节律变化,多在日间交感N兴奋性较高时 • 临床症状的有无或轻重与预后呈非平行关系 • 室早本身的特点与基础疾病共同决定预后
R ON T
• 在室早的危险分层中,R on T室早 是最具潜在危险的室早
• T波的峰顶是心室两种不应期的分界 线,其前为有效不应期,其后为相 对不应期。在相对不应期,心室肌 的兴奋性从零正在逐渐恢复到100% ,而T波峰顶前20~30ms被称为心 室易颤期落入此期的室早如同导火 索,可引发室颤
室性早搏实验报告
室性早搏实验报告室性早搏实验报告引言: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脏突然发生一次早搏,产生一个早于正常心搏的心电图波形。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室性早搏的观察和分析,探讨其发生机制和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10名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设备:心电图仪、心电图导联电极。
3. 实验过程:将心电图导联电极粘贴在实验对象的胸部,通过心电图仪记录心电图信号,并进行实时监测。
实验结果:通过对10名实验对象进行心电图监测,我们观察到了室性早搏的出现。
室性早搏的心电图波形呈现出与正常心搏不同的特征,早搏的QRS波群宽度增大,形态变异明显。
此外,室性早搏的出现也伴随着心率的突然加快和节律的紊乱。
讨论与分析:1. 室性早搏的发生机制:室性早搏通常由心脏内部的异常电活动引起。
可能的原因包括心室肌细胞的异常自律性增高、传导组织的异常传导、电解质紊乱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心脏节律的紊乱,从而产生了室性早搏。
2. 室性早搏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室性早搏会引起心脏节律的不规则,导致心脏的有效收缩和排血量减少。
长期存在的室性早搏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的恶化,增加心衰、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等疾病的风险。
3. 室性早搏的诊断与治疗:通过心电图监测可以初步诊断室性早搏,进一步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
对于无症状的室性早搏,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
对于症状明显或频繁发作的室性早搏,可以考虑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室性早搏的特点、发生机制和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对心脏健康具有一定的威胁。
及早发现和诊断室性早搏,对于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以提高心脏疾病的防治水平。
参考文献:1. Zipes DP, Camm AJ, Borggrefe M, et al. ACC/AHA/ESC 2006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and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Committee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Writing Committee to Develop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J Am Coll Cardiol. 2006;48(5):e247-e346.2. Al-Khatib SM, Stevenson WG, Ackerman MJ, et al. 2017 AHA/ACC/HRS Guideline f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Executive Summary: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 J Am Coll Cardiol.2018;72(14):1677-1749.。
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及治疗PPT课件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 张,保持充足的睡眠。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室性早 搏。
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积极治疗和 控制这些疾病。
避免诱发因素
如吸烟、饮酒、咖啡因等,应尽量避免或减 少接触。
日常护理建议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情绪波动,尽量放松心情 ,缓解压力合,以提高 治疗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室性早搏的病因
心血管疾病
药物副作用
电解质紊乱
其他
冠心病、心肌炎、心肌 病等心血管疾病是常见
原因。
某些药物如洋地黄、β受 体拮抗剂等可能导致室
性早搏。
低钾、低镁等电解质紊 乱也可能引起室性早搏。
生活习惯、环境因素、 遗传等也可能与室性早
搏的发生有关。
室性早搏的症状
01
02
03
04
心悸
感到心脏突然跳动或心跳加速 ,可能伴随胸闷、气短等症状
03
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室性早搏的常见治疗方法 之一,主要通过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 来控制症状和减少早搏的发作。
药物治疗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 头痛、恶心、呕吐等,因此需要密切 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或更换药物。
药物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按照 医生的指示服用。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无效 的室性早搏患者,手术治疗是一
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包括导管消融和外科手 术等,其中导管消融是目前治疗
室性早搏的主要手段之一。
导管消融通过导管将电流传到心 脏,对异常电信号进行消除或调 节,从而达到治疗室性早搏的目
室性早搏诊断详述
室性早搏诊断详述*导读:室性早搏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一、诊断:1、临床表现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早搏及原发疾病两方面。
部分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无明显不适或仅有原发疾病的症状。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则多有心悸、心跳停顿、咽喉牵拉不适等。
此外,长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可引起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即所谓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如活动性胸闷憋气,腹胀及双下肢水肿等。
心脏听诊可闻及提前出现的心搏,第一心音增强,并伴以长间歇。
室性期前收缩引起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2、辅助检查根据症状和心脏听诊可拟诊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表现是确诊依据。
其体表心电图的典型特征为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多超过0.12秒,其前没有相关的P波,ST段和T波常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代偿间歇完全(图1)。
部分偶发或间断发作的室性期前收缩,需记录动态心电图以协助诊断。
动态心电图可客观评价室性期前收缩的数量、表现形式,是否触发心动过速,以及与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
必要时可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排除心脏的其他病变。
3、鉴别诊断典型的室性期前收缩诊断不难,但需与以下两种宽QRS心律失常进行鉴别(1)、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其宽大畸形的QRS 波前有异位房性P波, PR间期应大于0.12s;而室性期前收缩与P波无关,P波在其QRS波之前、之后或重叠在QRS-T波群中均可。
此外,室性期前收缩代偿间歇常为完全性,而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代偿间歇则多为不完全性。
(2)、房室交界区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房室交界区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时,如逆行至心房产生P波:PR间期0.12s则可确诊;而室性期前收缩无此特点。
若未逆传到心房则畸形宽大的QRS波前无逆行P波,此时鉴别有一定困难。
二、预防对室性期前收缩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对原发病因进行积极干预及治疗,如积极改善心肌缺血,纠正器质性心脏病的异常结构,纠正水及电解质代谢紊乱等。
室早诊断及治疗方法1护理课件
心理治疗包括放松训练、认知行为治疗等,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 题,从而改善室性早搏的症状。
导管消融治疗
导管消融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室性 早搏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电流 传到心脏特定部位,消除引起室
性早搏的异常电信号。
导管消融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 效或无法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 以及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
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拮抗剂、 钙通道拮抗剂、洋地黄类药物等,这 些药物可以降低心率、改善心肌收缩 力,减少室性早搏的发生。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是室性早搏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和心理治疗。
生活方式改变包括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等,这些措施有助于 减少室性早搏的发生。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室早的病因包括心肌梗死、心肌病、 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等心脏器质性病 变,以及电解质紊乱、药物作用、自 主神经功能失调等非器质性病变。
病理生理
室早的发生与心肌细胞膜电位的不稳 定性有关,导致心肌细胞过早激动, 引发心脏搏动异常。
临床表现与评估Leabharlann 临床表现室早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有心悸、胸闷、乏力、头晕等症状,部分患者无 症状。
评估
对室早的评估包括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脏超声检查等,以了解室 早的类型、发生频率和心脏结构功能状况。
CHAPTER
02
室早的诊断方法
心电图诊断
心电图是诊断室性早搏的主要方法,通过观察心电图的波形变化,可以确定是否 存在室性早搏。
心电图诊断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诊断室性早搏的一种方法。在心电图 上,可以观察到代表心脏电活动的波形,如果这些波形出现异常,如出现提前的 波动,就可以判断为室性早搏。
临床上对室性早搏的认识和治疗经验
临床上对室性早搏的认识和治疗经验何乐;李国庆【摘要】室性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临床表现多变,依据自身形态特点、发作频率等,可表现为单纯的无症状室性早搏到左心功能障碍,甚至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
目前临床上对于室性早搏的认识及治疗尚缺乏普遍共识,其治疗方案选择更多的基于临床表现。
对于室性早搏发生频率高,症状较重,或怀疑可能导致心肌病的患者,射频消融术是最有效的选择,成功率可达80%~85%,多病例在成功消融后可明显改善左室功能。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es ar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rrhythmia.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may range from asymptomatic to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even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due to thei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eizure frequency, etc.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es and therapy is still a lack of consensus, the decision of treatment based on clinical presentation.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has been seen as an effective op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frequent PVCs or thus with suspicion of PVC-mediated cardiomyopathy.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show that PVCs ablation has been successful in 80%-85% of cases, and multiple cases can obviously improve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fter successful ablation.【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4(000)020【总页数】4页(P20-23)【关键词】室性早搏;心肌病;射频消融【作者】何乐;李国庆【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es,PVCs)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用连续7d动态心电图对一般人群进行筛查,70%~75%受检者都能记录到室性早搏早[1]。
室性早搏的分类及治疗
室性早搏的分类及治疗室性早搏也叫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它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
一般按室性早搏的发作频率可将其分为5个级别,即1级室早至5级室早。
1级室早是指偶发室早,即患者每分钟出现室早的次数在2次以内(含2次),或每小时出现室早的次数在30次以内(含30次);2级室早是指频发室早,即患者每分钟出现室早的次数在2次以上,或每小时出现室早的次数在30次以上;3级室早是指多源性室早,即患者在同一导联上出现了不同形态的室早:4级室早又可分为4a级室早(两个室早连发)和4b级室早(室早连续发作3次或3次以上,又叫室性心动过速):5级室早是指过早出现的R波落在T波上(R-ON-T)的室早。
3级以上的室早统称为复杂性室早。
临床研究表明,引起室早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不论是由器质性病变还是功能性病变所导致的室早,其数量与级别都有较大的波动和交叉,并非完全一致或始终如一。
一般来说,级别越高的室早,对诊断患者的此类病情越有意义,尤其是在过去完全依靠常规心电图来诊断心律失常的年代更是如此。
随着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在临床上的应用,室早的检出率大大地提高了。
其实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室早,只是无需治疗而已。
目前,临床上多从预后和治疗的角度将室早进一步分为良性室早、有预后意义的室早和恶性室早三种类型:1.良性室早:该型室早不是由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多数该症患者无明显的不适症状。
有些该症患者只是在精神紧张或恐惧时才会出现室早,一般不需要用药治疗,预后也比较好。
但有明显症状的该症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用药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该型室早的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心得安、阿替洛尔等,此外还有慢心律(美西律)、莫雷西嗪、心律平(普洛帕酮)及一些中药制剂。
由于良性室早的发生与患者植物神经系统的张力失衡有关,所以该型室早患者在平时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要戒烟酒,不饮用浓茶和咖啡。
2.有预后意义的室早:该型室早是由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
年轻人频发室性早搏怎么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年轻人频发室性早搏怎么治疗?
导语:早搏没有什么大的症状,但是可能会出现一些心跳暂停的情况,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阿斯综合征,甚至是休克的情况,早搏又被称为是心脏期前收
早搏没有什么大的症状,但是可能会出现一些心跳暂停的情况,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阿斯综合征,甚至是休克的情况,早搏又被称为是心脏期前收缩,它是一种提前进的心博,分为很多种类型,比较容易出现在正常人或者是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的患者身上,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教大家适性早搏应该要怎么办?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2)体检时可有心搏提前,早搏的第一心音较强,第二心音减弱,诊脉时可有漏脉。
3)心电图可有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各型早搏的特征性改变。
家庭应急处理
1)偶发早搏不需治疗。
2)注意休息,戒烟戒酒,控制情绪,生活保持节律性。
3)频发早搏伴有心悸、心慌者,可去医院查明原因,治疗原发性疾病。
4)如为洋地黄引起的室性早搏应立即停止服用该类药物,并可服用慢心律0.1~0.2克,乙胺碘呋酮0.2克,每日3次;或安搏律定,首剂100毫克,以后每6小时50~100毫克口服,24小时总剂量不超过300毫克,维持量为50~100毫克每日。
5)出现阿斯综合征,应立即采取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进行。
室性早搏治疗指南ppt课件
• 普通人群1-4%(ECG)~40-75%(Holter)
• 随年龄增长,>75岁,发病率高达69%。反应过度、如临大敌
• 男性比女性40%,成对室早高60%
• 心律失常发病率:室早、房颤、房早
• 有昼夜节律变化,多在日间交感N兴奋性较高时
• 临床症状的有无或轻重与预后呈非平行关系
• 室早本身的特点与基础疾病共同决定预后
• 1月后~1年内室早发生率约为6.8%
• 有研究发现,冠心病病人的VPB检出率随心功能减退而 增加,当EF小于40%时VPB的发生率为15%~18%,而 心功能正常者仅5%~7%。
• 室早与左心功能不全:Holter显示随着LVEF下降,室早和
短阵室速发生率上升,CHD伴LVEF正常患者室早发生率
室性早搏的诊断与治疗
PPT学习交流
1
目录
• 定义、流行病学 • 病因和机制 • 临床表现和诊断 • 分型、预后评估和危险
分层 • 治疗策略和方法
PPT学习交流
2
定义
即室性期前收缩,指HIS及分支以下心室肌的异位兴奋灶提前除极
而产生的心室期前收缩
PPT性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
PPT学习交流
4
病因
• 病因 1.无结构性心脏病者: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过量
烟酒、咖啡等均可诱发。 2.结构性心脏病者:冠心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脏
病、二尖瓣脱垂 3.其它: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
PPT学习交流
5
室性早搏与心血管疾病
• 室早与冠心病:
• 心肌梗死(MI)最初2~3天中VPB的发生率可达 85%~91%,随病程的后延VPB的发生率显著下降10% 左右。
• 扩张型心肌病与室早: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且近50%患 者有短阵室速,随疾病的恶化而增加
病理性室性早搏的判断与药物治疗进展PPT课件
诊断流程
先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若发现异常,再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结合患 者症状和体征,综合评估病情。
常用诊断方法与技术
常规心电图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
记录1-2分钟的心电信号,观察心律、 心率及ST段等指标。
通过导管检查心脏电生理特性,对复 杂心律失常进行定位和诊断。
早搏治疗的重要方向。
05 病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典型病例介绍与分析
病例1
患者男,55岁,因胸闷、心悸就诊,心电图显示频发室性早搏, 经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
病例2
患者女,42岁,因心悸、乏力就诊,心电图显示多源性室性早搏, 经射频消融治疗后恢复正常心律。
病例3
患者男,68岁,因晕厥就诊,心电图显示室性早搏二联律,经植 入心脏起搏器后症状改善。
分类
根据起源部位,病理性室性早搏 可分为单形性和多形性,根据发 生频率,可分为偶发性和频发性 。
病理性室性早搏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心悸、胸闷、乏力、头晕等,严重时 可出现黑蒙、晕厥甚至猝死。
体征
听诊可闻及提前出现的心室搏动,其 后常有较长间歇,心脏杂音一般不明 显。
病理性室性早搏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临床应用前景
新药的临床应用前景需要进一步探 讨,以确定其在病理性室性早搏治 疗中的地位。
个性化治疗与精准医疗的展望
个体差异
病理性室性早搏患者的个体差异 较大,因此需要针对不同患者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精准医疗
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 术,实现病理性室性早搏的精准
诊断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室性早搏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贺耀宗
来源:《家庭医学》2005年第08期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人的一生中,几乎人人都出现过室早。
但人们对室早有较多的认识误区,治疗很不规范。
因此,深入了解室早,进行规范化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生通常将室早分为良性室早和恶性室早。
良性室早大部分是功能性的,很多健康人也可以出现,饮酒、浓茶和咖啡,精神受刺激、精神紧张、吸烟等,是引起良性室早的常见原因。
恶性室早则大部分是病理性室早,各种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低氧血症,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洋地黄中毒,以及药物影响等,均可诱发室早。
值得提出的是,许多抗心律失常药也可引起室早。
近年来发现,脊椎和脊神经病变,特别是脊柱骨胸1~5的错位,常会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室早。
因此,正确判断室早的性质和原因,对于病人的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判断室早的性质一般根据两个方面:心电图的表现形态、心脏的基础病变以及病人的临床症状。
但不可根据一份心电图来判断室早的性质,需要反复观察多份较长时间的心电图。
因此,仔细做好临床检查很重要。
一般来说,健康人的室早可以完全无症状,仅在体检时被发现,也有一部分人可以出现心悸或失重感。
而有器质性心脏病、心脏扩大、心衰、心绞痛,以及发生在老年人或儿童,和运动后、服用洋地黄后出现的室早,则多为病理性的,需要积极治疗。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不可把无证据的老年人室早,都归之于冠心病;也不可把无充分证据的青年人室早,都归之于心肌炎或心肌炎后遗症。
实际上,大多数心脏正常人发生的室早,不论频发或偶发,也不论其复杂程度如何,多是属于良性,预后良好。
至于室早需不需要治疗,在大医院可以根据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处理方案。
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按下列原则进行处理:
1.对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的偶发室早,一般可不必治疗,予以定期观察。
2.对有明确原因者(如心衰、电解质紊乱、缺氧、心肌缺血、心肌炎、药物中毒等),应以治疗病因为主,不宜盲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3.对于虽为良性室早,但因病人敏感性较高,有明显不适症状者,可首先选用β-阻滞剂治疗;也可选用美西律、心律平,不应选用器官毒性较大的胺碘酮,也不应选用价格昂贵的索他洛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