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层执法中的办案技巧(工商)
谈谈工商执法办案中的几个问题
谈谈工商执法办案中的几个问题依法行政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我们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办案工作必须经得起合法性审查。
基层执法办案人员不得不考虑怎样才能尽最大限度地依照法定的职权、遵循法定的程序作出合法的行政行为。
办案实务中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供大家参考,主要包括:1、亮证执法、告知权利与其相关证明行政执法过程中,我们要按程序发放《政务公开书》,并告知有关人员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对此,我们制作的询问笔录开头的告知部分都已明确记载,当事人只要表示知晓即可。
而根据新颁布施行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办案人员调查取证时,一般应当着工商行政管理制服,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证》。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亮证执法”,这是办案人员调查取证过程中必须的程序。
实际工作中,我们有时虽然出示了证件,却未在笔录中作相应记录,事后也无法说明已依法出示执法证件。
这看似小事,如果在行政案件中,这样的证据材料如被当事人提出质疑,工商部门就会处于被动的局面。
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首次向案件当事人收集、调取证据的,应当告知其有申请办案人员回避的权利”。
执法办案中应当严格遵循上述规定,否则会影响取得的证据的效力。
而这一点往往被我们忽视,不仅未将告知回避记录在案,也未记录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
上述规定中的“首次向当事人”不能直接理解为对同一当事人只要第一次告知就可以了,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指相同办案人员对不同对象收集、调取证据的情况下,不同对象都应分别告知申请回避的权利,也就是同一当事人只要告知一次;第二种是指不同办案人员对同一对象收集、调取证据的情况下,尽管是同一当事人,但是每次收集、调查活动均应视为“首次”,也要告知申请回避的权利。
2、信息技术下证据的新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实践中出现了新型的可采证据种类。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确立的新证据类型主要就是计算机数据,并规定了具体的要求(第二十八条)。
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如何规范基层工商所执法行为
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如何规范基层工商所执法行为如何规范基层工商所的执法行为,不断发挥职能作用,提高监管效能,促进职能到位,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规范基层工商所执法行为。
一、当前基层工商所执法现状。
近年来,基层工商所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按照上级的要求和部署,切实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章经营行为,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工商执法形象还不尽人意,社会上对工商执法的评价,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主要表现:(一)、执法人员少。
如岑溪市乡镇工商所执法人员大多只有三、四个人,有的仅有两人,而监管的范围大却点多面广,执法有时难以到位。
(二)、执法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有的同志没有树立“执法为民”思想,执法形式过于简单,以情代法、以罚代管现象还时有发生。
同时,法律法规熟悉不够、缺乏执法技巧、办案文书的书写欠规范,对计算机操作等有关业务知识不够熟悉。
(三)、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
目前,基层工商所执法人员在市场监管过程,由于缺少检测设备,对商品的质量不能当场检测,对涉嫌有问题的商品只能通过送检的办法。
(四)、办案硬件不足,缺乏扣留财物保管场地。
目前,基层工商所查办案绝大多数是无照经营案件。
由于没有专门的扣留财物保管场地及仓库,对违法者的震慑力不强。
特别是在运输市场监管中,对扣留的无照营运车辆没有专门的场地和专人看管。
(五)、现行的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尺寸规格过大,不方便经营者携带,不利于监管。
在市场监管过程中对于流动的经营户,很多经营者都反映营业执照过大,不便携带,因而给市场监管带来诸多不便。
(六)、群众对有关工商法律法规意识淡薄,除了《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较深入人心之外,对《广告法》、《商标法》等知之甚少,造成有时对工商执法不理解、甚至抱有怨言。
(七)、行政干预与地方保护主义制约了工商行政执法。
有的地方由于经济利益的冲突,行政干预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工商执法办案的工作介绍和体会
工商执法办案的工作介绍和体会工商执法办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任务和责任。
作为一名工商执法人员,我有幸参与了多起执法案件,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首先,工商执法办案的工作介绍:1.调查取证:工商执法人员在办理案件时,首先需要进行调查取证工作。
这一部分工作主要包括现场检查、询问当事人和相关证人、收集相关证据材料等。
调查取证工作的目的是查明案件的事实,为后续的办案工作提供依据。
2.立案审查:在调查取证之后,工商执法人员需要对案件进行立案审查。
这一部分工作主要包括对调查取证材料进行研究分析,判断案件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是否需要立案处理。
立案审查是对案件进行初步筛选,确保办案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行政处罚:对于构成违法行为的案件,工商执法人员需要依照法律法规进行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种类多样,包括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营业执照等。
工商执法人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违法程度,选择合适的处罚措施,确保执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4.调解和行政复议: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工商执法人员还需要进行调解和行政复议工作。
这一部分工作主要包括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和协商,努力解决纠纷和争议。
如果当事人对工商行政处罚决定有异议,工商执法人员还需要进行行政复议工作,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其次,我对工商执法办案工作的体会:1.专业性要求高:工商执法办案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执法经验。
同时,还需要具备调查取证、分析判断、沟通协调等多种技能。
只有具备高度的专业性,才能更好地履行工商执法的职责。
2.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执法办案涉及到保障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任务非常繁重而且责任重大。
工商执法人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行为,确保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3.维护公平竞争,促进市场经济:工商执法办案不仅仅是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平竞争,促进市场经济。
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如何规范基层工商所执法行为
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如何规范基层工商所执法行为一、引言基层工商所的执法行为对于营商环境的优化和经济发展的推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一些执法人员的不规范行为,使得执法结果产生争议,严重影响了工商执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因此,如何规范基层工商所的执法行为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工作实际出发,浅谈如何规范基层工商所的执法行为,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二、合理权责明确基层工商所执法行为的规范与完善,首先需要明确执法人员的权责边界。
政府部门应通过制定相关法规,明确执法人员的职责和权限,避免权责不清、执法过度或者不力的情况发生。
同时,也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执法程序和标准,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三、知识储备加强执法人员的知识储备与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执法行为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基层工商所应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执法能力和业务水平。
此外,建立起科学灵活的知识更新机制,及时更新和培训执法人员的相关知识和执法技能,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信息公开透明基层工商所的执法行为应该保持信息公开和透明。
政府部门应建立执法信息公开制度,将执法规则、程序、结果等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开,让公众了解和监督执法行为。
此举不仅有利于增加执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也能够防止执法人员滥用权力、进行不当行为。
五、加强监督机制为了规范基层工商所的执法行为,必须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
政府部门应定期对基层工商所的执法行为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整改; 同时还应建立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公众监督执法行为,对于违法执法行为进行查处,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六、加强执法人员队伍建设执法人员是基层工商所执法工作的关键。
为了规范执法行为,必须加强执法人员的队伍建设。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基层工商所执法队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
同时,也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倡导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
七、与企业建立良好关系基层工商所执法行为的规范和有效,离不开与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
谈基层执法中的办案技巧(工商)
谈基层执法中的办案技巧(工商)
工商所所处的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第一线的位置,决定了它是整个
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能否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履行法定职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商所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而工商所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则体现在日常的行政执法办案中,案子办得快不快、准不准、质量高不高,体现着基层工商工作的水平,也影响着整个工商系统在社会上的形象,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
本文就基层执法机关如何掌握办案技巧,提高执法技能谈点看法。
第一步,以理服人。
发现案源后,经过线索初查和案前调查符合立案条件的,立即立案,监控好发案现场,充分调查取证,收集所有证据,将违法事实先抓到手,掌握办案主动权,不给违法嫌疑人和说情人以可乘之机。
在作出处罚时,办案人员对违法嫌疑人晓之以理,告知其违法的严重性和社会危害性,摆事实,讲道理。
同时执法者要告诉违法嫌疑人在自由裁量上,已经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了适当的考虑,让违法嫌疑人在感情上易于接受,达到事实、法理、道理和情理上的融合,尽量使违法者能够自愿接受处罚,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
而要真正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就必须认真抓住5
个重点环节:
1、线索。
掌握线索,发现案源,是工商机关立案查处违法案件的基础,要办案就必须首先重视掌握线索,发现案源。
要通过初查、分析、筛选、排队,对一个个线索按轻重缓急作出处置。
符合立案条件的,要尽快进入立案程序。
工商执法经验总结
工商执法经验总结工商执法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长期的执法实践中,我们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以此提高执法效率和准确性。
以下是我们对工商执法的经验总结:一、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作为工商执法人员,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
在执法过程中,不得随意变动执法标准,不得超越自己的权限进行执法行为。
同时,对于违法企业或个人,要依法予以严肃处理,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提前收集证据,确保执法依据充分在进行工商执法之前,我们要提前进行调查和收集相关证据,确保执法依据充足。
通过现场勘查、查阅相关文件、收集证人证言等方式,确保对违法行为的实质性了解,以便在执法过程中,能够提供具体、详实的证据,以免企业或个人质疑执法的合法性。
三、采取合理执法手段,确保执法程序合规在行使执法权力时,我们要合理选择执法手段,确保执法程序合规。
对于一般违法行为,可以采取口头警告、责令限期整改等行政执法手段;而对于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违法行为,我们要依法采取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强制执法措施。
同时,执法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事实记录,确保执法过程的透明度和真实性。
四、注重沟通与协商,推动问题解决在与企业或个人对接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沟通与协商,积极引导违法行为的整改。
通过与当事人的沟通,了解其违法的原因和情况,协商合理的整改方案,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促使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只有充分发挥行政执法与辅助手段的有机结合,执法行为才能真正起到惩戒和警示作用。
五、加强合作,形成合力作为工商执法人员,我们不能孤立地进行执法工作,而是要与其他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
在执法行动中,要根据需要联合公安、税务、质监等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市场监管工作。
加强合作,不仅可以有效整合各方资源,还可以提高执法行动的效果和效率。
六、自我学习,不断提升执法水平工商执法领域的法律法规变化较为频繁,为了不断提升自身的执法水平,我们要注重自我学习和专业知识的积累。
基层工商执法办案经验谈
基层工商执法办案经验谈执法办案是工商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规范市场运行,打击违法经营的必要手段,也是扶持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
工商部门只有秉公执法,才能有效地服务经济发展,有力打击违法经营行为,才能促进市场“和谐”。
作为一名基层工商干部,怎样才能做到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做合格市场经济卫士,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从事执法办案的工商干部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工商执法干部必须具备廉洁勤政的思想素质,才能抗得住种种诱惑做到依法办案。
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树立执法为民的意识。
国家工商总局周伯华局长提出“四个统一”,意味着工商监管市场的责任更加重大,规范与服务两个手段与市场经济贴得更近,为人民(企业)服务的义务也更加繁重。
在执法实践中,每个工商干部都要把“八荣八耻”荣辱观和“四个统一”的责任感有机结合。
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
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服务对象中间体察民情,关注市场。
坚持执政为民,为群众多做实事,多做好事,多为企业服务,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把工商法规送到企业,使企业自觉诚实守信合法经营。
无论是执行政策还是落实工商法规,想问题办事情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作为衡量标准,把执法纳入服务中,把办案融入和谐中。
必须热爱工商事业,练就很强的自律意识。
面对开放的社会,工商干部在执法办案中时时都有各种诱惑和考验,如果自律意识不强,面对哪怕是极小的诱惑都挺不住,就可能是堕落的开始,酿成漏案、错案,甚至酿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
工商干部在办案中,时时都要增强自律意识,做到“慎始、慎独、慎终”。
所谓慎始,就是谨防第一次,迈好第一步。
在办案中,违法主体为能减轻处罚,逃避违法责任甚至逃避法律制裁,总是会暗示或明说请吃、请玩、请娱乐、送购物卡甚至送现金等手段诱惑你。
一旦你迈出了第一步,可能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使你不能秉公执法,把工商权力从你的手里廉价租赁给他了,对办案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使你对整个违法事实调查不请,误了个人清名,甚至给整个工商队伍脸上抹黑。
当前基层工商部门在市场监管执法中存在的风险地对策
当前基层工商部门在市场监管执法中存在的风险地对策
一、加强机构建设和能力建设。
基层工商部门应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
训和提升,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完善组织体系、梳理
业务流程,优化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优化执法流程和规范执法行为。
基层工商部门应建立健全市场监
管执法工作制度,明确执法程序和执法标准,规范执法行为。
同时,要加
强监督和考核工作,对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执法公正、透明、规范。
三、强化执法力度和效果。
基层工商部门应加大对市场违法行为的打
击力度,提高打击效果。
同时,要加强与其他执法部门的协作,建立联合
执法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打击市场违法行为。
四、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基层工商部门要严格执行廉政纪律和规定,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防止腐败行
为发生。
对于发现的腐败问题,要依法进行查处,从源头上杜绝腐败行为。
五、加强信息安全保护。
基层工商部门要加强对执法信息的保护,建
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执法数据
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同时,要加强对外部黑客攻击的防范,做好数据备份
和恢复工作,确保执法数据的安全可靠。
总之,当前基层工商部门在市场监管执法中存在的风险需要通过加强
机构建设、优化执法流程、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力度和效果、建立廉
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信息安全保护等对策来应对,以提高市场监管执法
的水平和效果,保障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工商系统优秀执法员经验交流
工商系统优秀执法员经验交流工商系统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监管机构,负责执法、监督和管理市场经济中的商业主体。
执法员作为工商系统中的重要一员,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实践工作中,优秀的执法员往往具备以下经验和技巧。
首先,优秀的执法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执法经验。
他们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深入了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他们还通过参加各类培训班、讲座等活动,与其他执法人员交流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执法经验。
在执法过程中,他们能够准确判断案情,正确运用法律法规,确保执法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其次,优秀的执法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执法工作是涉及各方面的综合性工作,执法员需要与商业主体、消费者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与协调。
优秀的执法员善于倾听、理解他人的意见和需求,能够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商解决矛盾和问题,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他们还能够在执法过程中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采取合适的方式和方法解决问题,确保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优秀的执法员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他们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怕辛苦、不怕困难,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地履行职责,细致入微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确保执法工作的严密性和高效性。
在工作中,他们还能够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和协作,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确保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优秀的执法员善于学习和创新。
他们时刻保持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法水平。
他们关注和研究市场经济的发展动态和变化趋势,不断调整和优化执法策略和方式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执法工作需求。
他们还善于发现和总结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执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优秀的工商系统执法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执法经验,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善于学习和创新。
浅谈基层工商所执法办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基层工商所执法办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基层工商所以建立全新监管模式为主线,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查办大案要案为突破口,使执法办案人员主动性得到增强、依法办案意识得到提高、案件质量得到好转,实现了监管执法工作的转变,促进了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到位。
当前,工商部门肩负着监管市场的重要职责,为预防、制止或控制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的发生,必须确保其依法行政。
笔者作为工商所的执法人员,从基层工商所的办案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一、执法程序不规范。
一是有的执法人员没有按立案的要求,及时报批,存在先调查,后立案现象;有的案件甚至调查终结了才立案,立案不及时。
二是有的案件在行政告知书送达后不足3天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有的案件的签收人与案件当事人是何关系不明,送达程序不规范。
二、证据提取不全面。
有的执法人员只重视当事人的陈述和现场笔录,忽略其它相关的证据印证,证据单一,对当事人处罚的说服力不强。
三、适用法律不合理。
一是有的案件都适用普通法和特别法时,有的执法人员则采用罚则较重的法律、法规,未能遵循上位法效力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如对“锅盖”和“黑网吧”的处罚,都适用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而未使用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和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进行处理。
二是在处罚力度上,有的执法人员为了追求罚款数额,往往使用处罚数额较大的条款,或在自由裁量权范围内偏重处罚,不能做到罚过相当,客观公平。
三是有的办案文书不规范,个别执法人员制作现场笔录过于简单,没有全面,客观地反映违法现场的全貌;少数调查终结报告缺少对案件来源、立案情况、调查取据过程等内容的描述。
针对有的执法人员执法办案中的问题,究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一、有的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当前,在基层工商所能熟悉运用工商法律、法规,独立办案的执法人员严重缺少,办案人员素质成为制约办案质量的根本因素。
有的影响案件质量的问题,不是办案人员的主观失误,而是由于个人能力水平不足造成。
工商机关执法办案技巧浅探
工商机关执法办案技巧浅探近年来,温县工商局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监管执法的要求,以提高拓展案源的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办案技巧的运用为关键,以提高案件执行的效率为目标,用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办案效能,在执法办案技巧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提高拓展案源的能力针对以往案源拓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被动等待,案源排查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墨守成规,对新时期违法案件的特点和规律性研究不足;手段单一,案源排查效益不足等问题,我们要求执法人员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都保持一份“非常之心”,一种“警觉之念”,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积极拓展案源:一是积极延伸传统途径。
首先,围绕行政执法的中心工作查找案源。
利用一个时期的行政执法工作重点,针对重点行业,集中开展专项整治。
其次,是从举报、投诉中获取案源。
充分利用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去发现案源,是工商部门最常用的方法。
我们一方面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举报,对查实案件线索的,及时兑现举报奖,并为举报人保密;另一方面针对办案重点,积极在社会群众和各种行业的经营者中发展一些有正义感、有责任心的群众作为案件信息员或线人,或巧妙利用不法经营户的内部矛盾,采取心理战术,使部分轻微违法经营户成为案件信息员,以随时掌握更多、更全面、更有价值的线索。
特别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容易出现违法经营的监管盲点,更是充分发挥线人的特点优势,安排线人进行摸底渗透工作,积极开拓案源。
据统计,我们所查处的案件中,60%以上来自于信息员提供的线索。
再次,是在日常巡查监管中发现案源。
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工商执法网络点多面广的优势,积极推行巡查制度,重点关注屡教不改、易发生违法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变等待观望为主动发掘,以求迅速、及时地发现线索。
最后,是深究“案中案”。
任何案件都不是孤立的,比如说有零售假货的,就必然有批发、造假的,有制造假冒商标标识的。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要求执法人员举一反三,从过去已查的案件中,仔细分析,重新研究案情,核查有关细节上的问题,寻找遗漏的线索;或者将已查处的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情况公开,接受群众再举报,发现新的违法线索;在此基础上,再完成资料的整理、归档,并对案件总结归纳,吸取经验教训,为下一步发掘案源创造更好的条件。
基层工商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
调研报告--基层工商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为深入贯彻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增强工作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市局党组安排,我深入到经检大队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和座谈。
了解到的问题很多,这些问题中既有历史遗留下来的也有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既有客观存在难克服的也有主观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对于我们进一步作好基层执法办案工作,保障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现将调研情况汇总汇报如下:一、当前基层工商在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问题(一)整体执法水平亟待提高归纳起来,当前工商在执法办案中仍存在三种现象:1、“重罚轻纠”现象。
只注重对当事人罚款,而对违法行为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去纠正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虽然也推行了“警示预警”制度,但在实践中,这种制度没能被很好的贯彻,这在执法中就走进了“重罚轻纠”的误区。
具体表现形式有:(1)只罚不纠。
即对市场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只罚款,对已售出的存在严重隐患的产品不认真追查。
(2)只打不追。
即只对查到的问题进行处理,而对表面现象背后的隐患问题不注意追查。
(3)手段单一。
通过对部分处罚文书的调阅,发现对行政法律规定的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领会不深,处罚决定书的处罚条款往往只有罚款和限期改正两项,对于运用警告、通报批评、责令停业整顿等措施却使用很少,致使某些违法人员误认为执法机关只要罚款,不管纠正。
2、“重实体、轻程序”现象。
这类现象通常表现为:(1)简化程序。
这种现象在一些年龄偏大执法人员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由于对执法规定了解不够深入,个别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有时会将一般程序案件作简易程序案件处理,或者简化某个程序中的某些环节。
如在简易程序案件中,有的执法人员往往注重处罚决定书的制作,而忽略了亮证、告知的必要性。
(2)有意规避法定程序。
个别执法人员迫于执法环境,顶不住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说情风和压力,为了尽快结案、息事宁人,和当事人协商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只要谈妥,就凭当事人的认识材料处罚。
工商行政管理执法办案方法与技巧
工商行政管理执法办案方法与技巧一、发现案件线索我们从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执法办案是我们工作的重要部分,而解决案源是搞好执法办案的首要问题,大量的实践证明不选准切合本地实际的办案立足点,没有快速捕捉案件线索的基本功,很难得到案源。
案源的获取无非从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开展市场巡查,开展市场巡查是获取案源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
2、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网络的作用,及时地接收消费者、商标注册权人或其他途径的投诉、举报。
3、及时地接收司法机关、其他行政机关移送的案件线索。
4、关注新闻媒体对行政执法及相关违法行为动态的报道,及时了解兄弟执法单位的执法办案动态,在辖区搜索、排查以获得案件线索。
5、经常与辖区的驰名商品、知名商品经营者的联系,充分重视驰名商标、知名品牌经营者或生产厂商的作用。
其原因:一是他们经营的产品、商品品牌容易被侵权、被假冒、被仿冒,这些违法行为的发生,影响了这些经营者的利益;二是他们对所处的行业和市场状况比我们执法人员更为熟悉,对相关的违法行为的了解更快捷、更准确;俗语“同行是冤家”,虽然有点过份,但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因此,经常与他们联系,容易获取案件线索。
对于通过上述途径获得的案件线索,首先要判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无管辖权,主要是八看:1看有无职能管辖权;2看有无地域管辖权;3看有无级别管辖权;4看是否属于不予处罚范围;5看是否违反一事不再罚的原则;6看是否超过追责时效;7看是否涉嫌犯罪移送;8看是否违反指定管辖规定。
二、根据办案的一般规律,拟定调查取证方案办案,重要的就是搞调查,了解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就是了解“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果”,办案也就是从这五个方面思考分析问题,并对“五何”要素逐个进行分解,明确每个“何”的具体内容查清问题,从而对一般案件应从哪几个方面调查取证做到心中无数。
何人,就是违法主体即实施违法行为的作案人和同案人。
当事人是公民还是法人或组织;是自己实施行为还是代理他人实施行为;是单独实施行为还是共同实施行为;如果是共同实施行为,行为人的角色、地位和作用又是什么?违法主体涉及违法行为是否处罚,责任主体的确定及责任大小的承担,千万不能马虎。
基层工商所办案的一点思考
基层工商所办案的一点思考随着工商行政机关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工商所查办案件已成为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的重要内容。
这就要求工商所做到转变观念,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素质。
我所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对基层办案有如下的几点思索,写出来同大家一起商讨。
一、做好日常巡查:巡查制不仅为我们发现案源提供了机会,而且也赋予了我们及时发现违法经济行为并及时查处的义务。
不管是常规检查还是上门为商户送执照,都要把巡查体现其中,走马观花和深入查看要互相结合,针对重点商户要重点查看。
因此,发挥主观能性开展巡查,是获得案件的主要来源。
二、做好现场检查:现场检查是执法人员依法对当事人涉嫌违法活动的有关财务及场所进行的查看、清理的过程,其突出的特点是时间性强、客观性强、干预性强。
要掌握好第一手证据资料,就要把握好何时进入现场、抓住现行、如何采集到客观真实的证据材料、避免当事人的干预等环节。
去年我们在燃灯街道查处四家无照电子游戏室时,考虑到农村街道情况特殊,执法中往往会出现阻挠,一旦消息走漏其他各家就会快速关门停止营业。
所以我们在检查前制定了周密检查方案,一定要短平快,抓好证据的同时,要及时对经营工具采取扣留措施。
由于人手不足我们从临淮所借调几名同志,当时我们多名执法人员兵分四路,先由穿便衣的一名同志敲门进入,其余人员待情况证实后一拥而进,一人做检查笔录,一人稳定、询问当事人不让其走出现场,一人检查现场、拍照、暂扣工具设备。
经过精心准备的现场检查,短短几分钟就解决战斗。
三、做好询问:询问前一定要制定询问提纲,要料到当事人会说啥、讲啥,做到心中有数,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询问中,可根据当事人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口气,不同的策略,总之让其能稳定下来如实交待问题。
但是,切忌采取逼供、诱供。
询问及调查是密切联系的,对当事人交待的话一定要通过调查核实来印证。
去年我们办了一个个体户侵权商标案,为了准确计算他的营业额及利润,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其纳税的依据及纳税申报的营业额及所得额,最终验证了他自己说的非法所得和真实情况相差甚远。
基层工商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
调研报告--基层工商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为深入贯彻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增强工作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市局党组安排,我深入到经检大队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和座谈。
了解到的问题很多,这些问题中既有历史遗留下来的也有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既有客观存在难克服的也有主观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对于我们进一步作好基层执法办案工作,保障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现将调研情况汇总汇报如下:一、当前基层工商在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问题(一)整体执法水平亟待提高归纳起来,当前工商在执法办案中仍存在三种现象:1、“重罚轻纠”现象。
只注重对当事人罚款,而对违法行为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去纠正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虽然也推行了“警示预警”制度,但在实践中,这种制度没能被很好的贯彻,这在执法中就走进了“重罚轻纠”的误区。
具体表现形式有:(1)只罚不纠。
即对市场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只罚款,对已售出的存在严重隐患的产品不认真追查。
(2)只打不追。
即只对查到的问题进行处理,而对表面现象背后的隐患问题不注意追查。
(3)手段单一。
通过对部分处罚文书的调阅,发现对行政法律规定的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领会不深,处罚决定书的处罚条款往往只有罚款和限期改正两项,对于运用警告、通报批评、责令停业整顿等措施却使用很少,致使某些违法人员误认为执法机关只要罚款,不管纠正。
2、“重实体、轻程序”现象。
这类现象通常表现为:(1)简化程序。
这种现象在一些年龄偏大执法人员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由于对执法规定了解不够深入,个别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有时会将一般程序案件作简易程序案件处理,或者简化某个程序中的某些环节。
如在简易程序案件中,有的执法人员往往注重处罚决定书的制作,而忽略了亮证、告知的必要性。
(2)有意规避法定程序。
个别执法人员迫于执法环境,顶不住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说情风和压力,为了尽快结案、息事宁人,和当事人协商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只要谈妥,就凭当事人的认识材料处罚。
工商执法办案五点
工商执法办案注意五点随着新时期工商职能的转变,对工商执法人员办案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每个工商执法人员不仅能办案,而且要办“铁案”。
笔者结合多年办案实践,谈谈办案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主体的判别在立案时,就应明确案件的行政相对人是谁。
同时,还应对违法当事人的法律地位、经营主体类别予以理清。
在办案实践中,许多同志认为,个体工商户属于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组织,对其应以“其他组织”立案查处。
其实,这是主体判别认定错误。
《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都明确界定了个体工商户与其他组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个体工商户实际上应属于公民这一民事主体的范畴。
立案时,对案件主体要正确判别,不能遗漏,也不能滥列。
如对起字号的合伙经营组织(不同于合伙企业),只能把合伙人作为案件主体,而不能把起字号的合伙组织作为案件主体。
又如,我局一工商所查处一对夫妇无照经营小食店的案件,应把夫妇二人列为案件的当事人,而不能只列其中一人为案件当事人,因为该对夫妇都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对主体的判别,关系到后面程序中法律的适用以及行政法律责任的承担问题,是决定办案成败的关键。
二、管辖权的确定工商机关执法办案和人民法院立案启动的司法程序一样,首先涉及到案件主管权问题,即该案件应由何部门主管。
接着要考虑工商部门有无管辖权、有无权力立案查处的问题。
工商、质监、药监、城管、公安等职能部门的执法权力分工,涉及到《产品质量法》、《药品管理法》、《食品卫生法》等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工商执法人员不仅要熟悉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对其他法规也应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在明确案件主管权之后,还涉及到工商系统内部级别管辖、地域管辖、指定管辖、移送管辖的问题。
对此,《行政处罚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以及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其他规章都有明确的规定。
我们在立案时,应严格把关,否则就有可能产生“越权”、“越位”现象。
(经检股)从基层工商执法办案现状看如何拓宽执法办案视野--工商局办案发现案源的十种方法@
(经检股)从基层工商执法办案现状看如何拓宽执法办案视野--工商局办案发现案源的十种方法@第一篇:(经检股)从基层工商执法办案现状看如何拓宽执法办案视野--工商局办案发现案源的十种方法@从基层工商执法办案现状看如何拓宽执法办案视野----工商所拓宽案源的十种常用方法吴川市工商局经检股基层工商所作为执法前沿阵地,如何在实际监管巡查中,做到拓展案源、及时发现并查处违法案件是基层办案的首要问题。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和平常的办案经验,总结出以下十中方法,供作参考和交流。
一是在日常监管中发现。
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
在巡查监管中要求我们多留心,多观察、勤注意周边环境,对辖区内经营活动特别是易发案区域进行动态监管。
要做到“一看二问三暗访”。
查清经营主体是否存在较为隐蔽的违法行为,如证照是否齐全,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存在经销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
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敏锐的洞察力,不仅要熟悉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知悉商品性能,还要在巡查中运用自如。
哪怕普通的闲聊,一带而过的信息,对我们都可能是一个线索。
切忌走马观花,巡而不查。
二是在专项检查工作中发现。
在特定时间,市局会根据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专项检查,在这些专项检查工作中我们发现了问题不能轻易放过,违法行为轻微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加以行政告诫,依法应当立案的应当立即立案查处。
三是通过接待群众的投诉举报发现。
我们要积极受理消费者投诉和群众举报,对每项投诉记录都应认真核查、了解,对有线索价值的投诉,要实地核实并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查处。
我们时刻要保护高度的敏锐性,不是仅仅通过调解解决投诉的问题,还要从群众的投诉举报中及时发现线索,并将其与办案相联系。
不让大案化小,小案化无,防止案件线索的人为丢失。
四是发展“情报员”。
“情报员”是执法中出奇制胜的法宝。
我们要在各大小市场、基层办公场所普遍设立举报箱,设立接诉员,完善举报制度,建立社会监督。
或者巧妙利用不法经营户的内部矛盾,采取心理战术,使部分轻微违法经营户成为我们的信息员。
工商执法经验
工商执法经验工商执法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环节,具备丰富的执法经验是保障执法效果的关键。
本文将从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出发,分享工商执法的实际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旨在提升执法人员的工作水平和效率。
一、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工商执法的基础是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执法人员应该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在执法过程中能够依法行事,不违背与执法职责相抵触的行为。
二、加强执法技巧的培训除了对法律法规的了解,执法人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执法技巧。
通过加强执法技巧的培训,能够提高执法人员的调查取证能力、询问疑问的能力、沟通协商的能力等,从而更好地履行执法职责。
三、注重调查取证的环节调查取证是保障执法公正和执法效果的重要环节。
执法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调查取证,确保取证材料的合法有效。
同时,在调查取证过程中,需要注重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采取合适的调查方法和手段,避免对当事人产生不必要的侵扰。
四、建立执法档案和案卷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执法档案和案卷管理制度是保障执法工作有据可依的重要措施。
执法人员应该及时、准确地记录执法过程和执法结果,将执法案卷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备日后的查阅和审查。
五、加强与其他执法机关的协作工商执法往往需要与其他执法机关进行协作,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执法人员应该主动与其他执法机关建立联系和合作渠道,及时交流信息,共享执法资源,形成合力,提高执法效能。
六、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对于工商执法来说,宣传和教育是预防和化解市场纠纷的重要手段。
执法人员应该积极参与宣传和教育工作,向企业和消费者普及法律法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和消费观念,提高市场主体的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
七、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工商执法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执法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和执法技巧,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法水平和工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基层执法中的办案技巧(工商)
来
w .5
K 3 工商所所处的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第一线的位置,决定了它是整个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能否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履行法定职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商所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而工商所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则体现在日常的行政执法办案中,案子办得快不快、准不准、质量高不高,体现着基层工商工作的水平,也影响着整个工商系统在社会上的形象,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
本文就基层执法机关如何掌握办案技巧,提高执法技能谈点看法。
第一步,以理服人。
发现案源后,经过线索初查和案前调查符合立案条件的,立即立案,监控好发案现场,充分调查取证,收集所有证据,将违法事实先抓到手,掌握办案主动权,不给违法嫌疑人和说情人以可乘之机。
在作出处罚时,办案人员对违法嫌疑人晓之以理,告知其违法的严重性和社会危害性,摆事实,讲道理。
同时执法者要告诉违法嫌疑人在自由裁量上,已经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了适当的考虑,让违法嫌疑人在感情上易于接受,达到事实、法理、道理和情理
上的融合,尽量使违法者能够自愿接受处罚,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
而要真正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就必须认真抓住5个重点环节:
1、线索。
掌握线索,发现案源,是工商机关立案查处违法案件的基础,要办案就必须首先重视掌握线索,发现案源。
要通过初查、分析、筛选、排队,对一个个线索按轻重缓急作出处置。
符合立案条件的,要尽快进入立案程序。
2、初查。
办案单位所掌握的线索,应由专人集中登记管理,了解是否真有违法事实发生,是何种违法行为,违法事实的发生地在何处,是否在管辖的行政职权范围内,以及该违法行为是否需要实施行政处罚等。
线索初查应当注意保密,注意工作方法。
初查中,可以先收集资料,经过现场暗访再进行现场检查,随之询问当事人。
办案人员在初查中发现紧急情况的,应当在采取措施的同时,立即向领导报告,以免贻误战机。
3、立案。
立案,即有管辖权的工商机关确认该案件成立。
除适用简易程序的当场处罚案件以外,工商机关决定对某一违法行为依法实施调查处理之前,均应立案,遇紧急情况时,可一边采取措施一边报告,补办立案手续。
只有经过正式审批立案的案件,才能保证此后一系列具体检查、询问、采取强制措施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立案的条件是
确有违法事实发生,而且需要依法处罚。
凡经初查,办案单位认定符合立案条件的,就应立即上报立案。
4、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是指执法人员依法对当事人涉嫌与违法经营活动有关的财物及场所进行查看、清理的执法活动,是短兵相接地与违法当事人较量。
执法人员能否适时抓住现场非常关键,否则现场可能灭失,财物可能转移。
现场检查追求的是证据的客观性、真实性,把该取得的证据尽量取到手,为下步办案打好基础。
现场检查应把握好三点:一是事前策划。
实施检查之前,应根据情况,做好案情分析,设定工作方案,要让参加检查的人员熟悉案情,明确检查的预期目标,对每位执法人员进入现场后的具体任务、位置等,均应作精心安排,同时应有几套方案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对规模大,情况复杂的现场或夜间行动,应尽量请公安机关协助。
二是临场抓配合。
执法人员按预定方案进入现场后要做到既分工又协作,同心协力地在现场指挥员的组织下控制现场的人、财、物不走失,然后分头定位检查取证。
现场情况千变万化,指挥员要充分掌握现场情况,灵活调动人员,控制工作进度,尽力以速战速决的方式达到预期目标。
三是重点抓证据。
通过询问、查看、清理,细心收集和控制住现场证据,并不断运用已发现的证据挖掘新证据和涉案财物。
5、扣留。
扣留是工商机关依法将当事人涉嫌用于违法的财物,转移至适当场所,实施控制以防止被他人占有、使用、处分的执法措施。
它中断了当事人继续从事违法活动的物质条件,使违法活动立即得以制止,避免危害后果的延续。
同时保全相关财物不流失,涉案物证不至灭失,而且还是处罚决定顺利执行的财产保证。
适用扣留措施应把握好四点:一是必须依法实施,有充分的法律依据,然后按法定程序办理。
二是扣留要细心果断。
执法人员在接到将要采取扣留措施的案件时,必须利用有限时间,细心收集、组织证据,一旦关键证据取得,就应果断作出是否扣留财物的决定。
三是扣留财物要妥善保管。
防止短少,防止发生财物被盗,否则工商机关的执法威信将受到影响。
四是不能以扣代查。
采取扣留措施后,应抓紧时间办案,久拖不决,容易节外生枝,使办案效果不理想。
此外,还要注意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尽量消除当事人的抵触情绪。
针对现场事实,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指出其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及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指明政策,要求其知错改正,配合检查,提供情况和证据,使违法嫌疑人在事实、证据面前容易接受处罚,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使案子尽早圆满办结。
第二步,以法服人。
当“理服”受到抵制时,办案单位要按程序送达处罚决定书,当场告知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严重后果,使违法嫌疑人慑于法律的威严,执行处罚决定。
第三步,以强制力服人。
在“理服”、“法服”仍不能使违法者接受
处罚的情况下,则要依法采取查封、冻结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等措施,强制(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请登陆网络.m查看)违法者接受处罚,维护法律尊严,达到以“强制力服人”的效果。
综上所述,用理服、法服、力服“三服”法办案,从立案、检查、取证到执行处罚决定,环环相扣,依程序进行。
其核心是“服”字,重点让违法者心服口服。
因其以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为基础,必然能够让群众及司法机关信服,经得起监督。
“理服”是成功办案的基础;“法服”是成功办案的关键,在操作上强调及时送审批准,使处罚决定成为事实;力服是成功办案的保证,在操作上强调采取强制措施,“该出手时就出手”。
必要时借助法院、公安机关的力量,维护法律尊严。
总之,“三服”法既有技巧又讲原则,必然对提高基层工商办案效率和质量有所帮助。
来
w .5
K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