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物价上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价格运行趋势
百分比
财政收入增 长速度(%) 财政支出增 长速度(%)
20 15 10 5 0
19 77 年 19 78 年 19 79 年 19 80 年 19 81 年 19 82 年 19 83 年 19 84 年 19 85 年 19 86 年
-5
-10
年份
第二次通货膨胀(1984—1985)
商品销售价格指数及增减率表
年份 商品销售 价格指数 增减率 年份 商品销售 价格指数 增减率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06 102.4 101.9 101.5 102.8 108.8 106 107.3 118.5 117.8
105.4
103.3
103.1 2000年 100.4 98.5 1990年 103.1 102.1 1980年
99.3
98.8 1999年 98.6 97 1989年 118 117.8 1979年
105.9
105.9 1998年 99.2 97.4 1988年 118.8 118.5 1978年
0.05
0 -0.05 -0.1 -0.15
商品销售价格指数及增减率趋势图
商品销售价格指数
增减率
第三次通货膨胀(1988—1989)
• 工资改革的推行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变动率表
年份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 可支配收入(元) 变动率 1978年 343.4 1979年 405 0.179 1980年 477.6 0.179 1981年 500.4 0.048 1982年 535.3 0.070 1983年 564.6 0.055 1984年 652.1 0.15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物价发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物价发展【摘要】物价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宏观指标,对我国国民经济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CPI作为物价的测定指标,首先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物价表动情况,揭示了在我国体制转型时期物价变动的特点,并结合经济现象和社会背景,分析历次通货膨胀发生的共同原因和特殊原因,以对现在和将来的经济发展提供预警信号和政策参考。
【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CPI 通货紧缩通货膨胀200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30 个年头,随着市场化体系的逐步建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
但是发展的道路并不是平坦没有曲折的,我们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中前进的。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每一次起伏都伴随物价涨落。
30年,中国经济经历了「三个半」周期,CPI 亦完成了「三个半」轮回,只是CPI 的涨落总比GDP 的增长落后一年左右,而针对物价涨落进行的宏观调控则贯穿每一轮经济周期。
截止2008 年,我国GDP 增长了15 倍左右,物价上涨了 4 倍左右。
总体来说,在这30 年里,我国物价保持了基本稳定,但是存在5 次间断性的波动,这种特点与体制转型这个大背景是分不开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物价史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1978 ~1991 年为第一阶段,即改革开放初期物价史。
这一阶段物价史伴随经历了1978 ~1981 年、1982 ~1986 年和1987 ~1991 年三次经济波动,采取了1980 ~1981 年的调整、1986 年的“软着陆”,以及1989 ~1990 年的“治理整顿”和“双紧”政策。
这一阶段的经济波动,与经济体制改革有比较大的关系。
1992 年至今为第二阶段,即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物价史。
其间伴随经历了1993 ~1996 年的通货膨胀,1997 ~1998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9 ~2002 年的通货紧缩,2003 ~2004 年的局部过热,以及2005 年至今的结构性通货膨胀、经济运行偏热,相继采取了1993 ~1997 年的紧缩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1998 ~2003 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2004 ~2007 年的稳健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以及2007 年12 月 3 ~5 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中国五次通胀回顾
中国五次通胀回顾来源:中评社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CPI同比涨5. 4%,本轮通胀仍未见有缓和迹象,政府明确要求“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宏观调控的首要位置”。
中评社报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类似的严重通胀还发生过四次。
那么,每一次通胀的原因是什么?谁又成为历次通胀的买单人呢?1980年第一次通胀,广大消费者为财政赤字和货币增发买单原因:基建投资导致货币增发从1979年开始,中国在逐步推行商品经济的改革过程中,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从1979年至1984年,5年时间GDP就翻了一番,人均收入翻了不止一番。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建投资和政府财政的支持,据统计,1979年至1980年我国两年财政赤字都达170亿元以上,国家不得不增发货币130亿元来弥补国库亏损,到1980年底,全国市场货币流通量比1978年增长63.3%。
通胀程度:1980年通胀达6%在增发130亿元货币的刺激下,1979年、1980年全国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年通胀达到6%,已经到了经济危机的临界点。
政策应对:压缩基建投资、紧缩银根1980年12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经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控制物价等一系列措施,通货膨胀得到抑制。
买单人:广大消费者1984-1985年第二次通胀,到1985年通胀率一度高达9.3%原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导致货币增发1984-1985年的通货膨胀体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工资性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导致成本推动。
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经济出现过热现象。
通胀程度:1985年通胀率高达9.3%政策应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从1984年11月到1985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比如,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
中 国改革开放的五次经济浪潮-五次经济浪潮
中国改革开放的五次经济浪潮-五次经济浪潮《中国改革开放的五次经济浪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经历了五次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浪潮,每一次都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次经济浪潮:个体经济浪潮改革开放初期,政策逐渐放宽,个体经济应运而生。
过去,个体经营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受到严格限制。
但随着改革的推进,个体工商户开始活跃起来。
他们从小本生意做起,如卖小吃、服装、日用品等。
个体经济的兴起,解决了当时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也满足了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在这个阶段,许多人凭借勤劳和智慧,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街头巷尾的小摊贩、小店铺逐渐增多,城市的商业氛围日益浓厚。
第二次经济浪潮:股票浪潮上世纪90 年代初,中国的股票市场开始起步。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股票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然而,一些有远见和勇气的人率先投身其中。
当时,很多人对股票的认识有限,但随着股市的发展,一些企业通过上市获得了资金支持,得以扩大生产和发展业务。
同时,也有一部分股民在股市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但股票市场的波动较大,风险也较高,不少投资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风险意识,在股市的起伏中遭受了损失。
第三次经济浪潮:房地产浪潮进入 21 世纪,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住房的需求大幅增加。
房地产行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许多开发商纷纷投身房地产开发,大量的楼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房价也一路攀升,早期投资房地产的人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然而,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房价过高导致居民购房压力增大,部分地区出现房地产泡沫等。
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
第四次经济浪潮:电子商务浪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电子商务在 21 世纪初迅速崛起。
以淘宝、京东等为代表的电商平台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
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网络购买到各种商品。
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物流、快递等相关行业的繁荣,也为众多创业者提供了机会。
中国五次通胀回顾
中国五次通胀回顾通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货币贬值,进而引发商品价格上涨的经济现象。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的通胀事件。
这些通胀事件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五次通胀。
第一次通胀发生在1988年。
当时的中国国内经济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果,市场开始逐渐开放,引入了市场调节机制。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制度缺陷暴露出来,货币供应量出现了失控的情况,导致了通胀的爆发。
这次通胀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经济发展进一步滞后。
第二次通胀发生在1994年。
这次通胀是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引发的,这场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的资本市场遭到了严重的冲击,投资者纷纷撤离市场,导致了股市崩盘和货币失控。
这次通胀让中国经济在一段时间内步履维艰,经济发展再次受到了重大损失。
第三次通胀发生在2004年。
这次通胀是由于国际油价的大幅度上涨而引发的,中国依赖进口石油,国际油价上涨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因为不得不降低石油消费,中国的经济发展遭到了阻碍,经济增长率大幅度下降。
第四次通胀发生在2008年。
这次通胀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引发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的出口市场面临极大的挑战,国内市场需求下降,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进而导致了通胀的爆发。
这次通胀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经济发展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拐点。
第五次通胀发生在2011年。
这次通胀是由于中国央行过去一段时间过度放松货币政策,导致了货币供应量暴增,引发了通胀。
这次通胀使得中国经济发展再次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导致了物价飞涨,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通过对中国五次通胀事件进行回顾,我们可以看到通胀对于经济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通胀不仅仅是简单的物价上涨,更是对整个经济体系的挑战和考验。
我们需要通过加强货币政策的调控,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来避免通胀的再次发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四次通货膨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四次通货膨胀(一)1985年我国物价暴涨,CPI上涨9.3%,这集中表现在物价上涨幅度大且上涨速度快,1985—1987年,三年间物价上涨率累计比1984年上涨23.7%,1985年全社会零售物价指数比1984年增长6%。
此次通货膨胀原因可总结如下:1.固定资产投资过大,总需求膨胀,导致经济发展过热,但效率低下。
198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961.01亿元,到1985年已增至2543.19亿元,增长了2.6倍。
生产的高速发展,但效率低下,导致有效供给不足。
2.货币的超量发行,直接导致货币贬值。
1984年,我国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央行宣布今后贷款以上年为基数,由此,各大银行为扩大下年规模,大量发放贷款,导致1984年全年货币投放262亿元。
由于时滞效应,影响在85年集中表现。
3.政治上的热情推动。
1983年确立了到20世纪末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84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
(二)1988年—1989年,我国商品零售价出现了新一轮暴涨,物价上涨幅度过大,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比1987年上升了18.5%。
同时,各大中城市出现了抢购物品、提取存款的情况。
1987年底货币供应量达到1451亿元。
央行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和推行大额面钞的方式应对过热经济对货币量的需求。
1988年,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来上涨的最高记录,达到18.5%。
通货膨胀的加剧,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结果。
原因可归结为:1.全国在建的固定资产投资过多,规模过大,超过了国力承担的可能,消费需求过旺,社会购买力的增长超过了商品供应量的增长。
2.国家财政支大于收,信贷规模过大,货币发行过多。
1988年财政收支差额达-133.97亿元,1989年为-158.88亿元,此外金融机构在这两年间各项贷款达到了26213.06亿元,M2在1989年也更是高达11949.6亿元,三者相互结合为经济过热提供了必要条件。
改革开放后的物价上涨与政府应对
样, 物价一下子都涨 了, 老太太都到菜
那时, 国有 经济 在 国民经 济 中的 比
市场捡菜叶子 了, 学校食堂 的馒头 、 菜都
涨 了价 。 在 袁钢 明的 记忆 中 ,9 5 18 年是 中国 的 宏 观 经 济讨 论 最 热 烈 的时 候 , 中 国的经 全
济 学家都在谈 论宏观调控 。这一年 3 月
1 8 : 政命令 调控 物价 1行 9
重 高 达 9 %以 上 , 家 行 政 命 令 式 的 调 0 国
控手段立 即见效 , 价在 18 年 回落到 物 92
的《 政府T作报告》 中明确提 出, 要加强和
完善宏观经济的有效控制 和管理 , 坚决防
止盲 目追求 和 攀 比增 长 速度 的 现象 。
声 音也被 政府 采纳 了。袁 钢明认 为 , ” 这
一
轮 的 宏 观 调 控 在 没 有 真 正 到位 时 就 松
懈了 , 埋下了经 济再次过热的隐患。
》
墼 耋 , 汉 们 在抢 购 金 戒 指 武 0≯ 一
臻 i 。 潮_■
|
霉毫
1 8 经济手 段派 上用 场 9 8:
维普资讯
改 革 开 放 至 今 , 随 中 国经 济 快 速 伴 发 展 而来 的有 5 物 价 上 涨 , 次 物 价 上 次 每
紧急刹车 , 全面压缩计划外投资 , 借用地 方财 政存款 , 暂时冻 结企 业存在 银行 的
收入一 高 , 费就高 了 , 加上各地高涨 消 再 的 投 资 热 情 , 价 指 数 一 下 子 就 被 抬 高 物
0
:
▲ _ - _ ■|
肇 》
。
| ,
穗 0
通货膨胀的历史事件
通货膨胀的历史事件
通货膨胀是指一国货币供应量过度增加,导致货币失去购买力并且物价上涨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历史上重要的通货膨胀事件:
1. 德国威玛共和国通货膨胀(1921年-192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为了支付赔款,大量印刷纸币导致失控的通货膨胀,物价持续上涨。
最终,德国央行进行货币改革,发行了新的货币,并重新控制了通胀。
2. 日本战后通货膨胀(1945年-1951年):二战后,日本货币供应量激增,因为战后重建需求导致物价飞涨。
日本政府通过控制物价、增加税收等手段来应对通货膨胀问题。
3. 拉美国家通货膨胀危机(1970年代-1990年代):许多拉美国家如阿根廷、巴西和委内瑞拉等在1970年代至1990年代期间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原因包括政府过度开支、债务问题以及货币政策不当。
这些国家采取了紧缩政策和货币改革来控制通胀。
4. 中国的通货膨胀(1980年代-1990年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面临着高通货膨胀的问题。
政府通过调控政策、加强金融监管和加大稳定货币政策力度等手段,逐步控制了通胀。
5. 西班牙房地产泡沫(2008年-2013年):西班牙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导致了经济危机,引发了通货膨胀问题。
西班牙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措施和改革,以恢复经济稳定和控制通货膨胀。
这些通货膨胀事件表明了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和政府干预等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强调了控制通胀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年物价
改革开放三十年(物价部分)改革开放三十年(物价部分)2009.81979年4月物价科从长治市计划委员会分离,成立了长治市物价局,为长治市人民政府直属机关,统管全市物价工作。
1984年又成立长治市物价检查所,将物价监督检查工作列为重要内容,并不断得到加强。
长治市物价局内设4个职能科(室),下设长治市物价检查所、长治市工农业产品成本调查队、长治市价格认证中心及长治市社会价格信息服务中心,在职职工总数89名。
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长治市的物价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0年来,全市各级物价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省物价局的精心指导下,进行了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价格改革经历了“调放结合,以调为主”、“放调结合,以放为主”、“控字当头、治乱为主”以及价格体制转换等发展历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了价格改革的进程一、改革进程1978年,我市同全国一样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价格改革一马当先,率先打破了计划经济的禁锢,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邓小平同志多次讲:“理顺价格,改革才能加快步伐。
…“价格没有理顺,就谈不上经济改革的真正成功。
”但是,价格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我市的经济改革的模式是通过实践的推进使人们认识不断深化逐步明确的,因而价格改革的目标模式也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30年的价格改革基本上是采取有计划的渐进式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探索前进的。
1979---1991年(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1979年4月物价科从长治市计划委员会分离,成立了长治市物价局,为长治市人民政府直属机关,统管全市物价工作。
1980年5月,为了加强物价管理,把物价检查整顿工作经常地开展起来,并依靠群众管好物价,经市革委批准,向义务物价检查员颁发《长治市物价检查证》。
17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典型通货膨胀的背景和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典型通货通胀的比较分析一、1988~1989年的通货膨胀1988年,CPI同比上涨18.8%,比1987年高出11.5个百分点,1989年CPI涨幅依然维持在18.0%的高位,出现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这次高通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导致社会总需求猛增。
为满足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需求和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中央政府从1986年开始加大财政支出力度,1988年全国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0.1%,比1987年提高7.5个百分点,导致社会需求猛增。
二是随着商品价格的放开和工资改革的推进,改革旧的价格体系和经济结构中不合理因素引发高通胀。
1988年3月,上海率先调整了200多种主要商品价格,接着各大中城市相继提价,提价商品约占商品总量的80%,价格平均上涨30%,最高者达到80%,尤其是家用电器、摩托车、汽油等化工产品。
三是货币信贷高速增长,流动性明显过剩。
1988年人民币贷款增长21.9%,超过GDP实际增速10.6个百分点,流动性宽松。
此次通货膨胀的发生跟通货膨胀预期关系紧密。
当时急于推进价格改革,理顺比价关系,1987年第四季度食品价格持续上升,1988年初又出现“价格闯关”的讨论及宣传,居民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不断强化,同时企业也随之涨价,一系列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价格迅速上涨。
通货膨胀预期没有得到有效引导,过猛的价格上涨诱发了抢购风潮,抢购风潮又推动了物价的进一步上涨。
针对当时物价高涨的局面,人民银行在1988~1989年实行“紧缩银根”的政策,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提高利率、开办保值储蓄,收缩信贷规模、控制货币发行、减少货币投放。
这次宏观调控使社会总需求膨胀的局面得到控制,通货膨胀的势头得到缓解,CPI涨幅到1990年已下降至3.1%。
但也应该看到,这次采取“急刹车”式的货币信贷政策,力度过大,导致中国经济增速大幅回落,1989年和1990年的GDP增速仅为4.1%和3.8%,分别比1988年低7.2个和7.5个百分点。
7A文改革开放后中国历次通货膨胀
7A文改革开放后中国历次通货膨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的困扰。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流通供应量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本文将以历次通货膨胀为线索,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7A文中的通货膨胀问题,并对其原因与对策进行探讨。
一、历次通货膨胀及其原因1.80年代初期通货膨胀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计划经济。
然而,由于供给侧改革不彻底、物价调控缺乏有效手段等原因,导致了80年代初期的通货膨胀。
此时,国内存在着庞大的流动性过剩和价格调整滞后等问题,加之投资过热,导致物价水平快速上涨。
2.90年代中期通货膨胀90年代中期,中国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市场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急剧扩大,而供给相对滞后。
同时,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对通货膨胀形成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加之,外资大量流入中国,外汇储备增加,也对通胀造成了冲击。
3.21世纪初期通货膨胀21世纪初期,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日益凸显。
此时,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市场需求旺盛,而供给仍存在短缺。
同时,金融创新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对通货膨胀产生了推动作用。
此外,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和高油价等因素也给中国通胀带来了压力。
二、应对通货膨胀的对策1.货币政策调整货币政策是应对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
央行可以通过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贷款利率等方式来收紧货币供应,控制通胀预期。
同时,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市场秩序,为通胀的有效控制提供保障。
2.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是降低通货膨胀压力的关键。
通过提高产能、改善生产结构、加强科技创新等方式,可以增加供给,满足市场需求,从根本上解决通胀问题。
3.价格监管与市场调节加强价格监管,预防价格投机行为和市场垄断,保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有助于稳定物价,缓解通胀压力。
同时,鼓励市场调节机制的发展,提高市场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为经济运行提供更有效的调节手段。
建国以来的通货膨胀分次整理
建国以来的通货膨胀分次整理通货膨胀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它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每次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特点。
以下是对建国以来主要通货膨胀阶段的分次整理。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 1952 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
长期的战争破坏导致经济凋敝,物资匮乏,而大量的货币发行使得物价飞涨。
当时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战争导致的财政赤字、货币超发以及物资短缺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了治理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首先是统一货币发行,整顿金融秩序,打击投机资本。
其次,通过加强物资调配,组织物资供应,稳定物价。
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增加商品供应。
经过几年的努力,成功地遏制了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 1965 年)“大跃进”运动期间,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工业生产急剧扩张,农业生产大幅下降,物资供应紧张。
加上错误的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货币发行量过多,引发了通货膨胀。
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整措施,包括压缩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加强农业生产,控制货币发行等。
经过几年的努力,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 1976 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生产停滞,物资短缺。
同时,由于管理混乱,财政赤字增加,货币超发,导致通货膨胀再次出现。
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虽然相对较为温和,但也对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经济秩序的逐步恢复和整顿,通货膨胀才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四、改革开放初期(1978 1988 年)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推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
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经济过热、投资规模过大、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以及价格改革等因素引起的。
改革开放至今的五次物价上涨与政府应对
改革开放至今,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有5次物价上涨,每次物价上涨,都于细微处,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
从最初的使用行政命令调控物价,到后来使用金融手段、综合经济手段调控。
在一轮又一轮的物价高涨中,政府的调控能力和手段,日渐理性与成熟。
1981:行政命令调控物价1979年,吉林大学经济系大二学生袁钢明在广播里听说,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将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通过压低农产品价格支持城市工业的发展。
这次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是国家第一次利用价格杠杆,调整收入分配,提高农民收入。
”袁钢明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个政策直接导致改革开放后第一次物价上涨。
一年后,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统计数字,1980年,中国商品价格上涨了6%。
“建国后,中国的物价几十年没有上涨过!”这一年,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机械配制厂工人王桂香发现,牛奶价格涨了,但她的工资也多了起来,每个月大概涨了十几块钱。
30年后,已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的袁钢明解释说,“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了城市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城市居民受不了了,国家只能给补贴或者发奖金,提高工资。
这增大了政府财政支出,政府出现财政赤字,只能增发货币,货币一多就出现了通胀。
”面对突然的物价上涨,1981年,政府紧急刹车,全面压缩计划外投资,借用地方财政存款,暂时冻结企业存在银行的自有资金、紧缩银行贷款,连续两次发文,要求各地调控物价,严禁议价。
那时,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达90%以上,国家行政命令式的调控手段,立即见效。
物价在1982年,回落到正常水平。
“那时候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解决经济波动的问题。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伟如此评价。
1985:半途而废的调控1985年,中国经济再次驶入快车道。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公报》记载,1985年,中国零售物价总指数比上年上涨8.8%。
那一年,32岁的袁钢明研究生毕业,进入社科院经济所。
他了解到这一轮物价上涨的原因。
中国历史上有哪四次通货膨胀
中国历史上有哪四次通货膨胀一、1987~1988年是一个经济扩张的阶段,物价指数在前一期经济扩张的拉动下,持续走高,上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历史高点。
以1985年的物价指数为基点,1986年的物价指数上涨6.0%,1987年的物价指数上涨13.7%,1988年的物价指数上涨34.8%。
此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依然是*** 为了满足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要求和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从1986年开始加大 *** 财政支出,不断扩大 *** 财政赤字,特别是1988年实行财政的“包干”体制以后,社会的需求进一步猛增。
二、到1993年上半年,通货膨胀压力又开始上升,金融业陷入无序状态。
国内金融市场,大量资金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银行、金融机构和地方*** 为了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逃避央行的规定和监管,为房地产业大量融资,使得货币量超量投放,信贷规模一再突破计划。
由于这次调控吸取了以前货币紧缩过度造成经济过冷的教训,这个货币政策的实施中一直遵循着“适度从紧”的原则,最终于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但是实际上还是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信贷状况的收紧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综合信贷的平衡;限制地区间的信贷大大降低了货币的流通速度。
三、200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
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1.6%。
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3.4%,服务价格上涨2.2%。
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1%。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2%。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4.4%,其中,谷物上涨2.3%,棉花上涨35.3%,油料上涨19.4%,畜产品上涨1.8%。
当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自对投入工厂,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原材料和其他商品的庞大需求。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2003年中国的原油进口比2002年增加31.2%,达到创纪录的9110万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几次通货膨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几次通货膨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几次通货膨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本文将详细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几次通货膨胀,分析其原因和对策。
一、1988年的通货膨胀1988年,我国出现了一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这一次的通货膨胀主要源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农田里的大米和其他主要粮食价格猛涨,导致居民生活负担加重。
此外,改革开放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调控不力也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当时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市场调节,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以稳定物价。
其次,政府加大货币紧缩政策,收紧了银行系统的信贷,控制了货币供应。
最后,政府通过限制价格涨幅和增加商品供应等措施,降低了通货膨胀的速度。
这些措施逐渐生效,1989年通货膨胀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二、1994年的通货膨胀1994年,我国再次经历了一次通货膨胀。
这一次的通货膨胀主要源于投资过热和外部冲击。
由于改革开放后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投资涌入市场,导致资金供应过剩,价格上涨。
同时,境外的经济危机和冲击也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冲击,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的程度。
为了应对这次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
首先,政府加强了对银行的监管和审慎经营要求,控制了信贷扩张。
其次,政府提高了利息率,吸引更多的存款,减少了流动性。
最后,政府加大了对投资项目的调控,限制了过度投资的行业,降低了投资的热度。
这些措施逐渐起效,1995年通货膨胀率回落到较低水平。
三、2008年的通货膨胀2008年,我国再次遭遇了一次严重的通货膨胀。
这一次通货膨胀源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及国内外资源价格的大幅上涨。
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衰退,我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同时,国际市场上的石油、铁矿石等资源价格大幅上涨,使得我国进口成本增加,进而推高了物价。
针对这一次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投资项目的审查和控制,避免了过热投资的产生。
上海解放初期的四次物价风波
上海解放初期的四次物价风波作者:张徐乐来源:《检察风云》2009年第12期1949年5月下旬上海解放后,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曾经历了四次物价上涨风波,一次比一次猛烈,对上海民生以及经济恢复与建设,乃至对全国的物价稳定都产生了严重影响。
然而,掌握政权不久的新中国政府,以国计民生为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基本降服了自国民党统治以来愈演愈烈的恶性通货膨胀,经受住了历史性考验。
六十年过去了,重温这一段历史,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经济领域中那惊心动魄的气息。
第一次物价风波1949年元旦过后,天津、北平、上海等大城市相继解放,在军事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绝对胜利。
然而在经济领域中,延续了十余年的严重通货膨胀,并没有随着国民党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失败而自行中止。
尤其是在抗战胜利之后的几年里,国民党政府先后采取了以法币收兑中储券、开放黄金与外汇市场、实行金圆券以取代法币、全面管制金银外汇、冻结工资物价以及其他措施,但依然不能稳定业已失控的物价。
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拼命搜刮黄金、美钞及重要物资运往台湾,包括诸多工商业者在内的广大市民为了争取生存和准备应变,也不得不卷入抢购狂潮,物价的畸形涨势愈演愈烈。
据资料统计,1948年9月上海批发物价指数为34598.7,但到了1949年5月已涨至1212200000,短短九个月指数上涨了35036倍;米价更是不可思议地飙升,从每石金圆券3725元涨至1.75亿元,上涨47069倍。
在极度恶性通货膨胀的经济环境中,上海的金融物价混乱不堪,市场人心尽失。
然而,面对如此经济乱象,就在上海解放的次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便发布《关于使用人民币及限期禁用伪金圆券的规定》,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所发行的人民币为解放区统一流通之合法货币,即日起所有完粮纳税以及一切公私款项收付等,均须以人民币为计算及清算本位,并按1:10万的比率收兑金圆券。
由于金圆券自发行以来飞速贬值,早已成为废纸,因而收兑工作非常顺利,七天时间收兑的金圆券数额已占其发行总量的一半以上。
7A文改革开放后中国历次通货膨胀
7A文改革开放后中国历次通货膨胀中国历次通货膨胀是指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通货膨胀现象。
自1978年中国采取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也伴随着通货膨胀的问题。
本文将从改革开放后的几次通货膨胀事件进行探讨。
首先,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经济遇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
由于市场经济的引入和价格机制的改革,商品的供需关系发生扭曲,导致物价上涨。
同时,企业也面临着较高的成本压力和盈利欲望,不断提高产品价格。
此外,金融体系的改革不完善也加剧了通货膨胀。
这一时期,中国物价飞涨,社会生活受到了较大影响。
随后,上世纪90年代中国遭遇了一次严重的通货膨胀。
这一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1994年开始的“钞票政策”,即通过扩大货币供应以刺激经济增长。
虽然刺激了经济增长,但也导致了通货膨胀。
1994年全年通货膨胀率飙升到了24.1%。
为了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包括提高利率、调整金融政策等。
这些措施很快起到了作用,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
再者,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又面临了一次通货膨胀的挑战。
全球流动性的大量涌入,加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推动了物价上涨。
此外,国内生产成本的上升也对通货膨胀起到了推动作用。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胀的势头。
需要注意的是,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削弱消费者购买能力,对社会经济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适度的通货膨胀也有助于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后中国历次通货膨胀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
通货膨胀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市场扭曲、金融改革不完善等。
中国政府在应对通货膨胀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紧缩政策和宏观调控等。
但要注意,在书写文章时,除了内容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之外,还需要注意排版和语句的整齐和美观。
中国物价飞涨表
中国物价飞涨表如今100元只相当10年前50元10年间面条涨了4倍2000年,好大米1元/斤,100元能买到100斤好大米;2010年,普通大米2块多/斤,100元只能买到40多斤大米。
2000年,当电焊工、月收入870元的田小明从来没觉得物价贵过,生活很轻松;2010年,仍然当电焊工、月收入已涨到3000元的田小明却开始抱怨什么都贵了,生活的担子越来越重。
10年间,物价上涨了多少?也许我们无法用精确的数字计算出上涨的百分比,但我们用一组组真实的100元的通胀故事,则可以更为直观地感受到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变化——如今的100元,只能与10年前的50元等值。
2000年故事1 不到50元吃两荤两素2000年,来自湖北的陈影正在吉林工业大学(现称吉林大学)读书,读大三。
2000年的11月,老家的老叔来长春出差,特意到学校里看他。
“老叔来的那天雪下的特别大,他本来想带我吃顿好的。
但是雪大路不好走,所以就在学校附近吃了一顿。
”陈影说,现在他还记得当时吃饭的饭馆地点在学校的南门,具体名称不记得了,只记得饭馆很干净,环境挺不错的。
他们要了两碗面,四个炒菜,两荤两素。
面条是3元一碗,挺大一碗,里面还有好几块红烧肉。
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平时吃面条,大概也就2块钱一碗,而且没有那么多肉。
这些东西一共花了不到50元。
10斤苹果8块钱陈影回忆说,跟叔叔吃完饭,他在饭馆附近的市场花8块钱买了一袋(10斤)苹果。
当时他还觉得,10斤太多了,吃不了。
他老叔就告诉他,知道他平时不舍得买,10斤苹果就放在寝室,没事多吃点水果,还可以给其他同学一起吃。
他还记得那个叫国光苹果,个头儿不大,红红的,吃起来酸酸甜甜的。
故事2 块煤300元/吨现居住在长春汽开区的市民李平,今年52岁。
由于老伴身体一直不太好,所以这些年一直是他操持家务,对物价的变动必然也比较敏感。
“我自己的老父亲和老母亲,现在还住在农安老家的平房,每年冬天我都回去给他们买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物价上涨,有诸多共同之处,但因时代和体制变迁,这几次物价上涨的表现形式、传导机制和治理措施也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纪敏伍超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体出现了五次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
三十多年来,伴随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这几次通胀在表现形式、具体成因、传导机制以及治理措施上,都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
总结和比较这些变化,无疑有助于增强应对未来通货膨胀风险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几次典型物价上涨原因及其治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五次较大幅度的物价上涨,分别是1980年、1985年、1987~1989年、1993~1996年、2007~2008年。
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8)的32年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平均为5.5%,上述五次物价上涨均明显超过了这一历史均值(见图1)。
1980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是当时急于摆脱文革后的经济萧条,通过大量进口国外机器设备,“大干快上”若干项目实现“四化”。
结果短期内进口、投资、财政赤字和货币发行激增,严重破坏了总供求平衡,物价迅速上涨,称“洋跃进”。
为此,当时采取了压缩基础建设、收缩银根和管制物价等办法加以治理。
1984年通过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财政承包、放权让利、拨改贷和价格“双轨制”改革全面推行。
由于在放权让利的同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企业预算约束,企业投资热情空前高涨,基建、技改投资迅速扩张,加之随后实行货币化工资改革,致使1985年物价涨幅接近两位数。
当时为抑制通胀,除削减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监管外,重点对信贷投放进行了全面检查,并自此开始实行严格的信贷规模管理。
1988年的通胀膨胀比较严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达到18.8%,一度出现抢购生活必需品和银行挤兑现象。
当时触发涨价的直接因素,是价格改革“闯关”,计划内和计划外生产资料价格并轨,并同时放开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价格。
深层次矛盾仍然是经济改革不配套,国有企业改革滞后,放权让利同时没有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多年积累的比例失衡矛盾在价格“闯关”改革中集中释放,之后不得不暂停“闯关”,并严厉紧缩财政、信贷,但由于力度过大和其他因素影响,随后出现了市场疲软和经济大幅下滑。
1992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但与此同时,开发区、房地产热迅速升温,投资规模迅猛扩张,并出现乱集资、乱拆借、乱设金融机构的金融“三乱”现象,导致1994货币供应量增长高达34%,居民消费物价涨幅高达24.1%,都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
自1993年年中开始,出台了紧缩货币和财政、保值储蓄、整顿金融秩序、实行分业经营等16条措施进行调控。
与前三次相比,这次调控的市场化手段明显增强,既治理了恶性通货膨胀,又没有出现以往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大起大落,国民经济运行成功实现了“软着陆”。
第五次通货膨胀发生在2007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
与前四次相比,这次通胀发生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收支持续大幅顺差的背景之下,外部冲击对国内物价波动的影响非常突出。
从需求看,除表现为投资增长过快这一老问题外,2005年以来,外贸顺差持续大幅增长是当时需求拉动的主要特征。
从货币供应看,由国际收支持续大幅顺差引发的货币供应也是主要渠道。
从供给方面看,2007年国际粮食、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国内输入型通胀压力迅速上升。
从治理措施看,主要特点是内外兼治。
对内采取上调准备金率等措施大幅对冲顺差投放的货币,对外采取加快人民币升值的办法对冲国内涨价。
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涨机制和治理措施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物价上涨,有诸多共同之处。
从成因看,都有投资膨胀、货币供应过多、食品价格上涨较多等特点。
从治理措施看,都不同程度采取了抑制投资、收缩银根、增加供给、加强物价监管等措施。
但因时代和体制变迁,这几次物价上涨的表现形式、传导机制和治理措施也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
从短缺经济到显性涨价随着体制改革逐渐深入,价格管制被逐步放弃,计划经济体制下“低工资、低物价、低消费”的格局被逐渐打破。
在放开价格和比价关系调整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供应短缺转变为全面、显性的价格上涨,表现为,改革开放以来前几次物价上涨具有明显的体制周期。
1978年的“拨乱反正”,1984年的信贷体制改革,1988年的价格改革闯关,以及1992年开始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客观上都推动了当年或后期的物价上涨。
应该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就是价格形成机制不断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不断发挥的过程,也是从供不应求状况下的隐性涨价,到供求基本平衡状态下的显性涨价过程。
从整个过程看,我们付出的是价格总水平基准的抬升,得到的是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和价格配置资源效率的不断增强。
从全面涨价到结构性涨价随着大多数商品价格的放开,企业名义投资回报率得以明显提升,从而极大地调动了我国制造业的投资热情和产能释放,绝大多数由制造业提供的一般消费品从供不应求转向供求基本平衡。
在买方市场格局下,通货膨胀往往不再表现为全面涨价,除食品等劳动生产率相对落后部门价格继续上涨较多外,之前涨价较多的一般性制造业产品,如衣着、家庭设备用品、交通通信等,则得益于生产率迅速提升,价格涨幅大幅下降。
从国内涨价到国外涨价随着我国经济与全球融合度的提高,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逐渐增强。
从进口看,目前我国原油、铁矿石、铜、铝、大豆进口依存度超过一半,这类资源产品的国内价格基本由国际市场决定。
图2描述了国际大宗商品现货价格指数(CRB)与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的关系,二者同步波动趋势日渐增强。
从出口看,2005年7月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弹性明显增强,升值速度逐渐加快,这一方面缓和了原材料进口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另一方面也通过提高出口价格缓和了国内价格上涨压力。
总之,在对外贸易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国内外市场价格变化的相关性逐渐上升,这当中汇率变化越来越成为调节国内外市场比价关系的纽带,成为决定一个开放型经济体是处于通胀净输入还是净输出状态的一个重要变量。
从商品涨价到资产涨价改革开放30年以来特别是近10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迅速,资产价格与商品价格的关系逐渐紧密。
特别是2006年以来的这轮价格上涨中,股价涨、房价涨、物价涨的三部曲涨价时有显现(见图3),资产价格上涨对物价变化的预警作用逐渐形成。
这一变化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不断增长,股票、债券、房产等资产需求会不断上升,逐渐成为影响物价变化甚至经济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提醒我们不仅要关注一般商品和服务价格,而且要从更广泛的角度观察价格变化以及货币与物价、货币与资产价格的关系。
从投资需求拉动涨价到顺差推动涨价前四次通胀中货币供应量的高增长,主要原因是当时投资体制不健全导致的高投资、高信贷和高赤字。
随着投资体制逐渐完善,投资主体的市场约束逐渐增强,投资引发信贷膨胀的因素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随着外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高,贸易顺差逐渐扩大,导致中央银行被动购汇投放货币的数量大量增加。
2004~2008年,我国贸易以及整个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大幅增长,外汇占款因素导致的货币投放超过一半,成为货币投放的主渠道。
从行政手段治理涨价到经济手段治理涨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通货膨胀的治理,也经历了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转变。
1978年到1992年“十四大”召开之前,这一阶段对三次通货膨胀的治理,主要采取了具有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并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治理整顿。
当时尽管在形式上提出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市场化手段的概念,但在政策实施方式上,行政手段的强制性特征比较明显。
比如货币政策上对信贷规模实行严格的指令性管理;财政政策上,预算计划和支出管理也是指令性的;价格监管上也存在较多管制;等等。
从治理效果看,虽然行政手段见效较快,但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大,1980年、1985年和1988年对通胀的治理,都不同程度导致了1981年、1986年及1989~1990年经济增长出现较大下滑。
1992年“十四大”后至今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明确提出并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这一背景下,通货膨胀治理也逐步由直接的行政和计划手段为主,转变为以经济、法律等间接手段为主,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作用越来越大。
以货币政策为例,1994年提出货币供应量的概念,1998年正式结束指令性信贷规模管理,改由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实施的中介目标,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节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市场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价格总水平。
与前三次治理通胀的措施相比,这两次尤其是最后一次通胀治理不仅注重运用经济手段,而且注重不同政策间的协调配合,适时适度进行渐进式的“微调”、“预调”,在有效治理通胀的同时,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较好地避免了以往行政手段对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
从数据看,第四次通胀的峰值在1994年高达24.1%,到1997年降为2.8%,但同期GDP增速仅从13.1%降为9.3%,通胀治理期间的经济波动大为缩小。
同样,最近发生的这次通胀,从年度峰值看,仅为5.9%(2008年),从月度峰值看,也不过8.7%(2008年2月),不仅峰值水平较上一轮通胀大幅下降,而且即使在遭受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2006~2009年GDP平均增速仍高达11.5%,在通胀水平大幅下降的同时,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启示和建议第一,坚持用经济手段治理通胀。
通货膨胀本身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各种经济变量关系变化的一个综合反映。
实践反复证明,运用经济手段治理通胀,能够真正消除引发通胀的内在失衡,从而避免经济过度波动。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和政府职能的转换,经济手段的运用条件更加完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治理通胀的效果也将越来越好。
第二,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治理通胀。
历次通胀情况表明,除正常的周期波动、供给波动导致物价波动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体制因素。
在体制因素中,除放开价格、工资等正常因素外,投资体制改革中投资主体利益和责任的非对称、资金来源多元化和预算软约束,也是导致投资膨胀和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
从当前看,地方融资平台等投资主体利益和责任不对称、资金来源多元化同时预算软约束的问题仍然存在,只有割断融资平台与政府公共资源的联系,真正将其推向市场,同时对一些垄断行业放开民间投资,才能真正增强投资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从根本上消除过度融资和投资带来的通胀风险。
再比如,由于土地、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价格被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弹性相对不足,就可能导致顺差过大带来的通胀压力。
只有加快推进生产要素价格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继续增强人民币弹性,才能更充分更真实地反映生产成本,消除因成本扭曲低估导致的需求过度通胀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