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资源概论word教案
第一章野生动物资源的属性与分类第一节野生动物资源的属性一、野生动物资源的再生性生物资源与非生物资源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生物资源可以不断自然更新和人为繁殖扩大。
野生动物资源还具有解体性或叫脆弱性的一面二、野生动物资源的系统性指野生动物资源具有结构上等级性,即野生动物资源以群落的形式存在;野生动物是不能单独生存的,总是形成个体、种群、群落这样三个层次的系统。
三、野生动物资源的层次性层次性是生物由于在生态系统中分布的不同而形成在空间上(水平的或垂直的)分层或分离的序列。
促使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光照:上层;如形成林冠的乔木,海、湖水面上的藻类等。
陆地生态系统的下层是有机质积累并更新的地方,往往是分解者所在地(土壤层)。
如落叶阔叶林有四个主要层次:①上层木②下层木:③灌木层④草本植物:植物群落的水平分布是由于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地下水、盐碱度等生态因素所造成的,由赤道到两极依次出现: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泰加林(或北方针叶林)和冻原(或苔原)。
动物群落的层次性与植物群落的层次性密不可分。
每一种鸟都有一个自己所最喜好的层次。
1.林冠层:林鸽和茶腹鳾喜欢在林冠层;2.乔木层:青山雀、长尾山雀、旋木雀和煤山雀喜欢在乔木层;3.灌木层:沼泽山雀、大山雀和戴菊喜欢在灌木层;4.地面:乌鸫、红胸鸲和鹪鹩则多在草被层或地面活动。
群落交错区(ecotone)群落交错区:指两个不同群落交界的区域。
包含断裂状边缘镶嵌状边缘边缘效应(edge effect)边缘效应:指在群落交错区中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增加的现象。
人们把群落交错区中的生物分为三类:其中两类为邻近两个群落所共有,另一类是交错区所特有的。
四、野生动物资源的地域性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要素及其结构形式是不相同的,因而各处的自然环境也就不同,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生物种类。
生物生长与活动的环境在地域上的差异,决定了生物资源分布的地域性。
地域性对微生物更重要生物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还具有一定的地带性:森林生物群落带、草地生物群落带、荒漠生物群落带、冻原生物群落带五、野生动物资源的周期性动物资源的周期性,是动物生命现象特有的时间上的层次序列。
动物学重点(全)
动物学重点绪论1、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动物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及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2、动物分类的方法有两种:人为分类法、自然分类法。
3、生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4、物种的概念①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②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特征;③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④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自然条件下不能杂交.5、双名法世称二名制,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所创立。
双名法的核心:学名=属名+种名。
第一章原生动物门1、原生动物结构可分为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运动类器官有伪足、纤毛和鞭毛。
3、绿眼虫进行混合性营养方式(混养型).4、生殖㈠、无性生殖①二裂:细胞核先分裂(多为有丝分裂,也有无丝分裂的情况),然后细胞质也分裂为2个,形成2个相等的子体.②裂体生殖(复分裂):核先反复分裂,迅速变成许多核,然后每个细胞核连同周围的细胞质分开形成许多子体。
③出芽:核先分出一个小芽,然后细胞质也发生变形,最后芽脱落或不脱落长成一个新个体。
④质裂:指有些多核的原生动物,不需先行核分裂,细胞质和细胞核可直接分成两个或多个部分,形成新个体(如多核变形虫).㈡、有性生殖①配子生殖:又称受精,有些原生动物能形成有性的配子,两个配子结合成合子,由合子发育成一个新个体.②接合生殖:两个虫体暂时靠在一起,互相交换它们的一部分细胞核和细胞质,如大草履虫。
5、包囊:许多原生动物在不良环境中体表能分泌出一些胶状物质,这些物质凝固后会把自己包住,形成特殊结构,称为包囊。
6、绿眼虫靠鞭毛的摆动进行螺旋状运动。
7、绿眼虫的无性生殖方式为纵分裂,草履虫为横分裂。
8、纵(二)分裂:分开方式固定,沿长轴方向分成两个。
9、我国五大寄生虫病:黑热病、疟疾、钩虫病、丝虫病、血吸虫病(黑热病和疟疾由原生动物引起)。
10、痢疾内变形虫寄生在人的肠道里,引起痢疾。
11、滋养体: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
环节动物资源
刚毛:上皮内陷形成刚毛囊, 囊底部的形成细胞分泌几丁质 形成。
疣足:海产环节动物附肢形 式的运动器官,是由体壁凸出 的扁平片状双层结构,其内腔 与体腔相通。
疣足有运动和呼吸双重功能。
循环系统
闭管式循环系统:血液自始至终都在血管和微血管网中流 动,不流入组织间隙。
心脏和血管内腔,是原体腔留下的残迹。
五.后肾管
典型的后肾管两端均有开口,即一端开口于体腔(称肾口),另一
端开口于体表(称肾孔, 排泄孔) 。
索式(链状)神经系统 由一对咽上神经节(“脑”)、围咽神经、咽下神经节和纵贯全身的腹神经 索构成。
担轮幼虫
海产环节动物在个体发生中经过的幼虫,虫体陀螺形,有担轮。 幼虫的前期不分节,有原肾管、原体腔。
第六章环节动物资源
一、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P.166)
(一)分节现象
同律分节:除前2节和末一 体节外,其余各节形态基本相 同。
分节的意义: ①内部器官重复排列,促进动物
的新陈代谢,增强动物对环境的 适应。 ②节与节之间形同关节,增强了 运动机能。 ③是动物生理分工的开始。
二.次生体腔(真体腔)
1. 次生体腔(真体腔):环节动物体壁和消化管
❖ 3. 体腔性质尚难确定。 ❖ 4. 成体无消化管,无口,无肛门,排泄管似后肾管。 ❖ 5. 神经系统与上皮没有分开。 ❖ 6. 雌雄异体,完全不均等卵裂,幼虫时期具纤毛。
二、分类地位
❖ 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类群与环节动物较接近,一般将其立为一门。
须腕动物 P. 1 2 1 : 缓 步 、 舌 形 与 有 爪 动 物 门 自 己 看 , 其 中 有 爪 动 物 门 结 合 节 肢 动 物 门 讲 。
次生体腔多退化,被肌肉、间质和 葡萄状组织挤压缩小成腔隙。
第6章环节动物门
前 一 体 节 的 体 腔
排泄孔
后 肾 管 型
(七).链索状神经系统
脑、
围咽神经索、 咽下神经节和
腹神经索组成
(八).生殖和发育
陆生和淡水生活的环节动物直接发育 ,不经过幼虫期。 海产种类经卵裂、囊胚,以内 陷法形成原肠胚,发育成担轮幼虫。
担轮幼虫变态
二、
代表动物—环毛蚓
世界上最长的蚯蚓:澳洲,长3米,环毛属
寡毛纲 不明显 蛭纲
不明显 无刚毛和疣足 有环带 ♀♂同体 直接发育
多淡水 暂时性体 外寄生
刚毛 有环带 ♀♂同体 直接发育 多陆生
海生
(一).生活习性 (夜行,穴居)及外部形态
身体圆而细长,有许 多相似的体节组成,雌雄 同体。 节间沟:体节与体节 之间的深糟沟。
体环:体节上的浅槽。 口前叶:前端笫一节, 为肌肉质的突起,有摄食、 掘土和感觉功能。 环带(生殖带): 性成 熟时在笫14-15-16节由表 皮形成的突起。 环带上无 刚毛和节间沟。
(五).皮肤呼吸 多数无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体 表进行皮肤呼吸 多毛纲的部分海产类出现专门 的呼吸器官—鳃
(六).排泄器官:后肾管型
原肾管型的排泄器官是由外胚层发育而来的,一 端封闭,另一端为排泄孔(肾孔),开口于体外, 排泄物靠渗透进入排泄管。
后肾管型具有 两个开口:在体内 的开口为肾口,向 体外的开口为肾孔, 排泄物直接从肾口 进入管内,效率更 高。
(2)分类 游走目
隐居目
吸口虫目
日 本 沙 蚕
游 走 目
能自由游动,体为同 律分节;感官发达, 咽能外翻,具颚;每 体节有一对疣足。
覆 瓦 哈 鳞 虫
隐居目
穴居,常有 栖管;异律 分节;头部 不明显,口 前叶小,无 触手;咽不 能外翻,无 颚;疣足退 化。
环节动物
地龙
【其他名称】蚯蚓、螼、螾、 丘螾、蜿蟺、引无、附蚓、 寒蚓、曲蟺、曲蟮、土龙、 地龙子、土蟺、虫蟮 【功能主治】热病惊狂、小 儿惊风、咳喘、头痛目赤、 咽喉肿痛、小便不通、风湿 关节疼痛,半身不遂等症。 外用涂丹毒、漆疮等症。 【禁忌】阳气虚损、脾胃虚 弱、肾虚喘促、血虚不能濡 养筋脉者不宜使用。
颤蚓
环节动物门 寡毛纲 颤蚓科
身体细长,有体节和刚毛, 通常生活在各种淡水水体的 泥沙底质中。颤蚓是河流、 小溪、湖泊、池塘和河口底 栖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丝蚓
环节动物门 寡毛纲 近孔目 颤蚓科
又叫丝蚓、线虫、红虫、红 线虫等,体细长,长5-6厘 米。红褐色,后端黄绿色, 末端每侧有血管四条,形成 血管网,营呼吸作用。分布 于我国各地。可作鱼类的食 饵。在水田中可危害秧苗。
2.形成真体腔
体腔是由中胚层形成时出现的中胚层体腔囊发 育而来的。
真体腔的形成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 ①消化道在形态和功能上进一步分化,消化能力加 强。 ②消化功能加强→同化功能加强→异化功能加强→ 排泄功能加强,排泄器官从原肾管型进化为后肾管 型。 ③真体腔形成过程中残留的囊胚腔形成血管系统, 从环节动物开始出现完善的循环系统。 ④为身体出现分节现象提供了基础。
多毛纲
头部 运动 生殖 发育 习性 明显 疣足 无生殖环带 雌雄异体 担轮幼虫 海洋生活
寡毛纲
不明显 刚毛 有生殖环带 雌雄同体 直接发育 大多陆生
蛭纲
不明显 无刚毛和疣足 有生殖环带 雌雄同体 直接发育 多淡水 暂时性体外寄生
三、环节动物资源的经济价值
(一)鱼类的饵料 (二)食用 (三)饲料 (四)改良土壤 (五)药用价值
第六章环节动物
二、内部构造 1、体壁和真体腔 ▲角质膜
▲上皮
▲肌肉
▲体腔膜
▲角质膜:薄,由表皮细胞分泌而成 功能: 保水,能防止身体在干燥环境中失水 ▲上皮层:由层柱形上皮细 胞组成,其间有腺 细胞分布 功能: 组成体壁的主体,分泌角质膜 腺细胞能分泌粘液,湿润体表
▲肌肉层:
外侧是薄的环肌 内侧是的纵肌 呈羽状排列 ▲体腔膜: 为一层中胚层来 源的体腔上皮
7.生殖系统
纳精囊
♀♂同体
异体受精
直接发育,
精巢 储精囊 储精囊背叶
盲管
精巢囊 储精囊
无幼虫期
卵巢 输卵管 输精管 副性腺 前列腺 前列腺管 腹神经索 生殖带
环毛蚓的 生殖系统
生殖 ▲精子先成熟,雌雄交配 ▲将精液送入对方的纳精囊内 ▲卵成熟,环带分泌物质形成 蛋白质环,成熟卵产在环内 随身体收缩,蛋白质环向前 移动,至纳精囊孔处,精子 逸出,与卵受精。 ▲环带继续前移,从前端脱离 蚓体,两端封闭,形成蚓茧 ▲受精卵在蚓茧内发育,2-3 周后孵化出小蚯蚓,破茧而 出。
各种器官位于一定的体节中,在比较高等 的动物中就形成了头、胸、腹的分部。
三、出现刚毛和疣足形式的附肢
环节动物以前的各类动物,并无明显的运动器 官,大多数是以体表的衍生物纤毛等作为运动 工具。从环节动物开始有了真体腔的结构后, 出现了体节,动物不再以纤毛为运动器官,而 是在每个体节上形成了按节排列的附肢--- 疣足或刚毛等运动器官。
假体腔的形成: 由于中胚层体腔囊在发展过程中全部靠向体 壁,形成肌肉层,使原来的囊胚腔加了一层内
衬,未形成新的空间,这种腔只有体壁中胚层,
没有肠壁中胚层和肠系膜,是体壁中胚层和肠 壁内胚层之间的腔,所以称之谓假体腔
第六章 环节动物
2.寡毛纲(Oligochaeta) 约3000余种,一般认为是海产穴居的原始环节动物侵
入淡水和陆地而发展起来的。 身体分节而不分区,疣足退化; 体表具刚毛; 雌雄同体,性成熟时体表形成环带,交配时两虫互相授精, 卵产于环带中,脱落成卵茧,直接发育。 常见种类:杜拉蚓(Drawida)、环毛蚓(Pheretima)。
•原始的种类仍然保留原肾 形态
原肾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排泄器官,始见于扁形动物,由焰 细胞和排泄管构成,通过焰细胞收集体内多于水分和液体 废物,经排泄管排出体外。 后肾比较进化,始见于环节动 物,有外胚层发育成。典型的后肾为一条迂回的管子,一 端开口于肾口,具带纤毛的漏斗,另一端开口于体表为肾 孔。
原肾是细长的小管,小管的一端有焰细胞(实际由帽细胞 和管细胞组成)所封闭,另一端连接其他小管形成一套小 管网,小管网有排泄孔通到体外。焰细胞有纤毛,纤毛不 停摆动,使得液体和一些离子可以通过管细胞的小孔进入, 然后由排泄孔(肾孔)排出。
环节动物门各纲区别
系统 头部 运动
生殖
发育 习性
多毛纲 寡毛纲
蛭纲
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疣足
刚毛
无刚毛和疣 足
无生殖环带 有生殖环带 有生殖环带 雌雄异体 雌雄同体 雌雄同体
担轮幼虫 直接发育 直接发育
海洋生活
大多陆生 多淡水
暂时性体外 寄生
四、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鱼类及禽畜类的天然饵料(担轮幼虫、沙蚕类、水蚓类、 蚯蚓等); 2.改良土壤的动物资源(蚯蚓等); 3.海洋污染及水体冷暖的指示动物(多毛类等) 4.医学上的应用。
4. 消化与取食 •口、咽(或吻)、食道、肠、直肠、肛 门。消化道上可有盲囊,以增加消化面 积,并与肠道一样可以分泌消化酶。 •消化道有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层,可以使 肠道蠕动,增强消化能力。 •蛭类具口吸盘和后吸盘,口在口吸盘内。 •食性与环节动物的生活方法关系密切。
动物学-环节动物
1.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蚯蚓适应土壤穴居生活的主要外部特征。 3. 熟悉环毛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 4. 多毛纲的主要特征。 5. 总结蛭纲适应暂时性寄生生活的主要特征。 6. 名词概念:同律分节、次生体腔(真体腔)、闭管式
循环、刚毛、疣足、后肾管、索式神经系统(链索状 神经系统)、担轮幼虫、项器、异沙蚕相。
身体上无疣足,有刚毛,直接着生在体壁上,向前 运动时起支撑作用,不致使其倒退或倒滑。
身体前端有突起——口前叶:口前叶饱胀时,硬度 加大,有摄食、掘土及感触的功能
身体上有环带或称生殖带。
三、蛭纲(Hirudinea)
(一)适应暂时性外寄生生活的特征 1. 体前和体末数节形成吸盘。 2. 具眼点。(与内寄生类群相比较) 3. 口腔内有颚,可咬破寄主皮肤;
第一节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分节现象
1. 同律分节:具有分节现象的动物,其体节除前2节和最末 一节外,其余各节形态基本相同。 2. 分节的意义:
①分节是特化的开始,每一体节相当于一个完整的生活单 位,多个体节合为一体,类似于群体,加强了机体对外 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②由于分节,引起体内一系列器官系统也按体节排列,使 整个个体的新陈代谢和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加强。分节是 生理分工的开始。
5. 神经系统
典型的索式神经系统, 有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 经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的 分化。有简单的反射弧。
6. 生殖系统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雌性生殖器官:卵巢— 卵漏斗—输卵管—阴道— 雌性生殖孔(ⅩⅣ节腹中线)。 纳精囊3~4对。
雄性生殖器官:精巢(精 巢囊内)—精漏斗—输精 管—雄性生殖孔(ⅩⅧ节腹 面两侧)。
6. 生殖系统
无固定的生殖腺和生殖导管。在生殖期间生殖腺发育,成熟 的卵由体壁上临时的裂口或背纤毛器处临时开口排出。精子由 肾管排出。螺旋式卵裂,有担轮幼虫时期。
2024年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 第6章 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保护 第1节 生物的分类
原因:
因为不同“种”的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 方面存在差异,所以生殖过程往往发生在同““种” 生物之间,也正因为如此,同“种”生物才能保证其 自身的特征不受其他“种”的干扰而代代相传。
C 3、对于生物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分类完全按照生物的外形来划分 B.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划分 C.生物分类对于研究生物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有帮助 D.生物分类中,所有的生物都处于同一个等级上
总结:一定程度上,一个“种”的生物既能不受其他“种”的 干扰,将“种”的特征代代传递下去,又能在各种內处 因索的影晌不断发生变化而形成新“种”生物。因此, 科学家普遍认同“种”是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由此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物世界。
双名法
• 重名率高,给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将来的工作都带来 诸多不便。
• 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 1707—1778)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 生物命名法——双名法。
一个完整的学名为属名+种加词+命名者姓名 •例如:小家鼠的学名:Mus musculus Linne
属名 种加词 命名者姓名
生物分类等级由大到小顺序是:
➢ “种”可能发生变化形成新“种”
认知过程: 19世纪前,科学家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了分类和命 名,并认为同“种”生物的特征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19 世纪中期,科学家开始认识到同“种”生物的特征 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
表现: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同“种”生物的特征可能 发生一定的变化, 这种变化积累起来导致它们之间 的差异越来越大。当它们无法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可育 后代时,新“种”生物就产生了。
环节动物
2)真体腔的产生,促使排泄器官发生了新的 变化,产生了联系体内与外界环境的排泄
器官,从而扩大了它的排泄功能,即一方
面排泄代谢作用产生的废物,另一方面也 可以排生殖腺的产物。排泄器官从原肾管
型进化为后肾管型。
3)真体腔的形成与循环器官的产生和发展也
有密切的关系。真体腔的发展逐渐排斥了 原体腔,使之不断减小,最后只在心脏和 血管内腔留下遗迹。残留的囊胚腔形成血 管系统,从环节动物开始出现循环系统。
蚯 蚓 前 段 解 剖 结 构
前肠:口腔、咽、食道、砂囊 中肠:胃、小肠 后肠:直肠、肛门
蛭纲 约300多种,多数生活在 淡水中,少数生活在海水或 陆地。暂时性外寄生 特征: 身体前、后有吸盘,
身体扁平
体腔退化
雌雄异体,有生殖带
利用医蛭吸取创口瘀血
第七章பைடு நூலகம்
环节动物门
第一节 环节动物门简介
一、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类群
1、多毛纲(沙蚕) 2、寡毛纲(蚯蚓)
3、蛭纲(蛭)
二、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身体分节(同律分节) 2、具次生体腔(真体腔) 3、出现了跗肢(疣足和刚毛)
4、出现了循环系统(闭管式循环和开管式循环)
5、出现了后肾管
6、链状神经系统
1名词解释:真体腔,同律分节,异律分节,
后肾管,闭管式循环系统。
2 环节动物门有哪些主要特征?身体分节和
次生体腔的出现在动物演化上有和意义? 3 环节动物分哪几个纲,各纲的主要特征?
真 体 腔 的 形 成
在胚胎发育形成一对中胚层细胞团后,细胞团继 续分裂增殖,形成中空的体腔囊,体腔囊不断扩展, 两侧的体腔囊壁外侧靠向体壁,形成体壁中胚层, 分化为体壁肌肉层和体腔膜,其内侧靠向肠壁,形 成肠壁中胚层,分化为肠壁肌肉层和体腔膜。由体 壁中胚层和肠壁中胚层围成的腔即真体腔。
第六章苔藓动物门
图6-5 腕足动物的代表:
图6-6 骨贝整体纵剖面。
A.酸酱贝;B.海豆芽。
3.消化系为“V”形,肛门或有或缺。 4.循环系有心脏和血管,血管通体腔, 其血液即体腔液,因此是开管循环。 5.肾管1个或1对,一端通外套腔,一 端通体腔,司排泄和 生殖两种功能。 6.在食道周围有1 神经环。
7.雌雄异体,生殖腺在体腔上皮产生, 精卵排出在水中受精。发育过程中有1自 由生活的具纤毛的幼虫时期,没有无性生 殖。
①出芽:和腔肠动物的出芽是相似的,不 过所形成的个员,没有共同的消化腔,而 只是用骨胳相联络罢了。
②休眠芽:除出芽外,淡水的种类,在体 腔中联系体壁和胃壁的胃绪上,还会形成 盘状的休眠芽。
休眠芽有几丁质的外壳包围,当母体在 寒冷或干燥环境下死亡后,休眠芽逸出, 到适合的环境时再发育而成新的群体。因 此,这种休眠芽的作用和淡水海绵的芽球 是相同的。
一、基本特征
1.每一个员在1小室中,称虫室,前端伸出 虫室之外的叫翻吻,其上有口,为触手冠所
包围。触手上纤毛摆动,可收集食物。
2.肛门开口在触手冠的侧旁,因
此消化管是“V”形的。
3.构成虫室的骨胳有角质的或石
灰质的,都是外胚层分泌而成。
4.神经系统很简单,有1个神经节,在口和 肛门之间。 5.无循环系统和排泄器官或呼吸器官。触手 冠具感觉和呼吸功能。 6.体腔很发达。肌肉退化,在体壁上有肌肉, 收缩时可使翻吻伸出;此外还有收缩肌,由 总担或肠直达虫室底部,收缩时可将整个翻 吻拉入虫室中。 7.虫室之下还有一个小室,称卵室,是卵孵 化的地方。
某些相同的特点,如有触手冠的构造,又
都具真体腔,故又称触手冠体腔动物。
第二节 苔藓动物门
图6-1 羽苔虫的构造
普通动物学教学大纲
《普通动物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30201适用专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总学时:54学时一.编写说明1.本大纲是根据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而编写。
2.《普通动物学》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两个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以动物的形态结构为基础,进而了解动物的分类、习性、生境、经济意义及起源进化等内容。
3.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类群动物的外部形态与内部解剖等主要特征、同时了解动物的分类依据,以及与国民经济意义,另外,倡导学生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为后继课程如:家畜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寄生虫学、经济动物学及药用动物学等奠定理论基础。
4. 本课程是形态学教学,所以应注意运用挂图、幻灯,特别是动物实体标本等直观教具,同时,还应多从事野外生态考察,从而培养、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提高学习热情,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也增强学生的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5. 本大纲虽然适用于以上两个专业,但是由于学时的不同,所要求开出的内容也略有不同,所涉及的内容有标注。
二.教学时间分配表三.大纲内容绪论教学目的:了解本课程教学内容、目的、意义、生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第一节动物学的基本概述动物学及其分支学科——形态学、分类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动物学的目的、意义——控制与改造利用动物界。
动物学的研究方法——描述法、比较法、实验法。
生物学的分类知识——分类方法、分类等级、种的定义、双命名法第二节动物学发展简史简介动物学发展简史,并参观动物标本室。
教学要求:1.初步了解动物学的目的、任务、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2.着重掌握生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分类等级、种的定义、双命名法。
3.简单了解动物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重点:生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种的定义、双命名法。
实验内容: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实验要求: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原理,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便为后来的实验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后继课程的相关实验铺垫。
第六章环节动物 ppt课件
(二)食用
多毛类可作为人的食物,太平洋斐济群岛 和萨摩亚群岛上的居民喜欢吃波娄拉虫 (Palola siciliensis)。日本的沿海居民 喜食疣吻沙蚕。在越南,疣吻蚕异沙蚕体 在市场上的出售价格比一般鱼虾还贵,可 见越南人对沙蚕的喜爱。我国南方闽、粤 一带也有吃多毛类动物的习惯。
54
(三)饲料
前节体腔肾口细肾管排泄管肾孔体壁漏斗状排泄孔23肾口肾孔排泄孔24六链状神经系统?环节动物的神经系统更加集中而成链状1对咽上神经节脑1对围咽神经环1对咽下神经节1条腹神经索若干神经节若干条侧神经链状神经系统252627七生殖及发育1
第六章 环节动物门
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 动物进化发展的一个较高级阶段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有明显的进步发展
多毛类——蚕 寡毛类——蚯蚓 蛭 类——蚂蟥
41
一、多毛纲
头部显著,由口前叶和围口节组成,上有触 手、触须和眼等。
有疣足,无环带。 间接发育,具有担轮幼虫。 一般为海产,如沙蚕等, 为鱼类的重要饵料。
42
43
44
二、寡毛纲
头部不明显,感觉器官一般退化。 无疣足,刚毛直接着生在体壁上。 有生殖环带。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直接发育,无幼虫期。 多淡水和陆上生活,喜在阴暗、潮湿、疏松
47
48
49
50
三、环节动物资源的经济价值
(一)鱼类的饵料 环节动物无论幼虫和成虫均为经济鱼类的天然
饵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其中多毛类 是最主要的类群。 据前苏联学者的研究,远东海可做鱼饵的多毛 类环节动物约有100种左右,连云港海有26种。 前苏联学者米库利奇报道了在南萨哈林及南千 岛的比目鱼食料中,有41种多毛类。
寡毛类的蚯蚓是一种高蛋白饲料,干物质 中蛋白质含量高达50%~60%,含18~20种所 氨基酸,其中10多种为禽畜所必需,故蚯 蚓是一种动物性蛋白饲料,能够明显提高 家禽、家畜、鱼类的产量。由于蚯蚓养殖 方法简便、成本低,因此用蚯蚓作为蛋白 饲料有广阔的前景。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复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篇: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复习知识点总结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1、生物分类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程度。
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意义: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生物,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界中所占的地位及其进化的途径和过程。
2、植物所属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观察其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最重要的依据。
3、动物根据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由简单到复杂顺序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有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4、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共同特征越多。
5、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
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
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
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环节动物课程设计
环节动物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掌握环节动物的分类和生态特点。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环节动物的生活习性,提高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热爱,增强对环节动物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节,有真体腔,无脊椎。
2.环节动物的分类:寡毛纲、线虫纲、轮虫纲、软体动物等。
3.环节动物的生态特点:适应各种环境,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
4.环节动物的保护:了解环节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高保护环节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分类和生态特点。
2.讨论法:分组讨论环节动物的保护措施,分享讨论成果。
3.实验法:观察环节动物的生活习性,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环节动物的案例,了解环节动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1.教材:《生物》课本相关章节。
2.参考书:环节动物研究的相关论文和书籍。
3.多媒体资料:环节动物的生活视频、图片等。
4.实验设备:显微镜、实验动物、实验器材等。
5.网络资源:环节动物相关的科普和论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有关环节动物的相关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设置环节动物相关考试,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安排,逐步讲解环节动物的相关内容。
2.教学时间:共计45分钟,其中包括课堂讲解、讨论、实验等环节。
3.教学地点:教室和实验室。
教学安排应合理、紧凑,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七、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本节课采取以下差异化教学措施:1.针对学习风格不同的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实验、讨论等。
环节动物课件(2023版ppt)
4
肾孔的数量和位置因种类而异,有的种 类只有一个肾孔,有的种类有多个肾孔
排泄过程
环节动物的 排泄系统主 要由肾管和
后肾组成
肾管负责过 滤血液中的 废物和毒素,
形成尿液
后肾负责浓 缩尿液,形 成高浓度的
尿液
尿液通过肾 孔排出体外, 完成排泄过
程
排泄特点
1
2
环节动物的排泄系统主要由 肾管是环节动物的主要排泄
5
环节动物的消化系统
消化器官
01 口腔:环节动物的口腔内有一对角质 颚,用于咀嚼食物
02 食道:环节动物的食道通常较短,直 接连接口腔和胃
03 胃:环节动物的胃通常分为前胃和后 胃,前胃负责储存食物,后胃负责消 化食物
04 肠:环节动物的肠通常分为前肠、中 肠和后肠,前肠负责吸收营养,中肠 负责消化食物,后肠负责排泄废物
呼吸器官
环节动物的呼 吸器官主要是
体壁 1
环节动物的呼吸 4
器官还有鳃、肺 等,但主要依赖
体壁进行呼吸
体壁表面有丰富 的毛细血管,可
2 以进行气体交换
3
体壁的肌肉收缩 和舒张,可以促 进气体的交换
呼吸过程
环节动物的呼吸系统主要由皮肤、 01 鳃和肺组成。
皮肤是环节动物主要的呼吸器官, 02 通过皮肤进行气体交换。
环节动物的消化系统具有较强的再生能 力,如果受到损伤,可以快速修复。
环节动物的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紧密相 连,通过体壁的收缩和扩张,实现气体
交换和消化液的流动。
6
环节动物的排泄系统
排泄器官
1
环节动物的排泄器官主要包括后肾管和 肾孔
2
后肾管是环节动物主要的排泄器官,负 责过滤和排出废物
环节动物
节间沟 围口节、口前叶、 口、肛门 刚毛、背孔 生殖带(环带clitellum)
雌性生殖孔:1个
雄性生殖孔:1对
纳精囊孔:2~4对 图 环毛蚓的外形及体前部腹面观
纳精囊孔 三对裂隙状小孔(因种类不同孔的形状有所不同),分别排列 在第6/7、7/8、8/9 节间腹面两侧,为纳精囊的对外开口。
雌性生殖孔 一个,在生殖带第一节(第14 节)的腹面中央。 雄性生殖孔 一对,在第18 节的腹面两侧,开口于乳头形突
异律分节(heteronomous metamerism)
分节现象出现的意义
同律分节:分节较原始,除前二节和最后一节外,其 余各体节在形态和机能上基本相同(外形相同,内部 神经、排泄、循环、生殖等器官亦相同)。 各体节大多有附肢(疣足)或刚毛,加强了运动功能。 异律分节:身体各节在形态和功能上不同,身体不同 部分的体节完成不同的功能,内脏器官也集中在一 定的体节内。
Thelepus crispus
A polychaete worm
3、吸口虫目
图 有 须 吸 口 虫
二、寡毛纲
(一)特征 1、头部不明显,感官不发达 2、具刚毛,无疣足
3、有生殖带,雌雄同体,直接发育
近孔目
(二)分类
前孔目
后孔目
头鳃蚓
点缀顠体虫
中 华 颤 蚓
尾 鳃 蚓
蛭形蚓
图
近孔目和前孔目
三、具刚毛(seta)和疣足(parapodium)
刚毛:表皮细胞内陷形成的 刚毛囊内的毛原细胞分 泌形成的 , 寡毛纲的运动 器官 疣足:体壁的向外突起的中 空构造,与体腔相通, 多毛纲的运动器官 特点:疣足本身不分节, 与躯体连接处也无关节
鱼 叉 型 刚 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特征:①头部明显,感官发达;②具 疣足;③雌雄异体,个体发育中有担轮 幼虫。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多毛纲常见类群:
游走目:能自由游泳或在泥沙中爬行,头部明显,感官发 达,有疣足。如沙蚕、鳞沙蚕(海毛虫)、巢沙蚕、吻沙 蚕、裂虫、囊须虫等。 隐居目:穴居,有栖管;头部不明显,无触手,疣足退化。 如燐沙蚕、沙蠋、管盘虫、龙介虫、右旋虫等。 吸口虫目:寄生生活,体扁平盘状。如吸口虫。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蛭吸血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附一:螠虫动物门(Echiuroidae)
一、主要特征(P.121)
❖ 1. 蠕虫状,不分节。 ❖ 2. 体前端有吻,不能伸缩。 ❖ 3. 有一对腹刚毛。 ❖ 4. 肛门位于体末,有的有1~2圈尾刚毛。 ❖ 5. 次生体腔发达,闭管式循环系统。 ❖ 6. 雌雄异体,肾管兼作生殖导管。 ❖ 7. 螺旋式卵裂,幼虫似担轮幼虫。
如喀什米尔扁蛭、宽身扁蛭、扬子鳃蛭等。 3. 颚蛭目:口腔有颚,有前吸盘,无循环系统。吸血种类。
如日本医蛭、宽身蚂蟥、天目山蛭、日本山蛭等。 4. 石蛭目:无颚片,有肉质的伪颚,咽长。如带状石蛭、
勃氏齿蛭等。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鳃蛭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扁蛭
日
本
医
蛭
日本山蛭
宽身蚂蟥
第六章环节动物资源
一、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P.166)
❖ (一)分节现象
同律分节:除前2节和末一 体节外,其余各节形态基本相 同。
分节的意义: ①内部器官重复排列,促进动
物的新陈代谢,增强动物对 环境的适应。 ②节与节之间形同关节,增强 了运动机能。 ③是动物生理分工的开始。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 (四)循环系统
闭管式循环系统:血液自始至终都在血管 和微血管网中流动,不流入组织间隙。
心脏和血管内腔,是原体腔留下的残迹。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 (五)后肾管
典型的后肾管两端均有开口,即一端开口于体腔 (称肾口),另一端开口于体表(称肾孔, 排泄孔) 。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其他特征:
1. 体节固定,每节有分为 数体环。
2. 次生体腔多退化,被肌 肉、间质和葡萄状组织挤压 缩小成腔隙。
3.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蛭纲的常见类群
1. 棘蛭目:体腔发达,具刚毛,只有后吸盘。如棘蛭。 2. 吻蛭目:具有可伸缩的管状吻,无颚,前吸盘有或无。
缩。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 (三)疣足与刚毛
环节动物的运动器官。 刚毛:上皮内陷形成刚毛囊, 囊底部的形成细胞分泌几丁质 形成。 疣足:海产环节动物附肢形 式的运动器官,是由体壁凸出 的扁平片状双层结构,其内腔 与体腔相通。 疣足有运动和呼吸双重功能。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水丝蚓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棘腹蛙活饵料—水丝蚓 (人工饲养)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养殖“大平二号”——赤子爱胜蚓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三)蛭纲(Hirudinea) (P.167) 适应暂时性外寄生生活的特征:
1. 体末数节形成吸盘。 2. 具眼点。(与内寄生类群相比较) 3. 口腔内有颚,可咬破寄主皮肤;咽部有单细胞唾液腺, 分泌蛭素,有抗凝血作用。 4. 嗉囊发达,两侧有盲囊,可储存血液。
近孔目:水生、底栖,小形,雄孔开口在具有精巢 和精漏斗这一体节的后半部(课本为后一节)。本目 俗称水蚯蚓,如颤蚓、尾鳃蚓、头鳃蚓等。
前孔目:水生,雄孔1~2对,末对开口在具有精巢 和精漏斗这一体节的隔膜之前(课本为体节上)。如 带丝蚓、水丝蚓、蛭蚓等。
后孔目:陆生,雄孔一对,开口在具有精巢和精漏 斗这一体节的后一节或后几节。如环毛蚓、异唇蚓、 杜拉蚓、爱胜蚓等。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二、分类地位
❖ 与环节动物多毛类相似。 ❖ 可能是原始多毛类退化的一支。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可口革囊星虫
方格星虫S.nudus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巢沙蚕、覆瓦哈鳞虫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各种沙蚕
千岛膜裂虫
眼蚕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龙介虫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二)寡毛纲(Oligochaeta) (P.167)
❖ 主要特征:头部及感官退化,有刚毛无疣足,有生
殖带,雌雄同体,直接发育。
❖ 常见类群:
天目山蛭
图
8
-
3
5
颚蛭目的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代
表
三、 环节动物资源的经济价值 (P.168)
一、有益方面
❖ 1. 鱼类饵料、钓饵和动物性蛋白饲料 ❖ 2. 食用和药用 ❖ 3. 海洋污染及水体冷暖的指示动物 ❖ 4. 处理垃圾 ❖ 5. 改良土壤
二、有害方面
❖ 1. 危害人工养殖业 ❖ 2. 吸食人类和家畜血液
二、分类地位
❖ 与环节动物门多毛纲相似,可能是多毛类在演 化过程中较早分出第的6章环一节动支物资。源
螠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刺螠
附二:星虫动物门(Sipunculoidea)
一、主要特征 (P.122)
❖ 1. 体不分节,吻可伸缩,口周围有一圈触手。 ❖ 2. 消化管“U”形,肛门位于体前端背侧。 ❖ 3. 次生体腔发达。 ❖ 4. 后肾管兼有生殖导管的功能。 ❖ 5. 雌雄异体,螺旋式卵裂,幼虫似担轮幼虫。
❖ (二)次生体腔(真体腔)
次生体腔(真体腔):环节动物体壁和消化管 之间的广阔空腔。特点是有体壁中胚层和肠壁中 胚层,有体腔膜和肠系膜,有孔道通体外。
真体腔出现的意义: ①消化管壁有了肌肉层,增强了消化机能。 ②消化管与体壁分开,促进器官的发生(即促进了
循环、排泄、生殖等系统的发展)。 ③体腔液在体腔内流动,辅助物质运输和体节伸
(六)索式(链状)神经系统
由一对咽上神经节(“脑”)、围咽神经、咽下神经节和 纵贯全身的腹神经索构成。
第6章环节动物资发生中经过的 幼虫,虫体陀螺形, 有担轮。
幼虫的前期不分 节,有原肾管、原 体腔。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第6章环节动物资源
二、 环节动物的分类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