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教学课件第3章常见症状评估
合集下载
健康评估之症状评估PPT课件

19
全身疾病所致的出血
20
• 血液病 • 尿毒症 • 应激性溃疡 • 钩端螺旋体病 • 结缔组织病 • 心血管疾病
21
临床表现
• 呕吐物:内容、颜色、量 咖啡渣样(coffee-ground vomitus)
• 黑便:肠道排出 • 周围循环衰竭:30%以上 • 血液学改变: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下
• Van den Bergh试验间接反应+----间接胆红素 • 未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游离/非结合胆红素
39
结合胆红素 conjugated bilirubin
40
结合胆红素 conjugated bilirubin
1. 水溶性 2. 不能通过肝细胞血窦面,只能通过毛细胆管面 3. 可透过肾小球(肾阈值40μmol/L)
37
Source of bilirubin
A. 衰老的红细胞:80-85% 超寿红细胞—单核巨噬—Hb 7.5g/d—250mg/d胆红素 胆红素的生成: 红细胞在网状内皮系统被裂解,在组织蛋白酶的催化下 脱去珠蛋白形成四吡咯血红素(亚铁原卟啉);在微粒 体血红素氧化酶的作用下亚铁原卟啉打开卟啉环,释放 1分子铁和1分子 CO,最后生成1分子胆绿素。胆绿素在 胆绿素还原酶的催化下,生成1分子非结合胆红素。
47
Hemolytic jaundice
1. 机理:UCB增加,肝细胞功能障碍 2. 临床表现:浅柠檬色,贫血(Hb)
急性:畏寒,发热,呕吐,腰痛,茶色尿 慢性:脾大 3. 实验室检查: Blood: TB↑, UCB ↑ , CB正常, 尿胆原↑ ,粪胆原↑; 网织红细胞↑ ,Hb↓↓. Urine:尿胆原↑ ,胆红素(-)
降
22
伴随症状
全身疾病所致的出血
20
• 血液病 • 尿毒症 • 应激性溃疡 • 钩端螺旋体病 • 结缔组织病 • 心血管疾病
21
临床表现
• 呕吐物:内容、颜色、量 咖啡渣样(coffee-ground vomitus)
• 黑便:肠道排出 • 周围循环衰竭:30%以上 • 血液学改变: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下
• Van den Bergh试验间接反应+----间接胆红素 • 未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游离/非结合胆红素
39
结合胆红素 conjugated bilirubin
40
结合胆红素 conjugated bilirubin
1. 水溶性 2. 不能通过肝细胞血窦面,只能通过毛细胆管面 3. 可透过肾小球(肾阈值40μmol/L)
37
Source of bilirubin
A. 衰老的红细胞:80-85% 超寿红细胞—单核巨噬—Hb 7.5g/d—250mg/d胆红素 胆红素的生成: 红细胞在网状内皮系统被裂解,在组织蛋白酶的催化下 脱去珠蛋白形成四吡咯血红素(亚铁原卟啉);在微粒 体血红素氧化酶的作用下亚铁原卟啉打开卟啉环,释放 1分子铁和1分子 CO,最后生成1分子胆绿素。胆绿素在 胆绿素还原酶的催化下,生成1分子非结合胆红素。
47
Hemolytic jaundice
1. 机理:UCB增加,肝细胞功能障碍 2. 临床表现:浅柠檬色,贫血(Hb)
急性:畏寒,发热,呕吐,腰痛,茶色尿 慢性:脾大 3. 实验室检查: Blood: TB↑, UCB ↑ , CB正常, 尿胆原↑ ,粪胆原↑; 网织红细胞↑ ,Hb↓↓. Urine:尿胆原↑ ,胆红素(-)
降
22
伴随症状
《健康评估》第三章常见症状评估护理课件

03
症状评估护理案例分析
CHAPTER
案例一:发热护理
案例二:疼痛护理
01
02
03
04
05
案例三:呼吸困难护理
案例四:恶心与呕吐护理
01
04
02
03
案例五:腹泻护理
04
症状评估护理实践操作
CHAPTER
操作一:测量体温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操作二:疼痛评估工具使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操作三:呼吸困难程度评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操作五:腹泻护理操作
总结词
详细描述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呼吸困难程度评估是评估症状的重要步 骤,有助于判断病情和制定护理计划。
VS
详细描述
在呼吸困难程度评估时,应注意观察患者 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询问患者是否 有呼吸不畅、胸闷、气短等症状,并根据 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根据评估结果,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吸氧、保持呼吸 道通畅等。
操作四:恶心与呕吐护理操作
疼痛护理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呼吸困难护理
总结词
呼吸困难是紧急的症状,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缓解患者的不适。
详细描述
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给予吸氧,遵医嘱使用平喘药等。
恶心与呕吐护理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腹泻护理
总结词
腹泻可能导致脱水,需要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
详细描述
评估腹泻程度和频率,补充足够水分和电解质,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遵医嘱给予止泻药等。
评估注意事项
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
动态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应充分关注患者的主 观感受,包括疼痛、不适、焦虑等。
健康评估第三节常见症状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相关护理诊断
• 1、有窒息的危险 • 2、有感染的危险 • 3、焦虑 • 4、恐惧 • 5、体液不足
常见症状评估
张亚军
学习目标
• 一、了解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 • 二、熟悉常见症状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 三、掌握常见症状的评估要点 • 四、掌握常见症状的相关护理诊断
Hale Waihona Puke 教学内容• 一、发热 • 二、水肿 • 三、咳嗽与咳痰 • 四、咳血 • 五、发绀 • 六、呼吸困难 • 七、心悸
教学内容
• • • • • • • •
护理评估要点
• 1、起病缓急、发热程度与热型。 • 2、发热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主要包
括:有无食欲与体重下降,脱水等营养与代谢形 态的改变;有无意识障碍等认知与感知形态的改 变。 3、诊断、治疗与护理经过。
•
相关护理诊断
• • • • •
1、体温过高 2、体液不足 3、营养失调 4、潜在并发症 5、与原发病有关的护理诊断
八、恶心与呕吐 九、呕血与黑便 十、便血 十一、腹泻 十二、便秘 十三、黄疸 十四、抽搐与惊厥 十五、意识障碍
课前复习
• 症状:评估对象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
身体验和感受如疼痛、恶心等。
• 体征:评估对象患病后机体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
生了可察觉的改变,如黄疸、肝大、心脏杂音等。
•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
• • •
相关护理诊断
• 1、清理呼吸道无效 • 2、活动无耐力 • 3、睡眠形态紊乱
护理评估要点
• 1、有无与咳血相关的疾病病史或诱发因素。 • 2、确定咳血抑或呕血,并与鼻咽部、口腔出血 • • •
鉴别。 3、咳血量、血色和性状。 4、大咳血者有无窒息、肺不张、继发感染、失 血性休克等并发症表现。 5、咳血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
健康评估课件-- 第3章 常见症状评估 -- 第8节心悸

伴心前区疼痛:冠心病、心肌炎、心包炎、心脏 神经症等
伴发热:急性传染病、风湿热、心包炎、感染性 心内膜炎等
伴晕厥或抽搐:房室传导阻滞、室颤、心动过速、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伴贫血:急性失血 伴消瘦及出汗:甲亢
心理、社会反应
评估患者有无将心悸与心脏病联系在一起,产 生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评估心悸对心脏 功能及日常生活的影响。
一般不影响正常活动. 病理性: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他引起心排血量
增加的疾病。特点: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常伴有 胸闷、气急、心前区疼痛、晕厥等心脏病表现。
病因与临床表现
2.心律失常: 其严重程度与心脏病变程度常不一致。心律失常
病人常感心悸或心跳停顿感,多伴有乏力、头晕、胸 闷、气急,严重病人可有呼吸困难、低血压、晕厥, 甚至可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休克、昏迷、抽搐、 猝死。
健康评估
心悸
概念: 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 心脏搏动可增强 心率可快、可慢 心律可规则或不规则
发生机制
一般认为与心动过速、期前收缩等所致心率与心 排血量改变有关。
受心律失常出现及存在时间长短、精神因素及注 意力的影响。(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等有关)
病因与临床表现
1.心搏增强: 生理性:特点---持续时间短,可伴有胸闷不适感,
病因与临床表现
3.心脏神经官能症 (与自主神经紊乱有关,心脏病无器质性病变。) 以青年女性多见,除心悸外常有心率加快、胸闷、
心前区刺痛或隐痛,叹息样呼吸等症状,尚有头昏、 头痛、失眠、耳鸣等神经衰弱的表现。心悸发作多与 精神因素有关,心脏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
伴随症状
伴呼吸困难:急性心梗、心肌炎、心衰、重症贫 血
复习思考题
伴发热:急性传染病、风湿热、心包炎、感染性 心内膜炎等
伴晕厥或抽搐:房室传导阻滞、室颤、心动过速、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伴贫血:急性失血 伴消瘦及出汗:甲亢
心理、社会反应
评估患者有无将心悸与心脏病联系在一起,产 生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评估心悸对心脏 功能及日常生活的影响。
一般不影响正常活动. 病理性: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他引起心排血量
增加的疾病。特点: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常伴有 胸闷、气急、心前区疼痛、晕厥等心脏病表现。
病因与临床表现
2.心律失常: 其严重程度与心脏病变程度常不一致。心律失常
病人常感心悸或心跳停顿感,多伴有乏力、头晕、胸 闷、气急,严重病人可有呼吸困难、低血压、晕厥, 甚至可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休克、昏迷、抽搐、 猝死。
健康评估
心悸
概念: 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 心脏搏动可增强 心率可快、可慢 心律可规则或不规则
发生机制
一般认为与心动过速、期前收缩等所致心率与心 排血量改变有关。
受心律失常出现及存在时间长短、精神因素及注 意力的影响。(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等有关)
病因与临床表现
1.心搏增强: 生理性:特点---持续时间短,可伴有胸闷不适感,
病因与临床表现
3.心脏神经官能症 (与自主神经紊乱有关,心脏病无器质性病变。) 以青年女性多见,除心悸外常有心率加快、胸闷、
心前区刺痛或隐痛,叹息样呼吸等症状,尚有头昏、 头痛、失眠、耳鸣等神经衰弱的表现。心悸发作多与 精神因素有关,心脏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
伴随症状
伴呼吸困难:急性心梗、心肌炎、心衰、重症贫 血
复习思考题
健康评估课件 5.第三章 常见症状评估 第五-八节

A.前驱症状
B.血内混有物 C.血量
D.粪便的颜色 E.血的颜色
5.关于咯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咯血量的差异可以很大
B.咯血量与病变严重性成正比
C.大咯血后可以排黑粪
D.出血量超过 500 ml即为大量咯血
E.肺癌多表现为持续痰中带血
第六节 呼吸困难
病例 3-6 患者,男性,58岁。因反复呼吸困难2年,加重3个月入院。入院前 2年,患者上一层楼后出现呼吸困难,有端坐呼吸,踝部水肿,此后 症状逐渐加重,间断服用氢氯噻嗪治疗效果不佳,因阵发性夜间呼吸 困难于半年前入院治疗3周。近3个月来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夜间只能 端坐入睡。有重度水肿,体重增加5 kg。既往高血压史10年。查体 :颈静脉怒张,两肺底闻及湿啰音,腹部膨隆,四肢凹陷性水肿。 思考:患者呼吸困难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是什么?
泡 囊、肺囊肿、恶性肿瘤转移等。 3.心血管疾病 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肺梗死、肺动脉高压、左心衰竭、骨折、枪弹伤等,以及因胸腔或肺的穿刺与活检、支气管镜检查等引起的损伤 。 5.全身性疾病 ①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等。②急性感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等。③其他: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氧中毒等。如膈下脓肿、肝脓肿等对膈神经的刺激,外耳道异物或炎症对迷走神经 耳支的刺激等。
(二)发病机制 主要有肺部感染等因素造成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管壁侵蚀和破裂、血管瘤 破裂等,以及肺血管内压力增高、止血与凝血功能障碍和机械性损伤等。
二、临床表现 1.发生年龄 青壮年咯血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二尖瓣狭窄。40岁以上吸烟者咯血多见于支气 管肺癌。儿童慢性咳嗽伴少量咯血、低色素贫血多见于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咯血量:小量咯血为<100 ml/d,中等量为 100~500 ml/d,大量为>500 ml/d或 100~500 ml/ 次。 2.颜色和性状(表5-2)
《健康评估》课件第三章 常见症状评估

➢ 是导致发热的最主要因素; ➢ 外源性致热源; ➢ 内源性致热源。
非致热源 性发热
➢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颅内出血、炎症等; ➢ 引起产热增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 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
Part 1 健康评估课程的内容
13
知识链接
临床意义 伤寒高热期、大叶性肺炎
又称败血症热型。指体温在39℃以上,24h内体温波动范围 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炎
弛张热
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症、重症肺结核等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 间歇热
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下降至正常水平,持 波状热
思考与讨论: 1.该患者存在哪些阳性症状和体征? 2.在评估患者症状时,护士的观察重点是什么? 3.根据患者目前状况提出其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
7
症状(symptom)是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适、 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如头晕、乏力、 食欲减退等。
经体格检查所发现的异常征象称为体征(sign), 如肝脾肿大、粘膜出血、心脏杂音等。有些改变既有 主观感觉也可通过客观检查发现,所以从广义的症状 也包括了某些体征。
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布鲁杆菌病
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 回归热
水平,数天后体温又骤升,如此规律交替出现
回归热、霍奇金病
不规则热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结核病、癌性发热、风湿热等
热,体温升高,称为中枢性发热。高热无汗、躯干部分高热为其特点
健康评估-常见症状评估精品PPT课件

3、腹痛 与胃肠平滑肌痉挛、胃酸刺激溃 疡面、肝脏肿瘤迅速增大使肝包膜被牵拉 等有关。
4、潜在并发症;休克。
22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 1、呼吸系统疾病 为引起咳嗽与咳痰最常
见的病因。 2、胸膜疾病 3、循环系统疾病 4、神经精神因素 5、发生机制⑴咳嗽;⑵咳痰。
23
㈠临床特点 1、咳嗽性质 干咳或刺激性呛咳;咳嗽多
3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 态平衡。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 少,则可出现发热。
1、致热源性发热 包括①外源性致热源: 由各种微生物及其产物、无菌性坏死组织、 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大 分子物质,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使其 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而引起发热 ;
痰; 2、咳嗽时间 晨间咳嗽;夜间咳嗽; 3、咳嗽音色 短促的轻咳、咳而不爽;伴
金属音;嘶哑性咳嗽; 4、咳嗽与体位 5、痰液特征
24
1、身体反应 2、心理反应
25
1、咳嗽伴高热; 2、咳嗽伴胸痛; 3、咳嗽伴大量咯血; 4、咳嗽同时咳大量泡沫痰。
26
1、评估有无咳嗽与咳痰相关病史或诱发因 素;
低热:37.3-38 ℃ 中度热:38.1-39 ℃ 高热:39.1-41 ℃ 超高热:41 ℃以上
6
2、临床经过及特点 发热一般可经过三个 时期:
(1)体温上升期:分为骤升型和缓升型; (2)高热持续期 (3)体温下降期:分为骤降型和缓降型。
7
3、常见热型临床意义 (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 ℃间,24
4
②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如 白介素、干扰素等,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 用于 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体温 调定点上升,产热增多;另一方面使交感 神经兴奋,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 排汗,散热减少,从而导致产热大于散热, 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4、潜在并发症;休克。
22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 1、呼吸系统疾病 为引起咳嗽与咳痰最常
见的病因。 2、胸膜疾病 3、循环系统疾病 4、神经精神因素 5、发生机制⑴咳嗽;⑵咳痰。
23
㈠临床特点 1、咳嗽性质 干咳或刺激性呛咳;咳嗽多
3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 态平衡。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 少,则可出现发热。
1、致热源性发热 包括①外源性致热源: 由各种微生物及其产物、无菌性坏死组织、 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大 分子物质,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使其 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而引起发热 ;
痰; 2、咳嗽时间 晨间咳嗽;夜间咳嗽; 3、咳嗽音色 短促的轻咳、咳而不爽;伴
金属音;嘶哑性咳嗽; 4、咳嗽与体位 5、痰液特征
24
1、身体反应 2、心理反应
25
1、咳嗽伴高热; 2、咳嗽伴胸痛; 3、咳嗽伴大量咯血; 4、咳嗽同时咳大量泡沫痰。
26
1、评估有无咳嗽与咳痰相关病史或诱发因 素;
低热:37.3-38 ℃ 中度热:38.1-39 ℃ 高热:39.1-41 ℃ 超高热:41 ℃以上
6
2、临床经过及特点 发热一般可经过三个 时期:
(1)体温上升期:分为骤升型和缓升型; (2)高热持续期 (3)体温下降期:分为骤降型和缓降型。
7
3、常见热型临床意义 (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 ℃间,24
4
②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如 白介素、干扰素等,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 用于 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体温 调定点上升,产热增多;另一方面使交感 神经兴奋,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 排汗,散热减少,从而导致产热大于散热, 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常见症状的评估ppt课件

.
三、头痛 ——护理评估要点
1.头痛的部位 2.头痛的性质与程度 3.头痛出现与持续时间 4.影响头痛的因素 5.头痛的伴随症状 6.头痛所致的心理行为反应
急性头痛:焦虑、抱头、呻吟等 慢性头痛:兴趣、爱好、性格等改变
.
三、头痛 ——护理评估要点
1.头痛的部位 2.头痛的性质与程度 3.头痛出现与持续时间 4.影响头痛的因素 5.头痛的伴随症状 6.头痛所致的心理行为反应 7.头颈部外形、活动功能
.
疼痛的特性(补充)
1.痛觉的特征 2.疼痛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3.疼痛难以衡量
4.疼痛反应
生理反应:面色苍白、血压升高或降低、骨 骼肌紧张、恶心、呕吐、心率减慢或增快, 出汗过多、虚脱、晕厥等交感神经系统和副 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的表现。
.
疼痛的特性(补充)
1.痛觉的特征 2.疼痛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3.疼痛难以衡量 4.疼痛反应
各占体表面积百分比 (%)
0.50 1.00 1.50
1.75 2.00 2.50 3.00 3.50 4.00 4.75
举例:某慢性腰痛 患者,他用蓝笔涂 盖了36和37区。
评估: 双侧腰部中度疼痛, 疼痛评分为2分, 疼痛范围4%体表面 积。
.
疼痛的测量及其进展
45区体表面积评分法
评估疼痛的部位、程度、评分及范围。
.
三、头痛 ——原因有四大类
1.颅脑病变 2.颅外病变 3.全身性疾病:
急性感染(各种发热性疾病)、心血管疾病、
中毒(酒精、一氧化碳、有机磷、药物等中毒) 等等
4.神经官能症
.
三、头痛 ——发病机制
1.血管因素:收缩、扩张、血管受牵引或挤压 2.脑膜受刺激或牵拉 3.具有痛觉的颅神经(第5、9、10对)
三、头痛 ——护理评估要点
1.头痛的部位 2.头痛的性质与程度 3.头痛出现与持续时间 4.影响头痛的因素 5.头痛的伴随症状 6.头痛所致的心理行为反应
急性头痛:焦虑、抱头、呻吟等 慢性头痛:兴趣、爱好、性格等改变
.
三、头痛 ——护理评估要点
1.头痛的部位 2.头痛的性质与程度 3.头痛出现与持续时间 4.影响头痛的因素 5.头痛的伴随症状 6.头痛所致的心理行为反应 7.头颈部外形、活动功能
.
疼痛的特性(补充)
1.痛觉的特征 2.疼痛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3.疼痛难以衡量
4.疼痛反应
生理反应:面色苍白、血压升高或降低、骨 骼肌紧张、恶心、呕吐、心率减慢或增快, 出汗过多、虚脱、晕厥等交感神经系统和副 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的表现。
.
疼痛的特性(补充)
1.痛觉的特征 2.疼痛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3.疼痛难以衡量 4.疼痛反应
各占体表面积百分比 (%)
0.50 1.00 1.50
1.75 2.00 2.50 3.00 3.50 4.00 4.75
举例:某慢性腰痛 患者,他用蓝笔涂 盖了36和37区。
评估: 双侧腰部中度疼痛, 疼痛评分为2分, 疼痛范围4%体表面 积。
.
疼痛的测量及其进展
45区体表面积评分法
评估疼痛的部位、程度、评分及范围。
.
三、头痛 ——原因有四大类
1.颅脑病变 2.颅外病变 3.全身性疾病:
急性感染(各种发热性疾病)、心血管疾病、
中毒(酒精、一氧化碳、有机磷、药物等中毒) 等等
4.神经官能症
.
三、头痛 ——发病机制
1.血管因素:收缩、扩张、血管受牵引或挤压 2.脑膜受刺激或牵拉 3.具有痛觉的颅神经(第5、9、10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第五节 咯血
➢ 了解咯血的发生机制 ➢ 熟悉咯血的病因及与咯血
相关的护理诊断 ➢ 掌握咯血定义、临床表现
与问诊要点
1. 病因与发生机制
①
支气管疾病
肺部疾病
②
心血管疾病
③
其它
④
2. 临床表现
①发病年龄
④伴随症状
②咳血量
③颜色和 性状
咯血与呕血的区别
3. 护理评估要点
③咳血量 ④伴随症状
⑤心理反应
②体液不足与发热出汗过多和摄入液体量不 足有关
③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代谢率增高 及营养摄入不足有关
④口腔黏膜改变与发热所致口腔黏膜干燥有 关
⑤潜在并发症惊厥、意识障碍
第二节 疼痛
➢了解疼痛的发生机制 ➢熟悉疼痛的分类、常见病因及与疼痛相关
的护理诊断 ➢掌握疼痛的概念、临床表现与护理评估的
重点
2. 病因与临床表现
(一)全身性水肿
①心源性水肿 ②肾源性水肿 ③肝源性水肿 ④营养不良性水肿 ⑤其它原因的全身性水肿
肾源性水肿和心源性水肿的区别
2. 病因与临床表现
(二)局部性水肿
④血管神 经性水肿
①静脉阻 塞性水肿
③淋巴性 水肿
②炎症性 水肿
3. 护理评估要点
①有无相关疾病病史或用药史,水肿的原因 及诱因
3. 分类
③牵涉痛
②内脏痛
④躯体痛 ⑤神经痛
①皮肤痛
4. 临床表现 5. 护理评估要点
①疼痛的特点 ②体格检查 ③辅助检查
6. 护理诊断
①疼痛:与颅内压增高脑膜受机械刺激有 关;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等。
②睡眠型态紊乱:与疼痛有关 ③焦虑:与疼痛迁延不愈有关。 ④恐惧:与剧烈疼痛有关。 ⑤潜在并发症:休克、心律失常
所致肺瘀血或肺水肿、肺梗死等 ③中枢神经因素大脑皮质可直接影响咳嗽 ④胸膜疾病 ⑤全身感染
2. 发生机制
• 咳嗽是一种神经反射过程,由延髓咳嗽中 枢受来自呼吸道黏膜的刺激,经迷走神经 、舌咽神经和三叉神经的感觉纤维传递到 咳嗽中枢,然后由传出纤维通过喉下神经 、膈神经、脊神经将冲动传至声门、膈肌 及其他呼吸肌而引起咳嗽运动。当咽、喉 、支气管、肺受其他因素刺激时,气道粘 膜或肺泡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加,毛 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物、粘液、尘埃 和坏死组织等混合物形成痰液,引起咳嗽
第三节 水肿
➢了解水肿的发生机制 ➢熟悉水肿的分类,全身性水肿中的营养不
良性水肿及其他原因引起水肿的临床表现, 局部性水肿的临床表现 ➢掌握水肿的定义,全身性水肿中的心源性 肾源性和肝源性水肿的临床表现,水肿的 护理评估要点以及相关护理诊断
1. 发生机制
• 正常人血管内液体不断地从毛细血管小动 脉端滤出至组织间隙成为组织液,同时组 织液又不断地从毛细血管小静脉端回吸收 入血管中,两者保持体液分布的动态平衡, 任何原因使球-管动态平衡发生障碍时,则 使组织间隙内有过多的液体聚集产生水肿
②水肿的特点3.水肿后各项生命体征:呼吸、 脉搏、血压、体重及尿量有无变化;水肿 处有无肿胀疼痛、皮肤变厚、溃疡等;有 无全身不良反应
③4.饮食、饮水情况:评估蛋白摄入量;评 计每日钠水是否平衡,记录液体出入量
④5.鉴别心源性水肿和肾源性水肿
4. 护理诊断
①体液过多、水肿与右心衰竭有关,与肾脏 疾病所致钠水潴留有关
3. 临床表现
①咳嗽的时间 ②咳嗽的性质 ③咳嗽的音色 ④谈的性质和量
4. 护理评估要点
①咳嗽的病史 ②咳嗽的特点 ③咳痰的特点 ④咳痰伴随症状 ⑤咳嗽咳痰的身心反应
5. 护理诊断
①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痰液黏稠有关,与咳嗽 无力有关
②睡眠型态紊乱,睡眠剥夺# 与夜间频繁咳 嗽有关
③知识缺乏 缺乏吸烟对健康危害方面的知识 ④潜在并发症 自发性气胸 ⑤有窒息危险 与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大气道有
1. 病因
(一)头痛的病因 颅骨病变、颅外病变和全身性疾病
(二)胸痛的病因 胸壁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 纵膈疾病
(三)腹痛的病因 急性腹痛与慢性腹痛
2. 发生机制
• 刺激作用于机体达到一定程度时,受损部 位组织释放的致痛物质作用于痛觉感受器, 使其发放冲动,经脊神经(躯体痛)或交 感神经通路(内脏痛)传入脊髓,沿脊髓 丘脑束进入内囊,上传至大脑皮层感觉区, 引起痛觉,或在脊髓内弥散性上升引起情 绪反应
⑥并发症
②出血方危险:与大量咯血有关,与意识 障碍有关,与无力咳嗽有关
②焦虑:与咯血不止及对检查结果不安有关 ③有感染危险:与血液潴留支气管有关 ④恐惧:与大量咯血有关
⑤体液不足:与大量咯血所致循环血量不足 相关
⑥潜在并发症:肺不张、窒息、失血性休克 、继发感染
5. 护理评估要点
①发热的程度、热期和热型 评估发热程度、 热期时要注意年龄差异、生殖周期差异及 运动、情绪和环境因素对体温的影响
②发热对患者的影响 ③皮肤与循环系统检查 ④诊断、治疗与护理经过 重点为是否用药,
是否采用物理降温措施及其方法与疗效。 ⑤伴随症状
6. 护理诊断
①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体温调节中枢功 能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②活动无耐力 与胸腹腔积液所致呼吸困难有 关,与右心衰竭有关
③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水肿所致组织 细胞营养不良有关
④潜在并发症急性肺水肿
第四节 咳嗽与咳痰
➢了解咳嗽与咳痰的发生机制 ➢熟悉咳嗽与咳痰的病因及与咳嗽咳痰相关
的护理诊断 ➢掌握咳嗽与咳痰的概念、临床表现与问诊
要点
1. 病因
①呼吸系统疾病 ②心血管疾病左心衰竭、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对临床常见症状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 评估,了解疾病性质,分析常见症状与疾 病的相互关系,是作好护理评估、明确护 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的重要依据
2. 病因
①感染性发热 ②非感染性发热
3. 发病机制
①致热源性发热 ②非致热源性发热
4. 临床表现
1 2 3 4
发热的临床分度 热期
发热过程 热型
第三章 常见症状评估
主要讲解内容
• 发热 • 疼痛 • 水肿 • 咳嗽与咳痰 • 咯血 • 呼吸困难 • 发绀 • 心悸 • 恶心与呕吐
• 呕血与黑便 • 便血 • 腹泻 • 便秘 • 抽搐与惊厥 • 意识障碍
本章导读
➢症状是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 身体验和感觉
➢健康状况的主观资料是症状,主要的症状 既是评估健康的重要依据,也是反映健康 状态的重要指标
第五节 咯血
➢ 了解咯血的发生机制 ➢ 熟悉咯血的病因及与咯血
相关的护理诊断 ➢ 掌握咯血定义、临床表现
与问诊要点
1. 病因与发生机制
①
支气管疾病
肺部疾病
②
心血管疾病
③
其它
④
2. 临床表现
①发病年龄
④伴随症状
②咳血量
③颜色和 性状
咯血与呕血的区别
3. 护理评估要点
③咳血量 ④伴随症状
⑤心理反应
②体液不足与发热出汗过多和摄入液体量不 足有关
③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代谢率增高 及营养摄入不足有关
④口腔黏膜改变与发热所致口腔黏膜干燥有 关
⑤潜在并发症惊厥、意识障碍
第二节 疼痛
➢了解疼痛的发生机制 ➢熟悉疼痛的分类、常见病因及与疼痛相关
的护理诊断 ➢掌握疼痛的概念、临床表现与护理评估的
重点
2. 病因与临床表现
(一)全身性水肿
①心源性水肿 ②肾源性水肿 ③肝源性水肿 ④营养不良性水肿 ⑤其它原因的全身性水肿
肾源性水肿和心源性水肿的区别
2. 病因与临床表现
(二)局部性水肿
④血管神 经性水肿
①静脉阻 塞性水肿
③淋巴性 水肿
②炎症性 水肿
3. 护理评估要点
①有无相关疾病病史或用药史,水肿的原因 及诱因
3. 分类
③牵涉痛
②内脏痛
④躯体痛 ⑤神经痛
①皮肤痛
4. 临床表现 5. 护理评估要点
①疼痛的特点 ②体格检查 ③辅助检查
6. 护理诊断
①疼痛:与颅内压增高脑膜受机械刺激有 关;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等。
②睡眠型态紊乱:与疼痛有关 ③焦虑:与疼痛迁延不愈有关。 ④恐惧:与剧烈疼痛有关。 ⑤潜在并发症:休克、心律失常
所致肺瘀血或肺水肿、肺梗死等 ③中枢神经因素大脑皮质可直接影响咳嗽 ④胸膜疾病 ⑤全身感染
2. 发生机制
• 咳嗽是一种神经反射过程,由延髓咳嗽中 枢受来自呼吸道黏膜的刺激,经迷走神经 、舌咽神经和三叉神经的感觉纤维传递到 咳嗽中枢,然后由传出纤维通过喉下神经 、膈神经、脊神经将冲动传至声门、膈肌 及其他呼吸肌而引起咳嗽运动。当咽、喉 、支气管、肺受其他因素刺激时,气道粘 膜或肺泡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加,毛 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物、粘液、尘埃 和坏死组织等混合物形成痰液,引起咳嗽
第三节 水肿
➢了解水肿的发生机制 ➢熟悉水肿的分类,全身性水肿中的营养不
良性水肿及其他原因引起水肿的临床表现, 局部性水肿的临床表现 ➢掌握水肿的定义,全身性水肿中的心源性 肾源性和肝源性水肿的临床表现,水肿的 护理评估要点以及相关护理诊断
1. 发生机制
• 正常人血管内液体不断地从毛细血管小动 脉端滤出至组织间隙成为组织液,同时组 织液又不断地从毛细血管小静脉端回吸收 入血管中,两者保持体液分布的动态平衡, 任何原因使球-管动态平衡发生障碍时,则 使组织间隙内有过多的液体聚集产生水肿
②水肿的特点3.水肿后各项生命体征:呼吸、 脉搏、血压、体重及尿量有无变化;水肿 处有无肿胀疼痛、皮肤变厚、溃疡等;有 无全身不良反应
③4.饮食、饮水情况:评估蛋白摄入量;评 计每日钠水是否平衡,记录液体出入量
④5.鉴别心源性水肿和肾源性水肿
4. 护理诊断
①体液过多、水肿与右心衰竭有关,与肾脏 疾病所致钠水潴留有关
3. 临床表现
①咳嗽的时间 ②咳嗽的性质 ③咳嗽的音色 ④谈的性质和量
4. 护理评估要点
①咳嗽的病史 ②咳嗽的特点 ③咳痰的特点 ④咳痰伴随症状 ⑤咳嗽咳痰的身心反应
5. 护理诊断
①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痰液黏稠有关,与咳嗽 无力有关
②睡眠型态紊乱,睡眠剥夺# 与夜间频繁咳 嗽有关
③知识缺乏 缺乏吸烟对健康危害方面的知识 ④潜在并发症 自发性气胸 ⑤有窒息危险 与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大气道有
1. 病因
(一)头痛的病因 颅骨病变、颅外病变和全身性疾病
(二)胸痛的病因 胸壁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 纵膈疾病
(三)腹痛的病因 急性腹痛与慢性腹痛
2. 发生机制
• 刺激作用于机体达到一定程度时,受损部 位组织释放的致痛物质作用于痛觉感受器, 使其发放冲动,经脊神经(躯体痛)或交 感神经通路(内脏痛)传入脊髓,沿脊髓 丘脑束进入内囊,上传至大脑皮层感觉区, 引起痛觉,或在脊髓内弥散性上升引起情 绪反应
⑥并发症
②出血方危险:与大量咯血有关,与意识 障碍有关,与无力咳嗽有关
②焦虑:与咯血不止及对检查结果不安有关 ③有感染危险:与血液潴留支气管有关 ④恐惧:与大量咯血有关
⑤体液不足:与大量咯血所致循环血量不足 相关
⑥潜在并发症:肺不张、窒息、失血性休克 、继发感染
5. 护理评估要点
①发热的程度、热期和热型 评估发热程度、 热期时要注意年龄差异、生殖周期差异及 运动、情绪和环境因素对体温的影响
②发热对患者的影响 ③皮肤与循环系统检查 ④诊断、治疗与护理经过 重点为是否用药,
是否采用物理降温措施及其方法与疗效。 ⑤伴随症状
6. 护理诊断
①体温过高与病原体感染、体温调节中枢功 能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②活动无耐力 与胸腹腔积液所致呼吸困难有 关,与右心衰竭有关
③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水肿所致组织 细胞营养不良有关
④潜在并发症急性肺水肿
第四节 咳嗽与咳痰
➢了解咳嗽与咳痰的发生机制 ➢熟悉咳嗽与咳痰的病因及与咳嗽咳痰相关
的护理诊断 ➢掌握咳嗽与咳痰的概念、临床表现与问诊
要点
1. 病因
①呼吸系统疾病 ②心血管疾病左心衰竭、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对临床常见症状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 评估,了解疾病性质,分析常见症状与疾 病的相互关系,是作好护理评估、明确护 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的重要依据
2. 病因
①感染性发热 ②非感染性发热
3. 发病机制
①致热源性发热 ②非致热源性发热
4. 临床表现
1 2 3 4
发热的临床分度 热期
发热过程 热型
第三章 常见症状评估
主要讲解内容
• 发热 • 疼痛 • 水肿 • 咳嗽与咳痰 • 咯血 • 呼吸困难 • 发绀 • 心悸 • 恶心与呕吐
• 呕血与黑便 • 便血 • 腹泻 • 便秘 • 抽搐与惊厥 • 意识障碍
本章导读
➢症状是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 身体验和感觉
➢健康状况的主观资料是症状,主要的症状 既是评估健康的重要依据,也是反映健康 状态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