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外啮合斜齿齿轮泵困油现象的方法_杨国来
简述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及主要的解决措施

简述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及主要的解决措施外啮合齿轮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泵,用于输送流体。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外啮合齿轮泵会遇到困油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泵的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一些主要的解决措施。
外啮合齿轮泵的困油现象主要是指在高压侧的油腔为负压状态,导致油液无法顺利进入油腔,进而影响到泵的正常工作。
困油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包括油液粘度过高、油温过低、齿轮磨损等。
为了解决外啮合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可以采取以下主要的解决措施:1.适当增加油温:困油现象有可能是由于油温过低引起的,所以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油温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般情况下,提高油温至50-70℃可以有效改善困油现象。
2.选择合适的液压油:液压油的粘度对困油现象有一定的影响。
当油液粘度过高时,容易造成困油现象。
因此,在选择液压油时,需要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粘度等级。
3.对齿轮进行维护和更换:如果齿轮磨损严重,也会导致困油现象的发生。
因此,定期对齿轮进行维护和更换,确保其表面光滑和准确配合,可以有效减少困油现象的发生。
4.调整泵的进油口位置: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泵的进油口位置来改善困油现象。
通过合理调整进油口位置,可以保证油液顺利进入油腔,从而解决困油现象。
5.检查和修复密封件:如果泵的密封件损坏或老化,也会导致困油现象的发生。
因此,定期检查和修复泵的密封件,保证其正常工作,可以有效减少困油现象的发生。
除了以上措施,还可以通过调整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流量,以及增加油液的进口压力来解决困油现象。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采取上述解决措施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况条件和泵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以确保解决困油现象的效果。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摘要:针对齿轮本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常见故障,详细地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具体介绍了故障的排除方法,为操作人员处理齿轮泵故障提供了便利,并指出了要加强齿轮泵日常管理维护,减少不必要的损坏。
关键词:齿轮泵故障原因排除方法齿轮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当出现故障时,应能尽快地分析并判断出故障发生部位和产生原因,找出与故障相关的部件,提出排除故障的建议和方法。
齿轮泵工作中经常出现的故障主要是由于流量小、不吸油、压力不足、噪声大、油液泄露、过热、齿轮泵运转不正常或咬死等现象,现将其故障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介绍如下:一、常见故障:齿轮泵常见故障主要有:(1)泵吸不上油或无压力;(2)流量不足,达不到额定数值;(3)压力升不上去;(4)异常发热;(5)振动噪声过大;(6)油液泄露;(7)齿轮泵运转不正常或有咬死现象。
二、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1、泵吸不上油或无压力:产生原因:(1)原动机与泵的旋转方向不一致;(2)泵传动键脱落;(3)进出油口接反;(4)油箱内液面过低,吸入管口露出液面;(5)转速太低,吸力不足;(6)油液粘度过高或过低;(7)吸入管道或过滤装置堵塞造成吸油不畅;(8)吸入口过滤器过滤精度过高造成吸油不畅;(9)吸入管道漏气。
排除方法:(1)纠正原动机旋转方向;(2)重新安装传动键;(3)按说明书选用正确接法;(4)补充油液至最低液位线以上;(5)提高转速至泵的最低转速以上;(6)选用推荐粘度的工作油液;(7)清洗管道或过滤装置,除去堵塞物;更换或过滤油箱内油液;(8)按产品样本和说明书正确选用过滤器;(9)检查管道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
2、流量不足,达不到额定数值:产生原因:(1)转速过低,未达到额定转速;(2)系统中有泄露;(3)由于泵长时间工作、振动导致泵盖联接螺钉松动;(4)吸入管道漏气;(5)入口过滤器堵塞或通流量过小;(6)吸入管道堵塞或通径小;(7)油液粘度不当。
简述齿轮泵的困油现象与危害及其解决方法

简述齿轮泵的困油现象与危害及其解决方法1.引言1.1 概述概述:齿轮泵是一种常用的液压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种叫做“困油”的现象,给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困油现象是由于齿轮泵工作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液压油无法正常进入齿轮泵的工作腔,使泵的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完全失去工作能力。
本文旨在简述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其危害,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首先,我们将对齿轮泵的困油现象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困油的原因和表现。
然后,我们将分析困油现象对齿轮泵和机械设备的危害,包括降低工作效率、增加噪音和振动、加剧齿轮磨损以及可能引起设备故障等。
接下来,我们将提出多种解决齿轮泵困油问题的方法,包括优化设计、改进润滑系统、增强维护等。
最后,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强调解决齿轮泵困油问题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探讨,相信读者能够更加了解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其危害,并能够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以确保齿轮泵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这样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对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其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首先,引言部分将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的第二节将详细阐述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包括其产生的原因和特征。
同时,将深入探讨困油现象对齿轮泵正常运行的危害,例如降低泵的效率、加剧磨损和损坏等。
接下来,在第三节中,将重点介绍解决齿轮泵困油问题的方法。
将涉及到一些常用的解决方案,例如改进泵的设计和结构、优化润滑系统、增加密封性能等,以减轻或消除困油现象对泵的影响。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强调解决齿轮泵困油问题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齿轮泵困油问题,提高齿轮泵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简述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解决措施

简述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解决措施
困油现象是指在齿轮泵工作过程中,由于原油失去泵内腔内转动的物理吸力而不能有效地充满油缸,使工作油不足的现象。
困油现象不仅影响了齿轮泵的正常工作,而且还会导致齿轮泵严重损坏。
首先需要检查困油现象的原因。
通常的原因有:泵的安装不规范,导致泵腔外有气孔;泵油温度太高,导致油滞性变差;泵内腔污物过多,阻碍了油的流动;油品添加剂失效,导致油滞性变差;泵缸体衬套受到损坏等。
其次,需要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来解决困油现象。
首先要定期加油,保证正常工作时油量充足;增大摩擦副的摩擦力,使油压更大,推动油缸更加容易;调整泵的安装角度,降低油温,减少油滞性;定期清洁泵的内部表面,除去污物;定期更换油品添加剂,保证油品的添加剂复原;更换受损的缸体衬套,确保油的正常流动。
最后,要注意的是,在齿轮泵的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油质,及时更换磨损的零件,保证齿轮泵的正常工作。
总之,齿轮泵存在困油现象,并且会严重影响其正常工作,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来解决此项问题,确保齿轮泵能正常运行、持久耐用。
- 1 -。
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及解决方法

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及解决方法(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外啮合齿轮泵在现代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解释了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困油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其危害,并提出了解决措施.阐述了卸荷槽法及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又提出了改变齿形法和采用斜齿轮或人字齿轮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卸荷槽0、引言外啮合齿轮泵是一种常用容积式液压泵,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体积小、重量轻、自吸性能好、对油液污染不敏感和工作可靠等优点,在现代工业设备中被广泛应用。
外啮合齿轮泵工作时依靠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来改变吸油腔与压油腔的密闭容积,从而实现吸油与压油。
但是齿轮泵会产生困油现象,困油现象不仅产生瞬间压力冲击,还会引起气蚀,从而导致振动和噪声。
本文简单介绍了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针对困油现象形成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消除或者降低困油现象带来的危害。
1、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外啮合齿轮泵主要由一对几何参数完全相同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泵体、传动轴和前后泵盖等主要零件组成。
外啮合齿轮泵属于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符合动力元件工作原理的一般规律。
第一、有密闭的工作容积。
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容积由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的齿槽、泵体及两端的端盖组成。
第二、有周期性的容积变化。
外啮合齿轮泵周期性的容积变化存在于两个相互啮合齿轮的啮合区域,齿轮的啮合线将密闭的容积分为吸油腔和压油腔。
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进入啮合,密闭的容积减小,进行压油;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脱开啮合,密闭的容积增大进行吸油。
2、困油现象形成原因及危害[1]为了使齿轮平稳的啮合运转,吸、压油腔应严格地密封以及连续均匀地供油,根据齿轮的啮合原理,要使啮合齿轮平稳地运转,必须使齿轮的重合度ε大于1(一般取ε=1.05~1.3),即在齿轮泵工作时总有两对轮齿同时啮合,因此,就有一部分油液困在两对轮齿所形成的封闭容腔之内,此封闭腔与吸、压油腔互不相通,如图3.8所示。
齿轮油泵困油现象的排除与电机过热分析

根据电机的实际运行情况和负载需求,适时调整电机的运行参数,如电压、电流、频率等,以确保电机在最佳状 态下运行。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项目成果回顾
齿轮油泵困油现象排除
通过优化齿轮油泵设计,成功解决了困油现象,提高了油泵的工 作效率和可靠性。
电机过热原因分析
对电机过热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找出了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有效 的解决方案。
危害
困油现象会导致齿轮油泵的工作效率降低,输出压力不稳定,产生噪声和振动,加速齿轮和轴承的磨损,甚至 可能引起泵体破裂等严重后果。
识别方法与判断标准
识别方法
通过观察齿轮油泵工作时的噪声、振动和压力波动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困油现 象。同时,可以通过拆卸泵体检查齿轮和轴承的磨损情况,进一步确认困油现象的存在。
分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通常采用 高强度合金钢制造,经过精密加工和 热处理,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轴
支撑齿轮并传递扭矩的重要部件, 通常采用优质碳素钢或合金钢制造 ,经过调质处理和精磨加工。
轴承
支撑轴的旋转运动,减小摩擦和 磨损,通常采用滚动轴承或滑动 轴承。
泵体
齿轮油泵的主体部分,通常由铸 铁或铝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刚 性和耐腐蚀性。
选用合适材料提高耐磨性
选用高强度材料
采用高强度、高耐磨性的 材料制造齿轮和泵体,提 高齿轮油泵的承载能力和 耐磨性。
表面处理技术
对齿轮和泵体的表面进行 特殊处理,如渗碳淬火、 表面喷涂等,提高其表面 硬度和耐磨性。
选用合适润滑油
选用与齿轮油泵相匹配的 高品质润滑油,减少齿轮 和泵体之间的摩擦和磨损。
密封件
防止泵内油液泄漏和外界杂质进 入泵内,通常采用橡胶密封件或 金属密封件。
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及困油现象与改进措施

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及困油现象与改进措施
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在泵的壳体1内有一对外啮合齿轮,即主动齿轮2和从动齿轮3.由于齿轮端面与壳体端盖之间的缝隙很小,齿轮齿顶与壳体内表面的间隙也很小,因此可以看成将齿轮泵壳体内分隔成左、右两个密封容腔。
当齿轮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右侧的齿轮逐渐脱离啮合,露出齿间。
因此这一侧的密封容腔的体积逐渐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经泵的吸油口进入这个腔体,因此这个容腔称为吸油腔,随着齿轮的转动,每个齿间中的油液从右侧被带到了左侧。
外啮合齿轮泵的困油现象:此时,就有一部分油液被围困在两对轮齿啮合所形成的封闭油腔之内。
这个密封容积的大小随齿轮转动先由最小逐渐增到最大。
密封容积减小时,被困油液受到挤压而产生瞬间高压,密封容腔的被困油液若无油道与排油口相通。
油液将从缝隙中挤出,导致油液发热,轴承等零件也受到附加冲击载荷作用;密封容积增大时,无油液的补充,又会造成局部真空。
使溶于油液中的气体分离出来,产生气穴,这就是齿轮泵困油现象。
外啮合齿轮泵的改进措施:1困油现象:齿轮在两端的滑板上开卸槽。
2径向力不平衡:缩小压油口,适当增大径向间隙。
3端面间隙泄漏:采用浮动轴或采用浮动侧板或具有一定挠度的弹性侧板以自动补偿端面间隙。
解决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的两种新方法

解决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的两种新方法
随着现代机械设备的不断发展,外啮合齿轮泵也逐渐成为行业的
热门设备。
外啮合齿轮泵以其超高效率的优势广受关注。
然而随着使
用时间的延长,部分外啮合齿轮泵发生困油现象会影响使用效果,解
决这个问题是每一位用户关心的课题。
为了解决外啮合齿轮泵困油问题,有两种新的解决方案。
首先,
采用原位加压抑制泵入口的抽油泵、泵的抽油效率会大大提高。
其原
理是将油管上的单独一块真空泵放置泵入口,这将大大增加对毛细表
面抽取油的压力,增加对抽取油中的污染物的分离效果,极大地减少
了困油。
第二种解决方案是采用抽油泵的原位再循环,这样可以弥补抽出
油中污染物所造成的不良效果,减少油水分离时堵塞系统抽油泵机率,大大提高了泵的效率,从而解决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的问题。
以上就是解决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的两种新方法介绍,他们的
重要性可以想见,基于此,我们在使用外啮合齿轮泵时,根据实际情
况采用这两种新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外啮合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让机械设备的工作人员得到极大的便利。
简述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解决措施

简述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解决措施
齿轮泵是驱动机械油进行分配和流动的一种设备,广泛用于内燃机、柴油机、汽车等设备。
齿轮泵运行时,难免会出现困油现象,这就给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带来一定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解决措施。
一、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1、空气污染:齿轮泵在运行过程中,油泵内的空气会被油泵的空气过滤器清除,但是由于油泵本身的漏油现象,会干扰油泵内部的空气流动,更容易产生空气污染。
2、油量不足:油泵长期运行,风扇吸入的空气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减少油泵内部的润滑油量。
3、油泵压力不足:齿轮泵内部吸入的空气越多,其压力会相对较低,导致油泵的压力失灵,无法驱动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解决困油现象的措施
1、更换油泵:油泵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润滑油量不足,则应及时更换油泵,以更新油泵内部的机械部件,减少漏油现象,延长油泵寿命。
2、清洁过滤器:油泵内部的空气过滤器要及时清洗,以减少空气中的杂质、水分等,提高齿轮泵的运行效率。
3、定期检查:齿轮泵的定期检查非常重要,可以及时发现油泵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4、安装润滑系统:安装润滑系统,可以在运行过程中,对油泵
的润滑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以及调节润滑油的流量,确保油泵正常运行。
以上就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解决措施,要想有效提高齿轮泵的正常运行,需要正确使用油泵,科学进行维护、检查,有效降低设备的缺陷率,提高设备的故障率。
此外,还建议大家定期进行清洗和保养,以防止油泵出现漏油、漏气等现象,减少其他故障的发生,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
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其消除措施

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其消除措施
齿轮泵要平稳工作,齿轮啮合的重合度必须大于1,于是总有两对齿轮同时啮合。
并有一部分油液被围困在两对轮齿所围成的封闭容腔之间。
这个封闭的容腔开始随着齿轮的转动逐渐减小,以后又逐渐加大。
封闭腔容积的减小会使被困油液受挤压而产生很高的压力,并且从缝隙中挤出,导致油液发热,并致使机件受到额外的负载;而封闭腔容积的增大又造成局部真空,使油液中溶解的气体分离,产生气穴现象。
当一对齿开始进入啮合时,另一对齿未能脱离啮合,这也就使得在两对齿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区间,该区间既不与高压压油区相通,也不与低压区吸油区相通,当齿轮继续旋转,在高压区啮入的齿之间油压迅速增加,形成超高压,当该对齿转过中间点,这对齿之间空间增大,形成吸空现象,出现大量气穴,在增压时,使得齿轮啮合阻力激增,对浮动侧板上的滑动轴承形成很大压力,而在低压区形成气蚀和较大噪音。
伴随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噪声,这就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危害
径向不平衡力很大时能使轴弯曲,齿顶与壳体接触,同时加速轴承的磨损,降低轴承的寿命。
消除措施
通常是在浮动侧板上开卸荷槽,卸荷槽开法是在高压啮合区开槽,使得啮入时形成的高压油流入压油区,也就是压油口,而低压区开槽使得啮出时形成的真空区与吸油口相通,这样就解决困油现象。
简述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解决措施

简述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解决措施齿轮泵是泵的一种类型,也称为曲轴泵或曲轴减速机泵。
它以螺旋齿轮与泵本身的曲轴相互配合而工作,可将液体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是必不可少的动力设备,能有效地将流体转移到各种工作场合,广泛应用于工业,冶金,石油,石化,化工,能源,制药等领域。
齿轮泵困油是指在长期运行后,齿轮泵内部的齿轮空间封闭,被泵的油汤完全覆盖,使齿轮无法正常工作,从而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2.轮泵困油的原因齿轮泵困油可能是由于油水混合物组成的低压导致的,或者是内部容积变化导致的。
首先,由于齿轮泵运行过程中油水混合物的低压,使油汤中大量气体和汽泡产生,汽泡会影响油汤的流动性,进而导致油汤变得薄,而油汤薄不能有效保护齿轮,从而导致齿轮泵困油。
其次,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齿轮泵内部容积变化,这会使得油汤流失,由于油汤减少,导致齿轮泵油汤薄且容易困油,进而导致齿轮泵困油。
3.轮泵困油的危害齿轮泵困油的危害非常严重,有以下几点:(1)首先,它会影响齿轮泵的效率,因此,当机器出现困油的情况时,机器的效率将降低。
(2)其次,它也会影响齿轮泵的使用寿命,原本长寿命的齿轮泵也将会受到损害。
(3)此外,由于齿轮泵出现困油,它还会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这给工作场所带来不良影响。
4.决齿轮泵困油的措施(1)在更换油汤的时候注意清洗,尽量补充新鲜的油汤,以免积存淤垢导致齿轮泵困油,并且合理选用及使用油脂,必要时使用添加剂改善润滑性能。
(2)选择无水温度开关,用以测量油汤的温度,并安装一个无水温度开关,可以定期检查油汤温度,并定期更换油汤以促进机器的正常运行。
(3)为了保护齿轮,应定期对齿轮泵进行检查,以及齿轮本身的润滑情况,检查油汤的清洁度,以及机器的工作状况,有时可以定期更换齿轮,以防止机器出现困油。
5.论齿轮泵困油是一种常见的机械故障,它会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不良的影响,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简述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解决措施

简述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解决措施
齿轮泵的困油现象是指齿轮泵在使用过程中会有困油现象,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包括:降低齿轮泵的工作性能,磨损程度加重,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功率消耗升高。
困油现象还会出现空泵情况,在实际运行中,机械受力可能激增,造成机器损坏,同时也会减小泵的常数条件。
该现象会减缓泵的输出速度,影响泵的工作效率,甚至其不良的空气内部压力会导致这些现象更加严重。
针对齿轮泵困油现象,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调整正常运行环境和参数。
根据实际工作条件,适当调整齿轮泵的结构,并调整其旋转速度,反向启动等参数,尽量保持其正常的运行状态。
二、维护保养。
在使用齿轮泵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齿轮泵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维护保养,以减少润滑油的损耗,保持泵的工作性能。
三、更换润滑油。
不定期更换润滑油便于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四、改进润滑系统结构。
改进润滑系统结构使其运行更加顺畅,对精密件进行零件精度计算,提高零件工作稳定性。
五、优化供油方式。
改进润滑系统设计,增加更多的供油路线,改善供油方式,使供油效果更加稳定,对一些中空部位等进行润滑。
六、更换耐磨件。
检查耐磨件的磨损情况,如果耐磨件已经磨损过深,应及时更换新的耐磨件,以保证泵的正常使用。
以上是齿轮泵困油现象及解决措施,科学有效的预防和解决泵的困油现象,能够有效的维护泵的安全性和寿命,改善泵的性能和工作状态,延长齿轮泵的使用寿命。
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分析及其解决措施

m)
] ,所以
可以通过减小齿顶高系数来减小重叠系数 ,通过减
小齿顶高系数还可以减小齿轮泵的外径尺寸 。对要
求较高的齿轮泵可以在开设卸荷槽的同时采用减小
齿顶高系数来减小困油现象 。
参考文献 :
[ 1 ] 何存兴. 液压元件 [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 1982. [ 2 ] 甘学辉 ,侯东海 ,吴晓铃. 斜齿齿轮泵无侧隙啮合困油
临的重要的问题 。而噪声的产生和流量的均匀性差
与齿轮泵的困油现象有着较大关系 。所以 ,分析如 何减小齿轮泵的困油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
2 困油现象的产生及危害
直齿齿轮泵和斜齿齿轮泵的困油现象产生的机
理是一样的 ,下面以直齿齿轮泵为例说明困油现象 的产生 。为了保证齿轮泵连续均匀的旋转和供油 , 齿轮啮合的重叠系数 ε > 1 (一般取 ε = 1. 05 ~ 1. 3) 。也就是说 ,要求在前一对轮齿尚未脱开啮合 前 ,后一对轮齿又进入啮合 ,所以在这段时间内 ,同 时啮合的有两对轮齿 ,这时在两对轮齿之间就形成 了和吸 、压油腔均不相通的闭死容积 ,当齿轮继续旋 转时 ,闭死容积的大小会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称为困 油现象如图 1所示 。 由于液体的可压缩性很小 ,当困油容积由大变 小时 ,被密封的液体因受挤压 ,压力急剧升高 ,会大 大超过齿轮泵的输出压力 ,使得被封闭的液体会从 一切可泄漏的缝隙中强行挤出 ,同时使轴和轴承受
参考文献 :
[ 1 ] 张伯鹏. 控制工程基础 [M ].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1982. [ 2 ] 卜良贵. 机械零件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82. [ 3 ] 陈明深.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M ]. 北京 :中国劳动出版
简述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解决措施

简述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解决措施随着科技的发展,齿轮泵在工业应用中日益重要,能够满足各种液体的输送和多种液体的处理要求,是某些高度特殊化的工应用中不可缺少的设备。
但是,使用齿轮泵作为液体输送设备时,会遇到一种现象,即困油现象,它会严重影响齿轮泵的使用效率,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困油现象,有必要我们进一步来了解。
什么是困油现象?当齿轮泵运行时,会形成一种气体与液体的混合物,液体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使混合物密封以及移动,如果系统被反复启动,混合物中的液体分子会附着在混合物的内部壁面上,形成一种坚固而有层状的液体分子层,阻碍了混合物的移动,从而导致气体压力急剧下降,齿轮泵的性能受到影响,就是所谓的困油现象。
困油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受温度以及液体的种类综合影响,一般情况下,液体的种类越多、变化也越大,油温越低,困油现象就越明显,因此,解决困油现象,首先要解决液体的温度问题。
针对困油现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液体温度:将液体温度提高,能够增加液体的活化能,减少液体在齿轮泵内部表面上的余滞,从而降低困油现象的发生。
2、提高液体运转速度:改变液体的流量和流速,从而使液体在管道中能够有效地流动,同时可以增加液体的活化能,从而减少液体的粘附。
3、减少液体的种类:尽可能采用更加稳定的液体,减少不同种类的液体的混合,从而降低困油现象的发生。
4、改变混合膜结构:根据液体种类,改变混合膜的结构,以便增加流体的流速,减少液体的附着,减少困油现象的发生。
另外,还要保证齿轮泵使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尽量保持恒定,以免由于温度和湿度变化引起液体的变化,造成困油现象的发生。
以上就是关于齿轮泵困油现象的一般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困油现象问题,并且在使用齿轮泵输送液体时,能够有效地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还要注意消除污垢,保持设备的清洁,也是避免困油现象的关键因素之一。
斜齿齿轮泵困油机理与解除困油的方法

0 引 言
轮 齿 是先 由一 端进 入 啮合 逐 渐 过渡 到 轮齿 的另 一 端 ,
其 在齿 面上 的接触线 是先 由短 变长 ,再 由长变短 ,直 至脱 离 啮合 。
直 齿齿 轮在 啮合传 动 时 ,两 轮齿 是沿着 齿宽 瞬间
接触 又瞬 间分离 ,所 以直齿 齿轮 泵里 两轮齿 一进 入啮
完 全齿 宽 啮合 区域 , 齿轮 继续 旋转 使啮合 线 到达 AB C 区域 时 ,啮合线 由长变 短 ,进 入不 完全 齿宽 啮合 。斜
齿 齿轮传 动 啮合 面展开 图如 图 3 示 ,当一对 轮齿 的 所 啮合 线在 AB 区间上 ,两 啮合 齿 处 于不 完全 啮合 状 C
斜 齿 齿 轮泵 困油机 理 与解 除 困油 的方 法
高文捷 ,高 尚 ,李 吉 中 ,吴伟 伟
( 州 大 学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江 苏 扬 州 2 52 ) 扬 2 1 7
摘 要 ; 于 斜 齿 齿 轮 副 的啮 合 特 点 , 析 了斜 齿 齿 轮 泵 的运 行 特 性 , 导 了产 生 困油 现 象 时 的重 合 度 计 算公 式 。 基 分 推 斜 齿 齿 轮 泵 可 以通 过 优 化 齿 轮 几 何 参 数 消 除 困油 现 象 , 出 了不 发 生 困油 现 象 的临 界 螺 旋 角 与 齿 宽 计 算 方 法 。 给
.
1
( n f t n t +2 ( n 2 tn t I t % 1 a a ) 2t %t a a ) a - a -
———————~ T
十 即 一 ——————————
解决齿轮泵困油的措施

解决齿轮泵困油的措施
齿轮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机械工程领域的高性能机械装置,用于将液体从一容器进入另一容器,其在高效传递液体和转换液体能量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
然而,因为轴承、齿轮和密封设备的存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摩擦,从而出现油温升高、油膜分解及细油分配现象,从而导致泵的困油问题,严重影响着齿轮泵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
针对泵的困油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当选择润滑油。
齿轮泵的润滑油是影响机械运行效果、使用寿命和困油情况的关键因素,要根据泵实际运行情况恰当选择合理的润滑油。
2.加外部供油管路。
通过增加外部供油管路,使润滑油直接加给轴承和齿轮箱,从而减少油膜的破裂现象,有效地缓解泵的困油现象。
3.善齿轮密封装置。
齿轮密封装置的改进是解决泵困油的有效措施,不仅要考虑齿轮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还要考虑它的润滑性能。
4.期更换润滑油。
要定期更换润滑油,建议每次更换润滑油应该在累计运行时间达到一定的值后,而不是按照一定的频率更换,可以减少困油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齿轮泵的运行效率。
5.善设备结构设计。
改进泵的结构设计是解决困油问题的关键,以便减少摩擦面的摩擦力,降低困油的可能性。
以上是解决齿轮泵困油的措施,采用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齿轮泵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果,同时显著减少困油的发生几率。
在实际
应用过程中,还需根据不同的设备实际情况,为设备配备合适的技术参数,以便发挥更优秀的运行性能。
消除外啮合斜齿齿轮泵困油现象的方法

消除外啮合斜齿齿轮泵困油现象的方法
杨国来;刘小雄;曹文斌;谢松林;尚文娟
【期刊名称】《新技术新工艺》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根据齿轮泵产生困油的条件及斜齿轮啮合传动的特点,分析了斜齿轮泵运行特性.推导了产生困油现象时重合度的有关公式,得出可以利用斜齿轮泵的优化齿轮几何参数消除因油现象的结论,给出了不困油时螺旋角的范围,对工程应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页数】3页(P41-43)
【作者】杨国来;刘小雄;曹文斌;谢松林;尚文娟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50;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浙江温州325105;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50;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50;浙江麦得机器有限公司,浙江温州325105;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37
【相关文献】
1.斜齿齿轮泵困油机理与解除困油的方法 [J], 高文捷;高尚;李吉中;吴伟伟
2.斜齿齿轮泵有侧隙啮合困油特性的研究 [J], 甘学辉;吴晓铃;向平
3.异齿数对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的影响 [J], 李玉龙;刘焜
4.外啮合斜齿齿轮泵困油特性分析 [J], 甘学辉;吴晓铃;郑英豪
5.斜齿齿轮泵无侧隙啮合困油特性的研究 [J], 甘学辉;侯东海;吴晓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决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的两种新方法

解决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的两种新方法
杨元模;谢永悫
【期刊名称】《液压与气动》
【年(卷),期】2006(000)008
【摘要】外啮合齿轮泵的困油现象,不但影响外啮合齿轮泵的容积效率,而且还影响外啮合齿轮泵供油压力的稳定.作者通过大量实验,设计出了两种解决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的新方法:一种是解决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造成供油压力脉动值大的结构设计,另一种是能提高外啮合齿轮泵容积效率的结构设计.
【总页数】4页(P75-78)
【作者】杨元模;谢永悫
【作者单位】井冈山学院,机械系,江西,吉安,343000;井冈山学院,机械系,江西,吉安,34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2
【相关文献】
1.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其解决措施 [J], 王长悦;代春明;周庆年
2.基于困油容积的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的研究 [J], 仇晓燕
3.浅析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及解决方法 [J], 王炳恺
4.基于困油容积的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的研究 [J], 张涛
5.异齿数对外啮合齿轮泵困油现象的影响 [J], 李玉龙;刘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会出现2对轮齿同时处于 度 > 1+2 b s i n mn 时 , π β 全齿宽啮合状态 , 与直齿轮泵一样产生困油现象 。
2 传统的消除方法及其不足
齿轮 泵 困 油 现 象 是 保 证 吸 、 排油腔不相互串通 有关资料和相关 必然造成的后果 。 根 据 现 行 机 构 、 网站得知 , 传统 的 消 除 方 法 是 利 用 卸 荷 槽 结 构 。 例 后端盖上都铣有2个卸荷槽 如C B 型 齿 轮 泵 的 前、 ( ) , 见图 2 其 中 的 1 个 卸 荷 槽 与 泵 的 排 油 腔 相 通, d 另 1 个则与吸油腔相通 , 当困油容积变小时 ( 且未达 , 使困油容积与通向排油腔的卸荷 到最小容积之前 ) 槽相通 , 以将困油区中的油液排出 ; 当困油容积由小 , 变大时 ( 且未达到 最 大 容 积 之 前 ) 使困油容积与通 以实现补油 。 向吸油腔的卸荷槽相通 ,
根据齿轮泵产生困油的 条 件 及 斜 齿 轮 啮 合 传 动 的 特 点 , 分析了斜 齿 轮 泵 运 行 特 性。推 导 了 摘 要 : 得出可以利用斜齿轮泵的优化齿轮几何参数消除困油现象的结论, 产生困油现象时重合度的有关公式 , 给出了不困油时螺旋角的范围 , 对工程应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关键词 : 齿轮泵 ; 斜齿齿轮泵 ; 困油 ; 重合度 ; 螺旋角 中图分类号 : TH 1 3 7 文献标志码 : A M e t h o d o f E l i m i n a t i n t h e P h e n o m e n o n o f S u r r o u n d e d O i l i n t h e M e r s h i n H e l i c a l G e a r P u m g g p
, 作者简介 : 徐江 宁 ( 男, 主要从事机电工程和机械电 1 9 8 8 -)
责任编辑 王逸寰
《 新技术新工艺 》 设计计算与试验研究
4 1
0 1 2年 第4期 新技术新工艺 2 此齿轮旋向 图 1 为斜齿轮 传 动 啮 合 面 展 开 图 , 轮齿从 E 在A 为左旋 , F 处 进 入 啮 合, B 处脱离啮 合, E F 和A B 之 间 为 齿 轮 的 啮 合 区 域。 当 一 对 轮 齿的啮合 线 在 A 两啮合齿处于不完全 B C 区 间 上, 啮合状态 , 虽然能够连续传动 , 但不能把高低压油腔 分离开 , 起不 到 油 封 的 作 用; 当两轮的啮合线处于 两 啮 合 齿 处 于 完 全 啮 合 状 态, 不但 B C F D 区 间 时, 能够连续传动 , 还能将高低压油腔分开 ; 当两啮合齿 两啮合齿又处于不完全 的啮 合 线 处 于 D E F 内 时, 啮合状态 , 不能 将 高 低 压 油 腔 分 开 。 所 以 为 使 斜 齿 就必须 齿轮泵连续运转且 能 将 高 低 压 油 腔 分 离 开 , 使前一对轮齿的啮合线离开全齿啮 合 区 B C F D 时, 下一对轮 齿 的 啮 合 线 进 入 区 间 B1C 而要使 F1D1 , 1 两对轮齿在啮合过程中始终有啮合线位于全齿宽啮 则需要 : 合区间内 , 式中 , LBB1 基节 。 斜齿齿轮的重合度ε 为 : ( ) LBB1 ≥ p 1 b t 是 B 与 B1 之间的距离 ; p b t 是轮齿断面 成 。 一部分为 全 齿 宽 啮 合 部 分 , 称 为ε 另一部分 1 , 称为ε 是不完全齿宽啮合部分 , 2 。 其中 :
直齿 轮 在 啮 合 传 动 时 , 两齿轮突然沿整个齿宽 接触 , 又突然沿整 个 齿 宽 离 开 , 所 以 在 直 齿 轮 泵 里, 两齿轮一进入啮合就把高低压油腔隔开 , 因而 , 直齿 而两个 轮泵连续输出压力油的 条 件 是 重 合 度ε≥1; 斜齿齿轮啮合传动时 , 由 于 存 在 螺 旋 角β, 其在齿面 的接触线先由短变长 , 再由长变短 , 直至脱离啮合 。
l l 2 b t a n 2 b s i n A C + D E b β β ε = = 2 = mn π pb pb t t 故有 : ε ε 1 =ε- 2 =
( ) 6
) b z t a n a n ' α α s i n 1( n 1 -t β ( ) 7 - m π π n 可见 , 当斜齿轮的全齿重 合 度 >1 时 , 即当重合
制造维护方便 、 价格便 齿轮泵因具有结构紧凑 、 宜、 抗污染 能 力 强 等 特 点 , 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中, 但其困油现 象 一 直 是 困 扰 液 压 界 的 问 题 。 产 生 前一对齿尚未 困油现象是由于齿 轮 泵 运 转 过 程 中 , 脱开啮合 , 后一对 齿 进 入 啮 合 , 在 这 段 时 间 内, 两对 轮齿同时啮合 , 轮齿 之 间 形 成 与 吸 压 油 腔 不 相 通 的 闭死容积 。 齿轮继 续 旋 转 , 闭死容积的大小发生变 化, 从而引起该区域内的液体压力急剧变化 , 出现压 力冲击 、 气蚀 、 噪声等危害液压泵的现象 。 常用的避免困油现象的方法是采用卸荷槽, 但 由于其对工艺要 求 较 高 , 效 果 不 是 太 理 想。 本 文 通 过外啮合斜齿轮泵在困油过程中齿轮几何参数的分 提出了减小流量脉动 、 消除困油现象的措施 。 析,
图 1 斜齿齿轮传动啮合面展开图
1 斜齿轮泵产生困油的条件
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
5 5 5 7. - ) 5 1 1 6 8 0 2 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子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 收稿日期 : 2 0 1 1年1 2月9日
12 1 1 3 4 , , YANG G u o l a i L I U X i a o x i o n C AO W e n b i n X I E S o n l i n S HANG W e n u a n , g, g j ,
( , , ; 1. S c h o o l o f E n e r a n d P o w e r E n i n e e r i n L a n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o f T e c h n o l o L a n z h o u 7 3 0 0 5 0, C h i n a g y g g y g y , , ; 2. E n i n e e r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W e n z h o u P u m &V a l v e L a n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o f T e c h n o l o W e n z h o u 3 2 5 1 0 5, C h i n a g g p y g y , , ; , 3. Z h e i a n M a i d e M a c h i n e C o . L t d W e n z h o u 3 2 5 1 0 5, C h i n a 4. S c h o o l o f M a t e r i a l s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i n e e r i n j g g g , ) L a n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o f T e c h n o l o L a n z h o u 7 3 0 0 5 0, C h i n a y g y : A b s t r a c t A c c o r d i n t o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t h e e a r u m r o d u c e o i l t r a e d a n d i n c l i n e d e a r m e s h i n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c h a r - g g p p p p p g g ,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h e o e r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 h e l i c a l w a s a n a l z e d . T h e r e l e v a n t f o r m u l a a b o u t t h e c o n t a c t r a t i o w a s e a r u m p y g p p , i n f e r r e d w h e n o i l t r a e d h a e n e d d r e w a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a t t h e o f o i l t r a e d c a n b e e l i m i n a t e d b h e n o m e n o n h e n o m e n o n p p p p p p y p p , t h e o f t h e h e l i c a l t h e r a n e o f h e l i c a l a n l e w i t h o u t t r a e d o i l w a s e o m e t r i c a r a m e t e r s e a r u m h e n o m e n a o t i m i z i n g g p p g p g p p p p g i v e n a e r r o v i d e d . i n t h i s a n d i m o r t a n t r e f e r e n c e v a l u e f o r t h e a l i c a t i o n w a s g p p p p p p : , , , , K e w o r d s G e a r u m S u r e a r u m T r a i n o i l C o n t a c t r a t i o S i r a l a n l e p p p g p p p p g p g y
LAC +LDE +LBD 2 bb t t t
2 b t a n b β 综合上述 2 式有ε ≥ 1+ pb t 式中 , b 是齿宽 ; b 是基圆上的螺旋角 。 β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