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阳和影子》教案
三年级青岛版科学《太阳和影子》教案
三年级青岛版科学《太阳和影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关系。
学会观察和记录太阳位置和影子的变化。
能够根据影子的变化推测时间和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推理等方法,探究太阳和影子的变化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太阳位置和影子的关系。
掌握观察和记录太阳位置和影子变化的方法。
2.教学难点根据影子的变化推测时间和方向。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手电筒、小物体、白纸、指南针、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太阳和影子的视频,引出课题“太阳和影子”。
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注意过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吗?”2.认识太阳和影子的关系(15分钟)教师进行演示实验:用手电筒照射小物体,在白纸上形成影子。
改变手电筒的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就像手电筒一样,它的位置变化会引起影子的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太阳位置和影子的关系,如太阳在东边,影子在西边等。
3.观察太阳位置和影子的变化(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到室外,选择一个固定的物体,观察不同时间太阳位置和影子的变化。
指导学生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用笔记本记录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方向、长度等。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4.根据影子推测时间和方向(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不同时间的影子图片,让学生根据影子推测时间和方向。
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测。
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太阳和影子,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太阳位置和影子的关系,以及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通用9篇)
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通用9篇)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篇1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入门课,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虽不陌生,却往往容易被忽略,一方面,他们对宇宙万物怀着与生俱来的强烈的好奇心,一方面,又对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缺乏足够的关注和生动的感知。
本课教学,要让儿童有意识、有目的在明媚的阳光下尽情地游乐,主动地探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特点,探究影子移动与太阳运动的关系,由此让学生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科学道理,而且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记录并测量影子。
知识与技能:●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并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太阳(视)运动和影子的变化中包含着有趣的规律与联系;●增强关注身边的科学的意识。
教学准备:①教师准备:计时表、哨子、粉笔②学生准备:记录纸(每人一张)皮尺(每组一根)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你能在室内画出自己的影子吗?【评析】影子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然而很少有学生关注影子,研究影子,在科学课始提出让学生画自己的影子,又不准出教室,平日经常见面的影子,现在竟一下子想不起来,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探究热情。
二、探究太阳下影子的特点1、学生独自想像画自己的影子【评析】学生努力在自己的脑海中搜寻影子的记录,大多数同学经验少之又少,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心中一定想,要是现在身在阳光下,一定仔仔细细地观察影子,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想像的能力,又能增强学生关注身边科学的意识。
太阳和影子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五篇)
太阳和影子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五篇)第一篇:太阳和影子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和影子一、教学目标1、能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2、通过试验获得的科学证据,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只是科学的应用与生活实际3、直到产生影子的条件,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二、教学重点、难点太阳和影子的关系三、教学准备:一只手电筒和一支铅笔,透明或不透明的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同学们,当你每天在阳光下游戏的时候,你是否发现身边有一位好朋友时刻伴随着你,猜一猜它是谁呢?学生回答:是我自己的影子。
对于影子你知道哪些?有太阳的时候才看到影子,有灯光就有影子。
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太阳和影子真是一对好兄弟,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二)猜想假设1、做影子游戏,能发现什么?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呢?你有什么发现?灯光越亮的影子越黑、物体是透明的,影子就越浅。
2、根据实验,得出产生影子的两个条件,有光,又不透明物体。
(三)探讨太阳与影子的关系1、提出问题一天中,阳关下同一物体的影子的长短,方向是怎样变化的?2、引导学生猜想生回答:(1)我认为一天中,阳关下同一物体的影子长短和方向是不一样的。
(2)我认为一天中,物体影子早晚最长,中午最短。
3、制定实验方案同学们的猜想都有一定的道理,那我们应该如何设计试验来证明我们的猜想呢?下面请将你们设计的方案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组准备将手电筒放在铅笔的上方,根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一样移动,然后观察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注意事项:(1)小组长分好工,不要争抢实验器材。
(2)细心观察,仔细填写实验报告单。
4、实施探究(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完成试验报告单,教师指导)5、展示交流请同学们回报实验结果以及你们的发现。
生:我们组发现影子和物体的方向是正好相反的。
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跟太阳在天空中一天的位置有什么关系?获得结论:通过实验,物体的影子早晚最长,中午最短,并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
太阳与影子的科学教案及反思
太阳与影子的科学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太阳与影子的科学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理解太阳是地球的光源,能够提供光和热能。
2. 了解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如日出、日落和日照时间的变化。
3. 探索影子的形成原理,并理解与太阳位置和物体形状的关系。
教学资源:1. 太阳与影子的教学图表和实物模型。
2.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投影仪或白板上的图表,引导学生回忆太阳的作用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观察与实验:a. 准备一张大纸板或白纸,在室外放置一个物体(如玩具或学生自己)。
b. 让学生观察物体的影子并记录下来。
c. 移动物体的位置,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
d. 分组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并尝试解释形成影子的原理。
3. 知识探究:a. 引导学生回顾观察实验,讨论太阳光射向物体的路径和光线的传播。
b. 引导学生思考影子的形成条件,如太阳的位置和物体的形状。
c. 提问学生:当太阳在什么位置时,你的影子最长?最短?为什么?4. 深化学习:a. 利用实物模型或投影仪上的模拟实验,让学生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日出、日落和日照时间的变化。
b. 引导学生发现太阳高度、角度和日照时间的关系。
5. 结束与反思:a. 让学生自由讨论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以及他们对太阳和影子的新认识。
b.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或思考,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教学反思:在编写这份教案时,我考虑了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并选取了适合的教学资源和活动。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并发现太阳和影子之间的关系。
同时,通过深化学习环节,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规律和日照时间的变化。
我还将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纳入教学过程中,以鼓励他们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最后,通过反思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提出问题,以促进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学习。
总的来说,这份教案旨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太阳和影子之间的科学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太阳和影子(五篇范文)
太阳和影子(五篇范文)第一篇:太阳和影子《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太阳和影子》是四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第14课的内容,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测影子和温度的变化,分析观测到的数据,发现影子和温度的变化与太阳东升西落的关系。
教学目标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2.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3.能说出太阳每天在空中视运动的模式。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测影长装置测量出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
2.能用温度计测量一天中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温度变化情况。
3.能用二维记录表定量地记录一天中影子长度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4.能够从纪录的数据中分析出一天中影长和温度变化与太阳的视运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从事相对较长的观察记录活动。
2.能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观察和记录任务。
3.能在观察中客观真实地纪录观察结果。
教学重点学生进行实际的观测并记录一天中影子和温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分析观察来的数据,研究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影子长度及温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设计太阳每天都会东升西落。
既然影子的形成和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随着太阳在一天中的东升西落,影子、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活动1:观测一天中影子和温度的变化1.将全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教师明确活动任务:附近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观测影子的变化,然后指导学生小组进行讨论。
想出多种观测影长变化的办法,锻炼学生的发现性思维。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气温表)以及怎样正确读数,提示学生要注意避免让阳光直接照射到气温表上。
3.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小组成员要密切合作。
4.选择一天都能被太阳找到的物体和地方进行观测,保证观测的顺利进行。
5.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图表和表格中。
记录必须准确客观,培养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素养。
活动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将填在温度计上的数据点连接起来,做出温度变化曲线。
活动2:分析观测记录图表1.学生分析自己观察来的数据,然后小组内讨论,得出结论。
太阳和影子课程设计
太阳和影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太阳东升西落的基本规律,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运用几何知识分析影子的变化。
3. 了解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关系,认识太阳对地球生活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生活中太阳和影子变化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如尺子、计时器等)进行测量、计算和推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2.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认识到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科学与数学跨学科综合课程,结合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但需要引导和激发。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结合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四章《光与影》相关内容,组织以下教学大纲:1. 太阳与影子的基本概念- 太阳的运动规律- 影子的形成原理2. 观察与分析太阳与影子的变化- 观察记录一天中影子长度的变化- 分析太阳高度与影子长度之间的关系3. 实践活动:测量影子- 使用尺子、计时器等工具进行实际测量- 数据记录与整理4. 数学知识的应用- 运用几何知识分析影子变化- 计算太阳高度与影子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5. 太阳能的认识与运用- 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讨论太阳能对环保的意义6. 影子与生活实际应用- 探讨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日晷等- 创作影子画,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太阳与影子的基本概念,观察与分析太阳与影子的变化第二课时:实践活动:测量影子,数学知识的应用第三课时:太阳能的认识与运用,影子与生活实际应用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主动参与度: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讲解太阳与影子的基本概念、运动规律和形成原理,为学生奠定理论基础。
太阳和影子教案
太阳和影子教案太阳和影子教案(精选12篇)太阳和影子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太阳与影子》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影子的变化,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能根据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分析影子变化的规律,能根据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推测太阳位置的变化;知道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
使学生能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学情分析孩子们每天都在经历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此孩子们有丰富的体验,但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却往往被孩子们忽视。
本课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觉到太阳和影子的运动和变化规律,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
三、教学目标:1.能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2.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地应用于生活实际。
3.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知道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能利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认方向。
五、教学准备课件、透明纸、手电筒、铅笔、尺子、橡皮等。
六、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儿歌。
可是老师刚才发现漏了几个字,谁来帮老师填上?(影子)看来太阳和影子真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
那太阳和影子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太阳和影子的关系。
(板书课题)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你平时观察到的哪些物体有影子?2、除了刚才说的这些物体有影子,我们的手也有自己的影子,下面就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手影表演。
(播放视频)3、请学生到黑板前表演手影。
《太阳和影子》教案9篇
《太阳和影子》教案9篇《太阳和影子》教案1一、教材及学情分析:《太阳和影子》一课选自青岛版学校科学三班级下册“太阳与时间”单元的第2课,本课是在《认识太阳》的基础上,对太阳和影子作进一步了解,通过观测,发觉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及改变规律,感受太阳位置的改变对生活的影响。
同时为后面学习利用太阳影子来计时做铺垫。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改变,是孩子每天都要经受的'自然现象。
而这些现象却往往使同学视而不见。
他们对宇宙间的天体运动和改变,只能感知现象而缺少相关科学说明。
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同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激发同学探究身边科学的爱好,培育同学的观测技能及记录观测数据的技能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能用掌握变量法做探究影子形成的试验,并作试验记录;能将观测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二〕情感立场与价值观:尊敬通过试验获得的科学证据;情愿合作与沟通;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三〕科学知识: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改变与太阳运动的关系;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三、教学中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改变与温度、影子改变的关系;教学难点:能运用试验探究出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改变的规律,并能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四、教学预备:〔一〕老师预备:1.多媒体一套、两个五角星〔透亮和不透亮〕、三个太阳的图片、未完成的画影子图片,太阳资料卡等。
2.试验预备:手电筒、彩笔、硬纸板等。
〔二〕同学预备:记录表,直尺,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太阳和影子》教案2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改变与温度.时间改变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改变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1.太阳和影子》教案1
《1. 太阳和影子》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2.知道利用太阳光和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为人们的生活做一些有益的事。
3.引导学生对日常事物进行观察,质疑。
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养成长期观察的好习惯。
4.能在实验探究中,养成勇于探索、善于交流、乐于合作的优良品质;能体会到科学探究来源于生活,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1.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
2.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3.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4.根据影子的变化推测太阳位置的变化。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1.幻灯机一台、银幕一个、每组准备3幅画(画中物体均无影子)。
2.各种有关太阳和影子的图片;根据太阳的位置猜时间,根据太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来猜时间的课件。
学生准备:透明和不透明的塑料片、一只手电筒、一根铅笔、课前观察提示及记录卡片。
3.观察活动: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方向是怎样变化的?(选定校园里的一棵小树,在不同的时间观察它的影子长短与方向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1)我的记录:(2)我的发现:4.体验活动:和同学一起玩踩影子游戏,看有什么发现。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调查:课下和同学一起玩踩影子游戏,有趣吗?那,谁来给大家说一说,游戏中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预设1:早晨,有点阴天,没玩成,后来出太阳了,玩成了,我发现:必须有阳光才能玩踩影子游戏。
其他学生补充:我一跑到楼北面的影子里,就看不到自己的影子了。
(及时引导全体同学明确:有阳光才会有影子。
)预设2:下午,我想踩同位的影子,我必须跑到同位的东面去踩。
《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
《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前言《太阳和影子》是一篇寓言小说,讲述了太阳和影子的故事。
这篇短小精悍的小说,适合初中华文课堂教学中使用。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寓言小说的特点与意义;•掌握阅读技巧,理解文本意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道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内容•寓言小说《太阳和影子》的阅读;•学习《太阳和影子》中的词语和句型;•通过分组讨论和展示,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导读法:教师先让学生猜想故事情节,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再以导读的方式带领学生详细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大致理解故事情节。
•听力法: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别朗读全文,再组织学生听写文中生词和句子,提升学生阅读效果。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自由组队,并发放“讨论卡片”,一起探讨故事中想表达的道理,然后轮流代表小组发表意见。
•展示法: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读教师先让学生简单地阅读一遍文章,让学生根据简单的印象来猜想故事情节。
数分钟后,教师让学生展现出他们的猜想,并且引导学生讨论各自的猜想可能性,并憧憬故事可能会涵盖的主题。
第二步:听读并记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轮流朗读并记录故事中出现的不熟悉的词语和句型,以便后续轻松理解故事全貌。
第三步:小组讨论教师提供卡片让学生分组讨论。
卡片上可以有关于情境或者特定词语的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引导,加深学生对故事中的主题的理解。
让小组中的一个人来讲述他们讨论过的讯息。
第四步:展示让小组进行介绍并让学生听取其他小组的想法。
在介绍其他小组的学生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对话,深化分析故事中的教育意义。
课后作业完成一篇读后感,并撰写有关故事中的教育意义。
若学生有能力,则可以进行发表。
教学评价•观察能力:老师可以根据小组讨论和再现的表演,来如实评估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是否有提高。
太阳和影子教案
太阳和影子教案范文太阳和影子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读准差不多、寸草不生、摄氏度、比较等词语3、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4、了解课文中说明事物的方法。
5、感情读文,背诵最后一段。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了解课文在说明太阳特点时所用的方法。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猜谜语: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板书:太阳)2、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太阳,(屏幕显示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3、面对太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问。
4、教师将问题分类概括。
二、初读感悟,了解太阳的特点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开火车读摄氏度差不多生存繁殖比较估计杀菌治疗蔬菜寸草不生3、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刚才提出的哪些问题?指名说。
(远、大、热)教师作概括,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课文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三、细读课文联结,了解说明太阳特点的方法1、播放太阳升起的动画。
(教师旁白:同学们,我离你们很远很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很高,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2、请同学回答后,生自由读13自然段,大体说一说课文是怎样写太阳的三个特点的。
①交流远的特点:a、学生看屏幕填空:太阳离我们有()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大约要走()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年。
b、问:括号里填的都是什么?(数字)(板书:列数字)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还用了什么方法,找找看。
c、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②交流大、热的特点:a、我们天天生活在地球上,你感觉地球大吗?b、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作比较列数字)c、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打比方)d、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太阳和影子教案
太阳和影子教案太阳和影子的教案一、教案目标:1. 能够理解太阳和影子之间的关系;2. 能够简单描述太阳和影子的形成过程;3. 能够观察和实验太阳和影子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理解太阳和影子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观察太阳和影子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1. 太阳、物体和光源的图片;2. 磁铁、纸板、灯和电池等实验器材;3. PPT或者黑板和白板。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 准备一张太阳的图片,出示给学生看,并问学生太阳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可能答案:太阳能为我们提供光和热。
2. 准备一张物体的图片,出示给学生看,并问学生物体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可能答案:物体能遮挡光和产生影子。
3. 教师出示一张光源的图片,告诉学生光源是什么,能够让物体发出光。
步骤二:太阳和影子的形成1. 准备一块黑板或者一张白纸,告诉学生太阳光射到黑板上,黑板上会出现什么。
可能答案:黑板上会出现一条黑线。
2. 解释黑线是什么,告诉学生黑线就是影子。
可能答案:影子是物体遮挡光而形成的。
3. 出示一张影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影子和物体之间的关系。
可能答案:物体越大,影子越大;物体越远离光源,影子越小。
步骤三:太阳和影子的变化1. 提问学生,当太阳光射到物体上时,影子是什么形状的。
可能答案:和物体的形状一样。
2. 准备一个小球和一个光源,让学生观察小球在不同位置的影子形状。
可能答案:当小球靠近光源时,影子很小;当小球离开光源时,影子变大。
步骤四:实验太阳和影子的变化1. 准备一块纸板和一支灯,告诉学生我们要进行一个实验。
2. 将纸板放在灯的前面,并把灯打开。
3. 让学生观察纸板在不同位置的影子变化。
可能答案:当纸板靠近灯时,影子很小;当纸板离开灯时,影子变大。
步骤五:小结1. 教师总结太阳和影子的形成过程,并帮助学生复习所学内容。
2. 教师出示一些太阳、物体和光源的图片,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六、教学延伸:1. 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物体进行实验,观察影子的变化;2. 可以邀请学生到户外进行观察太阳和影子的变化;3. 可以让学生进行绘画活动,画出太阳和不同物体的影子。
太阳和影子教案
太阳和影子教案主题:太阳与影子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太阳和影子的形成原理,并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太阳和影子的运动规律。
一、引入(10分钟)1. 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窗户,指出窗户外的光亮和投射在地面上的影子。
2. 提问: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太阳和影子呢?我们如何能够看到太阳和影子?二、探究太阳光的传播(10分钟)1. 让学生回忆太阳是什么。
解释太阳是一个星球,以及太阳光是由太阳发出的。
2. 进一步解释太阳光是一种电磁波,通过空气传播至地球。
3. 示意图:画一个太阳,太阳周围的曲线代表太阳的光线,展示光线是从太阳中心沿着各个方向发出的。
三、影子的形成原理(10分钟)1. 让学生回忆,当我们挡住光线的时候,光线会怎样?2. 解释挡住光线后,光线会产生阴影,也就是影子。
3. 示意图:画一个人和太阳,人的身后产生的阴影即表示影子形成的原理。
四、太阳和影子的运动规律(15分钟)1. 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光线和影子的变化。
2. 解释: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我们看到光线和影子的角度也随之变化。
3. 示意图:画一个钟表式的太阳路径图案,标明不同时间的光线和影子角度。
五、实际观察(15分钟)1. 让学生来到操场上,观察自己和其他物体的影子。
2. 让学生观察不同时间的影子的位置和角度,记录下来。
3. 让学生观察太阳的位置和角度,记录下来。
六、回顾分析(20分钟)1. 让学生回到教室,讨论观察到的结果。
比较不同时间的光线和影子的变化。
2. 让学生总结: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在中午时分,太阳的光线和影子角度最短,到早晚时分,太阳的光线和影子角度最长。
3. 让学生完成一份小练习,检测他们是否理解太阳和影子的运动规律。
七、拓展延伸(10分钟)1. 让学生思考:在不同季节里,太阳和影子的位置和角度会发生什么变化?2. 提示学生可以用实验或者图表来记录不同季节的太阳和影子的变化。
八、总结反思(10分钟)1. 提醒学生太阳和影子的知识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活动有哪些影响。
幼儿园小班《太阳和影子》教案设计800字
幼儿园小班《太阳和影子》教案设计800字教案设计:《太阳和影子》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和影子的关系,知道影子产生的原因。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太阳的介绍:讲解太阳的位置、形状、颜色等基本知识。
2. 影子的产生: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影子是如何产生的。
3. 影子的变化:观察太阳移动时,影子的变化情况。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当我们站在阳光下时,地上会出现我们的影子?你们知道影子是怎么来的吗?”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二)讲解新知1. 讲解太阳:展示太阳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太阳的位置、形状、颜色等基本信息。
同时,强调太阳的重要性,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的基础。
2. 讲解影子:利用手电筒和物品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当光线被物体阻挡时,就会在物体后面形成影子。
从而理解影子的产生原理。
(三)实践活动1. 实验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手电筒作为光源,用各种物品作为遮挡物,观察并记录不同角度、位置下的影子变化。
2. 观察活动: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一天中不同时间太阳的位置以及由此引起的影子变化。
(四)课堂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包括太阳的基本信息、影子的产生原理以及影子的变化规律。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四、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实践活动的表现,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们对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但在实践中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影子的变化规律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六、家庭作业:请学生回家后,在父母的帮助下,观察家里的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并将观察结果画出来或者写下来,下次上课时分享给全班同学。
以上就是幼儿园小班《太阳和影子》的教案设计,希望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太阳和影子教案
太阳和影子教案教案标题:太阳和影子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和影子的形成原理。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太阳和影子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入话题:展示一张太阳的图片,带领学生讨论太阳的作用和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引入问题:提问学生为什么太阳看起来会动,为什么有的时候会发出光?3. 学生回答问题后,解释光和阴影的形成原理。
实验活动:1. 安排学生到室外进行实验活动。
2. 分为小组进行实验,每组人数不超过5人。
3. 要求每组学生持一张纸,找一个阳光充足的地方。
4. 每个学生依次站在纸的一侧,观察自己和其他同学在纸上形成的影子。
5. 引导学生观察影子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并记录下来。
6.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影子?为什么影子的形状和人的形状相似?影子为什么会出现在纸上?讨论和总结:1. 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在全班展示他们观察到的影子和他们的思考。
2. 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和讨论,总结太阳和影子的形成原理。
3.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的位置对于影子的形成有什么影响?为什么有时候影子会变长或变短?4. 结束讨论,对学生的观察和思考给予肯定和鼓励。
拓展活动:1.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各种材料制作一个可以移动的太阳模型和一个小木偶。
2. 学生利用模型和小木偶进行角色扮演,观察太阳的位置对于影子的变化有何影响。
3.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交流经验和想法。
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发言情况。
2. 收集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总结思考,评估学生对太阳和影子的理解程度。
3. 可以设置一个小测验,考察学生对太阳和影子的形成原理的理解。
教学资源:1. 太阳的图片2. 纸张3. 记录表格4. 太阳模型和小木偶制作材料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太阳和影子在地球上不同地方、不同季节的变化情况。
2. 学生可以自行设计更多的实验,探究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太阳光的传播路径等相关知识。
小学科学1太阳与影子(教案)
小学科学1太阳与影子(教案)引言:本篇文章以小学科学一年级的课程内容为基础,讲解了太阳与影子的形成原理以及相关的观察实验和活动。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太阳光线的传播规律以及影子的形成,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和思考的能力。
一、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太阳光是如何传播的;2. 学生能够解释影子的形成原理,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和物体遮挡光线的关系。
二、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观察和实施活动,发现太阳光是如何形成影子的;2.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三、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兴趣,增加对科学的积极态度;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和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课堂媒体工具或实物展示引起学生对太阳和影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
- 提问:你们每天都能看到太阳吗?太阳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太阳光会不会照到其他物体上?会发生什么变化?2. 探究:- 打开窗户或带到户外,让学生仔细观察太阳的位置和光线的传播方向。
引导学生观察太阳光的传播路径,并唤起注意阳光对物体的照射。
- 授予学生一些小道具(如纸、笔、玩具等)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道具上形成的影子,并通过讨论,引导他们发现影子的形成与光线的传播方向之间的关系。
学生可以用手、书,以及其他可弯曲、透明或不透明的材料代替这些道具,继续观察和实验。
3. 观察实验:- 观察地面上的影子。
要求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仔细观察地面上的影子和太阳的位置。
让他们思考,影子的形状、方向和位置会随着太阳的位置而改变吗?为什么?- 利用实验装置(如手电筒、纸板、物体等),进行一系列的实验。
例如,学生可以固定一个纸板在太阳光照射的地方,观察纸板上形成的影子随着太阳的位置改变而变化。
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太阳光射向物体,形成相应的影子。
4. 总结:- 回到教室,组织学生一起总结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实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太阳和影子》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连续观察记录物体的影子变化。
2.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3.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4.增进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影子的形成及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认识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课间带领班级几个学生给影子的位置、长短做记号。
分组——记录纸,粉笔,橡皮泥。
铅笔,温度计,白纸,尺子,指南针,手电筒,细铁丝。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节科学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到操场看太阳,观察阳光下的影子。
学习新课
1.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提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阳光下哪里有影子?是什么的影子?并可以选择一些影子用粉笔把它画在地面上
(2)分组活动
(3)教师巡视并提问:
你们有什么发现?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影子?
影子和实物有什么不同?
(4)师生共同小结:影子的产生有2个条件,以一要有光源,二要有不透明的物体。
(5)讨论:从早上太阳升起到傍晚太阳落山,物体的影子有变化吗?
2.了解影子变化规律。
(1)出去观察刚才做记号的影子。
(2)观察老师事先做记号的影子。
(3)汇报发现:一天中影子的长短、位置是变化的。
3.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
(1)谈话:一天中影子是怎样变化了?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不能马上在课堂上观察到。
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实验。
(2)看书,了解实验方法。
(3)学生讲述实验过程,教师补充。
(4)分组实验。
(5)汇报: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6)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会有关系吗?
巩固总结
1.提问: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课堂上没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课后研究活动:实际观测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1)教师讲解器材、方法,及记录纸的使用。
(2)小组商量实验时间及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