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_九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 PPT课件 图文

初中历史_九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 PPT课件 图文

――《世界史》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我创造了我自己。
――恩格斯
――彭塔诺(文艺复兴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作家)
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亚尔伯蒂(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
哥西伦洋布,:到达14了92巴年哈,马横群渡岛大、新航路开辟,又名“地 古巴、海地等地,使南美 理大发现”。
广大地区成为西班牙的殖 民地。他称那里的土著居 民为“ 印度安人”,加 勒比海上的这些岛屿为 “西印度群岛”。
九年级上册历史 总复习
思想文化
文艺复兴
世界近代史线索图
政治
资本主义制度产生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经济
新航路开辟
启蒙运动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扩大
(美俄日资产阶级革命、改革)
无产阶级
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资本主义 反殖斗争
(帝国主义阶段)
殖民扩张
马克思主义
“一战” 国际共运
凡华体系 十月革命
《神曲》,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 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生贫富不均的制度。
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1777年10月带
价 领美军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取得扭转战局的胜利;1781年10月,
华 英军司令康华利率领英军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1789年华盛
盛 顿被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

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
法国
1789年
国庆日 7.14
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 体现了反对君 由平等的,法律面前人人平 主专制和等级 等,人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 制度的思想 侵犯

3初中历史精品课件

3初中历史精品课件
九年级
上册
导入新课
你知道红桃K的人物原型是世界古代史上的 哪一位杰出人物吗?
人物扫描
查理大帝,是中世纪800年左右的法兰克国王, 后来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他在位的44年,控制 了大半个欧洲的版图,在行政、司法、军事制度及 经济生产等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树,并大力发展文化 教育事业。是他引入了欧洲文明,将文化重心从地 中海希腊一带转移至欧洲莱茵河附近,被后世尊称 为"欧洲之父"。在扑克牌里为红桃K。
国王 封君
严格的等级性;
效忠和提供军队
给予土地和保护
大封建主 封臣
权利与义务交织; 封君 有一定的契约性
效忠和服兵役
给予土地和保护 小封建主
封臣
封君
服劳役和耕种
给予土地和保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土地是封君与封臣之间关系 的重要纽带
平民
封臣
法兰克王国的兴衰
法兰克王国发展 封君与封臣制度
角色扮演:根据相关史事扮演封君与封臣的“臣服礼”和“授职礼”
法兰克王国的兴衰
法兰克王国发展 封君与封臣制度 西欧封建等级制与中国西周的分封制有何异同?
共同点
不同点
西周分封制 西欧封建制
等级森严 权力和义务 相交织
纽带:以血缘为主 天子是最高统治者
纽带:土地 不可越级统领
法兰克王国的兴衰
法兰克王国强盛 查理曼帝国
强盛
800年 前后
查理大帝 (742-814)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
与 法兰克王国
温故知新
回忆古代罗马的兴衰
奴隶社会(上古史)
建立共 和国
征服意大 利半岛

初中历史——红军长征 PPT课件 图文

初中历史——红军长征 PPT课件 图文

谢谢! 学妹给我打电话,说她又换工作了,这次是销售。电话里,她絮絮叨叨说着一年多来工作上的不如意,她说工作一点都不开心,找不到半点成就感。 末了,她问我:学姐,为什么想 找一份 自己热 爱的工 作这么 难呢? 我问她上一份工作干了多久,她 说不到 三个月 ,做的 还是行 政助理 的工作 ,工作 内容枯 燥乏味 不说, 还特别 容易得 罪人, 实在不 是自己 的理想 型。 我又问了她前几份工作辞职的原 因,结 果都是 大同小 异,不 是因为 工作乏 味,就 是同事 不好相 处,再 者就是 薪水太 低,发 展前景 堪忧。 粗略估计,这姑娘毕业不到一年 ,工作 却已经 换了四 五份, 还跨了 三个行 业。 但即使如此频繁的跳槽,她也仍 然没有 找不到 自己满 意的工 作。 2 我问她,心目中理想型的工作是 什么样 子的。 她说, 姐,你 知道苏 明玉吗 ?就是 《都挺 好》电 视剧里 的女老 大,我 就喜欢 她样子 的工作 ,有挑 战有成 就感, 有钱有 权,生 活自由 ,如果 给我那 样的工 作,我 会投入 我全部 的热情 。 听她说完,我尴尬的笑了笑。 其实每一个人都向往这样的成功 ,但这 姑娘却 本末倒 置了, 并不是 有了钱 有了权 有了成 就以后 才全力 以赴的 工作, 而是全 力以赴 工作, 投入了 自己的 全部以 后,才 有了地 位名望 钱财。 你要先投入,才会有收获,当你 真正投 入做一 件事后 ,会明 白两件 事:首 先你会 明白, 把一件 事认认 真真做 好,所 获得的 收益远 大于同 时做很 多事; 你会明白,有人风风火火做各种 事仍未 有回报 ,是因 为他们 从未投 入过。 从“做 了”到 “做” ,正如 “知道 ”到“ 懂得” 的距离 。 3 之前单位有一个姑娘,工作特别 拼命, 只要说 起她的 名字, 大家都 会赞不 绝口: 这姑娘 工作拼 命的程 度,连 男人们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PPT课件-大变革的时代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PPT课件-大变革的时代

二、著名的都江堰
1.时间: 2.地点: 3.主持人: 4.构造: 5.功效:
战国时期 秦国 四川岷江 李冰父子 深掏滩 低作堰行水 灌田 泄洪平灾
李冰石像
二王庙
李冰
李冰,今山西运城人,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 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 256-前251年)任蜀郡守期间,在今四川省都江堰 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 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川西平原富庶起来。
三、商鞅变法
1.背景:战国时期各国为 富国强兵纷纷变法;铁农 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2.时间地点:公元前356 年 秦国
3.内容和作用
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比较著名的改革: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
目的:为了富国强兵
李悝
李悝是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家,也 作李克。有的古书中还将李克写成“里克”,或讹 作“李兑”、“季充”。李悝为魏文侯到武侯时人, 曾拜子夏弟子曾参为师,作过中山相和上地守。上 地在河西,所以李悝经常和秦人交锋作战。李悝能 参与魏国的机密,是魏文侯的心腹大臣。司马迁说: “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班固称李悝“富国 强兵”。这些记载都表明,文侯时魏国能走上富强 之路,李悝为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商鞅
商鞅,战国时期秦国政治 家。姓公孙,卫国贵族,又称 卫鞅,公孙鞅。年轻时好刑名 之学,熟悉李悝、吴起等人的 变法理论和实践,但魏王并不 重用他,听说秦孝公求贤若渴, 发奋图强,于是他投奔秦国, 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开始推行 变法。期间率军大破魏军,因 功受封于商,号商君,所以又 称商鞅。
秦孝公
铁 农
魏国李悝变法 各Leabharlann 具国 楚国吴起变法
和 牛

初中历史八上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 (19张PPT)

初中历史八上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 (19张PPT)

➢结果:
林觉民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阅读材料思考:黄花岗起义有什么意义?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 之人心,乃大兴奋,怨奋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 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 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 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 “它”是指( )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课堂练习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
革命志士 的奋斗
广西
都以失败告终
时间
1911年
武昌起义
过程
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汉三镇 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
11月下旬,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课堂练习三
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
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引自中共中央前总书记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一次重要讲话
(1)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什么? “先生”是指谁?
辛亥革命
孙中山
(2)“先生”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意义:起义虽遭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 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024版初中历史说课ppt课件

2024版初中历史说课ppt课件

初中历史说课ppt课件•课程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学生活动组织与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途径01课程背景与目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育“四有”新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历史课程标准适应学生发展需求遵循教育部制定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确保教学质量。

结合初中生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设置合适的教学内容。

030201初中历史课程设置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现象。

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文化遗产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与要求选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优质教材,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教材特点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等方面。

教学内容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材分析与选用02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梳理古代史部分包括夏商周三代、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五代十国与辽宋夏金元等历史时期的基本概况和重要事件。

近代史部分涵盖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及其背景和影响。

现代史部分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包括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等重要历史事件。

重点难点解析重点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及其相互关系;重要历史人物及其思想、贡献和影响。

难点如何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如何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教学方法探讨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概念。

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或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取典型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和规律。

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如PPT课件、视频、音频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初中九年级历史ppt课件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初中九年级历史ppt课件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的主题曲。如果我们想去看“巴比伦的墙
”,应该选择去
( )B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11.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①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 ②古巴比伦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③古巴比伦的建立者是汉谟拉比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历史上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
三、《汉谟拉比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 较为完整 的 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 古巴比伦王国 留给人类宝 贵的文化遗产。
4.《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
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A )
A.古巴比伦王国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中国
5.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两河流
益的法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某班兴趣小组制作了汉谟拉比雕像,选配了以下“解说词”,
其中正确的有
(C )
①他是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 ②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最强盛的时期
③他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 ④他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汉谟拉比几乎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亲自掌管司法和行
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
( D)
A.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
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
C.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D.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15.《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
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初中历史九上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课件(24张PPT)

初中历史九上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课件(24张PPT)

非洲:建立好望角殖民 地,作为侵略亚洲的中 继站
法国 17世纪下半叶,法国也加入殖民争的行列,先后在北
美洲、非洲和亚洲建立了法属殖民地。
法 国 民 统 治
17世纪 “海上马车夫”
17世加纪入上殖民掠夺行列
强占
三次葡“英荷战争”
荷 中国台湾
17世纪下半叶 “无敌舰队加”入殖民争霸行列

16世纪末 击败
建立据点(中国澳门) 控制商路 劫掠式贸易
建殖民地 掠夺金银 黑奴贸易
西、葡从殖民活动中获得了大量财富,却很快衰落下去——
商人一旦富有,所渴望的是取得 地产,购买贵族头衔,借以分享贵族 的特权,对投资工业则望而却步。 — 《世界近代史编》
西、葡掠夺的财 富,未能转化为资本, 未能推动国内资本原始 积累,而是被挥霍、浪 费。
早期殖民掠夺的概况
殖民国家 殖民范围 殖民方式
葡萄牙
西班牙
葡萄牙人在亚洲、非洲、 拉丁美洲建立了一些殖民据 点与商站,从而控制了从印 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 并以殖民据点为基地在当地 进行劫掠式的贸易。
西班牙拥有100多艘战舰、
3000余门大炮、数以万计士
兵,最盛时舰队有千余艘舰
船,号称无敌舰队。横行于
英国殖民者在 北 北美建立大种植园, 美
生产英国工业所需要 大
的棉花、烟草、蓝靛、 种
糖等原材料。


随着种植园的发展,劳动力严重不足,于是 欧洲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劳动力来源——
三角贸易(黑奴贸易)
野蛮
枪支 杂物

残酷

血腥
贸 易
暴力
运到美洲的黑奴,在种植园主 或矿山主的非人待遇下,有1/3的黑 人在移居头三年死去,大多数人活 不到15年。每运到美洲1个奴隶,要 有5个奴隶死在追捕和贩运途中。在 长达400年奴隶贸易中,估计从非洲 运到美洲的奴隶大约为1200万-3000 万。整个非洲大陆因奴隶贸易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有什么特点?
战国七雄
战争特点: 战争的规模很大,参战兵力
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战国时期的兵器
战国时期铜戈
(河南省新郑县出土)
长杆三戈铜戟[jǐ](湖北省随县出土) 秦国青铜长剑(骑兵使用 最长达三米)
靴形铜钺[yuè]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银山岭出土)
青铜箭镞[zú] 龙凤云纹皮盾
义,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 造力。
1
战国七雄
2
商鞅变法
3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战国七雄





西















列表梳理:
战国七雄
主要 时期 战役
交战 国家 典故
战 桂陵之战 魏、赵、齐 围魏救赵
影响
赵国得救
马陵之战 魏、齐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长平之战
秦、赵 纸上谈兵 东方六国无力抵 御秦军的进攻
商鞅变法



水 利

4、功

能:防洪、
程 示

灌溉、水运



课堂小结
战国时期的 社会变化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都江堰
名称
著名战役
战争特点 战争结果
背景 目的 时间、人物 内容 作用 修建 构成 功能 影响
当堂达标
【1】益阳市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 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 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
当堂达标
【3】闻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作用
合作探究
材料一:《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 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二:(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 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乡邑大治”。
商鞅变法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通过学 习商鞅变法,并联系当前改革,你有什么启发?
(2)影响:①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 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②战 国时期是兼并战争,如秦国兼并东方六国的战争。长平之战后,东方 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乱—战争,变—变法。
2020/12/2
15
商鞅变法
乐毅改革
胡服骑射改革 商鞅变法
邹忌改革 李悝变法
申不害变法
吴起变法
商鞅变法
铁制农具
牛耕
1、背景
①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②秦国落后挨打,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
2、目的: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 胜 3、时间: 公元前356年
4、支持者:
秦孝公 5、改革者: 商鞅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角色扮演: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不断 随着经的战国环柄铁刀
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战国铁矛
战国时期铁兜鍪[móu] (湖北铜绿山出土)
燕国钢剑
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春秋晚期到战国时代,铁兵器开 始应用。
步兵和骑兵逐渐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
战国战车(复原模型)
战国武士复原图
战国七雄
假如你是当时的地主,你对商鞅变法是支 持还是反对?说出你的理由。
假如你是当时的农民,你对商鞅变法是支 持还是反对?说出你的理由。
假如你是当时的士兵,你对商鞅变法是支 持还是反对?说出你的理由。
假如你是当时的贵族,你对商鞅变法是支 持还是反对?说出你的理由。
假如你是当时的国君,你对商鞅变法是支 持还是反对?说出你的理由。
“纵者,合众 弱以攻一强也;横 者,事一强以攻众 弱 也” ——《韩非子》
战争结果: 战国七雄之间
关系错综复杂。战 国中后期,秦国日 渐崛起,对其他六 国构成严重威胁。
合作探究
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和历史影响 有什么不同?
(1)特点:①春秋时代的争霸战争,军队数量较少,往往一天 就能决定胜负,强者通过召集会盟确立霸主地位,政治意味强烈,齐 桓公称霸就是典型代表。②战国兼并战争,动辄几十万大军上阵,有 时攻守持续几个月,死伤几万、几十万人,战争的残酷性尽显。
是指( A )
A.齐、楚、秦、燕、赵、魏、韩 B.楚、秦、赵、宋、魏、齐、韩 C.晋、楚、齐、韩、赵、燕、魏 D.吴、魏、燕、赵、楚、秦、韩
当堂达标
【2】战国时期的各国改革中,秦国的商鞅变 法成效最为显著。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
原因是( C )
A.获得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D.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愿望
温故知新
一箭之仇 管鲍之交 老马识途
新课导入
退避三舍
一鸣惊人 问鼎中原
卧薪尝胆
齐桓公称霸 晋文公称霸 楚庄王称霸 越王勾践称霸
学习目标
1、识记战国七雄的名称,理解战国时期诸侯
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2、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
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3、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功能和意
商鞅变法
主要内容
历史作用
废除井田制, 允许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
奖励军功
建立县制
废除了旧制度, 有利于地主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增强国 力(国富)
加强战斗力(兵 强)
加强中央的管理
期秦 最国 富发 强展 的成 封为 建战 国国 家后
合作探究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1)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商鞅变法得到了掌握国家统治实权的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3)商鞅采用徙木赏金的做法取信于民,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 (4)商鞅变法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得到了广大新兴地主阶级的 支持。 (5)商鞅具有改革家的魄力和勇气,敢于同阻碍变法的旧势力进行 坚决斗争。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大家来发言:
改革能促进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是符 合历史发展潮流的。
适应时代的需要, 勇于投身改革的人, 定会受到后世的尊崇。
2020/12/2
我们应该向商鞅学 习,与时俱进,大胆创 新,勇于实践。
23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时间:公__元__前__2_5_6_年
2、人物:秦国蜀郡太守___李___冰____ 3、地点:成都附近的___岷__江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