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教学目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活动方案7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活动方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ffef2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73.png)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活动方案7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活动方案篇1一、复习生字,回顾内容。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再全班齐读。
2、指名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直奔课题,导入新课。
1、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设计意图: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在云彩上面”、“笔陡”、“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词句所表达的意思。
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出示天都峰的图画)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三、体会“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爬上峰顶。
1、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文。
3、根据课文内容质疑选出问题:“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他们是怎样爬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呢?4读读议议,释疑。
a、出示“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
讨论体会:为什么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
(设计意图:经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指导朗读: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
读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b、“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
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学生边读书边勾画。
指名说全班交流: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5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226c9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7.png)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5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吸取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2.练习运用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理解词语,读懂每句话,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生字新词,练习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
2.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结尾的那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
2.写好思考题的幻灯片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今天,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学习一篇课文《爬天都峰》,看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从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一)老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天都峰。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
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以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
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
(二)看录像片让学生了解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
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两脊旁是万丈深渊。
二、学习新课(一)借助汉语拼音读书,特别是要读准本课生字的音,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
(二)指名读书,订正读音。
《天都峰》读dū不读dōu,“假”“似”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应该读“jià”、“sì”。
(三)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读准字音。
出示字词卡片认读:暑假铁链似乎犹豫奋力攀着手脚并用终于辫子鼓舞决心居然(四)再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犹豫:拿不定主意。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
本课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峰顶。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文是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汲取:吸取。
5.再读书,读后知道全文共有几自然段,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案模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a813b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c.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案模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案模板第【1】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正确读写生字词“攀”,概括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写事情的六要素和叙述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爬山的心理变化,理解面临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谈话导入教师提问:大家有过爬山的经历吗?说说你是如何爬山山顶的?引导学生交流爬山的生活体验,进而引入课题《爬天都峰》。
四、初读生字词:“攀”的读音内容:课文叙述了“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上遇到一位同样来爬山的老爷爷,面对高耸的天都峰“我”和老爷爷相约爬上了山顶,并在山顶拍照留念的事情。
五、析读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在整个事情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一)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1. 那你能说说天都峰有哪些特点吗?(高、陡、险)2. 还能从哪看出来呢?(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挂)3. 是否能把“挂”换成“铺”?为什么?(不能,挂字更加形象地描述出了天都峰的陡峭)4. 天都峰真的在云彩里吗?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夸张)5. “我”看到这样的天都峰,心里有什么感受?(心里发颤,担心爬不上去,产生了畏惧的心理)(二)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个样……1. 此时“我”是怎样向峰顶爬去的呢?(借助铁链,手脚并用)2. 仿照课文的句式,说说还有哪些爬山动作呢?(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贴着山壁,一会儿小心翼翼地探着登脚的位置,像小蜗牛一样……)3. 通过这些动作的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爬天都峰的艰难,“我”面临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
六、品读想一想在爬山的过程中“我”和老爷爷会说些什么呢?七、小结、作业写一件令你感动的事情。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教案7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ecb83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2.png)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教案7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认识生字,了解字义,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一、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回顾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1、读:自读课文。
2、画:画出文中生字词。
3、查:用音序查字法从字典中查找所学的生字。
4、找:根据词义,从字典中找出难解字的字义。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文,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2、注意字形:3、理解词意。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
终于: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
本文指努力向上登攀。
汲取:吸取。
犹豫:拿不定主意。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文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
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三、自由读文,巩固生字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讲读全文,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的品格。
2、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交流资料。
同学们去过天都峰吗?谁能介绍一下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去过天都峰的同学可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没去过的同学可介绍一下自己从网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资料。
) 如:天都峰:是黄“七十二峰”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
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之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
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
1934年才修凿了石凳,增设了铁索。
解放后又修凿了1000多级石阶。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脊。
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围绕课题,质疑。
1、谁爬天都峰?2、怎样爬天都峰?3、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4、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三、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1、了解大意: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谁爬天都峰?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爬天都峰教案优秀6篇
![爬天都峰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07d03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a.png)
爬天都峰教案优秀6篇《爬天都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让学生体会到,一老一小之所以能爬上天都峰是因为他们个人的努力以及彼此之间的鼓励,从而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3.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通过分析人物之间的对话,让学生了解这一老一小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是因为他们个人的努力,以及都能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由此深入地理解他们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2.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难点学会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具准备投影片、图片。
教学设计一、揭示课文题目,启发谈话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区,那里景色秀丽,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大景观著称于世。
自古就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天都峰是黄山的奇峰之一,海拔1810米。
(课件出示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小作者的脚步一起来爬上这著名的天都峰吧!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课件出示3)《爬天都峰》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假日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顶的事。
2.学生交流查找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如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三、初读课文,认读字词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或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把字音读准确。
教师可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2.认读词语(课件出示4)石级、铁链、攀登、照相、小辫子、笑呵呵3.读准下面的多音字。
(课件出示5)4.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读生字、新词。
5.推选读得好的同学担任领读员。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把要求会写的生字用幻灯片展示,让学生口头组词。
(课件出示6)陡、级、链、颤、攀、猴、鲫、辫、呵2.识记字形。
(课件出示7)辫—辩、辨:左右均相同,关键是分析中间。
爬天都峰教案优秀5篇
![爬天都峰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8254e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9.png)
爬天都峰教案优秀5篇《爬天都峰》教案篇一片断一:师:同学们,大家在较短的内容就能把课文读通顺了,在读课文当中,哪些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生1:小朋友和老爷爷的对话。
师:这是你的读书感受。
生2:第六自然段爬天峰。
师:你们都是这种感受吗?生:是。
(通过学生自主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会读而非老师要我读,并改变以往的提问“课文讲了什么内容?”为“哪些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比较宽泛的提问,并且能激发学生的真正主体意识,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那根弦。
片断二:师:那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生:犹豫?师:把话说完整。
生:犹豫是什么意思?师:相信你在读书中能解决。
生:石级是什么意思?师:谁能帮助他?生:就是楼梯的样子一层一层的。
师:还有问题吗?生:汲取什么意思?师:这个问题有价值(师板书:汲取)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那首先我们来看看大家都比较熟的天都峰。
出示:我站在天都峰……师:老师教给你们一些读书方法,一边读一边想,把你想像的天都峰用最简洁的线条画出来。
看谁画得最快,最好。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产生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每个人提出的问题又转给其他同学思考,讨论,表达,交流,形成一种学习氛围浓厚、对话交流、思想碰撞的课堂气氛。
在学生自然生成的问题上,结合课文,让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体会天都峰的陡、险。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爬天都峰》教案篇二教学片断:(3、爬天都峰第一课时的一个片断)师:谁能用这些生字扩词说话。
你不用按顺序,想用哪个就说哪个。
例:爬(爬山)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山。
(五十个同学只有三两个举起了小手)生1:爬(爬山)我和爸爸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生2:居(邻居)我和谢凝是邻居。
生3:苍(白发苍苍)我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一起去爬天都峰。
师:哇,你说得好极了,你用的生字可真多啊,看来你是一位造句专家。
(举手的有所增加)生4:我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奋力地爬上了天都峰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7839f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d.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并正确读写本课生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2、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朗读课文,抓关键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三、教具准备搜集黄山图片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二)讲授新知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带着问题听课文范读,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
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①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②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③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2、通读课文,感知大意(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
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3、指导写字,掌握笔顺(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最新6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最新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67224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5d.png)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最新6篇】小学语文《爬天都峰》优秀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战胜困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三、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年幼,好动。
课堂上应注意诱导和引导。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情境教学和媒体资源播放五、教具准备教学媒体:多媒体、风光片、幻灯片。
六、教学流程一)资料交流,导入新课(检查课前搜集有关关于本课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1、讨论、交流、汇报有关黄山(或天都峰)的资料。
2、板书课题。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危险的三大奇峰之一。
天都峰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课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登上去了,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学习爬天都峰这一课。
二)自学课文,合作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组内同学合作,检查生字读音,相机指导个别生字的书写。
3、指名分节接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
4、了解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情况,质疑问难。
(1)读了课文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三、精读自悟,边读边想(一)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
2、再读第二自然段,注意文中“?”、“!”。
3、提名读,齐读。
4、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天都峰的高和陡。
)(1)划出文中相关的句子(2)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画画天都峰(课件显示天都峰的高和陡。
)6、根据自己的感受,感情朗读第二段。
7、小结:望着高耸入云的天都峰,看着登山的石级是那么笔陡,小妹妹惊叹之后,已经感觉到登山的艰难,需要有勇气才能登上去。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三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93246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b.png)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三篇学习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第一课时创设情景,揭题导入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
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
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初读课文,认字学词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要求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或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把字音读准确。
教师可有重点地对学生识字的难点进行指导。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检查识字。
出现带有拼音的词语:笔陡、石级、发颤、仰起脸、奋力、攀着、鲫鱼、纪念、小辫子、笑呵呵、鼓舞、居然、汲取力量读准多音字:假日、似乎、白发苍苍、照相、应去掉拼音读词语。
去掉词语读生字。
3.小组为单位,轮流认读生字4.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读通课文,初步感悟1.指名小组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全班评价、教师指导,重点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分组朗读,要求:反复练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达到要求后全班齐读。
3.仔细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
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案(精选8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案(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46e15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4.png)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案(精选8篇)《爬天都峰》教案篇一教学目的要求:1.教育学生懂得: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2.学会本课壹五个生字,理解"犹豫,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的意思,掌握"都,颤"两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会用"终于,纪念,鼓舞"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的问题,并会用"比"和"一会儿。
一会儿。
"说或写一句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2.理解"我"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尤其是最后一次对话。
3.准确掌握"居然","终于","汲取"等较抽象词语的意思。
教学思路:这篇课文依照登山的顺序:"在天都峰脚下"——"向顶峰爬去"——"爬上天都峰顶"记叙了"我"同爸爸以及一位不相识的爷爷,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课后的思考,练习向我们提示了阅读的重点,阅读时应引导学生先认识天都峰的"高"和"陡",然后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爬山过程的艰难,特别要抓住"我"和"爷爷"的两次对话,前后联系起来理解,才能真正体会对话中所包含的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黄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每年夏天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天都峰是黄山的一个山峰,这里山高路陡,风光无限好,只有勇于攀登的人,才能到达顶峰。
今天让我们随同作者一同感受一下攀登的滋味。
板书课题:爬天都峰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爬天都峰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爬天都峰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3d209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e.png)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爬天都峰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爬天都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互相鼓励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2、会背第二自然段。
3、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天都峰的险,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互相鼓励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教学难点:理解爸爸的话。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三课《爬天都峰》,上课前我先检测一下同学们对上节课所学词语的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笔陡铁链发颤鲫鱼背白发苍苍手脚并用汲取勇气居然决心终于1、抽生读。
2、齐读。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现在谁告诉大家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抽生)(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互相鼓励爬上峰顶的。
2、理解爸爸对我和老爷爷说的话。
三、感受天都峰之险。
【课件出示:自学指导(一)】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天都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看出?画出相应的词句。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1、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并圈画相关词句,体会峰之险。
2、抽生反馈。
(抓重点词句分层次指导朗读)3、谁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出天都峰的高和陡呢?(1)、指名读。
(2)、强调加红线词语读。
(3)、强调加点词语。
(4)、强调加三角的词语读。
【课件出示险要的天都峰图片】过度:看着就叫人发颤的天都峰,对一个小女孩来说,这真是一件难事啊!四、体会一老一小的对话,互相鼓励做决定。
师:就在小女孩将要失掉爬山自信的时候,身后上来一位老爷爷,这位老爷爷头发花白,从外貌来看,年龄比小女孩的爷爷年龄还要大哩。
【课件出示:自学指导(二)】朗读一老一小的对话,从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对,咱们一起爬吧!”1、小组自由朗读对话。
爬天都峰教案
![爬天都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0cd84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18.png)
爬天都峰教案爬天都峰教案通用。
如果您想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可以读一本“爬天都峰教案”,让我们一起探索文字的海洋感受阅读的智慧和魅力。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
教案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
爬天都峰教案篇1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暑假、笔陡、石级、铁链、似乎、发颤、奋力、鲫鱼、纪念、辫子、勇气、决心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
4.学习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准确掌握“居然”、“终于”、“汲取”等较抽象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2.教育学生懂得: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爬过山吗?能谈一谈你爬山时的感受吗? 2、有一位小朋友,她爬上了一座高高的山峰——天都峰,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她都有哪些感受。
(板书:爬天都峰)齐读课题 3、提出学习目标(1)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2)通过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理解你不认识的词语的意思。
(3)再读课文,给课文的自然段标明序号,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你不能理解,在书上画出来二、展示学习成果1、我会读生字新词。
2、我能流利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这篇课文,讲的是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4、请同学们把自己画出的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对于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如果学生之间能相互帮助理解的,尽量鼓励他们相互帮助理解。
)三、激发知识冲突四、知识拓展延伸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3.自己查找资料或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试着理解下列问题:(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高和陡?你是怎么理解的?(2)我和老爷爷、爸爸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对于“奋力”“终于”“居然”这些词语你是怎样理解的?(3)爬上天都峰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致谢?爸爸又说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爬天都峰教案篇2 【教学方法】 1、依据本单元组的训练重点和讲读课文的要求,通过课后思考题,逐段读议,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爬天都峰教案设计优秀_爬天都峰教案(优秀4篇)
![爬天都峰教案设计优秀_爬天都峰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1856d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9.png)
爬天都峰教案设计优秀_爬天都峰教案(优秀4篇)《爬天都峰》教案篇一爬天都峰教材简析: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主要讲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
第二自然段写天都峰的高和陡。
第三、四、五自然段讲“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遇,并约定一起爬天都峰。
第六、七自然段,写“我”与老爷爷,还有爸爸,一起奋力向上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
第八、九自然段,写“我”与老爷爷登上天都峰以后,相互道谢。
第十自然段,讲爸爸总结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课文最后以爸爸的话结尾,发人深思。
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
这就是“真有意思”的“意思”。
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犹豫、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
2、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就能不怕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1、“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2、读懂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的含义。
教法与学法:师:品析重点词句法。
生:读议法、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资料。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
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637a3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e.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文中出现的生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学会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养成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难点】通过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学会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
三、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朗读法、师生合作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知道我们四川有哪些山比较出名吗?你去过哪些山呢?哪位同学能给我们描述一下你去过的山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将跟随着小作者去黄山的天都峰看看,看看他在爬山的时候遇到了什么人,发生了什么趣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字词,小组交流讨论,排除疑难字词。
2.全班开火车朗读课文,注重对生字词读音的检查。
3.大声齐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叙述文章大意。
(三)再读课文1.分小组朗读每个自然段,说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2.联系上下文,解释字词“石级、仰望、攀着、心颤、鲫鱼背”的含义。
(四)研读课文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并分小组讨论这些重点语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1.为什么作者要用“爬天都峰”而不用“登天都峰”或是其它的词语?2.“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说明了什么?3.“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中的“终于”说明了什么?4.爸爸的话有什么含义?5.你从作者的这次爬山经历中感受到了什么?(五)小结作业同学们,天都峰如此险峻,然而作者和老爷爷最后都爬上了山顶,他们靠的是什么呢?大家在假期肯定也去过很多地方,认识了许多不一样的人吧!大家在课后将自己的经历写出来,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五、板书设计爬天都峰时间:假期地点:黄山的天都峰人物:我、爸爸、老爷爷事情发展: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第2篇】教材简析: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通用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5a1a3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4.png)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通用14篇)爬天都峰篇1【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1个。
能正确读写笔陡、石级、铁链、似乎、发颤、奋力、鲫鱼、纪念、辫子、勇气、决心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相应的网络素材,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使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懂得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4、指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多读多想、边读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的意思。
【教学重点】理解“我”和老爷爷爬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说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初步了解事情的经过。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部分生词的意思。
二、精读课文,分层感悟1、激发兴趣,借助地图,了解黄山的地理位置及主要的风景点。
2、提问:天都峰是一座怎样的山峰呢?(运用,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抓住重点词语“云彩”“笔陡”“天上”“挂”等,感受天都峰的险峻峭拔,高不可攀;读好文中的问句“我爬得上去吗?”和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体会“我”的畏难情绪。
)3、质疑:这么高的山峰,“我”和老爷爷是怎么爬上去呢?4、分组开展自主合作学习:⑴每个组员都要充分地朗读,积极地思考,抓住“我”和老爷爷的三次对话体会他们是怎么互相鼓励,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
⑵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
⑶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后,由小组长综合、总结,准备在班内交流。
5、交流汇报:⑴第一次对话,看似简单,却表现出说话人的复杂心情。
联系具体语言环境,可从“也”字上体会到一老一小都从对方身上受到鼓舞,以至于最后决定“咱们一起爬吧!”朗读时,要强调重点词“一起”“也”,读出彼此称赞的语气。
⑵第六节中的“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词语体现了他们登山的艰难和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爬天都峰教案(精选多篇)
![爬天都峰教案(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a4374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7.png)
爬天都峰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爬天都峰教案课题:爬天都峰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通读课,理解词语,理清章脉络。
3、了解课的主要内容。
二、重点难点:感悟章内容三、教法学法:讲授法四、媒体手段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看天都峰的风光或图片,有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并介绍作者。
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激趣,揭示课题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岩石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
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勇士了!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二)检查读书1、读课。
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2、自由练读。
3、检查指导。
(三)再读提升,初步感悟1、用自己的方式读课,读正确、流利,读出味道。
2、默读课,思考课主要讲了什么?3、仔细观察插图,联系课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要求会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
2、讲解形近字,要求学生会区分。
如:峰—蜂,辫—辩、辨、瓣。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作业布置1、写生字并组词。
2、抄写词佳句。
六、板书设计3 爬天都峰天都峰:高、陡课题:爬天都峰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
2、学习我与老爷爷相互鼓励、学习,客服困难的精神。
3、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二、重点难点: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弄清我爬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
三、教法学法:讲授法四、多媒体手段: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天都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感受天都峰的高、陡。
(二)朗读感悟1、读读想想。
课件展示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景观。
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边读边想,“在云彩上面”、“笔陡”、“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词句表达的意思。
2、读读说说。
让学生通过形体演示理解词句。
引导学生朗读:“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让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天都峰的高和陡,并用动作加以演示。
小学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6篇)
![小学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5fbdc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c.png)
小学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6篇)小学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6篇)教学设计是教师成长的重要一环,需要持续投入和专业发展,以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和影响力。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学习。
小学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选篇1【目的】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培养学生的边读边想的阅读能力和懂得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语文国家课程标准)】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的能力。
【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学会书写其中的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笔陡、石级、似乎、发颤、奋力、鲫鱼、纪念、辫子、勇气、决心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
4、学习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能力训练】培养学生阅读感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课堂设施需求】投影仪、电脑平台【教学策略】课前预习师生各自回顾学过的黄山风景的课文。
搜集有关黄山天都峰风景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在教学中以读为主,边读边想,通过读、想、看等多角度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通过阅读反思、情感体验懂得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课程设计】1、以旧导新,扣题引入:师生共同回忆学过的《黄山奇石》,共同感受景色秀丽、风光迷人的黄山景色。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2、初读感知,让学生带着阅读要求初读课文:自由阅读课文,小组内共同学习本课生字(要求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或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把字音读准确)。
《爬天都峰》第一课时教案(通用14篇)
![《爬天都峰》第一课时教案(通用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3ebdf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b.png)
《爬天都峰》第一课时教案(通用14篇)《爬天都峰》第一课时教案(通用14篇)《爬天都峰》第一课时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读准本课18个生字的字音,学会其中的15个,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及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天都峰的高和险,体会“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相互激励,战胜困难的。
4、学习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读书感悟“我”与老爷爷是如何相互激励爬上天都峰的,在读中学习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小姑娘和老爷爷是怎样相互激励,坚定爬天都峰信心的。
教学准备:1、课前师生共同查阅有关介绍黄山(或天都峰)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生交流有关黄山(或天都峰)的资料。
2、板书课题。
(让学生搜集、交流有关本课的资料,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初读感知全篇,合作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全篇内容。
2、组内同学合作,检查生字读音。
(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让学生合作学习生字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接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4、了解学生自主读书的情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确定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1)读了课文后,课文中的什么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读了课文后,你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将学生印象深刻的地方及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重点学习的内容,是尊重学生主体意识的体现,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精读自悟,多读多想。
(一)指导学生学习大多数同学印象深刻的内容(第二自然段)。
1、以画促读,让学生边读边想,根据自己的感受画出天都峰。
(怎样让学生获取更新的认识?那就是边读边想。
怎样去想呢?那就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读书感受画出天都峰。
此环节设计的巧妙在于把语言文字形象化,使学生知道怎样去读、去想。
爬天都峰语文教案优秀5篇
![爬天都峰语文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940d4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7.png)
爬天都峰语文教案优秀5篇爬天都峰语文教案精选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认识生字,了解字义,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一、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回顾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1.读:自读课文。
2.画:画出文中生字词。
3.查:用音序查字法从字典中查找所学的生字。
4.找:根据词义,从字典中找出难解字的字义。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文,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2.注意字形:3.理解词意。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
终于: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
本文指努力向上登攀。
汲取:吸取。
犹豫:拿不定主意。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文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
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三、自由读文,巩固生字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讲读全文,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的品格。
2.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交流资料。
同学们去过天都峰吗?谁能介绍一下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去过天都峰的同学可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没去过的同学可介绍一下自己从网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资料。
)如:天都峰:是黄“七十二峰”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
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之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
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
1934年才修凿了石凳,增设了铁索。
解放后又修凿了1000多级石阶。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脊。
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围绕课题,质疑。
1.谁爬天都峰?2.怎样爬天都峰?3.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4.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三、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1.了解大意: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谁爬天都峰?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的问题。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的是发生在天都峰上的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爬天都峰齐读课题。
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所查找资料。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
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陡攀辫决勇
(2)字形难点。
颤:左右结构。
第十三笔是“—”。
(3)理解词语。
犹豫:拿不定主意。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
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
本文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课指什么事出乎意料?(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 汲取:吸取。
三、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读课文当中,哪些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交待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出声读一读。
出示:我站在天都峰……
师:老师教给你们一些读书方法,一边读一边想,把你想像的天都峰用最简洁的线条画出来。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所画的天都峰展示给大家看。
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画出了天都峰什么特点?(天都峰的高、险)
师:请大家看看这两幅图哪幅好,为什么?
师:说得非常好,这位同学注意到了天都峰非常高,在云彩上面呢,并把他的想象画出来了。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险,那你们能把他读出来吗?自己来试,你的感受会更深。
生自由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
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
(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学生练读,评读。
4.小结。
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师:正在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情?看看这三段话,告诉老师你最想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呀!
生:分角色表演。
师:那现在就请我们四人一组分头学习,马上开始吧!(投影出示这一段)
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2.出示句子: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3.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
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
4.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对话。
四、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画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我( )向峰顶爬去。
(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
)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 )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
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 3.朗读课文。
五、学习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1)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勇气鼓舞我”?
“居然”在这里说明什么?
(其实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老爷爷有那种勇于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
(2)小妹妹为什么说“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3)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这“勇气”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
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六、学习课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
2.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内练习
一、读下面的词。
笔陡石级铁链
似乎发颤奋力
攀登终于纪念
辫子勇气决心
意思取得
二、选字填空。
纪记年( ) ( )住日( ) ( )念
作做工( ) 留( ) ( )( )业
相像 ( )声( )片好( )照( )
三、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我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2.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望:啊,峰顶这么---- ,在----- 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挂下来的,真叫人!
1.这一段写天都峰的。
2.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