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法 与 词 汇

合集下载

汉语基础知识:语汇概说

汉语基础知识:语汇概说

什么是语汇
语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 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 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这 与汉语语汇的丰富发达是分不开的。
实用现代汉语用现代汉语
02 几种语汇单位 ——语素、词、固定短语
语汇系统包括三种不同 层级的语汇单位:语素、 词和固定短语。
语素是最小的语汇单位, 词由若干语素构成,固 定短语又由若干词构成。
例:“蝴蝶”——“粉蝶”、“彩蝶”→一个语素。
注意 (2)替代中应保持意义的基本一致:
例:马虎→一个语素 马——马虎 老虎 猛虎 东北虎 虎——马虎 马车 马鞍 马蹄
语素的分类
按音节分类
按意义分类
按构词能力分类
单音节语素: 天、下、无……
多音节语素: 徘徊、琵琶、糊涂……
实语素: 木、瓶、姨、甜……
语素和词的区别主要在功能方面:语 素的主要功能是构词,词的主要功能 是造句。
短语
是由词逐层组成的造 句单位。
例:人民群众、粮食丰收、 了、吧、呢……
成词语素: 山、水、说、走……
不成词语素: 机、朋、伟、企……
什么是词

是代表一定意义,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 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独立运用”:能够单说(单独成句) 或者单用(起语法作用)。
什么是词
字谁喜欢巧克力
例子 语素 谁 喜 欢
巧克力
词 谁 喜欢
巧克力
汉语基础知识
3.1 语汇概说
语汇概说
01 什么是语汇
语汇
又称词汇,是一种 语言里所有的(或 特定范围的)词和 固定短语的总和。
什么是语汇
什么是语汇
“所有的”:汉语语汇;英语语 汇;俄语语汇 “特定范围”:现代汉语语汇; 吴方言语汇;鲁迅语汇;《红楼 梦》语汇;计算机语汇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三章 第一节 语汇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三章 第一节 语汇

的词,如英语的“ tea(茶),typhoon(台风),gongfu(功
夫)”等。
外来词
汉语从汉代就开始出现外来词,如:
琵琶、骆驼——匈奴 琉璃、狮——西域
袈裟、佛——梵语
从少数民族语言吸收的外来词有:
戈壁、站——蒙古
喇嘛、糌粑——藏
到了近现代吸收外来词更是汉语语汇不断丰富 的重要途径。现在常用的“沙发、夹克、巧克力、 蒙太奇、海洛因”等就是典型的外来词。
不管是已进入普通话语汇中的词语还是只在方言地区通行的 词语,统统都叫方言词。
方言词
对于一些方言并不复杂的语言,如俄语、德语等来说, 可以采用广义方言词的定义。
而汉语的方言词,一般都采用狭义的定义。所以那些来 自方言地区而未进入普通话语汇的词,如吴方言地区的“勒 浪(在、正在)”、“贴正(恰巧、正好)”、“骂山门 (骂街)”、“囡大细(子女)”等词,固然不是“方言 词”,就是那些来自方言地区而如今已是全民通用语汇的词, 如“搞、垃圾、货色、二流子”等词,也不能算是“方言 词”。而北方方言及北京话中的词语一般不是方言词,但其 中也有一些比较“土”的、并未成为通用语汇的词,也得作 为“方言词”对待。
基本语汇就是人们自古至今常用的,用来表达
日常事物现象的,并成为构成新词基础的那一
部分词。
基本语汇
基本语汇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全民常用性;
二是稳固性;三是能产性(即构词能力强)。
说基本语汇构词能力强,是就其主要部分而言
的,有些基本词没有构成能力,例如汉语中表示语 法关系的虚词,如“吗、啊、哟、的、地、了”, 表示指称的代词如“你、我、他”等就没有构成能 力。 因此,所有的基本词汇都具有全民常用性和稳
2.根据词的语素数量分类

词汇与语法

词汇与语法
主谓结构通常出现在句子的开 始位置,为整个句子奠定基础
宾语:句子中表示动作、行 为的对象或结果的部分
补语:句子中补充说明宾语 或主语的部分,通常表示动
作的方式、时间、地点等
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或整个句子的成分,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 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品质、特征、所属等 状语和定语在句子中起到描述和限定的作用 正确使用状语和定语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主语、谓语、宾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 定语、状语、补语是句子的次要成分 句子成分的顺序是主语、谓语、宾语,然后是定语、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的顺序是遵循一定的规则和习惯的
并列复合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并列组成,表达相对独立的含义。 主从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从句在句中充当主句的一个成分。 嵌套复合句:一个复合句中包含另一个复合句,形成嵌套结构。 包孕复合句:一个复合句包含另一个简单句,形成包孕结构。
练习建议:多阅读,多写作,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缺少主语或 谓语
句子成分多 余或残缺
语序不当 句式杂糅
词汇选择:根据语境选择合适 的词汇,表达准确含义
语法结构:运用正确的语法结 构,使句子通顺流畅
词汇丰富度:使用多样化的词 汇,增加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语法准确性:确保语法正确, 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理解句子含义:通过词汇和语法 的组合,理解句子的具体含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定义: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格等方面不一致的语法错误。
常见类型:主语是复数形式,谓语却是单数形式;主语是单数形式,谓 语却是复数形式。
纠正方法:检查主谓是否一致,确保在语法和语义上都符合规范。
示例:正确的句子:“The books are on the shelf.”(书在架子上。) 错误的句子:“The book is on the shelf.”(书在架子上。)

怎么学好英语词汇和语法

怎么学好英语词汇和语法

怎么学好英语词汇和语法词汇是语言的核心,你知道怎么学好英语词汇和语法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怎么学好英语词汇和语法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词汇积累的作用及方法我们都知道,任何语言的学习,起初都是词汇的积累和再应用的过程。

这是铁定的事实。

在进入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明确英语学习的态度。

积极的态度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英语学习是一项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业。

它不是坚持数十天就能打赢的一场战斗,而是数十年不断追求,才可能有所小成的一场持久战。

或者说,是没有尽头的马拉松比赛,只有对英语的热爱,才能支持你不断地努力。

所以学习英语要有积极正确的态度。

不急不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理论研究证明,记忆单词的最好办法就是与一个单词“多见面”。

在不同时空,与同一个单词约会七次,足以爱其声,知其形。

与同一个单词约会七次的方法: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新学的知识在第一天之内的遗忘率最高,在第2、3天之后遗忘率逐渐降低。

所以当天记过的单词要及时复习。

方法:第一次记完一个新的单词,当天一定要复习1-2次;然后在第2、3、7、15、30天各复习一次(共7次),再加上平时阅读时多留意这些新记单词的用法,就不会忘记了。

具体记单词的方法:除了我们常用的根据读音规则记忆法;同义、近义、反义词记忆法;联系记忆法;构词法记忆法等方法之外,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另外几种单词的记忆方法。

1.使用分类群记,形成单词链。

联想是记忆的最好伙伴。

分类群记,主要在于对一定数量的单词,通过仔细的观察,寻找其相关切入点,如同找一条线,把珠子串起来。

就单纯记忆单词,这的确是个好办法。

分类的根本依据:话题。

与同一话题相关的单词,自然成为一个词簇。

可以随着词汇量的增加,不断放射,伸展。

词缀。

以同样的方法构成的一组单词,通过比较认识,不但有利于掌握构成方法,而且可以进一步形成更广泛的联系。

词性。

对于一组单词中,少数的几个单词,可以用词性相联系。

拼写。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词义]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词义]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六章词义1.词汇与词汇分类词汇又叫语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

它既可以指一种具体语言或方言中的全部的词和固定词组,也可以指语言中某类词语的总和,还可以指某个作品中所使用的词的总和。

但是它不能指一个个具体的词或固定词组。

根据词汇的稳定程度,它可以分为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两种。

基本词汇在语言发展中是相对稳定的,一般词汇则敏感地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变化,于不断产生、消亡等变化之中。

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相对,是词汇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标志着与人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的词以及表示事物关系的常用虚词的总汇叫基本词汇,它是词汇中的主要部分,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等特点。

一般词汇是指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

它紧随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稳固性差,构词能力弱,有时候它可以转换为基本词汇。

它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等。

另外,从词的用途与特点来看,词汇可以分为通用词汇与专用词汇、常用词汇与罕用词汇。

2.词义词义是指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它包括词的理性意义与附加色彩。

它具有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主观性特点。

3.词的理性意义与非理性意义词的理性意义是指以现实现象为基础,不涉及人们主观态度的词义。

它是词义的基础与核心部分。

根据人们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情况,词的理性意义可以分为通俗意义与科学意义两种。

词的非理性意义,又叫词的附加色彩,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价值观念、立场态度和语言使用上的主观看法。

它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感情色彩,它有褒义、贬义与中性之分;二是语体色彩,词的语体色彩分为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两种基本类型;三是形象色彩,是因为描绘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状或特征而使词带上了形象性、可感性和比喻性等特点,可以引起人们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

4.词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派生义本义是指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

语言学术语整理

语言学术语整理

语言学常用术语整理1、传统语法:传统语法是指代表前语言学时期语言研究的特征、特别是18和19世纪欧洲学校语法特征的一系列的看法、程序和规定的语法。

后来被结构主义语言学取代,现代中学教学所用的语法都是传统语法。

传统语法的内容:①把语法分为形态学(词法)和造句法(句法)两大部分,以词法为主,详细讲解各类词在句子中的形态变化和语法作用。

句法往往比较简单,主要为词法服务。

②建立了形态学,研究语法形态和语法意义的对应关系。

③建立了句法成分,主语、谓语、为主要成分,宾语、补语是次要成分,定语、状语是附加成分。

传统语法的特点:①它是规范性的语法,由语法学家订立一些条文,规定人们应该怎么说,不应该怎么说,不顾语言事实。

②它重视书面语,比较少或干脆不考虑口语。

③以拉丁语为楷模,它研究语法照搬拉丁语法框架。

④语言分析中重视意义,忽视形式。

⑤忽视语言结构层次。

贡献:虽然传统语法有许多缺点,但它作为语言学史上的第一个语法学派奠定了语法学基础,对普及语法知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虽然现在语法学派林立,但名词、动词、形容词、语法形式、语法意义、语法手段、主语、宾语等语法范畴在各学派的体系中仍然使用,所以说传统语法对语法学具有开创作用。

2、结构主义语法:结构主义语法是在对传统语法评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创始人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经典著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提出了一整套语言学理论。

后来发展成三个分支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其中以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影响最大,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集大成者是哈里斯。

结构主义语法的基本主张:①语法只能是描写语言,即说明人们怎样说一种语言,而不能像传统语法那样规定人们该怎么说。

②语法必须从形式出发描写语言,而不是像传统语法那样从意义出发来探讨语言。

提出根据分布划分词类。

③强调语言的内部层次,提出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

④语言单位切分的方法:替代法、分布、转换法、对比分析法。

词汇教学的八个方法

词汇教学的八个方法

词汇教学的八个方法一、语境法语境法是指通过句子或段落的语言环境来学习和掌握词汇。

在语境中,词汇与其他词语相互作用,有助于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意义的语境来帮助学生掌握词汇,比如通过阅读文章、对话等方式。

通过语境法学习词汇,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词汇的含义,提高词汇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二、联想法联想法是指通过将生词与已知的词汇或概念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和掌握新词汇。

学生可以通过形象、声音、感觉、情感等多种方式进行联想,增强对词汇的记忆。

比如,可以通过绘画、造句、故事串联等方式进行联想,提高词汇的记忆效果。

三、词根词缀法词根词缀法是指通过学习词根和词缀的含义和运用规律,来学习和记忆词汇。

许多英语单词都有共同的词根和词缀,掌握了这些词根和词缀,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单词的意义和构词规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词根词缀法来拓展词汇,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

四、反义法反义法是指通过对词语的反义词进行学习和记忆,来巩固和扩展词汇。

学生可以通过对比两个相对的词语,更加深入地理解单词的含义和用法。

通过反义法学习词汇,可以让学生在运用词汇时更加灵活和准确,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

五、同义法同义法是指通过学习词语的同义词来扩展和加强词汇。

通过学习同义词,学生可以拓展词汇量,丰富词汇表达方式,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和活动来帮助学生学习同义词,提高词汇运用的熟练度。

六、语境猜测法语境猜测法是指通过上下文的提示和线索来推测和理解词汇的意义。

在阅读文章或对话时,学生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来猜测生词的含义,逐渐扩大词汇量。

通过语境猜测法学习词汇,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词汇掌握的水平。

七、视觉图像法视觉图像法是指通过视觉形象来学习和记忆词汇。

学生可以通过图片、图表、地图等视觉形象来理解和记忆词汇,增强对词汇的印象和记忆效果。

视觉图像法是一种直观和生动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和应用词汇。

词汇和语法的关系

词汇和语法的关系

第22讲词汇和语法的关系词汇和语法之间有密切关系。

《孟子滕文公》:“舍皆取诸宫中而用之”中的“舍”,有人解释为疑问代词“什么”,王力先生认为是不对的,因为上古没有“疑问代词后面跟范围副词”这种句式,这是从语法上证明语义。

很多古汉语字典把“适”解释为“往也”,这也是不对的,应该解释为“之也”。

因为上古“往”是一个纯粹的内动词,“往”的目的地是不说出或不能说出的,如果需要说出目的地,则常常不用“往”而用其他动词如“之”“如”“就”等。

如:庄辛去之赵。

驱而之薛。

屈完如師。

而“适”后的目的地是必须说出的。

如“适彼乐土。

”所以,“适”和“往”是不同的。

这说明,语法和语义有密切的关系,不能抛开语法孤立地考察词义。

洪成玉《古汉语词义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词具有两重性,既具有词汇属性,也具有语法属性。

离开对词的语法属性的分析,就很难对一个词的意义做出正确的判断。

”并举例: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

”一些注本把“才为世出”解释为“才能是世界上杰出的”,这是错误的。

因为古汉语中“出”是动词,单用时不做形容词,也尚未产生“杰出”的意义。

“为”如理解为“是”,后面就要求名词或名词性词语,而这里却不是,所以,上句应理解为“才能为适应时代而生。

”“为”是介词,“出”是动词。

这些例子说明了词汇和语法的关系:第一,一个词有某种词义,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语法属性。

因此,也就决定了它能进入某一种语法结构,和不能进入另一种语法结构。

第二,有时一个词的某种语法属性会使它区别于一些近义词,如“往”是内动词,“适”是外动词。

以上说明同一时代平面上词汇和语法的密切关系。

从语言的历史发展看,词汇和语法也是相互影响的。

一、由语法关系而造成的词义变化在语言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语法对词义变化的影响最明显地表现在下面一种事实上:有的词义的发展变化,是它长期处于某种语法位置造成的。

“是”字的变化即属此类。

这样的例子还有:1、为古汉语“为”的基本用法是动词。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语汇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语汇
11. 论述一般语汇与基本语汇的关系。
答:语汇中基本语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语汇。一般语汇的特点是不为全民常用、使用范围窄、产生历史较短、构词能力较弱。一般语汇所包含的词的数量大大超过基本语汇的数量,内容也非常复杂。一般语汇对社会的变化很敏感,社会的发展变化首先反映在一般语汇中。一般说来,新词、古语词、外来词及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都属于一般语汇。基本语汇和一般语汇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般语汇中大量的词都是在基本词的基础上构成的,反过来,一般语汇又不断地充实基本语汇。
24. 简答离合词和词组词。
答:离合词和词组词是形式上或人们感觉上像词,但在结构性和意义的搭配性上又接近词组的特殊的语汇单位。由于可以插入或扩展,所以它们有相当于一般词组的特征;但在未插入和扩展的情况下又跟一般双音节词的长度差不多,所以至少在插入和扩展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看作词,这就是所谓的“离合词”(可以插入某些成分的词)和“词组词”(可以进行较大扩展的词)。
21. 解释“重叠构词”。
答:重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重叠式合成词,即重叠词。汉语的重叠词包括:(1)名词性重叠词。(2)副词性重叠词。(3)多重重叠词。重叠词重叠以后既增加某些语法意义,也不改变重叠词本身的词类。
22. 简答后缀语素与词尾语素的区别。
第三章 语汇
1. 解释“语汇”。
答:语汇是语言结构系统的一个要素,语汇也可以叫词汇。语汇或词汇作为语言学的术语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是词和语的汇集。它只能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和语的整体,而不能指具体的一个一个的词或词语。
2. 简答语汇的性质和特点。
答:(1)语言在产生时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任意性和理据性是统一的:任意性是语汇得以产生的途径,理据性是语汇不断丰富的手段。(2)语汇在表达上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语汇的普遍性和民族性是统一的:语汇的普遍性使得各种语言的语汇能表达大量共同的概念,而民族性则使得某种语言的语汇又能体现一些独特的认识。(3)语汇在变化中既有活跃性,又有稳定性。语汇的活跃性和稳定性是统一的:活跃性使得语汇的个体元素不断增加和更替,这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的变化的需要;但稳定性又使得语汇的基本成分和整体系统保持固定和平衡。

第二讲 语法和语音、词汇的关系

第二讲 语法和语音、词汇的关系

语音对句法的影响
一、语音对词类性质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音节节律对词类性质的影响。 在动词词类上比较明显。 “研究、分析、工作、计划、影响、保证” 研究、分析、工作、计划、影响、保证” 在词类的问题上,学者们地看法不一。但 单音节不会出现此类的问题。 现代汉语的单音节动词与双音节动词(具有 不同程度的名词性) 读——阅读 ——阅读 等——等待 来——到来 ——等待 ——到来 盼——盼望 ——盼望 赔——赔偿 停——停顿 ——赔偿 ——停顿
在“动补+宾”的结构中,补语的音节数直 动补+ 接决定结构的合法性。 他累弯了腰。 他累弯曲了腰。 小红哭哑了嗓子。 小红哭嘶哑了臊子。 张三打碎了杯子。 张三打粉碎了杯子。 这些单纯从语法和语义上是无法解释的。
三、语音对句法结构、语义理解的影响 A 语音停顿 年轻的妻子死了丈夫发誓不再结婚。 咬死了猎人的狗。 B语音的轻重 我想起来了。 小王一个上午就完成了一项工作。
如:我去去就回来。 我出去出去就回来。 老师敲敲讲桌,要大家仔细听。 老师敲敲讲桌,要大家仔细听。 老师敲击敲击讲桌,要大家仔细听。 老师敲击敲击讲桌,要大家仔细听。 单音节动词重叠的比例大。 C、形容词 单音节和双音节在重叠形式上不 同。单音节的形容词大多可以重叠,但双 音节的形容词大概只有10%可以重叠。音 音节的形容词大概只有10%可以重叠。音 节节律严重制约着形容词的构形形态。 D、量词 无论是动量词还是名量词,无论是 固定量词还是临时量词,只有单音节能重 叠。
根据现代语义学理论,词的词汇意义是可 以分解的,它是若干个义素的集合,有些 义素决定该词与其它词类的搭配关系。 目前的研究,人们对语义特征的提取主要 集中在名词 动词和形容词上。 集中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上。 名词、 学者们提取名词 学者们提取名词语义特征主要有:[+-人类] 名词语义特征主要有:[+-人类] [+-动物] [+-具体] [+-生命] 等。 [+-动物] [+-具体] [+-生命] 具有[ 人类] 具有[-人类]语义特征的名词不能充当动 作“说、笑、走、”等的主语;而[+人类] 说、笑、走、”等的主语;而[+人类] 特征的名词都可以。

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词 汇

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词       汇

二 同义义场和同义词
(一)同义义场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语义场,叫同义义 场,其中的各个词叫做同义词。 • 等义词:青霉素——盘尼西林 铁路——铁道 自行车——脚踏车 • 近义词:坚决——坚定 人际——人间 愤怒——愤慨 愉快——高兴 只要有一个重要义项相同,就可以成为同义词。
(二)同义词的差别
2、顺序义场
• 各成员按某种固定的顺序排列: “大学——中学——小学” “初赛——复赛——决赛” “助教——讲师——教授” • 循环义场: “春——夏——秋——冬”
3、关系义场
一般两个成员组成,二者处于某种关系 的两端,互相对立互相依靠。 老师——学生 父母——子女 丈夫——妻子 哥哥——弟弟 左边——右边 上——下 来——去 交——接
(二)语义场的层次
上位词 下位词 人 工人 农民 士兵 商人 文教员
下位词 木工 瓦工 电工 车工 父亲 儿子 爷爷 〈 〈 〈 母亲 女儿 奶奶 都没有共同的上位词。 语义场主要是由同一层次的各词构成。
(三)语义场的种类
1、类属义场 类属义场的成员同属于一个较大的类: 桌子——椅子——板凳=同属于家具类 汉语中类属义场所概括的事物,往往超过 所列举的事物的总和。如: “桌椅板凳”实际可代表一切家具。
安慰 牺牲 和气 奉献
勾结 守财奴 丑陋 懒惰 理由 结论 士兵 牛黄
(2)语体色彩
• 书面语色彩: 投入 机遇 凝聚 信念 侵犯 心态 反思 珍重 悼念 风貌 腾飞 神往 • 口语色彩: 明儿 脑袋 身子骨 巴不得 纳闷儿 聊天儿 害臊 数落 白搭 使坏 • 教材例句(264页)
(3)形象色彩
义素分析的运用
义素分析可以突出显示词意义之间的异同及联系, 可以按照异同关系整齐地排成矩阵图:

语言学中的语法与词汇

语言学中的语法与词汇

语言学中的语法与词汇语言学作为研究语言的学科,主要关注语言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语法和词汇这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语法是语言中对词汇的组合和句法结构进行规范的一套规则,而词汇则是构成语法的基本单位。

本文将从语法和词汇的角度来探讨它们在语言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一、语法语法是研究句法结构的规则和规范的学科,用来描述语言中的词汇如何进行组合形成句子和短语。

它包括了词汇的分类、句子的结构、词序规则等等。

语法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语言结构和句子构成的规则,以便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语言。

1. 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是句子中各个词汇之间的关系,包括主谓关系、宾语关系、定语关系等。

语法通过规定这些结构的形式和顺序来确定句子的合法性。

在不同的语言中,句法结构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有着一定的规律和规范。

2. 词序规则词序规则是语法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规定了词汇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

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词序规则,如主谓宾、主宾谓等。

语法通过这些规则来保证句子的逻辑和语义的准确传达。

3. 语法功能语法的主要功能是使人们能够理解和表达语言。

它规定了语言的结构和句子的组成规则,使得人们能够根据这些规则来理解和解读语言。

同时,语法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准确和系统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二、词汇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它由各种不同的词汇类别组成,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词汇是语法的基础,也是语言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词汇类别不同的语言包含着不同的词汇类别,这些类别常常以词性来划分,如中文中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

词汇类别不仅反映了语言中的事物、动作和属性等概念,也为语法提供了基本的构建材料。

2. 词汇的功能词汇除了代表具体的事物和概念外,还具有一定的语法功能。

词汇的选用和使用能够改变句子的句法结构和意义,使得表达更加精确和准确。

同时,不同的词汇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和搭配规则,这些规则对于语言的正常理解和使用非常重要。

3. 词汇的学习和应用词汇的学习和应用是学习一门新语言的基础。

语法与词汇

语法与词汇

Even as a girl, to be her life, and theater audiences were to be her best teacher. (01) A. performing by Melissa were B. it was known that Melissa’s performance were C. knowing that Melissa’s performances were D. Melissa knew that performing was
2.1 作宾语
只能加+ to do
aim, agree, arrange, ask, afford, apply, attempt, beg, claim, choose, dare, decide, demand, desire, determine, elect, endeavor, bother, care, fail, decline, guarantee, happen, hesitate, hope, hurry, long, manage, offer, pretend, plan, plot, premise, presume, proceed, refuse, request, resolve, seek, strive, tend, threaten, undertake, etc.
It is imperative/recommended students their term paper on time. (-2004,1994 年) A. hand in B. would hand in C. have to hand in D. handed in
(4)在lest, for fear that 等引导的状语从句中, 通常用 should + do, 其中should 可以省略。

词汇与语法

词汇与语法

词汇与语法词汇与语法在语言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构建语言的基石,也是交流的基础。

本文将从词汇与语法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它们的定义、作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词汇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它指的是一种语言中的单词、短语以及构词法规则。

一个人掌握的词汇量越丰富,他的表达能力就越强。

词汇的选择能够影响语言的准确性、丰富性和表达力。

一个合适的词汇能够让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具体和精确。

例如,当我们描述一幅美丽的风景时,使用形容词"绚丽"、"壮观"、"宏伟"等,能够更好地传达我们的感受,使听者或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意思。

除了词汇,语法也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语法是一种规则体系,规定了词汇如何组合成句子,以及句子如何组合成段落和篇章。

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表达语言的逻辑关系和结构。

正确的语法使用能够确保我们表达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例如,使用正确的时态、语态和句子结构,能够使我们的语言更加规范、流畅和易于理解。

词汇和语法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是交流的基础。

只有使用准确的词汇和正确的语法,我们才能够确保我们的意思被准确地传达给他人。

其次,它们是知识的媒介。

通过学习和掌握词汇和语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语言中的知识和信息。

再次,它们是思维的工具。

词汇和语法的运用能够帮助我们整理和表达思维,促进我们的逻辑思考和创造力发展。

然而,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与应用并非易事。

首先,词汇的学习需要大量的积累和运用。

我们可以通过词汇书、阅读和实践等方式来扩展词汇量。

其次,语法的学习需要掌握一定的规则和知识。

我们可以通过语法书、语法课程和语法练习来提高语法水平。

此外,词汇和语法的应用也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反馈。

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写作和阅读等方式来提高我们的词汇和语法运用能力。

词汇与语法是语言学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们的选择能够影响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力;而语法是语言的规则体系,它们的正确使用能够保证语言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语言学知识点汇总

语言学知识点汇总

语言学知识点汇总语言,作为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其研究领域广泛且深入。

语言学就是对语言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它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从语音、语法到语义、语用,从语言的历史演变到不同语言之间的比较,从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到语言的习得和教学。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语言学的知识世界。

一、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物理特性和人类发音器官如何产生语音的学科。

语音的物理特性包括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

音高决定了声音的高低,比如汉语中的声调就是通过音高的变化来区分意义的。

音强则影响声音的响亮程度,例如重音在很多语言中都有着重要的语法和语义作用。

音长指声音的持续时间,像日语中元音的长短就可能导致词义的不同。

音色使得我们能够区分不同的声音,比如元音和辅音就具有不同的音色特点。

人类的发音器官包括肺、气管、喉头、声带、口腔、鼻腔等。

通过这些器官的协同作用,我们发出各种不同的语音。

例如,元音是在发音过程中气流不受阻碍而发出的音,而辅音则是气流在某个部位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

了解语音学的知识,对于语音的识别、语音合成以及语言教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音系学音系学关注的是语言中的语音系统和语音模式。

它研究语音在特定语言中的组合规则和分布规律。

例如,在英语中,“th”这个音的发音有清辅音θ和浊辅音ð之分,它们在单词中的出现是有一定规则的。

音系学还研究音位,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比如,在汉语普通话中,“爸”bà和“怕”pà,“b”和“p”就是两个不同的音位。

音系规则也是音系学的重要内容,比如同化、异化、弱化等。

同化是指一个音受到相邻音的影响而变得与其相似,异化则是为了避免发音上的相似而产生的变化,弱化则常常导致某些音在快速或非重读音节中变得不那么清晰。

三、语法学语法学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则,包括词法和句法。

词法关注词的构成和形态变化。

例如,英语中的名词有复数形式的变化,动词有时态、语态、人称和数的变化。

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 冲刺课_第3课_词汇串讲

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 冲刺课_第3课_词汇串讲

冲刺 --- 词汇词汇词汇(1)一、词汇词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二、词汇单位语素、词和词的构成、固定短语三、语素1、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例如:书、马虎它们不能分解成更小的有意义单位。

现代汉语的语素大部分是单音节的,也有双音节的,还有多音节的(一般是外来词,如“奥林匹克”)2、确定语素可以采用替代法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否语素的语言单位注:两种替代缺一不可,如蝴蝶;在替代中保持意义的基本一致,如马虎。

3、语素的分类(1)按音节: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2)按语素的构词能力,可以分为三种A、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自由语素。

许多自由语素也能够和其他语素自由组合成词。

如地、牛、火B、半自由语素:不能单独组成词,只能同其他语素自由组合成词,在构词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半自由语素,如民、语、言、操C、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而且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固定的语素叫不自由语素,如阿、们、子四、词定义词是由语素充当,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

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子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

词的构成词是由语素构成的。

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词根是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加在词根上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叫词缀。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1)单纯词A、单音节的:如天,江B、多音节的a、连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b、双声的: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

如参差,仿佛c、叠韵的: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的连绵词。

如烂漫,从容d、其他:如蝴蝶,芙蓉e、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相叠而构成。

如猩猩,潺潺f、音译外来词:如葡萄,歇斯底里(2)合成词A、复合式:至少要有两个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从词根和词根之间的关系看,分五种类型:a、联合型:如途径、国家b、偏正型:如火红c、补充型:如提高,车辆d、动宾型:如司机、注意e、主谓型:如地震,日食,民主B、重叠式:如姐姐,仅仅,刚刚C、附加式:a、词缀+词根:老虎,阿姨b、词根+词缀:刀子,来头,鸟儿此外,还有词根和一个叠音词缀结合的,如红通通(的)五、短语短语是词和词的语法组合,可以单说或单用,但它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它是可以分割的,中间往往能插入别的造句成分(即扩展)。

近代汉语语法和词汇研究综述

近代汉语语法和词汇研究综述

近代汉语语法和词汇研究综述【摘要】:近代汉语上承古代汉语,下启现代汉语,是汉语历史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

蒋绍愚先生的《近代汉语研究概况》1979年版,对1979年以前近代汉语的研究情况作了一次总结和梳理。

1979年以后,很多的学者投入到近代汉语的研究中来,并发表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论文。

文章对这一部分论文进行了一次梳理、总结和概括。

【关键词】:近代汉语;语法;词汇;综述近代汉语上承古代汉语,下启现代汉语,是汉语历史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

近代汉语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关于近代汉语的分期,一直以来学界都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论。

关于下限,诸家的看法比较接近,分歧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上限的划分。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六朝说;二,隋末唐初说;三,晚唐五代说;四,自宋开始说;五,宋末元初说。

其中,比较科学的分法应该是晚唐五代说。

吕叔湘《近代汉语读本》序言:”用当时口语作基础,而或多或少地搀杂些文言成分的作品是直到晚唐五代才开始出现的(如禅宗语录和敦煌俗文学作品)。

因此,我们建议把近代汉语的开始定在晚唐五代,即第九世纪。

”(一)语法研究1. 虚词研究分析近代汉语的语法,离不开对虚词的考察。

于江的《近代汉语”和”类虚词的历史考察》一文,考察了近代汉语”和”类虚词”共”、”连”、”和”、”同”、”跟”的来源及发展,对前人和时贤的一些看法有所补充和修正。

钟兆华《论疑问语气词”吗”的形成与发展》:”吗”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是现代汉语里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

它的用法可以概括为二:(1),用于是非问句末尾;(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前辈学者对此曾作过一些探讨,认为”吗”是直接由语气词”么”演变过来的。

”么”是”吗”的较古形式。

有的认为疑问语气词”吗”始见于《红楼梦》。

作者通过对唐以来带”么”字的诗歌的考察,列举了充分的证据说明了,虽然字形或用”么”,或用”嘛”、”麻”,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分别,它们都不过是”吗”字的不同形体而已,用以表述(ma)这么个疑问语气。

英语语法与词汇详解devastating

英语语法与词汇详解devastating

英语语法与词汇详解devastating1)adj. (形容词)2)中文释义:毁灭性的,令人悲痛的;3)前缀:de- = not;removal;down --> 表示否定;除去;向下;4)词根:vast = empty --> 空;4)后缀:-ing = 构成形容词或名词;5)vt. (及物动词)devastate:彻底破坏,使极度痛苦;6)记忆:由devastate派生的形容词-> 破坏性强的,震惊的,深刻的;1)Acid rain has a devastating effect on the forest.①-> 译文:酸雨对森林的破坏力极大。

②-> acid:n. 酸,迷幻药;adj. 酸性的,酸味的,尖酸刻薄的;③-> effect:n. 影响,结果,特效,效果,财产;vt. 引起,使发生;2)We pray for the Americans impacted by the devastating storms and wildfires that struck our nation.①-> 译文:毁灭性的风暴和野火重创了美国,我们为那些灾民祈祷。

②-> pray:vi. & vt. 祈望,祈求;祈祷,祷告;③-> impacted :adj. 无法长出的;压紧的;装填结实的;无间隙的;陷在颚骨中长不出来的(牙齿);挤入的;人口稠密的;公共设施紧缺的;财政困窘的;影响④-> struck :strike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strike:vt.打;迷住;采取;删除;停止;vi.打;罢工;着火;走;划桨;努力;突然开始;打扰⑤-> pray for:为... 祈祷3)An earthquake beneath the sea floor created the devastating tsunami that hit Japan.①-> 译文:海底地震造成了日本毁灭性的海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法与词汇
1.Their victory is out of __C___, for they’ve lost too many men.
A question
B questions
C the question
D a question
2.“Where is your father?”“Oh, __B _______”.
A he here comes
B here he comes
C here comes he
D here does he come
3.Which is the largest number of the following? __C_____.
A Fifty percent
B Two divided by three
C Zero point eight
D Seventy percent
4.The company is very famous ____A__ the high quality of its products.
A for
B in
C by
D with
5.Our factory has___D______.
A. many fire equipments
B. much equipment of fire
C. many equipments of fire
D. much fire equipment
6.My teacher was made ___A___ his teaching because of his poor health.
A to give up
B give up
C given up
D giving up
7.Sometimes people just say eight-fifteen _D____ a quarter past eight.
A out of
B ahead of
C because of
D instead of
8.I feel very helpless to see the ___B__ telephone bill.
A including
B increasing
C declaring
D decreasing
9.I haven’t seen her for years, but I could still __A___ her voice on the phone."
A recognize
B realize
C hear
D know
10.When I got up this morning, I felt the temperature had____C______.
A sunk
B fallen
C dropped
D lowed
11.The mountain is __A____ 6.3 kilometers high, but it is not the highest one.
A nearly
B near
C neat
D neatly
12.Frankly, I’d rather you __A____ anything about it for the time being.
A didn’t do
B don’t do
C will not do
D do
13.Now we may be able to say __B____ between music and noise.
A that what the difference
B what the difference is
C the difference is what
D what is the difference
14.Mary realized she____C_____
A is made fun of
B was making fun of
C was being made fun of
D is being made fun of
15. It ___A_____ this way.
A used to be done
B is used to doing
C is used to do
D used to do
16. I __C______ stay home than go to the cinema.
A would prefer
B would better
C would rather
D had better
17. Darwin did not mean to attack people’s different religious __B______.
A belief
B beliefs
C believes
D believs
18.“How did you pay the workers?”“As a rule, they are paid by __C____.”
A hour
B an hour
C the hour
D hours
19. We must try to avoid these mistakes _D_____.
A repeat
B repeating
C be repeated
D being repeated
20. Knowledge is more precious than __D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