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的非脑神经核

合集下载

脑干内部结构:脑神经、非脑神经核团

脑干内部结构:脑神经、非脑神经核团

4、副神经核accessory nuc.
位于脊髓上5~6个颈节前角的背外侧 受双侧皮质控制,发出纤维组成副神经。 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损伤表现为头不能向对侧转,肩不能 上提。
疑核nucleus amibiguus
副神经核accessory nuc.
3 一般内脏运动柱:之间,近界沟处,4个核团
功能:支配平滑肌、心肌、腺体
躯体运动柱
1、动眼神经核oculomotor nuc. 位于中脑上丘水平 受双侧大脑皮质支配,发出纤维组 成动眼神经。 支配眼球外肌(除外直肌、上斜肌) 损伤表现: 上睑下垂
眼外下斜视
动眼神经核 oculomotor nuc.
2、滑车神经核trochlear nuc. 位于中脑下丘水平
受双侧皮质支配,发出纤维组 成滑车神经。
表情肌
IX, X, XI 腭咽喉肌
副N
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
脊髓根
副神经(颅根)
特殊内脏运动柱 1、三叉神经运动核motor nuc.of trigeminal n.
位于脑桥中部 受双侧皮质控制,发出纤维组成三叉神经。 支配咀嚼肌 损伤表现为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
2、 面神经核nucleus of facial n. 位于脑桥中下部 上部接受双侧皮质控制,下部接受对 侧皮质控制;发出纤维组成面神经。 支配面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 镫骨肌
损伤表现为面瘫(额纹消失,眼裂不 能闭和,鼻唇沟变浅,口角偏向健侧)
三叉神经运动核 motor nuc.of trigeminal n.
面神经核 nucleus of facial n.
面神经膝
3、疑核nucleus amibiguus 位于延髓上部
受双侧皮质控制,发出纤维组成舌咽、 迷走神经。 支配腭、咽、喉肌和气管上部横纹肌 损伤表现为吞咽、发声困难。

脑干内部结构:脑神经、非脑神经核团

脑干内部结构:脑神经、非脑神经核团
症状
脑干肿瘤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面部麻木、肢体无力等。
治疗
脑干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开颅手术 或微创手术来切除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主要是通过放疗和化疗来杀死癌细胞,控制 病情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协调肢体动作和姿势平衡。
中脑脑神经核团
参与视觉和听觉的整合。 调节瞳孔反射和光适应。
参与觉醒和睡眠的调节。
02
非脑神经核团
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是脑干内部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它由神经元和神经纤 维交织而成,形成一个复杂的网
络。
网状结构的主要功能是传递和处 理各种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信 息,协调和整合不同脑区之间的
活动,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
网状结构中的神经元通过突触连 接,传递信息,这些连接可以调 节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活动,从而
影响大脑的功能。
丘脑
丘脑是脑干中的一个重要核团,它位 于下丘脑和大脑皮质之间。
丘脑还可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 参与情感、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调节。
丘脑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和传递来自身体各 部位的感觉信息,以及将感觉信息传递到 大脑皮质,以产生相应的感觉和知觉。
脑干内部结构
目录
• 脑神经核团 • 非脑神经核团 • 脑干内部结构的生理功能 • 脑干内部结构的损伤与疾病
01
脑神经核团
延髓脑神经核团
包含呼吸、循环、消 化、吞咽等基本生命 功能的调节中枢。
协调自主神经系统功 能。
控制躯体、听觉和平衡感的传导。 调控眼球运动和面部表情。
03
脑干内部结构的生理功能
调控运动功能
脑干中的网状结构包含许多神经 元和神经纤维,这些结构对运动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脑干中的7种核团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脑干中的7种核团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脑干中的7种核团
脑干中作为脑神经的神经元胞体及树突的聚集部位相继形成如下7种核团以作为各个脑神经的的生理活动中心。

下边就核团及功能的对应关系总结如下:
一、一般躯体运动核:
1.动眼神经核:位于中脑上部,受双侧大脑皮质控制,发出一般躯体运动纤维穿脚间窝出脑参与构成动眼神经,支配除外直肌和上斜肌之外的眼肌,即上、下、内直肌及下斜肌和上睑提肌。

损伤表现:上睑下垂,眼外下斜视。

2.滑车神经核:位于中脑下部,受双侧大脑皮质控制,发出一般躯体运动纤维在上髓帆内左右交叉后,经下丘下方出脑组成滑车神经,支配眼上斜肌。

损伤表现:眼内上斜视。

3.展神经核:位于脑桥下部,面神经丘的深面。

受双侧大脑皮质控制,发出一般躯体运动纤维经延髓脑桥沟内侧出脑构成展神经,支配眼的外直肌。

损伤表现:眼内斜视。

4.舌下神经核:位于延髓上部、舌下神经三角的深面。

受对侧大脑皮质控制,发出一般躯体运动纤维经锥体与橄榄之间出延髓组成舌下神经,支配同侧舌内、外肌的随意运动。

损伤表现:伸舌偏向患侧,舍肌萎缩。

二、特殊内脏运动核:
1.三叉神经运动核:位于脑桥中部,室底灰质的腹外侧。

受双侧大脑皮质控制,发出特殊内脏运动纤维组成三叉神经根加入三叉神经,支配咀嚼肌、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等由鳃弓衍化的骨骼肌。

损伤表现: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

2.面神经核:位于脑桥下部,脑桥被盖的腹外侧。

发出特殊内脏运动纤维绕过展神经核背侧形成面神经膝,转向腹外侧经面神经核外侧出脑构成面神经,支配面部表情肌。

其中眼裂。

系解复习题 重难点

系解复习题 重难点

一、骨学简答:1 试述颅底内面观各孔裂的名称及通过的结构。

2 胸椎椎骨的特征?3 为什么说骨是器官?名词解释:翼点、尺神经沟、锥隆起、界线、颅囟重点:1 颅底孔裂2 肱骨上端、股骨上端结构3 鼻旁窦难点:1 眶的交通2 翼腭窝、翼腭孔3 椎骨4 筛骨、颞骨、蝶骨二、关节学简答:1 试述肩关节的构成、构造和运动。

2 试述髋关节的构成、构造和运动。

3 试述膝关节的构成、构造和运动。

4 试述颞下颌关节特点和运动。

5 试述椎骨间的连接。

名词解释:椎间盘、Chopart 关节、半月板、覆膜重点: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椎间关节难点:椎骨间连接三、肌学简答:1 试述肌的形态、结构及其辅助装置。

2 试述膈肌的起始、孔裂和通过的结构。

3 试述肩关节的肌肉名称及起止点。

名词解释:斜角肌间隙、白线、腹股沟管、海氏三角、三角胸肌间沟、三边孔、四边孔、股管、骨间肌、蚓状肌、股三角、收肌管、梨状肌上孔、血管腔隙重点:膈肌、面肌、腹壁肌、咀嚼肌、胸肌、背肌难点:手肌的分群、神经支配和功能四、内脏学总论五、消化系统简答:1 试述咽的分部。

2 试述食管的狭窄。

3 试述十二指肠的分部。

4 试述阑尾的位置和体表投影。

5 何谓内痔、外痔、混合痔?6 试述胆汁的产生与排出途径。

名词解释:牙式、Vater壶腹、Oddi括约肌、Treitz韧带、McBurney点、肛管、第一肝门、第二肝门、 Glisson系统、Calot三角、十二指肠大乳头重点:1 十二指肠分部2 结肠的特征3 直肠与肛管的区别4 肝脏的结构和功能5 肝脏的血液供应难点:肝脏的结构和功能、Glisson系统、肝段六、呼吸系统简答:1 试述鼻旁窦及其开口2 试述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名词解释: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易出血区、弹性圆锥、气管隆嵴、声门、声带、肺门、肺根、纵隔、支气管肺段、胸膜、胸腔、胸膜腔、肺韧带重点:1 气管及支气管的组成,分支。

2 肺的结构和形态。

脑的解剖与功能

脑的解剖与功能

脑的解剖与功能脑的解剖与功能脑位于颅腔内,表面凹凸不平,由端脑、间脑、小脑和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四部分组成。

脑的形态结构比较复杂,不同解剖部位具有不同的功能,不同部位发生病变也会引起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了解和掌握这些解剖关系及其脑的血液循环对确定病变部位、病变程度、病因病理,以及指导临床和康复治疗有很大帮助。

一、脑干(一)概述脑干是位于脊髓和间脑之间的较小部分,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组成。

脑于位于颅后寓前部,其中延髓和脑桥的腹侧邻接颅后窝前部的斜坡,背面与小脑相邻。

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围成的腔隙为第四脑室,其向下续于延髓和脊髓的中央管,向上接中脑的中脑水管(图1-1)。

图1-1脑的正中矢状切面图1-2 脑干外形(腹侧面)图1-3脑干外形(背侧面)和脊髓一样,脑干的内部结构主要由灰质和白质构成,但较脊髓更为复杂,同时还出现了大面积的网状结构。

和脊髓相比较,脑干的内部结构出现了如下的变化特征:1.延髓下部的结构类似脊髓,中央管依然保留,但逐渐移向背侧。

至延髓上部及脑桥,中央管由背侧向两侧展开成菱形窝,和小脑共同围成第四脑室。

因而原先围绕在中央管周围的灰质也相应向两侧展开,分布于菱形窝表面而变成第四脑室的室底灰质;同时,脊髓灰质内由前角至后角依次为躯体运动核、内脏运动核和感觉性核团的腹、背排列关系.在脑干的室底灰质内则变成了由中线向两侧的内、外侧排列关系。

脊髓内围绕在灰质周围的白质结构至脑干中部则被推挤到脑干的腹外侧部。

这样,脊髓内灰质和白质的内、外排列关系在脑干的大部分区域则变成了背、腹排列关系。

2.脑于内的灰质不再像脊髓内的灰质那样相互连续成纵贯脑干全长的灰质柱,而是聚合成彼此相互独立的各种神经核。

3.脊髓灰质的神经核团基本上都与脊神经相联系;而脑干灰质的神经核团除包含与脑神经直接联系的脑神经核外,由于经过脑干的上行或下行的长纤维束以及脑干与小脑联系的纤维,有的终止于脑干,有的则在脑干内中继,因此又出现了许多与纤维束中继有关的神经核团一中继核。

临床医学解剖学试题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医学解剖学试题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一、单项选择题1. 成人脊髓下端平A. 第二腰椎体上缘B.第一腰椎体下缘C.第三腰椎体下缘D.第四腰椎体上缘E.第五腰椎体上缘2. 第6 颈脊髓节平对A. 第4 颈椎B. 第5 颈椎C. 第6 颈椎D.第7颈椎E.第1胸椎3. 临床上进行腰穿是将针头刺入A.硬膜下隙B.硬膜外隙C.马尾D.蛛网膜下隙E.以上都不对4. 脊髓内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是A.骶中间外侧核B.中间内侧核C.胸核D.后角固有核E.中间外侧核5. 脊髓的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A.腰2〜4节中B.骶2〜4节中C.骶1〜3节中D.腰1〜3节中E.胸腰部侧角6. 传导精细触觉的是A.脊髓丘脑侧束B.脊髓丘脑前束C.薄束和楔束D. 脊髓小脑前束E.脊髓小脑后束7. 在脊髓胸5节(T5)以下不含有A.薄束B.楔束C.皮质脊髓侧束D.脊髓丘脑侧束E.脊髓丘脑前束8.脊髓后索损伤时A.闭眼能感受物体的大小B.闭眼能维持身体直立不摇晃C.闭眼不能确定各关节的位置D.闭眼能指鼻准确E. 受损伤的对侧有痛觉障碍9. 经脊髓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纤维束是A.皮质脊髓束B.脊髓丘脑束C.红核脊髓束D.薄束E.楔束10. 脊髓半边横断的表现有A.同侧触觉缺失B.对侧本体感觉缺失C.同侧温度觉缺失D.同侧痛觉缺失E.没有上述情况11.位于脑干腹侧面的结构是A.上丘 B .锥体C.内侧隆起D.迷走神经三角E.楔束结节12. 与脑桥相连的脑神经是A. 动眼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和面神经B. 展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三叉神经C. 三叉神经、展神经、舌下神经和前庭蜗神经D. 三叉神经、面神经、展神经和迷走神经E. 面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和前庭蜗神经13. 由中脑背侧出脑的脑神经是A.舌神经B.面神经C.前庭蜗神经D.动眼神经E.滑车神经14 .从锥体与橄榄之间的沟出脑的神经是A.舌咽神经B.迷走神经C.副神经D.舌下神经E.展神经15. 脑桥内的脑神经核有A.舌下神经核B.孤束核C.滑车神经核D.前庭神经核E.动眼神经核16. 延髓内的脑神经核有A.前庭神经核B.三叉神经运动核C.疑核D.展神经核E.面神经核17. 出脚间窝的脑神经是A.面神经B.动眼神经C.展神经D.滑车神经E.三叉神经18. 动眼神经副核发纤维支配A.舌下腺、颌下腺B.腮腺C.泪腺D.支配除外直肌和上斜肌以外的眼外肌E.睫状肌、瞳孔括约肌19. 第四脑室正中孔位于A.第四脑室脉络组织上B. 上髓帆C.下髓帆D.第四脑室脉络组织丛E.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尖端20. 面神经丘深部为A. 孤束核B.展神经核C.面神经核D.舌下神经核E.迷走神经背核21. 下列何结构属一般内脏运动核A. 迷走神经背核B.副神经核C.黑质D.面神经核E.孤束核22. 不属于副交感神经核的有A.孤束核B. 上泌涎核C.动眼神经副核D.迷走神经背核E.脊髓骶2 —4节段的中间外侧核23. 位于中脑的核团是A.蓝斑B.泌涎核C.孤束核D.齿状核E.黑质24. 脑神经的躯体感觉核包括A.孤束核B.三叉神经脑桥核C.下泌涎核D.滑车神经核E.动眼神经核25. 司舌下腺分泌的核有A.舌下神经核B. 上泌涎核C.面神经核D.红核E.下泌涎核26. 与迷走神经相关联的核团是A.副神经核B.下泌涎核C.下橄榄核D.三叉神经脑桥核E.三叉神经脊束核27. 脑干内的非脑神经核A.三叉神经运动核B.动眼神经副核C.红核D.展神经核E.动眼神经核28. 传导听觉的丘系是A.外侧丘系B.内侧丘系C.脊髓丘系D.三叉丘系E.都不是29. 与面神经有关的神经核A.动眼神经副核B.下泌涎核C.下橄榄核D.孤束核E.红核30. 一般和特殊(味觉)内脏感觉纤维的终止核是A.下泌涎核B.疑核C.孤束核D.迷走神经背核E.上泌涎核31. 孤束核接受哪些脑神经的传入纤维A. V>W和X脑神经B. VD>W>X脑神经C. VD>K和X脑神经D.区、X和刘脑神经E. V、W和X脑神经32. 疑核发出的纤维加入A. VD>W>K脑神经B. VD>K>X脑神经C.毗、区、X脑神经D. IX>X脑神经E. IX>X>>脑神经33. 在脑干某横断面上可见锥体束外侧出现下橄榄核,中央管敞开成为第四脑室,第四脑室底的灰质内,从外向内依次可见到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背核、孤束核,疑核位于下橄榄核和第四脑室周围灰质间的网状结构内,前庭核与小脑下脚相邻,此切面可能是A.中脑上丘阶段切面B.延髓橄榄中部切面C.脑桥中部切面D.中脑下丘阶段切面E.延髓锥体交叉切面34. 脑干上属于下运动神经元的核团是A.副神经核B.黑质C.三叉神经中脑核D.迷走神经背核E.红核35. 关于内侧丘系在脑干各部内的位置描述何者是错误的A. 在延髓位于中线和下橄榄核间,锥体背侧B. 发出该束神经纤维的细胞体位于同侧薄束核和楔束核内C. 内侧丘系向上终于丘脑腹后外侧核D. 内侧丘系的纤维在中脑上丘位于红核背外侧E. 内侧丘系在脑桥经过斜方体36.在延髓的躯体运动核是A •疑核B •副神经核C.迷走神经背核D.展神经核E.舌下神经核37. 在脑的离体标本,哪个部位能观察到间脑A.脑的背侧面B.脑的腹侧面C.脑的前面D.脑的后面E.脑的外侧面38. 丘脑腹后内侧核接受的纤维束是A.三叉丘系B.内侧丘系C.脊髓丘系D.听辐射E.视辐射39. 新小脑的传入纤维来自A.齿状核B.前庭核C.红核D.脑桥核E.顶核40. 不属于上丘脑的结构是A.松果体B.丘脑间粘合C.缰三角D.缰连合E.丘脑髓纹41. 属于后丘脑的结构是A.缰连合B.松果体C.丘脑枕D.乳头体E.外侧膝状体 42 下列何结构不属于特异性中继核团A.中线核B.腹后内侧核C.腹后外侧核D.腹外侧核E.腹前核43. 缘上回位于大脑的A.颞叶B.岛叶C.额叶D.枕叶E.顶叶 44. 与大脑相连的脑神经是A.嗅神经B.视神经C.眼神经D.动眼神经E.滑车神经45. 新纹状体是指A.尾状核和豆状核B.尾状核和苍白球C.尾状核和豆状核的壳 D.苍白球和豆状核的壳E.尾状核和杏仁体 46 .关于基底核的正确描述是A. 又称新纹状体B. 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和杏仁体C.是大脑髓质中的灰质团块E. 参与组成边缘系统47. 听区位于D. 运动性语言中枢E.视觉性语言中枢49. 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A.颞中回后部B.颞上回后部C.角回D.颞横回E.额下回后部50. 书写中枢位于A.缘上回B.额中回后部51. 阅读中枢位于A.距状沟上、下的枕叶皮质D.额中回后部E.额下回后部 D.包括纹状体,屏状核 A.颞下回 B.角回 C.缘上回D.颞横回E.颞上回 48.颞横回是A.视觉中枢B.听觉中枢C.感觉性语言中枢 C.颞上回后部D.额下回后部E.角回B.角回C.缘上回52. 皮质核束经过A. 内囊前肢B.内囊膝C.内囊后肢D.锥体交叉E.都不是53. 通过内囊前肢的纤维束是A.额桥束B.皮质脊髓束C.丘脑皮质束D.皮质核束E.皮质红核束54. 通过内囊后肢的纤维束是A.额桥束B.皮质脊髓束C.内侧丘系D.皮质核束E.三叉丘脑束55. 病人劳动时突然昏倒,意识恢复后,发现右侧上下肢瘫痪,检查见右侧肢体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右半身深感觉和浅感觉丧失,右侧视野同向性偏盲,问损伤下列何结构出现上述情况A.脊髓左侧半横断B.左侧内囊C.左侧脑桥D.左大脑皮质E.左侧中脑56. 左侧内囊膝部损伤可出现A.左侧额纹消失B.伸舌时舌尖偏向右C.左侧肢体偏瘫D. 口角偏向右侧E.右侧额纹消失57. 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通路的交叉部位在A.脊髓外侧索内B.斜方体C.延髓中央灰质腹侧D.锥体交叉E.脊髓白质前连合58. 哪些感觉传导通路不是由3 级神经元组成的A.躯干四肢皮肤的精细触觉B.非意识性本体觉C.头面部的痛温觉和触觉D. 意识性本体感觉E. 视觉59. 头面部浅感觉传导路的第二级神经元在A.三叉神经节B.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C.三叉神经中脑核D.丘脑腹后内侧核E.丘脑腹后外侧核60. 关于头面部痛温觉和触压觉传导通路的3 级神经元,下列哪个不正确A.三叉神经脑桥核B.三叉神经脊束核C.丘脑腹后内侧核D.三叉神经节细胞E.三叉神经运动核61. 视交叉中央部损伤出现A.双眼颞侧半视野偏盲B.双眼同侧半视野同向性偏盲C.双眼鼻侧半视野偏盲D.同侧眼鼻侧半视野偏盲E.对侧眼鼻侧半视野偏盲62. 右侧视束损伤可造成A.左眼全盲B.右眼全盲C.双眼颞侧半视野偏盲D.左眼鼻侧及右眼颞侧视野偏盲E.右眼鼻侧及左眼颞侧视野偏盲63. 瞳孔对光反射A. 一侧视束损伤,光照健侧眼,患侧瞳孔不缩小B. —侧视神经损伤,光照健侧眼引起双眼瞳孔缩小C. 一侧动眼神经损伤,光照健侧眼,两侧瞳孔都不缩小D. 顶盖前区是瞳孔对光反射的唯一中枢E .睫状神经节发出的纤维支配上睑提肌64. 皮质核束A.起于中央前回上部的巨型锥体细胞B.通过内囊后脚C. 面神经核的下半部和舌下神经核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支配D. 损伤时出现弛缓性瘫痪(软瘫)E.先换神经元,然后再交叉65. 皮质脊髓侧束A. 包含主要发自顶叶皮质细胞的纤维B. 包含主要与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终止的纤维C. 由交叉的纤维组成D. 起于脑桥E. 远端终止于对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66. 皮质脊髓侧束A.纤维由中央前回下部发出B.在白质前连合交叉C.在锥体交叉处交叉D.支配对侧肢体运动E.支配同侧肢体运动67. 令患者闭眼,发现其右眼裂不能完全闭合,考虑可能是A.右侧面神经核上瘫,B.左侧视神经受损C.右侧面神经核下瘫D.右侧动眼神经受损E.右侧三叉神经受损68. 光照患者左眼引起双侧瞳孔缩小,而光照右眼,双侧瞳孔均不缩小,损伤的结构是A.右视束B.右视神经C.左视束D. 左视神经E.右动眼神经69. 关于锥体外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损伤后导致骨骼肌瘫痪B .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维持姿势和协调骨骼肌运动C .与锥体系联系紧密,功能协调一致D .从大脑皮质到皮质下中枢,结构复杂E. 种系发生比较古老70. 硬脊膜外隙A.为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的窄隙B.为硬脊膜两层之间的窄隙C.为硬脊膜与脊髓蛛网膜之间的窄隙D.内有脑脊液E.临床上常在此隙抽取脑脊液71. 关于硬脑膜的描述,何者是正确的A. 硬脑膜与颅底骨之间容易分开B. 颅部硬膜外血肿发生在硬膜外隙内C. 脑和脊髓的硬膜外隙互通D. 硬脑膜的内外两层伸入两大脑半球之间形成大脑镰E. 均不是72. 关于小脑幕的描述,错误的是A.前缘游离凹陷形成小脑幕切迹B.位于大脑与小脑之间C. 当小脑幕以上脑部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可形成小脑幕切迹疝D. 后缘处有直窦E.属硬脑膜形成的结构73. 直窦A.由矢状窦及岩上窦汇合而成B.行于大脑镰游离的下缘中C. 与大脑大静脉合成下矢状窦 C.行于大脑镰与小脑幕连接处E. 没有上述特点74. 穿经海绵窦内侧壁的脑神经是A. 川脑神经B. W脑神经C. V脑神经D.切神经E.叫脑神经75.通过海绵窦外壁的脑神经A. M、W、V、W对脑神经B. M、W、V对脑神经C. 对脑神经D. IH>W对及眼神经、上颌神经E. 对及眼神经76. 脑脊液渗入的结构是A.软脑膜B.脉络丛C.蛛网膜粒D.海绵窦E.硬脑膜77. 脑脊液循环途径中不经过A.蛛网膜下隙B.硬膜外隙C.蛛网膜粒D.第四脑室E.第三脑室78. 颈内动脉主要供应A.脑干B.大脑半球前2/3C.小脑D.间脑E.大脑半球后1/379. 大脑动脉环组成A. 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吻合而成B. 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而成C. 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颈内动脉吻合而成D. 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吻合而成E. 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吻合而成80. 直接汇入颈内静脉的结构是A.直窦B.横窦C.下矢状窦D.岩下窦E.上矢状窦二、多选题1. 孤束核A.位于界沟外侧B.内侧邻迷走神经背核C.下端达锥体交叉平面D .上部为味觉核E .下部为心-呼吸核2. 三叉神经脊束核A.位于三叉神经脊束的外侧B.发纤维形成三叉丘系C. 传导头面部皮肤和粘膜的痛、温觉D.发纤维至三叉神经节E.接受来自面神经和舌咽神经来的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3. 脊髓前角损伤后表现为 A.所支配的骨骼肌为弛缓性瘫痪 B.肌张力降低D.出现病理反射 E.腱反射亢进4 .延髓内与迷走神经有关的核团 A.三叉神经脊束核 B.疑核C.孤束核D.上泌涎核 E.前庭核5.与疑核有关的脑神经有 A.舌咽神经 B.展神经C.面神经D.迷走神经 E.舌下神经6 .新纹状体包括 A.壳B.苍白球C.尾状核D.杏仁体7.行程上涉及海绵窦的脑神经有 A.动眼神经B.滑车神经C.三叉神经眼神经E.展神经B. 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E.外观上舌左侧半比右侧半低平9. 躯干四肢精细触觉传导通路的 3 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A.脊神经节 B.丘脑腹后外侧核 C.薄束核D.下橄榄核 E.楔束核10. 躯干、四肢本体觉传导通路的传导束包括 A.薄束 B.楔束C.内侧丘系D.脊髓丘系E.丘脑中央辐射11. 下列哪些结构与躯体、四肢的痛温觉传导有关 A.脊神经节B.背外侧束C.脊髓灰质第I 、12. 头面部痛温觉传导的 3级神经元是D.三叉神经上颌神经 8.左侧舌下神经完全损害 A. 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 丧失D. 伸舌时舌尖向前下C.有肌萎缩E.屏状核C.舌前2/3味觉D.脊髓丘脑束E.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A.三叉神经节B.三叉神经脑桥核C.三叉神经运动核D.三叉神经脊束核E.丘脑腹后内侧核13. 脑干内交叉的纤维是A.内侧丘系B.三叉丘系C.脊髓丘系D.视交叉E.外侧丘系14. 视觉传导通路的3 级神经元有A.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B.节细胞C.双极细胞D. 外侧膝状体E. 顶盖前区15. 与瞳孔对光反射有关的结构A.视神经B.视束C.视辐射D.动眼神经副核E.睫状神经节16. 皮质脊髓束下行经过的部位A.内囊后肢B.延髓的锥体C.大脑脚底中3/5的外侧部D.脑桥基底部E.内囊膝17. 下列脑神经核团哪些是受双侧皮质核束支配的A.滑车神经核B.展神经核C.疑核D. 舌下神经核E.三叉神经运动核18. 在内囊处皮质核束损伤时,可出现的症状A. 病灶同侧眼裂以下面瘫B. 病灶对侧眼裂以下面瘫C. 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的对侧D.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的同侧E. 病灶对侧的咀嚼肌瘫痪19.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特点A.呈痉挛性瘫痪B.肌张力增高C.腱反射亢进D. 早期有肌萎缩E.可出现病理反射20.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可出现的症状A.肌张力降低B.早期出现肌萎缩C.腱反射亢进D.浅、深反射都消失E.无病理性反射21. 属于锥外体系皮质下中枢的是A.中脑被盖B.杏仁体C.前庭神核D.脑桥核E.下丘脑22.参与角膜反射的结构有A. 三叉神经脑桥核B.面神经核C.面神经D .三叉神经运动核 E.三叉神经的眼神经23.脊髓的动脉来源于A. 椎动脉B.肋间后动脉C.腰动脉D.颈内动脉E.脑膜中动脉24.参与大脑动脉环构成的是A. 大脑前动脉B.颈内动脉C.大脑中动脉D. 大脑后动脉E.前、后交通动脉25 属于硬脑膜形成的结构是A. 大脑镰B.上矢状窦C.海绵窦E.直窦D. 小脑幕26. 脑的血供来自A.脑膜中动脉B.颈内动脉C.颞浅动脉D.椎动脉E.颈外动脉27.行经海绵窦外侧壁的神经是A. 动眼神经B.眼神经C.上颌神经D.滑车神经E.展神经28. 大脑中动脉A. 来自颈内动脉B.中央支供应尾状核及内囊的前肢C. 中央支供应尾状核、内囊膝及内囊的后肢D. 供应岛叶E. 供应枕叶29. 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有A. 小脑下前动脉B.迷路动脉C.脑桥动脉D.小脑上动脉E.大脑后动脉30. 终池内含有A.马尾B.终丝C.脑脊液D.脉络丛E.静脉丛31. 硬膜外隙A.有脊神经根通过B.呈负压状态C.与颅内相通D.内含静脉丛E.内含脑脊液32. 椎动脉A.起自颈总动脉B.穿第6至第1颈椎横突孔 C .经破裂孔进入颅腔D .经枕骨大孔进入颅腔E. 入颅后,左、右椎动脉在脑桥与延髓交界处合成一条基底动脉 33. 与海绵窦相交通的是 A.翼静脉丛 B.眼上静脉 C.大脑中静脉D.岩上窦E.岩下窦34. 颈内动脉的分支有35. 大脑前动脉A.在大脑纵裂沿胼胝体沟向后行B. 皮质支分布于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面及其上外侧面的上部36. 脑脊液E. 只存在于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隙内 37. 属于一般内脏运动核的是38. 属于旧小脑的结构有39. 下列大脑皮质为语言中枢的是 A.额中回后部 B.额下回后部D.角回E.缘上回40.丘脑腹后外侧核接受哪些传导束纤维A. 大脑前动脉B. 大脑中动脉C. 大脑后动脉D. 后交通动脉E. 脉络丛前动脉C. 中央支供应尾状核D. 分布于内囊前肢E. 分布于豆状核前部A.为无色透明的液体B.功能上相当于外周组织中的淋巴C.有维持颅内压的作用D.最后回流到静脉A. 动眼神经副核B.上泌涎核C.下泌涎核D.迷走神经背核E.疑核A. 小脑蚓B.顶核C.球状核D. 栓状核E. 齿状核C.颞上回后部A. 内侧丘系 B .外侧丘系 C.脊髓丘系D. 三叉丘系 E .味觉纤维三、填空题1.脊髓位于_______ 内,上端在___ ____ 处与______ 相续,成人脊髓下端平 _______ 下缘。

神经核名词解释

神经核名词解释

神经核名词解释神经核是神经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结构,起着在信息处理、传递和调节神经冲动过程中关键作用的功能核团。

神经核通常由大量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突触连接,可以形成不同的神经网络,从而参与到多种神经功能的实现中。

神经核的分类根据其位置和功能特点,神经核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其中一些常见的神经核包括:1.基底核:位于大脑深部,主要参与运动控制方面的功能,是封闭回路的神经元集群;2.丘脑:位于间脑部位,对信息的筛选和传递起着重要作用,参与感知和调节功能;3.脑干核:位于脑干部位,主要控制呼吸、心跳等生命活动的调节;4.大脑皮层下核:位于大脑皮层下方,与情绪、记忆和学习等心理活动密切相关。

神经核的功能神经核在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神经途径传递信息,参与到行为、情绪、认知等方面的调节与表达中。

神经核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传递信号,形成神经回路,实现信息处理和动作执行功能。

此外,神经核还参与到多种生理过程的调节,如内分泌系统的控制、脑电活动的产生等。

神经核的疾病神经核的功能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

一些疾病如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等都与神经核的损害或退行性变化有关。

此外,神经核的发育异常或功能紊乱也可能导致认知障碍、行为异常等症状的表现。

因此,深入研究神经核的结构与功能,对于预防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综上所述,神经核作为神经系统中的重要结构,对于神经信息的传递、处理和调节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了解神经核的分类、功能和相关疾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为神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深入的参考。

神经核的研究将继续为神经科学领域带来新的突破与发展。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内部结构
延髓内侧丘系交叉横切面 延髓橄榄中部横切面 脑桥下部横切面 中脑下丘横切面
脑干代表性水平切面
延髓的代表性切面 锥体交叉平面 丘系交叉平面 橄榄中部平面 脑桥的代表性切面 脑桥下部平面 中脑的代表性切面 中脑上丘平面
锥体交叉平面
中央管及中央 灰质
锥体交叉 副神经核 薄束及薄束核 楔束及楔束核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的内部构造
脑干内部结构也是由灰质、白质和网状结 构组成,但远比脊髓复杂。
特点是:
①灰质不再连贯成柱,而成为分离断续的核 团,称为神经核。
②脑干的白质主要由纵行的纤维束构成,纤 维束在脑干内交叉传导,打乱了脊髓原来 的灰、白质的界限。
③在延髓上部和脑桥,原脊髓中央管周围的 灰质成为第四脑室的室底灰质。
蜗神 维在同侧外侧丘系中上行。 经核 外侧丘系的纤维终止于下
丘或内侧膝状体,换元后 将听觉冲动投至大脑皮质 听觉中枢。
脑干的白质
长的上下、行纤维 上、中、下小脑脚 核团间、核团与脑干外结构的联系纤维。
长的上行纤维
内侧丘系
薄束核和楔束核的细胞发出 纤维向前绕过中央管的腹 侧,在中线上与对侧者交 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 交叉后的纤维呈前后排列 行于延髓中线两侧、锥体 束的背方,再转折向上, 称内侧丘系,经脑桥和中 脑,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外 侧核。
皮质脊髓束在锥体下端,绝大 部分纤维左右交叉(锥体交 叉),交叉后的纤维至对侧脊 髓外侧索内形成皮质脊髓侧束, 小部分未交叉的纤维则在脊髓 前索内形成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脊髓侧束在下行过程中, 陆续至同侧各节段灰质,多 数纤维先止于脊髓灰质中间 神经元,中继后到前角细胞; 后者发出的运动神经纤维支 配四肢肌。少数纤维直接止 于支配肢体远端肌的前角细 胞,这与人体的精巧运动有 关。

【基础】神经系统口诀——脑

【基础】神经系统口诀——脑

【基础】神经系统口诀——脑脑脑在颅腔分六部,延髓脑桥中间小;大脑发达最重要,延髓桥中脑干称。

1.脑干内部结构脑干内部三结构,网状结构神经核,尚有一种更重要,上传下达纤维束。

脑干神经核神经核中分两类,脑神经核十八对;躯体运动有八对,六对躯体感觉核;其余四对内运核,上下涎核迷动副。

脑干六种非脑核,红核黑质与桥核;薄楔束核在延髓,蓝斑深处蓝斑核。

2.脑干连脑神经中脑三四连,脑桥五到八,九到十二对,需在延髓查。

3.小脑小脑位于颅后窝,可分蚓部两半球;半球下面扁桃体,紧邻延髓背侧面;颅压升高成脑疝。

内部结构神经核,最大一对齿状核。

肌肉协调体平衡。

4.间脑间脑位于中脑顶,背后丘脑下丘脑。

(1)背侧丘脑背侧丘脑灰质团,Y形髓板隔三部;内外侧核与前核,内核联系其它核;内脏活动前核管,外核感觉中继站。

(2)后丘脑丘脑后下后丘脑,分内外侧膝状体;功能定位各不同,内听外视有分工。

(3)下丘脑丘脑前下下丘脑,垂体漏斗连于它;视束相连视交叉,脑室侧壁神经核;副交感前交感后,内脏活动它调节。

5.大脑(1)分叶大脑左右半球成,三沟表面五叶分;额枕顶颞与脑岛,重要中枢在各叶。

(2)大脑皮质功能定位旁小叶前与前回,运动中枢四六区;旁小叶后与后回,感觉中枢一二三;对侧管理要知道,倒立人影要记清。

听中枢在颞横回,四十一二两区域;视中枢是十七区,枕叶内面距状沟;四十四区布洛卡,运动语言中枢区;大脑内面穹窿回,内脏活动切相关。

(3)基底核尾豆屏状基底核,尾豆合称纹状体;尾状核壳新纹状,旧纹状体苍白球。

(4)内囊尾背与豆夹内囊,投射纤维经此穿;水平切面侧X字,前脚后脚膝部分。

后脚穿经束较多,前部皮质脊髓束;中部丘脑顶叶束,视听辐射最后通。

膝部皮质脑干束,内囊损伤三偏症。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内部结构

1.按照功能,脑干内的神经核是如何分类的,脑神经核又分为哪几种?脑干内的神经核,按照纤维联系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脑神经核、中继核和网状核。

后两类合称为‘非脑神经核’。

脑神经核:直接与第Ⅰ~Ⅻ对脑神经相连。

中继核:经过脑干的上、下行纤维束在此进行中继换神经元。

网状核:位于脑干网状结构中。

脑神经核团分为以下7种:一般躯体运动核(4对):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舌下神经核。

特殊内脏运动核(4对):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副神经核。

一般内脏运动核(4对):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一般内脏感觉核(1对):孤束核下部特殊内脏感觉核:孤束核上部(头段)一般躯体感觉核(3对):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特殊躯体感觉核(2对):前庭神经核和蜗神经核。

2.一般躯体运动核有哪些,分别位于脑干何处?一般躯体运动核(4对):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舌下神经核。

动眼神经核:位于中脑上丘高度,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腹内侧。

滑车神经核:位于中脑下丘高度,中脑水管周围灰质的腹内侧,正对动眼神经核的下方。

展神经核:位于脑桥下部,面神经丘的深面。

该核还有一种核间神经元,投射至对侧动眼神经核内的内直肌亚核。

舌下神经核:核呈柱状,位于延髓上部,舌下神经三角的深面。

3.特殊内脏运动核有那些,分别位于脑干何处?特殊内脏运动核(4对):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副神经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位于脑桥中部网状结构的背外侧,三叉神经脑桥核的腹内侧,两者之间以三叉神经纤维分隔。

面神经核:位于脑桥下部,被盖腹外侧的网状结构内,展神经核的腹外侧。

疑核:位于延髓内,下橄榄核背外侧的网状结构中,自髓纹向下延伸至内侧丘系交叉高度。

副神经核:包括两部分:延髓部较小,实为疑核的下端;脊髓部位于疑核的下方,延伸至上5~6节颈髓的前角背外侧。

4.一般内脏运动核有哪些,分别位于脑干何处?一般内脏运动核(4对):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脑干

脑干

3)三叉丘系: 位置、起止点、功能。 4)外侧丘系: 位置、起止点、功能。 5)内侧纵束: 6)脊髓小脑束:
三叉丘系:
起点:对侧三叉神经 脑桥核、三叉神经脊 束核。
止点:背侧丘脑 腹后内侧核。
功能:传导对侧 头、面部皮肤和粘膜 的痛、温、触觉。
外侧丘系:
起点:双侧 蜗神经核。
止点:下丘 核、内侧膝状 体。
功能:传导 双侧听觉。
平上丘切面
2、下行纤维束: 1)锥体束: 包括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
位置、起止点、功能。
2)皮质脑桥束: 3)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 束、前庭脊髓束等。
平锥体交叉切面
皮质脊髓束:
起点:中央前回 中、上部和中央旁小 叶前部。
止点:脊髓前角 细胞。
功能:支配躯干 肌、脑干外形 脑干腹侧面观
脑 干 的 腹 侧 面 观
脑 干 的 背 侧 面 观
脑 干 的 背 侧 面 观
第 四 脑 室
第四脑室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 中央管 灰质 白质 网状结构
脑干内部结构的排列
(一)脑干的灰质:包括脑神经 核和中继核(传导束核或非脑神经核)
(二)脑干内的白质:1、上行纤维束: 1)内侧丘系:位置、起止点、功能。
起点:对侧薄束 核、楔束核。
止点:背侧丘脑 腹后外侧核。
功能:传导对侧 躯干、四肢的意识性 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2)脊髓丘系 位置、起止点、功能。
脊髓丘系:
起点:脊髓灰质对 侧Ⅰ、Ⅳ、Ⅴ板层。
止点:背侧丘脑腹 后外侧核。
功能:传导对侧躯 干、四肢的痛、温觉 和粗略触觉。
皮质核束:
起点:中央前回下部。
止点:双侧脑神经躯体 运动核和特殊内脏运动 核(面神经核下半和舌 下神经核受单侧支配)。

人体解剖学-脑干

人体解剖学-脑干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1)位置: 位置: (2)分部: 分部: 前部:由小脑上脚、 前部:由小脑上脚、上髓帆构成 后部:由下髓帆、第四脑室脉络丛构成 后部:由下髓帆、 (3)沟通: 沟通: 向上 向下
中脑水管
第三脑室 通延髓中央管
下页 正中孔 外侧孔
蛛网膜下隙
系统解剖:脑干( stem)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图片 (2)上泌涎核: 上泌涎核: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小脑位置
居脑桥下部的网状结构中。发出的纤维入面神经经副交感神 居脑桥下部的网状结构中。 经节换元后,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及泪腺。 经节换元后,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及泪腺。 (3)下泌涎核: 下泌涎核: 图片 居延髓上部的网状结构中。 居延髓上部的网状结构中。发出纤维入舌咽神经经副交感神 经节换元后,支配腮腺。 经节换元后,支配腮腺。 (4)迷走神经背核: 迷走神经背核: 图片 居迷走神经三角深面、舌下神经外侧。发出纤维入迷走神经, 居迷走神经三角深面、舌下神经外侧。发出纤维入迷走神经, 控制颈部、 腹腔大部分器官的活动。 控制颈部、胸、腹腔大部分器官的活动。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返回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stem) 系统解剖:脑干(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下图
返回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stem) 系统解剖:脑干(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上图
返回
系统解剖:脑干( stem)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下页

脑干

脑干

蓝斑 面神经丘
界沟
前庭区 内侧隆起 舌下神经 三 角 迷走神经 三 角
内侧隆起在髓纹上方 有一圆形隆突,称面神经 丘,内含面神经膝和展神 经核。 髓纹以下的内侧隆起 可见两个小三角区:内上 小脑上脚 方的称舌下神经三角,内 小脑中脚 小脑 含舌下神经核;外下方的 下脚 称迷走神经三角,内含迷 听结节 走神经背核。 髓纹 界沟上端在新鲜标本 楔束结节 上有一呈蓝灰色的小区域, 薄束结节 称蓝斑,深面为含色素的 楔束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细胞 薄束 群。
III
V
VIII
4)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核 由单一的孤束核构成。 该核位于界沟外侧,迷走 神经背核的腹外侧。核的 上端是特殊内脏感觉(味 觉)纤维的终止核。 面神经、舌咽神经和 迷走神经中的内脏感觉纤 维进入延髓后下行,组成 孤束,止于孤束核。
III
三叉神经 中脑核 三叉神经 脑桥核 V
IV V VII IX X XI
蓝斑 面神经丘 界沟 前庭区 内侧隆起 舌下神经 三 角 迷走神经 三 角
中脑背面有 4 个圆形 隆起,合称为四叠体或中 尾状核 第三脑室 内囊 丘脑枕 脑顶盖。上一对称上丘; 松果体 丘脑 下一对称下丘。 在上、下丘的外侧, 各有一条向前外伸出的隆 起,分别称为上丘臂和下 上丘 外侧 丘臂,它们分别和间脑的 膝状体 下丘 外侧膝状体和内侧膝状体 滑车 内侧 相连。 神经 膝状体 滑车神经在下丘下方, 上髓帆两侧离脑,绕大脑 小脑上脚 上髓帆 脚前行。
蓝斑 面神经丘 界沟 前庭区 内侧隆起 舌下神经 三 角 迷走神经 三 角
菱形窝的上外侧界为 小脑上脚,下外侧界自内 侧向外侧依次为:薄束结 节、楔束结节和小脑下脚。 后正中沟外侧的纵行 小脑上脚 沟,称界沟。 小脑中脚 界沟将每侧半菱形窝 小脑 下脚 分成内、外侧部。 外侧部呈三角形,称 听结节 前庭区,深面为前庭神经 髓纹 核。前庭区的外侧角上有 楔束结节 薄束结节 一小隆起,称听结节,内 楔束 含蜗背侧核。 薄束 内侧部称内侧隆起。

脑干外形和内部结构

脑干外形和内部结构

第一部分
脑神经核
界沟
特殊躯体感觉
一般躯体感觉
一般内脏感觉 特殊内脏感觉 一般内脏运动 特殊内脏运动 一般躯体运动
脑神经核六个功能柱模式图
一般躯体运动柱 特殊内脏运动柱 一般内脏运动柱 一般内脏感觉柱 界沟 特殊内脏感觉柱 一般躯体感觉柱
内耳
头面皮肤 口腔、鼻
粘膜
味觉
特殊躯体感觉柱
内脏
内脏
一般躯体运动核
• 疑核
Nucleus ambiguus
• 副神经核
Accessory nucleus
特殊内脏运动柱
名 称 位置 相关脑N V运 脑桥 三叉N 动核 中部
分布区 咀嚼肌
面N核 脑桥 面N 表情肌
下部 疑核 延髓 IX, X 腭咽喉肌
上部 XI 副N核 颈髓 副N 胸锁乳突肌
1~6
斜方肌
• 一般躯体运动核和特殊内脏运动核 接受皮质核束纤维,发出轴突经
• 三叉神经脑桥核
Pontine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 三叉神经脊束核
Spinal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一般躯体感觉柱
名称 位置 相关脑N 分布 V中脑核 中脑 V 咀嚼肌
本体觉 V脑桥核 脑桥中部 V 面眶鼻口
触觉 V脊束核 脑桥下部s of oculomotor nerve
• 滑车神经核
Nucleus of trochlear nerve
• 展神经核
Nucleus of abducent nerve
• 舌下神经核
Nucleus of hypoglossal nerve
一般躯体运动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核
Systematic anatomy -nervous system
• 黑质substantia nigra
– 位于中脑的被盖与大脑脚底之间 – 致密部细胞主要为多巴胺能神经元 – 调节纹状体的功能活动
¾ 帕金森病
•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 • 静止性震颤是特征性表现
黑质
小结
• 非脑神经核(中继核) • 薄束核、楔束核 • 下橄榄核 • 脑桥核 • 上橄榄核 • 黑质 • 红核
中脑的非脑神经核
• 下丘核 nucleus of inferior colliculus
– 中脑下丘的深面 – 听觉传导通路的重要中继站
下丘核
– 接受外侧丘系纤维,发出纤维至内侧膝 状体
– 传导听觉冲动,完成听反射
– 重要的听觉反射中枢
上丘
• 上丘 superior colliculus
– 中脑上丘深方呈灰白质交替成层排列的 结构
脑干的非脑神经核 2015.8
Systematic anatomy -nervous system
延髓的非脑神经核
Systematic anatomy -nervous system
• 薄束核gracile nucleus和楔束核cuneate nucleus
– 位于延髓下部,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 的深面
下橄榄核
Systematic anatomy -nervous system
• 楔束副核(楔外侧核)
– 延髓楔束核的背外方,埋于楔束内
– 接受来自同侧颈髓和上部胸髓节段脊神 楔束副核 经后根的粗纤维
– 发出纤维组成楔小脑束,经小脑下脚进 入小脑,终止于旧小脑
– 将同侧躯干上部和上肢的本体感觉和皮 肤的触、压觉神经冲动传入小脑
– 重要的视觉反射中枢
Systematic anatomy -nervous system
• 顶盖前区pretectalFra bibliotekarea – 位于中脑和间脑交界水平 – 接受上丘臂的纤维,发出纤维至双侧动眼神 经副核,完成瞳孔对光反射
• 红核 red nucleus – 位于中脑上丘高度的被盖中央部 – 接受对侧半小脑新皮质及中央核纤维 – 调节屈肌张力,协调运动
上橄榄核 脑桥核
Systematic anatomy -nervous system
• 外侧丘系核
– 自脑桥中下部至中脑尾侧,伴随外侧丘系 分布
– 外侧丘系核接受蜗腹侧核和外侧丘系的纤 维,发出纤维越边,加入对侧的外侧丘系。
• 蓝斑核
– 蓝斑深面
– 与睡眠和觉醒有关
外侧丘系
蓝斑
Systematic anatomy -nervous system
脑桥的非脑神经核
Systematic anatomy -nervous system
• 脑桥核pontine nucleus – 散在于脑桥基底部 – 接受同侧大脑皮质的纤维,发出 纤维横向交叉至对侧,组成小脑 中脚 – 大脑皮质与小脑联系的中继站
• 上橄榄核superior olivery nucleus – 位于脑桥中、下部的被盖腹侧部 – 接受蜗腹侧核的传出纤维,发出 纤维加入外侧丘系 – 参与声音的空间定位
– 接受来自薄束与楔束的纤维
– 发出纤维形成内侧丘系
– 传导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 触觉
楔束核
薄束核
Systematic anatomy -nervous system
• 下橄榄核inferior olivary nucleus – 位于延髓橄榄的深面 – 与大脑皮质、脊髓、红核、小脑等相联系 – 发出纤维参与组成小脑下脚,进入小脑 – 参与小脑对运动的调控
Systematic anatomy -nervous system
谢 谢!
Systematic anatomy -nervous syste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