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
神经解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2. 掌握神经系统的分类及其功能。
3. 学习神经系统的表面解剖和深部解剖。
4. 培养观察、分析、记录和总结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系统,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控制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人体神经系统解剖模型、显微镜、解剖刀、镊子、解剖针等。
2. 实验步骤:- 神经系统表面解剖:观察大脑、小脑、脑干、脊髓、脊神经、脑神经等表面结构。
- 神经系统深部解剖:使用解剖刀、镊子、解剖针等器械,进行神经系统的深部解剖。
- 观察和分析:观察神经系统的各个结构,记录其形态、位置、功能等信息。
- 绘图:绘制神经系统的各个结构图,标注其名称和功能。
四、实验结果1. 神经系统表面解剖:- 大脑:分为大脑半球、小脑、脑干和脊髓。
- 小脑:位于大脑后方,负责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 脑干:连接大脑和脊髓,负责调节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活动。
- 脊髓:位于脊柱内部,负责传递信息,控制下半身运动和感觉。
- 脑神经:共有12对,负责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 脊神经:共有31对,负责躯干和四肢的感觉和运动。
2. 神经系统深部解剖:- 大脑:分为灰质和白质,灰质主要负责神经元的细胞体,白质主要负责神经纤维的传导。
- 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负责调节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活动。
- 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灰质主要负责反射弧,白质主要负责传导神经冲动。
- 脑神经:包括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 脊神经:包括前根和后根,前根负责运动,后根负责感觉。
五、实验讨论1. 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系统,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控制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2. 神经系统的各个结构在形态、位置和功能上具有密切的联系,共同完成人体的生理功能。
14-15脑干i-七种脑神经核

功能: 功能:支配软腭、咽、喉、骨骼肌
切面高度
副神经核
4) 副神经核:
位置:延髓 位置 性质: 性质: 纤维联系: 纤维联系: 副神经 皮质核束
功能: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及腭、 功能 喉肌
切面高度: 切面高度:锥体交叉
(3)一般内脏运动柱 (副交感低级中枢) ) ) 动眼神经副核( 1)动眼神经副核(E-W核)
中枢神经系统-II=脑
位置: 位置:颅腔内
端脑 间脑
分部: 中脑 分部
脑桥 延髓 小脑
脑干
脑 干
一、位置: 由枕骨大孔向前上至颅中窝 位置:
上接间脑 上接间脑 脑干的毗邻关系: 下连脊髓 脑干的毗邻关系: 下连脊髓 背面连小脑 背面连小脑 延髓
由下向上分三部
脑桥 中脑
中脑 脑桥 延髓
二、脑干的外形
上泌涎核
3)下泌涎核: )下泌涎核: 位置: 位置:延髓橄榄上部 发出纤维: 发出纤维:加入舌咽神经 性质: 性质:副交感 功能: 功能:支配腮腺的分泌。
下泌涎核
迷走神经背核: 4) 迷走神经背核:
位置:延髓 位置: 性质:副交感 性质: 发出纤维:加入迷走神经 发出纤维: 功能: 功能:支配胸、腹腔内脏平滑肌、心肌、 腺体的运动和分泌。
2、脑神经核排列规律 、
①脑神经核的高度与该脑神经相连的部位基本一致 ②脊髓的中央管到脑干后,从后正中沟裂开,向两侧展开形成菱形窝, 脊髓的中央管到脑干后,从后正中沟裂开,向两侧展开形成菱形窝, 原来脊髓灰质前角、侧角、后角到脑干则变为内侧与外侧的关系。 原来脊髓灰质前角、侧角、后角到脑干则变为内侧与外侧的关系。 核团的排列规律:内侧为躯体运动性的脑神经核 前角)、中间为内 躯体运动性的脑神经核( )、中间为 ③ 核团的排列规律:内侧为躯体运动性的脑神经核(前角)、中间为内 脏运动性脑神经核(侧角)、外侧为感觉性脑神经核 后角)。 )、外侧为感觉性脑神经核( 脏运动性脑神经核(侧角)、外侧为感觉性脑神经核(后角)。
脑干的结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了解脑干的结构,观察脑干的三部分组成及其内部结构,认识脑神经核、传导束等基本结构。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成年大鼠脑标本2. 实验仪器:解剖显微镜、解剖剪、解剖镊、解剖针、解剖盘、解剖刀、解剖针、显微镜载物台、显微镜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脑干整体结构(1)将大鼠脑标本置于解剖盘上,用解剖剪沿中线切开颅骨,暴露脑干。
(2)观察脑干整体结构,辨认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2. 观察脑干腹侧面(1)用解剖剪沿中线切开延髓、脑桥和中脑的腹侧面,暴露内部结构。
(2)观察以下结构:a. 锥体交叉:位于延髓腹侧面正中裂处,观察左右交叉的纤维。
b. 橄榄体:位于锥体交叉外侧,观察其形状和位置。
c. 薄束结节和纤束结节:位于橄榄体后方,观察其形状和位置。
d. 基底动脉:位于脑桥腹侧面正中线上的基底沟内,观察其位置和走向。
e. 脑神经根:观察舌下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的根丝附着位置。
3. 观察脑干背侧面(1)用解剖剪沿中线切开延髓、脑桥和中脑的背侧面,暴露内部结构。
(2)观察以下结构:a. 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和中脑之间,观察其形状和位置。
b. 小脑下脚:位于第四脑室外侧,观察其形状和位置。
c. 脑神经核:观察三叉神经核、面神经核、舌咽神经核、迷走神经核和副神经核的位置和形状。
4. 观察脑干横断面(1)用解剖刀沿脑干横断面切开,暴露内部结构。
(2)观察以下结构:a. 白质:观察白质纤维的走向和分布。
b. 灰质:观察灰质块的形状和位置。
四、实验结果1. 脑干整体结构: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清晰可见,延髓位于脑干的最下部,脑桥位于延髓上方,中脑位于脑桥上方。
2. 脑干腹侧面:a. 锥体交叉:位于延髓腹侧面正中裂处,左右交叉的纤维清晰可见。
b. 橄榄体:位于锥体交叉外侧,形状和位置明显。
c. 薄束结节和纤束结节:位于橄榄体后方,形状和位置明显。
d. 基底动脉:位于脑桥腹侧面正中线上的基底沟内,位置和走向清晰。
脑神经系统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哺乳类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2. 掌握兔脑及脑神经根部的剥离技术;3. 观察脑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反射现象。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盐酸浸泡过的兔头标本、兔脑模型及示范标本;2. 实验用具:解剖盘、骨剪、解剖器、叩诊锤、棉签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 兔脑的解剖观察(1)将兔头标本置于解剖盘上,观察兔头的基本结构,包括颅骨、眼眶、鼻骨、牙齿等;(2)用骨剪将兔头颅骨剪开,暴露出脑部结构;(3)观察脑部结构,包括大脑、小脑、脑干、脊髓等;(4)观察脑神经根部的位置及形态。
2. 兔的脊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的示范(1)观察脊神经的起源、行程、分布及功能;(2)观察交感神经系统的组成、分布及功能;(3)通过解剖操作,掌握脊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剥离技术。
3. 神经系统检查(1)观察脑神经的功能,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2)观察运动系统,包括肌肉力量、肌张力、肌腱反射等;(3)观察感觉系统,包括痛觉、温觉、触觉等;(4)观察神经反射,包括浅反射、深反射等;(5)观察自主神经功能,包括心率、血压、出汗等。
4. 神经反射检查(1)使用叩诊锤,进行角膜反射、腹壁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等浅反射检查;(2)使用棉签,进行跟腱反射、膝腱反射等深反射检查;(3)观察并记录反射结果,分析反射的异常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兔脑解剖观察结果(1)兔脑主要由大脑、小脑、脑干、脊髓等组成;(2)脑神经根部分布于脑干周围,包括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副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等;(3)脊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的组成、分布及功能符合解剖学知识。
2. 神经系统检查结果(1)脑神经功能正常,未见异常;(2)运动系统功能正常,未见异常;(3)感觉系统功能正常,未见异常;(4)神经反射正常,未见异常;(5)自主神经功能正常,未见异常。
3. 神经反射检查结果(1)角膜反射、腹壁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等浅反射正常;(2)跟腱反射、膝腱反射等深反射正常。
17脑干和脑神经

(六)、前庭蜗神经(位听神经)
前庭神经传导平衡觉,神经元胞体位于内 耳道底的前庭神经节(双极神经元)
蜗神经传导听觉,神经元胞体位于内耳蜗 轴内的蜗神经节(双极神经元)
(七)、迷走神经
是脑神经中行程最长、分布最广的混合性神经。有四种纤 维成分,主要纤维是内脏运动纤维和内脏感觉纤维。 迷走神经的主要分支有: (1)在颈部的分支
菱形窝:为第四脑室
底呈菱形凹陷。由延髓上 部背面和脑干下部背面共 同构成。其上外侧界为小 脑上脚,下外侧界为薄束 结节、楔束结节和小脑下 脚。
(3)中脑的外形
连于脑桥和间脑之间,其中间的管腔称中脑水管。 前面观:大脑脚、脚间窝 后面观:四叠体——上丘、下丘
3、脑干的内部构造
白质
网状结构
Thank you
二、脑神经
(一)脑神经的数目、名称、总的纤维成分
1、名称: Ⅰ嗅Ⅱ视Ⅲ动眼,Ⅳ滑Ⅴ叉Ⅵ外展, Ⅶ面Ⅷ听Ⅸ舌咽,迷副舌下神经全。
2、连脑部位: Ⅰ端Ⅱ间Ⅲ、Ⅳ中,中四脑桥后四延。
3、纤维成分: 主要有躯体运动、躯体感觉、内脏运动
和内脏感觉四种纤维成分。
小结 脑神经连脑部位及其规律:
A.十二对脑神经中除Ⅰ、Ⅱ对外均与脑干相连; B.与脑干相连的10对脑神经的排列规律一般是 按其序号,从上至下,从内侧向外侧或从前(腹侧) 向后(背侧)排列 C.注意:Ⅻ舌下神经是唯一的例外
2、脑神经的躯体成分多分布于头颈部,而脊神经大部分 分布于躯干和四肢。
3、脊神经中的内脏运动纤维既有交感纤维(每队脊神经 都有),又有副交感纤维(只存在于骶丛),而脑神经中只有 副交感纤维,并且只存在于Ⅲ、Ⅶ、Ⅸ、Ⅹ四对中。
4、脑神经和脊神经的感觉纤维的胞体都在中枢外聚集成节。但脊神 经只有脊神经节一种,内含假单极神经元;而脑神经除有与脊神经节相似 的三叉神经节、膝神经节等,也有由双极神经元聚集成节的前庭神经节和 蜗神经节。
脑神经检查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神经生理学 指导老师: 成绩: 实验名称: 脑神经检查 实验类型: 同组学生姓名:脑神经检查实验目的检查被试的脑神经是否正常,并进一步了解十二条脑神经各自的作用。
实验原理脑神经亦称“颅神经”。
从脑发出左右成对的神经。
共12对,其排列顺序通常用罗马顺序表示。
依次为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其中三叉神经分别由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组成。
实验仪器和材料仪器:IVS 全自动电脑视野仪材料:肥皂、香烟、牙膏、视力表、手电筒、棉絮、杯子、棉签、水、白醋、白糖、食盐、奎宁、音叉、小锤。
实验步骤1、CN I: Olfactory 嗅神经1嗅神经的检查先询问被检者有无主观嗅觉障碍,如嗅幻觉等,嘱其闭目,用手按压闭塞一侧鼻孔,用肥皂、香烟或牙膏轮流置于另一侧鼻孔前,嘱其说出是何种气味,因刺激性物质可刺激三叉神经末梢,故不能用于嗅觉检查,鼻腔如有炎症或阻塞时不能作此检查。
嗅神经和鼻本身病变可出现嗅觉减退或消失,嗅中枢病变可引起幻嗅,双侧嗅觉障碍多见于鼻粘膜病变,一侧嗅觉障碍则较多见于嗅神经传导病变。
2、CN II: Optic 视神经1视力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两种,分别用国际远视力表或近视力表(读字片)进行检查几米指数、眼前手动:嘱患者在一定距离内辨认手指的数目或移动,记录其距离以表示视力2光感:可用电筒检查患者有无光感,光感消失则为完全失明。
3视野是眼睛固定不动、正视前方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正常人向内约60º,向外90º~100º,向上约50º~60º,向下60º~75º,常用的视野检查法有手动法、视野计法。
4眼底检查正常眼底可见视神经乳头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颜色淡红、生理凹陷清晰;动脉色鲜红,静脉色暗红,动静脉管径比例正常为2:33、CN III Oculomotor, IV Trochlear, VI Abducens 动眼、滑车、展神经1外观注意是否有上睑下垂,睑裂是否对称,观察是否有眼球前突或内陷、斜视、同向偏斜,以及有无眼球专业: 理科1021班姓名: 张琦祥学号: 3100105036 日期: 2011.11.18 地点: 医学院实验楼震颤2眼球运动请受检者随检查者的手指向各个方向移动,而保持头面部不动,仅转动眼球。
大脑神经科学实验报告

大脑神经科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研究大脑神经活动在特定任务中的变化。
实验方法:1. 受试者选择:选择一定数量且无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史的受试者参与实验。
2.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特定的任务,例如视觉刺激反应时间实验,并确定控制条件。
3. 数据采集: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或其他相关技术采集受试者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大脑活动数据。
4. 数据分析:使用相应的数据分析软件对采集到的大脑活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5. 结果统计:计算和比较不同参与者或不同条件下的大脑活动指标,统计分析数据。
6. 结果解读: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讨论大脑在特定任务中的神经活动变化。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得到了以下结果:1. 在特定任务中,大脑的特定区域(例如视觉皮层、前额叶等)显示出增强或抑制的活动。
2. 受试者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个体的大脑活动模式可能存在差异。
3. 在不同条件下,大脑的活动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反映了大脑对不同任务的适应性。
结果讨论:通过实验结果可以推断出以下结论:1. 大脑的神经活动对特定任务有明显的适应性,并在任务执行时发生相应的变化。
2. 不同任务可能会激活大脑的不同区域,从而产生不同的认知和行为效果。
3. 个体差异对大脑神经活动的影响很大,可能与个体的认知和生物特征有关。
实验结论和展望:通过本实验,我们对大脑神经科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实验结果。
然而,由于实验规模和条件的限制,本研究还有许多可以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样本规模、针对不同任务设计更多实验,进一步深入研究大脑神经活动的变化模式以及其与认知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这些工作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大脑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为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简述脑干各部相连的脑神经名称

简述脑干各部相连的脑神经名称
脑干作为脑的核心部位,它与大脑神经和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连接着脑
部各个部分。
据研究,脑干与脑神经相连有五条:前庭神经、后庭神经、边缘神经、颅神经和脑背神经。
前庭神经是一条与内耳有关的交感神经。
通过它可以感受到听觉,尤其是人类
语言方面,擅长分辨听知声音和说话时的声音。
后庭神经是一条对导航有用的神经,可以感知空间的位置、方向以及移动。
边缘神经将外界的刺激网络传递到大脑及其他部位,它控制五官,因此除了听觉、视觉等,还控制着触觉、味觉等方面的感受。
颅神经负责向脑侧膝皮质发送脑神经信号,是脑神经由脑干联系到侧膝皮质的
重要结构。
脑背神经向大脑后脑及脊髓发送信号,它可以控制肌肉和其他机体组织的活动。
总之,脑干及其各部相连的脑神经有以上五条:前庭神经、后庭神经、边缘神经、颅神经和脑背神经,它们的作用是将外界的信号传递到大脑及其他部位,从而控制人身各方面的功能。
脑和脑神经

Ⅲ 动眼神 Ⅵ 展神经
Ⅸ 舌咽神经 Ⅻ 舌下神经
I 嗅 II 视 Ⅲ动眼, Ⅳ 滑 Ⅴ叉 Ⅵ 外展, Ⅶ 面 Ⅷ听 Ⅸ 舌咽 , 迷、副、舌下顺序连。
纤维成分及性质
躯体感觉纤维(一般、特殊) 感觉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一般、特殊)
躯体运动纤维 运动纤维
内脏运动纤维(一般、特殊)
分为三部分:
背侧丘脑 后丘脑
下丘脑
后丘脑 下丘脑
背侧丘脑
1、背侧丘脑
腹后外侧核--接 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 系的纤维
腹后内侧核--接 受三叉丘系的纤维和 孤束核发出的味觉纤 维
2、后丘脑
内侧膝状体 — 下丘臂 — 下丘 听觉传导中继站 外侧膝状体 — 上丘臂 — 上丘 视觉传导中继站
3、下丘脑
了质下起来动。的调精节巧前的庭随刺意激运引动起的的调肌节紧,张是变锥化体以外维系持的身一体个平组衡成。 部分。
小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1、小脑损伤的典型表现 ① 共济失调 ② 眼球震颤 ③ 意向性震颤 2、原小脑综合症① 平衡失调② 眼球震颤 3、新小脑综合症① 肌张力降低② 共济失调③ 意向性震颤
(三)间 脑
额桥束 膝:皮质核束 后肢:皮质脊髓束
丘脑中央辐射 听辐射 视辐射
内囊
• 内囊这个区域集聚 了所有出入大脑半 球的纤维,所以病 灶即使不大,也可 导致严重的后果。
• 内囊损伤可导致对 侧偏身感觉丧失, 对侧肢体运动丧失 (偏瘫),双眼对 侧视野偏盲,即 “三偏综合征”。
(4)边缘叶:隔区(胼胝体下回、终板前回)扣
躯体运动中枢
中央前沟
躯体感觉中枢
额上沟
听觉中枢 颞颞上下沟沟
颞横回
顶内沟 缘上回
康复专业功能解剖学课程标准

《功能解剖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YX3301适用专业:医学康复技术专业开设学期:第1学期计划学时:96一、课程设置(一)设置依据《功能解剖学》课程就是依据医学康复技术专业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高端技能型医学康复技术人才为目标,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对知识、技能、素质得要求,同时兼顾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需求与学生得可持续发展需要等因素而开设得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得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与掌握人体各系统得组成,细胞、组织、器官得结构及功能,结构与功能融合统一,建立人体结构与功能得完整知识体系,为学习后续康复课程以及康复专业岗位实践起到非常重要得支撑作用。
(二)课程定位《功能解剖学》就是医学康复技术专业得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
就是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康复专业得一门必修医学基础课、正常人体结构就是学习异常人体结构等医学基础课以及各临床专业课得基础、本课程就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整合而成,主要阐述正常人体各系统得组成、器官得形态、结构、人胚发生发育规律、器官与细胞得各种生命活动过程及其规律。
在医学中1/3以上得名词均来源于本课程,所涉及得理论知识与技能在医学及医学相关行业得各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特别着重培养学生崇敬、珍惜生命与救死扶伤得职业敬业精神,为职业道德得素质养成教育,培养增强学生社会能力做早期铺垫,在医学发展与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得地位与作用、(三)设计思路《功能解剖学》课程围绕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及生理学教学过程,主要采用阶段性“问题”教学模式,即以多媒体网络教学为主得提出问题阶段;以观察、试验、小组讨论为主得解决问题阶段;及以教师为主得问题总结、知识迁移阶段。
并设置了学习情景,使学生首先知道要掌握哪些知识,解决那些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与探究,最后解决问题并掌握相关知识。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得学习能力,形态与功能、理论与实践、局部与整体、进化与发展相联系得学习观点,严谨得治学态度及职业道德、团队协作与交际能力。
人体解剖实验报告脑干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脑干的解剖结构及其功能。
2. 观察脑干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3. 掌握脑干与脊髓、间脑的连接关系。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人体解剖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人体解剖标本2. 解剖刀3. 解剖剪4. 解剖镊5. 解剖显微镜6. 解剖图谱五、实验步骤1. 观察脑干的整体结构(1)将人体解剖标本放置在解剖台上,观察脑干的位置和形态。
(2)用解剖刀在颅骨上切开后,观察脑干与颅骨的连接关系。
2. 解剖脑干(1)用解剖剪沿脑干中线切开,观察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的结构。
(2)观察脑干灰质和白质的结构,区分神经核、神经纤维束。
(3)观察脑干与脊髓、间脑的连接关系。
3. 观察脑神经核(1)用解剖显微镜观察脑干中的脑神经核,如延髓中的薄束核、楔束核等。
(2)了解脑神经核的功能及其与脑干其他部分的关系。
4. 观察脑干上行传导束和下行传导束(1)观察脑干上行传导束,如薄束、楔束等,了解其功能。
(2)观察脑干下行传导束,如锥体系、锥体外系等,了解其功能。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脑干的整体结构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最下面与脊髓相连。
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组成。
2. 脑干的解剖结构(1)延髓:延髓居于脑的最下部,与脊髓相连。
其主要功能为控制呼吸、心跳、消化等。
(2)脑桥:脑桥位于延髓和中脑之间,是连接大脑和小脑的重要通道。
(3)中脑:中脑是脑干中最上部,负责调节运动和视觉。
3. 脑神经核脑干中含有多种脑神经核,如薄束核、楔束核等,它们分别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
4. 脑干上行传导束和下行传导束(1)上行传导束:如薄束、楔束等,负责传递感觉信息。
(2)下行传导束:如锥体系、锥体外系等,负责传递运动信息。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脑干的解剖结构及其功能,掌握了脑干与脊髓、间脑的连接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脑干在人体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维持个体生命的重要中枢。
笔记15(脑干)

脑干一、组成:延髓、桥脑、中脑二、位置三、外形1、腹面观与9对脑N相连:延髓:Ⅸ---Ⅻ,脑桥:Ⅴ---Ⅷ,中脑:Ⅲ名词解释:桥脑小脑三角(CP角):延髓、桥脑和小脑的交角处,前庭蜗神经和面神经根位于此处.2、背面观与1对脑N相连:中脑:Ⅳ连接脑的部位:端脑:Ⅰ间脑:Ⅱ脑干:Ⅲ--Ⅻ(一端二间后,三中脚间窝,四中背下丘,五出桥脑臂,六七八延沟,舌咽副迷走,出自橄榄后,十二锥橄沟.)3、菱形窝(第四脑室底)⑴位置及境界:延髓上部和脑桥的背面.⑵结构特点4、第四脑室⑴位置:脑桥、延髓和小脑之间,底为菱形窝,顶朝向小脑⑵交通:下通中央管,上通中脑水管,并借助于三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5、中脑水管位置和交通四、内部结构与脊髓相比较,脑干的内部结构出现了如下的变化特征:⑴纤维束在脑干内交叉传导,打乱了脊髓原有的灰、白质界限,灰质不再连续成柱,而成断续的核团,主要包括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和网状结构核团.⑵延髓上部中央管向后敞开,形成菱形窝.⑶出现了较大范围的网状结构.灰质: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网状结构核团白质:上、下行纤维束网状结构1.灰质⑴脑神经核:由于中央管向后敞开形成菱形窝,中央管周围灰质则形成第四脑室底灰质,脊髓灰质原有前角(运动性核团)、后角(感觉性核团)的腹背关系,变成了内、外侧关系,以界沟为界,与内脏相关的核团排列在界沟两侧。
位置:在第四脑室底灰质中,运动性核团和感觉性核团以界沟为界,自中线向两侧依次为躯体运动核、一般内脏运动核、内脏感觉核和特殊躯体感觉核;特殊内脏运动核和一般躯体感觉核则位于室底灰质腹外侧的网状结构内。
组成:7类核团排列成6个断续的纵行功能柱.躯体运动核一般躯体运动柱特殊内脏运动核特殊内脏运动柱一般内脏运动核一般内脏运动柱一般、特殊内脏感觉核内脏感觉柱一般躯体感觉核一般躯体感觉柱特殊躯体感觉核特殊躯体感觉柱大多脑神经根进出脑干的部位相当于该脑神经的起核、终核在脑干内存在的主要部位。
系统解剖脑干实验报告

系统解剖脑干实验报告引言脑干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结构之一,位于脑的底部,与脑血管相连,负责调节人体的许多重要功能。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脑干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进行了一次系统解剖脑干的实验。
材料与方法材料- 一具离体人脑(从合法途径获取)- 解剖刀具- 显微镜- 实验室配套设备方法1. 将离体人脑放置在解剖台上,并进行外观观察,记录脑的整体结构及外形特征。
2. 使用解剖刀具进行小脑蚓部分解剖,将小脑蚓暴露。
3. 切开小脑蚓,观察并记录小脑的细微结构。
4. 将小脑蚓两侧的小脑半球分离,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5. 切开脑干,剥离出脑干的各个部分,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记录各个部分的结构和特征。
6. 利用显微镜对脑干的细微结构进行观察和记录。
7. 结合理论知识和观察结果,深入讨论脑干的功能和相应神经途径。
结果与讨论脑的整体结构与外形特征观察离体人脑具有灰白质交替排列的特征。
整体上呈现椭圆形,前部突出(前脑区域),后部圆润(小脑区域)。
脑表面有许多起伏,称为脑回,这些脑回对增加脑的表面积起到重要角色。
小脑的结构观察小脑呈叶片状结构,位于脑干底部。
小脑蚓是小脑的中部,为纵向结构。
小脑蚓切开后,可以观察到细密的细胞层次排列和结构,这些细胞负责控制人体的运动协调。
脑干的结构观察脑干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重要通道,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
延髓位于脑干的最下方,是脑干的最宽处,也是重要的生命支持区域。
脑桥位于延髓的上部,具有重要的中枢功能。
中脑则位于脑桥的上方,是脑干最上部的部分。
通过显微镜的观察,可以看到脑干内部有许多神经纤维。
同时,延髓含有很多生命支持中心,如心率和呼吸调节中心。
脑桥在神经纤维交汇的区域,负责控制眼底肌肉和面部肌肉的运动。
中脑则具有视觉和听觉反射的重要功能。
脑干是人体调节许多生理功能的中枢,通过神经纤维和核团的连接和协调来实现。
结论通过系统解剖脑干的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脑干的结构和功能。
脑干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控制和调节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呼吸、心率、眼睛和面部肌肉的运动等。
脊髓 脑干的实验报告

脊髓脑干的实验报告引言脊髓和脑干作为人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传递和调控神经信号,对人体的运动、感觉和自主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脊髓和脑干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特点,探索其在神经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人体解剖标本、解剖刀具、解剖手套等。
2. 实验方法:- 坐姿解剖观察:将人体解剖标本放置在解剖台上,用解剖刀具小心地剥离肌肉组织,从背侧开始将标本的皮肤和软组织逐层剥离,直至脊髓和脑干暴露。
- 镜下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脊髓和脑干的细胞结构和神经纤维分布。
- 功能特点实验:通过刺激脊髓和脑干,观察相关部位的反应,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结果与讨论脊髓解剖结构脊髓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主要损伤部位,也是传递大脑和周围神经之间信息的关键通道。
观察脊髓时,我们可以看到呈细长管状的结构,于颈椎以下逐渐变粗。
剖开脊髓,我们能够发现灰质和白质两部分。
灰质主要分布在内部,呈蝴蝶状,在不同脊髓段有着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白质则环绕着灰质,由许多纤维束组成,负责传递和传导神经信号。
脑干解剖结构脑干位于脊髓的延伸部位,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桥梁,起着传递和调控神经信号的重要作用。
我们观察到,脑干由中脑、桥脑和延髓组成,形状如同一个三角锥。
通过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脑干内部有大量的细胞结构和神经纤维,形成复杂的网络。
功能特点实验通过实验刺激脊髓和脑干的特定区域,我们可以观察到相关部位的反应。
例如,在刺激脊髓的背根神经时,被刺激的脊髓段附近肌肉会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肌肉收缩。
而在刺激脑干的呼吸中枢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呼吸节律的变化。
结论脊髓和脑干作为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特点。
脊髓负责传递和传导大脑与周围神经之间的信息,而脑干连接大脑和脊髓,并在体内调节和控制各种生理功能。
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脊髓和脑干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1. 牛提(2018),《实验室脑科学方法实践手册》。
脑干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神经生理学指导老师:[老师姓名]成绩:[成绩]实验名称:脑干功能检查实验类型:同组学生姓名:[组员姓名]一、实验目的1. 了解脑干的结构和功能;2. 观察脑干不同部分受损时的临床表现;3. 掌握脑干功能检查的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脑干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位于大脑下方,脊髓上方,连接大脑和脊髓。
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三个部分,分别负责呼吸、心跳、血压、睡眠、觉醒等生命活动。
脑干功能检查可以帮助诊断神经系统疾病,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大鼠或小鼠;2. 实验仪器:手术显微镜、电生理记录仪、脑立体定位仪、显微镜、剪刀、镊子、针头等;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氯化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麻醉:采用吸入麻醉剂将实验动物麻醉;2. 脑立体定位:在显微镜下定位脑干,确定各脑神经核团的位置;3. 脑神经核团刺激:通过微电极刺激脑神经核团,观察动物的生理反应;4. 脑神经核团电生理记录:记录脑神经核团放电活动,分析其生理功能;5. 脑神经核团损伤:采用局部损伤方法损伤脑神经核团,观察动物的生理反应。
五、实验结果1. 脑干结构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延髓、脑桥和中脑的结构,确认各脑神经核团的位置;2. 脑神经核团刺激:刺激脑神经核团后,观察到动物出现相应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觉醒等;3. 脑神经核团电生理记录:记录到脑神经核团的放电活动,分析其生理功能;4. 脑神经核团损伤:损伤脑神经核团后,观察到动物出现呼吸抑制、心跳减慢、血压下降、昏迷等表现。
六、实验讨论1. 脑干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重要结构,负责调节多种生命活动。
实验结果表明,脑干各部分受损后,动物会出现相应的生理反应,说明脑干在维持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2. 脑神经核团刺激实验提示,脑神经核团具有调节相应生理功能的作用。
通过刺激脑神经核团,可以观察到动物的生理反应,从而了解脑神经核团的生理功能;3. 脑神经核团损伤实验表明,脑干受损后,动物会出现严重的生理功能障碍。
中医学 脑干外形实验课

位置:颅腔内
发育:来自胚 胎神经管的前 部
包括: 端脑 间脑 中脑 后脑(脑桥、小脑) 延髓
组成: 延髓 脑桥 中脑 脑干的外形 脑干的腹侧面 脑干背侧面
脑干的腹侧面 延髓 锥体:锥体束
锥体交叉:锥体束的 大部分交叉到对侧
橄榄:下橄榄核 前外侧沟:舌下神经
脑桥 构成菱形窝的上半 小脑上脚
上髓帆:其上方有滑 车神经出脑
中脑
上丘(视觉反射中枢) → 上丘臂
下丘(听觉反射中枢) → 下丘臂
第四脑室
位置:延髓、脑桥与小 脑之间
第四脑室底——菱形窝 境界
下外界:薄束结节、楔 束结节、小脑下脚
上外界:小脑上脚 外侧角
结构
橄榄后沟: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副神经
脑桥
基底沟:基底动脉
脑桥基底部 三叉神 经
小脑中脚
延髓脑桥沟:展神经、 面神经、前庭蜗神经
脑桥小脑三角:延髓、 脑桥和小脑交界处
中脑
大脑脚底:下行纤维 束
脚间窝:内侧有动眼 神经根出脑
后穿质
脑干背侧面 延髓 上部:菱形窝的下半 下部 薄束结节:薄束核 楔束结节:楔束核 小脑下脚
正中沟、界沟、第四脑 室外侧隐窝
前庭区:前庭神经核 听结节:蜗神经核 内侧隆起、髓纹
面神 经核
迷走神经三角:迷走神 经背核
分隔索、最后区、闩 蓝斑:蓝斑核
第四脑室顶
前部:上髓帆
后部:下髓帆,第四脑 室脉络组织→第四脑室 脉络丛
三个孔:第四脑室正中 孔(1),第四脑室外 侧孔(2)
连通关系
第四脑室
中脑水管--第 三脑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脑干位置
端脑 间脑 小脑 脑 中脑 脑桥 脑干 延髓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1.脑干位置
脑 干 的 腹 侧 面 观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1.脑干位置
脑 干 的 背 外 侧 面 观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1.脑干位置
➢ 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 ➢ 上接间脑、下连脊髓
内脏感觉核 一般——脏器和心血 管的初级感觉纤维 实验1特5脑殊干与—脑神—经味15脑觉干的与脑初神级 感觉纤经维
脑干横断面结构观察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3.脑神经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4.脑神经出颅部位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5.脑神经-嗅神经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3.脑干内部结构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脑神经核机能柱
躯体运动柱 支配眼外肌 和舌肌 特殊内脏运动核 咀嚼肌、表情肌、 软腭、咽喉肌
一般内脏运动核 平滑肌、心肌、腺体
一般躯体感觉核 接受头面部皮肤、 口、鼻粘膜的初 级感觉纤维的传 入
特殊躯体感觉核 接受内耳听和平 衡觉感受器的初 级感觉纤维
左肺丛和 食管前丛
右肺丛和 食管后丛
迷走神经前干 迷走神经后干
胃前支、肝支 胃后支、腹腔支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5.脑神经-副神经
特殊内脏运动: 咽喉肌、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
延髓:疑核、副脊神经核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5.脑神经-舌下神经
一般躯体运动:舌肌 延髓:舌下神经核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四.实验小结
➢ 1. 脑干有脑的哪几部分组成? ➢ 2. 后十对脑神经分别与脑干的哪一部分相联系? ➢ 3.每对脑神经是有哪些成分构成的?每对神经一般有几个
分支?各分支一般分布与何处? ➢ 4. 脑干的内部是怎样构成的? ➢ 5.脑神经核和脑神经各有什麽功能?
5.脑神经-三叉神经-上颌、眼神经
两支均为一般躯体感实觉验15神脑干经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5.脑神经-三叉神经-下颌神经
此支为混合实验神15脑经干与脑经神经15脑干与脑神
5.脑神经-面神经
膝神经节
特殊内脏运动: 一般内脏运动: 特殊内脏感觉: 一般躯体感觉:
脑桥:面神经核
延髓:上泌涎核、孤束 核、三叉神经感觉核
脑 干 的 内 侧 面 观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3、Fourth Ventricle 第四脑室 1)脉络丛 2)三个孔
小脑 上脚
第四脑室 外侧孔
中脑水管
上髓帆 第四脑室 脉络丛
下髓帆
第四脑室脉络组织
第四脑室正中孔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2.脑干外形
脑 干 的 腹 侧 面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5.脑神经-面神经
特殊内脏运动: 支配面部表情肌 一般躯体感觉: 耳部皮肤浅感觉、 表情体深感觉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5.脑神经-面神经
一般内脏运动: 泪腺、腭腺、鼻腔 黏膜腺体、舌下腺、 下颌下腺 特殊内脏感觉: 舌前2/3的味觉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2.脑干外形
脑 干 的 背 侧 面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3.脑干内部结构
➢ 神经核(18对) ➢ 上下走行的传导束 ➢ 网状结构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3.脑干内部 2.运动核 躯体运动: 内脏运动:一般,特殊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三.实验内容
➢ 1.利用脑模型及其标本观察脑干的外形和组成。 ➢ 2. 利用透明脑干模型和脑干横切模型及标本观察脑干的内
部结构。 ➢ 3. 利用脑神经标本和模型观察脑神经的分支和分布。 ➢ 4. 利用脑干模型和标本、颅骨标本观察脑神经的出颅部位。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5.脑神经-视神经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5.脑神经-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脑神经核
中脑: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滑车神经核
脑桥:展神经核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5.脑神经-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动眼神经副核
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
展神经核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5.脑神经-滑车、外展神经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5.脑神经-三叉神经
脑桥:三叉神经运动核 三叉神经感觉核
特殊内脏运动:咀嚼肌 一般躯体感觉:头面部、耳前、眼、口鼻 腔、舌前2/3黏膜的实浅验感15脑觉干与,脑咀神经嚼15脑肌干深与脑感神 觉
经
5.脑神经-位听神经
脑桥:蜗神经核、前庭神经核
特殊躯体感觉: 实听验1觉5脑干、与平脑神衡经1觉5脑干与脑神
经
5.脑神经-舌咽神经
特殊内脏运动:茎突咽肌 一般内脏运动:腮腺 特殊内脏感觉:舌后1/3味觉 一般内脏感觉:咽、咽鼓管、 中耳鼓室、舌后1/3黏膜 一般躯体感觉:耳后皮肤
延髓:疑核、下泌涎核、 孤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5.脑神经-迷走神经
特殊内脏运动:咽喉肌 一般内脏运动:颈、胸、腹脏器 一般内脏感觉:颈、胸、腹脏器 一般躯体感觉:耳廓、外耳道皮肤
延髓:疑核、迷走神经背 核、孤束核、三叉神经脊 束核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5.脑神经-迷走神经
左迷走神经
右迷走神经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
一.目的要求
➢ 1.了解脑干的形态、位置和结构。 ➢ 2.了解脑神经的构成、分支和分布。 ➢ 3.掌握脑干中脑神经核与脑神经的关系
实验15脑干与脑神经15脑干与脑神 经
二.实验器材
➢ 1.脑乳胶模型 ➢ 2.脑干整体模型、透明脑干电动模型、脑干横切标本 ➢ 3.颅骨标本 ➢ 4.脑神经的分支、分布标本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