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设计的人机设计要求

合集下载

人机工程学分析--座椅设计

人机工程学分析--座椅设计
椅子高度 = 小腿加足高 + 鞋跟厚 - 适当空间。 其中小腿加足高一般应适合所有第 5 百分位以上的人. 就办公座椅 而言,其座高应比休息座椅稍高,且宜设计为可调节的以适应多数人 使用,一般取 400-440mm,如果是可调节的,可取 380-480mm。
座面
人体的骨盆下面有两块坐骨结节,在坐姿状 态下,当座面呈近似水平时,可使两坐骨结节外侧 的股骨处于正常的位置而不受过分的压迫,人体 会感到舒适。当坐面呈斗形时,会使股骨向上转 动,这种状态除了使股骨处于受压迫位置而承受 载荷外,还造成髋部肌肉承受反常压迫,并使肘部 和肩部受力,从而引起不舒适感。因此,座面的设 计应该呈近似水平,避免斗形设计。
工作椅的主要参数数据
坐姿人体主要尺寸
座高
座高即座椅的高度,是座前沿中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座高是影响坐姿 舒适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座高不合理会导致坐姿的不正确,而且容 易使人体腰部产生疲劳。座面过高,则两腿悬空碰不到地面,体压有 一部分分散在大腿部分,使大腿血管受到压迫,妨碍血液循环。座面 过低,膝盖拱起,体压过于集中在坐骨上,时间久了会产生疼痛感。 人体工程学研究表明,合理的座高应等于小腿加足高再加上 25-30mm 的鞋跟厚再减去 10-20mm的活动余地,即:
FE
D CB A
G
肌肉活动度
脊椎骨依据其附近的肌肉 和腱连接,椎骨的定位正 是借助于肌腱的作用力。 一旦脊椎偏离自然状态, 肌腱组织就会受到相互压 力(拉或压)的作用,使肌 肉活动度增加,招致疲劳 酸痛。
三组不同坐姿的2-3腰椎背棘直肌肌电 图
在挺直坐姿下,腰椎部位肌肉活动度高,因为腰椎前向 拉直使肌肉组织紧张受力。
正确的坐姿才能使坐在其上的人体容易地寻
求到合适的腰椎支撑。

人机工程学座椅设计尺寸

人机工程学座椅设计尺寸

人机工程学座椅设计尺寸
首先,座椅的高度应该适合不同身高人群使用。

一般来说,座椅的高
度应该能够让大多数人的脚平稳地放在地上,形成90度左右的膝关节屈
曲角度。

这样可以避免长时间的悬空状态,减轻腿部血液循环不畅和腰椎
受压的问题。

其次,座椅的宽度和深度也非常重要。

座椅的宽度应该适合人体臀部
的大小,提供足够的支撑面积。

座椅的深度应该能够支撑住大腿,一般来说,座椅深度为人体大腿长度的2/3至3/4之间比较合适。

此外,座椅的靠背设计也需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因素。

靠背的高度应
该能够支撑住整个背部,并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一般来说,座椅靠背的高
度应该超过肩膀高度,以确保头部和颈部得到适当的支撑。

靠背的角度也
需要调整,以确保人体脊柱的自然曲线得到保护,同时提供足够的支撑。

除了座椅的尺寸,座椅的材料和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

座椅的材料应
该具有适当的柔软度和弹性,能够提供舒适的感觉并减轻身体压力。

座椅
的结构应该稳固,并提供足够的腰部支撑和头部支撑。

此外,人机工程学座椅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

比如,对于身体较大的人群,座椅的尺寸需要更大;对于长时间工作的人群,座椅的舒适性和支撑性更为重要;对于有腰部问题的人群,座椅的腰部支
撑功能需要强化。

总之,人机工程学座椅的设计尺寸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和人体尺
寸数据,提供舒适的坐姿和支撑,保护人体健康。

同时,座椅的材料和结
构也需要考虑到各种特殊需求。

这样才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提高工
作和生活的舒适性。

坐姿与座椅设计的人机工程学探讨

坐姿与座椅设计的人机工程学探讨

文章编号:100628309(2005)0420044203 作者简介:陆剑雄:(1962- ),男,浙江宁波人,副研究员,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家具的人机工程学。

坐姿与座椅设计的人机工程学探讨陆剑雄1,2,张福昌2,申利民1(1.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2.江南大学研究生部,江苏无锡 214036) 摘要:运用人体解剖学原理,结合坐姿行为分析,探讨坐姿理论,认为坐姿变化是人体在稳定和变动之间寻求平衡,以取得折衷的过程。

提出了座椅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座椅设计中重要参数的参考数据,据此对优秀座椅设计范例进行了解析,并说明其各自特色,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座椅设计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坐姿;座椅设计;人机工程学中图分类号:T B18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如何解决最佳的坐姿问题一直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设计课题。

长期以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最佳坐姿的功能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突破和解决,不同的造型、不同尺度的椅子支撑着人们的各种坐姿,一张好的座具甚至还包括着对不良坐姿的强制矫正体形的功能。

就座椅设计而言,包含两大设计工作,其一为座椅本身的物理结构设计;其二为符合使用者的人体生物力学要求的设计。

前者属于家具工程的工作,后者则为工业设计或人机工程学所要探讨的领域。

2 坐姿理论的探讨坐姿是一种人体的自然姿势。

它有很多的优点,可免除肌力疲劳,减少人体的耗能,比立姿更有利于血液的循环,也有助于操作者采取更为稳定的姿势,以进行各种精巧精细动作的任务,而且它也是操作足踏式控制装置的较佳姿势。

虽然如此,坐姿在某些方面也有其缺点存在,其中最重要的是它限制了人体的活动性,尤其是在需要用手或手臂进行较大的出力或从事具有旋转动作时,坐姿较立姿不方便。

此外,长期的坐姿对人体健康也有许多的不利,脊柱的不正常弯曲、人体主要支撑面上的压力等将产生不舒适感。

当人坐在座椅上时,支撑人体处于固定形势的主要结构是脊柱、骨盆和腿足等。

人机工程学座椅设计尺寸

人机工程学座椅设计尺寸
10.腰靠部高度:188mm
11.靠背弧度:mm
12.扶手长度:355mm
人机工程学座椅设计尺寸 人机工程学座椅设计尺寸1.座面高度:471mm(弹性压缩量13mm) 2.座面倾角:4 3.靠背倾角:95(向后弹性倾角度为8) 4.靠背高度:655mm(456mm--1101mm之间) 5.头枕倾角:115 6.枕面高度:215mm 7.座深:465mm(实际座深:380mm) 8.座宽:410mm 9.扶手高度:242mm 10.腰靠部高度:188mm 11.靠背弧度:550mm 12.扶手长度:355mm lu923192066 分享于 2012-06-21 11:09:2.0 暂无简介 文档格式: .doc 文档页数: 1页 文档大小: 11.0k 文档热度: 文档分类: 待分类 系统标签: 工程学 座椅 人机 尺寸 靠背 倾角
人机工程学座椅设计尺寸
1.座面高度:471mm(弹性压缩量13mm)
2.座面倾角:4˚
3.靠背倾角:95˚(向后弹性倾角度为8˚)
4.靠背高度:655mm(456mm--1101mm之间)
5.头枕倾角:115˚
6.枕面高度:215mm
7.座深:465mm(实际座深:380mm)
8.座宽:410mm
9.扶手高度:242mm

座椅设计的人机学原理

座椅设计的人机学原理

座椅设计的人机学原理座椅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广泛使用的家具之一,座椅的设计对于人机学原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机学是通过研究人类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来设计人机界面和系统的学科,其设计原则围绕着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思维和行动等方面展开。

对于座椅的设计而言,人机学原理的应用可以使得座椅符合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高人们的舒适感和生产效率。

在座椅的设计中,人机学原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体结构、肌肉和关节的科学。

在座椅的设计中,人体工程学可以通过调整座椅的高度、倾斜角度、扶手高度和头枕支撑等因素,使得座椅与人体接触的部分接近于人体曲线,为人体提供最佳的支撑和舒适感。

2. 视觉感受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官之一,也是感知信息的主要来源。

在座椅的设计中,应该注重座椅在外观上的形态美观,颜色鲜明并符合人类观感,从而吸引人们对其的关注。

3. 坐姿习惯不良的坐姿习惯可能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如腰椎受压和颈部疼痛等。

座椅的设计应该遵循人体器官分布和功能的特点,以适合人们自然的坐姿形态来提供支撑,强制调整坐姿姿态。

4. 压力分布人体在长时间的坐姿中,身体的重量会加重在座椅的几个压力点上,长时间黏附在相同的位置,造成局部的压力集中,缺乏血液和氧气供应,可能导致长时间坐姿、局部腐烂或坐疮等。

在座椅的设计中需要注意各个压力点的分布情况,采用适当且有效的材料以分散压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它们产生的负担和损伤。

5. 腰椎支撑在长时间坐姿运动过程中,腰椎的支撑是至关重要的。

在座椅的设计中,采用凸起的背靠、椅背、座垫以及腰枕的支撑,以确保腰椎的充分支持和稳定性,减少腰部压力的不良影响。

除了以上的人机学原则外,座椅的设计也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座椅的材料选择座椅的材料对于舒适度和耐久度有关键的影响。

在座椅的设计中,应该选择适当的材料,例如皮革、织物、海绵和塑料等。

这些材料需要高品质,表面平滑,舒适度强,耐用性好,且有必要的耐磨和防污性能。

汽车驾驶座椅的人机工程学与舒适性

汽车驾驶座椅的人机工程学与舒适性

姓名:王桃英学号:S0704111汽车驾驶座椅的人机工程学与舒适性随着汽车的技术进步及其普及,人们对汽车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关注驾驶的舒适性。

座椅的设计无法完全保证舒适性,但是可以减少引起不舒适性的因素,避免不舒适感觉的产生。

1汽车座椅舒适性的指标体系设计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为保证良好的舒适性,针对静态舒适性,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 座椅应可调节,能使乘坐者变换姿势,并大范围满足各类人体的乘坐要求;(2) 座椅应能使乘坐者保持舒适坐姿,靠背结构和尺寸应给腰部充分的支撑,使脊柱接近于正常弯曲状态。

(3) 座椅的尺度必须与相对的人体测量值配合;(4) 座椅的设计必须能提供坐在其上的人体有足够的支撑与稳定作用;(5) 靠背,特别是在腰部的支撑,可降低脊柱所产生的紧张压力;(6) 座垫必须有充分的衬垫和适当的硬度,使之有助于将人体重量的压力分布于坐骨结节附近。

(7)座椅前缘处,大腿与椅子之间压力应尽量减少。

据此,将座椅的特性分为几何、调节及物理特性(见图1) 。

座椅的各种特性都会影响到乘坐舒适性。

2 座椅的研究现状汽车驾乘人员经常抱怨座椅在乘坐时不够舒适,其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首先,国产经济型轿车多是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合资的产品,大部分车型都是借鉴国外的同型轿车的技术开发设计而成,不论主要零部件,还是关键技术、工艺,甚至是座椅的外形尺寸都一并借鉴过来。

而国外同型轿车座椅的外形尺寸都是根据欧美人的体形而设计的,中国人和欧美人在人体结构尺寸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主要反映在轿车座椅上,因此,中国用户乘坐国产经济型轿车感觉极不舒适,这一缺点反映出国产经济型轿车生产厂家对国外轿车技术的引进停留在简单仿制阶段。

其次,国产经济型轿车座椅多采用价格低材料。

这主要是经济型轿车生产厂家对经济型轿车概念的误解,经济型轿车不仅仅价格低,更不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经济型轿车应该是老百姓的价格、配置上的实用和造型上的新颖这三大特点的集中体现。

汽车驾驶座椅的人机工程学设计

汽车驾驶座椅的人机工程学设计

汽车驾驶座椅的人机工程学设计摘要: 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针对汽车驾驶座椅,从驾驶员生理特性与作业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驾驶舒适性及安全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坐姿舒适性,振动舒适性,操作舒适性, 安全性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汽车驾驶座椅人机工程学设计,完成了对汽车驾驶座椅从分析—设计的系列开发过程。

关键词: 汽车驾驶座椅; 人机工程学; 驾驶舒适性:汽车中的座椅是影响驾驶与乘坐舒适程度的重要设施, 而驾驶员的座椅就更为重要。

舒适而操作方便的驾驶座椅, 可以减少驾驶员疲劳程度,降低故障的发生率汽车驾驶员座椅设计优劣与否直接关系到驾驶质量。

汽车驾驶座椅人机工程学设计目的,就是使设计出来的座椅能够满足人机工程学标准, 这样一来, 所谓汽车驾驶座椅人机工程学设计也就转化为针对驾驶员舒适性的设计。

当然对于座椅设计来讲, 对其安全性的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

从人机工程学原理出发考虑, 一个性能优良的驾驶座椅应当符合的基本要求如: 为驾驶员提供一个舒适而稳定的坐姿, 符合人体舒适坐姿的生理特性; 减轻传给驾驶员身体的机械振动和冲击负荷,满足振动舒适性评价标准的要求;将驾驶员置于良好视野的位置, 保证他能安全而有效地完成各项操纵作业;为驾驶员提供一个相对于各种操纵机构的合适位置, 使他能方便地进行操作; 考虑提高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性,当发生翻车或撞车事故时,将驾驶员约束在驾驶座椅上且处于一定的容身空间以内。

1汽车驾驶座椅人机工程学设计汽车驾驶座椅的人机工程学分析, 安全舒适的汽车驾驶座椅的设计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一是坐姿舒适性(静态舒适性) ; 二是振动舒适性(动态舒适性) ; 三是操作舒适性; 四是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及被动安全性两个方面) 。

上述要求具体到驾驶座椅的设计中满足驾驶员坐姿舒适性的座椅尺寸结构设计、满足驾驶员振动舒适性的座椅抗振减振设计、满足操作舒适性的座椅空、间位置设计以及满足驾驶员的安全性的汽车驾驶座椅主动安全性及被动安全性的设计。

座椅的人机工程学分析

座椅的人机工程学分析


座深 = 坐深 - 60mm ( 间隙) )
• 国标 GB/T3326 规定靠背椅座深为:
座面倾角
• 通常椅子座面稍向后倾, 首先防止臀部逐渐滑出座 • 面而造成坐姿稳定性差; 其次使背部能有所支撑, • 减轻坐骨结节点处的压力, 使整个上身重量由下肢 • 承担的局面得到改善, 减小疲劳度。 人体工程学
座面深度
• 座面深度是指椅子座面前沿至后沿的距离。在办公座椅设计过
• 程中, 座面不可过深, 否则背部支撑点悬空, 靠背失去作用,
• 同时膝窝处会受到压迫, 使小腿产生麻木感; 座面也不可过浅 ,
• 否则大腿前部悬空, 重量会全部压在小腿上, 会很快产生疲劳 。
• 人体工程学研究表明, 座深以略小于座姿时大腿水平长度为宜 , 即:
• 过低, 膝盖拱起, 体压过于集中在坐骨上, 时间久了会产生疼痛感 。
• 人体工程学研究表明, 合理的座高应等于小腿加足高再加上 2530mm
• 的鞋跟厚再减去 10-20mm的活动余地, 即:
座面
• 人体的骨盆下面有两块坐骨结节, 在坐姿状 • 态下, 当座面呈近似水平时, 可使两坐骨结节外侧 • 的股骨处于正常的位置而不受过分的压迫, 人体 • 会感到舒适。当坐面呈斗形时, 会使股骨向上转 • 动, 这种状态除了使股骨处于受压迫位置而承受 • 载荷外, 还造成髋部肌肉承受反常压迫, 并使肘部 • 和肩部受力, 从而引起不舒适感。因此, 座面的设 • 计应该呈近似水平, 避免斗形设计。
• 6.工作座椅腰靠结构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足够的刚性。在座 椅固定不动的情况下,腰靠承受250N的水平方向作用力,腰 靠倾角b不得超过115度。
• 7、工作座椅一般不设扶手。需设扶手的座椅必须保证操作 人员作业活动的安全性。

办公座椅设计中人体工程学分析

办公座椅设计中人体工程学分析

办公座椅设计中人体工程学分析随着现代办公方式的普及,办公座椅的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人体工程学在办公座椅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有效避免长时间坐姿工作带来的身体不适。

本文将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对办公座椅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与机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其目的是使这种关系更加和谐。

在办公座椅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应用至关重要。

良好的办公座椅设计可以适应员工的身体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合理的座椅设计可以有效地减轻员工的疲劳感,提高员工的舒适度,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人体工程学在办公座椅设计中的应用可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长时间坐姿工作容易导致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

根据人体工程学的要求,设计出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的座椅,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职业病的发生率。

(1)提高员工舒适度:人体工程学在办公座椅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使座椅更加符合员工的身体需求,提高员工的舒适度。

(2)提高工作效率:合理的座椅设计可以有效地减轻员工的疲劳感,提高员工的舒适度,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3)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设计出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的座椅,可以有效地减少职业病的发生率。

(1)成本较高:人体工程学在办公座椅设计中的应用,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成本相对较高。

(2)需要考虑员工个体差异:人体工程学在办公座椅设计中的应用,需要考虑到员工的个体差异,如身高、体重、性别等因素,这给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体工程学的需求,办公座椅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适应员工的身体需求:座椅的形状、尺寸和高度应该根据员工的身体结构进行调整,以满足员工的舒适度需求。

(2)提高支撑力:座椅应该具有良好的支撑力,以减轻员工长时间坐姿工作带来的疲劳感。

(3)可调节性:座椅应该具有一定的可调节性,以便于适应不同员工的个体差异。

为了使员工更好地适应人体工程学座椅的设计,企业应该加强相关的培训工作:(1)座椅使用培训:培训员工如何正确使用座椅,包括正确的坐姿、靠背角度等,以减少长时间坐姿工作带来的身体不适。

人机工程学驾驶室座椅设计

人机工程学驾驶室座椅设计

驾驶室座椅设计不合理的驾驶室座椅和驾驶姿势会给驾驶员带来腰痛、背痛等职业病,并且使驾驶员无法精力集中关心路况。

因此,随着人们对汽车的要求,汽车技术的进步,汽车驾驶室设计的提高也成为一项重要研究项目。

座椅设计时应同时满足以下五点基本要求:一、座椅的合理布置;二、座椅外形要符合人体生理功能;三、座椅应具有调节机构;四、座椅有良好的振动特性;五、座椅必须十分安全可靠;为了设计座椅,搜集了以下主要数据。

我国人体基本尺寸测量尺寸名称数据(mm)测量尺寸名称数据(mm)性别男女性别男女坐高958 809 肩宽469 363 坐姿颈椎点高641 518 坐姿臀宽355 310 坐深494 401 小腿加足高448 342根据《工作座椅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给定的工作座椅主要参数一、对轿车座椅尺寸的确定①椅面高度: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驾驶员的调节需求,选定的座椅高度可调节范围280-380.②椅面宽度:结合表格数据,椅面要能合适驾驶员的臀宽及考虑到座椅两侧的防滑凸起设计,椅面的宽度选定为500mm③椅面深度:为了保障驾驶员的臀部和大腿部分被充分支撑和包裹,椅面深度设计为550mm④靠背高度:为了满足对驾驶员的支撑,设计的靠背高度为750mm⑤靠背宽度:为了避免驾驶员横向滑移,滑出驾驶座椅,靠背宽度选定为500mm⑥靠背倾角:根据查找的资料,和驾驶员的舒适要求,靠腰的倾角设计为105°~115°⑦椅面倾角:轿车座椅的椅面的倾角应该兼顾安全性和舒适性,选择2°~10°⑧头枕尺寸:根据《汽车座椅头枕性能要求和实验方法》,头枕的外形宽度以座椅中心为对称面,左右各应宽85mm以上。

确定头枕高度为208mm,宽度240mm,厚度100mm,头枕可调节范围0~100mm。

头枕为一个整体,驾驶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舒适感,习惯上下调节它在座椅上的位置。

二、座椅安装位置的尺寸座椅的安装位置尺寸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办公座椅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应用

办公座椅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应用

办公座椅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应用一、概述人机工程学,也称为人类工效学或人类因素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其目的在于优化人机交互,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错误并保障人的健康与安全。

随着现代办公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办公座椅设计作为人机工程学在办公环境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办公座椅作为员工日常工作中最亲密的“伙伴”,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坐姿、工作效率以及身心健康。

优秀的办公座椅设计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舒适度,帮助员工保持正确的坐姿,减少因长时间坐姿工作而引发的健康问题,如颈背痛、腰间盘突出等。

同时,合理的设计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疲劳感,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将人机工程学原理应用于办公座椅设计中,对于提升办公环境的整体质量、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办公座椅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应用,以期为办公座椅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办公座椅的重要性办公座椅在日常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员工执行任务的工具,更是保障其身心健康的关键元素。

在长时间的工作中,员工往往需要在座椅上度过大部分时间,一个设计合理、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办公座椅,能够极大地提高员工的舒适度,减少因坐姿不当引发的身体不适,如颈背痛、腰部不适等。

办公座椅的设计还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效率。

一个舒适、稳定、调节灵活的座椅,能够使员工保持最佳的工作姿势,避免疲劳和分散注意力,从而更加专注于工作任务。

反之,如果座椅设计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员工的健康,还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引发工伤事故。

在办公家具设计中,办公座椅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人机工程学的应用,能够为办公座椅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座椅在形态、尺寸、材料、功能等方面都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满足员工的实际需求,为员工创造一个舒适、健康、高效的工作环境。

2. 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与核心原则人机工程学,也称为人类工程学、人因工程学或人体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其研究范围广泛,涉及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力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

汽车座椅的人机工程学分析

汽车座椅的人机工程学分析

汽车中的座椅是影响驾驶和乘坐舒适程度的重要设施,而驾驶员的座椅就更为重要。

舒适而操纵便利的驾驶座椅,可以削减驾驶员乏累程度,降低故障的发生率[1]。

汽车驾驶员座椅设计优劣和否干脆关系到驾驶质量。

本文以人因分析为手段,以设计出公道的驾驶座椅来满足驾驶员人体平安、舒适为设计目标,得到结论:驾驶座椅平安性设计应着重考虑人(驾驶员)坐姿生理特性及人体对车内振动、微天气的反应等两大方面。

并从主动平安性设计、被动平安性设计两个方面详尽分析了驾驶座椅平安性设计的思路。

1. 人—座椅系统平安性设计中人的因素分析任何系统事实上都是人机系统,人机系统包括人、机、环境三个方面[2]。

明显驾驶员-座椅也属于人机系统探讨的范畴。

人机系统的平安模式多以人的行为为主体,即以人为本。

对人机系统的探讨始于其次次世界大战。

在设计和运用高度困难的军事装备中,人们逐步熟悉到必需把人和机器作为一个整体,在系统设计中必需考虑人的因素。

1.1 人(驾驶员)坐姿生理特性分析(1)坐姿时脊柱形态人坐着时,身体主要由脊柱、骨盆、腿和脚支承。

脊柱位于人体的背部中心,是构成人体的中轴。

人处于不同的坐姿时,脊柱形态不同,只有座椅的结构和尺寸设计使驾驶员的脊柱形态接近于正常自然状态,才会削减腰椎的负荷以及腰背部肌肉的负荷,防止驾驶乏累发生。

(2)坐姿体压分布当座椅上的人处于坐姿状态时,人的身体重量作用于座垫和靠背上的压力分布称作坐姿的体压分布[3]。

可见,坐姿体压分布包括座垫上的体压分布和靠背上的体压分布两部分。

①座垫上的体压分布依据人体组织的解剖学特性可知,坐骨结节处是人体最能耐受压力的部位,适合于承重,而大腿下靠近表面处因有下肢主动脉分布,故不宜承受重压。

据此座垫上的压力应依据臀部不同部位承受不同压力的原则来分布,即在坐骨处压力最大,向四周慢慢削减,自大腿部位时压力降至最低值,这是座垫设计的压力分布不匀整原则。

图1为坐姿时座垫上的体压分布[4]。

图 1坐姿时座垫上的体压分布②靠背上的体压分布靠背上的体压分布也以不匀整分布,压力相对集中在肩胛骨和腰椎两个部位。

智能座舱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准则

智能座舱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准则

智能座舱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准则关键信息项:1、智能座舱的功能布局2、座椅的设计参数3、显示屏的位置与尺寸4、操作控件的布局与易用性5、车内照明与色彩搭配6、视野范围与视线角度7、声音系统的设置8、空调系统的调控方式1、智能座舱的功能布局11 各个功能区域应明确划分,包括驾驶操作区、信息娱乐区、舒适控制区等。

111 驾驶操作区的关键控件,如方向盘、挡位杆、刹车和油门踏板等,应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布置,确保驾驶员能够轻松操作,减少操作疲劳和误操作的风险。

112 信息娱乐区的显示屏、音响控制等应位于驾驶员和乘客易于触及和观察的位置,同时避免对驾驶视线造成干扰。

113 舒适控制区,如空调控制、座椅调节等,其控件应易于识别和操作,且操作反馈清晰明确。

2、座椅的设计参数21 座椅的形状和尺寸应适应不同身材的驾乘人员,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舒适性。

211 座椅的靠背角度应可调节,以适应不同的驾驶姿势和休息需求。

212 座椅的坐垫长度和宽度要足够,以保证对大腿的有效支撑,减少腿部疲劳。

213 座椅的高度调节范围应能满足不同身高人群的需求,使驾乘人员的脚能够舒适地踩到踏板。

3、显示屏的位置与尺寸31 显示屏的位置应在不影响驾驶视线的前提下,方便驾驶员和乘客观看。

311 对于主驾驶位的显示屏,其信息显示应简洁明了,重要信息突出,避免信息过载导致驾驶员分心。

312 副驾驶和后排乘客的显示屏,其尺寸和分辨率应满足娱乐需求,同时具备防眩光和护眼功能。

313 显示屏的操作方式应直观、便捷,可通过触摸、按键或语音控制等多种方式进行操作。

4、操作控件的布局与易用性41 操作控件的布局应遵循“就近原则”和“逻辑分组原则”。

411 常用控件应位于易于触及的位置,如音量调节、车窗控制等。

412 功能相关的控件应进行分组,例如与驾驶相关的速度控制、巡航控制等应集中在一处。

413 控件的操作力度和行程应适中,操作手感良好,同时提供明确的触觉和听觉反馈。

人机工程学汽车座椅设计研究

人机工程学汽车座椅设计研究

人机工程学汽车座椅设计研究第一篇:人机工程学汽车座椅设计研究人机工程学的汽车座椅设计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重型商用车坐姿舒适性仿真的研究,并结合当今比较流行的舒适度建模方法,进行了适宜驾驶姿势规律的实验研究。

得到以人体姿势变量和汽车设计变量为预测因子的人体不舒适度预测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实际项目的方案分析中。

【关键词】:驾驶员驾驶姿势人机工程技术人体舒适度【Abstract】 Based on the heavy commercial vehicle sitting comfort simulation studies, combined with the comfort of today's popular modeling method was suitable for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driving position.Get to the body posture variables and design variables as predictors of car's body is not comfortable forecasting model, and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the actual project proposal.【Key words】: driver driving posture ergonomic body comfort technology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的舒适生活,于是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的产品也就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

以汽车座椅为例,人体工程学的家具并不是人们头脑中所想象的仅有数据符合的座椅,它还包括除了人体生理数据之外的很多因素。

它的设计原则除了常见的尺度设计原则,人体机能和环境设计原则,健康设计原则外还应该讲求黄金分割比的设计原则。

座椅设计人机分析

座椅设计人机分析

6.座面角(β)
人机Er工g程on学omics
• 座面角指的是靠背与座面之间的夹角。 • 对于固定的工作椅,座面以近乎水平为好,如
果一定要倾斜,那么座面应为平的略成凹状,前 半只向后倾斜3-5°,后1/3部分略向上倾斜,并 且座面的前缘应做成圆角。
人机Er工g程on学omics
意大利设计师罗伯托.露西设计的LAML1000系列椅
人机Er工g程on学omics
(2)好椅子的要素
• 思考:世界上最好的椅子是哪个?
好椅子与形式无关。
人机Er工g程on学omics
• 椅子外形看起来像是坐下去能舒服,但是比如 不能使最后姿势保持良好状态,不久就会疲劳。
人机Er工g程on学omics
座椅设计分类
当考虑坐姿动机时,座椅基本分为三类: • 1.休息为目的的安乐椅 • 2.作业场所的工作椅 • 3.多功能椅
人机Er工g程on学omics
Fysio椅子,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把完全根据人 体形态设计的办公椅,以此宣告家具设计进入了 “人体工程和生态科学的黄金时代”。
8.扶手
人机Er工g程on学omics
• 扶手的高度一般建议为在200-250mm。
作业(二选一)
人机Er工g程on学omics
• A 、工作椅坐椅设计
一、椅子的功能
人机Er工g程on学omics
• (一)对椅子功能的忽视

椅子对生活的重要意义被人们普遍忽
视。少年儿童的近视发生率异常高,脊柱
侧弯症日益增多,这才逐渐开始引起人们
的重视,诱发儿童病症的原因之一是和不
适宜的桌椅有关的 。
(二)椅子的两副面孔
人机Er工g程on学omics

座椅设计的人机设计要求演示教学

座椅设计的人机设计要求演示教学

座椅设计的人机设计要求演示教学座椅设计的人机设计是指在设计座椅时,考虑人与座椅之间的交互关系和人体工学原理,以提高座椅的舒适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人机设计要求是指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的一些条件和标准,以下是座椅设计的人机设计要求的演示教学。

一、座椅的舒适性座椅的舒适性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座椅设计中要考虑人体工学原理和人体特征。

首先,座椅应具备合适的尺寸和形状,以适应不同人体的体型特征。

其次,座椅的硬度、弹性和支撑面积等要素也要综合考虑,以提供适当的支撑和稳定性。

最后,还需考虑到座椅的通风性和温度调节性能,以保持座椅表面的干爽和舒适。

二、座椅的可用性座椅的可用性是指在使用过程中是否方便、易于操作和适应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

首先,座椅的高度、倾角和深度等参数应可调节,以适应不同人体尺寸和姿势。

其次,座椅的结构和材料选择应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例如,要提供足够的腿部空间和支撑,以及便于上下、前后移动。

另外,座椅的表面材质应具备防滑、易清洁和耐磨损的特性。

三、座椅的安全性座椅的安全性主要包括稳定性、防护性和耐久性等方面。

首先,座椅的稳定性是保证使用者在坐下和起立时不容易摔倒或滑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座椅底部的支撑结构和材料选择要能够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其次,座椅的防护性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座椅不应对使用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如锐利边角、尖锐物品的设计等都应避免。

最后,座椅的耐久性是指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和变形,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设计都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综上所述,座椅设计的人机设计要求是以人为中心,结合人体工学原理和人体特征,设计出舒适、可用和安全的座椅产品。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座椅的尺寸形状、硬度弹性、支撑面积、通风性等方面的要素,使座椅能够适应不同人体的需求。

此外,还要考虑座椅的可调节性、操作便捷性、结构设计等因素,以提高座椅的可用性。

最后,座椅的稳定性、防护性和耐久性是确保座椅的安全性的关键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坐姿人体尺寸的“小腿加足高”低10~15mm。查表可得:
P95男=448mm, P5女=342mm
加穿鞋修正量(男25mm,女20mm),穿裤修正量(-6mm
) ,就可算出适合中国男女通用工作座椅座高值(按比“小腿加足高” 低10mm计算):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对中等身材的男子,应该有: a=(908/3)mm= 303mm,d=130mm,
设取b = 20mm,c=10mm,
e=2×6mm=12mm,f=30mm 于是得到: x =(303-20-10-12-130-30)mm = 101mm。 可见新式办公桌的中屉深度仅101mm左右,相当浅。
视觉负担重的工作,颈椎弯曲尤其厉害,会造成更加不良的后果。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桌高的正确确定方法是:座高加上合理的桌面椅面高度差, 即桌高=座高+桌椅高度差 大量测试研究表明,合理的桌椅高度差可依据坐姿的“坐 高”确定,例如: 书写用的桌子: 合适的桌椅高度差=坐高/3-(20~30 ) mm;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功能尺寸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1、座面(前缘的)高度
(1)工作座椅
工作椅座高的设计要点是: ① 大腿基本水平,小腿垂直地获得地面支撑; ② 腘窝不受压; ③ 臀部边缘及腘窝后部的大腿在椅面获得“弹性支承”。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符合上述要求的工作椅座高为:
适合95百分位数身高男子的座高:
448 mm+ (25 一6)mm一10 mm = 457mm ;
适合5百分位数身高女子的座高: 342 mm+ (20 一6)mm一10 mm = 346mm ; 四舍五入后,就得到一个工作椅的基础数据,即中国男女通用工 作座椅尺寸的调节范围为350mm~460mm。
扶手设计的关键是其高度:扶手过高,会使肩部被耸起(见 图);扶手过低,起不到支承大小臂的作用,均会使肩部肌肉受
力紧张,应避免。
扶手过高与过低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因此,座椅扶手高度宜略小于中国人“坐姿肘高”, P 5 0 男 =263mm, P50女 =251mm。这两个数值的平均值为 257mm,公 用座椅的扶手高度宜略小于这个数值。GB/T 14774-1993推荐值 为230士20 mm 。我国老式扶手椅的扶手多数偏高。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扶手
扶手常用于办公椅和休息椅,其功能主要有:
① 用手臂支撑起座、调节体位,尤其对躺椅、安乐椅;
② 支承手臂重量,减轻肩部负担; ③ 对座位相邻者形成身体和心理上的隔离,这一点有实际的 和心理的两方面的作用。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办公椅座深等于或稍大于工作椅座深。休息椅座深可以再大 一些,因为就坐者小腿前伸,腘窝不易受压,增大座面面积能降
低座面体压。但座深过大会使腰椎在座面和靠背交接处造成生理
不适,也让老年人从椅子上站起困难。
座深过深,起立困难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1)工作椅 对于工作椅,靠背的功能要点,主要不是支承就坐者后倚时
的上身体重,而是维持脊柱的良好形态,其中又主要在于避免腰
椎的严重后凸。工作椅的靠背主要是腰靠,在第三、四腰椎的位 置上,提供尺寸、形状、软硬适当的顶靠物。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荐值400mm。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扶手椅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扶手椅座宽不够或过宽,坐着都不舒服,见图,若宽度不够, 就坐者只能勉强地挤下去,而座宽太大,两侧扶手不能给就坐者 提供稳定的位置,使就坐者有“不着边”的感觉。
座宽过小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② 前倾工作用座椅的 a
宜略取负值;前倾程度大者,
应加大负值。为避免在上面 坐不住、往下滑,可加一个
附设软垫膝靠的椅子
软的“膝靠”,对膝部提供
支承,如图中的“平衡椅” 和“云椅”。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③ 新式办公椅可顺应工作姿势在一定范围内自动地调节a和靠
座宽过大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排椅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排椅的单人座宽应大于“坐姿两肘间宽”,并考虑穿衣引起 的尺寸修正量。 中国人“坐姿两肘间宽”: P95男=489mm,考虑穿衣修正量, 排椅的单人座宽宜不小于500mm以上。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办公桌:
合适的桌椅高度差=坐高/3。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所以中等身材男子、女子办公桌的桌高如下: 办公桌桌高=座高+合适的桌椅高度差=座高+坐高/3
座高50男=422mm,坐高50男=908mm,
因此,办公桌高50男=422mm+908/3mm=725mm; 座高50女=386mm,坐高50女=852mm, 因此,办公桌高50女=386mm+852/3mm=670mm;
《工作座椅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办公桌的功能尺寸
1、桌面高度(桌椅配合)
桌面过高,小臂在桌面上工作时,肘部连同上臂、肩部都被
托起,肩部因耸起而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使人难受,容易感到 疲劳。过高的桌面,还是引起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之一。 桌面过低,则工作时脊柱曲度加大,腹部受压,妨碍呼吸和 有关部位的血液循环,并使背肌承受较大的拉力。在低桌面进行
“坐深”。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中国成年人“坐深”: P5女=401mm,P95男=494mm。
工作椅座深一般应“宁浅勿深”, GB/T 14774—1993《工
作座椅一般人类工效学》给出的座深数值范围为 360 ~ 390mm, 推荐值380mm。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2、中屉深度 桌椅高度差的尺寸组成为:
a =b +x +c +d +e +f
式中 a——桌椅高度差;b——桌子面板的厚度; x——中屉的深度;c——中屉底板的厚度; d——坐姿人体尺寸“坐姿大腿厚”;
e ——穿衣修正量;
f——中屉下面大腿的(小幅度)活动空间。
背倾角,使不同状态下都能较为舒适。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靠背的形式及倾角
靠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靠背形式和倾角的设计,使其能
够为脊柱提供稳定的支承,放松背肌,并使脊柱接近于自然的S形
生理曲度,使椎间盘接近正常受力状态。 靠背的形式主要指对人体脊柱的支承点的位置和数量的选择设 计。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对于老年人用椅,加高扶手有利于扶着入坐和起身,应予考 虑。另外礼堂、影剧院座椅间的“扶手”,主要作用一般是将邻 坐者从身体和心理上互相隔离开来,而并不一定要把前臂搁在上 面,因此适当高一些是合理的。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座面(前缘的)高度
关于工作椅座高的几点讨论: ① 高身材男子和低身材女子适宜的工作椅座高差值很大,达 460mm-350mm=110mm之多。同是男子用椅或同是女子用椅, 差值也不小,也会明显影响坐姿舒适性。因此,通用工作椅高度应 该可调节; ② 个人专用工作椅宜按个人情况确定座高;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我国国家标准GB/T 3326-1997规定的桌高范围为H=700~ 760mm ,级差△ S = 20mm 。因此共有以下四个规格的桌高:
700mm、720mm、740mm、760mm。我国中等身材男子使用办
公桌的适宜尺寸见图,可调办公桌椅的尺寸大体如图。
座宽
单人椅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单人椅座宽宜略大于“坐姿臀宽”。因女性的该项人体尺寸 大于男性,因此通用座椅座宽应以女子坐姿臀宽的 95百分位数作 为设计的依据,再适当附加穿衣修正量。 中国人“坐姿臀宽”:P95女=382mm 。
因此,GB/T 14774—1993 给出座宽范围370~420mm,推
2、四种座椅靠背形式
靠背倾角:指靠背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座深
工作椅座深的设计要点: ① 座面面积不能太小,臀部边缘及大腿在椅面上的“弹性支 承”能使上身稳定,减少背肌负担。 ② 在腘窝不受压的条件下,腰背部能获得腰靠的支托。
符合上述要求的工作椅座深为:略小于坐姿人体尺寸中的
③ 综合生理解剖的分析来看,工作椅座高宁低勿高。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2 座椅及办公桌设计的人机学要求
座面倾角
(1)工作座椅
座面倾角 a 的正负取值要结合人就坐时所需要的身体姿势。工
作椅的合理座面倾角可简要归结为3条: ① 一般办公椅可取a = 0°~5°,推荐a = 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