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研究性学习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引言: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主动探究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积极参与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形式以及对学生的影响。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1.艺术作品观赏与分析:鼓励学生观看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摄影等,并帮助学生分析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主题和艺术手法,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艺术材料与工具认识: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和工具的特点和用途,激发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美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
3.艺术创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实践,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进行个性化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进行:1.创意性设计: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设计活动,如设计明信片、海报、画册等。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主题或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表达和创造力的培养。
2.艺术作品模仿与改编:选择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模仿并进行改编,既锻炼了学生的绘画技巧,又培养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3.艺术史研究:让学生了解一些著名艺术家和艺术流派,通过学习他们的作品和艺术理念,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4.艺术实践团队:鼓励学生组建艺术实践团队,进行集体创作和展示。
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影响1.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2.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通过艺术作品观赏和分析,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提高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关于美术课程四个学习领域的思考
关于美术课程四个学习领域的讨论2001年颁发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
因此,本《标准》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这是美术课程的一项重大改革,也在2011年版的《美术课程标准》中延续。
但在十多年实施过程中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和深入研究,从而导致种种误解:不理解设置四个学习领域背后的课程理念;不理解“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却视之为四种学科知识体系;在教材中把美术教学内容割裂为四块;在美术教学时,用“学习领域”替代“课业类型”,抹杀了不同内容的教学特点等等。
本文将就此作一探讨,希望引起同行的关注。
一、设置四个学习领域体现什么美术教学理念?课改前《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1992年)提出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初中美术教学大纲也相似,都是以“单纯的学科知识体系”为本,强调向学生的“输出”和“传授”,教学内容仅“绘画、工艺和欣赏”三部分,特别强调写实性绘画技能。
相应的美术教材也以学习各种美术技能为目的。
说明当时人们对美术学科性质理解的狭隘。
而新课程则重新借鉴了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观,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获得”和“经验”,充分体现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体现于《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之中,从而“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希望学生通过各种美术活动,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加强研究性学习
1 开 放 自主 的 氛 围 .
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点 , 它不仅仅表现在学习 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 , 而且还体现在整个实施过程 的各个阶
美和积极 的宣传 ) 和负面影 响( 格调低劣 和虚假广告 ) 问 等
题 。让学生从熟悉的但往往又不大关注的问题入手 , 既认识 了广告艺术又体验了生活 。
学习有法 , 学无定法 。 习有一定 的规律可循, 学 但又必须
从 自己 的实 际 出发 , 找到 适 合 自己 的方 法 。
教学 管理
只有达到 了这个要求 , 才能进入下一层次要求的学习 ; 如果 达不到 , 这部分学生只能停 留在低一级的层次上。 因此 , 必须 做到 : 一是人人过关 。 二是追根溯源 , 务求甚解 。 三是亲 自动 手, 相互帮助。四是突出重点 , 个别辅导。 5 . 使学生在 良好环境 中学 习
造性的活动。它包含有两层含义 : 1 . 在开放 的情境 中主动搜集 资料 , 是创新 能力形成 的前 提。 资料的来源主要依靠课本知识 、 上图书馆查找 、 登陆因特 网搜索等 。除此之外还有 : 音像资料、 社会调查 、 观察 、 走访 、
研究 性学 习是一种学 生 自主参 与类似 于科 学研 究的学
具体 实践情况来看 ,学生更 多的是采用小组合作研究 的形
式 。一方面学生的表现欲望 、 探索精神、 群体意识得 以发展 , 另一方面 , 也容易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 自由 , 这样有利 于
创 造 性思 维 的 激 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崇尚科 学的 氛 围 .
验的学习方式。 事实上 , 学生在选定 了研究课题之后 , 在开放 情境 中主动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 , 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
性学习在美术教学中实施
研究性学习在美术教学中的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问题”为中心,用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法。
所以我们倡导“研究性学习”,是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由传统的被动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学习转变,让学生懂得如何获取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知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办法。
一、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做到乐学,主动地学,从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学有所得。
在研究性美术教学的实践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课题,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
如教《心灵的关爱》时,从对亲情的关注入手,通过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或许平时一度忽视了的亲情,唤起学生对爱的回报与表达之情。
接着,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一份珍爱的友情,引导学生好好珍惜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
然后,告诉学生设计制作精美的卡片是一种对亲人、朋友、同学传达爱心的表达方式。
学生自然而然想自己动手制作一张卡片,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校运会会徽设计、封面设计、手抄报编制等形式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究,乐于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
在美术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美术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摘要】在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和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重视学生参与,注重针对性、广泛性、知识性与趣味性。
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才能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收到实效,让学生全面地理解美术的内涵,从而掌握美术知识,增强技能,提高美术水平。
【关键词】美术教学;研究性学习;主体意识;合作学习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的贯彻与深化,给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要途径。
在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和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重视学生参与,注重针对性、广泛性、知识性与趣味性。
一、研究性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新课程背景下,必须学会从生活中寻找问题、开掘问题,通过研究性学习切实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师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相关知识讲解之后指,给学生更多时间进行探讨,留下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
对于学生课堂外的研究性学习,一般可采取以下流程的教学法。
提出课题→制定课题实践的设计方案→课题的实施策略→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成果的展示和评价。
例如:有一课题小组确立的课题是《绘画特效技法研究》,这样的课题涵盖面太广。
绘画从种类上来分有油画、版画、水粉画、水彩画、中国画等多种,从古道今,没有一个全面精通的画家。
结合中学生实际情况,他们对绘画专业知识了解得不是很广、很深,尽管有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也只能是针对某一画种的技能而言,因此,立题只须抓住一个切入点进行探索或实践即可,应该把《绘画特效技法研究》改为《水彩画特效技法探索》最为恰当。
二、研究性学习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参谋、伙伴,是学生参与开展活动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教师在组织、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要发挥美术课的美育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美术学科—B3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活动设计+技术应用计划【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学科通用-技术应用计划技术应用计划一、电化教学目的:电化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式,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更形象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习质量有更大的进步,更快地为建设四化培养有用人才。
二、主要任务1、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立足“上有趣味的课、上有价值的课、上有文化的课”这一课堂教学的目标,努力钻研教材,上好课,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和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提高教学技能。
2、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
将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学科合理衔接,圆满完成大纲任务。
三、电化教学的实施过程:1、通过图片、幻灯机、投影仪等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2、具体实施步骤内容:将课文内容进行电化教学,更形象更直观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进行更好得掌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3、利用电脑多媒体等工具进行教学,以提高同学们的知识水平和观察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技术应用立足于改变学生的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学习理念、策略、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继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
音乐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美育课程,它的功用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随着创新教育的不断深入,随着未来社会的综合素质人才的要求,随着具有挑战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性学习的倡导和逐步实践,我校的音乐课程也开始了音乐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一开始作为指导教师的我忐忑不安:改变了音乐的学生方式,这些学生能有怎样的作为?学生会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它对正常的课堂教学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通过一年多的音乐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实践,我深深的感觉到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它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关于美术课程四个学习领域的思考
关于美术课程四个学习领域的讨论2001年颁发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
因此,本《标准》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这是美术课程的一项重大改革,也在2011年版的《美术课程标准》中延续。
但在十多年实施过程中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和深入研究,从而导致种种误解:不理解设置四个学习领域背后的课程理念;不理解“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却视之为四种学科知识体系;在教材中把美术教学内容割裂为四块;在美术教学时,用“学习领域”替代“课业类型”,抹杀了不同内容的教学特点等等。
本文将就此作一探讨,希望引起同行的关注。
一、设置四个学习领域体现什么美术教学理念?课改前《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1992年)提出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初中美术教学大纲也相似,都是以“单纯的学科知识体系”为本,强调向学生的“输出”和“传授”,教学内容仅“绘画、工艺和欣赏”三部分,特别强调写实性绘画技能。
相应的美术教材也以学习各种美术技能为目的。
说明当时人们对美术学科性质理解的狭隘。
而新课程则重新借鉴了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观,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获得”和“经验”,充分体现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体现于《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之中,从而“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希望学生通过各种美术活动,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
《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教学大纲教学目的:《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通过讲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依据、特征、规律、内容,进而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为成为专业化美术教师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学习,学习者可以了解中学美术课程标准的原理与主要内容,进而为美术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同时,课程也旨在使得学习者了解中学美术教学的特色与主要内容,为美术课堂教学提供教学实践方面的准备。
教学任务:课程的教学任务为:系统地讲解《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课程性质的规定、对美术教育精神的阐述以及对不同美术学习领域的基本要求与评价建议、教学建议等。
此外,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还在于为学生呈现中学美术教材的编排内容、设计特色、课程内容与教学指导等,这使得学生能够了解一线真实的美术教学情境,进而思考美术教学的微观技巧并在实践中具体应用。
教学内容的结构本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主要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分析《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学习者解读如下内容:美术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美术课程的目标;“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美术课程的实施建议。
第二部分,讲解新美术课程观念指导下的中学美术教材编写与教学应用,主要呈现不同版本美术教材的编写理念、编写特色、版式安排、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目标与评价方式等。
在此基础上,项目课程指出美术教材需要把握好的五对关系:教材结构与教学实际、理性建构与感性呈现、传统经典与现代时尚、美术内容与艺术方法、学习兴趣与知识综合。
据此以上课程内容的预设,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安排为:模块或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模块1的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是:为学习者总体介绍一下课程改革的背景知识。
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课程改革的国内背景以及课程改革的学科自身背景。
高中美术研究性学习课题概述
高中美术研究性学习课题概述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它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实践和反思,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美术研究性学习课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美术学科知识,提高审美素养和创造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文将对高中美术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内涵、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1. 课题内涵高中美术研究性学习课题以美术学科为核心,结合学生兴趣和实际需求,引导学生关注美术领域内的热点问题、现象和作品。
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学生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体系,提高审美鉴赏和创作水平。
研究性学习课题强调学生的实践参与和亲身体验,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对美术学科的深刻认识。
2. 课题目标高中美术研究性学习课题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2.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美术鉴赏和批评能力。
3. 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4. 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3. 课题内容高中美术研究性学习课题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美术基本理论:研究美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历史发展和美学原理等。
2. 美术作品分析:对经典美术作品进行深入剖析,探讨作品的形式、内容、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等。
3. 美术技法实践:学习绘画、雕塑、设计等基本技法,并进行创作实践。
4. 美术领域热点:关注当前美术领域的热点问题、现象和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5. 美术与生活:探讨美术与生活、社会、文化的关系,分析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研究方法高中美术研究性学习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书籍、论文、网络资源等,收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资料。
2. 观察分析:对美术作品、现象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3. 实践创作:通过绘画、雕塑等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美术创作能力。
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以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为例
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以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为例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不仅仅是要传授给学生有关美术的知识,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能力和美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重视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因此这就要求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师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内容,在原本教材编写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科学的设计和重新建构,形成与大单元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大单元教学模式是基于情境化的主题,为学生布置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学科概念,促使学生能够像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一样进行美术创作的教学过程。
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具有不同性质,以研究性为导向,组成一个较大的单元。
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美术这一学科,学习美术知识和提升美术素养,实现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本文以人教版的美术教材为例,探究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
一、大单元教学模式概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阶段美术教师开展教学,必须要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并且将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点任务和内容。
在美术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为学生进行主题情境的设计,引导学生在主题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合作探究等方式实现知识点的学习与获取,进而利用观察法、实验法或者实践法等解决有关问题[1]。
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提升和能力的发展,学生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审美情操以及优秀品格。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课程的开展必须要具有综合性、艺术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所以教师要更好地利用美术教材,对美术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以研究型为导向,落实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具体要求。
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首先,教师应该从整体角度对教材进行分析与把握。
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精通1~6年级全部美术教材,将有关知识点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这样有助于对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进行打散重组,方便大单元教学的有关设计;其次,教师需要深入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容与联系,教师作为美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领者,首先就需要树立起整体教材意识,实现对知识点的细化与整合,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整体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
网络环境下高中美术鉴赏模块学生研究性学习成绩评价方
艺术家奉希腊古典艺术为典范, 艺术家奉希腊古典艺术为典范,崇尚科学、 张扬人文主义,努力探索自然与生命的奥 秘,将透视学、解剖学等原理运用于绘画, 使之技艺不断地成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 景象。” 景象。” 5、评价学生运用网络进行课题研究的情况, 称之为“ 称之为“网”。如果说前面四点主要是从 “知识与技能”维度来评价学生,哪么第 知识与技能” 五点主要是从“方法与过程” 五点主要是从“方法与过程”维度评价学 生。
3、学生能透过几张圣母像作品的表面现
象,用事实对其分析。称之为“ 象,用事实对其分析。称之为“面”。 如“中世纪基督教美术主要功能在于 塑造顶礼膜拜的偶像,他们笔下的圣 母可敬但不可亲,成为宣传教义的 ‘圣经’。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像,摆 圣经’。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像, 脱宗教的桎梏, 脱宗教的桎梏,拉斐尔等人把圣母画成 至善、至美的女性形象,张扬人文主 义的思想。” 义的思想。”
园丁圣母
拉斐尔
我们从“分析” 我们从“分析”阶段来划分: 1、学生只列举中世纪、波提切利、达·芬奇、 、学生只列举中世纪、波提切利、达· 拉斐尔的圣母像作品中一个或二个事实或 现象,但没有对作品做分析。这种回答只 看到问题的一些事实与现象,称之为 “点”。 2、学生罗列几张圣母像作品中的事实与现象, 能把这些事实、现象联系起来。称之为 “线”。
7.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8.自我表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9.通过制作课件提高审美水平
我们认为《课标》 我们认为《课标》所提出的四阶段美术 鉴赏模式暗合了比格斯把学生对某个问题 的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的理 论,虽然美术鉴赏评价没有标准答案,使 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增加了难度, 但是,我们可以运用比格斯SOLO分类评价 但是,我们可以运用比格斯SOLO分类评价 法结合费德门的四阶段美术鉴赏模式,根 据学生与他人(进行研究性学习,把研究 成果向全班阐述)交流时来分析学生的思 维结构处在那个的层次并做出较为客观合 理的判断。
高中美术_学习鉴赏美术作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四、教学设计(一)教法分析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
因此,我主要设置了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利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
根据美术学科特点,我主要以情境陶冶法和启发式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以达到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交流学习的目的。
1.情境陶冶法:针对教材重点、难点,给出知识框架、营造艺术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在自然、社会和文化艺术情境中深入思考艺术内涵,合作交流、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突出本课重点和突破本课难点。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提问,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形成的脉络和根源的自我归纳总结能力。
3.活动式教学法:通过造型、表演等艺术活动,让学生感情移入,建立与艺术作品沟通的可能性,并活跃了课堂气氛和趣味,深化了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理解。
4.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5.图示法(二)学法分析古希腊哲人说:“学生不是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团需要点燃的火焰。
”所以我设置的学法主要以情境感受、探究合作、表达实践为主线,使学生达到从学会到会学、从会学到乐学的境界!1.研究性学习法: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研究性学习中,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在小组讨论、交流、合作中,促使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合作精神差,实践能力弱“等不足,培养综合素质。
2.讨论法3.联系实际法(此学法符合‘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教育教学新理念)4.对比法(三)设计意图总体构想是:通过创设情境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完成对如何进行美术鉴赏设计新理念:1.[“点、线、面”教学策略]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对传统教学策略的传承和发展,指在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并抓准一个“点”,使它贯穿教学始终,从而建构一条教学主“线”,并由此铺开一个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主动生成符合学生个体智能优势的知识“面”,有效改变高中美术传统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照本宣科”的尴尬局面。
2024年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范本(2篇)
2024年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范本六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一)一、教材分析:我校采用的教材紧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贴近儿童的心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
六年级美术教材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
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
注重在娱乐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并掌握最基本的美术知识。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即将升入中学,他们对美术这一学科了解的相对较多,有的学生对美术有着一定的兴趣。
本学期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
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四、教学策略与措施: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
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
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四个学习领域的特征是什么
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四个学习领域的特征是什么?一、对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认识美术新课程标准力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归纳起来新课程标准有以下特点:(一)强调课程标准的导向性、选择性美术课程标准没有采取列出具体的知识点(在低年级更是如此)的方式,而是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供指向这些标准的教学活动方式建议。
这些教学活动方式建议也是选择性的。
例如,3-4年级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是: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它美术活动的区别。
上述内容标准非常概括,体现大的导向性。
为了指向上述标准,有下面的教学活动建议可供选择:(二)、以美术学习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美术新课程标准从美术学习方式出发,划分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它分为三个层次:(1)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并体验愉悦和成就感。
初中美术教师个人研修计划书(4篇)
初中美术教师个人研修计划书不断学习新的观点和理念,积累一定的理论学识和教学经验,把“学习与思考”当成自己的一个习惯,持之以恒,努力充实自己,这里是一篇美术教师工作计划,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一名乡镇教师,特别是一名特岗教师,在小学美术新课改带来的更多、更高的标准下,深深感到自身面临的挑战与危机,特别在这次国培中,我愈发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深知还有许多的东西需要我去学习,亦深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成功的教育者,就要积极主动地充实、丰富、完善自我。
在此前提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校的小学美术校本研修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学校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小学美术新课标,以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来扎实小学美术老师的基本功,为小学美术校本研修的开展打下基础。
二、研修目标(一)师德方面:继续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争取做一名具备良好的师德、广博的知识、对学生宽容有爱心和责任心、以人格力量去感染和影响学生的优秀教师。
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学习、____教育方针,爱岗敬业。
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学生的人格,用爱心去包容、感染、教育学生,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二)教育教学方面:不断学习新的观点和理念,积累一定的理论学识和教学经验,把“学习与思考”当成自己的一个习惯,持之以恒,努力充实自己,争取在美术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教育能力和教学行为、个人素养和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
三、具体实施方案1、实现终身学习,寻求自身的发展,订阅美术教育期刊,每学读二本教育理论书籍,并撰写。
2、提高美术教师的多媒体教育技术,做到能够独立制作适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3、和其他教师共同提高,互相听课、评课,做好诊断记录,积极参与学校、中心校和教育局组织的教研活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____节,并写出自己的听课感想。
4、坚持参加教师教育研修计划,及时撰写自主学习笔记。
新课标下美术大单元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标下美术大单元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大单元教学是美术教育进入核心素养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当前时代发展过程中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小学美术教学迎来新的变革,以大单元为导向的新型美术课程,以传统文化作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目标。
以单元为导向的课程形式是未来的新趋势。
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大单元课程构建方式、课程设计,不断开展一系列的评价,在实际过程中将教学目标放长远。
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探究、感知等一系列的教学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任务驱动、以素养为导向,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教学;新课标;大单元;美术引言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美术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美术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
在当前新课标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艺术体验为核心开展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在欣赏、表现、创造过程中形成丰富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教师要进一步整合教材,确定单元主题,结合问题安排教材内容,不断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一、结合实际,树立大单元框架美术教学往往只是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解,然后通过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教师再针对性的布置相关知识点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美术基础知识,这一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当前教育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小学美术进行大单元教学可以将知识点进行相连接起来,形成系统的、连贯的美术体系。
学生可以通过一条主线联想到其他知识点,以思维方向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梳理,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大单元框架,要结合内向设计,将相同理念下具有内在联系能够迁移的知识进行内容进行梳理。
教师要不断转变自身的观念,以核心素养为取向开发课程。
同时还可以结合逆向设计法,以层次性教学为目标,构建情景化、结构化等真实任务的单元课程,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进行单元框架梳理,从而完成教学任务[1]。
美术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春
四川成都 6 1 0 17 ) 3
【 要】 具有人文性质的美术作为以培养美术素养、 摘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 目 标取向的必修的艺术课程, 可以培
养学生的综合 能力, 形成初 步的科学精神 、 态度和价值 观。在具体 的研 究性教 学实践 中: 一要 激发 学生的探 究兴趣 , 二要 培养问题 意识 , 三要 关注学习过程 , 四要把握 发展 性评价 , 促进 美术教 学创新 。
( ) 一 发掘 教 材 内容 呈 现 形 式 , 找 刺 激 的 新 寻 异 与 变化 。 “ 学过程 中创 造 引人 入胜 的情景 , 教 即
教 学过 程引 用 有趣 的 例子 、 验 、 实 离奇 的事 实 , 可 以称作 教学上情 感刺 激方 法之 一 。 ( ” 巴班斯 基 ) 其 中涵盖 的道理就 是告诫 我们 美 术 教师 要充 分研 究
教师指 导下从学科 领 域或 现实 社 会生 活 中选 择 和 确定研究 主题 , 教学 中创 设 一种 类似 于 学术 ( 在 或 科学) 研究 的 情境 , 过 学 生 自主 、 立 地 发 现 问 通 独
发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使 这 种 兴趣 和 主动 意 识 转 并
化成 持久 的情 感 态 度 , 到 乐 学 , 做 主动 地 学 , 有 学 所得 , 越学越 爱学 。
第2 卷 增 刊 3 20 年9 0 9 月
教 育 与 教 学 研 究
Ed c to n e c i g Re e r h u ai n a d T a h n s a c
V13 . o. No增 2
S p. 0 9 e 2 0
美术 教 学 中 的探 究性 学 习
杨
( 郫县鹃城学校
美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方案
2014-2015学年曹溪中学美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方案及过程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结构”中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美术或跨越美术学科的课题进行综合与探究性的学习,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比较全面地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发展规律与趋势。
通过建立于一种广泛的社会、文化情景中的、以美术为主体并联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了解各学科的共通之处和相异之处,理解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使他们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他知识、技能来解决学习与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通过综合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精神,并使这种兴趣与精神转化成持久的情感与态度。
与此同时,引导每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从而使学生学会在新情景中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同时,自觉主动到融合不同学科的内容,使各种知识与技能互相贯通,彼此联系,逐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探究和发现的能力以及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术课程标准》已提出“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但实验教材中只设计编排了一些比较简单、适合课堂教学的综合实践课例。
而在学校实际工作中,有很多领域可以设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甚至在校外、家庭生活中也经常涉及美术实践活动。
如果经过合理设计和精心组织,将大大丰富综合实践活动的范围,提高学生综合探究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鉴于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中一门新的课程,由国家设置,需要由地方和学校根据《纲要》规定的基本框架来规划课程的类型、内容和具体活动的方案。
以培养学生美术素养为目标,与美术教育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无论从形式、内容到学习方法都在探索起步阶段,亟待在教育科研部门支持下进行研究与实验。
《美术欣赏》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外 还担 任 了学 校 的广 告设 计 专 业课 程 ,广 告设 计 是属 于 美 术 学科 的分 支 学科 ,而广 告设 计 跟 商 业联 系 得 更 为 紧密 ,这 就要 求 我 们 学生 更 应 该 具 备 口才表 达 能力 和 自我创 新 的
能 力 ,而 像 这 样 的 美 术 欣 赏 课 上 , 每 位 学生 都 上讲 台进 行 自我 阐述 自
们采 用 的是 研究 性 学 习 的方 式 ,通 过学 习 ,我 了解 了可 以从 多 种 途径
将 来就业 的能力 。
三. 促进 了教师 教学 观念 和教 学
生 的 自信 心 、 责 任 心 也 得 到 了提
高。
行 为 的改变 ,提 升教 师的科 研素 质
研 究 性学 习课 程 的实 施 ,需 要
己 的教 育教 学 观点 ,进 行 教 育 教学
的实 践与 创新 。
中 ,不 知 不 觉 就 已 经 做 到 了 深 夜 ,
但 是我觉 得很 快乐 …… ”
研究 性 学 习是 一项 综 合 性 的学
习 实 践 活 动 ,它 来 源 于 实 践 的操
很 多 同学 在 活动 的 过程 中 ,都
有 这 门课 了 , 回忆 这 一 年 的 课 堂 ,
来搜 集 信息 ,还要 整 理 分析 ,以便 和 其他 的 同学 能更 好 地 交流 。 自己
查 找资 料 ,能 够在 自己 的动 手 过 程 中享受 带来 的快乐 ,并 能看 得更 详
细 ,了解 得更 透 彻 …… 在制 作 过 程
囝 圜目
美术欣赏 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回 刮青林
在技师学院的 《 美术 欣 赏》 教
高中美术教学中“性学习”论文
高中美术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浅谈摘要:“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自然而然地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实施“研究性学习”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主要从创设情景,培养学生质疑;倡导学生参与学习,体现主体意识;发挥团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加强实践活动,提高美术创造能力这4个方面谈了“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美术教学“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新课程的实施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教师们纷纷寻求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自然而然地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实施“研究性学习”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创设情景,培养学生质疑,倡导学生参与学习,体现主体意识怎样让学生“敢问”、“能问”、“善问”?首先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学习伴侣,教学也由“我教你学”的“填鸭式”变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鼓励学生“有话就说,不怕说,有话就问,敢于问”,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
其次,开放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想问,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离奇古怪的想法和问题,教师的态度应是积极鼓励、支持,不回避、不指责,同时要求学生间互相尊重、理解,这样课堂上便会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倡导学生参与学习,体现主体意识在人的活动中,人始终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环境的影响只有通过人的主体活动才能发挥作用。
因此,积极发展学生的参与学习,使学生主动掌握基本的研究性学习方法,获得主动发展,增强能动性,才可以充分体现主体意识。
1.参与教学的准备。
每次下课前,教师向学生交代下堂美术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并恰当地提出1~2个问题让学生回去思考、酝酿、搜集资料,寻求解决方法,鼓励学生围绕目标和内容,为上课提供各种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教学研究性学习一、研究问题的提出1、概念的界定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看,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从广义上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
它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当然也包括学科内的专题研究活动。
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的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无论是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还是研究性学习的课程都是为了改变学习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
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的特点来看,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两者基本是一致的。
因此本课题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涵盖了以上的两项内容。
2.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成果、现状当前,我国在艺术教育理论研究方面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整理和研究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历史,以作为进一步发展艺术教育的依据;收集和研究国外各个艺术教育学派的理论、方法和经验,以作为发展我国普通学校教育的借鉴。
为此,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委托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进行题为“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将此课题列为国家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
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以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的形式出现。
丛书分为“学校音乐教育系列”和“学校美术教育系列”及《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和《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
内容包括对我国古代、近代和当代学校音乐、美术教育的研究;着重介绍我国美育及艺术教育理论着作、学校艺术教育的政策法规、教育机构、主要教材等,以及外国学校艺术教育的政策法规、教学经验、主要学派等。
3.课题研究的目的、价值和意义音乐美术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是人类通过特定的手法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式和载体,艺术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对艺术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
通过音乐、美术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艺术学科的真正内涵,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理解艺术美与生活美的联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理解艺术学科的广延性,关注艺术作品中的文化现象,激发人的潜在素质。
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互相尊重的合作精神,逐步形成协调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
尤其在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艺术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更加显示出它所具有的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过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总结、吸取和借鉴国内外艺术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推动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我们中学音乐、美术教师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具体实施者,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情趣,发展艺术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从课题组成立至今,这期间我们经历了明确指导思想、开展交流、提高认识水平、组织指导学生实施、师生共同积累成果的渐进过程。
第一阶段:教师准备阶段1.学习理论:广泛收集并学习有关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有关资料,提高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2.设计方案:共同研究探讨制定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目标,课题实施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实践,明确各阶段的研究任务,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互相交流学习体会,明确分工,各负其职。
音乐学科研究性学习在高一进行,美术研究性学习在高二进行。
3.挖掘、编写出艺术学科教材中的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和信息,化分阶段任务,分阶段实施。
4.组织相关教师上好研究性学习研讨课并撰写出音乐美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案5.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体会。
第二阶段:指导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筹备阶段首先,我们从我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有关艺术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围绕教材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挖掘了艺术学科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和信息,同时将每个班级的同学分为四组,将研究素材和信息提供给每组学生,让学生自主选题,同时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求每组同学的选题应结合本组同学的实际做本题目的可行性调查,在筹备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全员性原则、综合性原则、自主性原则、探索性原则等研究的基本原则。
第三阶段:学生自主实施研究性学习探索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确定本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采用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研究课题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最后确定实施的策略。
然后通过上网查询法、亲自参与实践等方法,组织本组学生进行排练,将知识内容、对艺术类别的研究与学生的演唱、演奏、舞蹈、音乐剧、诗歌、绘画等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形成完整的课型,以备在课堂上展示。
完成学生研究性学习方面的作业。
第四阶段:学生自主实施研究性学习小组成果展示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利用每班每周一节音乐、美术课的时间,将每班一个组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然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拓展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正确结论。
这一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强烈的参与的意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
三、研究的成果:研究报告、论文、研究性学习教案、艺术学科研究性学习素材和信息材料,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论文、学生研究性学习作业等成果资料作为本实验报告的附件的形式一并上交。
四、研究的结论:高中音乐、美术实施研究性学习,为我们探索艺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于教师树立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只有挖掘探讨艺术学科自身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使艺术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之中建立起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最终实现艺术教育的目的。
本课题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至此顺利结题。
参考书目:《外国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附件:美术研究报告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研究引言《美术课程标准》最值得肯定也最有意义的,就是确定了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它的人文性,它将使我们改变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从而帮助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的丰富人文精神。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通过美术的方法和媒材表达自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是课堂里绝对的权威,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对学情和生情的了解很有限,师生缺乏互动和沟通。
形成的结果是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学学生的,老师觉得上课很累、没有情绪,学生听的没意思,所得很少。
随着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理解和逐步实施,美术教学中对新课程理念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应用,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研究,换位思考,对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益的尝试。
研究方法1、调查问卷。
对学生的了解不能停留在主观上,时代在变化,思想在变化,对学生现有情况的判断不能主观武断。
对每个班级发放了调查问卷。
有四个问题:A、你怎样看待高中美术课?(考察学生对高中美术的整体认识,在现有的体制下高中美术在学生心里和其他学科的比较,以及学生对艺术修养在自己人生中位置的认定)。
B、学习高中美术欣赏课有那些收获?(考察美术对人格、情操、修养等方面的意义的认识)C、你想从高中美术课中学到那些知识?(考察对教材中内容的认识和知识的取向)D、你认为高中美术应增加那些内容?(考察现阶段学生的求知愿望和个性的要求)。
2、换位教学。
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换位教学,对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给以解读。
由每个小组来负责美术内容的选择和讲解的方式。
研究过程1、问卷调查的结果对下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有着方向性的作用,随堂进行问卷调查。
2、统计调查结果,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3、合理划分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4、分组实施,换位教学。
研究结果1、调查结果关于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很客观。
85%的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意义有着充分的认识,认为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知识和素养。
65%的学生要求增加美术的课时,最少要保证每周一节。
体现了美术对学生调节思维、放松身心、增加修养的认识。
72%的学生要求美术课要有动手的内容。
大部分学生不满足于仅仅是欣赏,还有很强的动手的愿望,有强烈的表现欲望。
90%的学生对美术史中的各种艺术流派感兴趣,说明美术课不能缺乏深度,尤其是高中美术。
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不能完全用愉快教学来代替。
95%的学生要求增加动漫欣赏。
95%要求到大自然中陶冶美的情操和参观画廊及博物馆。
问卷体现了学生最直接的愿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为具备条件开展的内容提供了一个平台。
2、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能否达成预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合作的成效如何。
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研究性学习中,合作小组基本由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成,研究课题的确定、研究方案的制订、研究途径与手段的选择,以及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都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与决定。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
与知识授受为主的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小组合作避免了班级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与权利。
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大大降低,更多的是给予引导和激励。
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能胜任的研究性课题,并在小组中担任角色,承担任务,这就为学生充分展示并发挥创造潜能铺设了舞台。
3、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学生动了起来,他们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每个小组要展示的方式也在得到不断地思考。
有服装设计,有国旗欣赏,有动漫欣赏,有名画解读,有中国文物的保护与流失,有凡高之我见,更有鉴宝和开心词典一类的美术竞猜和问答……动,不仅仅是手与脚的活动,动脑才是最重要的。
不是闹哄哄后,没有任何的收获。
我宁愿看到学生鸦雀无声凝神苦思,也不愿意他们在老师安排好的活动里边快乐的玩完,然后没有任何的进步。
《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内容应适应高中学生学习的实际能力,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同时也指出;“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不宜过高”不等于不要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