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域大学问有感培训讲学
读《小区域,大学问》反思
读《小区域,大学问》反思区域活动是幼儿园里很重要的活动,幼儿在区域里发展自己的技能、发泄自己的情绪、开展自己的社交等等,孩子的各方面在区域里都得到锻炼,得到发展。
所以,我们教师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区域环境,投放什么样的区域材料,怎样设置班级的区域等等都是我们应该专业地给孩子提供的。
有幸本学习在团队的督促下,学习了这本和区域有关的专业书籍——《小区域,大学问》。
从这本书中自己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层面提高了,对区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识。
读书重在反思,读完了这本书,像牛反刍一样,回味这本书的内容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消化吸收的过程,也是我们专业知识系统化的过程。
区域的环境创设:区域的环境对孩子在区域活动中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环境包括看的见的环境和看不见的环境。
我们要让看的见的环境会“说话”,让我们的环境教给孩子如何操作,让我们的环境告诉孩子可以怎样做。
看不见的环境要宽松自由。
孩子能够自由选择区域,在区域里自主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快乐地和同伴交往。
我个人觉得这就是宽松自由的区域环境。
老师不能在孩子出现矛盾的时候直接出面制止,应该是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时间和实践机会,在孩子寻找教师帮助的时候我们才给予支持和帮助。
区域的材料投放:区域材料的投放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投放什么样的材料,这些材料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发展,是否能够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都是我们需要推敲的事情。
在为一个区域准备材料的时候,我们要结合我们的《指南》以及本班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材料投放到区域里面。
材料要多样化,让孩子尝试各种材料,在操作中充分认识材料。
在投放材料的时候,我们应该遵循由易到难,一步步地慢慢推进材料的原则,不是投放进去材料我们就撒手不管了,而是要关注孩子对材料的兴趣变化及时地调整区域里的材料。
材料的来源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尽可能地发动孩子和家长帮助我们收集区域里我们需要的材料,当然了,这些材料首先是没有安全隐患的,这样我们的孩子操作起来才是我们教师放心的。
小区域、大学问——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与指导
小区域、大学问——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与指导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题活动的延伸。
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它将幼儿的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对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发挥区域活动的作用,教师必须合理创设环境,有效投放材料。
而今,随着《指南》的颁布与实施,让教师有了更多的思考;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发挥环境的作用,帮助幼儿建构有效的知识经验?让孩子在们在区域活动中健康发展?是教师在实践必须实施的教育行为。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作用区域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
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活动,体验操作和交往的乐趣。
而在实际操作中,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会直接影响区域活动的开展。
那么我们如何创设区角,如何真正发挥区角中环境的作用,在实践中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发挥环境创设的作用呢?一、创设丰富的区域环境,让幼儿自由操作探索《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环境是幼儿发展的支持与保障,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我们在创设区域环境时要紧扣目标,根据目标来提供材料。
为此,在投放各种活动区的材料时,除了考虑各自不同的教育目标外,材料还必须蕴含能使幼儿产生探索行为、发展探索能力这样的要求。
二、确立正确的角色定位,让区域活动作用有效发挥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发挥着观察与支撑的作用,区域活动要求教师从台上到台下,进行观察与指导,要求教师科学地选择内容,恰当指导,全面做好设计工作。
它要求教师把教育目标具体落实到每个幼儿身上,及时关注、观察与分析,帮助幼儿梳理与协调,更好地融入到环境中,以确保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三、培养环境创设的积极性,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为了使活动区真正成为孩子探索科学、自由表现的乐园,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幼儿的主动性,设法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幼儿积极参与到规则的制定、材料的搜集、环境的布置中。
教育随笔小区域大学问教学心得
教育随笔小区域大学问教学心得教育随笔:小区域大学问罗杰斯认为,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成为自己。
所谓的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的生命体验的总和。
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
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和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
在这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体验操作和交往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和表现,有效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是对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较理想的教育手段之一。
结合我们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谈一下几点意见:1、教师要开发利用幼儿园自制的教玩具。
教师应该首先发现、探索、钻研材料的多种功能,在各种区域游戏中多投放一些,有时候一种材料可以在多个区域游戏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像玉米皮除了可以在美工区使用,还可以充当探索区、益智区的活动材料。
所以说,不管是哪一种材料,功能都不会是绝对的单一,只需要教师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就行了。
2.教师应让幼儿参与到材料的准备和制作中来。
在观察中发现,区域游戏中的材料大多数是我们幼儿园老师自己制作的,很少有幼儿自制的材料。
其实让幼儿参与到材料的准备中可以极大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自从我们柳侨幼儿园的自制玩教具____年在全省获一等奖后,我们园的自制玩教具名声大了,成了全县幼儿园学习的榜样。
从那以后,我们开始让幼儿及家长从生活中收集材料,如塑料瓶、纽扣、盒子、纸箱、废旧彩笔、瓶盖等,有些材料幼儿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制作,如自制棋、安全标志、大型积木、梅花桩、多功能箱、风铃等,可以让幼儿在手工区或科学区中制作。
我相信,让幼儿参与到材料的准备与制作中,有利于幼儿与材料积极地作用,保持幼儿长久的兴趣。
3.教师应经常对区域游戏中的材料种类进行更换。
【推荐下载】小区域,大学问,读书心得-优秀word范文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小区域,大学问,读书心得篇一:小区域大学问小区域里的大学问一.什么是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是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
它可以让幼儿自由地进出各个区域,开展游戏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倡导区域活动的理由1.符合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2.有助于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3.强调幼儿的主体性。
4.保护幼儿的创造性。
三.区域的种类1.常规区通常指各个幼儿园都通行的,大家普遍认同和开展的区域。
如角色游戏区、(娃娃家、小医院、超市、餐厅、理发店等)阅读区、美工区、表演区、建构区、益智区等。
2.特色区指与别的幼儿园不同、比较独特的区域。
可以是地域特色,也可以是园本、班本特色的体现。
3.主题区域指主题目标、主题活动内容物化在区域材料里,让幼儿在区域的自由活动中实现主题发展目标。
可以体现在墙饰上或区域环境上。
四.常见区域的主要功能1.角色游戏区定义:角色游戏区就是提供各种材料,供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以体现社会生活的区域。
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年龄、兴趣和生活经验,选取不同的角色扮演材料,设计不同的角色游戏区,如娃娃家、餐厅、理发店、小银行、小超市、烧烤店、糖果店、蛋糕房、交通岗、小学····主要功能:1)满足幼儿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帮助他们积累社会生活经验。
2)为幼儿提供角色交往的机会,促进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3)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4)促使幼儿自主解决冲突和矛盾,提高其协调能力。
5)鼓励幼儿创造性的使用材料和游戏,发展他们的假想能力和创造性 2.建构游戏区定义:建构游戏区就是提供各种构造材料,供幼儿进行各种造型活动的区域。
区域活动培训心得体会(2篇)
区域活动培训心得体会区域活动培训是一种针对特定区域的培训活动,旨在提高区域内人员的技能和知识,促进区域的发展和进步。
在参加区域活动培训的过程中,我深感受益匪浅,下面我将分几个方面总结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区域活动培训有助于拓宽视野。
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工作内容的限制,我们往往只局限在自己的岗位和圈子中,难以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思路。
而参加区域活动培训就可以打破这种限制,让我们与来自其他城市或者区域的同行交流,了解不同地区的情况和经验。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不仅了解到了一些其他地区的独特之处,也发现了自己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从而得到了启发和改进的机会。
其次,区域活动培训能够提高专业技能。
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听到一些行业内的专家和学者的演讲,他们会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些新的技术、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
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新知识,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
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环节也是培训中的重要部分。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实际操作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再次,区域活动培训有助于促进交流和合作。
在培训中,我们与来自其他地区的同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通过交流,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经验,共同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
培训活动通常还会安排一些团队合作项目,这些项目需要我们跟其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这对于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最后,区域活动培训对于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加培训既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也能够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通过与其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同时,培训还可以提升自己的人脉资源,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培训还可以让我们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保持职业竞争力。
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我们可以在职场中更加出色地表现,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幼儿园《小区域,大学问——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读后感
小区域,大学问读了《小区域,大学问一一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这本书,从中也学到不少知识经验,现作如下总结与感想:书中向我们讲述了在幼儿教育领域,游戏是一个占有特殊地位的重要问题。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就是以游戏为主。
而区域游戏,是我们每天在园都在做的事情,是幼儿期特有的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
它是幼儿在自由状态下的自主活动,同时也蕴涵着一定的教育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充分认识自己的作用、地位,时时把握好幼儿主体,教师主导的关系,并进行适度的指导。
从而让幼儿能在区角活动中通过自主活动到达教育目标。
但是,在看似简单的区域活动中,区角的创设、活动气氛、活动形式、材料提供、幼儿兴趣及开展需要、活动作用、教师的观察指导等等都是值得大家深思熟虑的地方。
第一,了解区域活动功能区域活动是幼儿园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一种形式,实际上是指教师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托,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让幼儿自主地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开展的机会。
它能够促进幼儿自发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幼儿是通过自己的发现自主的游戏、学习的,他们在寻求游戏中的快乐;在游戏中锻炼、开展其某些方面能力,学到新的知识、本领。
第二,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它是幼儿活动和操作的物质对象,幼儿是否对活动区感兴趣,是否能够顺利地开展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和玩具的提供。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开展水平、兴趣需要选择活动内容,在宽松、自主的环境中开展活动。
在投放区角材料时,需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以及同一年龄段幼儿之间的能力差异,采用层次性策略。
投放的材料既要符合幼儿原有水平,又能起到提升幼儿经验、促进幼儿开展的作用。
给了孩子一个良好的游戏区角后,接下来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对于游戏的规那么,预设和生成的灵活把握也是不可缺少的。
幼儿园区域培训心得
幼儿园区域培训心得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参加了一个区域培训课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其中的收获和启发。
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次培训使我重新认识到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在培训中,我学到了更多关于幼儿发展和教育的理论知识,这对我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我了解到,幼儿园不仅是为孩子提供学习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培训中的案例分析和讨论,让我深刻认识到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塑造性格和形成基础能力的重要性,这进一步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
其次,培训中的专家讲座和实践指导,让我对幼儿园教育中的难点和挑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比如,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孩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如何处理好幼儿园家长和教师的关系等问题。
这些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地应对。
在实践指导中,我学到了很多在日常教学中的实用方法和技巧,例如,如何提高幼儿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如何进行幼儿园的游戏教学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对我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也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积极反馈。
再次,这次培训为我拓宽了眼界,了解了国内外幼儿园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
在与来自不同地区的老师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还开拓了自己的思维。
这些交流经验不仅让我对幼儿园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我不断学习和创新的动力。
最后,这次培训给我提供了一个与同行互动、共同成长的平台。
在培训班中,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我们共同探讨和研究,相互鼓励和支持,这让我深感幸运和自豪。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保持与他们的联系,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这次幼儿园区域培训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实践指导、交流经验和与同行互动,我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对幼儿园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这次培训将对我未来的教学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成为一名更好的幼儿园老师。
我会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践中,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努力让他们在幼儿园的岁月里快乐成长,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区域培训心得600字(5篇)
区域培训心得600字(5篇)区域培训心得600字(精选5篇)有一些启发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帮助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区域培训心得,方便大家学习,希望可以帮到你。
区域培训心得600字【篇1】关于区域活动,这是我们每个幼儿园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每个幼儿园的区域理念和规划也都不尽相同。
在听了六位幼教界专家的讲座之后,明白了“小区域,大快乐”的真正含义,感受良多,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一、空间布局现在的我们,区域空间的划分、布局与设置更多体现的是教师的意愿,并没有真正的以孩子为主体来考虑区域到底应该怎么划分更为合理。
专家告诉我们,空间布局要以班级教学空间占主导和以区域活动空间为主,不要只在孩子区域活动时这个空间才可开放,也可以在进餐环节,直接让孩子进入每个区域中,让孩子在区域中用餐,大大的节省了活动室集体活动场地,也更好的利用了现有的区域场地,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和自控力。
其中,每个区域都要有独立的空间,便与幼儿活动;区域的安排要合理,注意动静交替;区域的设置要便于幼儿行走、进出;最后要便于教师观察。
二、材料投放我们幼儿园区域的材料投放,还只是单纯的依靠家长和平时老师收集的一些素材或废旧品,材料的形式比较单一,久而久之孩子在活动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失去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训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南京幼儿园区域的投放材料,全部都是老师们自己动手制作出来的,每件材料都由老师精心设计,衡量它能为孩子带来的教育意义,也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性,孩子们很喜欢很感兴趣。
其中材料的支持与引导有四个方面:1。
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2。
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3。
理解幼儿园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4。
重视幼儿园的学习品质。
三、教师的指导学习后我认为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时的指导策略应该是,在孩子的活动中先做观察者,然后是引导者,随后是支持者,让孩子跟随兴趣自主、自由的去探索,然后可以适时地有目的的介入,而教师的介入要在孩子放弃之前。
小区域大学问读后感
小区域大学问读后感导读: 小区域大学问读后感(一)现在的区域活动各个幼儿园都相当的重视,重视有重视的原因,区域活动让幼儿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得到的快乐远远要大于在教育活动中的,而且在区域活动中更能发挥孩子的各种潜能,让能力不同的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我认为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决定在我们班中一定要好好开展,让区域活动不是一种形式,让孩子真正在区域活动中得到益处,因此我阅读了董旭花教授的《小区域大学问》,读了之后我有了一些感悟,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区域活动的规则不宜太多在区域活动中是幼儿自主学习的时间,我们不能给孩子订太多的条条框框,这样容易束缚孩子的思维,在区域活动中有的老师甚至定出了规矩:不让幼儿说话。
这样孩子们根本没办法讨论,区域中有的东西孩子接触的不多,孩子只有在讨论在摆弄在尝试中获得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对于幼儿是最有价值的。
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也应该给孩子制定一定的规矩。
这些也不能笼统的说成是规矩,更多的应该说成是孩子做事情的一些好的习惯。
我们可以区角活动开始之前让孩子了解一些好的习惯,可以有一些对比,让孩子意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在区域活动中也可以有一些小的提示,比如在阅读区中可以写上“脚步轻轻,勿扰他人”等的温馨话语。
在区角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拍下一些幼儿活动的图片,分析孩子们玩区角的一些做法,让孩子们来说哪种行为更好一些,为什么,可以让孩子们帮助制定一些规则。
二、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适宜区域活动中有很多老师把它当成了分组指导了,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尽量少一点的参与,孩子对于一些陌生的东西想要摆弄明白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老师不应该着急,认真观察,到了真要指导的时机再出手。
我想到了一个例子:有两个孩子在玩喷水枪,玩着玩着没水了,两个孩子都在想办法给喷水枪加水,可是有个家长看着孩子不会就上去帮他,孩子很快就装上了水,可是另一个家长没有上去帮忙,通过孩子自己的探索终于装上了水,孩子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体会到了成就感。
幼儿园教育随笔《小区域 大学问》
幼儿园教育随笔《小区域大学问》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长知识。
是每个幼教工作者共同研究的课题。
其中区域活动就是教师让幼儿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区域活动是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它将教育目标渗透于教育内容之中,将教育内容分成几个区域,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材料、自主操作、实践,从而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区域活动是幼儿主动性发展的源泉1.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发挥主动性。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指出:“促进幼儿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
”儿童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关键在于教育者与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在每次活动开始时孩子自由讨论选择去哪个区活动,在时间安排上也有一定的弹性,并且允许每个孩子按自己的认知速度主动地进行学习。
教师将整个教育目标、教育意图通过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活动内容与形式加以渗透。
幼儿以兴趣为导向,自主的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伙伴,通过探究、操作等方式生成活动过程,了解活动结果,从而调整活动内容与材料,使区域活动与幼儿原有水平之间成为一种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2.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自主探索性。
幼儿天生就具有好奇、冒险的本能,具有探索、探究的欲望,区域活动为幼儿营造了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氛围,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索性学习。
如在中班科常区幼儿玩嗅觉瓶活动中,幼儿在辨别各种气味。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不断交谈讨论各种嗅觉瓶中的气味,如:醋的酸味,香油的香味等,然后又说出自己在生活中闻到的其他气味,并引出第二次活动内容“自制嗅觉瓶”。
然而,有的幼儿提出,不仅仅是鼻子能嗅出各种气味,嘴巴也能品尝各种味道,于是又自发生成“尝一尝这是什么味道”的活动。
可见区域活动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让幼儿被动静止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教师设计的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幼儿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的主动性、实践性等品质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小区域大学问读后感
小区域大学问读后感小区域大学问读后感(一)现在的区域活动各个幼儿园都相当的重视,重视有重视的原因,区域活动让幼儿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得到的快乐远远要大于在教育活动中的,而且在区域活动中更能发挥孩子的各种潜能,让能力不同的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我认为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决定在我们班中一定要好好开展,让区域活动不是一种形式,让孩子真正在区域活动中得到益处,因此我阅读了董旭花教授的《小区域大学问》,读了之后我有了一些感悟,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区域活动的规则不宜太多在区域活动中是幼儿自主学习的时间,我们不能给孩子订太多的条条框框,这样容易束缚孩子的思维,在区域活动中有的老师甚至定出了规矩:不让幼儿说话。
这样孩子们根本没办法讨论,区域中有的东西孩子接触的不多,孩子只有在讨论在摆弄在尝试中获得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对于幼儿是最有价值的。
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也应该给孩子制定一定的规矩。
这些也不能笼统的说成是规矩,更多的应该说成是孩子做事情的一些好的习惯。
我们可以区角活动开始之前让孩子了解一些好的习惯,可以有一些对比,让孩子意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在区域活动中也可以有一些小的提示,比如在阅读区中可以写上“脚步轻轻,勿扰他人”等的温馨话语。
在区角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拍下一些幼儿活动的图片,分析孩子们玩区角的一些做法,让孩子们来说哪种行为更好一些,为什么,可以让孩子们帮助制定一些规则。
二、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适宜区域活动中有很多老师把它当成了分组指导了,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尽量少一点的参与,孩子对于一些陌生的东西想要摆弄明白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老师不应该着急,认真观察,到了真要指导的时机再出手。
我想到了一个例子:有两个孩子在玩喷水枪,玩着玩着没水了,两个孩子都在想办法给喷水枪加水,可是有个家长看着孩子不会就上去帮他,孩子很快就装上了水,可是另一个家长没有上去帮忙,通过孩子自己的探索终于装上了水,孩子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体会到了成就感。
《小区域大学问》
读《小区域大学问》后感罗杰斯认为,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成为自己。
所谓的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的生命体验的总和。
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
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
区角游戏,是我们每天在园都在做的事情,是幼儿期特有的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
它是幼儿在自由状态下的自主活动,同时也蕴涵着一定的教育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充分认识自己的作用、地位,时时把握好幼儿主体,教师主导的关系,并进行适度的指导。
从而让幼儿能在区角活动中通过自主活动达到教育目标。
但是,在看似简单的区域活动中,区角的创设、活动氛围、活动形式、材料提供、幼儿兴趣及发展需要、活动作用、教师的观察指导等等都是值得大家深思熟虑的地方。
一、在游戏中不断完善规则,使区域游戏更有秩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儿要清楚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
可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1.活动前明确活动规则,帮助幼儿内化规则意识。
幼儿的思维比较形象具体。
在活动前教师应该明确提出具体的要求,只有让幼儿明确规则的具体要求,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才能使幼儿真正内化规则意识。
因此,活动前教师应明确提出具体的、合理的要求。
例如:活动时不要大声吵闹,不随便走动;取放材料时要轻拿轻放,不玩的东西要放回原处;活动结束后要把材料收拾整理好,放回原来的位置等等。
并提醒幼儿:看哪个小朋友按着老师的要求做得最棒,老师就奖励做得好的小朋友。
2.活动过程中强化规则意识,帮助幼儿遵守规则。
幼儿的规则意识通过幼儿的守规行为得以体现,而巩固幼儿的守规行为又强化了幼儿的规则意识。
读《小区域,大学问》有感——区域选择
读《小区域,大学问》有感——区域选择摘抄:区域的选择是幼儿自主进行区域活动的开始,教室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需求真正自由、自主地选择活动区域。
通常班级常设区域的数量、各区域的面积、可容纳的幼儿人数以及班级的总人数会影响幼儿的区域选择。
感想:孩子的区域选择是自由的,自主的。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真正地给孩子自由,让孩子去选择的时候,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选择到自己想进的区域。
有的小朋友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但是区域的容纳量已经满了,后面的孩子在选择的时候不是根据区域的喜好选择的,而是选择玩伴,很多孩子看到自己的好朋友进了一个区域,他们也都想进去,可是区域的容纳量不支持那么多孩子。
所以,我们在设计区角的时候,设计的区域面积要尽可能地容纳更多的孩子进区域。
所以,这个时候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很重要了。
教师可以先请依附于他人性格的孩子先选区域,对于自主意识较强的孩子,我们可以让她们最后选择。
如果孩子还是想进已经满了的区域的话,一般采取先进先玩的办法,这样在区域活动开始选择之前我们都应该给孩子讲清楚、说明白,让孩子有提前的心理准备。
在进区域之前,我们老师和幼儿也应该有个集体的讨论,讨论能让孩子打开思维,在区域里面创造性地操作材料。
尤其是美工区的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的孩子不知道画什么,很多时候在模仿同伴,所以,我们提前和孩子的讨论就让孩子心里有事物。
规则和自由摘抄:蒙台梭利在关于“自由和纪律”的论述中认为:纪律是一种积极的状态,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的。
儿童在活动室里自愿地、有目的地活动,每个人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安静地走来走去,有秩序地取放物品,并不会造成混乱。
蒙台梭利还说:一个人如果像哑巴那样安静,像瘫痪的人那样不动,不能算是有纪律的。
积极的纪律包括了自由。
纪律的培养既不能靠强制,也不能靠宣传和说教。
在自由的活动中使儿童理解纪律,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这样儿童才会是主动的,在需要他们守规则的时候才能控制自己。
区域培训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许多企业开始重视区域培训工作。
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区域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自己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一、理论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在这次区域培训中,我们系统地学习了企业管理的理论知识,包括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各个方面。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我对企业的运营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市场营销课程让我明白了市场调研、产品定位、推广策略等的重要性。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
此外,课程中提到的品牌建设、客户关系管理等理念,也让我对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有了新的认识。
其次,人力资源课程让我了解了人才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的知识。
在企业管理中,人才是核心资源,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是每个企业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企业应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
再次,财务管理课程让我掌握了财务报表分析、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等基本技能。
财务是企业运营的命脉,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重要性,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实践技能的提升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区域培训还安排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让我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以下是我参加的几个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企业案例,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提高了我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团队合作:在完成团队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目标。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合作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
小区域里的大学问
区域活动与教学活动
2. 相互转化
幼儿在区域中也可以生发或延伸为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成课程。 有时候,教学活动时间有限,或者受材料、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幼儿没有足够的时间反复 探索和操作,那么在教学活动之后,教师可以把活动材料继续补充投放到相应的区域中, 让学习活动由教学活动延伸为区域活动,满足所有幼儿继续探索和自主学习的愿望。
01
什么是区域活动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什么是区域活动
区 域 活 动 就 是 幼 儿 在 教 师 准 备 的 环 境 中 进 行 的 自 由 、 自 主 、 自 选 的活动。
主要特点: 1. 自由、自选 2. 自主交往和操作 3. 教师间接指导 4. 个性化学习和发展
02
倡导区域活动的几个理由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通常我们会说游戏成分更多一些,还是学习成分更多一些。也与教师干预程度有关。 区域活动应该更多地体现游戏活动,增加游戏的区域和材料,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自主活动的 机会,而不是把所有的区域都变成主题 教学的延伸活动工者学习活动。
05
区域的种类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区域的种类
1. 常规区域 各个幼儿园都通行的、大家普遍认同和开展的区域,如角色游戏区
主题区域、常规区域和特色区域应有恰当的比例,以常规区域为主。为 保障幼儿全面发展和充分参与,各种类型的区域活动材料都应充分,可以 分时间段开展,如周一、周三、周五开放角色区、建构区、表演区,周二、 周四开放阅读区、美工区、益智区、主题学习区。这样不会造成幼儿选择 上的偏区和争区,也不会使班级中的闹区与静区相互干扰。
区域环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设的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二)科学性原则 (三)趣味性原则 (四)互动性原则
小区域,大学问
小区域,大学问作者:张晓燕来源:《新课程·小学》2015年第04期每当区域游戏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都非常兴奋,一个个的小眼睛直溜溜地盯着自己喜欢的区角。
在孩子们的期待中我介绍了今天区角里的新朋友——拼图(老师画的简单的动物、水果、植物等),通过一边讲解一边操作的方式我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拼图的玩法。
接着,我就让孩子自主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角开始了游戏。
【产生的问题】游戏开始还不到五分钟,玩点、数、实物配对的孩子们,已经将游戏材料分配成了他们各自的“财产”了,而不是当初游戏规则里说的大家一起玩,不能抢,只找自己手里点点或者数的好朋友了,有的甚至把游戏材料都撕坏了。
因为他们都已经分配好了游戏材料,因此在真正玩的时候也就出现了以下的情景:范聪明(化名)着急地喊着:“张老师,我的3在陈志宏(化名)那边,他不肯给我。
”我没有直接回应他,而是蹲下来再次跟他们几个人讲了一下游戏时应该遵守的游戏规则,他们听了后赶紧又把手里的部分“财产”放回了中间的篮子里,然后继续玩着。
我环顾四周看了看,拼图的孩子们也是在一个劲儿地抢着游戏材料,只有夏炎一个人在那儿玩着,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拼好了长颈鹿。
受了夏炎(化名)的影响,玩拼图的几个人也放下了手里的拼图,不去争抢,有模有样地四处找着,可是最后拼出来的却没几个。
走了一圈,玩得最好的只有巧手区和美工区了,一个个埋头琢磨着怎么扭纽扣、拉拉链;美工区的孩子们也在认真地捏着手里的橡皮泥,有的在搓汤圆,有的在拉面条,有的在玩着橡皮泥模子。
就这样游戏时间结束了,孩子们一个劲儿地抢着、收着区角的材料,搞的地上到处都是。
最后评价的时候,我又请了几个孩子去重新收拾了一下。
【教师的思考】对于今天的区角游戏,我进行了反思。
首先,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孩子对游戏操作的材料还不太熟悉。
其次,针对益智区玩点数配对和拼图的孩子们疯抢材料的事件,甚至还把材料破坏了。
我想了想,可能是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关,他们现在还是以独立的平行游戏为主,还不能进行联合游戏,因此几个孩子共用一套材料肯定会发生争抢。
小区域大学问读后感
小区域大学问读后感小区域大学问读后感1如今的区域活动各个幼儿园都相当的重视,重视有重视的缘由,区域活动让幼儿有了自主的机会,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得到的欢乐远远要大于在教育活动中的,而且在区域活动中更能发挥孩子的各种潜能,让能力不同的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进展,我认为区域活动对幼儿的进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我决定在我们班中肯定要好好开展,让区域活动不是一种形式,让孩子真正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好处,因此我阅读了董旭花教授的《小区域大学问》,读了之后我有了一些感悟,来跟大家一起共享一下。
一、区域活动的规则不宜太多在区域活动中是幼儿自主学习的时间,我们不能给孩子订太多的条条框框,这样简单束缚孩子的思维,在区域活动中有的老师甚至定出了规矩:不让幼儿说话。
这样孩子们根本没方法商量,区域中有的东西孩子接触的不多,孩子只有在商量在摆布在尝试中获得学问,这样获得的学问对于幼儿是最有价值的。
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也应当给孩子制定肯定的规矩。
这些也不能笼统的说成是规矩,更多的应当说成是孩子做事情的一些好的习惯。
我们可以区角活动开始之前让孩子了解一些好的习惯,可以有一些对比,让孩子意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在区域活动中也可以有一些小的提示,比方在阅读区中可以写上“脚步轻轻,勿扰他人〞等的温馨话语。
在区角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拍下一些幼儿活动的图片,分析孩子们玩区角的一些做法,让孩子们来说哪种行为更好一些,为什么,可以让孩子们帮助制定一些规则。
二、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适合区域活动中有许多老师把它当成了分组指导了,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尽量少一点的参加,孩子对于一些生疏的东西想要摆布明白可能需要肯定的时间,老师不应当焦急,仔细观看,到了真要指导的时机再出手。
我想到了一个例子:有两个孩子在玩喷水枪,玩着玩着没水了,两个孩子都在想方法给喷水枪加水,可是有个家长看着孩子不会就上去帮他,孩子很快就装上了水,可是另一个家长没有上去帮忙,通过孩子自己的探究最终装上了水,孩子体会到了探究的乐趣,体会到了成就感。
读《小区域,大学问》有感——如何确定区域的种类和数量
读《小区域,大学问》有感——如何确定区域的种类和数量摘抄:区域的种类选择应该按照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设置,按照阶段性发展目标设置,并且区域是动态的、可变的。
感想:区域的种类包括很多,有常规的区域,比如:娃娃家、阅读区、建构区、益智区、美工区、自然角等。
也有特色的区域,比如:医院、超市等。
我们在确定班级的区域种类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
比如:小班的孩子都喜欢玩娃娃家,这是因为小班的孩子刚入园,刚离开爸爸妈妈,很需要安全感,而娃娃家就有这样的功能,所以,小班的孩子们更偏向于在娃娃家里,扮演着各种角色,体验着爸爸妈妈的情感。
安全感就是小班孩子的情感需要,也是小班孩子感兴趣的原因。
而幼儿阶段性的发展目标的依据还是我们的《3-6岁幼儿发展指南》,在《指南》中,多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能力有着清晰的规定。
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指南》中分的孩子的年龄是每个年龄段的“末期”,这也是我们在确定目标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一个小因素。
我们在设置区域的时候要动静结合,不能班级里的区角都是安静的区角,那么好动的孩子就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当然,也不能所有的区角都是热闹的区角,这样,安静的孩子就失去了活动的自由。
区域的数量是我们在设置区域之前就应该确定和考虑的。
区域数量在确定的时候,要结合我们班孩子的多少和班级空间的大小来设置。
区域活动的主体是孩子,我们要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区域活动。
也就是说我们要保证我们的区域能够容下所有的孩子。
班级的空间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活动室的空间不够用,我们可以开辟走廊或者其他我们能够兼顾到的区域创建区域活动。
我们不能规定区域活动的数量,只要能够满足本班孩子的自由、自主选择区域的需要就可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区域大学问有感
《小区域大学问--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小区域,大学问--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这本书,从中也学到不少知识。
书中向我们讲述了在幼儿教育领域,游戏是一个占有特殊地位的重要课题。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就是以游戏为主。
而区角游戏,是我们每天在园都在做的事情,是幼儿期特有的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
它是幼儿在自由状态下的自主活动,同时也蕴涵着一定的教育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充分认识自己的作用、地位,时时把握好幼儿主体,教师主导的关系,并进行适度的指导。
从而让幼儿能在区角活动中通过自主活动达到教育目标。
但是,在看似简单的区域活动中,区角的创设、活动氛围、活动形式、材料提供、幼儿兴趣及发展需要、活动作用、教师的观察指导等等都是值得大家深思熟虑的地方。
结合自己在区角活动中的困惑及问题解决作如下总结与感想:
首先,理清区角活动定义,了解其活动功能。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一种形式,实际上是指教师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托,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让幼儿自主地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的机会。
它能够促进幼儿自发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幼儿是通过自己的发现自主的游戏、学习的,他们在寻求游戏中的快乐;在游戏中锻炼、发展其某些方面能力,学到新的知识、本领。
其次,把握年龄差异、班级特点,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
《纲要》中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获得满足和成功。
”所以首先需根据各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动手能力程度,设定活动目标。
区域游戏的创设和开展不光光仅停留在教师组织的区域游戏时间里,我们更多的要考虑它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在创设区域游戏环境以及提供游戏材料时,要注意空间的合理安排和开放。
各班级中的区角安排要考虑到班级中的整体环境与之相互和谐的。
这其中也加入了教师的一些主观因素,要根据教师的特长、审美等方面来决定环境的创设,努力让孩子们在特有环境下更好的游戏生活。
总体就是做到“敏感捕捉,理性筛选,适时投放”。
同时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添置是关键,它是幼儿活动和操作的物质对象,幼儿是否对活动区感兴趣,是否能够顺利地开展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和玩具的提供。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兴趣需要选择活动内容,在宽松、自主的环境中开展活动。
在投放区角材料时,需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以及同一年龄段幼儿之间的能力差异,采用层次性策略。
投放的材料既要符合幼儿原有水平,又能起到提升幼儿经验、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
给了孩子一个良好的游戏区角后,接下来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对于游戏的规则,预设和生成的灵活把握也是不可缺少的。
第三、合理的观察指导策略
区角活动的主题内容往往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反映,其实他们不需要教师的单纯灌输,而喜欢在活动中自己尝试。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因素,他们认识的知识,只是周围生活中最粗浅的,所以有时无法直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正是帮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
因此,我觉得区角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有助于幼儿各种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可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目标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兴趣性原则、探索性原则、多样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互动性原则等等。
教师在活动中,首先要了解每一位幼儿,再进行观察,观察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给幼儿作出适当的帮助,向幼儿提出有效的建议。
再次,个别指导。
教师对于不同能力的幼儿应给以具体不同的指导,在遵循面向全体的同时,注重指导个别幼儿,使不同幼儿在其原有的经验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第三,可共同参与。
在活动中,幼儿得到反馈越多,就越能积极探索,增强好奇心和主动性,获得新的经验。
假如教师只提供一些材料,没有和幼儿交往,对幼儿不作出反应,就会影响幼儿的探索积极性。
为了带动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活动,我们随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适时、适当的评价,因为教师的赞许和强化、对幼儿活动的具体参与、指导和帮助,可促使幼儿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015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