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印刷发展简史
印刷概论
![印刷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02062a3c87c24028915fc38f.png)
7、网目调(半色调)
颜色深浅是利用网点面积来表现的画面阶调。
一、印刷品阶调再现方式
黑化深度 墨层厚度——凹印 墨层厚——颜色深;墨层薄——颜色浅 黑化面积 网点面积——平、凸、丝网印刷 网点面积大——颜色深;网点面积小——颜色浅
二、网点
1、网点的作用
构成连续调图像的基本印刷单元,并组织图像的阶 调、颜色及图像轮廓的作用。
二、网点
调幅网点
调频网点
二、网点
3、网点的要素
调幅网点 网点(面积)覆盖率(网点百分比) 表现图像的颜色深浅 网点(面积)覆盖率 = 网点面积 单位面积
×100%
亮调——10~30%;暗调——70~90%; 中间调——40~60%;
二、网点
网点线数
表现图像的阶调层次的丰富程度。 单位长度内,所能容纳的相邻网点中心连线 的数目。
1、雕版印刷术的技术基础是什么?大约在什么时候发明 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 2、雕版印刷术是如何印刷彩色图画的?较著名的作品是 什么?由谁印制的? 3、活字印刷术是由谁在什么时候发明的?记载于哪本著 作?在我国以后又由谁做了什么改进? 4、谷登堡对现代印刷术作了什么贡献? 5、我国21世纪初,印刷技术发展的28字方针是什么?
二、网点
2、网点的种类
调幅网点(AM)(传统网点) 单位面积中,网点数目固定,利用网点大小变 化来表现图像的明暗层次,且网点排列有规律。 网点大——颜色深;网点小——颜色浅 调频网点(FM) 单位面积中,网点大小固定,利用网点数目变 化来表现图像的明暗层次,且网点排列没有规律。 网点多——颜色深;网点少——颜色浅
中
一、文字排版的基础知识
印刷设计第一章
![印刷设计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795d7fc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6a.png)
图1-7唐代王阶刻的《金刚经》首页
雕版印刷的过程,是在木板上雕刻文字和图像,再 经过刷墨、铺纸、压力后所得到的一个复制品的工艺过 程。材料一般采用硬度较强的木材,通过锯开、刨平、 刷*强糊,然后把写好字的透明薄纸贴在木板上,文字图 像朝下,待干燥后再雕刻出反向凸起的文字及图像,经 过在版面上刷墨、铺纸、加压后得到正写的文字图像印 刷制品o
活字印刷
图1-13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
元代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王祯在发明木活字的基础上,又发明了转轮 排字架,将木制的单字分别排放在韵轮和杂字轮两个转轮排字盘上,在排版时, 一人按文稿内容念出字韵,另一个人在两个转轮间按字韵拣字,大大减轻了劳动 强度并提高了生产效率。宋代的木活字排版法如图1-14所示。尤其重要的是 王祯将制造木活字、拣字、排字、印刷的全部过程都系统地总结和记载下来,并 编写成一本《造活字印书法》,这本书是世界上最早讲述活字印刷术的专门文 献。明清两代木活字非常流行,清政府曾用木活字印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2 300多卷。明孝宗弘治年间(15世纪末期),无锡人华燧首创铜活字,并使用 铜活字印制了《宋诸臣奏议》等书籍,也是现存最早的铜活字的书本。元代蝴 蝶装书籍《梦溪笔谈》如图1-15所示。印刷术发明以后,从公元7世纪开始,留学派、回国人士通过贸易等途径, 将印刷技术传播到国外。中国的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 重要影响,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节 印刷的分类
现根据印版情况、色彩要求、印刷产品用途等要素进行以下分类。 一、印版分类 1. 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属于直接印刷,如图1-26所示。凸版印刷主要使用铅活字组成的活版,便于校版和改版,成本比较低,对纸张的要求也不高,粗糙的纸 面也能进行印刷,损耗率相对也很少。但劳动强度大,污染环境较严重,适应小幅面印刷,不适合大幅面印 刷,更不适宜彩色连续调为主的产品。到20至今还在采用凸版印刷技术 的,只有以感光树脂为原料制成的柔性版,针对包装产品和报纸印刷。
印刷工艺及设备操作规程
![印刷工艺及设备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4229a3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3f.png)
印刷工艺及设备操作规程第一章印刷工艺概述 (3)1.1 印刷工艺发展简史 (3)1.2 印刷工艺分类 (3)1.3 印刷工艺流程 (4)第二章印刷设备概述 (4)2.1 印刷设备分类 (4)2.2 印刷设备主要组成部分 (4)2.3 印刷设备选用与维护 (5)2.3.1 印刷设备选用 (5)2.3.2 印刷设备维护 (5)第三章平版印刷工艺 (5)3.1 平版印刷原理 (5)3.2 平版印刷操作流程 (6)3.3 平版印刷质量控制 (6)第四章凹版印刷工艺 (6)4.1 凹版印刷原理 (6)4.2 凹版印刷操作流程 (7)4.2.1 准备工作 (7)4.2.2 印刷过程 (7)4.2.3 后处理 (7)4.3 凹版印刷质量控制 (7)4.3.1 版材质量 (7)4.3.2 油墨质量 (7)4.3.3 印刷参数 (7)4.3.4 操作人员 (8)第五章丝网印刷工艺 (8)5.1 丝网印刷原理 (8)5.2 丝网印刷操作流程 (8)5.2.1 准备工作 (8)5.2.2 操作步骤 (8)5.3 丝网印刷质量控制 (9)5.3.1 模板制作质量控制 (9)5.3.2 油墨质量控制 (9)5.3.3 印刷过程控制 (9)5.3.4 干燥过程控制 (9)5.3.5 印刷设备维护 (9)第六章热转印工艺 (9)6.1 热转印原理 (9)6.1.1 概述 (9)6.1.2 工作原理 (10)6.2 热转印操作流程 (10)6.2.2 转印操作 (10)6.2.3 转印后处理 (10)6.3 热转印质量控制 (10)6.3.1 转印材料的选择 (10)6.3.2 设备调整 (10)6.3.3 操作技巧 (11)6.3.4 质量检查 (11)第七章数码印刷工艺 (11)7.1 数码印刷原理 (11)7.2 数码印刷操作流程 (11)7.3 数码印刷质量控制 (12)第八章印刷设备操作规程 (12)8.1 设备启动与预热 (12)8.1.1 开机前检查 (12)8.1.2 设备启动 (12)8.1.3 设备预热 (13)8.2 设备操作与调整 (13)8.2.1 印刷操作 (13)8.2.2 印刷调整 (13)8.3 设备停机与维护 (13)8.3.1 设备停机 (13)8.3.2 设备维护 (13)第九章印刷材料与辅料 (14)9.1 印刷材料分类 (14)9.1.1 按材质分类 (14)9.1.2 按用途分类 (14)9.2 辅料选用与存储 (14)9.2.1 辅料选用 (14)9.2.2 辅料存储 (15)9.3 材料检验与质量控制 (15)9.3.1 材料检验 (15)9.3.2 质量控制 (15)第十章印刷安全与环保 (15)10.1 印刷安全操作规程 (15)10.1.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印刷设备的结构、功能及操作方法。
第一章 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
![第一章 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6ff42987d4d8d15abe234efb.png)
三、印 章 和 拓 石(技术基础) . 1、公元前4世纪已经有了. 印章 使用印章的方法是 盖印 ,印章先蘸色,再印 到纸上面 . . . . 早期印章是反写阴文,现在常用反写阳文。
. 反写阳文 .
. 反写阴文.
上一张
下一张
2、以湿纸紧敷在石碑上,用墨打拓其文字或图形 . 的方法叫做. 拓石 雕刻印刷 是我国印刷术的最早形式
上一张
下一张印刷术的起源 Nhomakorabea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日 月 车 马
简化字
上一张
下一张
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
二、笔 墨 纸 的 发 明(物质基础)
1、公元前4世纪之前出现了=> 毛笔 .
.
2、朱砂、石墨、漆、墨鱼墨汁=> 松烟墨 . .
上一张
下一张
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
3、竹简=>丝帛=>纸(东汉蔡伦)
上一张
下一张
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
印刷概论
王琼
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
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
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
知识要点:
了解印刷术发明的 前提条件
文字的产生
物质基础 笔 墨 纸 的 发 明 技术基础 印 章 和 拓 石
上一张
下一张
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
一、文 字 的 产 生(前提条件)
1、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 诞生了语言 . 2、语言不能保存,容易遗忘=>. 结绳记事 . 刻木记事
.
.
刻木记事 ↑
←结绳记事
注:古人为了要记往一件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以后看到这个结,他就会想起 那件事。如果要记往两件事,他就打两个结。记三件事,他就打三个结,如此等等 如果他在绳子上打了很多结,恐怕他想记的事情也就记不住了,所以这个办法虽简 单但不可靠。
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
![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0934b51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7.png)
第一章 印刷发展史
甲 骨 文 字
第一章 印刷发展史
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
流传到今的最古老的字体是甲骨文,那 是用尖石在龟甲、兽骨上刻划下来的象 形文字,时代约在殷商。
稍后,到了周代至春秋战国时代,则出 现了熔铸于青铜器上的类似文字,叫金 文或钟鼎文。
秦朝,天下一统,文字也较前有更大的 改进:废止异体文字,确认小篆为标准 字体 。秦末又由小篆演变为隶书
拓石
梁武帝时的反书倒读石刻
第一章 印刷发展史
第二节 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 雕版印刷
以木刻版形式出现于唐朝初期. 宋代的雕版印刷已遍及全国. 唐初贞观十年,梓行《女则》十
篇,为雕版印刷之始。
第一章 印刷发展史
雕版印刷
木刻金刚经首页
第一章 印刷发展史
木刻印刷版
第一章 印刷发展史
古代雕版印刷作坊
第一章 印刷发展史
第三节 印刷业与中国印刷业的发展 我国印刷业的现状
(1)印刷业经济规模 各类印刷企业152000多家 从业人员300多万人 总产值2000亿元以上
第三节 印刷业与中国印刷业的发展
(2)印刷业市场 竞争激烈 (3)印刷业结构 低档单色生产能力过剩,高档多色生产能力不
足 现代经营观念淡薄,管理不规范,劳动生产率
个性化需求的按需生产 # 从先生产后销售转向先销售后生产
第一章 印刷发展史
元代王祯发明的轮转排字架
第一章 印刷发展史
第二节 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 现代印刷术的演进
古代印刷术由我国流传到世界各国, 现代印刷术(以谷登堡发明的铅活字 为代表)则由西方传入我国。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章 印刷发展史第三节 印刷业与中国印刷业的发展
印刷技术发展史ppt
![印刷技术发展史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4bd2c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b.png)
印后阶段
印刷工艺过程概述
数字印刷工艺过程概述
信息源 原稿准备
图像稿 文字稿 图形稿
组版 数字页面 拼大版 大版文件 输出
分色胶片
凸版制版
凸版 平版制版 平版 凹版制版 凹版 孔版制版 孔版
上机印刷 印品 印后加工 成品
谢谢观看
按数字模式 模拟方式 模+数 数字方式
按版面结构形式 凸版、平版、凹版、孔版
印刷的作用及分类
按用途和工艺分类 • 常规印刷:泛指常用的各种书刊、报纸、彩画等印
刷方式。 • “特种印刷”是相对于“常规印刷”而言,在不同
的历史阶段“特种印刷”与“常规印刷”有不同的 范畴,因此“特种印刷”在一定的时期内是个相对 概念。 • 特种印刷:是采用不同于一般制版、印刷、印后加 工方法和材料生产供特殊用途的印品的生产方式。
印刷部分和空白部分 无明显的高低之分, 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 • 印刷部分亲油,空白 部分亲水,印刷时利 用油水相斥的原理, 首先在版面上湿水, 使空白部分吸附水分, 再滚上油墨。
印刷的作用及分类
• 凹版印刷印版,印刷
部分低于空白部分,所 有的空白部分都在一个 平面上;而印刷部分的 凹陷程度则随图像的深 浅不同而变化。 • 印刷时,印版滚筒的整 个印版都涂满油墨,尔 后用刮墨装置刮去凸起 的空白部分上的油墨, 再放纸加压,使印刷部 分上的油墨转移至纸上, 从而获得印刷品。
印刷工程及其与 相关学科的联系
• 印刷工程研究的内容包括:
印刷科学的基础理论 印前图文信息输入 处理和输出原理及相关技术 印刷原理与工艺过程 印刷成像方式的原理与技术
印刷材料及适性 印后加工技术 印刷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印刷工程及其与 相关学科的联系
印刷概论
![印刷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63c8f9d36f1aff00bed51ee7.png)
第七章 印后加工
书刊装订工艺 表面整饰加工 模切与压痕 烫金 凹凸压印 UV防金蚀刻油墨网印装饰
油墨的印刷适性
印刷适性:承印物、印刷油墨以及其它材 料与印刷条件相匹配、适合于印刷作业 的性能,叫做印刷适性。 油墨的粘度:油墨在流动中表现出来的内 摩擦特性,叫做油墨的粘滞性,量度油 墨粘滞性的物理量,叫做油墨的粘度。
油墨的粘着性:油墨从墨斗向墨辊、印版、 (橡皮布)承印物表面转移时,油墨薄膜先是 分裂,而后转移,墨膜在这一动态过程中表现 出来的阻上墨膜破裂的能力,叫做油墨的粘着 性。 油墨的触变性:在一定的温度下,油墨经搅拌 或施加机械外力后,流动性得到改善,粘度下 降;静置后,流动性又变得不好,粘度上升, 这种性质叫做油墨的触变性。
平版印刷:印版的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在 一个平面上,印刷时先给印版表面供水, 然后给印版供墨,利用油水不相溶的原 理,在印刷压力下,将印版图文上的油 墨转移到承印物上。 主要应用于报纸、书刊、精美画报、商 业广告、挂历等印刷品。
凹版印刷:图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印刷 时先给整个印版涂满墨,然后用特制的 刮墨机构,把空白部分的油墨去除,在 较大压力下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
印刷品
印刷品是印刷的产品,是使用印刷技术生 产的各种产品的总称。
按照媒质转移到承印物的方式
模拟印刷:利用有形的图形载体(印版),将 媒质(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技术。
数字印刷:使用数据文件将媒质转移到承印物 上的复制技术。
按照印版表面的结构形式
凸版印刷:印版表面的图文部分凸起,油 墨通过凸起的图文部分转移到承印物上。
孔版印刷:使用镂空版、丝网版等印版, 印刷时先把油墨堆积在印版的一侧,然 后用刮板或压辊边移动边刮压,使油墨 透过印版的孔洞或网眼,漏印到承印物 表面。 应用于线路板、名片及棉、丝织品等。
第一章_印刷发展简史
![第一章_印刷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9aa71b9cc8d376eeaeaa31f1.png)
雕版印刷术是盖印与拓石两种 方法发展、合流而形成的。雕版印 刷术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印 刷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的发 明,同时奠定了今天印刷术的基础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约在1300年 前的我国唐朝。
雕刻木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金刚经
我国古代雕版印刷作坊
二 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北宋初年,书籍的印刷量和种类猛增,利用 雕刻印刷书籍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的印刷需要 ,因此,新的印刷术的发明已经成为一种客 观需要。活字版印刷术是宋朝仁宗庆历年间 (公元1041~1048年)毕昇发明胶泥活字 的情况,这是我国继雕版印刷之后又一伟大 发明。
二. 印刷术的起源
印章:公元前4世纪 种类:阴文反写印章,阳文反写印章 方法:盖印 反刻文字到正写文字的复制方法
拓石: 公元4世纪 阴文正写 方法:刷印 阴文正写文字到正写文字的复制方法
雕版印刷: 阳文反写到阳文正写 是我国印刷术的最早形式
准备了 技术条件, 为印刷发 明的先驱。
第二节 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记录方法的发展
结绳记事
刻木记事
图画
•文字的发展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记录工具的变化
刻刀,毛笔(公元前3-4世纪)
甲骨,青铜器, 竹简,石头,绢
纸(东汉蔡伦)
朱砂,石墨,漆,墨鱼墨汁
松烟墨
文字
楷书
必要的 物质基 础
结绳记事
木刻条痕记事
龟甲文字图
钟鼎文字图
汉字的演变
熹平石经残石
唐兰亭序碑文拓
21世纪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图像 处理技术的加强,使得印刷机的操作越 来越来简单,复制效果越来越好。总之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印刷 技术也迅速的改变了它本来的面貌。
印刷发展史课件 (一)
![印刷发展史课件 (一)](https://img.taocdn.com/s3/m/d138351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5.png)
印刷发展史课件 (一)印刷术是人类文明历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不仅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也对于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印刷发展史是研究人类印刷史的重要方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印刷发展史课件。
一、印刷发展的起源印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发明。
公元105年,汉朝官员、发明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这是印刷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这次发明不但在中国大大促进了书籍的传播,也奠定了中文书籍成为最早印刷书籍的雏形。
二、印刷术的传入欧洲东亚的印刷术在欧洲经过一番传播,才逐渐传入欧洲。
14世纪,德国人约翰·古腾贝格发明了印刷术,并发明了印刷机。
这项技术的定型,为欧洲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印刷术也在欧洲、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日本等地大规模的流传和发展。
三、印刷术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印刷术的使用和探索逐渐深入。
近代,印刷技术的发展进入到史上较为辉煌的阶段,印刷和印刷品成为人们流传知识和文化的重要手段。
目前,印刷技术已经由传统的平版印刷(利用平面版印刷),发展至今的现代印刷(包括胶印、凸版、凹版、数字印刷、喷墨印刷等技术)。
四、课件的功能与作用印刷发展史课件是一种介绍印刷史的学习工具,通过文化的传承,探究印刷技术的源起,展示印刷技术的精髓和关键技术,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印刷术的历史,从而促进印刷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课件对于教育和研究人员尤其有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印刷历史和技术,也可以作为参考资料,为印刷技术的研究写作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总之,印刷发展史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并持续地发展。
通过印刷技术里程碑的探索以及人类历史和文化的传播,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也能够感受到科技进步背后文化的基石,不断探索未来进步的可能性。
第一章印刷发展简史-PPT精品文档
![第一章印刷发展简史-PPT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bfae0070066f5335a81214f.png)
期末考试70%
印刷概论
教学要求:
不迟到早退 遵守课堂纪律,课堂上不讲与上课无关的话 点名三次不到者取消考试资格 上课时手机请调成振动或关机状态 认真记笔记
印刷概论
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 第二章 印刷综述(★ ★ ★ ) 第三章 印前图文信息处理(★ ★) 第四章 制版与印刷(★ ★ ) 第五章 印后加工(★)
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
产生:隋末唐初(公元7世纪) 工艺: 木料(一定厚度,大小) 刷浆糊
反贴原稿(薄而透明的纸上)
刻去非图文部分 印版上墨 铺纸 印版 刷印 揭下
同时:产生印刷通用字体(不同于手写体) 书籍装订: 卷轴装到对页折叠装订成册
印刷概论
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
唐 《金刚经》 雕版印刷品
饾版:
印刷概论 六.印刷术向国外传播
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
东 日本,朝鲜 南 越南,菲律宾,东南亚各国 西 经埃及,伊朗到达欧洲 为世界知识文化的普及、 流传和交流提供了有利条 件,是对世界文化的一大 贡献。
印刷概论 七.近代印刷术的发展
由西方传入,凸版 平版
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
印刷概论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印刷技术专业
印刷工程系
熊 靓
印刷概论
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印刷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群的专业
基础课,重点介绍印刷必备基本常识和印刷工艺
流程,为后序所有专业课程的基础和铺垫。
印刷概论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学时:40 其中包括一次知音印刷二厂参观讲解 考试形式:闭卷 课程成绩=期末考试70%+作业20%+平时成绩10%
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
印刷概论
![印刷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291e6bccaa00b52acfc7cad8.png)
纸发明于东汉时期
蔡伦 蔡伦发明的纸 西汉的纸
造纸过程基本与现代相同 笔、纸、墨这些存留文字的记录工具的载体,它们的发 展为印刷术奠定了物质基础
BIGC
2.印刷技术发展的萌牙
●盖印——印刷术的起源 盖印,即今天的印章
殷商时期
汉代时期
周朝盖印封泥
秦砖
汉瓦
反写阳刻的印章
反写阴刻的印章
作用:印版的雕刻技术、压印技术
(润湿液)不相溶原理来完成印刷的。
单 张 纸 胶 印
◆首先由印版部件的供水装臵向印版的非
图文部分供水,从而保护了印版的非图文 部分不受油墨的侵湿。
◆由印刷部件的供墨装臵向印版供墨,由
于印版的非图文部分受到水的保护,因此, 油墨只能供到印版的图文部分。
◆最后是将印版是的油墨转移到橡皮布上,
再利用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的压力, 将橡皮布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 一次印刷,平版印刷是一种间接的印刷方 式。
BIGC ●铅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
年代:1452-1455年 人物:德国人 约翰· 谷登堡 (1397-1468) 事件:用铅、锡、锑等金属制成铅活字排书,设计制作木制印刷机
改“刷印”为“压印方 式”,为现代印刷技术奠 定基础
BIGC
第一章复习题
1、印刷术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 和 。
2、 第一代印刷术指的是 ,第二代印刷术指的 是 ,为现代印刷术奠定基础的印刷术是 。 3、铅活字印刷术的主要成就有 、 、 、 。
BIGC
●凹版
印刷概论
凹版是印版的图文部分凹下,而印版的空白部分处在同一平面或同一 半径的圆弧上,两者这间的高度差别明显。目前常用的凹版是电子雕刻 凹版。
开口面积相同 深浅存在变化
印刷发展简史优秀课件
![印刷发展简史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039c5a4afe04a1b171de03.png)
陈永常.《现代印刷技术》.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3.9
第一章 印刷 发展简史
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
约在1300年前,我国发明了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祖先智慧的结晶, 有着漫长而艰辛的探索过程。
一、文字的产生 二、印刷术的起源
一、文字的产生
一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是盖印与拓石两种 方法发展、合流而形成的。雕版印 刷术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印 刷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的发 明,同时奠定了今天印刷术的基础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约在1300年 前的我国唐朝。
雕刻木板
金刚经
我国古代雕版印刷作坊
二 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北宋初年,书籍的印刷量和种类猛增,利用 雕刻印刷书籍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的印刷需要 ,因此,新的印刷术的发明已经成为一种客 观需要。活字版印刷术是宋朝仁宗庆历年间 (公元1041~1048年)毕昇发明胶泥活字 的情况,这是我国继雕版印刷之后又一伟大 发明。
二. 印刷术的起源
印章:公元前4世纪 种类:阴文反写印章,阳文反写印章 方法:盖印 反刻文字到正写文字的复制方法
拓石: 公元4世纪 阴文正写 方法:刷印 阴文正写文字到正写文字的复制方法
雕版印刷: 阳文反写到阳文正写 是我国印刷术的最早形式
准备了 技术条件, 为印刷发 明的先驱。
第二节 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压印”方式。
我国发明的活字版印刷术,在国外得到 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成为现代印 刷术的主流。对中国古代活字版印刷 术,有突出改进和重大发展的是德国 人谷登堡,他创造的铅合金活字版印 刷术,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直到现 在,仍为当代印刷方法之一。
第一章 印刷术发展简史
![第一章 印刷术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cdd20749fe4733687e21aad1.png)
广开来,为完善和促进印刷术的发展提供了物美价廉、而又易得
的承印物,逐渐代替了简帛。后人将蔡伦改进制造的纸称为“蔡侯
纸”。蔡伦之前虽然有纸,但这无损于蔡
伦作为重大工艺改良者和完善造纸术这一
发明的发明者的丰功伟绩。
(4)、雕版工具
雕版之源是手工雕刻技术。萌芽中的
手工雕刻技术,最早用于在新石器时期的
陶器上或制陶模具上刻画图案和符号。刻
图文设计,又衍生了很多字库及多款字体。然而,由于宋体字即适
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一直沿用至今,是
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综上所述,中国的汉字,自原始的图画文字起,演进到今日人
们普遍用于书写、印刷等的现用字体,历经了图画文字、甲骨文、
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印刷字体等主要演
作符号,刻在竹片或木片 上,作为双方的“契约”,
木刻条痕记事
这就是古时的“契”。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分作两半,双方
各执一半,以二者吻合为凭。
3、图画文字
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毕竟是原始的、非常粗略的记事方法,
记事范围小,准确性差。人们不得不采用一些其它的、譬如以图画
PRINTING SUMMARY
以推广使用的。人们在总结动物纤维纸的
刷
制作工艺之后,经过不断摸索、实践,终
于发明了现在所用的纸──植物纤维纸。
概
纸的制造工艺及其原理,发明迄今两
千年来,并无多大实质性变化。其制造方
法,是将砍伐来的植物,比如麻类植物,
论
用水浸泡,剥其皮,再用刀剁碎,放在锅
里煮,待晾凉后再行浸泡、脚踩,用棍棒
搅拌,使其纤维变碎、变细,然后掺入辅 料,制成纸浆,最后用抄纸器(竹帘之 类)进行抄捞、晾干,即可制成为纸。
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及印刷基本要义
![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及印刷基本要义](https://img.taocdn.com/s3/m/83528bf50242a8956bece489.png)
金 刚 经
•
这一切说明印刷术发明于7世纪,也就是唐朝经济文化最 发达的时期,这是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 • 雕版印刷发明之后,最初印刷佛像,之后又印刷佛经、 历书、诗集等等。
3.活字印刷的演进
(一)胶泥活字印刷的发明 • 宋代(公元1041-1048年)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它是 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 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分为三个主要步骤;其工艺过程包括: 制活字、排版和印刷,与现今铅活字排版印刷的基本原理 是一样的.
印刷的历程
开元杂报
• 《金刚经》,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印刷实 物。该实物原藏于甘肃敦煌千佛洞,1899年在洞中发现, 现存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 • 该书呈卷子形式,全卷长4877毫米,高244毫米,卷首的 一幅扉画是释迦牟尼在祗树给孤独园的说法图,其余是 《金刚经》全文。
• 该书雕刻非常精美,图文浑朴稳重,刀法纯熟,说明 刊刻此书时技术已达到高度熟练的程度,书上墨色浓 厚均匀,清晰明显,也说明印刷术的高度发达,而且 印刷术发明已久。
1
印刷起源 就早期的印刷而言,印 刷就是利用一定的压力使印 版上的油墨或其它粘附性的 色料向承印物上转移的工艺 技术。印 = 印章 + 拓碑。皇帝 之印称“玺”老百姓只能称 “印”“章”
印刷的历程
1
印刷的历程
• 使用印章的方法是盖印,是印章先蘸色,再印到 纸上面,如使用的是阳文印章时,印在纸上是白 底黑字,明显易读. • 公元1世纪(两汉时代)以后逐渐改刻成凸起的 阳文,后简牍改为纸张之后,封泥失去效用,印 章改用朱色钤盖,阳文印章的流行更广。
第二节 印刷的定义
• 1.定义——将文字、图画、照片等 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 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皮革等 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 技术。
印刷概论03版
![印刷概论03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b5d923eefdc8d376ee32a3.png)
文字
照相排版 计算机排版
软 片 拼 版 软 片 CTPlate
凸版
平版 凹版
凸版印刷 平版印刷 凹版印刷 孔版印刷 CTPress
印刷 印刷技术
装订 印 后 表面整饰 加 工 盒形制作
原 稿
图像 数字 原稿
原稿分析
照相分色 电子分色 DTP分色
孔版
印前图文处理 制版技术
制版
印后加工
印后加工技术
印刷概论
北京印刷学院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 魏先福
学时:24h(授课18h,参观6h) 教材:
《印刷概论》
冯瑞乾编著 印刷工业出版社 刘真、郭春霞 编著 印刷工业出版社 冯瑞乾霞 编著 石油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
《印刷概论》 《印刷概论》
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
问题:
1、印刷术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印刷术诞生的条件、标志是什么?
孔 版
无 版
纤维
其它
紫外干燥(UV)
热固型
印刷材料
印版
印版是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 印刷图文载体。
图文 (粘附油墨) 非图文 空白
印版是印刷的关键。 凸版、平版、凹版、孔版
印刷材料
承印物
承印物是能够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 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的总称。
种类:纸张、塑料、金属、玻璃、陶瓷、 木材、织物……
订口 书页装订部位的一侧,从版心边沿到书背的白边。 切口 书页(除线装书)除订口边外的其它三边。有时也 单指与订口相对的一边,其它两边分别称上、下切 口。
面
书刊的每一小张纸的一面为一面。一面占一个页码。 页
书刊的每一小张纸为一页。一页有两面,即有两
个页码。
第一章 印刷技术发展简史
![第一章 印刷技术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3cef1d4c3b3567ec102d8ab3.png)
形成了化学腐蚀凹版
19世纪初完成凹版印刷 ●印刷机械的发展 圆压平印刷机、圆压圆印刷机
3.凹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直接雕刻凹版 ●印版的发展 化学腐蚀凹版
手工雕刻
机械雕刻 影写版 照相加网凹版 道尔金制版凹版 电子机械雕刻凹版 激光雕刻凹版 电子束雕刻凹版
电子雕刻凹版
●印刷机械的发展
圆压平印刷机、圆压圆印刷机
●纸的发明
纸发明于东汉时期(公元25-220)
蔡伦
蔡伦发明的纸
西汉的纸 (前206-8)
造纸过程基本与现代相同
准备造纸原材料
制浆
成纸
为印刷做好了承印材料的准备
3、盖印与拓石
盖印——雕版技术雏形
印章阳刻
印章阴刻
汉代印章的图片
周朝封泥
秦砖
汉瓦
拓石(拓印,碑帖)
拓石:一种把碑刻上面的文字图样印下来的简单 方法
第二节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印章: 公元前4世纪 种类:阴文反写印章,阳文反写印章 方法:盖印 反刻文字到正写文字的复制方法 公元4世纪 拓石: 阴文正写 方法:刷印 阴文正写文字到正写文字的复制方法 雕版印刷: 阳文反写到阳文正写 是我国印刷术的最早形式 准备了技术 条件,为印 刷发明的先 驱。
铸造铅活字的工具
铅活字
印刷机 拉丁文圣经
成就:改变了油墨的性质;制造了木制印刷机
发明了铅活字;规范了字体的大小
• 谷登堡创建活字版印刷术大约在公元1440~1448年, 虽然比毕昇发明活字版印刷术晚了400年之久,但是, 谷登堡在活字材料的改进、脂肪性油墨的应用,以 及印刷机的制造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 奠定了现代印刷术的基础。各国学者公认,现代印 刷术的创始人,是德国的谷登堡。 • 谷登堡用作活字的材料是铅、锡、锑合金,易于成 型,制成的活字印刷性能好,像这样的配比成分, 甚至到500年后的今天,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在铸字 的工艺上,谷登堡使用了铸字的字盒和字模,使活 字的规格容易控制,也便于大量的生产。
印刷发展简史
![印刷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b736141fa8114431b90dd845.png)
电分制版 DTP CTP 激光照排 计算机排版 多色 HiFi Q
速度、 速度、精 度和质量 得到提高
Concise History
Q
四. 活字的发明和发展
发明胶泥活字 宋 毕升 发明胶泥活字 工艺:制活字,排版,印刷( 工艺:制活字,排版,印刷(原理同铅 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 参看«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参看 梦溪笔谈 发明木活字 木活字, 元(1297-1298) 王桢 发明木活字,轮转排字架 ) 元初( 世 年代 年代) 元初(13世70年代) 锡活字 15世纪末 铜活字(晚于朝鲜 世纪末 铜活字(晚于朝鲜1403) ) 15世末 世初 铅活字(晚于朝鲜 世末16世初 铅活字(晚于朝鲜1436,欧洲 世末 ,欧洲1450) )
结绳记事 刻木记事 图画 文字
•文字的发展 文字的发展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记录工具的变化 记录工具的变化
甲骨,青铜器, 甲骨,青铜器, 竹简,石头, 竹简,石头,绢 纸(东汉蔡伦) 东汉蔡伦)
刻刀,毛笔 公元前 世纪) 公元前3-4世纪 刻刀,毛笔(公元前 世纪) 朱砂,石墨, 朱砂,石墨,漆,墨鱼墨汁
Sep. 1st 2002 Concise History
Q
§.1-2 印刷术向国外传播
日本, 东 日本,朝鲜 越南,菲律宾, 南 越南,菲律宾,东南亚各国 西 经埃及,伊朗到达欧洲 经埃及,
为世界知识文化的普及、 为世界知识文化的普及、 流传和交流提供了有利条 件,是对世界文化的一大 贡献。 贡献。
Sep. 1st 2002 Concise History
松烟墨 Q
必要的 物质基 础
二. 印刷术的起源
印章: 公元前 世纪 印章: 公元前4世纪 种类:阴文反写印章, 种类:阴文反写印章,阳文反写印章 方法:盖印 方法: 反刻文字到正写文字的复制方法 拓石: 公元4世纪 拓石: 公元 世纪 阴文正写 方法:刷印 方法: 阴文正写文字到正写文字的复制方法 准备了技术 条件, 条件,为印 刷发明的先 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45年,德国生产了第一台快速印刷机 ,这以后才开始了印刷技术的机械化 过程。
1860年,美国生产出第一批轮转机,以 后德国相继生产了双色快速印刷机, 印报纸用的轮转印刷机,到1900年, 制造了6色轮转机。从1845年起,大 约经过一个世纪,各工业发达国家都 相继完成了印刷工业的机械化。
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印刷技术不断 地采用电子技术、激光技术、信息科 学以及高分子化学等新兴科学技术所 取得的成果,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 段。
二 现代印刷术的产生和演进
德国人古登堡于1440-1448年间, 总结前人的经验和当时的印刷技术成果, 在世界印刷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首先 ,在铸字工艺上,使用了铸字的字盒和铜 字模,使活字的规格容易控制,也便于大 量生产。其次,用铅、锡、锑做活字材料 ,使活字的性能更加完备。再次,用油脂 调制了适合金属活字印刷的油墨,大大提 高了印刷质量。最后,设计制造了简单的 木制印刷机,把过去的“刷印”方式变成
胶片 印版
中介产品
样张
印品
纸媒体产品
出版物
显示
电子纸
互动媒体产品
其它媒体产品
---------------
转换/输出系统
媒体产品/复制信息
图像
图形
Networked
文字
Digital
线条
Contents
王祯发明的轮转排字架
毕昇像
谷登堡塑像
返回
第三节 现代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一、我国印刷术向国外的传播
我国印刷术发明之后,公元7世纪开始 向国外传播,朝鲜是第一个从我国引进印 刷术的国家之一,通过陆地上的“丝绸之 路”,中国与伊朗、埃及等国家进行经济 、文化交流,13世纪时中国的印刷术传入 伊朗。由于伊朗是当时东西方交流的交通 枢纽,欧洲人通过伊朗认识到中国的印刷 术的作用和方法,使得中国的印刷术在欧 洲得到很快的传播和发展。
刘真.《印刷概论》.印刷工业出版社 ,1996.4
王野光.《印刷概论》.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2001.7
陈永常.《现代印刷技术》.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3.9
第一章 印刷 发展简史
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
约在1300年前,我国发明了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祖先智慧的结晶, 有着漫长而艰辛的探索过程。
一、文字的产生 二、印刷术的起源
一、文字的产生
•记录方法的发展
结绳记事
刻木记事
图画
•文字的发展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记录工具的变化
刻刀,毛笔(公元前3-4世纪)
甲骨,青铜器, 竹简,石头,绢
纸(东汉蔡伦)
朱砂,石墨,漆,墨鱼墨汁
松烟墨
文字
楷书
必要的 物质基 础
结绳记事
木刻条痕记事
龟甲文字图
钟鼎文字图
汉字的演变
熹平石经残石
唐兰亭序碑文拓
二. 印刷术的起源
印章:公元前4世纪 种类:阴文反写印章,阳文反写印章 方法:盖印 反刻文字到正写文字的复制方法
拓石: 公元4世纪 阴文正写 方法:刷印 阴文正写文字到正写文字的复制方法
雕版印刷: 阳文反写到阳文正写 是我国印刷术的最早形式
准备了 技术条件, 为印刷发 明的先驱。
第二节 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一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是盖印与拓石两种 方法发展、合流而形成的。雕版印 刷术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印 刷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的发 明,同时奠定了今天印刷术的基础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约在1300年 前的我国唐朝。
雕刻木板
金刚经
我国古代雕版印刷作坊
二 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21世纪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图像 处理技术的加强,使得印刷机的操作越 来越来简单,复制效果越来越好。总之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印刷 技术也迅速的改变了它本来的面貌。
21世纪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图像处理技术的加强,使 得印刷向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技术变迁
“铅与火” (模拟)
“光与电” (模拟 + 数字)
“0和1”
图像 图形 文字 线条 符号
--------
原信息
010001001110 010000110101 101001011000 100110010001 101010101110 001010100100
数字内容 数字页面 数字胶片
CTF CTPlate/Press DDCP CTPrint/Paper
“压印”方式。
我国发明的活字版印刷术,在国外得到 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成为现代印 刷术的主流。对中国古代活字版印刷 术,有突出改进和重大发展的是德国 人谷登堡,他创造的铅合金活字版印 刷术,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直到现 在,仍为当代印刷方法之一。
谷登保首创的活字印刷术,先从德国传 到意大利,再传到法国,到1477年传 至英国时,已经传遍欧洲了。一个世 纪以后传到亚洲各国,1589年传到日 本,翌年,传到中国。谷登堡的铸字 、排字、印刷方法,以及他首创的螺 旋式手板印刷机,在世界各国沿用了 400余年。这一时期,印刷工业的规模 都不大,印刷厂多为手工业性质。
北宋初年,书籍的印刷量和种类猛增,利用 雕刻印刷书籍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的印刷需要 ,因此,新的印刷术的发明已经成为一种客 观需要。活字版印刷术是宋朝仁宗庆历年间 (公元1041~1048年)毕昇发明胶泥活字 的情况,这是我国继雕版印刷之后又一伟大 发明。
公元1296年(元成宗元贞二年),王祯设 计木刻活字,并发明了转轮排字架,工人排 字时以字就人,减轻了排字的劳动,经两年 应用,印成了11万字的“农书”百部。
70年代,感光树脂凸版、PS版的普及, 使印刷迈入了向多色高速方向发展的 途径。
80年代,电子分色扫描机和整页拼版系 统的应用,使彩色图像的复制达到了数 据化、规范化,而汉字信息处理睡激光 照排工艺的不断完善,使文字排版技术 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90年代,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推出,表 明计算机全面进入印刷领域。
印刷概论
主讲:胡更生 管力明 陈梅
印刷专业基础课
了解印刷的起源和发展,国内 外印刷业的现状和未来
掌握印刷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理解印前处理、印刷、印后加 工直至成品的全过程
•学时:32
•教材:《印刷概论》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 考试占70%
•学习方法:预习、听讲、复习、做 作业、课堂讨论、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