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7.19.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7.19.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d6fabdfe4733687f21aabe.png)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设计依据与构想】本节课是本章的开始部分,是生物教学中的核心内容——生物圈的重要部分,该书中的知识和能力的养成,都为后几节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本节分为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生态系统的成分两个部分。
通过引导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调查、汇报,及对一些常见生态环境的分析和研究,加深了解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的教学,使学生加深生物和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共存的意义以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理解,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你所熟悉的生态系统及其基本成分。
2.举例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3.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
4.举例说出生物富集的过程及其影响。
能力目标1.能根据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观察或分析有关问题。
2、培养分析问题、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2.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周围的生态系统。
2.说出生态系统中的基本成分。
3.举例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富集的过程及其影响。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师准备相关图片、视频。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对校园周围环境组成的调查。
课时计划:2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优美的视频)方案一:在广阔无垠的海洋里,生长着欣欣向荣的水草,河蚌躲在水草后面,时而张开,时而闭合,各种鱼类在大海里快乐的遨游。
方案二:和煦的阳光照耀着绿油油的草原,草原上一条小河在不息的流淌,微风吹来,牛群若隐若现,有的牛在悠闲地吃着草,有的牛在小河旁饮水。
师:看了刚才的视频,假如你现在正置身于这些优美的环境中,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呢?生: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海洋,看见了鱼类,听见了牛的叫声,还想起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19.1生态系统的组成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19.1生态系统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2c470d8f3b3567ec102d8ae4.png)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典型的生态系统及其基本成分解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关系说明生物富集的过程【技能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尝试与同学进行交流,形成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资料阅读,尝试对资料进行分析与归纳,形成分析与归纳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二、教学重点:说出生态系统中的基本成分三、教学难点:解释生物富集的现象四、教学方法和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时间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4 Min 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上课之前我们一起看几幅图片。
图片中依次展示的是农田、城市、池塘和海洋这些生态系统。
从图片导入本节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
20 min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那么,一群河里的所有鱼是一个生态系统嘛?一杯水是一个生态系统嘛?是不是有生物和环境之后就是生态系统了呢?一株朽木及其上边生活着的所有生物被称为一个生态系统,那么这个生态系统有生物和环境还有什么呢?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通过不断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分为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是指阳光、水、空气和土壤等。
接下来我们进行小组活动一:观察池塘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并填写表格。
生态系统中的哪些东西属于生产者,哪些属于消费者,哪些属于分解者,又有哪些非生物成分,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不是,缺少了环境;不是,缺少了生物;还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观察图片中展示池塘中的不同成分,找出其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成分。
小组交流讨论,并展示。
生产者:水池草、浮游植物、藻类;消费者:鱼、螺狮、昆虫、虾;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成分:阳光、水、空气、土壤等;生产者大多是植物;消费者大多是动物;分解者大多是微生物。
生态系统的组成-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生态系统的组成-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e44e2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13.png)
生态系统的组成-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优势和特点;2.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组成和非生物组成;3.了解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4.掌握如何通过观察、调查、分析等方式研究生态系统。
二、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物种、环境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生态单位。
2. 生态系统的特点1.生态系统具有循环性和稳定性,能够自我调节;2.生态系统内有多种物质和能量的流动;3.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物相互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多样的关系;4.生态系统的优势在于能长期保存各种生物和环境的平衡。
3.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由生物组成和非生物组成两部分。
3.1 生物组成1.初级生产者2.消费者3.分解者3.2 非生物组成1.水源2.大气3.土地4.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1.初级生产者:利用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2.消费者:通过捕食其他生物来获取食物和能量;3.分解者: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提供给初级生产者利用。
5. 生态系统中的关系1.共生关系:两种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利用;2.捕食关系:一种物种以另一种物种为食物;3.竞争关系:不同物种之间争夺相同自然资源的关系。
6. 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1.观察方法:直接观察生态系统的生物和环境;2.调查方法:搜集生态系统的相关数据和信息;3.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数据来研究生态系统的性质和规律;4.模拟实验方法:通过模拟实验来研究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
三、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优势和特点;2.生态系统的组成;3.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4.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
四、教学难点1.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生态系统中各种物种之间的联系;2.熟悉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
五、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实验观察等方式。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态环境的图片和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7.19.1生态系统组成教案设计(三维)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7.19.1生态系统组成教案设计(三维)](https://img.taocdn.com/s3/m/30fa90ae312b3169a551a41b.png)
第十九章生态系统第一节生态系统的构成(教课设计)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1、描绘生态系统的观点及成分2、说明生态系统中各样生物之间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饰演的角色3、明确食品链和食品网的观点4、关注生物富集的过程及影响过程与方法学生经过采集资料、校园观察、问题研究、议论沟通参加学习,获取有关生物知识。
倡导学生的研究学习,试试学习,学习—议论—沟通—总结—练习—怀疑—再学习。
掌握系统学习的方法、形成优秀的学习习惯、经过知识点的归纳与联系组建知识网络系统。
感情、态度价值观1、经过小组合作察看、议论、沟通,培育学生的参加、合作意识2、经过察看、研究,培育学生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经过生态系统的学习,明保证护生态系统的意义与重要性,建立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课重难点1、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构成2、食品链与食品网3、生物富集及其影响教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想(引入新课)地球上的生物包含哪几大类?回想、回答已有知识回想并为生态系统植物、动物、微生物生物部分解说做铺垫地球——各样环境与不一样环境观看、参加互动中的生物生物与环境的这些生物生活在不一样环境中,关系(已有知它们的生计依靠着环境,也影生态系统识)响着环境,它们和环境构成了和睦一致的整体,我们给这样任务一:认识生态系统一个整体一个名称:阅读课本101-102页有关内容。
找寻生态系统的观点生态系统是指在必定的地区引入新课里,与校园生态系统经过不停的从熟习的校园(播放PPT)和,相互作生态系统下手我们的校园环境与校园内的生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经过学生讲诉物可否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呢?并帮助学生学让我们来找寻生态系统包含哪学生思虑回答:会归纳、整理些成分?树木、花草当你走进校园,你看到的生物鸟、猫、昆虫、鱼有哪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与它们生计有关的环境包含哪水、光、温度、土壤、空气些?请用图表的形式说明生态系统的构成自学课本达成有关习题指引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议论达成表格1、试用学过的生物知识说明自学课本“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的达成有关习题要点、难点知三者的作用与关系”思虑回想所学生物知识识经过思虑找寻知识点的联系关注知识建构议论达成表格与知识点的深化、联系部分学生板演答案为下一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打好基础。
八年级生物上册 19.1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 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19.1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8c9b30f18583d0496459d9.png)
19.1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举例说明食物链的富集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食物链和食物网三、教学方法讲述、讨论、演示四、学时安排 1学时五、教学过程1、导课温故而知新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园,这就是——生物圈。
想一想,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呢?(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还有温度和生存空间等)。
温故而知新2:生物在生物圈中生存繁衍,那么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呢?(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情景引入师:(点击看图片)同学们,假如你现在正置身于这样优美的环境中,你会看到什么呢?你会听到什么呢?你会想到什么呢?生:……师:这时候,你想过这些环境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吗?你想过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吗?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这张网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生态系统中的“生命之网”。
2、授课(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板书)师:生物和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就像这片树林一样。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板书)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块山地、一个池塘、一个小花园等等,都可以看做是一个个生态系统。
那么,生态系统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下面,让我们来观察并分析两幅图片。
分组讨论下面几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讨论的最热烈,讨论的结果最准确。
生:观察、讨论、分析并回答。
生1:树干(植物)→昆虫幼虫→啄木鸟。
生2:会慢慢消失。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你们知道植物、动物和真菌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吗?请同学们自己看书,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并说明原因。
生:(看书)师: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扮演什么角色呢?生:生产者。
师:为什么?生:(略)师: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扮演什么角色呢?生:消费者。
师:为什么?生:(略)师:随着动物的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
那么,在生态系统中,真菌等微生物扮演什么角色呢?生:分解者。
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1ba61076137ee06eef91873.png)
生态系统的组成1教学目标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
3、能根据图片、文字等资料进行观察分析有关问题。
4、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
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生物的学习即将结束,对一些生物知识还是不连贯的,在本课学习中,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组成这节课,有助于将以往的知识串起来,了解生物处在生态系统中,以及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高,理解和表达能力较七年级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学好本节课有很大的帮助。
3重点难点1、举例说出所熟悉的生态系统。
2、说出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
3、举例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4、举例说出生物富集的过程及其影响。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上课开始,我热情洋溢的对学生说: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先来欣赏两段优美的视频吧!(播放海洋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视频)视频导入落点在:从生活出发,使学生理解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一)生态系统概念判断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属于生态系统?一片草原一个湖泊一群鱼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群人淡水生态系统代表动物有“四大家鱼”淡水生态系统由江、河、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和淡水生物组成。
多为浮游植物和鱼等动物。
湿地生态系统有“自然之肾”的美称。
湿地范围:淡水,及不超过6m的浅海。
湿地的功能:提供水源、防风消浪、互岸固堤、净化水源,蓄洪抗旱。
典型代表:沼泽。
农田生态系统1.特点: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动植物的种类少,群落结构单一,农作物为主,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系统将退化2.发展条件:必须依靠人类的管理才能维持。
城市生态系统特点:人类起重要的支配作用。
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
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
(二)食物链: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想一想,下面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树叶虫鸟(注意: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7.19.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7.19.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62ce172b160b4e767fcf9d.png)
生: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海洋,看见了鱼类,听见了牛的叫声,还想起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
师:刚才的录像中,两个不同的地域里,不同的环境下,各种生物万类霜天竞自由,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其中,有些生物我们能直接看到,还有一些无生命的、我们不能直接看见的如空气、轻风等。
讨论和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哪些生物学问题?
【教学感悟】
1.本节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观察、讨论、交流为主,教师给以必要补充、
2.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发展、
3.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对校园周围环境组成的调查。
课时计划: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优美的视频)
方案一:在广阔无垠的海洋里,生长着欣欣向荣的水草,河蚌躲在水草后面,时而张开,时而闭合,各种鱼类在大海里快乐的遨游。
方案二:和煦的阳光照耀着绿油油的草原,草原上一条小河在不息的流淌,微风吹来,牛群若隐若现,有的牛在悠闲地吃着草,有的牛在小河旁饮水。
设计思想
从生活出发,进入学习情境。将生活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拉近教学与学生感知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教学生活化,同时也能锻炼学生表达生物间关系的能力。
二、新课教学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师:怎样才能被称为一个生态系统呢?一堆鱼、一瓶矿泉水是不是一个生态系统呢?请同学们结合所看录像,讨论回答什么是生态系统?并举例说明。
(四)生物富集及其影响
活动三:央视10套播出的癌症村的报道
师:癌症高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同学们分组分析、讨论、教科书P104图19-4)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9.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9.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3439e21711cc7931b716b8.png)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
4、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过程与方法目标】收集、交流不同生态系统的资料能根据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观察或分析有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加强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中不同组成成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图片。
周密的教学设计,用powerpoint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通过报刊、杂志和网站,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在地球上它们是怎样相互联系的?这节课我们共同了解关于它们之间的联系《生态系统的组成》。
【讲授新课】探究新知: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师:首先我们一起来探讨生态系统的成分。
那么什么叫生态系统呢?我们知道生物和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就象我们校园内的池塘一样。
其实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块山地,一个池塘,一个小花园,广阔的沙漠,海洋,甚至整个地球等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个生态系统。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什么叫生态系统吗?生态系统生:(预设回答)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就叫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成分师:(点击)大屏幕的图片。
师:那么生态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下面让我们来观看大屏幕,并分组讨论下面的问题:这是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将池塘群落中各种生物进行归类,并指出划分类型的依据是什么?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其地位如何?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具体作用是什么?生:观察、讨论、分析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成果。
这个池塘生态系统中有哪些非生物成分呢?生: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师:很好,那又有哪些生物成分呢?生:有一些藻类、浮萍、莲、芦苇等植物,有虾、小鱼、大鱼等动物,还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八年级生物上册_第十九章_第1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_(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_第十九章_第1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_(新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c74222cc1755270722085a.png)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出你所熟悉的生态系统及其基本成分。
②举例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③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
④举例说出生物富集的过程及其影响。
2.能力目标:①能根据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观察或分析有关问题。
②培养分析问题、处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②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①举例说出校园内的各种生态系统。
②说出生态系统中的基本成分。
③举例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富集的过程及其影响。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设疑启思;情境探究;总结提升。
五、教学过程(一)旧知重现1、生物的种类有哪些?2、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包括哪些方面?(二)授新投影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图片导入校园内场景,要求学生判断它们是否为生态系统。
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这些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物质(成分)组成?分析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思考: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可称为生态系统吗?为什么?(三)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了解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总结生态系统的概念。
对于生态系统的概念,教师特别要强调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四)老师释疑:生态系统中各成分及其它们间的关系可见,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它们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我们把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讲述:一口池塘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同理,一块草地,一片森林,一块农田,都可以各自成为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小到一口池塘,大到地球上全部生物及环境,即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图片展示:生态系统结构图;生态系统概念图;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组成-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生态系统的组成-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abef6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5.png)
生态系统的组成-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2.掌握食物链、食物网、生态金字塔的结构和作用;3.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及生态平衡的重要性;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1.生态系统的概念;2.生态系统的组成;3.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金字塔的结构和作用;4.生态平衡及其重要性;5.环保行动与生态文明。
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食物链、食物网、生态金字塔的结构和作用;2.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及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环节1.开始课堂,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简单说一下什么是生态系统。
2.通过图片等方式示范,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引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4.2 讲授生态系统的组成1.展示图片,让学生从动、植物、微生物等方面逐步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
2.具体介绍各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职责。
4.3 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金字塔1.介绍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金字塔的相关概念,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2.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掌握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金字塔的结构和作用。
4.4 生态平衡1.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讲授如何维护生态平衡,如多样性保护,减少废气排放等。
4.5 环保行动与生态文明1.介绍环保行动的相关概念和实际案例,并激发学生参加环保行动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小事入手,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五、课后练习1.完成相关课后练习,如课文填空、选择、问答等。
2.老师布置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课外作业,鼓励学生通过实践行动,提高生态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生态系统的组成板书生态系统的组成板书七、教学资源1.教材: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2.生态系统的相关图片、图表、视频等。
八、课堂总结1.概括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关知识点;2.强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呼吁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顾新《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完整版】
![顾新《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b7a90f19e8b8f67d1cb910.png)
食物链的表示方法:食物链中有生产者、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 ,正确的箭头指向是:从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箭头的方向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一般食物链的第二环节是植食性动物,其它环节为肉食性动物。(板书)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书中19-3的图,用箭头把消费者和生产者连接起来表示这些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生态系统的范围十分广泛,种类多种多样,
生态系统可大可小,大到整个生物圈就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还可以很小,比如老师在课前准备的这样的生态瓶。
分组发一个生态瓶。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仔细观察,看看在我们的小小的生态系统中都有哪些成分
谁能告诉大家你看到了生态瓶里的这个生态系统都有些什么
那么鱼、水草还有一些我们用肉眼难以观察到的细菌属于什么成分
要是把它们放在一个真空环境里行不行
校园里的这些生物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怎样的关系
校园里的生物和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整体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
谁能给大家总结一下生态系统的概念
多媒体出示:生态系统的概念
同学们你还知道或者看到那些生态系统,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同学们说的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看看大屏幕出示的这些都是不是生态系统(多媒体出示)
共同分析
根据动画回答问题
生回答:捕食关系
听讲解,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学会食物链的书写方式
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举例说出食物链
生小组合作完成书上的食物链,汇报
生:像一张网
生分析回答问题理解生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师生小结本课内容
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更直观地感受多姿多彩的大家刚才的视频把我们带到了哪里
19.1生态系统的组成优秀教学案例八年级生物上册备课优秀教学案例(苏教版)
![19.1生态系统的组成优秀教学案例八年级生物上册备课优秀教学案例(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acbba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a.png)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评价题目,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
2.问题导向激发思考: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思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促进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共同探讨、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反思与评价注重过程:本节课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提升意识。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资源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配具有探究性的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总结归纳
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4df58a6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f.png)
教学设计课题:生态系统的组成一、设计思路:1.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认识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
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3.注重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健全人格。
二、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9章第一节的内容,是生物教学中的核心内容,该节的知识和能力的养成,为后几节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本节分为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生态系统的成分两个部分。
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加深了解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的教学,使学生加深生物和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共存的意义以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理解,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学情分析:本届八年级学生由于基础较为薄弱,理解能力较差。
但正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乐于探究新奇事物,因此本节内容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培养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你所熟悉的生态系统及其基本成分。
2.举例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富集的过程及其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及探究能力、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了解生物、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你所熟悉的生态系统。
2. 说出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3. 举例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1、举例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2、了解生物富集。
六、课时:1七、教学方法:引导、启发、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等 八、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1、长假就快到了,许多人都想趁此机会到大自然中去,拥抱大自然,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从而放飞自己的心灵,舒展一下疲惫的身心。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9.1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 案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9.1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 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a25420f90f76c660371a4f.png)
(水—浮游生物—鱼—企鹅)
生物富集
(随食物链传递) DDT既不能被分解,又很难经代谢排出体外
述:食物链存在于每一个生态系统中,这是一条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述:大家设想一下,假如有某种有毒物质(比如农药DDT)进入水中会发生什么情况?
述:而且我们知道,浮游生物一生会从水中摄取大量DDT,小鱼一生要吃很多的浮游生物,因此小鱼体内的DDT含量会远远超过浮游生物体内的DDT。
述:而大鱼一生又要吃很多小鱼,这样大鱼体内的DDT含量又要远远超过小鱼。
述:从图中也可以看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
现在我们来看这平一条食物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述:在自然界中大家最熟悉的一种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视频)
述:像这样蝉吸食树汁,螳螂捕食蝉,黄雀捕食螳螂,生物间通过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形成了食物链
述:我们这节课所要介绍的仅仅是食物链的一种,称为捕食链。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食物链,大家可以阅读90页资料。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问:如果缺少生产者呢?
(人和动物直接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会饿死)
问:如果少了这个消费者(虫子)呢?
(鸟儿没有食物会饿死)
问:没有鸟呢?
(虫子大量繁殖,植物少,早子饿死)
问:没有分解何一种成分都不行,而且这三种生物成分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述:水生昆虫、鱼类、浮游动物及底层甲壳类(虾)都属于?
问:动物能不能像绿色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为自身合成有机物呢?
问:它们如何获得营养物质和能量呢?
述:所以我们将动物称为消费者。人和动物一样,也必须以其他动、植物为食,因此也被称为消费者。
苏教版生物八上7.19.1 生态系统的组成 授课课程教学设计
![苏教版生物八上7.19.1 生态系统的组成 授课课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facbb40ed630b1c59eeb5b0.png)
第十九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苏家屯区城郊学校赵桂敏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九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是全面认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继续,也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
本节中学生将学习到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各成分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认识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
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八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交流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概述生态系统能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力目标:通过对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性,通过人类对生态破坏的启示培养使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说出生态系统中的基本成分2、举例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的关系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同时运用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激发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引入课题明确本节学习目标欣赏齐读本节目标优美的意境,陶冶学生情操,激起疑问,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明确学习目标,积极投入本课的学习探索新知一、生态系统成分 1、生态系统的成分(1)生物成分活动一:观察:池塘生态系统思考:池塘中都有什么?活动二:角色扮演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呢?扮演怎样的角色呢?引导学生回忆三类生物的特点师生总结三类生物的作用及所扮演的角色活动三:三中生物成分谁的贡献大招聘“和平小使者”引导学生用箭头的形式表示出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总结:三种生物成分缺一不可,相互依存(2)非生物成分思考:再观察图片,池塘中的生物成分能独立生存吗?哪些外界条件对它们的生存有有影响?总结:阳光、水、温度等称为非生物成分,对生物的生存有影响。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7.19.1 生态系统的组成 课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7.19.1 生态系统的组成 课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28916d72f111f18583d05a68.png)
《生态系统的组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设计依据与构想】《生态系统的组成》是生物教学的核心内容—生物圈的重要部分,介绍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与食物网及生物富集等内容,本节中的知识和能力的养成是对前面所学生物与环境相关内容进行的总结和延伸,也为《生态系统》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教学中倡导探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
通过引导学生对学校的自然环境的调查、汇报,对校园一角生态环境的分析研究,加深了学生对生态系统概念和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的了解;采用角色扮演,编织食物网等教学策略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突破难点,有利于学生对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等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和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共存的意义以及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有求知欲,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
学生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储备和感性认识。
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师在本节的教学中应当注意的是学生不容易正确书写食物链,对生物富集及其影响的正确认识,以及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物因素概念区别与联系。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❶.描述生态系统的概念。
❷.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❸.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❹.说明生态系统各生物成分之间以及生物成分与非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
②能力目标:❶.进行对概念的辨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❷.运用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❸.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❶.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❷.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教学重、难点〗①教学重点:❶.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❷.说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作用与关系。
②教学难点:构建生态系统概念图。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生态系统相关名称的磁性黑板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成分
2、用角色扮演的方法,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树立生物与环境是统一整体的观点。
3、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4、通过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种类对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性。
5、培养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获取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举例说出所熟悉的生态系统。
2、说出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
3、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适当的生态系统的图片、文字、视频资料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启发式、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美丽的大森林》,理解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物之间有联系吗?它们能离开阳光、空气、水分等独立生存吗?
听学生发言,启发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引出课题。
二、探究学习-------出示“目标导航”
探究一:
生态系统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美丽的大森林》,讨论回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并阐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原因,教师及时给与指导。
探究二:
1、多媒体演示图片--“草原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等。
“不同的生态系统有什么共同点呢?”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交流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作用。
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引导学生分析,通过分类的方法,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3、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播放视频《生态系统的组成》,让学生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说明其作用。
分组、分角色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上台陈述,辩论,强调自己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4、知识梳理:梳理各组成成分的作用。
课件展示植物、虫、鸟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图,学生板演,画出各生物之间的联系。
草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并请学生讲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三、回顾小结:
1、生态系统的概念
2、生态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四、巩固提升:
出示当堂练习,采用翻题版的方式,“爱拼才会赢”每个字的后面有相关的题目,学生自己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非生物成分:阳光、温度、水、空气、、、、、
生物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