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电影镜头语言术语
一次性讲解电影镜头的16种画面语言,再也不当拍摄小白
⼀次性讲解电影镜头的16种画⾯语⾔,再也不当拍摄⼩⽩镜头是电影创作的基本单位,⼀个完整的电影作品,是由⼀个⼀个的镜头完成的,离开了独⽴的镜头,也就⽆所谓电影了。
镜头的拍摄技法包括镜头⾓度、景别和镜头运动。
下⾯介绍电影中常⽤到的15种拍摄技法:⼀、特写特写镜头是五个景别镜头中最重要的镜头,⼀般着重拍摄演员的表情或者⾯部特征,也会放⼤五官的局部进⾏拍摄,⽤意是想通过特写镜头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特写镜头最适合搭配稳定器的变焦功能拍摄使⽤。
⼆、远景镜头远景是与特写相对的景别镜头,远景可以拍摄对象的全⾝,观众也可以看到场⾯的⼤镜头。
远景镜头⼀般⽤于电影中的打⽃场景拍摄,能看到完整的拍摄打⽃动作以及场景。
三、中景镜头中景镜头介于特写与远景之间,可以露出⼀般的⼈物形象,⼀般⾓⾊中,⼿⾥拿着东西或者正在使⽤⼯具的时候会拍摄中景镜头。
四、单⼈/双⼈镜头/多⼈镜头视情节要求决定镜头中出现⼈物的多少。
五、视点镜头POV也称视点镜头,视点镜头拍摄的画⾯就是⾓⾊所看到的内容,在电影中使⽤POV镜头,是想让观众更加感同⾝受的融⼊画⾯镜头中。
⽽在⽇常拍摄中,也可以利⽤稳定器的POV模式直接实现这⼀镜头的拍摄。
六、平视镜头平视镜头是最基础的镜头⾓度,⼿持稳定器向前⽔平拍摄,即可拍摄出平视镜头。
在电影中,通常⽤平视镜头来保持(第三⽅的)客观性,⽽不是改变被摄⼈物之间的关系。
在电影中多⽤于⼀般对话场⾯或特写,但由於摄影⾓度因為太⼀般,缺乏深度与张⼒,必须⽤主体的动作来提⾼构图性。
七、仰⾓镜头仰⾓拍摄是⼀个⼿持稳定器从低⾓度仰视拍摄,此种⾓度会使前景位置的主体突出,夸张被摄体的⾼度,可以使个头矮⼩的演员看起来变得⾼⼤,这种富有⽀配⼒的构图⽅式,容易引发观眾⼼⽣畏惧与尊敬,成為怪物或英雄的代表,可以使得被摄对象更加⾼⼤或者占据主导地位的镜头⾓度。
⼋、俯⾓镜头与仰⾓拍摄相对的是俯⾓拍摄,利⽤航拍器或摇臂可以轻松实现从⾼往下处拍摄,让被摄⼈物显得弱⼩,可以表现出主体的渺⼩、孤寂、凄凉、哀伤与宿命的不可抗拒,⼀般⽤于展⽰⼤局和全景。
剪辑镜头术语认识
剪辑镜头术语认识
1. 推镜头啊,这就像是你慢慢走近一个特别吸引你的东西,把它一点点放大。
比如拍一朵漂亮的花,从远处慢慢推近,哇,那细节就全出来了!
2. 拉镜头呢,就好像你本来在仔细看一个东西,然后慢慢往后退,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大。
像拍一个人在舞台上表演,从他身上拉出来看到整个舞台和观众。
3. 摇镜头呀,不就跟你摇头晃脑看周围一样嘛。
比如在一个美丽的风景前,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这么摇过去,景色都能收入眼底啦!
4. 移镜头,就像你边走边看,镜头跟着你一起移动。
好比拍一条街道,跟着镜头就像你真的在走那条街一样。
5. 跟镜头,这就好像你跟着一个人跑,镜头一直对着他。
比如拍运动员跑步,一直跟着他跑的那种感觉,超带劲!
6. 升镜头,就如同你慢慢升上天空去看一样。
像是拍一个高楼,从底部慢慢升上去,哇,那壮观!
7. 降镜头,不就是反过来,从天上慢慢降下来嘛。
比如拍一片森林,从空中降下来看到树木的细节。
8. 甩镜头,那可刺激啦,就像突然转头看到什么惊人的东西一样。
拍个突然出现的惊喜画面,甩过去,效果杠杠的!
9. 固定镜头,这个好理解吧,就稳稳地在那拍。
像拍一个雕塑,一动不动地拍它。
10. 旋转镜头,这就像你原地转圈看周围一样。
比如在一个漂亮的大厅里,旋转着拍,那感觉多奇妙呀!
我觉得这些剪辑镜头术语真的很有趣啊,能让我们的视频变得丰富多彩,充满魅力!。
电影镜头语言术语大集合
电影镜头语言术语大集合!一、拍摄手法1.推(向前推镜头)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拍摄手法,但切忌这和转动变焦镜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
推多半需要借助辅助设备例如滑轨,推车,斯坦尼康稳定器来完成。
2.拉(向后拉镜头)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与推经常配合出现,一个用于拍摄一个场景的开始一个用于拍摄一个场景的结束。
在后期剪辑中也是经常搭配使用,保证画面不单调。
3、摇(旋转摇镜头)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多用于做环视整个拍摄场地空间时候使用,体现一种宏大规模。
4、移(移动拍摄)又称移动拍摄。
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
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比如滑轨,弯轨,稳定器或者拍摄车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
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多用于拍摄会议,洽谈,工作场景。
经常配合特写中近景镜头使用。
5、跟(跟踪拍摄)指跟踪拍摄。
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
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
简而言之就是跟踪拍摄,和“移”不同的是,镜头运动方向是不规则的,但是要一直把人物把持在画面中。
6、升(上升镜头)匀速上升镜头。
多用于企业门头,办公大楼,高塔,等拍摄。
7、降(下降镜头)匀速下降镜头.。
与升经常配合使用。
8、俯(上帝视角)一般用向下拍摄,高度根据剧情设置。
多用于表现整体面貌小场景,比如美食。
大场景,用于表现厂区企业全貌,多由航拍摄影完成。
9、甩(扫摇镜头)指从一个被摄体甩向另一个被摄体,表现急剧的变化,作为场景变换的手段时不露剪辑的痕迹。
电影专业术语一览表
1. 蒙太奇:源自法语词“montage”,指的是将各种不同的镜头剪辑在一起以产生新的意义或感觉的技术。
这个术语是苏联电影理论家谢尔盖·爱森斯坦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
2. 长镜头:一种拍摄技术,其中的特点是镜头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没有剪辑。
这种技术可以给观众提供更多的环境细节,也能增强情节的连续性和紧张感。
3. 场面调度:也称为场面布置或导演调度,是指在拍摄过程中,对演员、道具、场景等元素进行组织和布置的过程,以创造最佳的视觉效果。
4. 音响蒙太奇:是指通过声音的剪辑和重组,产生新的听觉体验。
这可能包括对话、背景音乐、环境声音等。
5. 对比蒙太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蒙太奇,其中两个或更多的镜头被剪辑在一起,强调他们之间的对比或差异。
6. 平行蒙太奇:在这种蒙太奇中,两个或更多的故事线并行展开,但最终可能会在某个点交汇。
7. 隐喻蒙太奇:在这种蒙太奇中,镜头之间的关联可能不那么明显,需要观众通过联想或解读来理解他们之间的隐喻关系。
8. 交叉蒙太奇:是平行蒙太奇的一种,通常用于展现两个或更多事件的发生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
9. 最后一分钟营救:这通常指的是电影或电视剧中常见的情节,就在主角似乎要失败或遇到危险时,通常会有一个转机或者援救,使得情况有所好转。
这种技巧常常被用来增加紧张感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以下是你所提到的电影术语的解释:1. 累积剪辑:一种剪辑方式,通过将多个相似的镜头或情节串联在一起,以强化或强调某种情绪或概念。
2. 无缝隙剪辑:剪辑手法,旨在使镜头切换时尽可能不被观众察觉,以保持故事的连续性和流畅性。
3. 广角镜头、长焦镜头、景深镜头:广角镜头提供更广阔的视野;长焦镜头可以将远处的物体拉近,产生压缩空间的效果;景深镜头则关注于画面中前景、中景和背景的清晰度。
4. 正反打镜头,过肩拍:正反打镜头是指剪辑中交替出现的两个镜头,通常是对话中的两个人;过肩拍是指摄影机从一位角色的肩膀或头部旁边拍摄另一位角色的镜头。
动漫 电影 11运动的镜头语言
拉镜头基本功能
拉出环境。
建立纵深空间两点上的联系,构成新的叙述关系。
拉出意外之物,造成戏剧效果。 结束叙述。 造成主、客观镜头的远离感。 模拟主、客观镜头的视线扩散。
拉镜头分为起幅、拉出、落幅三部分,他们共同完成由 局部的细节到整体全貌的表现。有时,这种镜头语言会 产生出人意料的独特的戏剧效果,比如:先有一个近景 的镜头,表现了一个人在着火冒烟的窗户那儿大声呼救, 从这个镜头,观者获得的信息是——————室内着火 了,那个人的处境有危险。随着镜头从窗户向后拉出全 景,画面逐渐呈现出着火的窗户是位于十八层塔楼的楼 顶,到此时,观者就对情况的危急有了全面的了解,因 而也就更加关注那个呼救的人的命运。这也是拉镜头才 能带来的令人惊心动魄的效果。
相同或不同性质场面的连接。如果镜头从表现 坐在轿车里的阔少摇到在马路边拾垃圾的流浪汉, 这种对比的画面就会令观者产生对某种寓意的思 考。这种画面的连续是造成一种对立、暗含寓意 的艺术表达手段。 4 表现主体形象运动的方向和轨迹。如果表现运 动员们进行百米赛跑的场面,观者只需要扇型摇 镜头观看,既可获得对全部赛跑过程激烈竞争气 氛的强烈感受。
它能形成犹如人们环顾四周或将视点由一点移向 另一点的视觉效果,对要表现的空间形象能够依 次连续,始终不断地表现出来,因而它能更客观 地表现现实空间的真实性和整体感。
摇镜头基本功能
机位不变的水平和垂直的扇形或 圆形运动拍摄 摇摄方法用以表现剧中人(或引导 观众)环视周围事物,纵览场景全貌, 扩大镜头的表现视野。或根据场面调 度的需要,介绍被摄对象之间的联系。
进行全景式的展开描述
在画面上建立微观的全景场面
使不动的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
可以说移动镜头画面是始终处在运动中的,其画面能够 连贯完整地表现景物。例如:我们骑自行车或汽车时观 看四周景物的视觉经验,通过移镜头语言能很好地还原 表达出来。 移镜头一般分为四类:前移动(机位向前运动)、后移 动(机位向后运动)、横移动(机位横向移动)及曲线 移动(极为作曲线移动)。
影视专用术语
1、三分规则rule of thirds:为了使构图更加匀称,将一个画面分成三等份而不是两半。
2、中景镜头medium shot:交待被摄主体及其周围情况的镜头,缩写为MS。
3、切入镜头cut–in:某镜头中的人或物是一个镜头的局部元素,前者就叫后者的切入镜头。
4、切出镜头cut–away:某个镜头中的人或物没有在上一个镜头中出现,前者叫做后者的切出镜头,常用来交待相关的细节或他人的反应。
5、主镜头master shot:交代整个场景及其中所有主要元素的镜头。
6、主观镜头point–of–view shot:显示剧中人所看到情景的镜头,缩写为POV。
7、白天拍夜景day–for–night:镜头在白天拍,但视觉效果像是夜晚。
8、交叉淡入淡出cross–fade:声音(图象)淡入的同时另一声音(图象)淡出。
9、淡入/淡出fade–out/fade–in:一个清晰画面逐渐过渡为黑场,从有声到无声;反之亦然。
10、全景镜头long shot:强调整体环境及其中人或物的分布状况的镜头。
11、低角度镜头(仰拍镜头)low–angle shot:从低角度向上拍摄的镜头。
12、高角度镜头(俯拍镜头)high–angle shot:从高角度向下拍摄的镜头。
13、走位blocking:决定演员在一个镜头中的位置及运动路线。
14、近摄macro:镜头的一种设置,可以拍摄镜头极近的物体。
15、定位镜头establishing shot:引导观众进入一个新的地点或时间的镜头。
16、长焦镜头long lens:能够放大被摄主体,压缩空间距离的镜头。
17、衰减时间decay:一个声音从最大音量到完全无声所用的时间。
18、过肩镜头over–the–shoulder shot:在这个镜头中观众的视线可以越过一个人物的肩部看到另一个人或物,缩写为OS。
19、摇滚rock&roll:一场剧刚开始时使用一系列剧烈晃动的全景镜头,好像观众在摇动着看这场戏。
电影拍摄专业术语
定格电影镜头运用的技巧手法之一。
其表现为银幕上映出的活动影像骤然停止而成为静止画面(呆照)。
定格是动作的刹那间“凝结”,显示宛若雕塑的静态美,用以突出或渲染某一场面、某种神态、某个细节等。
具体制作方法是,选取所摄镜头中的某一格画面,通过印片机重复印片,使这一停止画面延伸到所需长度。
根据镜头剪辑的需要,定格处理可由动(活动画面)到静(定格画面),也可由静(定格画面)到动(活动画面),也有的在影片结尾时,用定格表明故事结束,或借此点题,以便给观众留有回味。
特写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
为美国早期电影导演格里菲斯(David Wark Griffith,1875-1948)所创用。
特写镜头是电影画面中视距最近的镜头,因其取景围小,画面容单一,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
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出画入画电影艺术处理镜头结构的一种手法。
镜头画面中的中心人物或运动物体离开画面,称为出画;人物或运动物体进入画面,称为入画。
当一个动作贯串在两个以上的镜头中时,为了使动作流程继续下去而不使观众感到混乱,相连镜头间的人物或运动物体的出画和入画方向应当基本上一致,否则必须插入中性镜头作为过渡。
圈入圈出“划”的一种变化。
以圆圈的方式,从画面中心圆点开始逐渐扩大(圈出),或以圆圈将整个画面逐渐收缩为圆点(圈入),并由下一个画面所取代。
有时圈入也用于强调或突出画面上某一细节部分。
切出切入指上下镜头直接衔接。
前一个镜头叫“切出”,后一个镜头叫“切入”。
这种不需外加任何技巧的镜头组接方法,能增强动作的连贯性,不打断时间的流程,具有干净、紧凑、简洁、明快的特点。
往往用于环境描写、人物对话和行动的衔接。
在故事影片的拍摄中,同一场面的镜头,一般多采用这种衔接方式。
随着镜头的切出切入,观众在视点的不断变换中,逐渐了解表现对象,并不感到画面的组接痕迹。
淡入淡出也称“渐显渐隐”。
分镜专业术语
分镜专业术语1. “嘿,那个特写镜头,就像放大镜一样,把细节都给咱放大喽,多牛哇!”- 例子:几个同学在讨论拍摄的视频,一个说:“那个特写镜头,就像放大镜一样,把细节都给咱放大喽,多牛哇!”另一个回应:“是呀,看得可清楚了。
”观点:特写镜头很厉害。
2. “哇塞,全景镜头,那可是把整个场面都给包圆喽,跟大画框似的,厉害不?”- 例子:大家在看电影,有人说:“哇塞,全景镜头,那可是把整个场面都给包圆喽,跟大画框似的,厉害不?”旁边的人点头:“确实壮观。
”观点:全景镜头有气势。
3. “哎呀,中景镜头,刚刚好,既不像特写那么紧,也不像全景那么散,多合适呀!”- 例子:在讨论视频剪辑,一人说:“哎呀,中景镜头,刚刚好,既不像特写那么紧,也不像全景那么散,多合适呀!”另一人赞同:“对,很自然。
”观点:中景镜头很实用。
4. “嘿,近景镜头,把人拍得可清楚啦,就像在眼前似的,好不好?”- 例子:看照片的时候,有人说:“嘿,近景镜头,把人拍得可清楚啦,就像在眼前似的,好不好?”其他人回应:“确实,很有感觉。
”观点:近景镜头有魅力。
5. “哇哦,分切镜头,就像把一个故事切成小块,一块一块地给咱看,有意思不?”- 例子:讨论电视剧的拍摄手法,一人说:“哇哦,分切镜头,就像把一个故事切成小块,一块一块地给咱看,有意思不?”另一人说:“挺好玩的,有悬念。
”观点:分切镜头有创意。
6. “哎呀,闪回镜头,一下子就把咱拉回过去,跟时光机似的,神奇不?”- 例子:看电影时出现闪回镜头,有人说:“哎呀,闪回镜头,一下子就把咱拉回过去,跟时光机似的,神奇不?”旁边的人感叹:“真厉害。
”观点:闪回镜头很神奇。
7. “嘿,长镜头,那可真是一镜到底,跟纪录片似的,真实感爆棚,咋样?”- 例子:大家在讨论一部电影的长镜头,一人说:“嘿,长镜头,那可真是一镜到底,跟纪录片似的,真实感爆棚,咋样?”其他人纷纷点头:“太牛了。
”观点:长镜头很有真实感。
电影镜头术语
什么是蒙太奇?电影专业术语逐个看!来源:沪江论坛| 时间:1年前| 阅读:12400次| [划词已启用]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看别人写的长篇大论的影评,好多的电影专业术语,什么蒙太奇啊、长镜头啊,然后就仰慕地不得了。
其实理论的东西你看看也能明白,作为影迷也应该了解一些常用的电影知识哦![1] 蒙太奇是什么?[2] 各种景别镜头[3] 各种运动镜头[4] 其它镜头[5] 其他电影专业术语蒙太奇(MONTAGE)——来自法语,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
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
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联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
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在蒙太奇的产生和发展中,英国导演斯密士、美国导演鲍特、格理菲斯,苏联导演库里肖夫、维尔托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人起过特殊的作用。
尤以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贡献卓著,他们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创作经验,不断研究,探索实践,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蒙太奇技巧,还创立了蒙太奇理论,提出了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并且将它与辩证思维直接联系起来,使它上升到美学和哲学的高度。
一、景别镜头景别——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
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
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
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
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
电影术语词典
电影术语词典1. 长镜头,这可真是电影里的“马拉松选手”啊。
它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观察者,长时间不间断地记录画面。
就像在电影里,那长长的跟拍镜头,跟着主角在剧院里穿梭,让咱们感觉自己就像跟着主角的小跟班似的,完完全全沉浸在那个戏剧的世界里。
这长镜头啊,就这么一直拍,没有剪辑的打扰,让故事就这么自然地流淌着,多酷啊!2. 蒙太奇,嘿,这就像是电影的魔法拼图。
把不同的画面拼接在一起,就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比如说在里,那些看似零散的故事片段,通过蒙太奇的手法,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巧妙地组合起来,最后呈现出一个超级精彩又独特的故事。
你看,它就这么神奇,把不同时间、空间的画面一凑,就像变魔术一样,让人看得目瞪口呆,简直绝了!3. 特写镜头,这简直是电影的“放大镜”啊。
它专门把某个小细节放大给咱们看,就像电影里,小女孩玛蒂尔达的那双眼睛的特写,那眼睛里有恐惧、有倔强、还有对里昂的依赖。
哇,就这么一个特写,能让咱们感受到她内心的千言万语。
特写镜头就像一个特别会抓重点的朋友,把最关键的小细节直接怼到你眼前,让你不得不重视起来。
4. 远景镜头呢,就像是给电影世界拍了一张全景照。
站得远远的,把整个场景都展示出来。
像系列,那些宏大的远景镜头,展示出中土世界的壮丽山河,城堡、森林、大军,哇塞,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奇幻的世界里。
这远景镜头啊,就像一个超级导游,让我们对这个电影里的世界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感觉自己就像在那个世界里旅行一样。
5. 定格画面,嘿,这就像是电影突然按下了暂停键。
比如说在的结尾,小男孩安托万那定格的脸,就像时间在那一刻静止了。
他的表情里有迷茫、有对未来的不确定。
这定格画面啊,就像电影在跟我们说:“嘿,停下来好好看看这个瞬间吧。
”它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突然的停顿,让我们有时间去思考、去感受画面背后的深意。
6. 闪回,这就像是电影的时光机。
突然把我们带回过去的某个时刻。
就像在里,老Rose的回忆闪回,我们跟着她回到了泰坦尼克号的辉煌时刻,看到了她和Jack的爱情故事的开始。
电影解说术语
电影解说术语
电影解说术语是指用来描述和解释电影内容、场景和技术手法的专业术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影解说术语:
1. 镜头:指电影镜头的视角和构图。
如全景镜头、特写镜头等。
2. 剪辑:指将不同镜头或场景进行剪切和组合的技术。
如跳切剪辑、融合剪辑等。
3. 特效:指在电影中使用的视觉和声效处理技术,用于创造虚拟的场景和现象。
如CGI特效、爆炸特效等。
4. 剧情:指电影的故事情节和发展。
如起承转合、高潮、结局等。
5. 影片风格:指电影所采用的艺术表现方式和风格特点。
如黑色电影、实验电影等。
6. 导演手法:指导演在电影创作中采用的独特技法和表现手段。
如快速剪辑、镜头运动等。
7. 声效:指通过音响技术制作的电影音效。
如背景音乐、配乐、环境声等。
8. 摄影:指电影摄像技术和摄影技巧。
如镜头运动、光影处理等。
9. 配乐:指为电影制作的原创音乐或已有音乐的选取和运用。
10. 插叙:指电影中通过旁白或文字展示来说明情节的手法。
11. 惊悚:指一种以制造紧张、恐怖和不安为目的的电影类型。
12. 喜剧:指一种以幽默和滑稽为主要手法的电影类型。
13. 动作:指以激烈的动作场面和动作演员表演为主要特点的
电影类型。
14. 科幻:指以科学和未来科技为背景的电影类型。
15. 纪录片:指以真实事件、人物和事实为素材的电影类型。
这些术语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电影作品,也是电影评论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电影鉴赏术语整理
电影鉴赏术语整理
1. 摄影术语
- 镜头:摄影机拍摄画面的视野范围。
- 镜头焦距:表达影像中主体与摄影机的距离感。
- 光影:通过灯光与阴影的运用,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 剪辑:将多个画面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组合和调整。
- 色彩:影片中使用的色调和色彩搭配。
2. 导演术语
- 导演手法:影片中导演采用的独特技巧和方法。
- 镜头语言:导演通过摄影技巧传达情感和主题。
- 剧情结构:影片的故事架构和情节发展。
- 视觉风格:导演对画面美学的独特追求和展现。
- 音乐选用:影片中音乐的选择和运用。
3. 剧本术语
- 情节: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和发展。
- 对白:角色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 开端:影片开头的情节展示和引入。
- 结局:影片的最后情节和故事解决方式。
- 过渡:情节之间的衔接和转场。
4. 演员表演术语
- 演技:演员在影片中的表演技巧和能力。
- 表情:演员通过面部表情传达角色的情感。
- 肢体语言:演员通过身体动作传达角色特点和情感。
- 口型:演员嘴唇的动作和发声配合。
- 表演风格:演员在表演中展现的独特方式和个性。
5. 特效术语
- CGI:电脑生成图像,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创造的特效画面。
- 插画:在特效中运用的手绘画面或图像。
- 剧组幕后:特效制作的团队和过程。
- 物理特效:通过物体和力学原理创造的特效效果。
- 绿幕:在拍摄中使用的特殊背景,便于后期特效处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电影鉴赏术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影视专用术语
1、三分规那么rule of thirds:为了使构图更加匀称,将一个画面分成三等份而不是两半。
2、中景镜头medium shot:交待被摄主体及其周围情况的镜头,缩写为MS。
3、切入镜头cut–in:某镜头中的人或物是一个镜头的局部元素,前者就叫后者的切入镜头。
4、切出镜头cut–away:某个镜头中的人或物没有在上一个镜头中出现,前者叫做后者的切出镜头,常用来交待相关的细节或他人的反响。
5、主镜头master shot:交代整个场景及其中所有主要元素的镜头。
6、主观镜头point–of–view shot:显示剧中人所看到情景的镜头,缩写为POV。
7、白天拍夜景day–for–night:镜头在白天拍,但视觉效果像是夜晚。
8、穿插淡入淡出cross–fade:声音〔图象〕淡入的同时另一声音〔图象〕淡出。
9、淡入/淡出fade–out/fade–in:一个清晰画面逐渐过渡为黑场,从有声到无声;反之亦然。
10、全景镜头long shot:强调整体环境及其中人或物的分布状况的镜头。
11、低角度镜头〔仰拍镜头〕low–angle shot:从低角度向上拍摄的镜头。
12、高角度镜头〔俯拍镜头〕high–angle shot:从高角度向下拍摄的镜头。
13、走位blocking:决定演员在一个镜头中的位置及运动路线。
14、近摄macro:镜头的一种设置,可以拍摄镜头极近的物体。
15、定位镜头establishing shot:引导观众进入一个新的地点或时间的镜头。
16、长焦镜头long lens:能够放大被摄主体,压缩空间距离的镜头。
17、衰减时间decay:一个声音从最大音量到完全无声所用的时间。
18、过肩镜头over–the–shoulder shot:在这个镜头中观众的视线可以越过一个人物的肩部看到另一个人或物,缩写为OS。
19、摇滚rock&roll:一场剧刚开场时使用一系列剧烈晃动的全景镜头,好似观众在摇动着看这场戏。
电影语言的名词解释
电影语言的名词解释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媒介,可以通过影像、声音、文学、戏剧等多种元素来传递故事、情感和观点。
而电影语言则是指用来表达这些内容的专门技巧和手段。
本文将对电影语言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希望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影艺术。
1. 画面构图画面构图是指电影中的画面布局和安排。
它包括了镜头的大小、角度、位置以及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通过合理的画面构图,导演可以将观众的视线引导到关键元素上,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意义。
不同的画面构图方式可以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例如:远景和近景的对比可以突出角色的孤独感或紧张感。
2. 剪辑剪辑是将不同的画面连接起来形成连续的故事。
它是电影语言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可以通过快速剪辑增加紧张感,或者通过缓慢剪辑营造悲伤的氛围。
同时,剪辑也可以用来创造时间和空间的错觉,使观众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
剪辑不仅仅是简单的连接,更是对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处理。
3. 镜头语言镜头语言是指通过不同的镜头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
不同的镜头可以有不同的意义和效果。
例如:特写镜头可以突出人物的表情和细节,中景镜头可以展示角色的关系,远景镜头可以呈现宏伟的场面。
导演会根据情节的需要和个人的创造来选择镜头语言。
4. 音效音效在电影语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通过声音的音量、音质和位置等方面来制造氛围和传达情感。
音效还可以用来暗示或预示即将发生的事情,增加观影的紧张感。
同时,合适的音效也可以让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电影中的世界。
5. 配乐配乐是通过音乐来增强电影的效果和情感的一种手段。
它可以与画面、对白和声效相融合,使得电影更具魅力和感染力。
配乐可以通过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旋律来传递不同的情感,如激烈、温柔、悲怆等。
一首适合的配乐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电影中表达的主题。
6. 颜色运用颜色在电影语言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通过调整画面的颜色,可以改变观众的情感和氛围。
例如:冷色调可以给人一种冷漠和紧张的感觉,暖色调则可以给人温暖和舒适的感觉。
电影镜头语言
• • • • • • • •
•
• • •
• • • • •
B、场景转换 场景主要由时间和地点的统一性来决定。在影视剧中,场景是人物活动 的空间,随着故事的发展,场景也不断地发生变换。一般的说,一集影视剧包含15— —30次场景转换(在一总电影中有八九十个场景)。场景转换的多少和快慢,直接影 响影视剧的节奏。与镜头的组接一样,场景转换的快慢取决于剧情的需要,及导演对 剧情及影视剧风格的理解和把握。 视听语言的特性 视听语言其实是由运动着的画面构成的,表现运动正是画面语言最主要的特色,也使 它具有在现实时空中表现现实的可能性。剧作家在写作时要有明确的时空概念,在组 织戏剧冲突时,也要考虑场景方面的因素。 就画面含意来讲,画面本身有一种模棱两可性,可以有不同种释义,释义要以蒙太 奇为基础。如一盆汤面的画面、一具女尸的画面和一个微笑的画面通过蒙太奇同演员 尤兹今冷漠的面部镜头相接后,似乎就表现为贪婪、痛苦与温柔,这就是著名的“库 里肖夫效果”。 ii.视剧时空 假定性。画面永远在真实的时空之中流动。在一个主要场景中穿插另外一 个场景可以给人时间仍在流逝的感觉,跨度比较大的时候,可以通过画面的更替、主 人公面貌的变化来实现。 视听语言的功能 A、 纪实功能 “完整的写实主义的神话,这是再现世界原貌的神话。”——巴赞 《“完整电影”的神话》 B、表意功能 其表意功能是通过声音和画面来实现的。 C、 审美功能 好的编剧不仅要会编故事,同时也要对镜头语言有深刻的理解。
将声音处理或向前或向后位移即下一个镜头的声音首部超前进入上一个镜头的画面尾部或者上一个镜头的声音尾部滞后延至下一个镜头的画面首部以构成上下镜头转换的自然流畅或引出某种戏剧效果也属声画对列手法
电影镜头语言
一、镜头
• • • • 拉镜头 将摄影机放在移动车上,对着人物或景物向后拉远所摄取的画面。摄影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 画面就从一个局部逐渐扩展,使观众视点后移,看到局部和整体之间的联系。 空镜头 又称“景物镜头”。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 的镜头。常用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 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 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在银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空镜头有 写景与写物之分,前者通称风景镜头,往往用全景或远景表现;后者又称“细节描写”,一般采用 近景或特写。空镜头的运用,已不只是单纯描写景物,而成为影片创作者将抒情手法与叙事手法相 结合,加强影片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跟镜头 又称“跟拍”。摄影机跟随运动着的被摄对象拍摄的画面。跟镜头可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角色在 行动中的动作和表情,既能突出运动中的主体,又能交代动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 的关系,使动体的运动保持连贯,有利于展示人物在动态中的精神面貌。 合成镜头 一般指采用“合成摄影”方法拍摄的镜头画面。有时也指电影镜头的声画合成。在影片拍摄过 程中,画面与声音是分别记录在两条载体上的,直到印制影片拷贝时,才将画面与声带合印在一条 胶片上。因此,声画俱备的镜头,也称“合成镜头”。
电影镜头术语
电影镜头术语————————————————————————————————作者:————————————————————————————————日期:什么是蒙太奇?电影专业术语逐个看!来源:沪江论坛| 时间:1年前| 阅读:12400次| [划词已启用]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看别人写的长篇大论的影评,好多的电影专业术语,什么蒙太奇啊、长镜头啊,然后就仰慕地不得了。
其实理论的东西你看看也能明白,作为影迷也应该了解一些常用的电影知识哦![1] 蒙太奇是什么?[2] 各种景别镜头[3] 各种运动镜头[4] 其它镜头[5] 其他电影专业术语蒙太奇(MONTAGE)——来自法语,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
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
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联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
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在蒙太奇的产生和发展中,英国导演斯密士、美国导演鲍特、格理菲斯,苏联导演库里肖夫、维尔托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人起过特殊的作用。
尤以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贡献卓著,他们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创作经验,不断研究,探索实践,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蒙太奇技巧,还创立了蒙太奇理论,提出了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并且将它与辩证思维直接联系起来,使它上升到美学和哲学的高度。
一、景别镜头景别——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
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
[电影]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
[电影]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三个层次。
大远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围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远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远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写:指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
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二、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摇: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移:又称移动拍摄。
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
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
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跟:指跟踪拍摄。
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
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
电影拍摄专业术语
定格电影镜头运用的技巧手法之一。
其表现为银幕上映出的活动影像骤然停止而成为静止画面(呆照)。
定格是动作的刹那间“凝结”,显示宛若雕塑的静态美,用以突出或渲染某一场面、某种神态、某个细节等。
具体制作方法是,选取所摄镜头中的某一格画面,通过印片机重复印片,使这一停止画面延伸到所需长度。
根据镜头剪辑的需要,定格处理可由动(活动画面)到静(定格画面),也可由静(定格画面)到动(活动画面),也有的在影片结尾时,用定格表明故事结束,或借此点题,以便给观众留有回味。
特写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
为美国早期电影导演格里菲斯(DavidWarkGriffith,1875-1948)所创用。
特写镜头是电影画面中视距最近的镜头,因其取景范围小,画面内容单一,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
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出画入画电影艺术处理镜头结构的一种手法。
镜头画面中的中心人物或运动物体离开画面,称为出画;人物或运动物体进入画面,称为入画。
当一个动作贯串在两个以上的镜头中时,为了使动作流程继续下去而不使观众感到混乱,相连镜头间的人物或运动物体的出画和入画方向应当基本上一致,否则必须插入中性镜头作为过渡。
圈入圈出“划”的一种变化。
以圆圈的方式,从画面中心圆点开始逐渐扩大(圈出),或以圆圈将整个画面逐渐收缩为圆点(圈入),并由下一个画面所取代。
有时圈入也用于强调或突出画面上某一细节部分。
切出切入指上下镜头直接衔接。
前一个镜头叫“切出”,后一个镜头叫“切入”。
这种不需外加任何技巧的镜头组接方法,能增强动作的连贯性,不打断时间的流程,具有干净、紧凑、简洁、明快的特点。
往往用于环境描写、人物对话和行动的衔接。
在故事影片的拍摄中,同一场面内的镜头,一般多采用这种衔接方式。
随着镜头的切出切入,观众在视点的不断变换中,逐渐了解表现对象,并不感到画面的组接痕迹。
淡入淡出也称“渐显渐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镜头语言术语电影镜头语言术语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
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二、摄影、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摇: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移:又称移动拍摄。
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
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
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跟:指跟踪拍摄。
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
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
升:上升摄影、摄像。
降:下降摄影、摄像。
俯:俯拍,常用于宏观地展现环境、场合的整体面貌。
仰:仰拍,常带有高大、庄严的意味。
甩:甩镜头,也即扫摇镜头,指从一个被摄体甩向另一个被摄体,表现急剧的变化,作为场景变换的手段时不露剪辑的痕迹。
悬:悬空拍摄,有时还包括空中拍摄。
它有广阔的表现力。
空:亦称空镜头、景物镜头,指没有剧中角色(不管是人还是相关动物)的纯景物镜头。
切:转换镜头的统称。
任何一个镜头的剪接,都是一次“切”。
综:指综合拍摄,又称综合镜头。
它是将推、拉、摇、移、跟、升、降、俯、仰、旋、甩、悬、空等拍摄方法中的几种结合在一个镜头里进行拍摄。
短:指短镜头。
电影一般指30秒(每秒24格)、约合胶片15米以下的镜头;电视30秒(每秒25帧)、约合750帧以下的连续画面。
长:指长镜头。
影视都可以界定在30秒以上的连续画面。
对于长、短镜头的区分,世界上尚无公认的“尺度”,上述标准系一般而言。
世界上有希区柯克《绳索》中耗时10分钟、长到一本(指一个铁盒装的拷贝)的长镜头,也有短到只有两格、描绘火光炮影的战争片短镜头。
反打:指摄影机、摄像机在拍摄二人场景时的异向拍摄。
例如拍摄男女二人对坐交谈,先从一边拍男,再从另一边拍女(近景、特写、半身均可),最后交叉剪辑构成一个完整的片段。
变焦拍摄:摄影、摄像机不动,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使远方的人或物清晰可见,或使近景从清晰到虚化。
主观拍摄:又称主观镜头,即表现剧中人的主观视线、视觉的镜头,常有可视化的心理描写的作用。
三、影视的画面处理技巧淡入:又称渐显。
指下一段戏的第一个镜头光度由零度逐渐增至正常的强度,有如舞台的“幕启”。
淡出:又称渐隐。
指上一段戏的最后一个镜头由正常的光度,逐渐变暗到零度,有如舞台的“幕落”。
化:又称“溶”,是指前一个画面刚刚消失,第二个画面又同时涌现,二者是在“溶”的状态下,完成画面内容的更替。
其用途:①用于时间转换;②表现梦幻、想像、回忆;③表景物变幻莫测,令人目不暇接;④自然承接转场,叙述顺畅、光滑。
化的过程通常有三秒钟左右。
叠:又称“叠印”,是指前后画面各自并不消失,都有部分“留存”在银幕或荧屏上。
它是通过分割画面,表现人物的联系、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划:又称“划入划出”。
它不同于化、叠,而是以线条或用几何图形,如圆、菱、帘、三角、多角等形状或方式,改变画面内容的一种技巧。
如用“圆”的方式又称“圈入圈出”;“帘”又称“帘入帘出”,即像卷帘子一样,使镜头内容发生变化。
入画:指角色进入拍摄机器的取景画幅中,可以经由上、下、左、右等多个方向。
出画:指角色原在镜头中,由上、下、左、右离开拍摄画面。
定格:是指将电影胶片的某一格、电视画面的某一帧,通过技术手段,增加若干格、帧相同的胶片或画面,以达到影像处于静止状态的目的。
通常,电影、电视画面的各段都是以定格开始,由静变动,最后以定格结束,由动变静。
倒正画面:以银幕或荧屏的横向中心线为轴心,经过180°的翻转,使原来的画面,由倒到正,或由正到倒。
翻转画面:是以银幕或荧屏的竖向中心线为轴线,使画面经过180°的翻转而消失,引出下一个镜头。
一般表现新与旧、穷与富、喜与悲、今与昔的强烈对比。
起幅:指摄影、摄像机开拍的第一个画面。
落幅:指摄影、摄像机停机前的最后一个画面。
闪回:影视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手法。
即突然以很短暂的画面插入某一场景,用以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和感情起伏,手法极其简洁明快。
“闪回”的内容一般为过去出现的场景或已经发生的事情。
如用于表现人物对未来或即将发生的事情的想像和预感,则称为“前闪”,它同“闪回”统称为“闪念”。
蒙太奇: 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装配、剪切之意,指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是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
它大致可分为“叙事蒙太奇”与“表现蒙太奇”。
前者主要以展现事件为宗旨,一般的平行剪接、交叉剪接(又称为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都属此类。
“表现蒙太奇”则是为加强艺术表现与情绪感染力,通过“不相关”镜头的相连或内容上的相互对照而产生原本不具有的新内涵。
剪辑:影视制作工序之一,也指担任这一工作的专职人员。
影片、电视片拍摄完成后,依照剧情发展和结构的要求,将各个镜头的画面和声带,经过选择、整理和修剪,然后按照蒙太奇原理和最富于艺术效果的顺序组接起来,成为一部内容完整、有艺术感染力的影视作品。
剪辑是影视声像素材的分解重组工作,也是摄制过程中的一次再创作。
四、其他名词前景:镜头中靠近前沿或位于主体前面的人或物。
在镜头画面中,用以陪衬主体,或组成戏剧环境的一部分,并增强画面的空间深度,平衡构图和美化画面。
后景:镜头中靠近后边或位于主体后面的人或物。
后景在镜头画面中,有时作为表现的主体或陪体,但大多是戏剧环境的组成部分,有时直接构成背景。
中景:处于画面中间的部分。
一般主体会出现在中景或前、中景之间的部位。
前景、中景、后景是摄影构图的基本层次,它们可以使画面富于层次感、纵深感。
有些画面的层次作了更细致的划分,如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的许多画面构图,可达七八个层次。
内景:也称“棚内景”。
指在摄影棚内搭置的场景(包括室内景或户外景)。
外景:摄影棚以外的场景,包括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实景,以及在摄影棚外搭建的室内景。
优点是真实、自然,具有生活气息。
摄影棚:专供拍摄影视作品使用的特殊建筑物。
较大的摄影棚面积一般在400平方米以上至1000平方米,高度为8米以上。
棚内四周有为绘制背景用的天片,装有各种照明设施、音响条件,以及隔音、通风、调节气温、排水等设备。
棚内可搭建供拍摄的各种室内外布景。
造型语言:传统意义上指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视觉直观形象的手段和技法的总和。
对于影视而言,各种视觉造型艺术的手段和技法(如线条、色彩、光效、影调、构图、透视规律、材料结构、空间处理等)与声音造型诸因素(音量、音色、音调、运动、方位、距离等),共同形成了它们的造型语言体系。
画外音:指影视作品中声音的画外运用,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
旁白、独白、解说是画外音的主要形式。
音响的画外运用也是画外音的重要形式。
画外音使声音摆脱了依附于画面视像的从属地位,强化了影视作品的视听结合功能。
银幕:一种由反射性或半透明的材料制成、其表面可供投射影像的电影放映设备。
宽银幕电影:本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新型电影,采用比标准银幕宽的银幕,可以使观众看到更广阔的景象。
目前,最普遍的方法是采用横向压缩画面的变形镜头来拍摄和放映宽银幕影片,使放映画面高宽比由普通银幕电影的1:1.33,变成1:1.66至1:1.85,故称之为变形宽银幕电影。
遮幅宽银幕电影:也称“假宽银幕电影”,使用35毫米胶片,拍摄和放映时,在摄影机和放映机片窗前加装格框,遮去画幅的上下两边,以压缩画面高度,但不改变画面宽度,能得到与变形宽银幕电影相同的银幕效果。
摄制这种宽银幕电影的方法较为简便,已得到广泛采用。
声画同步:也即音画同步,指影视作品中的对白、歌曲和声响与画面动作相一致,声音(包括配音)和画面形象保持同步进行的自然关系。
声画平行:影视作品声画不同步的一种情形,也称声画并行、声画分立,指影视作品中声音与画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艺术风格和戏剧性矛盾冲突相互贴近,但速度节奏并不同步,声音与画面各自按照自己的逻辑展开,互相补充,若即若离。
其基本特点是声音(尤其是音乐)重复或加强画面的意境、倾向或含义。
说明性音乐、渲染性音乐都属于声画平行的音乐。
声画对位:影视作品声画不同步的另一种情形,包括两种艺术处理方式:(1)声画对比。
声音与画面的内容和情绪一致,但存在量度、节奏的反差。
(2)声画对立。
声音与画面的形象和情绪完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