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史记互见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中的互见法》教学案例
南京市第五中学语文组王梅
教学目标:
1.学习《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等语段从互见法的角度完整看待人物。
2.根据选文语段,多角度学习互见法在史记写作的作用
教学重点:
《史记》中互见法的作用,使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史记》中的人和事。
教学方法:
文本探讨
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我们通过几段文字来初步学习史记中的一种写作手法——互见法。这节课我们通过刘邦这个人物的几段文字描写来赏析互见法的作用。
提问:回顾《高祖本纪》中刘邦是什么形象?
学生:适应时势、知人善任,比如对韩信军事的才能发挥到位。
学生:刘邦也有宽厚为怀、机智有谋略的一面,突出了刘邦政治家战略家的形象。学生:他极其冷酷狡猾,比如他面对项羽烹杀自己父亲时,竟然能说出分他一杯。可见其冷酷到极致。
教师:同学们平时还是很关注这个历史人物的,而且评说时有理有据。
再请大家看以下几个语段,可以看出刘邦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课件展示:
汉王道.
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
得脱。——《项羽本纪》
提问:这段描写通过哪个词刻画了刘邦,反映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教师:先请大家理清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
学生:道是名词作状,因为是修饰动词逢得,在道路上。
学生:如是像,三是多次。
教师:大家对文言现象掌握的非常到位。那么从这段记述中尼看出刘邦什么性格特点?
学生:汉王急,把两个女儿推下车看出自私自利。如
学生:如是者三,推自己亲生骨肉多次可见刘邦骨子里冷酷残暴。
提示:此处人物性格的塑造与《高祖本纪》中不同,主要是写刘邦的性格缺点。教师:这段出现在《项羽本纪》中,但是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却未记载,请问为什么?
学生:因为是描写刘邦事迹要美化他。
学生:刘邦是皇帝,不好写他缺点吧。
学生:古人讲求避讳。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期,不能写出刘家的弊病。
明确:互见法作用之一,在本传着意刻画人物,突出人物的主要精神面貌,而把人物的侧面记载在他传,详此
略彼。人物形象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常常把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的篇章中。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都有一定道理,希望在接下来的探讨中发挥更出色。我们再看《项羽本纪》中一段对刘邦的描写。
课件展示:
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
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项王怒,欲杀之。项
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祇益祸耳。‛项王从之。——《项羽本纪》
师:请两位同学来分角色朗读。同学们听一听汉王是怎么样的一种态度,反映了两人什么性格?
学生朗读。
学生点评
学生:刘邦的狡猾没有体现呢。
教师:那么我们先看看这则材料刘邦只有狡猾的一面吗?
学生:刘邦的话语还透露出自私无赖、薄情寡义。
学生:我个人觉得这段更能体现在危急时刻这人颇有心计,
教师:哦?这是更理性的分析了,大家是否赞同?
学生点头。
教师:这段里面还有一个人物呢?
学生:对,因为有直率暴躁的项羽才突出了刘邦的薄情寡义。也因为项羽的偏听偏信才突出了刘邦的诡计多端。
教师:说的好,的确,这段同样出现在《项羽本纪》中,《高祖本纪》中未记载,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对比突出刘邦自私的性格。
学生:因为在《项羽本纪》中也是突出项羽的仁义吧。
明确:互见法作用之二
可以再举一例:《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和《高祖本纪》中鸿门宴都描写了刘邦和项羽,二者的性格相互对照,相互衬托。越是把项羽写得幼稚就越是显示出刘邦的阴险。
教师:这样看来,互见法在人物传记中作用是多样的。试看《鸿门宴》那段历史。同样是关于鸿门宴中的一段描写,《高祖本纪》与《项羽本纪》描写有何区别? 课件展示:
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高祖本纪》
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项羽本纪》提问:同一件事情在两篇本纪中相比较,你能体会司马迁运用“互见法”的用
意吗?
学生:《高祖本纪》记叙的很少,《项羽本纪》相对详细,是要突出项羽的自尊自大。
学生:刘邦在鸿门宴前处于劣势,不好正面描写。
学生:刘邦在这段历史事件中过于有心计,不属于他正面表现,所以在《高祖本纪》中省略。
学生:但是这段写出了项羽偏听偏信的缺点,怎么放在《项羽本纪》了呢?
学生:就是啊。
教师:大家都有自己的见解,而且就在这一层层剖析中,我们要接近真相了。司马迁作为正直的史学家,只是最本能的还原了人物的事迹。刘邦拥有深沉政客的心术,项羽是重“义”的英雄。但同一件事情在两个人传记中出现岂不重复?
教师:所谓‚互见法‛就是关于某一历史人物的部分材料,不放在本传中去写,而是移植到其他相关的人物传记中,其主要目的是从对某一历史人物的基本认识出发,将材料有意识地加以安排和剪裁,以使他们服从于对某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样,司马迁必须更加讲究选材,筛选出最有典型意义的事迹写入本传,而将其
既突出了人物的典型形象,又不失历史的真实,因
此司马迁运用互见法使《史记》既有了史学的可信性,又有了文学的可读性。教师:通过以上几段文字,我们再次总结互见法有什么作用,请用简单凝练的词语来概括,方便我们记忆?
明确:(1
(2
(3
教师:在《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等文章中,你还可以找到运用互见法刻画刘邦性格的语段并做简要分析。
明确:《项羽本纪》故以鲁公礼葬项羽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
《淮阴侯列传》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高祖已从豨军来, 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 问:‚信死亦何言?‛
学生实践:
学生自主运用互见法赏析项羽人物形象。
学生课件展示。
课堂小结:了解刘邦,还可参见《留侯世家》、《张丞相列传》、《佞幸列传》等传记;认识项羽,还应参照《陈丞相世家》、《淮阴侯列传》《黥布列传》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