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课件:第7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7.9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课件:第7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7.9](https://img.taocdn.com/s3/m/a194893f84868762cbaed5a0.png)
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原理及操作]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典例研析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答案: (1)C (2)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重力加速度g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答案: 丙同学 (1)左 (2)0.98 m/s (3)0.49 J 0.48 J (4)> 实验中存在摩擦力和空气阻力,重物克服阻力做功损失机械能(5)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机械能守恒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答案: (1)B (2)1.88 1.84 (3)A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答案: (1)A、B (2)0.268 2.28 (3)打点计时器与纸带的阻力或空气阻力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答案: (1)3.48 (2)1.24 1.28 (3)< 存在空气阻力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实验基础典例研析随堂演练谢谢观看!。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7.8 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共24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7.8 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7c5d3d0647d27284a73514c.png)
知识回顾: 1.动能定理:合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重力做的功 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
3.弹簧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弹簧弹 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弹性势能增量的负值。
W弹
EP=
1 2
KL21
1 2
KL22
机
械 1.定 义:物体由于做机械运动 能 而具有的能叫做机械能。用符号
法一:a g sin
vt2 v02 2ax
a
vt2
0 2g sin • h sin
2gh
mg
法二:由于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
选物体在最高点和底端的两状态
若斜面为光滑曲面,则如何求解?
使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优点: 只要满足守恒的条件,就可利用某两状态的机械能相
等,而不必考虑物体的整个运动过程。而牛顿运动定律必 须要研究整个运动过程的具体特点。
•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1年11月下午12时10分21.11.312:10November 3, 2 021
所示,小球在摆动的过程中,不计阻力,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 ) A.小 球的机械能守恒 B.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 C.小球和小车的总机械能守恒 D.小球和小车的总机械能不守恒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八节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 (共53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八节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 (共5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5119efbe2bd960591c677d1.png)
1.(多选)图甲、图乙、图丙三种情况中,系统的机 械能守恒的是( )
A.图甲中一颗弹丸在光滑的碗内做复杂的曲线运动 B.图乙中运动员在蹦床上越跳越高 C.图丙中小车上放一木块,小车的左侧由弹簧与墙 壁相连.小车在左右运动时,木块相对于小车无滑动(车 轮与地面摩擦不计) D.图丙中如果小车运动时,木块相对小车有滑动
(2)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总和减少. (3)守恒.
1.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只有系统内动能和势能相 互转化,无其他形式能量之间(如内能)的转化. (2)从系统做功的角度看,只有重力和系统内的弹力 做功,具体表现在: ①只受重力作用,例如:所有做抛体运动的物体(不 计空气阻力时)机械能守恒.
重点难点
重点
1.机械能守恒定律 的推导和理解. 2.机械能是否守恒 的判断,机械能守
恒定律的应用.
难点
1.机械能守恒条件 的理解和应用. 2.机械能守恒定律 的灵活应用.
知识点一 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提炼知识 1.动能与重力势能间的转化. 只有重力做功时,若重力做正功,则重力势能转化 为动能,若重力做负功,则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转化 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解析: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做功,只发生动 能和势能的转化,电梯匀速下降过程中,重力做正功,拉 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A 错误;起重机吊起重物过程, 重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加,B 错误;物体做 自由落体运动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C 正确;
考虑阻力条件下滑雪者沿斜面下滑过程,重力做正 功,支持力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D 错误.
解析:(1)(解法一)由 E1=E2,
对 A、B 组成的系统,当 B 下落时系统机械能守恒,
新人教版 物理必修2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辅导 课件(共52张PPT)
![新人教版 物理必修2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辅导 课件(共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1f3e7e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7f.png)
功是力对空间的积累,用功除以位移求的是 力的空间平均值;
冲量是力对时间的积累,用冲量除以时间求 得的是力的时间平均值。
第八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九节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O
A
B
C
D
E
hA
hB
hC
hD
hE
注意:
手不要上下运动或抖动(否则第一个点会比较大, 无法确定运动的起始位置)。拉紧纸带使重物紧 靠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打点再释放重锤运 动。
课本
⒋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使,阻力F保 特不变。当它以速度v、加速度a加速前进时, 发动机的实际功率正好等于额定功率,从此时 开始,发动机始终在额定功率下工作。 ⑴汽车的加速度和速度将如何变化?说出理由。 ⑵如果公路足够长,汽车最后的速度量多大?
说明:讨论汽车启动过程速度、加速度、功率 的变化问题。
第七节 动能 动能定理
课本
⒊质量是2g的子弹,以300m/s的速 度射入厚度是5cm的木板,射穿后 的速度是100m/s。子弹射穿木板 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是多大? 你对题目中所说的“平均”一词 有什么认识?
说明:这里的力的“平均值”是力 的空间平均值。
求功的一般方法: ⑴功的定义式:W=Flcosα; ⑵用功率计算:W=Pt ; ⑶用动能定理求功,特别是求变力的功。
所以求变力做功的方法是:把物 体通过各个小段所做的功加在一 起,就等于变力在整个过程中所 做的功。 例如:物体在水平地面 上沿曲线滑动,滑动摩擦力的大 小不变,利用上述方法可求克服 摩擦力所做的功W=﹣fs,其中s 为物体运动的路程。
例如:物体在水平地面上沿曲线 滑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利用上述方法可求克服摩擦力所 做的功W=﹣fs,其中s为物体运 动的路程。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7.8《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7.8《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7a9647b0b4c2e3f56276301.png)
m A v= 10m/s h=10m
E=Ek+Ep =300J
2020/5/16
7
探究二:机械能之间的互相转化
2020/5/16
8
极 限 运 动 蹦 极
2020/5/16
9
08
奥 运 蹦 床 冠 军 何 雯 娜
2020/5/16
10
二、机械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1、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为L,最大偏角为θ。 L
小球运动到最底位
置时的速度是多大? F
A
L·cosθ C
L Lcos
L(1 cos )
h
G
O
2020/5/16
28
L cos
解: 以最低点为零势能面
A
最高点的A机械能为 E1 mgL(1 cos )
C h
O
最低点的O机械能为
E2
1 2
mv
2
L(1 cos )
只有重力做功,机 械能守恒,得:
mgh1
1 2
mv12
mgh2
1 2
mv22
守恒式
注意零势面选取
(2)物体(或系统)减少的势能等于物 体(或系统) 增加的动能
EP减 EK增
转化式
关注初、末状态动能和 势能的变化量
2020/5/16
16
3、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条件的理解
(1)系统内,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 功.(除重力和弹簧弹力以外的力不做 功或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WG
1 2
mv22
1 2
mv12
由重力做功与重 力势能的关系得
WG mgh1 mgh2
由以上两式得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总复习优质 课 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总复习优质 课 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7bed0b2f60ddccda38a056.png)
复习课
功
追 寻 守 恒 量
功率
动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探究弹性势能 的表达式
探究功与物 体速度变化 的关系 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 定律
验证机械能 守恒定律
能 量 守 恒 定 律 能 源
1、功的三种求法 恒力做功计算式、平均功率变形式、动能定理 2、功率分类 平均功率、瞬时功率 (它们的计算公式有哪些?) 3、机械能 (1)动能:表达式 (2)势能: 重力势能:计算式和重力做功特点 弹性势能:定性了解 (3)实验
转移角度
典例剖析——守恒判断
例题1.关于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C、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零时,机械能一 定守恒
D、若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机械能一定守恒
课堂练习
1.在下列的物理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有( D) A.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的过程 B.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 C.汽车关闭油门后沿水平公路向前滑行的过程 D.从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落在竖立的轻弹簧上,压 缩弹簧的过程,对弹簧、物体和地球这一系统 2.如下图所示,三面光滑的斜劈放在水平面上,物块 由静止沿斜劈下滑,则( ) AD A.物块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B.斜劈的动能为零 C.物块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总量不变 D.系统的机械能总量不变
研究对象:
表达式:
系统
(1)系统初状态的总机械能等于末状态的总机械能.
1 1 2 mgh1 mv12 mgh2 mv2 2 2
守恒角度
注意零势面
(2)物体(或系统)减少的势能等于物 体(或系统) 增加的动能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课(共11张PP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课(共1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0eb3a487c24028905fc32f.png)
变加速直线运动
当a=0时 即F=f时 V最大为vm
以vm匀速运动
vm
P额 f
匀速直线运动
v
vm
v1
以P额
加速运
动
t
t
谢谢!
(1)小球运动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解:对小球从a到b,根据动能定理:
2mgR
1 2
mvb2
0
(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N mg m vb2 R
(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F压 N b (3)Βιβλιοθήκη 联立(1)(2)(3)解得
F压 5mg
(2)小球从a点开始运动到其轨道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
解:对小球从a到c,根据动能定理:
例3:如图,abc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水平, 长度为2R,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的圆弧,与ab相切于 b点。一质量为m的小球。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 平外力的作用,自a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 度大小为g。求: (1)小球运动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小球从a点开始运动到其轨道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 。
3mgR
mgR
1 2
mvc2
0
从c到d,竖直方向: vc gt
从c到d,水平方向:x 1 gt2 2
由功能关系: E F(3R x)
例4: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小物 块,O点为弹簧在原长时物块的位置.物块由A点静止释 放,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最远到达B点. 在从A到B的过程中,物块(AD) A.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经过O点时的速度最大 C.所受弹簧弹力始终做正功 D.所受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课(共17张PPT)
![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课(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5f1806cbe1e650e53ea9925.png)
ΔEk减=ΔEp增
ΔEA= - ΔEB
一、功和功率:
1、功的概念:
力和力方向上位移的乘积。
(1)定义式: W=FS
S指力方向上的位移
(2)功的两要素: A:力; B:力方向上的位移
(3)公式: W=FScosθ 功的三因子: F、S、θ。 (4)功的正负:
【错解原因】斜面固定时,物体沿斜面下滑时,支持力 做功为零。受此题影响,有些人不加思索选 A。这反映 出对力做功的本质不太理解,没有从求功的根本方法来 思考,是形成错解的原因。
2、功率:
⑵ 、定义式:p =
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⑴、概念: w
t ⑶ 、物理意义: 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w ⑷ 、平均功率: p = = FVCoS θ t
3、弹性势能: 物体因形变而具有的能。 用力F把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举高 例4: h时物体的速度为v,则( ) A.力F做功为mgh; B.重力做功为-mgh; 1 C.合力做功为 mv 2
与物体性质(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D.重力势能增加为mgh。
恭喜你答对了
2
!
三、功能关系:
1、功与能关系:
(3)解题步骤:
A:选对象,确定物理过程。 B:分析受力确定各力所做的功 C:确定初、末动能
D:列方程求解
下落, 不考虑空气阻力,落至地面后并深入地面h 米处停止,若小球的质量为m,求小球在落 入地面以下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 小求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为
H
mg
C:动能定理
例题
1. 关于力对物体做功,如下说法正确的 是 (B ) A.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 B.静摩擦力对物体可能做正功 C . 作用力的功与反作用力的功其代 数和一定为零 D . 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一定 处于平衡状态
新人教版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共24张PPT)
![新人教版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e2c28e010661ed9ad51f3dc.png)
2.如图所示,桌面高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自由落
下,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零,则小球落到
守恒条件 表达式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步骤
作业
《机械能守恒定律》固学案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72021/3/17Wednesday, March 17, 2021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2:49:41 PM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72021/3/172021/3/17Mar-2117-Mar-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72021/3/172021/3/17Wednesday, March 17, 2021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7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滑轮间的摩擦,原来在外力作用下系统处于静止
状态。撤去外力后,A向下、B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A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
械能守恒
B.B的机械能不守恒 C.A、B的总机械能守恒 D.A、B的总机械能不守恒
探究三、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1、表达式: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件: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课(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课件: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课(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084e6aabd64783e09122baf.png)
• (2)匀加速运动结束时,吊车的发动机的输出 功率达到额定功率,设此时混凝土受到的拉 力为F,速度为v1,匀加速运动经历的时间为 t1,有
• P0=Fv1 • F-mg=ma
• v1=at1
• 代入数据解得t1=5 s • t=2 s时,混凝土处于匀加速运动阶段,设此
时速度为v2,输出功率为P,有v2=at • P=Fv2 • 解得P=2.04×104 W
下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m、M,斜面
的倾角为 θ,重力加速度为 g,当整个装置向左一起运动 x 时,
乙对甲所做的功为( )
A.MF+xmm
B.tMangxθ
C.0
D.12mgsin 2θ
• 解析:物体甲受三个力的作用,分别为重力、 弹力和摩擦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与位 移方向垂直不做功,由于物体做匀速运动, 合外力为零,故弹力、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 直向上,也不做功,选项C正确.
①
又 h=12gt2
②
vy=gt
③
联立①②③式解得 v0=3 m/s
④
(2)设物体运动到最低点的速度为 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2mv2-12mv20=mg[h+R(1-cos 53°)]
⑤
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N-mg=mvR2
⑥
联立⑤⑥式解得 FN=43 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体在 O 点对轨道的压力为 43 N,方
• 3.应用功能关系解题的基本步骤 • (1)明确研究对象. • (2)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并画图展示. • (3)分析力对研究对象的做功情况和能量转化
形式.
• (4)根据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列方程求 解.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ppt精品课件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ppt精品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2ebb9ed0763231126fdb1148.png)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八节 机械能 守恒定 律 课件(共18张PPT)【PPT优秀课件】-精 美版
实
际 应
例.在2011年5月15日进行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
中,首次尝试七步上栏的刘翔以13秒07创项目赛季最好
成绩夺冠。他采用蹲踞式起跑,在发令枪响后,右脚迅
速蹬离起跑器,在向前加速的同时提升身体重心。如下
练
B
C
习
A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八节 机械能 守恒定 律 课件(共18张PPT)【PPT优秀课件】-精 美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八节 机械能 守恒定 律 课件(共18张PPT)【PPT优秀课件】-精 美版
5.一辆车通过定滑轮提升质量为m的物体,不计 一切摩擦。开始时,车在A点,左右两侧绳都已绷
分B
析
AB
A
B
A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八节 机械能 守恒定 律 课件(共18张PPT)【PPT优秀课件】-精 美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八节 机械能 守恒定 律 课件(共18张PPT)【PPT优秀课件】-精 美版
例2
拓 展甲 练
习
变型
变型
R
R
甲
R 甲
乙
乙
比较:1.这两次子弹的加速度是否相同?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八节 机械能 守恒定 律 课件(共18张PPT)【PPT优秀课件】-精 美版
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
实 例•1 如图,质量为mB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 上,用轻绳绕过桌边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为
mA的砝码相连,让绳拉直后使砝码从静止开
例
始下降H的距离时,木块仍在桌面上,这时砝
码的速率?
新人教版 202X年 高二物理必修2 第七章 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共16张PPT)
![新人教版 202X年 高二物理必修2 第七章 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d6074da844769eae109ed8f.png)
所以,石头落地的速度为:v 2ghv022m 5/s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实际问题
满足
作业1.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轨道与光滑半圆 弧轨道相切。圆轨道半径R=0.4m,一小球停 放在光滑水平轨道上,现给小球一个v0=5m/ s的初速度。 求(1)球从C点飞出时的速度;(g=10m/s2)
(2)球对C点的压力是重力的多少倍 (3)球从C抛出后,落地点距B点多远
B口射出,恰能再进入A口,则两次小球下落的高度之
比h1:h2= ___4_:__5
解:第一次恰能抵达B点,不难看出 v B1=0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mg h1 =mgR+1/2·mvB12 ∴h1 =R
第二次从B点平抛
R=vB2t
R=1/2·gt 2
h
B
vB2 gR/2
mg h2 =mgR+1/2·mvB22
(2) 在最低点,由向心力公式有T-mg=mv2/L T=3mg;
【练习1】如图所示,一个光滑的水平轨道AB与光滑的 圆轨道BCD连接,其中图轨道在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 B为最低点,D为最高点.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 度v0沿AB运动,刚好能通过最高点D,则( B)
A.小球质量越大,所需初速度v0越大 B.圆轨道半径越大,所需初速度v0越大 C.初速度v0与小球质量m、轨道半径R无关 D.小球质量m和轨道半径R同时增大,有可能不用 增大初速度v0
练习1.如图所示,把一块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量是3.0kg的石头,从20m高处的
山崖上以30°角,5 m/s的速度
朝斜上方抛出。(空气阻力不计) 求石头落地时速度的大小。
解: 以B点为零势能面
最高点A的机械能为 E1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人教版必修高一物理精选PPT课件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人教版必修高一物理精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273ab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e.png)
若为直线,则W与v2成正比
若为曲线为什么不做
……
W-
1
v
图?
……
数据处理
Wv /(0m.8/0s)
1 1.10 2 1.28 3 1.53 4 1.76 5 1.89 60 0
(电火花计时器)
W-v图
为什么图象会通过原点?
数据处理
W v2/(m2·s -2)
0
0
1 0.64
2 1.21
3 1.64
依次类推,并联三条、四条……橡皮筋,且拉伸的长度都一样,做 的功为3W、4W……
解决方案
皮筋做功W 速度变化V 之间的关系
思考: 小车在平衡摩擦力f之后,在皮筋弹力作用下 的运动性质如何?
AB
C
D
E
F
G
思考
小车在木板上做什么性质的运动? 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
我们要取的速度是哪个阶段的速度? 这个速度该如何测量?
D、利用弹簧秤测量对小车的拉力F,利用直尺测量小车在力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便可以求出每次实验中力对小车做的 功,可控制为W、2W、3W ……
课堂练习
3、在本实验中,小车在运动中会受到阻力作用,这样,在小车沿木板滑行的过程中,除橡 皮筋对其做功以外,还有阻力做功,这样便会给实验带来误差,我们在实验中想到的办
6、纸带上的点并不是均匀的,应该选用点迹均匀的部分来确定小车 的速度。
实验小结
实验目标 :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实验器材 :
长木板、橡皮筋(若干)、小车、打点计时器、橡皮
筋、电源、导线、刻度尺、木板.
注意事项:
1.橡皮筋的选择. 2.平衡摩擦力.
3.误差分析.
4.橡皮筋的条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ppt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ppt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9f8c6110661ed9ac51f30c.png)
(3)ΔEA增=ΔEB减,系统内A物体增加的机械能等于B物体 减少的机械能. 3.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的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2)分析外力和内力的做功情况或能量转化情况,确认机械 能守恒. (3)选取参考平面,表示出初、末状态的机械能. (4)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方程及相关辅助方程求解.
⑥
方向竖直向下.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判断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方法
(1)方法一:用做功来判定,对某一系统,只有重力和系统 内弹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 (2)方法二:用能量转化来判定,系统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 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1)E1=E2,系统初状态的机械能等于系统末状态的机械 能. (2)ΔEk+ΔEp=0,系统变化的动能与系统变化的势能之和 为零.
二、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1.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1)W总=W1+W2+W3+…,是包含重力在内的所有力做 功的代数和,若合外力为恒力,也可据W总=F合lcos α求 总功. (2)动能定理的计算式为标量式. (3)动能定理是计算物体位移或速率的简捷公式,当题目中 涉及位移时可优先考虑动能定理.
2.应用动能定理的注意事项 (1)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找出始、末状态的速度. (2)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包括重力、弹力等),明确 各力的做功大小及正、负情况. (3)在计算功时,要注意有些力不是全过程都做功的,必须 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求出总功. (4)若物体运动过程中包含几个不同的物理过程,解题时, 可以分段考虑,也可视为一个整体过程,列出动能定理求 解.
D.克服摩擦力做功12mgR
答案 D 解析 由于重力做功只与高度差有关,所以小球从 P 到 B 的 运动过程中,重力做功为 mgR,A 错误;由于小球在 B 点时 对轨道无压力,则小球由自身重力提供向心力:mg=mvR2,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m/s匀速向右运动。已知绳子的悬挂点到抓手的距离为L= 6m,传送带两端点A、B间的距离s=7m,选手与传送带的动 摩擦因数为μ=0.2,若把选手看成质点,且不考虑空气阻力 和绳的质量。(g=10m/s2,sin37°=0.6,cos37°=0.8) 求:
(3)从能量角度分析,此方法既适用于恒力
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 量度,若有能量转化,则必有力对物体做功。如 果系统机械能增加,说明外界对系统做正功;如 果系统机械能减少,说明外界对系统做负功。
• 2.功的计算方法
(1)定义法求功:利用公式W=Flcosα求功。
(2)利用功率求功:若牵引力做功时发动机 的功率P一定,则在时间t内做的功可用W=Pt来求。
⑬
设 P 在 C 点速度的大小为 vC。在 P 由 C 点运动到 D 点的
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12m1v2C=12m1v2D+m1g(56R+56Rcosθ)
⑭
P 由 E 点运动到 C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Ep-m1g(x+5R)sinθ-μm1g(x+5R)cosθ=12m1v2C
⑮
联立⑦⑧⑬⑭⑮式得 m1=13m
均在
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 m 的小物块 P 自 C 点由静止开始下
滑,最低到达 E 点(未画出),随后 P 沿轨道被弹回,最高点到
达 F 点,AF=4R,已知 P 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μ=14,重
力加速度大小为 g。(取 sin37°=35,cos37°=45)
(1)求 P 第一次运动到 B 点时速度 的大小。
• (1)Ep的大小; • (2)判断m能否沿圆轨道到达M点。
答案:(1)1.6J (2)不能到达M点
触及高考
• 从近几年新课标地区各地高考试题看, 高考命题在本章呈现以下规律:
(1)从题型看,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均有,从知识角度看,对功、功率、动能、势 能等概念的理解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 “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验证机械能守恒 定律”等实验,多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对动 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功能关系的考查多 以综合计算题的形式考查。
AB所对应的圆心角θ =60°,BO边在竖直方向上,取g=10m/s2
。在这一过程中,求: (1)重力mg做的功; (2)拉力F做的功; (3)圆弧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N做的功; (4)圆弧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f做的功。
答案:(1)-25J (2)78.5J (3)0 (4)-41J
• 二、动能定理的理解及应用
15.1
20.0
29.8
解析:(1)要测量钢球下落的高度,应测量开始释放时钢球
的球心到钢球在 A 点时球心的竖直距离,选 B。
(2)根据题图可知,遮光条的宽度为 d=1.50cm,若计时器
的示数为
0.50×10-2 0.0100 m/
s=
1.50 m / s。
(4)动能定理公式两边每一项都是标量, 因此动能定理是一个标量方程。
• 2.应用动能定理的注意事项 (1)明确研究对象的研究过程,找出始、末状态的
速度。
(2)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包括重力、弹力 等),明确各力做的功大小及正、负情况。
(3)有些力在运动过程中不是始终存在,若物体运 动过程中包含几个物理过程,物体运动状态、受力等情 况均发生变化,则在考虑外力做功时,必须根据不同情 况,分别对待。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复习课件
知识结构
规律方法
一、功的正、负的判断和计算 1.如何判断力做功的正、负 (1)利用功的公式 W=Flcosα 判断,此方法适用于判断恒力 做功的情况。 (2)利用力 F 与物体速度 v 之间的夹角情况来判断。设其夹 角为 α,若 0≤α<π2,则力 F 做正功;若 α=π2,则力 F 不做功; 若π2<α≤π,则力 F 做负功。此方法适用于曲线运动中功的分析。
• (1)选手放开抓手时的速度大小; • (2)选手在传送带上从A运动到B的时间; • (3)选手在传送带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 答案:(1)5m/s (2)3s (3)360J
• 三、机械能守恒的判断及应用
• 1.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
(1)物体只受重力,只发生动能和重力势能 的相互转化,如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等,机 械能不变。
(2)只有弹簧弹力做功,只发生动能和弹性 势能的相互转化,如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 碰到一个弹簧,和弹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物 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来说,机械能守恒。
• (3)系统受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只有重力和 弹力做功,只发生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 能的相互转化,如自由下落的物体落到竖直 的弹簧上和弹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物体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来说,机械能不变。
• (2)分析物体的受力并分析各个力做功,看是 否符合机械能守恒条件,只有符合条件才能应 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 (3)正确选择守恒定律的表达式列方程,可对 分过程列式,也可对全过程列式。
• (4)求解结果并说明物理意义。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轻弹簧,左端
固定在A点,水平桌面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轨道MNP,其 形状为半径R=0.8m的圆环剪去了左上角135°的圆弧,MN为 其竖直直径,P点到桌面的竖直距离也是R。用质量m=0.2kg 的物块将弹簧缓慢压缩到C点,弹簧和物块具有的弹性势能为 Ep,释放后物块从桌面右边缘D点飞离桌面后,由P点沿圆轨道 切线落入圆轨道。g=10m/s2,求:
(3)根据功能关系求功
根据以上功能关系,若能求出某种能量的变 化,就可以求出相应的功。
如图所示,质量m=1.0kg的物体从半径R= 5m的圆弧的A端,在拉力F作用下从静止沿圆弧运动到顶点B 。圆弧AB在竖直平面内,拉力F的大小为15N,方向始终与物 体的运动方向一致。若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v=5m/s,圆弧
答案:(1)B (2)1.50(1.49~1.51 都算对) 1.50(1.49~ 1.51 都算对) (3)不同意,因为空气阻力会造成 ΔEk 小于 ΔEp, 但表中 ΔEk 大于 ΔEp。 (4)分别测出光电门和球心到悬点的长 度 L 和 l,计算 ΔEk 时,将 v 折算成钢球的速度 v′=Ll v。
(2)求 P 运动到 E 点时弹簧的弹性 势能。
(3)改变物块 P 的质量,将 P 推至 E 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 P 自圆 弧轨道的最高点 D 处水平飞出后,恰 好通过 G 点。G 点在 C 点左下方,与 C 点水平相距72R、竖直 相距 R,求 P 运动到 D 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 P 的质量。
(1)用ΔEp=mgh计算钢球重力势能变化的大小, 式中钢球下落高度h应测量释放时的钢球球心到 ________之间的竖直距离。
A.钢球在A点时的顶端 B.钢球在A点时的球心 C.钢球在A点时的底端
(2)用 ΔEk=12mv2 计算钢球动能变化的大小,用刻度尺测量 遮光条宽度,示数如图 2 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cm。某次测 量 中 , 计 时器的示数为 0.0100 s , 则 钢 球的速度为 v= ________m/s。
点评:本题考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意 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2016·全国卷Ⅰ,25)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 2R,
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 37°的固定直轨道 AC 的底端 A 处,另一
端位于直轨道上 B 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
5 6R
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
C
点,AC=7R,A、B、C、D
(2)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是高 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考查形式多样,考查角 度多变,大部分试题与牛顿定律、圆周运动、平 抛运动、航空航天及电磁学知识相联系,试题设 计思路隐蔽,过程复杂,且与生产、生活、现代 科技相联系,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考题探析
(2016·江苏物理,11)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 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根细线系住钢球,悬挂在铁架台 上,钢球静止于A点,光电门固定在A的正下方。在钢球底部 竖直地粘住一片宽度为d的遮光条。将钢球拉至不同位置由静 止释放,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可由计时器测出,取v =作为钢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记录钢球每次下落的高度h和 计时器示数t,计算并比较钢球在释放点和A点之间的势能变化 大小ΔEp与动能变化大小ΔEk,就能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 (4)除受重力(或弹力)外,还受其他力, 但其他力不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 零,如物体在沿斜面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 下运动,其拉力的大小与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在此运动过程中,其机械能不变。
• 只要满足上述条件之一,机械能一定守恒。
• 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题思路
• (1)明确研究对象,即哪些物体参与了动能和 势能的相互转化,选择合适的初态和末态。
• 1.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在内(的1)所W有总力=做W功1+的W代2+数W和3+,…若…合是外包力含为重恒力力, 也可这样计算:W总=F合lcosα。
(2)动能定理是计算物体位移或速率的简 捷公式,当题目中涉及位移时可优先考虑动能 定理。
(3)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动能 定理表达式中的“=”的意义是一种因果联系 的数值上相等的符号,它并不意味着“功就是 动能增量”,也不意味着“功转变成了动能”, 而是意味着“功引起物体动能的变化”。
mgxsinθ-μmgxcosθ-Ep=0-12mv2B
④
E、F 之间的距离为 l1=4R-2R+x
⑤
P 到达 E 点后反弹,从 E 点运动到 F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
定理得
Ep-mgl1sinθ-μmgl1cosθ=0
⑥
联立③④⑤⑥式并由题给条件得 x=R
⑦
Ep=152mgR
⑧
(3)设改变后 P 的质量为 m1。D 点与 G 点的水平距离 x1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