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评价报告.doc
煤矿企业安全评价报告

煤矿企业安全评价报告1. 引言煤矿是我国的重要能源来源,但其开采过程中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煤矿生产安全,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报告对某煤矿企业进行安全评价,旨在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2. 评价范围2.1 评价内容本次安全评价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 人员培训和教育2. 安全设备与工具的完善与使用情况3. 安全管理制度与标准的落实情况4. 安全演练与应急预案的准备情况5. 安全记录与事故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2.2 评价方法本次安全评价采用了以下方法:1. 实地观察:对煤矿企业的生产现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实际情况,并检查安全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情况。
2. 面谈交流:与企业负责人和矿工进行面谈,了解他们对安全管理措施的理解和执行情况。
3. 文件资料分析: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事故报告等文件资料进行详细分析,评估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3. 评价结果与分析3.1 人员培训和教育在人员培训和教育方面,煤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开展了相关工作,培训了矿工安全知识和事故应急处理技能。
但是,由于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单一,矿工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难以应对复杂的安全风险。
因此,煤矿企业应加强培训,提供全方位的安全教育,确保矿工具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3.2 安全设备与工具完善与使用情况对于安全设备和工具的完善与使用情况,煤矿企业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但是,在生产现场我们发现,一些安全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不及时,有些设备也存在缺陷。
此外,在实际操作中,矿工对安全工具的使用存在一定的疏漏。
煤矿企业应确保安全设备的完善和维护,同时加强对工具使用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3 安全管理制度与标准的落实情况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的落实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部分重要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一些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安全管理不到位。
应加强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制度的认知,确保制度得到全面贯彻。
煤矿安全评价报告

煤矿安全评价报告1安全现状综合评价的对象及范围通过对煤矿有限公司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情况和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定性、定量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度,对其安全管理状况给予客观的评价,对存在地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具体范围包括:1).评价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对确保安全生产的适应性,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安全生产制度等安全管理杜关的内容是否满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及其落实执行情况,说明现行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是否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2).评价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系统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明确其是否满足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3).评价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及其工艺、场所、设施、设备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4).识别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度;5).评价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明确是否形成了煤矿安全生产系统,对可能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2矿井一般情况2.1)位置及交通: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XXX城北12km的XXX,地处新安井田中段深部,西有新峪公路、新义煤矿运煤专线与矿区连通,北有运煤大道直通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和陇海铁路,交通十分便利。
2.2)气象:气象与地震:本区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2.3℃。
降雨量较适中,年平均降雨量为670.1m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0%左右,年平均蒸发量为2093mm。
最小绝对湿度0.l毫巴,最大绝对湿度40.9毫巴,年最大降水量为1013.6mm(1964 年);区内风向5~9月以东南风为主,10月至第二年4月西—西北风。
冬季气候寒冷,夏季炎热,春秋两季较适宜。
最高气温44℃(七月),最低气温-17.1℃。
风向多为西风或西北风,最大风速19m/s,霜期110-165天,平均142天,最大冻土深18cm。
煤矿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煤矿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一、背景介绍二、评估目标和方法1.评估目标:通过对煤矿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提出相应的安全改进方案,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证煤矿员工的安全。
2.评估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数据分析、现场勘查、专家访谈和安全评价模型等手段进行评估。
三、评估内容和结果1.现场安全环境评估:对煤矿的矿井、巷道、通风设备、安全设施等进行勘查,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
2.现场操作规程评估:对煤矿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发现存在的安全漏洞。
3.工人安全教育评估:对煤矿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的教育不到位的问题。
4.安全监管制度评估:对煤矿的安全监管制度进行评估,发现存在的监管不力问题。
5.安全事故分析:对煤矿近年来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和规律。
根据以上评估内容,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煤矿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如通风设备老化、巷道支护不符合要求等。
2.煤矿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存在安全漏洞。
3.煤矿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不到位,工人安全意识不够强。
4.安全监管制度不够严格,监管不力。
5.煤矿的安全事故频发,主要原因是安全管理不到位和操作不当。
四、改进措施和建议1.加强现场安全环境管理:对煤矿的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加强巷道支护,确保巷道稳定;加强通风设备的管理,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2.健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完善煤矿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明确各类工作的安全要求和操作流程,加强对规程的培训和执行监督。
3.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加大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增强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4.强化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煤矿的安全监管制度,加大对煤矿的安全检查和监督力度,对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时整改,在安全隐患威胁较大的区域加强巡查频次。
5.加强事故分析和经验总结:对煤矿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规律,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类似的事故进行预防和提醒。
XX煤矿安全评价报告完整版

XX煤矿安全评价报告完整版一、煤矿概况XX煤矿位于省市,是一座大型煤矿。
矿区总面积xxx平方公里,矿井采煤工作已持续多年。
该矿井生产总量较大,年产煤量达到xxx万吨。
矿井主要采用的采煤方式是井下爆破,采煤工艺包括煤矿开采、矿井通风、矿井排水等。
二、煤矿安全评价1.事故情况近年来,该矿井共发生了多起事故,其中包括矿井透水事故、瓦斯爆炸事故等。
这些事故不仅给工人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还对矿井的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矿井对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但效果有限。
2.安全生产管理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矿井缺乏更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缺乏有效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措施。
在矿井的日常运行中,安全管理措施不够到位,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3.工作环境矿井的工作环境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矿井的瓦斯浓度较高,存在爆炸的危险。
其次,矿井的通风不畅,导致了煤尘浓度较高,容易引发煤尘爆炸事故。
再次,矿井其他工作环境如井下水文条件、井下硐室、蓄电池房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4.设备设施矿井的设备设施状况也需要进一步改善。
目前,矿井的透水设备存在一定问题,无法满足所需的排水需求。
矿井的通风设备也不够完善,无法实现有效的通风管理。
矿井供电系统需要加强维护和管理,确保供电的稳定性。
5.应急救援矿井的应急救援体系亟待加强。
目前,矿井的应急预案不够完善,应急演练也存在不足。
矿井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相对薄弱,急需提高应急抢险水平。
三、改进措施1.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更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并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措施,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加强工作环境的改善,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矿井瓦斯和煤尘浓度,提高通风条件。
3.改善设备设施状况,确保透水设备、通风设备和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4.强化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抢险水平。
5.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煤矿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 51页.doc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评价机构名称:rerr祥能技术有限公司资质证书编号:XA200300r报告日期: 2004-10-23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法人代表:华章XCXCr 审核定稿:华章rr课题组长:评价报告完成日期(评价机构公章)评价人员评审技术专家目录1 概述 ............................................................................................................................................ 71.1 安全评价对象及范围...................................................................................................... 71.2 安全评价依据.................................................................................................................. 71.3煤矿概况........................................................................................................................... 71.3.1基本情况................................................................................................................ 71.3.2地理概况................................................................................................................ 81.4煤矿生产概况................................................................................................................... 81.4.1煤层赋存................................................................................................................ 81.4.2自然条件................................................................................................................ 91.4.3开采工艺............................................................................................................ 101.4.4主要设备............................................................................................................ 101.4.5仪器仪表............................................................................................................ 111.4.6人员素质............................................................................................................ 111.4.6其它情况............................................................................................................ 122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123 安全管理评价......................................................................................................................... 124 生产系统与辅助系统评价..................................................................................................... 144.1 开采系统评价.............................................................................................................. 144.2 通风系统评价.............................................................................................................. 144.3 瓦斯、煤尘爆炸防治系统评价.................................................................................. 154.4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系统评价...................................................................................... 164.5 防灭火系统评价.......................................................................................................... 164.6 防治水系统评价.......................................................................................................... 164.7 监测系统评价.............................................................................................................. 174.8 爆破器材储存、运输系统评价.................................................................................. 174.9 运输、提升系统评价.................................................................................................. 174.10 压气及其输送系统评价............................................................................................ 184.11 电气系统评价............................................................................................................ 184.12 救护系统评价............................................................................................................ 184.13 安全管理系统评价.................................................................................................... 194.14 卫生、保健与健康监护系统评价............................................................................ 205 定性、定量评价..................................................................................................................... 215.1 煤矿安全现场评价结果表.......................................................................................... 215.2矿井重大事故危险程度评价....................................................................................... 255.2.1矿井瓦斯事故危险程度评价............................................................................ 255.2.2矿井火灾事故危险程度评价............................................................................ 255.2.3矿井突水事故危险程度评价............................................................................ 265.2.4矿井冒顶事故危险程度评价............................................................................ 265.3 矿井重大事故危险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报告

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报告1. 背景介绍煤矿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然而,煤矿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客观评价当前煤矿的安全现状,本报告将对煤矿的安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 数据搜集和整理为了准确评价煤矿的安全情况,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包括煤矿事故统计数据、煤矿生产数据、安全检查报告等。
这些数据经过整理和加工后,形成了本报告的主要依据。
3. 统计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煤矿事故数量呈下降趋势:随着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的加大,煤矿事故数量逐年减少,表明煤矿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煤矿事故类型多样化:煤矿事故不仅涉及矿井爆炸、透水灾害等常见类型,还包括矿山地质灾害、运输事故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事故对煤矿的安全形成了多重威胁。
•煤矿安全投入不足:虽然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仍有一些煤矿在安全投入方面存在不足。
这些煤矿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安全风险。
4. 安全问题分析在评价煤矿的安全现状时,我们还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缺乏安全培训:一些煤矿未能给工人提供充分的安全培训,导致工人对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缺乏了解,容易发生事故。
•安全监管不到位:尽管煤矿安全监管力度加大,但仍有一些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一些煤矿存在安全隐患,但没有得到及时排查和整改。
•设备老化、维护不善:部分煤矿设备老化严重,维护不善,容易导致设备故障,从而引发事故。
5. 对策建议为了进一步提升煤矿的安全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加强安全培训:煤矿应加大对工人的安全培训力度,确保工人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知识。
•强化安全监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煤矿的安全监管工作,加大对煤矿的检查力度,确保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和整改。
•提升设备维护水平:煤矿应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查设备,及时修理和更换老化设备。
6. 结论综合评价煤矿的安全现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煤矿事故数量呈下降趋势,说明安全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煤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目录第一章概述 (5)第一节安全评价对象及范围 (5)第二节安全评价依据 (5)第三节煤矿建设项目概况 (8)一、建设项目历史 (8)三、安全条件 (13)第四节煤矿生产情况 (23)第二章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定性、定量分析 (52)第一节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方法和过程 (52)第二节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性分析 (54)第三节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存在场所 (67)第四节事故隐患及其存在场所 (68)第五节对重大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价 (70)1、瓦斯爆炸、煤尘爆炸 (72)第三章安全管理评价 (86)第一节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86)第二节安全管理体系适应性评价方法和过程 (96)第三节安全管理体系适应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100)第四章安全设施“三同时”评价 (102)第一节安全设施“三同时”情况说明与分析 (102)第五章安全检测检验评价 (110)第一节安全检测检验概况 (110)第二节安全检测检验评价 (115)第六章生产系统与辅助系统评价 (117)第一节生产系统与辅助系统的评价方法及过程 (117)1、矿井开采系统安全检查表(标准分100分) (119)第二节生产系统与辅助系统的评价结果 (141)第三节矿井综合评价结果 (143)第七章安全措施及建议 (145)第一节事故隐患整改措施及建议 (145)第二节安全管理措施及建议 (147)第三节安全技术措施及建议 (158)第八章安全评价结论 (175)前言系国有控股公司。
煤矿为斜井开拓,设计能力15万吨/年,1970年6月破土动工,1975年7月建成投产,1980年达到设计能力,1994年由于煤炭行业不景气企业难以经营,经贵州省煤炭工业厅黔煤生字(1994)497号文件批准收缩转产,矿井于1995年5月正式关闭.2004年12月经水矿集团提出申请,2006年10月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并颁发了采矿许可证,2007年6月,贵州省国资委批准复采所属剩余储量,2007年7月,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批准对剩余储量进行复采,并于2007年10月首次批准了矿井复采设计;2008年7月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城分局首次批复了复采安全专篇;于2009年12月由贵州水城矿业(集团)煤炭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对原开采方案设计进行了修改,编制了《关于对贵州水城矿业(集团)顶拉煤矿开采复采方案设计(变更)的说明书》并由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煤规字〔2009〕345号《关于对贵州水城矿业(集团)顶拉煤矿复采开采方案设计(变更)的批复》进行了批复;2010年4月由贵州水城矿业(集团)煤炭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对原开采方案安全设施设计说明书进行了修改,编制了《贵州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顶拉煤矿复采开采方案(变更)安全设施设计说明书》并由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毕节分局文件毕煤规字〔2010〕号《关于对贵州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顶拉煤矿复采开采方案(变更)安全设施设计说明书的批复》进行了批复.2008年9月经贵州省国资委批准,成立“贵州水城矿业(集团)顶拉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安全评价报告

煤矿安全评价报告1. 引言煤矿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其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煤矿安全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报告旨在对某煤矿的安全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2. 煤矿概况该煤矿位于XX省,是一座规模较大的煤矿,采用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相结合的方式。
煤矿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和高效的生产队伍。
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煤矿发生了一系列安全事故,给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3. 安全评价方法为了对该煤矿的安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采用了以下评价方法:3.1 安全记录分析通过对煤矿过去一段时间的安全记录进行分析,包括事故类型、事故原因、事故频率等数据,以了解煤矿的安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3.2 安全设备检查对煤矿内的安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工作面通风设备、排水设备、火灾报警设备等,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3.3 现场安全检查对煤矿现场进行全面巡视,包括井口管理、工作面巡查、矿井通风状况等,以评估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4. 安全评价结果根据以上评价方法,得出了以下安全评价结果:4.1 安全记录分析通过对煤矿过去一段时间的安全记录分析,发现事故频率较高,主要原因是安全管理不到位、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足和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
4.2 安全设备检查在对安全设备进行检查时发现,部分设备存在质量问题,功能不完善,需要进行及时维修或更换。
4.3 现场安全检查在现场安全检查中发现,存在一些违规操作现象,如工人未佩戴安全帽、无人监督情况下擅自进入危险区域等。
同时,部分工作面通风不畅,存在火灾、瓦斯等安全隐患。
5. 改善措施基于以上评价结果,提出以下改善措施以提高煤矿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5.1 加强安全培训通过加强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
5.2 完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煤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煤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1000字煤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报告编号:XXXXXX报告时间:XXXX年XX月XX日一、概述我公司受XXXX煤矿委托,对该矿进行了安全验收评价工作。
本次验收旨在评估该煤矿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状况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以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和不足之处。
评价内容包括组织管理、安全设施、安全教育、职业卫生、应急救援等方面,评价标准参考了《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生产法》等法规与标准,结合煤矿实际情况制定。
二、评价内容1. 组织管理煤矿应设置完备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该矿现有安全生产部门、生产指导管理部门、职业卫生部门、应急管理部门等一系列管理部门,且工作职责明确。
该煤矿严格按照规定办理了生产许可证,全面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计划,采取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规范煤矿生产管理,有效保障了煤矿安全生产。
2. 安全设施该煤矿安全设施齐全,设施建设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生产区域内的通风、排水、除尘、检测等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满足生产需要。
矿井内的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等符合安全要求,经得起使用和运行的考验。
煤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等设施齐备,能够及时保护煤矿生产安全。
3. 安全教育该煤矿注重安全教育和培训,设立专门培训设施,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煤矿企业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细致、全面、科学、规范,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演练,提高了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增强了煤矿生产安全。
4. 职业卫生该煤矿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职业卫生措施,保障了矿工的身体健康。
煤矿开展了定期体检,发现矿工职业病病例及时进行处理,定期进行安全文明生产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了矿工身体健康。
5. 应急救援该煤矿应急救援管理较为健全,在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时能够有序、迅速地组织应急处置工作。
煤矿出现突发事件时,煤矿单位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先后处理了多个突发事件,未发生重大事故。
三、评价结论综上所述,本次煤矿安全验收评价发现该煤矿在安全生产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安全设施建设完备、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教育培训有力、职业卫生管理得当、应急救援措施到位。
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报告

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报告首先,从事故数据来看,近年来煤矿事故的发生频率呈下降趋势,事故死亡人数也在逐年减少,这表明煤矿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
煤矿企业加强了安全管理,相关法规及监管力度也在加大。
同时,煤矿科技水平的提升也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更多技术支持。
其次,当前煤矿安全的主要问题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存在一些小型煤矿的生产安全隐患较大,监管不到位,安全意识薄弱。
同时,一些煤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加大了安全风险。
针对当前煤矿安全现状,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煤矿安全水平:1.加大监管力度,对小型煤矿进行全面排查,确保生产设施符合安全标准,加大对违规煤矿的处罚力度。
2.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煤矿企业的科技水平,采用更加安全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呈总体向好的趋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
通过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安全管理,提高科技水平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相信我国煤矿安全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解决。
煤矿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由于煤矿开采作业环境恶劣、设备老化等原因,事故隐患一直存在。
尽管煤矿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监管不到位、安全管理不够严格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首先,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一些小型煤矿由于资金有限,设备老化,安全隐患较大,而相关部门对这些小型煤矿的监管不到位,存在一定的漏洞。
另外,一些煤矿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忽视设备维护保养,导致设备老化,增加了安全隐患。
其次,安全管理不够严格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煤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管理漏洞,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强,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加大了安全风险。
另外,一些煤矿企业存在职业健康安全意识薄弱,员工缺乏安全意识,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煤矿安全评价报告

煤矿安全评价报告1. 背景介绍煤矿是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风险因素,煤矿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进行煤矿安全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对某煤矿的安全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期提高煤矿的安全水平。
2. 评价指标在进行煤矿安全评价时,我们参考了以下指标:1.事故率:评估煤矿发生事故的频率,包括火灾、瓦斯爆炸、坍塌等。
2.安全设施:评估煤矿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善,包括通风系统、排水设施、逃生通道等。
3.检修维护:评估煤矿的设备检修维护情况,包括机电设备、矿井支护设备等。
4.培训教育:评估煤矿的员工培训教育情况,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救援知识等。
5.管理制度:评估煤矿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备,包括责任制、巡检制度、通报制度等。
3. 评价结果根据对煤矿的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对其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得出以下结果:1.事故率较高:煤矿在近一年内发生了多起火灾、瓦斯爆炸和坍塌等事故,事故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安全设施存在问题:煤矿的通风系统不够完善,存在局部通风不畅和有毒气体积聚的问题。
排水设施也需要进一步改进,以确保矿井的排水顺利进行。
3.检修维护有待提升:煤矿的部分机电设备存在故障和缺陷,需要加强检修和维护工作。
另外,矿井支护设备的保养工作也需要加强,以确保矿井的稳定和安全。
4.培训教育不够到位:煤矿的员工培训教育存在缺失,部分员工对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知识掌握不够,需要加强培训力度。
5.管理制度亟待改进:煤矿的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责任制不够到位,巡检制度和通报制度也有待加强,以提高矿井的安全管理水平。
4. 改进建议针对上述评价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加强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完善的安全预警机制,提升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加强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2.完善安全设施:修复和改进通风系统,确保矿井各处的空气流通畅顺。
煤矿安全预评价报告

煤矿安全预评价报告1.引言煤矿安全是煤矿行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
为了有效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报告对煤矿进行了安全预评价。
2.煤矿基本情况该煤矿位于省,拥有较大的矿区面积和煤炭储量。
矿井深度达到600米,矿工数量约为2000人。
该矿主要采用井下采煤方式。
3.安全风险评估3.1矿井通风系统通过考察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情况,发现存在部分区域通风不畅的问题。
这可能导致矿井中积聚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增加了瓦斯爆炸和矿井瓦斯突出的风险。
3.2煤矿瓦斯探测系统瓦斯是煤矿中常见的危险气体之一、通过对煤矿瓦斯探测系统的检查,发现部分探测仪器存在老化和失效的情况。
这可能导致对瓦斯泄漏的及时检测和报警存在一定隐患,增加了瓦斯爆炸的风险。
3.3矿井支护系统矿井支护是保障井下工作面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支护系统的检查,发现部分支护设备存在老化和破损的情况,支护效果不佳。
这可能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增加了矿井顶板事故和坍塌的风险。
3.4安全意识培训和教育安全意识培训和教育是预防煤矿事故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矿工安全教育情况的调查,发现部分矿工对安全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
这可能导致在事故发生时缺乏应急逃生意识和措施,增加了矿工伤亡的风险。
4.安全改进建议4.1加强矿井通风系统针对通风不畅的问题,建议煤矿进行全面检查并修复矿井通风系统中的故障和问题,确保通风畅通,减少积聚有害气体的风险。
4.2更新煤矿瓦斯探测系统为了有效检测和报警瓦斯泄漏,建议煤矿及时更新瓦斯探测系统中老化和失效的仪器,并定期维护保养,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3加强矿井支护设备维护为了确保矿井顶板的安全,建议煤矿加强对支护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及时更换老化和破损的支护设备,提高支护效果,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
4.4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为了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逃生能力,建议煤矿加大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力度,组织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演练,使矿工养成安全意识,并掌握正确的逃生措施和技能。
煤矿安全评价报告

煤矿安全评价报告煤矿安全管理专项评价报告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二0一四年三月份煤矿安全评价报告为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由安全矿长组织机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我矿地测防治水、供电、提升、排水、“一通三防”及“六大系统”建设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内容如下:一、矿井概况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隶属于山西鑫飞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为具有独立法人的股份制控股企业~其中山西鑫飞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51%~刘继平40%~高海平9%,是由原山西柳林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柳林任家山煤业有限公司及已关闭的山西柳林森泽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三个矿重组整合而成。
2009年9月10日~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33号”文件批准为兼并重组整合矿井~批准矿井生产能力90万吨/年~公司名称为: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位于柳林县县西王家沟乡任家山村~行政区域隶属柳林县西王家沟乡管辖~紧邻柳林—碛口沿黄公路~交通便利~占地面积14.77公顷。
井田位于河东煤田~井田面积为4.0716平方公里~煤种为主焦煤~批准开采煤层为4—9号煤层~可采煤层有4、8、9层~4号煤层在整合前已经采空~8、9号煤层现为主采煤层~8号煤层均厚2.89m~9号煤层均厚2.59m~资源保有储量3320万吨~设计可采储量为1456万吨~设计服务年限11.6年。
2013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为:瓦斯绝33对涌出量1.74m/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2.18m/min。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瓦发[2013]1086号文《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间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批复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为瓦斯矿井。
矿井4、8、9号煤尘均具有爆炸性~属?类自燃煤层。
33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0m/h~最大涌水量为20m/h~水文地质为中等类型。
煤矿安全评价报告

煤矿安全评价报告1. 引言本文档为煤矿安全评价报告,旨在评估特定煤矿的安全状况,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
煤矿安全是一个关乎人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对于保障煤矿生产运营和员工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 背景2.1 煤矿概述煤矿位于XX地区,是一座大型煤矿,主要从事煤炭开采和生产。
矿井深度为XX米,拥有XX座坑口,员工数量约为XX 人。
2.2 安全问题煤矿安全一直是关注的焦点,由于煤矿作业环境复杂,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和风险。
为了确保煤矿的安全运营,及时进行安全评价和改进是必要的。
3. 安全评价方法为了对煤矿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本次安全评价采用了以下方法和指标:3.1 安全指标通过对煤矿的事故数据、事故分析报告以及安全相关记录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一些指标,如事故率、伤亡率、隐患整改率等,用于评估煤矿的安全状况。
3.2 风险评估通过对煤矿的工作环境、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等进行现场检查和评估,确定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并进行定量分析,预测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影响,以便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
3.3 安全管理体系评价对煤矿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包括领导层的安全意识、安全培训、安全组织架构以及应急响应等方面,评估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4. 安全评价结果根据上述的安全评价方法,我们得出了如下的评价结果:4.1 安全指标评价根据统计数据和分析,煤矿的事故率较低,伤亡率也在合理范围内,但隐患整改率较低,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整改。
4.2 风险评估结果经过对煤矿的现场检查和分析,我们发现煤矿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风险,包括通风不畅、防火设施不完善、危险区域标识不清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4.3 安全管理体系评价煤矿的安全管理体系基本齐全,领导层对安全重视并有相应的安全培训,但在应急响应方面还有一些不足,应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
5. 改进建议5.1 提高隐患整改率针对煤矿存在的安全隐患,建议加强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时间节点,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整改。
煤矿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煤矿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尊敬的领导:本次报告旨在对当前煤矿安全现状进行评价,以提供有效的安全改进措施。
一、整体评估1. 监测系统:煤矿监测系统相对完善,包括气体监测、温度监测等,但仍存在监测设备不完善、监测点位密度不足的问题。
2. 管理规范:煤矿安全管理规范,制定了一系列运行规定和安全制度,但在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安全教育培训不够到位、隐患排查不及时等。
3. 应急救援:煤矿应急救援措施相对完善,设备配备齐全、应急预案编制完善等,但应急演练不够频繁,存在操作不熟练等问题。
二、隐患排查1. 通风系统隐患:部分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缺陷、设备老化等问题,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和升级。
2. 安全设施隐患:矿井内逃生通道不够畅通,矿井内部标识不够清晰等。
3. 装备设施隐患:矿工安全帽、防护服、安全鞋等个人装备存在磨损、质量不过关的情况。
三、存在问题分析1. 安全意识不够:部分矿工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规范和制度的遵守不够严格,容易发生违章作业等。
2. 教育培训不足: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缺少定期教育培训活动。
3. 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不严格:部分单位对安全生产法规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改进措施建议1. 完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增加监测设备密度和监测点位,提高监测系统的可靠性。
2. 加强煤矿安全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3. 加强隐患排查,及时维修和更新设备,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和安全设施畅通。
4. 加大对安全管理规范的执行力度,加强内部督查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
5. 建立与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机制,加强对煤矿安全的监督与指导。
以上是本次煤矿安全现状的评价报告,希望能为进一步改善煤矿安全提供参考和借鉴。
谨上。
煤矿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续写:五、人员配置和管理问题1. 人员培训:目前煤矿存在着安全培训不够系统、内容不够全面的问题。
应加强培训力度,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并加强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确保其具备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安全评价报告二0一二年七月七日煤矿安全评价报告为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由公司副总工程师于2012年7月9日组织机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区域公司煤矿矿井地测防治水、供电、提升、排水、“一通三防”及“六大系统”建设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内容如下:一、矿井概况煤矿(以下简称煤矿)是由原煤矿有限公司在2010年6月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与公司共同组建的股份制企业,隶属集团公司的区域公司—公司,经济类型属于有限责任公司,矿井资产评估价为19000万元,注册资金1000万元,其中,公司货币出资510万元,占股份51%;原煤矿有限公司实物出资490万元,占股份49%。
煤矿位于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西柴厂村北,地理位置为东经113°59′45″,北纬35°26′53″。
距矿区东部1.3公里有大白线公路,贯穿南北,通往鹤壁市老区及新区,连接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和京深铁路,煤炭外运条件十分便利。
煤矿井田边界为:北部以F53断层与八矿为界,南部以F49断层与十矿为界,西起二1煤层露头,东以二1煤层底板-340m水平为深部井田边界,开采深度:由-20米至-340米标高。
煤矿开采二1煤层,井田走向长度720m,倾斜长度920m,井田面积0.5911km2;煤层厚度为4.4m—6.4m,平均5.5m;煤层倾角为15°-27°,平均17°,浅部较大,深部变小;现保有地质储量421.2万吨,可采储量240.9万吨,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6.2年,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单水平下山开拓,三个立井井筒,主井、副井和风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即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
全矿井布置一个采区下山开采,共布置三条下山,即一条运输下山、一条回风下山和一条轨道下山,采用走向长壁倾斜分层巷道布置,放炮落煤,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
煤矿于2002年10月建井,由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了矿井初步设计,设计能力15万吨。
在2005年矿产资源整合过程中,该矿为单独保留矿井,但要求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年,为此该矿于2007年4月在原有建井基础上开始进行技术改造,2010年3月8日通过河南煤矿监察局豫北分局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并以豫北煤安监〔2010〕10号文件进行了批复。
2010年3月16煤炭管理局对煤矿技改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以鹤地煤〔2010〕7号文件进行了批复。
目前正在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
二、地测防治水情况2010年8月进行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编制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其结果为中等,并通过了鹤煤公司组织的专家评审,以鹤煤办〔2010〕560号文件进行了批复,矿井正常涌水量为63m3/h,最大涌水量132m3/h。
(一)查明了井田范围内承压水、老空水及地表水情况。
矿井主要承压水为奥灰水,目前只要对F49和F53两条断层留足防水煤柱对矿井开采二1煤层就构不成威胁;老空水情况:目前柴厂煤矿井下只有11021工作面采空区和11031顶分层工作面采空区。
根据这两个工作面的开采资料表明:采空区内没有积水,对以后的开采没有影响;地表无有任何水体,井下排到地面的矿井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对井下安全无影响;地面降雨可以顺排水沟自流排出矿区,井田范围内地表无有积水坑。
(二)查明了井田内和相邻矿井的老空、废弃井巷积水情况,完善了各项防治水措施。
1.十矿位于煤矿井田南部,以F49断层为界,正常涌水量为403.2m3/h,该矿北翼1202工作面采空区积水2263m3,位于煤矿边界外200m处,对煤矿安全构不成威胁。
2.八矿位于煤矿井田北部,以F53断层为界,正常涌水量为383m3/h。
2007年2月该矿南翼1303工作面O2突水,积水量2437m3,至今未恢复生产。
因煤矿位于F531断层下盘(上升盘),且该积水区位于煤矿井田边界外100m处,所以对煤矿构不成威胁。
3.煤矿周边存在有1988年建设的两个废弃井筒(其中主井作为村民和煤矿的饮用水井,副井已用预制板覆盖)主井井深95m,积水深度10.35m,积水量约130m3;副井井深92m,积水深度11.52m,积水量约120m3。
因这两个井筒较浅,没有进入基岩层,且又位于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及煤层露头防水煤柱之内,因此对煤矿安全构不成威胁。
经查看矿井地表无裂缝及塌陷坑。
4.煤矿按规定成立了防治水机构,配置了满足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了专用探放水设备,成立了专业的探放水队伍。
5.按规定建立健全了防治水各项制度,制定了各级管理人员防治水岗位责任制和各工种岗位责任制。
二、矿井供电、提升、排水情况:(一)供电系统矿井双回路供电电源分别来自10KV冷泉变电站冷30#线 (10KV专用)、冷11#线 (10KV与发电站一趟电),经两台S11-MR-630/10型变压器供地面车间和办公、外转使用。
井下中央变电所采用MYJV42-3×75mm2型电缆双回路供电,经两台干式变压器分别供井下使用。
供电系统“三大”保护均符合要求,井下机电设备无失爆现象,无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或淘汰的设备。
井下采区变电所采用MYJV42-3×35mm2型电缆双回路供电,经四台干式变压器分别供工作面和风机专用线使用。
另外,矿井新建冷30#专用供电线路已投入运行,柴10#专用线路已架好,由于各种原因暂未送电。
原冷618#、11#线路正在使用,只是此两趟线路不为专用线路。
矿井双回路供电能满足副井提升、主通风机保安负荷需要。
(二)提升系统副井提升系统采用2JK-2.0×1.5型缠绕式提升机,配套电机155KW(380V), 钢丝绳罐道,提升高度237m,双码0.75t非标罐笼提升,兼做进风井。
主井提升系统采用2JK-2.5X2.0型缠绕式提升机,配套电机240KW(6KV), 钢丝绳罐道,提升高度270m,双码3T非标箕斗提升,兼做进风井。
主、副井绞车房建立有各种管理制度及各种提升装置、保护装置检查试验记录等,能够按要求对各种保护装置进行试验。
主、副井提升系统各种保护齐全可靠、性能测试合格,现场悬挂有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心颁发的准运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和安全运行条件。
(三)排水系统矿井中央泵房安装有D155-30×10型水泵2台,配套电机220 KW(660V);D85-45X7型水泵2台,配套电机132 KW (660V)。
一趟Φ159mm排水管路,一趟Φ150mm排水管路,两趟均沿主井敷设,排水高度253m,水仓总容积为650 m3。
矿井水泵联运实测最大排水能力为251.2 m3/h。
矿井采区泵房安装有D85-45X7型水泵3台,配套电机132 KW(660V);一趟Φ159mm排水管路,一趟Φ150mm排水管路,两趟均沿轨道敷设,排水高度160m,水仓总容积为420 m3。
矿井水泵联运实测最大排水能力为108.3 m3/h。
根据排水系统联合试运转和水泵性能测试情况,矿井排水能力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第278条要求。
四、“一通三防”情况2011年进行了瓦斯等级鉴定,并编制了矿井瓦斯鉴定报告,其结果为瓦斯矿井,并通过了省工信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以豫工信煤〔2012〕153号文进行了批复。
但在2012年3月,柴厂煤矿委托河南理工大学完成了矿井二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鉴定工作,并编制了矿井《煤矿有限公司二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鉴定报告》,报告显示:煤矿井田范围内所采二1煤层为非突出煤层。
但由于煤矿在井田深部测定煤层瓦斯含量时,最高含量已达到9.88m3/t,所以煤矿瓦斯管理应按高瓦斯矿井进行管理。
2006年4月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鉴定:煤矿所采的二1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类,属不易自燃煤层;煤尘具有弱爆炸危险性。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主井、副井为进风井,风井为回风井。
回风井安设两台型号为BDK№-16/2×75型轴流式主要通风机,一用一备,电机功率2×75KW,额定风量1116-2646m3/min,额定负压357Pa-936Pa;目前,矿井回风量1963m3/min、通风负压590pa,等积孔1.54㎡。
回风井口安装有防爆井盖。
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通风设施齐全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通风能力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五、“六大系统”建设情况(一)监测监控系统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型号为KJ101N型,系统由地面中心站、井下分站、各类传感器、线路避雷器、信号电缆等组成。
地面中心站安设两台主机,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地面设1台监控分站,井下设监控分站7台。
安设有甲烷传感器14个, CO传感器2个、风速传感器2个,温度传感器4个,馈电传感器5个,风门位置传感器5个,压差传感器1个,机电设备开停传感器4个、线路避雷器3台。
监控中心站每班均有专人值守,监控中心设置在调度中心内,实现了与调度中心联合值守。
监测监控系统运行正常,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二)人员定位系统矿井安装了KJ211A-F型人员定位系统,地面设监控主机2台(其中:1台备用),打印机一台,调度终端一台,井下设15台分站,现有人员定位仪550个,复工后每小班核定人数120人,能保证有10%的备用量,人员定位系统运行正常,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三)紧急避险系统矿井紧急避险系统计划布置1个永久避难硐室,硐室规格按避难人数100人设计,设计单位为鹤壁中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已经鹤煤公司评审,并以鹤煤办〔2012〕238号文件给予批复,建成后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停工前硐室已掘5m,剩余工程量132.5m,矿井复工后应优先完成紧急避险系统。
(四)压风自救系统地面压风机房安装两台FHOG—120螺杆式空压机,电机功率90KW,电压380V,流量16m3/min,排气压力0.8MPa。
井下共敷设压风管路约1900m,压风主管1050m选用φ108mm 的无缝钢管,支管850m选用φ50mm无缝钢管。
工作面上、下顺槽每隔50m、其它巷道每隔100m均安设有供气阀门,压风自救系统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五)供水施救系统矿井地面建有容量350m3的消防水池一座,供水主管路通过主井井筒安装至井下大巷,沿轨道下山敷设到底,然后引至各采掘工作面。
供水管路采用Φ108mm无缝钢管长度约1100m,工作面上、下顺槽每隔50m、其它巷道每隔100m均安设有三通阀门,供水管路按规定敷设到各用水地点,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六)通讯联络系统矿井采用AL2008D型通讯主机系统,具有调度拨号分机,组呼、强拆、强插和录音功能,共有话机50部(地面20部、井下30部)。
矿井通讯系统畅通,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