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根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合集下载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的介绍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的介绍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的介绍麻黄杏仁甘草石膏这种中药,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有什么神奇的功效,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可以阅读以下的文章,你们就会知道如何去利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了。

对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这种药物,我们可以用来治疗小儿肺热以及咽喉炎、痤疮等,药用价值是比较高的。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是一剂辛凉解表药,由麻黄、杏仁、甘草、石膏四味药组成。

主治邪热壅肺证。

证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有汗或无汗,舌苔黄,脉数。

临床主要用于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风热感冒。

还常用于荨麻症、咽喉炎、痔疮、口疳、鼻窦炎、肺心病等属邪热壅遏于肺者。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为麻黄9g、杏仁9g、炙甘草6g、生石膏18g,具有辛凉解表、清肺平喘之功效,主治外感风邪,肺热咳喘证。

症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翼煽动,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滑数。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麻疹合并肺炎等疾病,辨证属于表邪未尽,邪热壅肺者。

由于生石膏药性寒凉,容易损伤脾胃,故脾胃虚寒者,应限制其剂量。

同时应避免空腹服用。

中病即止,不可过剂。

方解1.本方为清宣肺热,治疗外邪未解,肺热咳喘的常用方剂。

以发热、喘急,苔薄黄,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本方既可治无汗之咳喘,又可治有汗之咳喘。

有汗而喘,为热壅于肺,其热尤甚,石膏的用量可五倍于麻黄;无汗而喘,为热闭于肺,其里热程度较热壅于肺为轻,石膏的用量可三倍于麻黄。

3.急性气管炎,肺炎属于肺热炽盛可用本方。

如痰阻气急,可加葶苈子、枇杷叶以肃降肺气。

痰黄稠者,可加瓜蒌、贝母等清热化痰。

喘咳、发热甚者,可重用石膏,并可选加知母、黄芩、青天葵、瓜蒌实等,以清泄肺胃之热。

关于文章介绍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的药用功效,希望你们可以好好的利用它,当你们遇到文章介绍的病症,你们就可以采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去治疗它了。

对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这种药物,我们想要利用它就需要知道它的组成成分。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处方】麻黄去节,四两(9g) 杏仁去皮尖,五十个(9g) 甘草炙,二两(6g) 石膏碎,绵裹,半斤(18g)【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

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

【加减】如肺热甚,壮热汗出者,宜加重石膏用量,并酌加桑白皮、黄芩、知母以清泄肺热;表邪偏重,无汗而恶寒,石膏用量宜减轻,酌加薄荷、苏叶、桑叶等以助解表宣肺之力;痰多气急,可加葶苈子、枇杷叶以降气化痰;痰黄稠而胸闷者,宜加瓜蒌、贝母、黄芩、桔梗以清热化痰,宽胸利膈。

【方解】本方证是表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肺失宣降所致。

风热袭表,表邪不解而入里,或风寒之邪郁而化热入里,邪热充斥内外,故身热不解、汗出;口渴、苔黄、脉数;热壅于肺,肺失宣降,故咳逆气急,甚则鼻煽。

若表邪未尽,可因卫气被郁,毛窍闭塞而无汗;苔薄白,脉浮亦是表证未尽之征。

治当辛凉透邪,清热平喘。

方中麻黄辛温,开宜肺气以平喘,开腠解表以散邪;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热以生津,辛散解肌以透邪。

二药一辛温,一辛寒;一以宣肺为主,一以清肺为主,且俱能透邪于外,合用则相反之中寓有相辅之意,既消除致病之因,又调理肺的宣发功能,共用为君。

石膏倍于麻黄,使本方不失为辛凉之剂。

麻黄得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清解肺热而不凉遏,又是相制为用。

杏仁味苦,降利肺气而平喘咳,与麻黄相配则宣降相因,与石膏相伍则清肃协同,是为臣药。

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与石膏相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为佐使药。

四药合用,解表与清肺并用,以清为主;宣肺与降气结合,以宣为主。

共成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之功。

本方配伍严谨,用量亦经斟酌,学时应用心体会。

麻杏甘石汤与麻黄汤俱用麻黄、杏仁、甘草而治喘咳,但前方主治之喘咳。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剂配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剂配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剂配方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剂名】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出自汉·《伤寒论》。

本方又称“麻杏石甘汤”,首见于《伤寒论》。

原书治“汗出而喘”“无大热者”。

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本方证之于临床,既有汗出而喘者,又有无汗而喘者。

于此,应用中主张不论有汗或无汗,皆可投之。

【组成】麻黄三钱(9克)、杏仁三钱(9克)、甘草两钱(6克)、石膏(先煎)一两(3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主治外感风邪,肺热内蕴,发热咳嗽,喘息急迫,口渴,脉浮滑而数,苔薄白或黄。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流行性感冒、轻中度支气管哮喘、小儿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病症。

1.社区获得性肺炎:将76例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杏甘石汤化裁治疗,疗程20日。

以咳嗽、咳痰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听诊哕音消失,胸部X线检查示肺部病灶吸收,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为显效标准。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 74%,对照组78. 95%。

(《吉林医学》2013年第4期)2.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选取门诊及住院患儿240例,治疗组120例头孢噻肟钠针剂和口服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对照组120例应用头孢噻肟钠针剂和病毒唑针剂治疗,疗程1周。

以1周内体温降至正常,咳嗽等症状消失,白细胞恢复正常,X线胸片示炎症性改变大部分吸收为显效标准。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 3%,对照组78. 3%。

(《宁夏医学杂志》2010年第4期)3.流行性感冒:应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减治疗流行性感冒38例,与金刚烷胺、阿司匹林、抗生素等西药治疗38例作对照,2周为1个疗程。

以体温正常、全身中毒症状消失、实验室及X线等检查恢复正常、无复发为痊愈标准一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86. 8%。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

导语:说起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是什么,这也很正常,毕竟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要是用来治病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出现的不多。

下面
说起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是什么,这也很正常,毕竟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要是用来治病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出现的不多。

下面我们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别名】麻杏甘石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麻黄9克杏仁9克(去皮、尖)甘草6克(炙)石膏18克(碎,绵襄)
【功能主治】宣肺泄热,止咳平喘。

治肺热喘咳,甚则气急,鼻翼扇动,有汗或无汗,身热不解,口渴,脉滑数,苔薄黄。

现用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麻疹、百日咳、慢性鼻窦炎等属邪热闭肺者。

【用法用量】上四味,用水 1.4升,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

【备注】方中麻黄宣肺平喘为君;石膏清泄肺热为臣;杏仁降气止咳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诸药合用,可使肺气得宣,肺热得清,喘咳自止。

【摘录】《伤寒论》
使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来恢复注定不会是个太快的治疗过程,但是只要积极接受并乐观应对,肯定会有所改善的。

对于一些疾病我们应该及早预防。

生活常识分享。

解表方之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解表方之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源】:《伤寒论》【组成】:麻黄12克,杏仁五十个,去皮尖9克,甘草6克,石膏250克,棉裹24克。

【用法】: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热邪犯肺。

症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滑而数。

【方解】:发热,喘急,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滑而数,症属表邪化热,壅遏于肺。

有汗或无汗,鼻煽为次要症状。

本方证由风寒或风热表邪化热犯肺所致。

邪在表,可见身热,恶风或恶寒。

表邪化热犯肺,肺热壅盛,熏蒸津液,可见有汗;若热闭于肺,皮毛闭塞,亦可无汗。

二者相较,有汗表实为里热更甚。

肺热气壅,失于宣降,故见咳嗽,甚则鼻翼煽动。

热伤津液而口渴。

脉浮滑而数为表有热之症。

本方以清肺热为上,为辛凉重剂。

方中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经,即可清热生津,又能透热外出,为主药。

麻黄宣肺平喘,外解表邪,配石膏寒热并用,清宣相合,为辅药。

临床应用时,汗出而喘,石膏可五倍于麻黄;若无汗而喘,里而较轻,石膏可三倍于麻黄。

总之,本方必须辛寒大于辛温,方不失为辛凉之剂。

佐以杏仁,于麻黄宣降并用,加强降气平喘之功。

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按语】:本方以发热、口渴、咳喘气急,脉数为辩证要点,。

现代常用于治疗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痈、百日咳,小儿咳喘,小儿夏季热、麻疹、忧郁症、遗尿、盗汗、眼科疾患、鼻窦炎、烂喉痧、白喉、喉炎、流行性腮腺炎、痔疮、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

如咳喘甚者,加桑白皮、地龙、黄芩、瓜蒌;发热甚者,重用石膏,加黄芩、连翘、银花;咳痰黄稠,加瓜蒌、贝母;痰多气急,加葶苈子、桑白皮、枇杷叶;痰中带血,加白茅根、侧柏叶;口渴,加知母、沙参;咽喉肿痛,加枝梗、山豆根、板蓝根;胸痛、加郁金、瓜蒌、白芥子;麻疹,加牛蒡子、蝉蜕、荆芥、桔梗;麻毒内陷,肺热炽盛,加大青叶、黄芩、连翘;鼻渊,加辛夷、地龙、苍耳子、薄荷。

《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剖析

《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剖析

《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剖析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来源于《伤寒论》,主治肺热喘咳证。

笔者通过熟读原文,研究分析其组方配伍用药规律、特点,药用剂量特点,以期指导于临床。

1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来源《伤寒论》第63条言:“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第162条言:“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证从上述2条中得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是肺热喘咳证。

何以得此?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者,为麻黄汤证。

汗出恶风,发热脉浮缓,气逆而喘者,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之汗出而喘,则异于表实无汗之麻黄汤证;有汗而身不恶风,脉不浮缓,则又异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由此可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之汗出,为里热所迫而非表虚,喘为肺热,而非肺寒,且无大热,此无大热实为体表反无大热,为热郁于肺的明证。

因此,此证内热壅盛,所以汗出;肺气不利,所以作喘。

如用桂枝汤,阳盛则毙。

至于条文中所言,“ 发汗后”和“下后”的问题,“发汗后”,表邪化热,热邪犯肺而喘;“下后”,乃表证误用下法后,发生的变证之一,下后表邪不得外解,反而入里,导致肺气壅遏,不得宣通,郁而化热,热邪犯肺而喘。

条文中“发汗后”和“下后”虽然发病原因不同,但热邪犯肺的肺热喘咳证病机同一,因此治疗也相同。

3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治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是肺热喘咳证,当清肺热以平喘咳,然邪自外来,也需透邪于外,给邪出路;又肺外合皮毛,肺热通过透散,能够外出。

因此,本方证治以清肺热为主,宣透肺热、外邪为辅,即以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为法。

4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论4.1 组成及用法本方药物组成: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囊。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4.2 组方配伍特点方中麻黄宣肺解表泄热,有“火郁发之”之意。

经方真传一百则之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经方真传一百则之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经方真传一百则之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用法]麻黄10~30g、杏仁10~15g、石膏20~100g、甘草5~10g。

上四味,水煎,分2~3次温服。

[方证]1.发热、汗出,舌红唇燥、喘咳急迫而烦渴者。

2.发热而口鼻干燥,痰唾粘稠,欲饮水者。

3.小便不利,面目浮肿,上逆,烦闷,脉浮数或洪滑,舌苔白干或根黄。

[现代应用]1.发热和咳喘性疾病多见本方证。

如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病毒性肺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麻疹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小支气管肺炎、嗜酸细胞增多性肺炎、肺脓肿、百日咳、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炎、药物热等。

2.五官科疾病。

如化脓性鼻窦炎、鼻衄、酒渣鼻、化脓性中耳炎、急性舌炎、白喉、化脓性扁桃体炎、化脓性角膜炎、暴发性结膜炎、角膜溃疡、泪囊炎等。

3.皮肤科疾病。

如泛发性牛皮癣、银屑病、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玫瑰糠疹等。

4.其他疾病,如急性尿道炎、痔疮、睾丸炎、术后尿潴留、遗尿等也有运用本方的时候。

[经验参考]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汗出而喘,无大热者”。

此处之“喘”乃呼吸系统疾病,“汗出”是点睛之笔,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故次序排在喘之前。

《名医类案》载张友樵先生曾治疗一酒客,夏月痰喘气喘,夜不得卧。

服凉药及开气药不效。

有议用《金匮》麦门冬汤者。

张诊之,右寸数实,此肺实非肺虚也,投以人参则立毙矣。

遂用葶苈五钱,焙研,滑石五钱,煎服立愈。

明年复感客邪,壅塞肺气,喘咳复作。

医以葶苈进,不效,反烦闷汗泄。

张诊其右寸浮数,口渴恶热,冷汗自出,喘急烦闷,曰:此热邪内壅,肺气郁极,是以逼汗外越,非气虚自汗也。

服葶苈反烦闷者,肺热极盛,与苦寒相格拒也。

夫肺苦气上逆,本宜苦以泄之,而肺欲散,又当急食辛以散之。

与麻杏甘石汤,一剂肺气得通,喘止汗敛,诸证悉平。

《经方传真》载胡希恕先生曾治一男,恶寒身痛,咳喘咽干,自服解热止痛片后,汗出不恶寒,但仍身疼、咳喘、吐白痰、口十思饮,苔白舌尖红,脉滑数。

《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剖析

《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剖析

所 所 肺气 壅遏 , 不得 宣通 , 郁而 化热 , 邪犯肺 而 喘 。 热 条文 枝 , 以增 加 了麻黄 的用 量 。又 因石 膏质 重 而降 , 中“ 汗 后 ” “ 后 ” 然 发 病 原 因不 同 , 热 邪 犯 以方 中主 降 的药 物应 适 当减 少 ,这样 才 有利 于宣 降 发 和 下 虽 但 平衡 , 因此 减少 了杏 仁 的量 。甘 草用 量 的增 加 , 除用 肺 的肺热 喘 咳证 病 机 同一 , 因此治疗 也相 同。 其 调 和诸药 外 , 还在 于 顾护 胃气 和生 津 ,伤寒 论 》 《 的 3 麻黄 杏仁 甘草 石膏汤 证治 麻 黄杏 仁甘 草石 膏 汤证 是肺 热 喘 咳证 ,当清肺 白虎汤 中炙 甘草用 量也 是二 两 。 热 以平 喘 咳 , 邪 自外来 , 需透 邪 于外 , 邪 出路 ; 5 麻 黄杏 仁甘草 石 膏汤应 用讨 论 然 也 给 . 无大 热者 ” 问题 《 的 伤寒 论》 文 中两条 原 又肺 外合 皮 毛 , 热通过 透散 , 肺 能够 外 出 。因此 , 本方 51 关 于“ 证 治 以清 肺 热 为 主 。 透 肺热 、 邪 为辅 , 宣 外 即以 辛 凉 都 言及 “ 大 热者 ” 所 谓 “ 大 热者 ” 表无 大热 , 无 , 无 乃 实 言大热在 里 , 由于热邪 内陷 , 表反 而没有大 热 , 外 而在 宣 泄 、 肺平 喘为 法 。 清 内之肺热 盛也 , 因此发越 内陷之郁热 , 实为必 须 , 以 所 4 麻 黄杏仁 甘草 石 膏汤方 论 清肺平 喘的麻 黄杏仁甘 草石膏汤治疗 。 41 组 成及 用 法 本方 药 物组 成 : 黄 四两 , 节 ; 用 辛凉宣 泄 、 . 麻 去 52 关 于“ 无 汗 出” . 有 的问题 《 伤寒 论》 文 中两条 原 杏 仁 五十 个 , 皮 尖 ; 草 二 两 ; 石 膏半 斤 , , 去 甘 炙 碎 绵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原方组成]麻黄去节,四两(12克),杏仁去皮尖,五十个(8.5克),甘草炙,二两(6克),石膏碎,绵裹,半斤(24克)。

[服用方法]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淬,温服一升。

[治则方解]病机:外邪化热,邪热迫肺,肺气壅遏。

治则:清宣肺热,降逆平喘。

方义:本方即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而成,其中麻黄增一两,甘草增一两,杏仁减二十个。

麻黄汤去桂是减其发汗之力,杏仁清肃肺气,石膏内清肺热,制约麻黄之温性而不助热,甘草补益肺气,且调和诸药。

[辨证要点]麻杏甘石汤原治汗下后,邪热壅肺之喘,其有清热宣肺平喘之功。

凡见发热、咳喘、鼻煽、口干渴、烦躁、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症,即可应用本方。

肺与大肠为表里,邪热壅肺,势必影响及大肠传导之功,因此肠疾、痔疮等证见肺热者,亦可用本方治疗。

使用本方要注意掌握石膏与麻黄的用量比例,原方二药用量为2:1,如肺热较重,可加大石膏用量,用至5:1~10:1之间。

若表证未解不汗出者,麻黄、石膏用量之比可为1:2~1:3。

若热盛津伤而无汗者,可用1:10,以增强清热生津之功,亦可再酌加天花粉、生地等具有生津作用的中药。

小儿体弱者,石膏用量不宜过大,可加淮山药以益气健脾。

[仲景方论条文]《伤寒论》第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第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注家方论]1.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内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风气通于肝,风邪外甚,故以纯甘之剂发之。

2.方有执《伤寒论条辨》:盖伤寒当发汗,不当用桂枝。

桂枝固卫,寒不得泄,而气转上逆,所以喘益甚也。

无大热者,郁伏而不显见也。

以伤寒之表犹在,故用麻黄以发之。

杏仁下气定喘,甘草退热和中,本麻黄正治之佐使也。

石膏有彻热之功,尤能助下喘之用,故易桂枝以石膏,为麻黄汤之变制,而太阳伤寒,误汗转喘之主治,所以必四物者而后可行也。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组、临证参考用量)麻黄12g 杏仁9g 炙甘草6g 生石膏24g 上四味,以水1400ml ,煮麻黄,减400ml ,去上沫,再下余药,煮取400ml ,去滓,温服200ml 。

(功效)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主证:汗出而喘,无大热,口渴,咳嗽,气喘,痰黏色黄,舌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副证:恶风,头痛,鼻塞,胸胁疼痛,烦躁,或无汗。

(临证加减)1.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

药用麻黄1.5-5g ,杏仁4 —8g ,石膏15〜25g ,甘草1-4g ,桔梗4 一lOg ,黄苓、银花各6-IOg,淡竹叶10-15g,陈皮5 一10g,茯苓8-10g。

痰热闭肺去陈皮、茯苓;风热犯肺去石膏、黄苓、陈皮、茯苓;痰湿阻肺去石膏、银花。

若并发水气凌心者用真武汤加减;厥脱者用独参汤或参附汤加减。

[四川中医,1989 ,cu ,:93 2。

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药用生石膏15 —30g ,麻黄、生甘草各6g ,杏仁log。

热毒重加银花、连翘、黄苓;咳嗽加桔梗;腹泻加黄连。

服12 小时热退者为有效。

[湖北中医杂志,1987 ,(1) :153 3.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基本方为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瓜蒌皮。

如胸痛者,加元胡,枳壳;发热较重者,加重生石膏至20g ,加柴胡;咳喘胸满较甚者,加重炙麻黄用至12g ,加桔梗、苏子;体质虚弱偏于气虚者,加生黄芪、党参;偏重于阴虚者,酌加生地、太子参,丹皮;痰涎壅盛者,加桔梗、半夏,贝母、胆南星.[陕西中医函授,1997 ,(6) :19~20]4。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百日咳:本方用麻黄、杏仁、生膏、百部、葶苈子、大枣、甘草、饴糖。

[江西中医,1960 ,clO ,:2s]5。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支气管炎:以麻杏石甘汤加地龙、夜交藤、半夏、葶苈子、篇蓄。

[天津医学,1975 ,c12 ,:626]6.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用麻黄9g,杏仁12g,生石膏20g,炙甘草6g,葶苈子、桑白皮各IOg,大枣7枚,地龙5g。

【优秀文档】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剂功效

【优秀文档】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剂功效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剂功效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可能我们不太清楚是什么,并非能够经常的接触到,但是我们会觉得它的名字很是特别,一听就有想要了解的冲动。

其实大家有所不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药用价值有哪些吧。

【名称】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分类
解表剂-辛凉解表。

组成
麻黄四两,去节(9g)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9g) 甘草二两,炙(6g) 石膏半斤,碎、绵裹(18g)
用法
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功效
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方解
外感风邪,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喜饮,脉滑而数。

此为风邪化热之象,急当清泄肺热,宣肺散邪,则身热喘急诸证自除。

方中麻黄辛甘温,宣肺解表而平喘;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胃之热以生津,两药相辅相成,既能宣肺,又能泄热,共为君药。

石膏倍用于麻黄,不失为辛凉之剂,麻黄得石膏,则宣肺平喘而不助热;且石膏得麻黄,清解肺热而不凉遏,又是相制为用。

杏仁味苦,降利肺气而平喘咳,与麻黄相配则宣降相因,合石膏相伍则清肃协同,是为。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有时候简称麻杏石甘汤。

病机分析外感风寒,邪热壅肺证。

这方从它的病机来看,它治疗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全面的说是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但到目前古今运用上有一定的差别,但总体全面看是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我们现在使用,邪热壅肺是主要的了。

所以主证现在为肺热咳喘,是主证。

原来这个方出在《伤寒论》,它是用于外伤寒邪,由表入里,由太阳到阳明,由表入里过程当中,要化热,邪正斗争化热,就造成了伤寒由表入里,由太阳到阳明,这种郁而化热,导致邪热壅肺,这导致的邪热壅肺。

从温病来讲,也用麻杏石甘汤,温病的原因,温热病邪侵犯,它由卫分到气分也是由表入里,也可以郁而化热,形成邪热壅肺,但这时候表邪未尽,就是说在这样一个阶段,邪热壅肺已经形成了,但是病邪没有完全入里,表邪,表证的尾巴还有,所以叫未尽。

应该说不重。

但运用这个方要针对表邪,有没有,有多少,还是要灵活运用的。

麻杏石甘汤虽然出在《伤寒论》,但实际上伤寒学派,温病学派都使用。

不管是寒邪,还是温邪侵犯人体,最后由表入里,殊途同归,都可以导致邪热壅肺。

当然来的,起源的这个伤寒,寒邪也好,温邪也好,它们程度和后来的病情影响,变化速度,可以有一定的区别。

但从这种基本病机的形成,都是殊途同归,殊途同归的,由表入里的,郁而化热,造成以内热为主了。

兼有表证。

但整方的用药呢,因为表里同治,所以辛散、寒凉清里相结合,辛和凉,辛凉透表,意义是麻黄是辛散,石膏是寒凉,相结合辛凉,同时从病机,完整病机是表里同病,还是外寒内热,尽管以内热为主,所以还是辛和凉的结合。

所以把它归在辛凉解表剂里面。

这种分类方法,不同的教材,参考书也不一样,有些按五脏分类,你比如成都中医药大学八十年代使用的自编教材,中医治法与方剂里,就清肺热,都清里为主,就是清里,病机就是邪热壅肺。

这是强调了肺热那个方面。

二版以后的教材,基本上放在辛凉解表里。

但是要明白有表证没表证,都能用。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第二节辛凉解表剂第二节辛凉解表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辛凉泄卫法)汉张仲景《伤寒论》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绵裹右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主治】伤寒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风温痰热闭肺,咳喘痰鸣,气粗鼻煽,心烦口渴。

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洪而数或滑数者。

【方论选萃】清柯韵伯:石膏为清火之重剂,青龙、白虎皆赖以建功。

然用之不当,适足以召祸。

故青龙以恶寒、脉紧,用姜、桂以扶卫外之阳;白虎以汗后烦渴,用粳米以存胃脘之阳也。

此但热无寒,佐以姜、桂,则脉流急疾,斑黄狂乱作矣;加以粳米,则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谵语、腹胀、蒸蒸发热矣。

亢则害,承乃制,重在存阴者,不必虑其亡阳也。

故于麻黄汤去桂枝之辛热,取麻黄之开,杏仁之降,甘草之和,倍石膏之大寒,除内蓄之实热,斯溱溱汗出,而内外之烦热悉除矣(《古今名医方论》)。

清张石顽:此麻黄汤去桂,而兼越婢之意。

耑祛上焦湿热痰气,与苓桂术甘汤互发,彼藉苓术,去祛心下之支饮;此藉石羔,专祛膈上之湿热也(《张氏医通》)。

清钱天来:李时珍云:麻黄乃肺经专药,虽为太阳发汗之重剂,实发散肺经火郁之药也。

杏仁利气而能泄肺;石羔寒凉能肃西方金气。

乃泻肺肃肺之剂,非麻黄及大青龙之剂也。

世俗不晓,惑于《活人书》陶节庵之说,但见一味麻黄,即以为汗剂,畏而避之。

不知麻黄汤之制,欲用麻黄以泄荣分之汗,必先以桂枝开卫分之邪,则汗出而邪去矣,所以麻黄不与桂枝同用,止能泄肺邪而不至大汗泄也。

观后页之麻黄定喘汤,皆因之以立法也(《伤寒论集注》)。

清王旭高:麻黄汤治寒喘也;此去桂枝而重用石膏,治热喘也。

按《伤寒论》原文本作“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改作“无汗而喘,大热者”,频属理正辞明。

盖汗出何可更用麻黄,无大热何可更用石膏,其说良是。

然以余阅历,喘病肺气内闭者,往往反自汗出;外无大热,非无热也,热在里也,必有烦渴、舌红见症。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温病祖方,治疗发热咳喘不可错用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温病祖方,治疗发热咳喘不可错用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温病祖方,治疗发热咳喘不可错用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出自《伤寒论》,原条文记载: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此汤主之。

此证:发汗后,反而出现了汗出而喘,说明不是麻黄汤证或者桂枝汤证,而且汗出而喘,说明阳胜于内,热邪迫汗而出,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温病,
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温病,温病在《伤寒论》记载:太阳病,发热而喝,不恶寒者,为温病。

温病与《伤寒论》的伤风病和伤寒病明显的区别就是不恶寒,也不恶风,说直白点就是不怕风,也不怕冷。

而且,温病多一个口渴的症状。

此方由麻黄汤减去桂枝,加上石膏组成,去掉桂枝,发汗开毛孔的的能力减弱,由此麻黄可以治疗咳喘,加石膏清肺胃热,对治内热,阳热于内。

用这个方子的时候一定注意不能有恶寒恶风的症状。

如果有恶寒恶风,应该考虑的是伤风病或者伤寒病,选用麻黄汤等其他方剂。

很多不明医理的人用此方治疗一切发热咳嗽,此乃一知半解,如果是恶寒用此方,会导致患者手脚发凉,扼杀身体阳气。

这里简单说下温病:温病,也叫温热病,《内经》有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而且温病也是伤寒之一,在《难经》记载,伤寒有五种,有伤风,有伤寒,有湿温,有温病,有热病。

此时温病组方,此方构成有二,其一是宣发,麻黄之功效,其二,清热,石膏之功效。

明清的温病学也是依次立方,只是药物温和很多。

例如:《温病条辨》的银翘散,方中荆芥淡豆豉薄荷,牛蒡子发汗解表,连翘、金银花清热。

桑菊饮同理。

#中医##黄帝内经#。

肺炎第一方“麻杏石甘汤”麻黄10克杏仁...

肺炎第一方“麻杏石甘汤”麻黄10克杏仁...

肺炎第一方“麻杏石甘汤”麻黄10克杏仁...
肺炎第一方“麻杏石甘汤”
麻黄10克杏仁10克石膏30克甘草10克。

这个方子的麻黄解表宣肺,打开全身的毛孔,让肺里面的热邪从皮毛出,等于把家里的窗户打开,让闷热的空气散出去。

杏仁加强肺的肃降功能,肺与大肠相表里,把肺里面的热赶到大肠,从大肠出。

然后重用石膏来直接清热,等于给沸腾的锅里加凉水,石膏既可以清热又可以生津,石膏降胃火肺火大肠火,可以同时把身体里的火分别从小便大便出。

然后甘草救津液,扶正,补脾胃。

上述方熬一遍剩一小碗药液,分两顿吃完。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谢谢观看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 汤
【组成与用法】
麻黄四两(9g) 杏仁五十个(9g) 石膏半斤(18g) 炙甘草二两(6g)
水煎服。
【功用】
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表邪入里化热 壅遏于肺 肺失宣降
表邪入里
化热 壅肺
身热不解
咳逆气急
甚则鼻煽
症 状
口渴
有汗或无汗
苔薄白或黄
脉浮而数
配伍特点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 风寒咳喘,痰热壅盛者,非本方所宜。 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肺失宣降:咳逆气急,甚至鼻翼煽动 宣肺与降气结合,以宣为主。 ◆无汗而伴恶寒者,是表邪未解,酌 加解表散邪之品。 风寒咳喘,痰热壅盛者,非本方所宜。
解表与清肺并用,以清为主。 属表证未尽,热邪壅肺者可用本方治疗。
◆有汗为热壅于肺,重用石膏以清热;
◆无汗为热闭于肺,加重麻黄以宣肺;
◆无汗而伴恶寒者,是表邪未解,酌 加解表散邪之品。
.本方证之“汗出”乃肺热盛迫津外泄而 致,而“无汗”者因热闭于肺,毛窍闭 塞而致。均因“肺热”而起,是以有汗, 无汗,均可应用本方清宣肺热也。
石膏与麻黄比例为2:1,临证若“汗出 而喘”者,可加重石膏用量以清肺热; 若“无汗而喘”者,可适当减少石膏的 用量,显示麻黄的开宣肺气,透达毛窍 而祛邪之义,但需体现以“清宣”为主。
肺失宣降 麻黄四两(9g) 属表证未尽,热邪壅肺者可用本方治疗。 解表与清肺并用,以清为主。 热邪熏蒸:身热不解,脉浮数 麻黄四两(9g) 宣肺与降气结合,以宣为主。 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麻疹合并肺炎等
宣肺与降气结合,以宣为主。 石膏与麻黄比例为2:1,临证若“汗出而喘”者,可加重石膏用量以清肺热;

2021新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专业资料

2021新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专业资料

谢谢观看
化热 壅肺
身热不解
咳逆气急
甚则鼻煽
症 状
口渴
有汗或无汗
苔薄白或黄
脉浮而数
证机分析:
热邪熏蒸:身热不解,脉浮数 肺失宣降:咳逆气急,甚至鼻翼煽动 热灼津伤:口渴 热壅于肺,迫津外泄:汗出 热闭于肺,毛窍闭塞:无汗
【解】
麻黄 石膏 (生)
杏仁 炙甘草
宣肺平喘,发汗解表 清泄肺热 降利肺气,止咳喘 益气和中 调和药性
◆有汗为热壅于肺,重用石膏以清热;
◆无汗为热闭于肺,加重麻黄以宣肺;
◆无汗而伴恶寒者,是表邪未解,酌 加解表散邪之品。
.本方证之“汗出”乃肺热盛迫津外泄而 致,而“无汗”者因热闭于肺,毛窍闭 塞而致。均因“肺热”而起,是以有汗, 无汗,均可应用本方清宣肺热也。
石膏与麻黄比例为2:1,临证若“汗出 而喘”者,可加重石膏用量以清肺热; 若“无汗而喘”者,可适当减少石膏的 用量,显示麻黄的开宣肺气,透达毛窍 而祛邪之义,但需体现以“清宣”为主。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 汤
【组成与用法】
麻黄四两(9g) 杏仁五十个(9g) 石膏半斤(18g) 炙甘草二两(6g)
水煎服。
【功用】
麻杏配伍,宣降肺气,增强平喘之力。 宣肺与降气结合,以宣为主。 热壅于肺,迫津外泄:汗出 宣肺与降气结合,以宣为主。 热闭于肺,毛窍闭塞:无汗
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1.本方为治疗表邪未解,邪热壅肺之喘咳
配伍特点
麻石相配,以寒制温, 清泄肺热,宣肺平喘。 麻杏配伍,宣降肺气,增强平喘之力。
配伍特点
解表与清肺并用,以清为主。 宣肺与降气结合,以宣为主。
【临床运用】
1.本方为治疗表邪未解,邪热壅肺之喘咳 的基础方。

芦根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芦根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功用〗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主治〗表邪未解,肺热咳喘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
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方解〗
君:麻黄 ── 辛甘温,宣肺解表而平喘 石膏 ── 辛甘大寒,清泄肺胃之热以生津 两药相配,既能宣肺,又能泄热。
芦根药理作用最新进展
2.2 抗肿瘤作用
晁若瑜对分离纯化得到的命名为R-PolyⅠ、R-PolyⅡ和R-PolyⅢ 的三种多糖进行细胞毒性实验,发现三种多糖均对Hela细胞和B16 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并存在量效关系,最大抑制率分别为76%和81%;
表明芦根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2.3 改善脂代谢
芦根植物形态
• 【产地】
• 全国各地的池沼地、河溪边、湖边、池塘两岸、 砂地、湿地等多有野生。
• 【采收加工】
• 本品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 鲜用或晒干。
【性状鉴别】 鲜芦根 呈长圆柱形,有的 略扁,长短不一,直径1~2cm。 表面黄白色,有光泽,先端尖 形似竹笋,绿色或黄绿色。全 体有节,节间长10~17厘米, 节上有残留的须根及芽痕。质 轻而韧,不易折断。横切面黄 白色,中空,周壁厚约1.5毫 米,可见排列成环的细孔,外 皮疏松,可以剥离。气无,味 甘。
7、芦根兼透散之性。 8、芦根还可用于河豚鱼中毒。单用捣汁,或配生姜、 紫苏叶等,煎水饮。 9、芦根用于胃热呕吐。芦根既能清热和胃止呕,又不 滋腻碍胃,故为治胃热呕哕之要药。轻者单用即可,重者 常配竹茹、生姜、粳米等,以增强清热降逆,和中止呕之 功,方如《千金要方》芦根饮子。
芦根的应用
用量用法 内服:煎汤,15~30g (鲜品60~120g);或鲜 品捣汁。外用:适量,煎 汤洗。

1、麻杏石膏合剂治肺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属肺热喘咳者。

1、麻杏石膏合剂治肺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属肺热喘咳者。

1、麻杏石膏合剂治肺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属肺热喘咳者。

1、麻杏石膏合剂治肺炎麻黄6克,杏仁10克,石膏40克,虎杖15克.银花20克,大青叶15克,柴胡15克,黄芩15克,鱼腥草20克,青蒿15克,贯众15克,草河车12克,地龙10克,僵蚕10克,野菊花15克,甘草6克。

清热解毒,宜肺平喘。

主治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辨症属肺热喘咳者。

2、麻杏石膏汤治肺炎麻黄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生石膏45克,银花15克,连翘15克,荆芥穗10克。

清热解毒,止咳平喘。

主治肺炎。

3、大青叶四季青治肺炎大青叶、四季青、野乔麦根各30克,连翅、金银花各15克,杏仁、枯梗、防风、荆芥各9克。

肺炎。

4、清暑益气汤治肺炎鲜荷叶30克,鲜西瓜翠衣60克,竹叶、石斛、麦冬、知母各12克,银花、连翘各15克,黄芩、芦根各15克,炙枇杷叶24克,人参60克(或红参9~12克),甘草6克。

清热解毒,滋阴润燥。

主治肺炎。

5、苇茎汤治肺炎鲜苇茎、生薏苡仁、鱼腥草各30克,冬瓜仁15克,桃仁、黄芩各9克,桔醒、甘草各4.5克。

清热解毒,排脓泻热。

主治大叶性肺炎。

6、鱼腥草丹参治肺炎鱼腥草、金银花、侧柏叶各30克,丹参30~60克,三七10克,黄芩、连翘各15克,生石膏60~300克,浙贝、杏仁、北五味子、甘草、大黄各10~15克。

润热解毒,活血化瘀。

主治大叶性肺炎。

7、银花连翘治肺炎银花24克,连翘、黄芩各15克,七叶一枝花、大力子各12克,杏仁9克,生石膏、虎杖根、野荞麦根、鲜芦根各30克,麻黄4.5克,生甘草6克。

大叶性肺炎。

8、板蓝根鱼腥草治肺炎板蓝根、鱼腥草各20克,马兰草、淡竹叶各15克,生甘草10克。

大叶性肺炎。

9、虎杖鱼腥草治肺炎虎杖60克,鱼腥草、大青叶名30克,瓜萎仁15克。

大叶性肺炎。

10、金银花茜草根治肺炎金银花、大青叶、鱼胆草、生石膏(先煎)、茜草根各30克,黄芩、赤芍各15克,板蓝根、白茅根各lO0克,麻黄、桃仁各6克,杏仁、川贝(分冲)、郁金、生大黄、生甘草各10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心的药店店主慢悠悠地对穷人说:“要退烧,就得吃羚羊角,离了羚 羊角,发烧退不了。”穷人急忙问道:“那羚羊角需要多少钱?”刀黑 心说“退烧需要五分羚羊角,名贵药材,一分一两,五分五两银子。” 穷人哪里有这么多银子,便向刀黑心哀求能不能少要点钱。刀黑心把脸 一沉说:“穷鬼,买不起药就别来,我还不想卖给你呢!”穷人听了非 常气愤,但又没有办法,无奈之下只有忍气吞声走出药店。穷人刚一迈 出药店店门,就碰见了一个叫花子。叫花子同情地对穷人说:“退烧不 一定要吃羚羊角不可,我教给你个法儿,不花一分钱,就可以退孩子的 烧。”穷人听了非常感激,急忙问道:“好师傅,什么法儿?”叫花子 说:“你赶快到池塘边挖些芦根,用水洗净后,给孩子煎成汤药喝,烧 就自然退了,”穷人听了连忙到村外池塘边上挖了些鲜芦根,用水洗去 根上的泥沙,切成半寸长,煎成汤给孩子灌下去。果然,三剂过后,孩 子烧退病愈。从此以后,村里的人都知道芦根能解大热,是一种退烧药, 谁家有发高烧的病人,便去挖些芦根,再也不去药店求那个刀黑心了, 芦根功效
芦根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的功效, 主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 淋涩痛。
芦根的应用
1、芦根清中兼透风热,治风热咳嗽可用,常配桑叶、 菊花、桔梗等药,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如《温 病条辨》桑菊饮。 2、芦根用于热病烦渴。 3、鲜用药力更强。 4、芦根用于热淋涩痛。
7、芦根兼透散之性。 8、芦根还可用于河豚鱼中毒。单用捣汁,或配生姜、 紫苏叶等,煎水饮。 9、芦根用于胃热呕吐。芦根既能清热和胃止呕,又不 滋腻碍胃,故为治胃热呕哕之要药。轻者单用即可,重者 常配竹茹、生姜、粳米等,以增强清热降逆,和中止呕之 功,方如《千金要方》芦根饮子。
芦根的应用
用量用法 内服:煎汤,15~30g (鲜品60~120g);或鲜 品捣汁。外用:适量,煎 汤洗。
芦根的应用
5、小儿麻疹初期疹出不畅,可以芦根配薄荷、蝉衣,疏 风清热,宣毒透疹。
6、芦根用于肺热咳嗽,肺痈吐脓。芦根清泄肺热,兼 能利尿,可导热毒从小便出,故可治肺热咳嗽痰稠及肺痈 咳吐脓血,治前者,常配桑白皮、黄芩、贝母等药,以清 热化痰止咳;治后者,常配桔梗、鱼腥草、生苡仁、金银 花等药,以清肺排脓,解毒疗痈。
鲜芦根
干芦根 呈压扁的长圆柱形。 表面有光泽,黄白 色,节部较硬,显 红黄色,节间有纵 皱纹。质轻而柔韧, 不易折断,气无, 味微甘。 均以条粗壮、黄白 色、有光泽、无须 根、质嫩者为佳 。
干芦根
芦根的民间传说
相传从前有一户姓田的穷人,有一年在秋冬之交,由于孩子受了风 寒,烧得满面通红,昏睡不起,穷人急忙去镇 上的药铺买药。外号叫刀
芦根的鉴别
【植物形态特征】 芦苇,多年生高大草本,具有匍匐状地下茎,粗壮,横 走,节间中空,每节上具芽。茎高2~5米,节下通常具 白粉。叶2列式排列,具叶鞘;叶鞘抱茎无毛或具细毛; 叶灰绿色或蓝绿色,较宽,线状披针形,长30~60厘米, 宽2~5厘米,粗糙,先端渐尖;叶舌长1~2毫米,成一 轮毛状。圆锥花序大形,顶生,直立,有时稍弯曲,长 15~25厘米,有时或更长;小穗长9~12毫米,暗紫色 或褐紫色,稀淡黄色;颖披针形,内颖比外颖长约1倍; 第1花通常为雄性,其外稃长8~15毫米,内稃长3~4毫 米,脊上粗糙;第2外稃长9~16毫米,先端长渐尖,基 盘具长6~12毫米之柔毛两性花具雄蕊3,雌蕊1,花柱2, 柱头羽状。颖果,椭圆形至长圆形,与内外稃分离。花 期9~10月。
芦根植物形态
? 【产地】
? 全国各地的池沼地、河溪边、湖边、池塘两岸、 砂地、湿地等多有野生。
? 【采收加工】
? 本品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 鲜用或晒干。
【性状鉴别】 鲜芦根 呈长圆柱形,有的 略扁,长短不一,直径1~2cm。 表面黄白色,有光泽,先端尖 形似竹笋,绿色或黄绿色。全 体有节,节间长10~17厘米, 节上有残留的须根及芽痕。质 轻而韧,不易折断。横切面黄 白色,中空,周壁厚约1.5毫 米,可见排列成环的细孔,外 皮疏松,可以剥离。气无,味 甘。
2015年8月11日学习课题 一、中药芦根的鉴别、功效、应用、
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 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组成、
用法、功用、主治。
芦根的鉴别
? 【来源】
?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新鲜或干燥根茎。全年 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殁膜状叶,鲜用 或晒干。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忌服芦根。
芦根的化学成分
根茎含多量的维生素 B1、B2、C以及蛋白质 5%,脂肪 1%,碳水化合物 51%,天冬酰胺 0.1%。又含氨基酸, 脂肪酸,甾醇,生育酚,多元酚如咖啡酸和龙胆酸。 还含2,5-二甲氧基 -对-苯醌,对 -羟基苯甲醛,丁 香醛,松柏醛,香草酸,阿魏酸,对 -香豆酸及二氧 杂环已烷木质素。后者的氧化降解产物为苯丙烷的 愈创木酚基,丁香酚基和 4-羟基苯基的衍生物。另 含薏苡素,小麦黄素,β -香树脂醇,蒲公英赛醇, 蒲公英寒酮和由阿拉伯糖,木糖和葡萄糖按摩尔比 10:19:94所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20000的多糖。 又含游离的脯氨酸和三甲铵乙内酯类化合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