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贵州省黔南州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测试卷含答案

贵州省黔南州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测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二 历史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1。

下面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意思。

这位思想家可归类为( )A 。

儒家B 。

法家 C.道家 D.墨家2.有人认为明太祖朱元璋对《孟子》特别反感,认为孟子有些话“非臣子所言"“使此老在今,宁得免乎?"这主要是针对孟子所主张的( )A 。

仁政学说B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性善论 D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

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

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A.“天人感应”学说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C 。

“大一统"的主张D 。

“三纲五常”学说4。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 。

格物致知B 。

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5.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

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 。

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6.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下列哪些文化现象能佐证上述观点( )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③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④7。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

5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亦称为“相礼之儒".春秋时期,孔子赋予“儒”新的含义。

其目的是()A.巩固专制统治 B.和谐人际关系 C.维护社会秩序 D.确立儒学独尊2.《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的总称。

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原因在于其()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B.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C.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 D.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3.西周孝的对象为祖先考妣(不包括健在的人),孝的形式是祭祀,以不断强化祖先权威和同出一祖意识,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

至春秋,孔子倡导的孝的基本形式是侍奉父母,将孝下移至庶人,为人子者都是孝的主体。

这种变化反映出( )A.父权挣脱宗权 B.宗法观念淡漠 C.礼乐制度瓦解 D.小农经济确立4.读图,序号和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A.①采取了焚诗书控制思想的措施B.②发现了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C.③诞生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D.④创作了我国最早的抒情长诗《离骚》5.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 )A.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 B.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C.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 D.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6.韩非子曾对法的特点有个精辟概括:法固、法显、法一;《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48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 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为人负有“仁民爱物”、善待自然的伦理义务。

这些观念A. 专注于保护生态环境B. 属于农耕经济的产物C. 受到天人感应说影响D. 强化了神权政治体制【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道家和儒家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而这些理念的出现则植根于农业生产需要掌握自然规律,故是农耕经济的产物,B项正确。

题干强调道家和儒家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而不是专注于保护生态环境,排除A。

天人感应思想是董仲舒提出的,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

题干强调道家和儒家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而不是借天强化了神权政治体制,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2. 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

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

这说明A. 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B. 不同学派的思想出现融合与趋同C. 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 思想的吸收与融合成为发展趋势【答案】D........................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3. 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其进步作用在于它A. 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B. 使儒家思想得以发展完善C. 一定程度上抑制暴政,巩固中央集权D. 解除了各诸侯王国割据势力对中央的威胁【答案】C【解析】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其主要作用在于为封建统治的统治制造合理的法理依据,便于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其天谴论一定程度上抑制暴政,答案选C。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下图推断,西周( )A.通过封国实现权力高度集中B.封国多集中在政治中心东部C.血缘是所有封国的立国基础D.同姓封国都分布在富庶地区2.汉语中,对父亲的兄、弟有伯、叔等不同的称谓。

这与英语中将自己父母的兄、弟统称为“uncle完全不同。

可见,这些汉语称谓语体现出( )A.明亲疏的家族追求B.辨等级的阶级理论C.重家庭的人伦观念D.别长幼的宗法意识3.史料记载,汉初御史、丞相史监察,察无专区、责任不明;汉武帝时期创立的刺史制度分为十三部州,每刺史察一州,监察对象除“强宗豪右”外,对朝廷在地方上的命官仅限于郡国二千石。

这一变化体现出( )A.汉代监察体系逐渐趋于完善 B.王国问题依然客观存在C.地方命官完全受控于刺史 D.有效地加强了君主专制4.关于秦朝设郡的情况,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根据以上史料能够推定的是( )A.秦朝设郡数目不一B.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C.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合D.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5.清朝军机处最初设置了三位大臣,即怡亲王允祥、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后来逐渐增加,最多时达十一人。

他们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各自办理皇帝交办的机要事务。

这反映了清朝( )A.中枢机构职责不断健全 B.分化事权以获集权C.大力构建权力制衡机制 D.封建制度由盛转衰6.北宋时期,政府在科举考试时实施了一些如别头试(将与考官有亲属关系的考生与常规考生分开考试,其阅卷、命题自成一体)、糊名法(指将考试考生的试卷上姓名、籍贯、年龄等信息密封起来)等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

这些措施意在说明( )A.政府加大对考官的管理 B.科举制已经走向了完善C.根本上杜绝了考试作弊 D.政府注重选拔人才质量7.唐代谏官,多由门下省长官选取有学问、有气节的人充任,他们随从在宰相身旁,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多由谏官来讲。

2017-2018高二历史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2018高二历史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2018高二历史上期末试卷及答案期末考试快到,想抱佛脚,还在为找不到高二历史试题联系而烦恼?找到了却没答案?下面由店铺给你带来关于2017-2018高二历史上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2017-2018高二历史上期末试卷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48分)1、“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

此司法原则( )A.确保了明代司法的公正B.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C.损害了明代法律的权威D.体现了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2、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

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

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3、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他( )A.强调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B.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C.意识到郡县制改革的迫切性D.利用盛衰论谴告统治者4、武则天执政时,不经三省长官而自行任命官员,被当时的宰相刘祎之批评:“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凤阁鸾台”指的是( )A.尚书省与中书省B.中书省与门下省C.门下省与尚书省D.尚书省与吏部5、唐代以前,官舍(官员及其眷属住宿、生活之地)通常位于官署之内,官员一旦卸任或调离岗位,则要搬出官舍。

唐代官员住房形式日渐多样化,以租赁或借居为主,官舍与官署逐渐分离。

这一变化表明唐代( )A.官僚制度逐渐完善B.特权观念日益淡化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D.城市功能趋于丰富6、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

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必修)试题(附答案)

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必修)试题(附答案)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学测)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研究中国商朝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下列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A.甲骨文中“蚕”、“桑”、“丝”等文字B.电视剧《武王伐纣》中演员的丝绸服饰C.小说《封神演义》中关于丝织品的描写D.人教版历史必修2记载:“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2.有一族谱记载: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日众,不少人依旧“壮则服贾,老则归田”。

这说明A、社会风气日益恶化B、经世致用思想受重视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重本抑末观念占主导3.下列有关明代“朝贡贸易”的表述准确的是A.朝贡贸易展示了天朝威仪B.朝贡国可自由来华贸易C.各朝贡国贡期一致D.政府在朝贡贸易中获利甚多4.明万历《同安府志·物产》记载,福建同安县“往时市肆绸缎纱罗绝少,今則苏缎、潞绸、杭货、福机行市,无所不有者”。

由此可知,当时A.长途贩运比较发达B.同安县是福建商贸中心C.福建丝织业发展快D.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5.《房龙地理》记载:“大西洋宽广深邃,多雨而盐度很高,但是经过了人的探索才成为今天的样子——新旧世界之间的桥梁,东西贸易的高速通道。

”材料中“人的探索”产生的影响有①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体②推动世界性贸易的发展③冲击了西欧神学理论④西方殖民扩张就此开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②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抢掠了大量劳动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184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约2700英里的铁路议案,相当于此前所有年份的总和。

1846年有272个关于成立铁路公司的议案在议会被讨论,被认为是“铁路狂热”年代的顶峰。

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3)

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3)

2017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2018.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第Ⅰ卷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1.孔子曾说:“为国以礼”。

在古代社会,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不仅是对祖先的庙祭,还是对天地诸神的社祭。

材料反映孔庙“祭祀之礼”的主要作用是A.礼仪教化与政治分离B.凸显宗族、亲族关系C.以礼制巩固国家制度D.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2.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C.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认为自然是不可以认识的3.鉴于经书辗转抄写,错误很多,东汉熹平年间,汉灵帝命人写定《诗》《书》《论语》等七部经典。

经典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成,刻成46方石碑,立于太学,以便学人校对是正,被称为“熹平石经”。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儒家经典在焚书坑儒后大多遗失损毁B.我国古代书画艺术开始进人自觉阶段C.朝廷注重儒家经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D.标志着儒学成为官方推崇的正统思想4.王阳明提出“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府它深?”等主张。

据此可知,王阳明A.主张格物致知B.反对“天人合一”C.关注人的主体地位D.主张克服私欲5.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雅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雅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第I卷时;必须使用2错误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编号。

3.回答第II卷试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内。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

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灭,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A. 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B. 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C. 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D. 本质上都赞成天人感应【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论语》重视礼和仁,这不能说明顺天有为的主张,故A错误;孔子和老子都处于春秋时期,故B错误;《论语》重视礼和仁,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这反映出儒家和道家不同的人生追求,故C正确;材料也无法体现两者本质上都赞成天人感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全面获取材料信息,抓住孔子和老子主张的不同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 先秦时期,重农抑商是法家的主张;汉代以后,随着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这一思想才逐步融入儒家思想之中。

这一变化表明A. 儒家力图适应政治需要B. 商人势力威胁汉代的政治统治C. 农民社会地位得到提升D. 法家思想逐步成为儒学的内核【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了儒家也是吸收其他家的思想以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是不符合史实的,自身就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排除;在汉代农民的地位是很低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只是吸收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不会成为儒学的内核,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

对下面烟标上的信息进行延伸解读无误的一项是A。

“孔府”指仁政思想创始人孔子后裔的府第B。

唐太宗尊称孔子为“宣父”“亚圣”C.“圣人之家"所在地在春秋末期属于鲁国D.孔子思想几千年来一直是主流思想2。

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A.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B.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C.一贯强调积极人世和社会责任担当之精神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3.儒家在哲学的深度上不及道家,在法理的明确上不如法家,在人类平等相爱的理想上不如墨家,但它却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文化的主流。

这主要是因为儒家A.以仁与礼为核心推动了国家的统一B.以私人讲学的方式培养了众多信徒C.主张以德治国始终受到统治者重视D.不断发展完善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4。

《吕氏春秋》指出:“听群众之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

何以知其然也?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孙膑贵势……”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A.认为国君应听取民众建议治国B.全面解释了春秋各流派的主张C.看到了各学术流派的思想特点D.高度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先进性5.清初学者颜元对当时某一现象评论道:“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

"由此可以推断()A.程朱理学不受重视B.空谈心性的理学受到批判C.妇女教育受到重视D.儒者忠君报国值得称道6..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入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

这表明A.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B.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C.“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D.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7.“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社会呈现的著名特色,秦汉时期形成,包括了地理一统、制度一统、经济一统、文化一统、思想一统.作为对古代中国“一统”思想基础的表述准确的A.外儒内法、济之以道B.罢黜百家,表彰六经C.礼法并用,君舟民水D.礼乐文明、仁人志士8.2008年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鸟巢盛装开幕,下图是开幕式表演中的一个画面,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最早的A.建筑技术B.造纸术C.书法艺术D.活字印刷术9。

2017-2018学年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孝感高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祝考试顺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 与“欧洲中世纪农民耕田图”图中形似的农具出现在中国的()A.东周B.西汉C.唐朝D.明朝2.1565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从马尼拉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

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

这条丝路的形成,直接受益于()A.迪亚士的远航B.达伽马的远航C.哥伦布的远航D.麦哲伦的远航3.三角航程持续了数百年,虽然其间充斥着奴隶贸易的血腥,但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表现为()A.有利于三大洲的商品流通和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B.使欧洲的剩余资本得以大量输出C.刺激了欧洲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畸形发展D.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贸易4.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A.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洋务运动之后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5.“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总理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

这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路线通俗的注解()A.“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B.“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6.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

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着灯”。

这一变化缘自()A.产品分配的方式发生变化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C.农村政权管理形式的改变D.农业合作化运动向纵深发展7.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

最新版本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最新版本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汽车区六中高二年级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试卷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1.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涂卡。

2.考试完毕交答题卡。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B.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的统一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发展与交流D.文化发展呈现出趋同的特点2.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

其主张体现了( ) A.进步史观 B.天命史观C.循环史观 D.英雄史观3.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

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30余次,而唐代则达到130多次。

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

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A.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B.推动科举制发展C.稳定封建统治秩序D.宣扬“天人感应”理论4.下面为汉代教育结构图。

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最有效的信息是( )A.汉代的儒学教育逐渐下移B.儒学已经垄断了学校教育C.封建教育系统已大体形成D.太学可统领地方各级学校5.“士子外用儒术以处世,而内修禅学以修身,宋代这种修禅之风在士大夫中流传日盛。

”这表明( )A.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儒学发展一度出现困境C.三教在互补中呈现融合D.儒学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6.王阳明曾颇有感触地说:“功利之说,日浸以盛,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外冠裳而内禽兽,而犹或白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

如是而欲挽而复之三代,呜呼其难哉!”为此,他提出( )A.“心外无理”B.“致良知”C.“知行合一”D.“工商皆本”7.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提出“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处,以虚静而统天下,则不恃贵戚旧臣以夹辅”,“以法相裁,以义相制……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其裁”。

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江苏省射阳县盘湾中学、陈洋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75分钟分值:120分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A.亚历山大二世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B.改革实际由资产阶级借助沙皇的权威而展开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改革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俄国得以确立2.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基本方式是()A.大量倾销工业品和资本输出B.开设银行和迫使清政府借款C.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其他税收D.投资修筑和经营中国的铁路4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经历了缓慢而谨慎的酝酿过程,其主要原因是()①改革必然触动封建地主利益,阻力非常大②大力发展资本主义③害怕引起人民大规模暴动④为了维护封建地主利益A.①②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④5.俄国激进派代表人物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基本主张是()A.继续保留农奴制B.对农奴制进行平缓的改革C.主张让农奴向地主赎买份地D.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奴自由和土地6.沙皇政府1649年通过的《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1646~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

这一规定:()①反映了农民被奴役的程度日益加深②说明了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③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④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最后确立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百日维新的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A.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B.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C.取消重叠机构,裁汰冗员D.裁撤绿营,编练新式陆军8.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

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A.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C.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D.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2、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①《清明上河图》②程朱理学③元曲④小说⑤汉赋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3、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这种见解,避免了用“外因”来解释中国历史及其所暗含的中国仅仅是“作回应”的思想陷阱。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据此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中国应付挑战的主动奋斗开始于洋务运动B.西方侵略促进中国民族的觉醒C.中国近代的反应是由于西方侵略引起的D.近代中国摆脱了儒家思想影响4、史学家在评论某位科学家时说,“(他)已经向人们展示了理性的强大力量,那么已获启蒙的人即可循此途径依靠理性来发现所有的人类制度都应遵循的自然规律”。

这位科学家应该是A.伽利略B.普朗克C.牛顿D.爱因斯坦5、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这一思想家是A.孔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6、教育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育指导思想往往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下列教育指导思想中,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是A.“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D.“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7、15世纪之前的欧洲,肖像画是国王、教皇、圣人和其他社会体系中高高在上的那些大人物的专享。

到了15世纪,人们喜欢将家庭成员的肖像挂在家中展示。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追求生活上的自我满足B.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C.科技发展导致绘画水平提升D.宗教改革开阔了视野8、瑞士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曾说,“一个奇怪的事实是:这个新文化的某些最热心的提倡者是最虔诚地敬上帝的人乃至是禁欲主义者……所有这些倾向的结果就是:佛罗伦萨的柏拉图学院有意识地以调和古代精神和基督教精神作为它的目标,这是那个时代的人文主义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绿洲。

”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A.主张信仰得救,倡导王权至上B.追求民主法治,反对禁欲苦行C.体现新旧交融,彰显人性价值D.抨击君主专制,提倡信仰自由9、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他的民权思想,能与黄宗羲等人的反思相应,民生的主张也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平均主义相应。

民族主义的诉求,则触动当时全民悲愤的心弦。

”材料中“他”是指A.顾炎武B.王夫之C.林则徐D.孙中山10、下图是1917-1921年《每周评论》与《新青年》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出的推论是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B.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C.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D.《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11、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过程中的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其中影响最大的举措是A.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D.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12、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包括一系列的理论与观点,毛泽东提出下列理论或观点的先后顺序是①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② 提出农民问题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③ 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④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A.①③②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13、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D.科举、士农工商等级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导致现代科技未能形成14、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

”这番话表明孙中山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B.明确要求反对帝国主义C.明确提出了新三民主义D.特别重视民生主义15、民国前期,有人曾与报人王新命谈论选女婿的标准,要求“三十岁以下,又成名又成业者,且非军人”。

王回答说:“在科举已废的今天,三十岁以下能够成名成业的非军人,实不可多得。

这反映出A.科举废除导致青年入仕无门B.战乱催生国人尚武精神C.时代进步推动婚姻观念剧变D.国家震荡致使社会权势转移16、早期维新思想认为:“欲张国势……莫要于设议院。

”“能通上下之情,则地有余地,民有余力,闾闾自饶,盖藏库无虞匮乏矣。

”“所冀中国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西之良法,体察民情,博采众议。

”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学习西方议会制度②将近代西方制度与中国传统制度相结合③提出了制定宪法的要求④通过改革政治体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7、伏尔泰在给他的一个反对者的信中写道:“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

”这句话主要是强调了A.人身自由B.言论自由C.信仰自由D.财产自由18、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知识。

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

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A.进化论B.万有引力定律C.量子论D.相对论19、近代史上的北大开民主风气之先,人才荟萃,其中尤以属兔的三名教授闻名中外。

俗称“老中小三只兔子”:大兔子是蔡元培,中兔子是陈独秀,小兔子是胡适。

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有误的是A.大兔子: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采取“兼容并包”方针,使北大学风焕然一新B.中兔子: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最早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C.小兔子:提倡白话文,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由此开始D.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成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20、19世纪中期,欧洲某个出版社想出版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

为吸引读者,出版社想请一位画家为小说配一些插图,插图的风格要与小说风格一致。

以下哪位画家可能入选?A.德拉克洛瓦B.米勒C.塞尚D.毕加索21、曾有一项关于“如果离开互联网”的调查显示,有35.8%的人认为自己将“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而聊天、看新闻、查询搜索资料、玩游戏、收邮件、上微信是网民主要的网络活动。

离开网络的日子已不可想象了,上述材料反映了现代信息技术A.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B.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C.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D.没有任何影响22、楷书显示了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的特点。

下列书法家中不属于这方面的大家的是A.颜真卿B.欧阳询C.怀素D.柳公权23、1690年后许多欧洲严肃的思想家认为上帝是神秘的造钟人,在混沌初开时,建造了一个完美的时钟,然后就让它按照预定的规则自由运转。

这种主张A.受到牛顿力学体系影响B.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观念C.颠覆了上帝造人的学说D.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24、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写道:今之称西人者,曰彼善会计而已,又曰彼擅机巧而已。

……而非命脉之所在。

其命脉云何?苟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

斯二者,与中国理道初无异也。

顾彼行之而常通,吾行之而常病者,则自由不自由异耳。

这一论述主要是A.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B.抨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指出西方国家富强的根本D.关注东西方文化差异二、材料题(共52分)25、(2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不管城邦大小,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是由本性和法律统治的。

本性是没有秩序因人而异的,而法律却是共同一致的,对所有人都是适用的。

为什么全体公民要参加公民大会?为什么人们要立法庭?原因就是法律,人人都要服从法律,如果抛弃了法律,每个人都为所欲为,不仅政制遭到破坏,人们的生活也会降低到野蛮的水平。

——(古希腊)《德谟斯提尼演讲集》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戴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材料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请回答:1.材料一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联系必修1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出现的政治背景。

(4分)2.完整地概述材料二表达的思想。

根据材料二的思想推断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背景。

(4分)3.材料三表达了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其核心思想是什么?材料四是材料三的思想主张的继续和延伸,为什么?(3分)4.指出材料三和材料四所表达的政治主张的积极影响,并且举必修1所学的史实来佐证。

(3分)5.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三各侧重于什么?在提高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质量问题上,从古希腊时代到18世纪的思想家寻找了一个共同的武器,它是什么?(6分)6.从材料一到材料四的思想是否违背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为什么?(3分)26、(1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