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理(含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
期期末考试试卷理(含解析)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内部文件,版权追溯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长安一中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 分)
1. 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子曰:“夫
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孔子的山水观是
A. 有智慧的人才能懂得欣赏山水
B. 重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C. 自然界中的山水都是有灵性的
D. 将山水赋予德行重视教化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孔子对于”乐水”的原因进行了解析因为水的特质符合“德”和“仁”,故由此推断,因为水符合孔子眼中的儒家精神所以喜欢,为此D选项正确;A选项表述太绝对,
而且没有解释智者喜欢山水的原因,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错误;B 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材料的主旨强调的是山水背后的人文精神,而B选项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故错误;
C选项,材料中的孔子赋予了山水儒家的精神,而非强调山水本身的灵性,故错误。
2. 范文澜《中国通史》载“秦始皇焚民间藏书,坑孟派儒生,只许士人学秦朝的法律制度,以吏为师。皇宫中却藏有大量图书,朝廷上仍有博士官和儒生(如张苍、叔孙通、伏胜等)或传经或议论政事。”作者认为秦始皇
A. 焚书坑儒只是针对儒家
B. 采取多种措施维护统治
C. 依旧借助儒家治理国家
D. 积极推行法制,依法治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秦始皇焚民间藏书”“只许士人学秦朝的法律制度,以吏为师”“皇宫中却藏有大量图书,朝廷上仍有博士官和儒生(如张苍、叔孙通、伏胜等)或传经或议论政事” 可知,秦始皇并非完全废止儒家思想,只用法家一种思想治国,体现秦始皇采取多种措施维护统治,故B正确;根据“只许士人学秦朝的法律制度,以吏为师”可知,焚书坑儒不是只
2019-2020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持该观点的诸子百家学派应该是()
A.墨家B.法家C.道家D.儒家
2.(3分)《吕氏春秋》记载:“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下列措施中顺应材料所述情况的是()
①“相地而衰征”
②“为田开阡陌封疆”
③“选贤任能”
④“尽地力”“废沟洫”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3分)《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
A.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4.(3分)下列变法措施与文献史料的记载对应正确的是()
变法措施文献记载
A李悝变法:制定《法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
者,举以为收孥。”
B商鞅变法:奖励耕织,重农
抑商“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
大小。”
C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之禄。”
D王安石变法:方田均税法“县委令、佐分地计量……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
以定税则。”
A.A B.B C.C D.D
5.(3分)中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成就斐然。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9.1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93年出土的《唐虞之道》竹简,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物,文章赞颂“禅而不传”的“唐虞之道”,着重叙述舜知命修身及其仁、义、孝、悌的品德,主张“爱亲尊贤”。据此可知,《唐虞之道》
A. 深受“三纲五常”影响
B. 适应了后世统治者需求
C. 代表新兴地主阶层利益
D. 与儒家思想有共通之处
【答案】D
【解析】
【详解】文章着重叙述舜知命修身及其仁、义、孝、悌的品德,主张“爱亲尊贤”,结合所学儒家思想提倡仁、义、孝、悌,可知《唐虞之道》与儒家思想有共通之处,故D正确;西汉董仲舒提出三纲无常,A时间不符合先秦,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唐虞之道》符合后世统治者需求,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唐虞之道》代表新兴地主阶层利益,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知命修身及其仁、义、孝、悌的品德”“爱亲尊贤”,联系所学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解答。
2.“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这说明孟子
A. 强调人格精神
B. 提出了性善学说
C. 主张民贵君轻
D. 深化了对纲常的认识
【答案】A
【解析】
【详解】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说明孟子重视“义”和“气”,“义”是正义,“气”特指一种精神气概、心理素质,是由强烈的道德所生发出的精神力量,可知孟子强调人格精神,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孟子的性善学说,排除B;材料信息与民贵君轻无关,排除C;材料信息也没有涉及对纲常的认识,排除D。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相传,周公作论六乐;《乐记》云:“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由此可见,周公制乐的主要意图在于( )
A.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B.严格贵族之间的等级秩序
C.调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D.规范贵族之间的权力分配
2.《史记》记载,禹死前禅位给伯益,后来伯益将天下让给了启。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却记载,启在禹死后立即讨伐伯益,夺取了天下。上述记载表明 ( )
A.对先秦史的研究应更注重实物史料
B.成书于西汉的《史记》叙述更加客观
C.两书相互印证更为接近历史的真相
D.明辨史料的可信度是研究历史的前提
3.管仲说:“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这实际上反映了春秋时期( )
A.深刻反思了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 B.认识到统一军事指挥权的重要性
C.国家要掌握全国的财政大权 D.意识到建立中央集权制的重要性
4. 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说:“官僚政治是一种特权政治,在特权政治下的政治权力,不是被运用来表达人们的意志,图谋人民的利益,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于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他认为官僚政治的本质是( )
浙江省诸暨市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浙江省诸暨市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关于一战爆发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有人认为是民族主义泛滥而造成,而主流的观点认为是经济竞争和争夺殖民地的结果。1914年以前,这种“经济竞争”和“争夺殖民地”最激烈的国家是
A. 英国和美国________
B. 英国和法国________
C. 法国和德国________
D. 英国
和德国
2. 20世纪前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与其他国家相抗衡,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积极
寻找同盟以壮大自己的力量。下列属于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
A. 德奥缔结同盟条约________
B. 英法签订协约
C. 法俄缔结军事协定________
D. 英俄签订协约
3. 一战中,德国军事当局认为“唯有用恐怖的方法,才能恫吓像法国人那样堕落的民族”。企图用飞机、飞艇、毒气弹等残酷的手段迫使法国投降的战役是
A. 马恩河战役________
B. 索姆河战役________
C. 凡尔登战役________
D. 日德
兰海战
4. 1917年4月,美国参议院以82票对6票,众议院以373票对50票,通过了参战案。美国参战的理由是
A. 美国商船遭受到重大损失________
B. 支持英法等国的反侵略行为
C. 制止侵害人类安全的罪行________
D. 维护欧洲各地区的民主制度
5. 《全球通史》中对一个条约描述如下:“……放弃了芬兰、乌克兰和高加索部分地区,这使它不仅放弃了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省,割让包括6200万人口和125万平方千米的
广西桂林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广西桂林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
(考试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
至6页。请在规定的答题卡上做答,否则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古代某政治家曾说“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罚必行,罚必当” 。
据此,该政治家最可能属于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都把主要精力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变法改革,以至于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落后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方面”。这种“滞后”状况
A.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C.说明各国加强了思想专制 D.表明各国不重视思想建设
3.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这说明A.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B.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C.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不同学派的思想出现融合与趋同4.胡适在评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时说:“挂着儒家的招牌,其实是禅宗、道教、儒教的混合产品。”据此可知,胡适评论的是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 C.宋代理学 D.清代儒学5.基于对当时中外形势的分析,曾国藩说:“中国目前之力,断难遽起兵端”,“而非像道光庚子年间的朝和夕战,无一定之至计,反致外患更深,
2019-2020学年北京市北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
史试卷
本试卷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孔子讲“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礼”“义”的主要目的是
A. 构建平等社会
B. 强化中央集权
C. 规范社会秩序
D. 缓和诸侯纷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先秦儒家宣扬礼义是强调人们按照自己所属的社会地位来行使自己的权利,意在规范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孔子代表春秋晚期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孟子和荀子代表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与平等社会无关,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是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确立的,先秦谈不上“强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出现缓和诸侯纷争的意思,故D项错误。
【点睛】“先秦儒家”是解题的关键。
2.《全球通史》记述战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 道家
B. 墨家
C. 法家
D. 儒家【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学派反对贵族特权,主张重农抑商,认为商人和学者可有可无,C项正确;战国时期的道家、墨家和儒家都不主张重农抑商,ABD三项错误。
3.“以他为首的经学家完成了汉代社会伦理的整合,为汉代的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上的支
持,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范围的伦理信仰。”这位思想家的著作是A. 《论语》 B. 《春秋繁露》 C. 《四书章句集注》 D. 《明夷待访录》
鸡西市惊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荀子认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由此可见,荀子认为礼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规范统治秩序B.创建中央集权制度
C.借助权术治国D.实现人际关系和谐
【答案】A
【解析】
【详解】《红楼梦》叙述了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从繁荣走向衰败的故事,展现了一个干疮百孔、摇摇欲坠的封建社会,深刻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伦理关系,控诉了封建主义的残酷无情和灭绝人性,被认为是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A项符合题意;《水浒传》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与材料不符,B不符合题意;《西游记》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猪悟能、沙僧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堪称神魔小说的典范,与材料不符,C不符合题意;《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军事的复杂矛盾和斗争,与材料不符, D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从表格来看,明显儒家思想的支派比其他派别的支派多,作品篇数也比其他派别多,儒学地位明显提高,故选A;“百家争鸣”在秦朝时已经结束,秦朝“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故B项错误;雕版印刷术出现于唐朝,故C项错误;科举制出现于隋朝,故D项错误。
高二历史 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提出了“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一观点?
A. 马克思
B. 列宁
C. 托洛斯基
D. 斯大林
答案:A
2. 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A. 法军登陆约克城
B. 法国巴士底狱被攻占
C. 路易十六被推翻
D. 莫尔斯古镇战役
答案:B
3. 以下哪个国家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A. 英国
B. 德国
C. 俄国
D. 美国
答案:D
4.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二战的爆发?
A. 德国入侵波兰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苏联发动“克什米尔运动”
D. 意大利佛罗伦萨战役
答案:A
5. 以下哪位领导人被誉为现代中国的缔造者?
A. 孙中山
B. 毛泽东
C. 邓小平
D. 习近平
答案:B
二、论述题
请根据你对历史的理解和研究,回答以下问题:
1. 法国大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革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首先,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典范。其次,法国大革命倡导了人权和平等的概念,为后来的民主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再次,法国大革命对全球范围内的国家、政治和社会产生了连锁反应,激发了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最后,法国大革命对整个欧洲产生了巨大冲击,加速了欧洲的现代化进程,并为资本主义的崛起提供了条件。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具毁灭性的一次战争,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战后根据盟国决定,欧洲的政治和经济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崛起了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形成了冷战格局。其次,二战后联合国成立,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战后世界各国开始进行脱殖民地、独立自主的民族运动,加速了殖民体系的崩溃。最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秩序重新调整,一系列国际组织和条约应运而生,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保障。
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上期终质量评估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上期终质量评估历史试卷
【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合著的《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文明在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严实的外层包裹:“北方—戈壁、亚寒带原始森林围护,西北—沙漠、盐原、雪山橫亘,西南—高原壁立,东部和东南—太平洋一望无际”。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进一步认为与中华文明外部闭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古埃及、两河流域没有阻碍异族入侵的天然屏障,古印度西北部、古希腊、古罗马北部低矮的山口为北方少数民族大举入侵提供了方便,以至于导致文明的中断。这两则材料最合适解释
A .中华文明的保守性
B.西方文明的开放性
C.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D.中东文明的短暂性
2. 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人的历史》中说“人竭力想规划和控制事件的发展,第一次想恢复或创立一些称心的条件。思想家在盘算人们怎样才能够最好地生活在一块,怎样才能最好地对他们加以管理和统治。这是一个革新的时代。”这―“革新的时代”就是被中外思想家、史学家盛赞的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的“轴心时代”,就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此时期最能佐证卡尔•雅斯贝尔斯这一观点的历史现象是
A .铁器发明
B.百家争鸣
C.商鞅变法
D.争霸战争
3. 《国语•齐语》:“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丧。”材料主要反映出
A .有无贤臣决定了诸侯国的命运
B.贤能之士的去留与诸侯国命运攸关
C.国家兴亡取决于国君能否用贤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认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在调整社会关系和规范人的行为时,需要对“礼”赋予“法”的刚性。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A.礼法并重B.兼爱尚贤
C.以法治国D.以民为本
2.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汉使已率领官方船队,携带黄金、丝绸等物品,从番禺(即今广州)出发到达了东南亚等地;公元前1世纪,外国的香料、金银器、奇珍异宝等亦从海路运抵番禺。据此可知,当时的广州
A.率先开辟海上丝绸之路B.造船技术极其高超
C.已经成为南方经济重心D.贸易地位十分重要
3.1983年,广州出土了一套南越国(公元前204年~前112年)的铜制印花凸版,被认为是目前世界纺织史上最早的一套古代彩色印花织物工具。同时,出土了大量花纹尚可辨认的丝织物。据此可知,当时
A.雕版印刷术水平较高B.中原丝织技术外传
C.丝绸成为民众主要衣料D.纺织技术比较发达
4.雍正皇帝曾作诗曰:“农事惟邦本,先农履亩东。劝耕时廑(勤)虑,敢为惜劳躬。”这表明他
2019-2020学年海南省华侨中学三亚分校(三亚华侨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海南省华侨中学三亚分校(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0分)
1.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指
A.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B.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孟子思想的理解。由“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得知是孟子的“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其它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
2.1585年,万历皇帝步行十里祈雨。行礼结束后,皇帝发表训辞声称:天时大旱固然是由于他本人缺乏德行,但同样也是贪官污吏溇剥小民,上干天和的结果。现在务必要改弦更张,斥退坏人,引用好人。万历皇帝的言行突出体现了
A. 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
B.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C. 道家主张“天道自然”
D.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信息“天时大旱固然是由于他本人缺乏德行,但同样也是贪官污吏溇剥小民,上干天和的结果”可知上天能感应人,对皇帝的不好的德行进行警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主张,故B项正确;严刑峻法属于法家思想,不符合“天时大旱固然是由于他本人缺乏德行”信息,故A项错误;“天道自然”指的是指自然界的运动、发生和发展是自然而然的,没有另外的支配者,这属于道家思想,故C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知行合
安徽省合肥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卷
历史(文科)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且用2B铅笔把对应的准考证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春秋战国时期,许多精英分子为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游走于各诸侯国之间,以
求得到重用。无论哪个诸侯国,只要委以重任,便欣然前往。“朝秦暮楚”正是这种现象的写照。
这说明当时的精英分子:
A.没有政治信仰和操守
B.以国家统一为理想
C.以改善民生为目标
D.民族共同体观念强化
2.董仲舒认为:“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这一言论
解读正确的是:
①肯定了人君统治的权威性②宣扬了法家“依法治国”思想
③隐含着以天制君和儒家道义的成分④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关于个人学习,朱熹主张“慎思明辩,格物致知”;陆九渊主张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发明
本心”;王阳明主张学以致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这些主张的共同内涵是:
①净化个人心灵②树立独立人格③提升人生素养④强调学以致用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维新后的西周政治
①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
②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权力
③周天子掌握诸侯之废立
④周公为天下唯一之大宗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 图所示为秦始皇廿六年诏铭:“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对这一史料解读错误的是
A. 六王毕,四海一
B. 创建皇帝制度
C. 诏铭所写字体创始于秦代
D. 诏铭颁发于秦统一后26年
3. 古文献《至正集》中记载“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其中“都省”的职责是
①都察六部百司②执掌全国民政③负责全国军政④直辖腹里地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②④
4. 教育部基教司2017年1号函件指出:在中小学教材中,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
为“十四年抗战”,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这一举措凸显出
A. 九一八事变表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B. 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C.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D. 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的贡献
5. 1927年南昌起义,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诞生,90年的风雨历程,见证
了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下列不同历史时期的军队名称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红军
②工农革命军
③八路军
④人民解放军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②①③④
D. ③②④①
2019-2020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5分)西周分封时要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天子“授民授疆土”予诸侯,“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其天下共主的地位得以确立。这反映出分封制()A.加强了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
B.实现了西周王权的高度集中
C.加强了天子对地方有效控制
D.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
2.(1.5分)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礼制文明受到挑战的时代,诸子学说揭示出中国古代礼制文明发展的各种可能选择,提出了礼制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新观点,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据此可知“百家争鸣”的意义在于()
A.彻底否定了传统的礼乐制度
B.确立了儒学的主流学说地位
C.推动了古代社会的制度创新
D.开启了思想自由的全新时代
3.(1.5分)在察举制中,考试最初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检验,后来逐渐变成了整个察举的中心环节。既然文化知识由知识群体所掌握,那么文化考试就不能不采用为知识群体认可的评价标准。察举制采取文化考试()
A.为隋唐改革选官制度所借鉴
B.使选官回到以德取人的旧例
C.使考试成为唯一的选官标准
D.打击了门阀士族的文化垄断
4.(1.5分)董仲舒认为,皇帝的德行如果使人民安乐,那么天就让他当皇帝,做自己在人间的形象代言人和执行者;倘若危害到老百姓的身家性命,损害了天的尊严和形象,就要收回皇帝的“代理权”。这说明董仲舒()
A.具有民主思想B.背离了传统儒学
C.要求限制君权D.宣扬“君权神授”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题編号
3.回答笫Ⅱ卷试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注意: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
1.《管子·牧民》中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观点。下列思想主张与该
观点最为相似的是( )
A. 老子“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B.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荀子“不富无以养民情”
D.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体现的是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重要性,C选项的富民思想和该观点类似,符合题意;A选项体现的是老子的愚民思想,排除;B选项是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排除;D选项是墨子的兼爱思想,排除。故答案为C。
2.有学者认为,“儒术之兴,实时势使然”。汉武帝终非“能知儒术之人”。据此可知儒学独尊
的原因是( )
A. 儒家文化的不断发展完善
B. 对君主执政有一定的约束
C. 儒家的正统观念影响深远
D. 符合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
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礼记》中说:“山川神祗,有不举祭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这表明西周的礼乐制度:
A、实现了国家对土地和人口的控制
B、具有威慑性与持久性的特点
C、有利于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
D、为君主大权独揽的意识服务
2. 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内容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
民而伸君,屈君而生天”。据此对董仲舒新儒学理解全面的是
A.新儒学强调维护思想统一进而维护政治统一
B.新儒学强调制约皇权的重要性
C.新儒学糅合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道家的思想
D. 强化君权神授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3. 司马迁所著《史记》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记述上自黄帝下迄汉武帝3000多年历史;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言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有褒有贬、爱憎分明;真可谓是“不失史家之绝唱,无韵文学
之离骚”。对其评述有误的是
A、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B、强调天道对人事的影响
C、探究历史及发展规律
D、具有相当高的文史价值
4. 《中国古代官僚制度概要》论及道:“ 随着社会进步,统治事务越来越繁杂。适应
新的形势,西汉的中朝官与尚书,东汉的尚书诸官,魏晋南北朝的门下省与中书省等皇帝
的秘书咨询机构建立并发展起来。它们是弥补宰相缺陷的一些重要机构,与宰相是相互配
合、并行不悖的。君相之争是这类机构建立、发展的一个原因,但决非主流。”此材料
说明:
A、皇帝权力的进一步分化
B、宰相的事权开始下移
C、主要解决君相矛盾 ________
D、体现治政者的政治智慧
5. 宋代,典卖土地、房屋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典卖“,是指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价赎回。典卖者大多数是贫困农民。据宋
史记载,当时”豪民图谋小民田产“,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则迁延月日,百端推脱“,辗转当选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终无赎回之日。而宋律规定只有
典契证验显然者,才允许业主收赎。这说明
A.典卖强化发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B.典卖是当时豪强掠夺农民的方式之一
C.典卖实际上把财产的所有权实行转让
D.地主利用典卖规则抢夺农民利权
6. 《论元曲中妇女形象的反抗精神》指出:“在关汉卿的笔下,写的最出色的就是一些普通的妇女形象”,如“以自己的美丽、勇敢与机智设计营救同行姐妹的赵盼儿;有胆有识、巧扮渔妇智赚杨衙内势力金牌的谭记儿;力图摆脱奴婢的悲惨地位、敢于在贵族的婚
宴上闹婚的燕燕”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元曲发展渐显衰落趋势
B、关汉卿为妇女们打抱不平
C、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D、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7. 明永乐九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明代
A、市民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B、中国集权制度已全面走向反动
C、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
D、文化专制开始影响民众的生活
8. 17世纪末以来当英国确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时,清朝却顽固地坚持在封建专制道
路上行走。民间盛传清朝前期,江西乡试主考查嗣庭引用《诗经》中“维民所止”为考题,被人诬告,引怒龙颜获罪戮尸,满门抄斩,家族被株连者达几十人。近三百年来,这则文
字狱故事在民间广为流布。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
D、嘉庆帝
9. 清流派在晚清政坛上十分活跃,他们品评人物、抨击时政、弹劾权贵,多洁身自好,操守廉洁,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代表。李鸿章评价说:“此辈皆少年新进,毫不更事,变
不考究事实得失、国家利害,但随便寻个题目,信口开河,畅发一篇议论,籍此以露头角;而国家大事,已为之阻挠不少”。这表明他认为
A、清流派推动了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
B、清流派对晚清社会发展有积极影响
C、清流派的作为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D、清流派是晚清时期先进的政治派别
10. 张骞曾指出“无工商则农困塞。……本对末而言,犹言原委,义有先后而无轻重。“”鄙人但望发展中国地利物产,供实业之用耳。“这一认识
A、认为工商先行才能活跃经济
B、从新视角肯定了农业的作用
C、体现了其传统重农抑商思想
D、主张牺牲农业以发展工商业
11. 下图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有西服,有粗布大衫,有旗袍,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而仿照欧洲风格的裙子也流行于大城市中。材料反映出近代社会生活文化观:
A、美我之美
B、美人之美
C、各美其美
D、美美共美
12. 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与列强谈判后颁布了一系列进出口新税则,将进出口
税分别为7.5%到50%共14级累进税,打破了“值百抽五”的不分等级的旧税率。这种变
化使中国
A、民族工业得到有效保护
B、关税真正实现完全自主
C、政府关税收入大幅度增加
D、基本掌控海关行政管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