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创新作业
例谈一年级数学课后作业创新设计策略[权威资料]
![例谈一年级数学课后作业创新设计策略[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f795ea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5.png)
例谈一年级数学课后作业创新设计策略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内知识的外向扩展,也是巩固学生知识内化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现今减负提质的背景下,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这是针对现实中繁重、机械书面家庭作业的弊端而言,而这样的规定对家庭作业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而,创新高质量的作业内容与形式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口述类作业”、“操作类作业”及“综合类作业”这三方面阐述一年级数学课后作业创新设计的有效策略,依此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让课后作业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探索的一道怡人的“盘中餐”。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减负提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
大部分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水平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逐渐认识到作业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延伸,更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深化。
因此,我们不但要关注课堂,更要关注课后作业的设计。
在设计作业时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要给学生提供富于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探索性、开放性的作业材料,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基于一年级教材中所提供的练习较少和学生学前教育差异性大的特点,课后适度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以一年级教材为研究内容,进行了有效地探索、尝试。
在作业的设计内容和作业的完成形式上进行了重组和改编,可谓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盘中餐”。
一、“家常开胃”促消化:小嘴动起来――口述类作业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思维借助语言,语言促进思维。
经常设计口述类作业,能使学生的数学语言应用得日趋准确、精炼。
具体策略如下:【策略一】题目当“儿歌”――“读”正确读算式是计算的第一步,相当于解题过程的“审题”。
在一年级的第一个月里,在口算初始阶段首先要让学生能正确、响亮、有节奏地读算式,从读准算式中的数字、符号起步,直到读懂并理解数字和算式的意义,完成后家长在题目旁边写上水平等级,用笑脸、小花开启孩子们学好数学的信心之门。
准备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案:准备课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总结等数学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认识0-10的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
2. 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3. 认识时间:学会看时钟,理解小时、分钟的概念。
4. 学习简单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几何图形的认识、时间的认识、10以内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数的顺序和大小、加减法运算、时间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几何图形模型、时钟模型、PPT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数的概念、几何图形、时间、加减法等知识点。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练习巩固:布置课堂练习,及时反馈,纠正错误。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准备课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分阶段展示板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 拓展练习: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创新作业:设计数学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调整教学方法。
3. 家长沟通: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双减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创新设计模板

双减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点双减下,需要数学老师从作业设计层面加以完善。
通过设计趣味数学作业、探究数学作业以及实践数学作业,使数学作业保质保量,同时减少对学生课后时间的占用,提高作业效率。
一、设计趣味数学作业数学老师可以基于学生的情趣点,设计趣味数学作业。
作业内容和形式,在精而不在多,以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将做作业当做是一项课后游戏活动,从而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
例如,《圆柱和圆锥》章节教学的作业设计中,数学老师可以将以往单纯地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大量习题训练,转变为以趣味问题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让学生通过数学作业中的趣味游戏过程,增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圆柱和圆锥知识教学中,需要数学老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作业中将相关的定义、定理等知识,融入到作业习题当中。
在趣味数学作业设计中,这个思路可以进行变通。
数学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图片等信息,为学生展示更多有关圆柱和圆锥的内容,让学生去进行观察和总结。
如数学老师作业中的图片,包括了学生经常看到的罐头盒、鞋盒、架子鼓、漏斗等,让学生讲一讲哪些是圆柱、哪些是圆锥。
当学生完成该环节的作业内容后,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如果在圆柱或者圆锥体上任意位置点上一个标记,如何在对应的平面图形中快速确定这个标记的位置?这个趣味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兴致,在完成数学作业时,将整个问题作为一个游戏过程去参与。
学生通过对圆柱和圆锥性质的掌握,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进行转化,如有的学生会拿出一个真正的罐头盒,在上边标记一点后剪开,对比剪开后的平行四边形与圆柱体进行对比,从而发现二者的联系,进而对相关数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设计探究数学作业数学老师设计作业时,可以通过探究性和延展性的作业内容,对学生起到启迪和引导的作用。
数学作业布置目的,不是仅仅要让学生重复去学习和计算,还要基于探究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后时间,能够增强数学技能水平。
探究性数学作业,内容不需要太多,也不会占用学生大量的课后时间。
一年级小班数学分层作业

1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3. 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
纲要目标1.认识钟面,时针、分针。
2.会看整时和半时。
3.掌握两种表示法。
(普通写法和电子表写法)学习目标会看钟表上的整时,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实物表、学具钟表,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学具钟表。
设计意图作基础练习一.游戏:找朋友用录音机放音乐:《找朋友》师:请每一小组内表示同一时刻的小朋友走到一块儿握手。
内容:抽一小组,和他们一样的小组骄傲地拍两下手。
游戏虽简单,但有音乐情境,有思考选择,有活动体验,同样也被孩子们乐于接受。
三种形式的时刻表示方法也得到了巩固强化。
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7 / 15业拓展练习二、快乐数学大转盘,联系生活中的一天转盘制作:师:老师看到冬冬的一篇日记,记着一天里他干了些什么,请你们小组合作又分工,看看日记,然后根据画面拨出钟上的时刻,最后把日记写完整。
小组看、拨、转、写,忙得不亦乐乎。
抽一小组反馈结果。
师:你觉得你们组这样做怎么样?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既激发了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又培养了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以致用师:用今天新学的知识,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星期天。
8 / 15反馈课时第八单元第二课时:认识钟表(半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看钟表上的半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
纲要目标1.认识钟面,时针、分针。
2.会看整时和半时。
3.掌握两种表示法。
(普通写法和电子表写法)学习目标会看钟表上的半时,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9 / 1510 / 1511 / 1512 / 1513 / 15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一年级数学作业设计优秀案例

一年级数学作业设计优秀案例一、设计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年级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为此,我们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以下数学作业案例,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作业目标1.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三、作业内容1. 口算练习设计一系列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口算题目,如购物找零、时间计算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运算速度。
2. 图形认知设计一系列图形题目,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操作,巩固对图形的认识,提高空间想象力。
3. 解决实际问题创设生活情境,设计一系列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 探索发现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题目,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作业形式1. 课后作业:以书面形式布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课堂练习: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五、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及时、客观、公正的评价。
2.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3. 家长评价: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与教师的沟通。
本作业设计遵循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六、作业布置与指导1. 布置作业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和课堂表现进行差异化布置,确保作业难度适中,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激发兴趣。
2. 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作业时,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避免直接给出答案。
3. 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积极寻求帮助,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第一单元 数一数》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数一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基本数字的认识与理解;2. 提高学生数数的能力;3. 培养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4. 增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作业内容1. 家庭作业:请学生在家中数一数家里的各种物品数量,例如:碗筷、水果、玩具等。
每数一个物品都要用笔记录下来,同时请家长辅助记录,以便于孩子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2. 课堂作业:在课堂学习中,老师会准备一些实物图片,例如:水果、动物、交通工具等,让学生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数数。
同时,老师也会提供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们通过识别数字来练习数数。
3. 实践活动:老师会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例如:在学校或社区内数一数各种物品的数量,如树木、车辆、人数等。
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们对数字的实际感知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观察力和沟通能力。
三、作业要求1. 家庭作业:请家长监督学生完成情况,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并能够正确使用数字进行表达。
2. 课堂作业:请学生们在数数时保持安静,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同时注意不要重复或遗漏。
老师会根据学生们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 实践活动:请学生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注意安全,并尊重他人。
老师会根据学生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也会鼓励学生们在后续的活动中积极参与。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学生们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和实践活动的参与度是评价的主要标准。
老师会根据这些标准给出相应的评价结果,并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指导。
2. 评价方式:老师会采用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两种方式进行。
口头评价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针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书面评价则是在作业完成后,老师会给出相应的评语和分数,以便于学生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们可以通过作业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如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数数的能力等。
老师会根据学生们的反馈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以便于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后又一次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
本单元教材内容主要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
本单元内容是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的基础。
教材将6~10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有机结合。
在认识数的过程中体会数的组成,通过拼摆引出有关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材提供现实背景展示了6~10各数概念的内涵,提供了经历数概念形成过程的情境和机会,能抽象出6~10的数概念,形成数感。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能按顺序数出6到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认识“>”“<”“=”的含义,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能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能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能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促使情感、态度等健康发展。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5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6和7基础性作业数一数,有几个就写几。
数一数,涂一涂。
发展性作业选出表示“7”的图,在()里画“√”。
甲、乙、丙三个小朋友赛跑。
得第一名的不是甲,得第二名的不是丙,乙看见甲和丙都在自己的前面到达了终点。
甲得了第()名,乙得了第()名,丙得了第()名。
练习九基础性作业看图写数字。
发展性作业按规律填数: 0,1,3,6,10,(),()。
A、B、C三名运动员在一次运动会上都得了奖。
他们各自参加的项目是篮球、排球和足球。
现在我们知道:(1)A的身材比排球运动员高;(2)足球运动员比C和篮球运动员都矮。
二年级数学创意实践作业

二年级数学创意实践作业
1. 数学游戏设计,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例如数学拼图、数学迷宫等。
他们可以使用基本的加减法来设计游戏规则,并与同学们分享他们的游戏。
2. 数学手工制作,让学生使用纸板、彩纸等材料制作一些数学教具,例如数字卡片、几何图形模型等。
通过动手制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3. 数学故事创作,鼓励学生编写一个关于数学的小故事,可以是关于数字的奇妙故事,也可以是关于解决数学问题的故事。
这样的创作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数学实地探索,组织学生到校园或社区进行数学实地探索,例如数数树上的鸟巢、测量操场的长度和宽度等。
通过实地探索,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5. 数学竞赛活动,组织一个小型的数学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这些创意实践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希望这些建议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特色作业总结

一年级数学特色作业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两个班的的数学教学工作。
由于好几年没有教授数学了,所以自己也教的很小心。
知道学生是一些“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家庭及学生智力的差异,我虚心向有经验的数学老师请教,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
现小结如下: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1、复习。
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努力做到心中有数。
学期中,着重于展开单元复习,掌控每一部分科学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促进作用。
思索学生怎样学,学生将可以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化解。
在复习本中彰显教师的鼓励,学生的主动自学过程。
充份认知课后习题的促进作用,设计不好练。
2、上课。
(1)展开课前口算练,给孩子培养课前口算的好习惯,为自学数学知识奠定稳固的基础。
从接班伊始,我就开始了《培养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小课题研究,持之以恒、措施得力,竟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在孩子们的口算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也为学习数学扫清了障碍。
( 2)创设各种情境,唤起学生思索。
然后,认输使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
针对教学轻、难点,挑选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展开比较、交流、探讨,从中掌控科学知识,培养能力。
接着,学生练相同坡度,相同层次的题目,稳固科学知识,构成能力,发展思维。
最后,尽量使学生自己小结教给的科学知识以及方法。
现在学生广泛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低,为努力学习数学迈进了稳固的一步。
(3)及时复习。
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
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
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
(4)单元小结。
通常努力做到一小节一整理,构成两节科学知识串成;每单元整理备考构成科学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展开整理备考。
一年级数学上册《至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新课导入环节,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一个与数字0到10相关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数字王国里的0到10十个小朋友,他们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和本领。今天,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他们,学习他们的本领,看看他们如何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
5.实践应用,提高素养:
-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和实践任务,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6.教学评价,持续改进: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设计分层练习,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巩固重点知识,逐步化解难点。
3.重视过程,培养能力:
-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探索数学规律。
-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4.个性化指导,关注差异: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家长参与作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鼓励学生主动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抽象思维能力有限,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具和教学活动来辅助理解。
3.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存在困难,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
4.学生在合作学习、沟通交流方面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引导和培养。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20以内的数,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
这部分内容是进行整数、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本单元计算能力的熟练与正确程度,直接关系到后续大数笔算的水平。
因此切实掌握这部分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材分三段安排教学内容,分别教学9加几,8、7加几,6、5、4、3、2加几,同时,结合计算穿插安排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理解20以内进位加法的算法,会正确进行口算,逐步达到一定的数量程度。
经历探索20以内进位加法的过程,通过游戏化活动,合作交流中体验算法多样化,主动优化算法。
积累、提高解决问题的经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5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9加几基础性作业想一想,算一算。
9+2= 9+6= 9+8= 5+9=9+1+1= 9+1+5= 9+1+7= 5+5+4=发展性作业算一算。
圈一圈,算一算。
9+2= 4+9=练习十一基础性作业小白兔跳几下才能找到小灰兔?它还要跳几下才能摘到白菜?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小刚单独买一支笔,缺少5元,小亮单独买同一支笔,缺少6元,两人所带的钱数恰好能买下这支笔。
请问小刚、小亮分别带了多少元?发展性作业小刚单独买一支笔,缺少5元,小亮单独买同一支笔,缺少6元,两人所带的钱数恰好能买下这支笔后还剩1元。
请问小刚、小亮分别带了多少元?小刚单独买一支笔,缺少5元,小亮单独买同一支笔,缺少6元,两人所带的钱数恰好能买下这支笔后还缺1元。
请问小刚、小亮分别带了多少元?小刚单独买一支笔,缺少1元,小亮单独买同一支笔,还剩6元,两人所带的钱数恰好能买下同样的3支笔。
双减政策背景下一年级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

双减政策背景下一年级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摘要:一年级是学生夯实自身基础能力的时期,作为一项用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手段,其作业设计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
教师应重视一年级数学作业设计,在契合“双减”政策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发挥作业的作用,以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构筑良好的教育生态。
关键词:“双减”政策;一年级数学;作业设计一、引言2021年的10月份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在政策第七条就专门指出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作业不是随便布置的,要有设计,而且有质量,教师要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来准确判断他们的知识点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计划提供数据支撑。
简单来说,作业不是为了做而作,它承担着帮助教师诊断、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巩固知识的功能。
教师在给一年级学生布置数学作业时,要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质量等角度出发,创新思维,摒弃过去的作业布置方式和理念,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精心谋划,认真设计,切实发挥作业的作用,帮助孩子提高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二、一年级数学作业类别我们现在的一年级数学作业主要分为以下三类课堂作业。
随堂练习:随堂练习内容以课本习题为主,是学生巩固与内化知识,掌握基本知识,理清算理的关键保证。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数学学习巩固质量提升效果的重要形式。
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注重分层设置,形式多样、提高课后作业质量、力求课后作业精炼、必要、有效。
假期(周末)作业:周末作业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为主,形式上多种多样,不局限于书本课题练习,更多是考查学生对已掌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设计一些活动、课题,促使孩子去探索、去思考,从而加深他们对所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效果。
三、一年级数学作业设计常见的问题(一)作业功能较为单一。
目前大多数数学作业仅仅是作为课上所学知识的巩固,很少有关于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扩宽学生视野以及激发学习兴趣方面的功能。
数学创新作业

一、数学创新作业的一般形式:1、游戏类作业:游戏是激发兴趣的最好载体,游戏类作业带有“玩”的色彩,设计游戏类的作业要考虑与所学的数学内容与关,这类作业适合低中年级学生。
2、创作类作业:数学创作可以拓展学生想象空间,增强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可以设置学生写数学日记、编数学故事等形式,把平时观察到的数学知识、解题中的新方法,对某个知识点的疑问等及时记录分析,定期交流,相互评价。
3、设计类的作业:数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整体素质,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
4、实践性作业: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通过观察、尝试等活动,加强社会认知,提升社会参与意识,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
这类作业可结合某一教学单元某个研究专题进行,根据具体内容,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多人合作。
5、探究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根据系列学习内容后,围绕学习中心,从内容、认知、技能、数学思想思考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整理探究课题。
二、数学作业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作业设计要有数学性。
作业设置要紧紧围绕所学数学知识,防止追求花样而没有实效,教师要加强作业指导,增强实效性。
2、创新性作业的评价要有激励作用,可通过汇报、展览、比赛等形式,展示给大家,使学生产生成功感。
3、创新性作业与基础知识作业并重。
数学考试毕竟以基础知识和能力为主,创新作业设置不能太频繁。
以防为了创新而创新,华而不实。
减负新途径——创新数学作业设计2009-12-29 09:10:43 来源:顺德一中附小校本培训网浏览:2007次齐云张逸梅关键词:激发兴趣源于生活体现层次内容开放思维绽放新课程标准下,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内涵,认识数学的本质,体验数学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创新数学作业势在必行。
一份有价值的创新作业设计,不仅能深化理解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单元 第5课时 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分层作业)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人教版)

第五单元 第5课时 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分层作业
1.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拔河比赛?
2.看图列式计算。
3.一共有多少颗棋子?
4.一共有多少只蜗牛?在正确的算式后面画“√”。
5.看图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兔,下面列式中不正确的是( )。
①6+6=12 ②7+5=12 ③5+6=11
6.搭积木。
一共用了多少块积木?
7.
(1)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2)图中哪种物体的数量还可以用两种方法计算?
写一写,算一算。
8.一共有多少张汉语拼音字母卡片?
9.(创新题)饲养员要给13只小猴发 和 ,要确保每只小猴都有1个
和1根),他可以拿哪两份?在里画“√”。
10.一共有多少个图形?(用三种方法计算)
1.
2.
3.
4.
5. ③
6. 6 + 6 = 12 或7+5=12
7. (1)2 + 9 = 11(只)或 5 + 6 = 11(只)
(2)答案不唯一,如:鱼
方法一:4+7=11(条) 方法二:5+6=11(条)8.
9.
10.。
一年级数学优秀作业设计案例一等奖

一、概述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深刻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一等奖数学优秀作业的设计案例,更是展现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优秀表现。
本文将就一年级数学优秀作业设计案例一等奖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该设计案例进行深入讨论。
二、案例背景在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们正处于对基本数学概念的学习阶段。
他们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充分理解和掌握数字的大小、数的顺序、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等知识。
一等奖数学优秀作业设计案例的背景十分重要。
三、设计方案1. 主题选择一等奖数学优秀作业设计案例的主题应该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题材,比如水果、玩具、动物等,以便让学生们在学习中能够轻松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2. 设计要求设计案例要求在语言简单易懂、图像清晰明了的前提下,能够体现数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作业设计可以涉及到数字的认识、计数、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等内容,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3. 教学策略除了设计案例的内容,教学策略也是影响一等奖数学优秀作业设计案例的关键因素。
老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和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思考,促进他们主动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案例实施1. 布置作业在实施过程中,老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求,明确阐述作业的目的和要求,并告知学生作业的提交时间。
可以配备一些教学辅助物品,比如算术桌游、数字卡片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作业。
2. 学生发挥学生在接受作业任务后要主动参与,认真对待作业,积极动脑思考,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操作中。
老师也可以在实施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引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完善作业内容。
3. 作业展示作业完成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展示,让学生相互欣赏、交流、互相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要适时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秀表现,鼓励他们进一步努力。
五、案例评价该一等奖数学优秀作业设计案例在教学策略上注重了启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年级下册数学创新作业

1、探索形状: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不同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然后组织他们参与创造性的活动,如用纸板剪裁出各种形状,或在地面上使用彩色粉笔绘制不同形状。
2、探索计数: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计数实践。
例如,要求他们数一数家里有多少个窗户、书架上有多少本书等等。
还可以让学生设计自己的计数游戏,如用糖果或玩具进行计数和排序。
3、探索量和容量: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容器的容量差异。
可以给每个学生准备几个容器,让他们自己测量和比较容量,例如用水或小豆子填充容器。
4、探索时间:引导学生探索时间的概念,如一小时有多少分钟,一天有多少小时等。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时间游戏,让学生根据时钟上的指针指示出特定的时间。
5、数学艺术创作:鼓励学生将数学与艺术结合起来创作作品。
例如,让学生用颜色和形状创作自己的数学图案,或设计自己的数学拼贴画。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并提供实践和探索的机会。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适当调整活动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并获得乐趣和学习的机会。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层作业设计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含有大括号和问号的加法、减法解决问题✭ 课堂评价单✭【难度:0.9 】 1.说一说,算一算。
(1)(2)知识点学习内容能力水平(应用意识)结构化思维水平核心素养水平 了解 理解 掌握 运用 水平 水平 水平 水平 水平 水平 ⅠⅡ Ⅲ Ⅳ 一 二 三 一 二 三含有大括号和问号的加法、减法解决问题=(只)Ⅱ 二图里有什么?要解答什么问题?先和小伙伴说一说。
【设计意图:本题难度系数为0.9,学习能力水平为理解,由于学生是第一次学习用情景图呈现数学问题的形式,且情景图配以大括号和问号,因此让学生先说一说图里有什么,要求什么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经历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含有大括号和问号的加法、减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预估完成时长4~6分钟,可以在课前和课中使用。
】【难度:0.8 】 2.选一选:下面哪幅图可以用“3+4=7”来解答。
在正确答案的□内打“√”。
【设计意图:本题难度系数为0.8,学习能力水平为理解,是对含有大括号和问号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检测。
通过让学生观察情景图,在充分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找出和算式相对应的情景图,进一步深化对加减法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
Ⅱ 二 一=(只)两个“?”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应当选哪幅图,把你的想法和同伴说一说。
个7个4个个预估完成时长4~6分钟,可以在课前和课中使用。
】【难度:0.7 】 3.画一画:“3+3= ”可以解答哪些问题呢?【设计意图:本题难度系数为0.7,学习能力水平为理解。
此题是对含有大括号和问号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逆向检测。
通过画一画,让学生学会从算式想到要解决的问题,把图和算式对应起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估完成时长3~5分钟,可以在课前和课中使用。
】✭ 课后任务单 ✭【难度:0.6 】1.画数学故事。
Ⅱ 二 Ⅱ 二 一 “6-2= ”可以解答什么问题呢?你能像小维一样,画一画再算一算吗?我是这样画的:6-2=“3+3= ”,我会画图表示出来,并计算。
探析小学数学作业趣味化设计

探析小学数学作业趣味化设计摘要:由于学生的人格特征,所以,在布置作业时,必须充分地考虑到他们的思想特征和他们的创造能力。
通过对知识的认知,理解,掌握,运用,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高层的分析,评价,创新等。
基于这一认识,老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要遵循情境复杂”内容深思熟虑、问题开放的原理,遵循从低向高逐步发展的原理,实现"减负""提质"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作业;趣味化;课堂教学;策略引言:当前,由于小学生的思想一般都不够成熟,他们的表达方式也不够明确,他们的判断,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他们的意志也不够坚定。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老师就必须在课堂上运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小学数学课程的独特魅力,从而可以用各种方法,来提升学生在小学的数学水平。
一、设计趣味化的小学数学作业的重要性小学数学作业的趣味性设计,就是要设计出能够吸引小学生的小学数学作业,让他们能够快乐地进行作业,在完成了作业之后,他们不会感到厌烦,还会对作业产生期望,进而去进行下一个作业。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效率,指的是在一堂课程中,学生们所设置的作业的数量与他们在面临很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时,可以在不犯错的情况下,将其进行巩固,并且可以在不犯错的情况下,以较高的比例来完成作业,就是有效的。
简而言之,就是能够用较短的时间完成较多的功课,并且还能够将这些知识点融会贯通。
二、目前小学作业设计中的几个问题(一)学生的基础数学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首先,这种模式缺少一种可操作的方式。
在小学教育中,老师们多采用口授算术卡与作业单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们计算。
枯燥乏味的公式运算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二是实践经验不足。
老师们对孩子们的功课要求很低,但是新的课标对此做了明确的规定。
这就需要老师们在做功课的时候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把孩子们和真实的生活结合在一起的功课很少。
数学是从生活中产生的,它又体现在生活中,数学应当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得到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_____班 姓名:_________
看图写算式。
请你用8、7、15三个数写出四道算式。
请你用5、12、17三个数写出四道算式。
请你从3、8、11、19四个数中选出三个数写出四道算式。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年级_____班姓名:_________
一、解决问题:
1.一共钓了多少条鱼?2、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 =
们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
二、
一共要栽17棵树,还要栽几棵树?
=
一年级_____班姓名:_________ 一、想一想,算一算:
二、解决问题:
1.
2.
一年级_____班姓名:_______
1.写一写,画一画。
2.按顺序写数。
()8、10、()、()16。
()、5、7、()、()、()、()。
18、16、()、()、()、()。
3、6、()、()、()、()。
0、5、()、()、()。
3.想一想,填一填。
(1)1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3)2个十是()。
(4)个位上是7,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5)4个一,1个十,合起来是()。
(6)和11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7)1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8)1个十,5个一,合起来是()。
(9)与10相邻的两个数是()。
(10)13是()位数,十位上是(),个位上是()。
(11)19的前面是(),后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