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结合实例来论证法律的局限性
法律局限性_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某市某小区原为一片老旧居民区,由于城市规划的需要,市政府决定对该小区进行拆迁改造。
在拆迁过程中,部分居民因拆迁补偿问题与政府产生纠纷,其中王先生一家便是其中之一。
王先生一家在该小区居住了20多年,拥有两套房产。
在拆迁过程中,王先生认为政府的拆迁补偿方案不合理,要求增加补偿金额。
然而,双方在多次协商后,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王先生遂将市政府告上法庭,要求依法解决拆迁纠纷。
二、法律局限性分析1. 法律适用范围局限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征收、征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
然而,在拆迁过程中,法律对于如何界定“公共利益”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
这就导致在实际操作中,政府部门可能滥用职权,以“公共利益”为名,强行拆迁居民房屋。
在本案中,市政府以城市规划为由进行拆迁,但并未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
这使得王先生在诉讼过程中难以证明政府的拆迁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
2. 法律程序局限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法律程序存在以下局限性:(1)起诉期限较短:根据法律规定,原告应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6个月内提起诉讼。
对于部分居民来说,这个期限较短,难以在短时间内收集证据,提起诉讼。
(2)证据收集困难:在拆迁纠纷中,居民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难以收集到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此外,政府部门掌握大量证据,居民在诉讼过程中难以获取。
(3)审理周期较长:由于拆迁纠纷案件涉及面广、案情复杂,审理周期较长。
在此期间,居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3. 法律实施局限性(1)执法不严:在实际拆迁过程中,部分政府部门存在执法不严、滥用职权等现象,导致居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2)司法不公:在拆迁纠纷诉讼中,部分法官可能受到政府部门的影响,导致判决不公。
法律的局限性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侵权案件日益增多,其中涉及著作权、商标权、隐私权等方面的纠纷屡见不鲜。
本文以一起网络侵权案为例,探讨法律的局限性。
(一)案情简介2018年,某知名作家甲在其个人网站上发表了小说《花开不败》。
不久,乙将该小说上传至自己的网络平台上,并未经甲同意,对小说进行了修改,添加了广告。
甲发现后,向乙发送律师函,要求乙删除侵权作品,并赔偿损失。
乙未理睬甲的要求,甲遂将乙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1. 乙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2. 法院是否能够有效保护甲的著作权?二、法律分析(一)乙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的规定,著作权人享有以下权利: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
本案中,乙未经甲同意,将甲的小说上传至自己的网络平台,并对小说进行了修改,添加了广告。
根据法律规定,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复制权、改编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二)法院是否能够有效保护甲的著作权?1. 法律的局限性(1)证据收集困难。
在网络侵权案件中,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当事人往往难以收集到确凿的证据。
本案中,甲要证明乙侵权,需要提供乙上传、修改和发布侵权作品的证据,这无疑增加了诉讼难度。
(2)管辖权问题。
网络侵权案件的管辖权问题较为复杂。
本案中,甲将乙诉至法院,但乙所在地法院是否具有管辖权,需要进一步判断。
(3)执行难。
即使法院判决乙败诉,由于乙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甲的赔偿请求难以得到实际履行。
2. 法院的保护措施(1)证据保全。
法院可以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确保当事人能够提供确凿的证据。
本案中,甲可以申请法院对乙的侵权行为进行证据保全。
(2)管辖权确定。
法院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确定具有管辖权的法院。
(3)强制执行。
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确保甲的赔偿请求得到实际履行。
三、案例分析本案中,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著作权,法院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判决乙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甲的损失。
体现法律的局限性的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工具,但在实际操作中,法律并非万能。
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探讨法律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二、案例背景张三,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因家境贫寒,只能通过辛勤劳作来维持生计。
某日,张三在回家的路上,目睹了一起车祸。
事故发生后,肇事司机逃逸,现场无目击证人。
为了赔偿伤者,张三主动提出垫付医疗费用。
然而,由于伤者家属要求高额赔偿,张三无力承担,遂产生了抢劫伤者家属的想法。
三、案例经过1. 张三预谋:为了抢劫伤者家属,张三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包括作案时间、地点、工具等。
2. 实施抢劫:在一个夜晚,张三带着刀具,悄悄来到伤者家属家中,实施抢劫。
然而,在抢劫过程中,张三被伤者家属发现,双方发生搏斗。
在搏斗中,张三将伤者家属刺伤,逃之夭夭。
3. 侦查破案:警方根据现场线索,迅速展开侦查。
在调查过程中,警方发现了张三的作案工具,并找到了目击证人。
经过审讯,张三承认了抢劫事实。
四、法律局限性体现1. 法律无法预见所有犯罪行为:在本案中,张三因生活压力,产生了抢劫的念头。
这种心理变化并非无法预见,但法律在制定时,无法对所有人的心理进行预测,导致张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犯罪。
2. 证据收集困难:在案件调查过程中,警方虽然找到了作案工具和目击证人,但由于犯罪现场被破坏,无法找到更多直接证据。
这使得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在判断案件事实时,存在一定难度。
3. 法律无法完全体现公平正义:在本案中,张三因家庭贫困,被迫走上犯罪道路。
然而,法律在审判过程中,只能依据案件事实进行判决,无法考虑到张三的家庭背景和犯罪动机。
这使得张三在法律面前,无法得到应有的同情。
4. 法律执行过程中存在漏洞:在本案中,张三在作案过程中,由于缺乏法律意识,误以为自己的行为不会受到法律制裁。
这反映出我国在法律宣传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导致部分公民对法律认识模糊。
五、结论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法律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关于法律的局限性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然而,法律并非万能,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将以“毒驾”入刑为例,分析法律在应对新型犯罪中的局限性。
二、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交通事故频发。
其中,毒驾(吸毒后驾驶机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毒驾者往往意识模糊、反应迟钝,严重威胁到公共安全。
为严厉打击毒驾行为,我国于2011年将“毒驾”纳入刑法,明确规定毒驾者将受到刑事处罚。
三、案例分析1. 法律的局限性(1)立法滞后性。
毒驾作为一种新型犯罪,在立法时可能存在滞后性。
由于毒驾行为的危害性尚未被充分认识,立法者可能无法预见其严重后果,导致刑法对毒驾的处罚力度不足。
(2)执法难度大。
毒驾行为的隐蔽性较强,执法部门在查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
例如,毒驾者可能采取伪装、逃避检查等方式,给执法部门带来压力。
(3)法律适用问题。
刑法对毒驾的处罚规定较为简单,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法律适用问题。
例如,如何界定毒驾行为与一般交通事故的区别,如何确定毒驾者的刑事责任等。
2. 案例启示(1)加强立法前瞻性。
针对新型犯罪,立法者应充分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法律法规,提高法律的适应性和前瞻性。
(2)创新执法手段。
执法部门应结合科技手段,提高查处毒驾等新型犯罪的能力。
例如,利用人脸识别、大数据等技术,加强对毒驾行为的监控。
(3)完善法律适用。
在司法实践中,应加强对毒驾案件的审理,明确法律适用标准,确保罪责相当。
四、结论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法律并非万能,在应对新型犯罪时,其局限性愈发凸显。
以“毒驾”入刑为例,本文分析了法律在立法、执法、法律适用等方面的局限性。
为更好地应对新型犯罪,我们应从立法、执法、司法等多方面入手,提高法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第2篇一、引言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然而,法律并非万能,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法律存在局限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是国家行使权力的工具,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但法律并非万能。
在现实生活中,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将以“张三遗弃案”为例,分析法律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案例分析(一)案情简介张三,男,35岁,已婚,无业。
其妻子李某,女,32岁,育有一子。
张三与李某婚后,因家庭矛盾,张三经常酗酒,对李某和儿子实施家庭暴力。
2019年5月,李某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求与张三离婚,并抚养儿子。
法院判决离婚,儿子由李某抚养。
然而,张三在离婚后仍不履行抚养义务,导致儿子生活困难。
(二)法律分析1.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当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2. 法律局限性(1)法律无法强制执行虽然法律规定了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法律往往无法强制执行。
如本案中,张三在离婚后不履行抚养义务,法院判决其支付抚养费,但张三仍然拒绝履行。
此时,法律无法强制执行,导致子女生活困难。
(2)法律无法消除家庭矛盾本案中,张三因家庭矛盾对李某和儿子实施家庭暴力。
虽然法律规定了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但法律无法消除家庭矛盾,导致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心理伤害。
(3)法律无法调整家庭成员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法律在调整家庭成员关系时,往往难以兼顾各方利益。
如本案中,法院判决儿子由李某抚养,但李某在抚养过程中,可能面临经济压力、心理负担等问题。
三、法律局限性分析(一)法律滞后性法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滞后性。
在现实生活中,法律往往无法及时调整,导致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局限性。
(二)法律不周延性法律规范的范围有限,无法涵盖所有社会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社会关系可能无法得到法律调整,导致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局限性。
(三)法律强制性不足法律具有强制性,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法律强制性往往不足。
法律的局限及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法律并非万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将从法律的定义、局限以及具体案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借鉴。
二、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法律具有以下特征:1. 国家性: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2. 强制性: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违反法律将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
3. 公共性: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其内容涉及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
4. 普遍性:法律适用于所有社会成员,不分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
5. 持续性:法律具有稳定性,不因个别事件或现象的变化而改变。
三、法律的局限1. 法律的滞后性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其制定、修改和完善需要一定的时间。
然而,社会在不断变化,新的社会问题、矛盾和冲突层出不穷。
这就导致法律在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时,往往存在滞后性。
案例:2008年,我国修订了《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
然而,随着企业竞争加剧,部分企业采取“试用期”规避经济补偿,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
2. 法律的有限性法律作为一种规范,其调整范围是有限的。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社会关系、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问题,法律无法直接调整。
案例:2018年,某男子因感情纠纷杀害女友,被判处死刑。
然而,受害者家属认为,法律无法弥补他们失去亲人的痛苦,呼吁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3. 法律的人治因素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受到执法者、司法者等人的主观因素影响。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法律在实际操作中产生偏差。
案例:某地法院在审理一起交通肇事案件时,因法官与被告人有旧怨,判决被告有期徒刑5年,引起社会舆论关注。
4. 法律的道德冲突在某些情况下,法律与道德存在冲突。
这种冲突可能导致法律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案例:某地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案,受害者为一名女性。
法律的抽象性滞后性局限性的案例
法律的抽象性滞后性局限性的案例法律具有时滞性、不周延性、法律要素内涵的相对不确定性等局限性,本文通过分析“人猫狗大战”的案例来分析论证法律的局限性。
“人猫狗大战案”一审法院将《侵权责任法》第78条作为请求权基础,依据第78条关于饲养人的规定判决由被告乔某承担主要责任。
分析“人狗猫大战”案件的性质和事实,其实本案不符合《侵权责任法》第78条规定的饲养动物损害责任一般条款规定的构成要件,原因有以下几点:1.投喂流浪动物的人不是饲养人。
由于第78条规定的饲养人是该动物的所有者,因此仅表述有所不同。
被告对流浪猫的行为是出于爱心投喂而不是饲养,其不是动物的主人,所以他不是饲养人。
即使长期喂养流浪动物,从法律意义上讲,他也不会成为真正的动物饲养人。
2.受害人肖某由于自己的重大过失遭受损害,肖某存在过错。
因为:首先,在这种情况下造成损害的原因是猫和狗之间的冲突,而猫和狗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是饲养人没有将狗链拴在狗上。
肖某违反管理规定没有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那是属于重大过失。
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也应当承担绝对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这不是由未拴狗链的动物造成的损害,但可以依次认定肖某存在重大过失,有过错。
其次,肖某被流浪猫咬伤的主要原因是,肖某在猫狗打斗冲突过程中踢了猫,猫出于天性及保护自己的本能,从而伤害了肖某。
肖某地踢猫的行为更是重大的过失。
3.乔某投喂流浪动物的行为与损害的发生不具有因果关系。
乔某投喂流浪猫的行为与肖某受损害之间是没有原因力,而肖某的过错是损害发生的全部原因,其损害完全应当由自己负担。
原告所受损害原因是自己的重大过失,被告没有理由为其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被告投喂流浪猫的行为是损害发生的条件而非原因,其投喂行为与原告损害结果的发生之间,没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原告的过错是损害发生的全部原因。
根据以上对构成要件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本案不可适用《侵权责任法》第78条,但现有法条没有关于流浪猫侵权责任如何承担的相关法条,因此这种情况下,只能法官造法来判案。
论法律的局限性
论法律的局限性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则,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法律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法律无法完全覆盖所有的行为和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新的问题和挑战也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法律不断适应和更新。
但事实上,法律的更新速度很慢,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来制定和修改,这种滞后性就导致了法律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一些新问题和情况。
其次,法律的执行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即便是存在的法律,也并不意味着它会被所有人遵守和执行。
一些人往往会挑战和违反法律,而当执行法律时,也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权力和利益的考虑等等。
这些都会导致法律难以真正得到有效的执行。
最后,法律的适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法律是针对一般情况和普遍性的,但具体的情况和个体的差异常常会导致法律的应用和实际情况的不完全吻合。
比如,在处理一些特殊案件时,法律可能没有做出最好的判断,导致对当事人的公平性和正义性都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法律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是由法律本身的特征所导致的。
然而,虽然法律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它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保护人民权利等方面的巨大价值。
所以,我们应该持续关注和评价法律的局限性,进而不断完善法律制度,确保法律能够真正地达到我们的期望和要求。
在实际运用中,法律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制定难度大、执行难度大、修正难度大等方面。
法律制定难度大主要表现在法律需要涉及到众多的社会因素、利益冲突等,所以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才能完成。
执行难度大主要是由于法律执行需要具有一定的资质、技能,并且需要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而司法机关的人才水平参差不齐,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腐败和不公正。
修正难度大则是由于法律的制定和修订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流程,需要经过议会或国家领导层的批准,因此修正法律需要时间和困难度都比较大。
除此之外,法律的适用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法律制定是基于普遍情况和普遍原则,而个体情况与一般情况不同的情况在运用法律规则时难以考虑到。
说明法律局限性的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张某,男,30岁,某市居民。
因家庭贫困,张某生活拮据,逐渐走上盗窃的道路。
2019年6月,张某盗窃了某公司财务室内价值人民币10万元的财物。
案发后,张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并被起诉至法院。
二、法律局限性分析1. 法律对盗窃行为的界定过于宽泛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然而,法律对“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等概念的界定较为模糊,导致在具体案件中,法官在判断盗窃数额时存在主观性,容易导致法律适用的不公正。
2. 法律对盗窃行为的处罚力度不足尽管《刑法》对盗窃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刑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我国司法资源有限,对盗窃案件的办理往往存在拖延现象。
此外,盗窃案件的犯罪成本相对较低,使得一些犯罪分子铤而走险,继续实施盗窃行为。
这反映出我国法律在打击盗窃犯罪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 法律对盗窃犯罪根源的治理不足张某走上盗窃道路的原因主要是家庭贫困。
我国法律在打击盗窃犯罪的同时,对犯罪根源的治理显得不足。
一方面,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扶贫制度,使得一些贫困家庭无法通过合法途径改善生活;另一方面,我国对盗窃犯罪的教育和预防工作相对滞后,导致一些人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法律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漏洞在张某盗窃案中,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张某曾多次盗窃他人财物,但之前均未受到法律制裁。
这反映出我国法律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漏洞,导致一些犯罪分子在短时间内多次作案,给社会治安带来严重危害。
三、案例分析1. 法院审理过程中,法官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认定张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法律局限性的论证
法律局限性的论证法律局限性的论证毫无疑问,法律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生活制度,已经为当今大多数现代国家所普遍接受。
但正如阳光下的阴影,法律作为一种人定制度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或谓之缺陷。
美国法律哲学家埃德加·博登海默曾指出,“法律的缺陷部分源于它所具有的守成取向,部分源于其形式结构中所固有的刚性因素,还有一部分则源于与其控制功能相关的限度”1 .笔者试通过对法律涵盖社会生活的有限性、法律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延迟性、法律执行过程中的妥协性等方面的讨论,论证法律的局限性。
对于法律是否是治理社会的最佳手段问题,早在古希腊就有以柏拉图为代表的人治论和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法治论之争。
柏拉图认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而这种不平等是建立一个等级制共和国的依据。
这样的共和国依靠最出色的人的自由智慧来管理,而不是靠法律来管理。
人类个性的差异、人们行为的多样性、所有人类事务无休止的变化,使得无论是什么艺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制定出绝对适用于所有问题的规则。
因此,“最佳的方法并不是给予法律以最高权威,而是给予明晓统治艺术、具有才智的人以最高权威。
”2 .同柏拉图的“人治”理论相对立,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尽管也承认法律确实存在着缺陷,这种缺陷主要表现为“法律不能完备无遗,不能写定一切细节”,但他认为人在达到完美境界时,是最优秀的动物,然而一旦离开了法律和正义,他就是最恶劣的动物。
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性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而法律恰正是全没有感情的。
因此,“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3 .通过人治论与法治论之争——我们暂且不论两者孰优孰劣——可以看出,即使是法治论者也承认,法律无论如何细致,也不可能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本质意义上讲,法律是包含所有经济、历史、文化和其他成分的社会生活的产物和反映,而社会生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法律又具有相对稳定性特征,一部法律制定出来后不能朝令夕改。
因此,相对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而言,法律一旦制定出来就已经变成了“昨天”的法律,成为社会发展的保守力量。
法律的局限性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5年,我国某市发生了一起涉及道德与法律的争议案件。
被告人张某,男,35岁,某市某小区居民。
张某因家庭矛盾,心生怨恨,于2015年3月将邻居李某打伤,致其重伤。
案发后,张某主动投案,并赔偿了李某的医疗费用。
然而,由于张某的行为严重侵犯了李某的人身权利,法院依法对其进行了审判。
二、案件争议本案中,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成为争议的焦点。
一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张某的行为明显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应依法受到刑事处罚。
另一方面,张某主动投案、赔偿李某损失,具有一定的悔罪表现,按照法律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法律局限性分析1. 道德与法律的冲突本案中,张某的行为虽然侵犯了李某的人身权利,但其动机源于家庭矛盾,具有一定的道德基础。
然而,我国法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应受到刑事处罚。
这就产生了道德与法律的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无法完全体现道德精神,导致法律在处理类似案件时存在局限性。
2. 法律规定的模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故意伤害罪的定罪标准并不明确。
本案中,张某的行为虽然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其情节较轻,是否应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存在一定的争议。
这反映出我国法律在规定上的模糊性,导致法律在适用过程中存在局限性。
3. 法律的滞后性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然而,法律作为一种规范,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在处理涉及道德与法律的争议案件时,法律可能无法完全适应道德观念的变化,导致法律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存在局限性。
四、结论本案是一起涉及道德与法律的争议案件,反映了法律在处理类似案件时的局限性。
首先,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使得法律在体现道德精神方面存在不足;其次,法律规定的模糊性导致法律在适用过程中存在争议;最后,法律的滞后性使得法律在处理涉及道德观念的案件时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法律局限性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市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在土地征收过程中,由于法律法规的局限性,导致了一起典型的土地征收纠纷案件。
甲村是某市下辖的一个村庄,该村位于市区边缘,地理位置优越。
随着市区扩张,甲村大部分土地被纳入征收范围。
在征收过程中,甲村村民对征收补偿方案表示不满,认为补偿标准过低,且未充分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
于是,甲村村民联合起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二、案件经过1. 诉讼请求甲村村民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如下:(1)撤销某市国土资源局作出的土地征收决定;(2)判令某市国土资源局重新制定土地征收补偿方案,并按照新的补偿方案对甲村村民进行补偿;(3)判令某市国土资源局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2. 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在于:(1)某市国土资源局作出的土地征收决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2)土地征收补偿方案是否公平合理,是否充分保障了甲村村民的合法权益。
3. 法院审理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本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充分考虑了以下因素:(1)某市国土资源局作出的土地征收决定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2)土地征收补偿方案是否公平合理,是否充分保障了甲村村民的合法权益。
4. 法院判决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某市国土资源局作出的土地征收决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然而,土地征收补偿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补偿标准过低,未能充分保障甲村村民的合法权益;(2)未充分考虑甲村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未能妥善解决村民就业、住房等问题。
据此,法院判决如下:(1)驳回甲村村民关于撤销土地征收决定的诉讼请求;(2)判令某市国土资源局重新制定土地征收补偿方案,并按照新的补偿方案对甲村村民进行补偿;(3)判令某市国土资源局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三、法律局限性分析本案中,法院的判决充分体现了法律的局限性。
法律局限性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法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然而,法律并非万能,其局限性也日益显现。
本文将以“李某某涉嫌敲诈勒索案”为例,探讨法律在实践中的局限性。
二、案例简介2016年,李某某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经过调查,发现李某某曾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向他人索要钱财,涉嫌敲诈勒索。
然而,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由于法律局限性的存在,导致案件出现了诸多争议。
三、法律局限性分析1. 法律滞后性法律滞后性是法律局限性的一大体现。
在“李某某涉嫌敲诈勒索案”中,由于当时我国刑法对敲诈勒索罪的界定较为模糊,导致在审理过程中,法官对敲诈勒索罪的认定存在争议。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犯罪形式层出不穷,法律难以及时调整,导致一些新型犯罪无法得到有效打击。
2. 法律规定不完善在“李某某涉嫌敲诈勒索案”中,法律对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量刑标准等方面规定不够完善。
例如,对于敲诈勒索数额的认定,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在审理过程中,法官对敲诈勒索数额的认定存在争议。
3. 证据不足在“李某某涉嫌敲诈勒索案”中,由于证据不足,导致案件审理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争议。
一方面,由于受害者不愿作证,导致证据链断裂;另一方面,由于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存在瑕疵,导致证据效力受到影响。
4. 法律程序问题在“李某某涉嫌敲诈勒索案”中,法律程序问题也是导致案件争议的原因之一。
例如,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未能依法履行职责,导致案件证据存在瑕疵;在审判阶段,法官未能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导致案件审理结果受到质疑。
四、案例启示1. 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规针对法律滞后性、法律规定不完善等问题,应加强立法工作,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强化证据收集,提高证据质量在办理案件过程中,要注重证据的收集和审查,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充分性。
3. 严格执行法律程序,确保司法公正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保司法公正,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结合实例来论证法律的局限性
156当代思潮结合实例来论证法律的局限性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因为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它正成为社会治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具。
法律、法制等成为人们口中的高频词汇,法律观念渐入人心,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中所做的报告,更是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
伴随法制建设的高速发展,我们同样也需要正确认识法律的局限性,只有这样才能以科学的态度参与其中。
法律的制定本身存在局限性法律对社会规范的不完备性。
法律是具有普遍性和确定性的行为规范。
普遍性使法律是从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中高度抽象出来的,舍弃了个别社会关系的特殊性,变为同类社会关系的一般性。
确定性意味着法律规定了,一定行为与一定后果之间稳定的因果关系,人们在行为之前即可预料法律对自己行为的态度,从而根据法律趋利避害的开展自己的行为。
法律若失去确定性,人们将无所适从。
法律的普遍性使得法律只注意到适用对象的一般性而忽略其特殊性,但适用于一般普通情况正义的法律,在面对个别情况时却可能导致不正义。
法律有时会在确保获得一般正义的同时牺牲掉个别的正义。
作为法律所追求的目的——正义,是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秩序的状态。
能够实现大部分社会正义的法律,为善法;而不能实现大部分社会正义的法律,则为恶法。
法律在尽可能保证大部分一般正义的时候,就无法保证每一个个别的正义,因此法律肯定是不完美的。
法律的确定性要求法律能够提供尽可能多的规则,对法律调整的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最大的涵盖。
这个任务对于任何国家的立法者而言都过于艰难,尽管他们用尽各种办法,仍然会在法律当中留下大量的缺憾、漏洞和盲区。
这种由于立法者认识能力上的局限性造成的法律无法涵盖社会关系中一切状态的情况,被称为法律的不周延性。
法律对程序严格要求,可能会导致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冲突。
任何国家的任何一种法律都必须通过法律程序的运作才能得到实施。
程序正义有助于克服和防止法律行为的随意性和随机性,在刑事诉讼领域更是如此。
法律的局限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
然而,法律并非万能,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以一起纠纷案件为例,探讨法律的局限。
二、案件背景某市某小区居民张先生与邻居李女士因房屋漏水问题产生纠纷。
张先生认为,李女士家的房屋漏水是因李女士家的水管老化所致,要求李女士赔偿损失。
李女士则认为,房屋漏水是由于小区物业公司在维修过程中操作不当所致,要求物业公司承担责任。
双方协商无果,遂诉至法院。
三、法律分析1.法律依据本案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的相关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因自然损坏、使用不当或者第三方原因导致损坏的,权利人有权要求维修、更换、重作、减价或者赔偿损失。
”2.法律适用(1)张先生主张李女士赔偿损失张先生认为,房屋漏水是因李女士家的水管老化所致,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李女士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然而,李女士辩称,房屋漏水是由于物业公司维修不当所致,与自家水管老化无关。
在这种情况下,法院需要调查取证,确定漏水原因。
(2)李女士主张物业公司承担责任李女士认为,房屋漏水是因物业公司维修不当所致,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物业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然而,物业公司辩称,维修过程中已尽到注意义务,不存在维修不当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同样需要调查取证,确定漏水原因。
3.法律局限(1)证据收集困难本案中,确定漏水原因需要收集大量证据,包括现场勘验、维修记录、证人证言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证据收集存在一定困难,如证人可能因各种原因不愿作证,现场勘验结果可能因主观因素而出现偏差等。
(2)法律适用模糊《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因自然损坏、使用不当或者第三方原因导致损坏的,权利人有权要求维修、更换、重作、减价或者赔偿损失。
然而,在实际案件中,如何界定“自然损坏”、“使用不当”和“第三方原因”存在一定模糊性,可能导致法律适用困难。
结合实例来论证法律的局限性
结合实例来论证法律的局限性结合实例来论证法律的局限性胡琨(100088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摘要:本文采用实例论证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法律制度在规范社会生活秩序、追求公平正义等预期作用方面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初步探索,在充分肯定法律对规范社会生活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对法的社会价值给出一个相对理性的评价。
关键词:法理;实证;法律局限在人类文明步入高度发达时期的当今社会,法律、法制等词汇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高频词汇,法律的价值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而且不断得到广泛而深入的认可。
我国更是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将法律在社会生活方面和国家上层建筑构建等等各领域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法以其特有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对社会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是当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必不可少的因素。
法律的作用不容低估,但它也是有局限性的。
一、法律并不是社会调整的唯一方法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但也是众多调整方法中的一种而已。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时,除运用法律调整外,还应该有政策、纪律、规章、习俗、道德等等其他社会规范调整。
在社会综合治理的庞大体系中,法律也不一定总是首选手段,还有经济、政治、行政、思想教育等手段。
在某些社会领域和社会关系、社会生活中,法并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方法。
比如在亲情伦理方面,道德的作用往往要比法律更加立竿见影,更加全面和深入人心。
二、法律的相对稳定性与其所调解的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多变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涵盖性和适应性存在一定限度法律作为一种规范,为了保证其权威性和确定性,其内容是抽象的、概括的、定型的,制定生效以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可能频繁变动。
但是就是这种相对稳定的法律所要处理的现实生活和所要调解的社会关系则是具体的、多变的、形形色色的,所以不可能包罗万象、天衣无缝。
这就好比用一把相对固定的尺子去丈量不断变化,处于动态中的具体事物,测量的结果未必能满足预想的目的,最普遍的情况往往是给出一个相对接近但并不绝对准确的结果。
论法律的局限性
论法律的局限性摘要: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法律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发挥着重要作用,时至今日,法律已经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指南。
即使是“人治”观念根深蒂固的中国,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化进程的深入,也在逐渐摆脱“人治”,推行“法治”。
对于一些突出的社会问题,人们首先想到通过立法来解决,这是可喜的现象,说明法治观念在我国已经深入人心,但同时也应注意到,我们在批判“法律虚无主义”的同时正在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法律万能主义”。
社会生活中一遇到新问题、新现象,人们就呼吁立法,仿佛依靠法律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仿佛依靠法律就能创造和谐社会。
从古至今,推崇“法律万能论”而屡获失败的案例证实,法律并非万能之器,想依靠法律解决包括道德困境、行政难题和社会痼疾在内的一切社会问题,只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法律存在着其固有的局限性。
笔者试图结合实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法律的局限性。
关键词:联系实际法律局限性一、法律自身属性的局限性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由此派生出法律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其内容是抽象的、概括的、定型的,不能朝令夕改。
但法律要调整的现实社会的内容却是具体的、多样的、易变的,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由此产生的一些新生事物、进而形成的社会关系都是以前所不曾出现的,这就必然造成法律相对社会现实的滞后性和僵化性。
正如萨维尼所说:“法律自制定公布之时起,即逐渐与时代脱节”。
法律本身就具有不可避免的时间上的滞后性。
2006年广州发生的“许霆案”震动全国,许霆利用银行系统升级出错之机,在银行ATM提款机上多次取款共计175000元后携款潜逃。
广州中院一审以盗窃罪判处其无期徒刑,二审作出终审裁定:依法裁定驳回许霆的上诉,维持原判。
但是基于舆论压力,量刑上改判许霆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2万元,继续追缴非法所得173826元。
由于我国没有完全适用本案的法律,无法准确判定本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导致一审作出无期徒刑的判决,二审最后改判为获刑5年和追缴非法所得;两判差距甚远。
法律局限性引起的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张三,男,45岁,是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
他父母在他10岁时去世,留下了一处房产。
房产证上登记的是张三的名字,但由于他一直在外地工作,对房产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
直到近期,张三得知邻居李四要出售这处房产,他才开始关注此事。
二、案件经过1. 张三了解到邻居李四要出售房产后,他找到李四询问情况。
李四表示,他并不知道这处房产的真实情况,只是听说房产证上登记的是张三的名字。
2. 张三回家查阅了房产证,发现房产证上确实登记着他的名字。
于是,他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自己对这处房产的所有权。
3. 张三向法院提交了相关证据,包括房产证、户口本等。
然而,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发现张三提供的证据存在一些问题。
4. 首先,张三提供的房产证复印件与原件存在差异。
法院要求张三提供房产证原件,但张三无法提供。
5. 其次,张三提供的户口本显示,他父母去世时,张三还未成年。
但张三无法提供父母去世时的死亡证明。
6. 针对以上问题,法院认为张三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他对这处房产的所有权。
三、法律局限性分析1. 证据不足:本案中,张三提供的证据存在瑕疵,导致法院无法认定他对房产的所有权。
这反映了我国现行法律在证据方面的局限性。
2. 证明标准过高: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负有举证责任。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证明标准过高,使得部分当事人难以通过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法律条文模糊:本案中,张三提供的房产证复印件与原件存在差异,但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如何处理此类情况。
这反映了我国部分法律条文在表述上的模糊性。
4. 诉讼成本高:本案中,张三为维护自身权益,不得不提起诉讼。
然而,高昂的诉讼费用使得部分当事人望而却步。
四、案例分析1. 本案中,张三因证据不足而败诉,这说明法律在证据方面的局限性给当事人带来了困扰。
2. 由于证明标准过高,张三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对房产的所有权,这导致他无法通过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法律条文模糊使得法院在审理过程中难以作出公正的判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在职研究生课程班课程作业题目:结合实例来论证法律的局限性姓名:***学号:*********专业:民商经济法科目:法理学任课老师:刘金国美国法律哲学家埃德加·博登海默曾指出,“法律的缺陷部分源于它所具有的守成取向,部分源于其形式结构中所固有的刚性因素,还有一部分则源于与其控制功能相关的限度”。
法律作为一种人定的制度,自产生之日起首先便是实然的制度存在,与之相对应的应然的法或曰法的价值存在,则是一种精神的特质。
因此,法律作为一种实然的制度存在物放到整个社会机制中去观照,精神与实然之间,就必然存在法律的局限性。
从静态意义上看,法律作为社会环境的产物,是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外部意义上作为一实体与其他制度存在相互作用,内部意义上自身属性的各要素相互作用;从动态意义上分析,法律这一物自体在其创制运行及适用解释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因素地影响和制约。
笔者试通过对法律调整范围的局限性、法律对社会生活反映的滞后性、法律执行过程中的妥协性等方面的讨论,论证法律的局限性。
一、法律对调整范围的局限性(一)法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法作为调整社会生活众多规范中的一种形式,它的作用是其他规范不能代替的,但作为规范它又不是唯一的,因为社会规范除了法律以外,还有道德、习惯、政策、教规、纪律、乡村民约等;法律只是处理各种社会问题众多方法中的一种,除法律方法,还有行政、思想教育、宗教、舆论等方法。
对社会的整体而言,虽然法律是处理社会问题的主要方法,但就某些社会关系和生活领域而言,法并不是最主要的方法,也不是最佳的方法。
例如:“用法律创造社会秩序”是我们从历史上的法家老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衣钵。
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自认为是现代法治构建者的人们,期望用法律来改造和建设一个精英们所认为的理想的社会。
一个突出的例子是,据说正在起草中的《婚姻家庭法》就拟创造“配偶权”的法律概念,规定夫妻双方有互相忠诚的义务,一方对另一方不忠,被侵害的一方可以根据“配偶权”所赋予的权利要求法律保护,或者说要求法律对对方进行制裁。
理由是通过这样的规定来防止轻率离婚,以减少由离婚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维护婚姻家庭的法律秩序。
这样的建议,最好不要成为法律。
因为它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即有些领域是不能靠法律治理的,感情就是这样的领域。
“配偶权”可能增加离婚的难度、但是它能够解决夫妻双方的情感问题吗?用“配偶权”维持没有感情的婚姻,是否具有道德合理性?(二)法的作用的覆盖面、适用性是有限的社会生活是具体的、形形色色的、易变的,法律无法穷尽一切可能发生或存在的社会现象,存在遗漏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1、立法者当时不可能完全预料社会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物;2、法律毕竟是通过简明扼要的言词来表述社会现象的,任何语言都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包罗万象去穷尽所有的行为与事件;3、法律调整的范围只限于那些有必要运用国家强制力去干预的社会关系,而在社会关系中的不少方面用法律干预是不适宜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而法律也不必去穷尽一切社会现象。
(三)人们的私生活领域法律不宜调整。
现代法治理论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私权利和公权力的矛盾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近现代政治学和法学将人类社会分为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区别于政治国家而存在的典型私人领域。
国家的公权力主要作用于政治国家,公民的私权利主要存在于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强调自治、自主、自律,不允许国家公权力随意进入。
整体来讲,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是典型的公权力的表现形式,因此法律对市民社会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市民社会中的纯私人生活领域,如家庭生活领域、朋友之间的友谊关系,即使是强调意思自治的司法也不允许介入。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所以侵犯他人住宅普遍受到现代国家法律的惩处,所以隐私权普遍受到各国法律的保护。
例如,亲属犯了罪跑到亲戚那里去,该如何处理?去报案,将受到良心的谴责,如果包庇了他,你将失去工作和正常的生活。
有人说你包庇罪犯,你是对得起你的亲属了,可你对得起人家被害人吗?让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对其所亲近和有血缘关系的人,做到大义灭亲是不现实的,超越了他的能力。
西汉时的“春秋决狱”,法官就是用的孔子春秋中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来代替包庇为最的法律条文,唐代时正式规定了“亲亲相隐”的原则,亲属之间可以就“十恶大罪”以外的罪互相包庇,我们再看现代的西方国家,西方国家刑法中有期待可能性理论,它缓解了这一矛盾。
比如澳大利亚有这么一个案子,著名游泳教授图雷斯基,因涉嫌在家中私藏兴奋剂被法院传讯,就案情来说,如果此案能得到他妻子的证词,法院便能对他定罪处刑。
但法官明确表示如果他妻子的证词足以威胁到其家庭的稳定,法庭不予采信。
为什么要这样做,法律不能强人所难。
二、法律对社会生活反映的滞后性(一)法律只是众多社会调整手段中的一种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惟一手段。
在处理复杂社会问题时,除运用法律调整外,还应有政策、纪律、规章、习俗、道德及其它社会规范,还有经济、政治、行政、思想教育等手段。
就建立和维护整个社会秩序而言,法是十分重要的方法,但在某些社会领域和社会关系、社会生活中,法并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方法,比如在伦理道德中,法的作用时常表现得十分无力。
在需要综合治理的场合,法律有时也不是首选的手段。
从本质上说,法律和经济生活本身是一对矛盾。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本质要求它必须稳定,它必须给人一种预期,因为只有稳定的立法,人们才能以法律的内容安排自己的生活,调整自己的行为,否则,法律朝令夕改,人们将无所适从,这样将极大损害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严肃和无权威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比无法更甚。
另一方面,社会是发展的,现实生活是变动不居的,以不变的法律调整变化的社会,这样,越是稳定的法律其滞后性、保守性就越明显。
这也正如萨维尼所指出的:“法律自制定公布之时起,即逐渐与时代脱节”。
一部法律特别是一部法典,它的制作需要高超的立法技术,它的施行要经过很多程序。
而且大的法典要讲求形式的优美,体系的完整,逻辑的严谨,内容的科学,所以制定一部法律和一部法典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花费很大的成本。
比如1900年德国民法典从编纂到颁布,其耗费了长达26年的时间;再如我国的《民法通则》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时代以苏联民法典为蓝本的产物,制定一部法律并非易事,因此一旦法律出台即使其内容有瑕疵,也要尽量维护它的稳定。
三、法律执行过程中的妥协性、常言道:“徒法不能自行”,法律的实施需要许多配套的条件,当这些条件不具备时,法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
法总是十分依赖其外部条件,其作用总是容易受社会或人为因素的制约(一)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要依赖适用法律的人的素质法律作为一种普遍性的规则,它不是针对具体的人和事,而是针对某一类人和事,因此法律中的任何规则必然是抽象的、概括的和普遍的。
因此法律规则与现实生活之间不是一一对号的。
例如: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刑法当中只规定了“犯故意杀人罪的,判死刑、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判3年以上10年以下徒刑。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故意杀人的情形因时间、地点、主体、心理动机、实施手段等不同表现为多种形式。
有义愤杀人的,有防卫过当的,有见财起意的等等。
但规则可就这一条。
因此,抽象的规则与具体的案件结合起来,必须发挥法官的主观能动性,法官运用法律的过程同样是创造性的过程。
在法官自由裁量的情况下,这种创造性就更为明显。
既然法律的使用必须经过法官这个中介,所以在现实中我们所感受到的法往往不是法学家们立的那个法,而是法官们加工创造后的法。
这样,法官的素质在法律的实施中就起到了关键性的因素。
好的法官就会使法律实施得更精彩、更准确。
素质不高的法官则会使法律变得呆板、甚至成为谋取个人私利的手段。
(二)法律的实施受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法律总是十分依赖其外部条件,其作用总是容易受社会因素的制约。
其中主要的因素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执法机关的工作状况、各级领导干部及普通公民的法律观、传统法律文化,等等。
(三)法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所需的人员条件、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法的作用是不能启动的。
人们和社会的精神条件(法治意识等)和文化氛围、权利义务观念、程序意识等都直接制约和影响着法的作用的发挥。
至于物质条件对法的作用的发挥制约和影响就更为重要了。
四、法制和法律运用的成本问题与法律的局限性相联系的一个问题是法治的代价问题。
法律是以各种成文和不成文的形式而存在的。
而且法律还往往以逻辑性、格式性和规范性著称。
在强调形式的背景下,往往会造成处理问题的不效率。
通过法律解决问题必须遵守程序。
程序的适用往往会耽误很长时间,造成问题处理的不效率。
法治方式往往包含着民主的内容,民主要有很多人参与,但特定时间往往效率低。
因此在战争中或紧急状态下,集权或专制有时比民主和法制效果更好。
二战时德国起初的胜利和他的独裁有关,苏联所以能反败为胜和他的集权体制有关。
法国迅速灭亡与他的民主、法制的体制有关,所以二战后法国改革了自己的政治体制,改纯议会共和制为半总统制。
道理就在于此。
总之,认识法律的局限性,其意义在于使我们更全面、更理智地了解和掌握法律的特性,从而在运用法律的时候能够注重对其弊端的克服。
认识法律的局限性对于我们考虑法治的代价、认识法治的规律、做好政治上的思想准备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