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背诵《1.古诗词三首》中的三首古诗词。

2.理解古诗词中的意义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1.古诗词三首》中的三首古诗词:《将进酒》、《静夜思》、《水调歌头》。

2.古诗词的解读和欣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背诵并理解三首古诗词的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1.课本: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课件:包含古诗词的文字和图片。

3.音频设备:播放古诗词朗读的音频。

4.黑板和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10分钟)•利用音频播放《将进酒》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和情感。

•引导学生讨论古诗词带给他们的情感和思考。

2.学习古诗词《将进酒》(20分钟)•指导学生跟读古诗词,并解释其中的生僻词汇和意象。

•组织学生朗读古诗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理解《将进酒》中的情感和意义。

•班级展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第二课时1.复习《将进酒》(10分钟)•通过互动问答,复习学生对《将进酒》的理解和背诵。

2.学习古诗词《静夜思》(20分钟)•展示《静夜思》的文字和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诗人的场景和情感。

•学习生词和理解古诗词的意义。

3.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自己的感想和理解。

•学生互相交流并提出意见。

第三课时1.复习《静夜思》(10分钟)•学生互相背诵《静夜思》,加深对古诗词的印象。

2.学习古诗词《水调歌头》(20分钟)•展示《水调歌头》的文字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和意义。

•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中的音乐性和语言之美。

3.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用现代语言解释古诗词的意义。

•学生展示解释成果并互相评价。

六、课堂总结•回顾学生在此次教学中的收获和进步。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

1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1.认识“徐、篱”等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个字。

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3.结合注释结合注释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1.1.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创设情境::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哪位同学能来背一背哪位同学能来背一背?(?(《春晓》《咏柳》……晓》《咏柳》……) )2.2.引出诗题引出诗题引出诗题::这些古诗都写了春天的景致这些古诗都写了春天的景致,,接下来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天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板书诗题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读写“宿”字。

“宿”书写时宝盖头不能写得太宽书写时宝盖头不能写得太宽,,适当提醒。

适当提醒。

) )3.3.解释诗题解释诗题解释诗题::根据诗题根据诗题,,你觉得作者在哪里住宿你觉得作者在哪里住宿?(?(?(根据学生的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点拨师点拨::新市新市,,地名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在今湖南攸县北;;徐公店徐公店,,是姓徐的人开的店。

诗题意思是姓徐的人开的店。

诗题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再齐读诗题。

再齐读诗题。

4.4.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因为他长期居住在乡村因为他长期居住在乡村,,对乡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所以,,描写的乡村自然风光也特别有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课。

这是一组描写农村生活的古诗,包含了梅尧臣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四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词基础,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古诗词,并对古诗词产生兴趣。

但他们在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方面还需要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农村生活和自然景色的认识可能较为有限,需要通过教师的描绘和引导,让他们更好地感受诗中的意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反复品读、感悟,体会诗中的意境,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培养自己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2.难点:学生通过反复品读、感悟,体会诗中的意境,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的教学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品读感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将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中的意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出示农村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农村的生活,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然后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学习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教师带领学生逐句翻译诗句,理解诗文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诗中的意境,想象农村的四季景色。

3.品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诗歌,感受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学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

4.朗读背诵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四下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

四下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

四下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教材简析】《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泊船瓜洲》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泊船于瓜洲之上,眺望江南时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思乡、爱乡和急于返乡的心境。

诗句语言凝炼,意境优美,同时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热爱,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好教材。

此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锤炼历来被人所称道,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诗中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游子的心。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

词风缠绵而不颓废,清丽自然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细腻哀婉的人物内心世界和山高水长的场景及气势庞大的队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且它们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意境也由此更加深长。

选编这三首诗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几首诗词的对比诵读,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积累古诗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

【设计理念】追求古诗学习的人文性、个性化。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以情感人,注重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提升感悟内涵,达到入情,悟情,融情,升情的目的。

【教学目标】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包括《咏柳》、《春晓》、《绝句》三首古诗。

这些古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学生可以领略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春天的景色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方面仍有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深入体会古诗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情感。

2.难点:领悟古诗所表达的美好意境,发挥想象,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春天世界。

2.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深入剖析古诗的意境和内涵。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古诗文本、图片、音乐等的课件。

2.资料:收集与春天相关的图片、诗歌等资料,用于展示和拓展。

3.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天的美景,如柳树、花朵等,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魅力。

同时,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2.呈现(5分钟)教师逐一向学生展示三首古诗《咏柳》、《春晓》、《绝句》,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题目和作者。

3.朗读与背诵(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注意停顿、语气等。

然后,学生进行背诵,鼓励他们大胆地表现自己。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篇一:《独坐敬亭山》(一)导入课习题,揭习题。

⑴今天,教师想向同学们请教一个问习题:有谁知道李白是怎样的一个人吗?谁来告诉大家?你又是怎样了解的?⑵揭习题:是啊,李白一生写了很多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⑶解习题:“独坐”是什么意思?标题是什么意思?齐读课习题(二)初读,识字,引入意境。

⑴学习生字。

播放课件:(字理识字)“亭字”的读音注意什么?亭是什么样的(顶尖,角飞翘下面有柱子。

)怎样记“亭”字?(简笔划画亭的样子)“亭”字的一点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的局部,飞起的角象秃宝盖,所以写宽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

请同学们在生字表下照着写一遍。

⑴听音朗诵,初识古诗。

⑵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诵古诗。

(1)把诗读通读顺。

(2)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同桌读。

(三)再读,心得诗意。

⑴同学们再读诗,看有哪些词不理解的,可以通过看注释或者查字典解决,也可以和同桌交流讨论,理解。

⑵集体交流词的意思。

(“众鸟”许多鸟;“高飞尽”都高高的飞走了;“孤云”孤独的云;“独”单独;“闲”悠闲;“相看”相互看;“不厌”不满足;)⑶小组讨论交流诗句的理解。

⑷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⑸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鸟飞尽,云飘走了,孤山。

)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凄凉)诗人的心情怎样?(孤独寂寞)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渐渐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好像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

这种“静”,正衬托出诗人心灵的孤单和寂寞。

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

诗人注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

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沉感情。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教案

1. 古诗词三首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全诗所选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晚春风光。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侧面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作者介绍】杨万里,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

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

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谪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铨。

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时主战派领袖张浚谪居永州,闭门谢客。

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栻介绍,才得接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内容和意境。

2.掌握诗歌中的词语或成语,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

3.培养学生对田园风光的欣赏能力,激发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4.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优美的文学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朗读出《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把握诗歌的意境。

2.难点:理解古文诗的语言特点,认识并理解古代田园生活的风俗习惯。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老师版教材和学生课本。

2.课堂录音或音响设备。

3.准备分发诗歌的抄写材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在黑板上写下“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让学生猜测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引导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题材。

2.朗读诗歌请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注意语调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意境。

3.讲解诗歌解释诗歌中的生字和成语,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含义,并注意诗歌的格律和修辞手法。

4.讨论交流让学生就诗歌中的田园风光展开讨论,引导他们感受自然景观,激发对自然的喜爱。

5.课堂练习布置练习作业,让学生背诵诗歌或撰写感想,巩固课堂学习。

五、教学反馈1.结合作业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澄清学生的疑问。

六、课后拓展1.鼓励学生自行查找与田园风光相关的古代诗词或现代诗歌,进行欣赏和比较。

2.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农田或乡村,感受现实中的田园生活,激发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2023年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优质课教案

2023年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优质课教案

2023年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优质课教案➢课时目标1.认识“徐、疏”2个生字,会写“宿、徐、疏”3个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了解古诗的大意,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图上的景色有哪些,这让你想起了哪首诗?2.学生试背《小池》。

3.你们知道《小池》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

二、解读诗题,了解诗人1.学生齐读诗题。

2.学生认读“宿、徐”,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3.解题。

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1)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意思。

(2)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徐”;“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徐公店”就是一位姓徐的人开的客店。

(3)诗题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姓徐人家的客店。

4.再读诗题。

现在请你根据诗题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吧!5.简介写作背景。

《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

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家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诗人,触发了诗人的诗兴。

三、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自由读诗,借助拼音把字读准,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2.指导书写会写的字。

3.把字词放到诗词中,再次正确流利地读诗。

四、图文结合,初读感知1.了解景物。

(1)自由朗读后交流: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

(2)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2.学生交流,教师评议,相机指导:杨万里在诗中写到的景物有“篱”(篱笆)“树”“儿童”“黄蝶”“菜花”(油菜花);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

3.再读诗句,指导读通顺。

五、理解诗意,渐入诗境1.结合课文插图,说一说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

课件展示:()的篱落()的小径()的儿童()的蝴蝶()的菜花()的树设计意图:通过词语搭配练习,让学生对诗中景物有所感知,为后文体会作者的描写作铺垫。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朗读诗歌,感受古诗之美;2.能够理解古诗的意境,能描述故事情节;3.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诗歌描写的对象;4.能够初步体会古代文人情感表达方式,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读诗歌。

二、教学准备1.《古诗三首》教材相关课文;2.录音机、音响设备;3.打印好的《古诗三首》文本;4.图片、PPT等辅助教学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音响设备播放《静夜思》原声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并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营造宁静的学习氛围。

2. 学习《静夜思》1.课堂朗读:老师朗读《静夜思》,学生跟读;2.理解诗意:结合图片展示,学生讨论诗歌描写的景色,增进理解;3.默写训练:让学生尝试写出《静夜思》的几句诗句,检验理解程度。

3. 学习《春晓》1.课堂朗读:老师朗读《春晓》,学生跟读;2.情感表达:让学生思考诗歌中作者对春天的感受,开展情感交流;3.听课后感:学生用简短语言描述自己的春天感受。

4. 学习《登鹳雀楼》1.课堂朗读:老师朗读《登鹳雀楼》,学生跟读;2.诗歌背景:简要介绍《登鹳雀楼》的背景和作者,增加诗歌的历史感;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认为的诗歌意义,各小组报告。

5. 总结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品味和理解古诗的韵味,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四、课后作业1.默写《静夜思》的前两句;2.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春天;3.谈谈你对《登鹳雀楼》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注重情感体验和实际应用,学生在诗歌中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也开发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表达能力。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积极,但还需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好诗歌的理解和背景知识,提高诗意理解的深度。

以上是本次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古诗三首》。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公开课 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公开课 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能够朗读并理解《1、古诗三首》中的古诗内容。

•能够初步感受古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能够通过朗读和理解古诗,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修辞意识。

二、教学内容《1、古诗三首》是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部分,包括三首古诗,分别是XXX、XXX、XXX(待补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够准确朗读《1、古诗三首》中的古诗内容,并能初步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感悟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二、学习古诗(15分钟)1.老师朗读古诗,学生跟读。

2.分段解读古诗内容,讲解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分组讨论古诗中的重要词语和修辞手法。

三、课文赏析(15分钟)1.学生依次朗读古诗,展示个人感悟。

2.分组讨论古诗中的意象和隐喻,并展示讨论成果。

四、课文理解(15分钟)1.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2.针对问题展开探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内容。

五、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概括学生的收获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古诗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

下一次教学我会着重在提问与讨论环节加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中的意蕴。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所学古诗中的一首,写一篇感想并交到班级,力求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以上就是《1、古诗三首》古诗教学设计的全过程。

愿每位学生在此次课程中都能收获知识和感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2.能够背诵《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

3.掌握古诗词的韵律和朗读技巧。

二、教学重点1.《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古诗词的背诵和朗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词中的诗意风景描写。

2.把握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图片素材、录音设备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利用图片或音乐引入诗词的主题,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2.学习诗词:通过逐句解读,让学生初步理解诗词的意义。

3.背诵诗词:分段进行诗词的背诵,重点在于把握节奏和韵律。

4.朗读训练:指导学生朗读古诗词,注重情感表达和语调转折。

第二课时1.复习:让学生互相背诵古诗词,加深印象。

2.音韵训练:通过音乐、打击乐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之美。

3.朗读比赛:组织朗读比赛,激发学生表现欲,提高朗读水平。

4.总结:对整节课进行回顾,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

六、作业布置1.背诵并朗读《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

2.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词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3.准备一段演讲,分享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引入古诗词,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在朗读和背诵环节中,学生的表现积极,但有部分学生在理解古诗词中的深层含义方面还需加强。

未来可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开展更多情感培养和意义探究的教学活动。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为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

1《古诗词三首》(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

1《古诗词三首》(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杂、篱”等6个生字,会写“杂、稀”等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想象画面,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想象画面,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设计教学思路说明:教学设计一基于学情起点,引导学生学会想象和表达画面,初步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时依照古典诗词教学的一般步骤,设计了诵读古诗、理解大意、想象画面、拓展延伸的教学板块,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了解古诗,感受古诗内在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对诗句所描述的画面展开想象,感受杨万里目睹暮春时新绿景色和儿童“追蝶”时的快乐与兴奋之情,感受范成大诗中田园生活的忙碌与闲趣。

《清平乐·村居》的教学立足于学生初次接触宋词,从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含义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想象并表达村居画面,体会词作中蕴藏的情感。

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杂、篱”2个字,会写“杂、稀”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背诵这首诗。

3.能想象并说出诗歌表现的情景,感受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感受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

教学过程一、单元导入,营造氛围引入:今天,我们将开始新学期、新的单元的学习。

在这里,我们会偶遇纯朴的乡村,那一道道独特的风景,那一幅幅和谐的画卷,定会带给你别样的感受。

板书《四时田园杂兴》诗题,学生齐读诗题。

二、理解诗题,初读古诗1.借助注释,理解诗题。

(1)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注释理解:“四时”,指四个季节,即春夏秋冬;“杂”,平舌音;“兴”在这里读第四声;“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2)介绍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系列古诗:范成大看遍了乡村四季不同的景色,写了一系列的《四时田园杂兴》,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的是初夏时节。

2.自由朗读。

(1)扫除读诗障碍,重点指导:篱:教写“篱”字,引导学生关注竹字头,出示图片理解词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的特点和韵律。

2.能够朗读《古诗三首》。

3.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

4.认识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和道理。

二、教学准备1.板书准备:相关古诗内容和注释。

2.课件准备:配合古诗内容的PPT或图片。

3.教具准备:音响设备。

4.学具准备:学生课本、学生笔记本或练习册。

三、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引入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古诗的题目,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同时解释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通过引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吸收能力得到提升。

第二部分:学习古诗文字及背景知识1.老师朗读《古诗三首》,解释生字生词,引导学生品读和理解。

2.分组让学生读诗、思考诗的含义,进行讨论。

3.通过小组展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古诗的意境。

第三部分:思考与感悟1.引导学生发表对古诗的感悟和领悟,促进学生对古诗哲理的思考和探究。

2.与学生共同分析古诗中的辞藻和修辞手法,增进学生对于古诗的审美意识。

第四部分:巩固与拓展1.设计有趣的小练习或活动,如填空、选择题等,检测学生对古诗内容的掌握情况。

2.鼓励学生扩展阅读其他古诗,拓宽诗歌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较为困难,需要更多的背景知识和词汇积累。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对古诗内容的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

同时,我还会加强对于古诗韵律和修辞手法的讲解,帮助学生提升诗歌鉴赏和欣赏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也意识到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整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对于我今后的教学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帮助我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包含了《春晓》、《江南春》和《蜂》三首古诗。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春天”,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首古诗各有特色,《春晓》描绘了春天的早晨,生机勃勃的景象;《江南春》则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风光;而《蜂》以蜜蜂的视角,赞美了春天的甜蜜和勤劳的蜜蜂。

这三首诗各有千秋,但都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词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但对于古诗的韵律、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春天的认识各有不同,需要通过诗词的学习,加深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

2.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启发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学习《春晓》:(1)学生自主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教师引导分析诗句,解释生词,理解古诗意思。

(3)讨论诗句中的意象,体会春天的美好。

(4)朗读、背诵。

3.学习《江南春》:(1)学生自主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教师引导分析诗句,解释生词,理解古诗意思。

(3)讨论诗句中的意象,体会江南春天的美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⑵、理解“看不厌”: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⑶、品析: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

而神总是“超凡”的,神总是“脱俗”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宿新市徐公店》的背景故事;2.能够正确朗读古诗词,体会古人的生活情感;3.能够理解诗词中的意境,感受古代诗人的创作意图;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词《宿新市徐公店》的意境;2.朗读和背诵古诗词,体验诗歌的美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词中的交际困境,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心情;2.通过情感体验,引发学生对古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导入通过谈论“宿”字的意思,引导学生了解宿舍或住宿的概念,并带入古代人宿店的情境。

学习1.播放古诗词《宿新市徐公店》的朗读音频,让学生跟读;2.解释古文中的生僻词汇,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3.分段逐句解读古诗词,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4.同学们几人一组,合作演绎古诗词,展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拓展1.通过图片展示古代客栈的情景,让学生更好地想象作者的生活境况;2.与学生分享古代旅行文化、客栈生活的风俗习惯,扩展学生对古代生活的认识。

归纳结合古诗词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古人生活方式与现代的异同,并思考古诗词对自己的启发。

五、课堂讨论1.你认为古诗词中的“新市徐公店”是怎样的一个地方?2.如果你是古人,你宿店时会有怎样的体验和感受?3.你觉得古诗词中的“宿店”情景和现代旅行有什么区别?六、课后作业1.背诵《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词;2.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宿店体验的文章,展示在课堂上。

以上是本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理解古诗词之美,感悟古人文化的魅力。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选取了三首古诗词:《春晓》、《鸟鸣涧》和《宿建德江》。

这三首诗都是描绘大自然美景和诗人内心情感的优秀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同时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词,对古诗词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古诗词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文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古诗词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文主题。

2.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文内容、图片、音乐等素材。

2.教材:准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3.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首古诗词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然后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呈现三首古诗词,引导学生跟随课件朗读,注意诗句的韵律和节奏。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解释生词和句子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古诗词三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古诗词三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内容概述】【单元核心目标】1. 在活动体验中,能根据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抓住关键语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初识表达思想感情的关键语句。

2.在阅读的引领下,能写出自己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注意用关键语句表达情感,将自己的快乐融入习作,写出乐园“乐”在哪里。

【单元任务群目标】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1.认识2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正确读写26个词语。

2.朗读并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卜算子·咏梅》。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1.能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想象体会句中的画面和情境。

3.能认真倾听,记住别人话语的要点,并准确转述。

4.能读懂书面通知要求,根据对象进行转述。

5.能联系语境,展开联想,选择词语说一说乡村或城市生活。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1.推荐阅读:《春种秋收》《像风一样奔跑》。

2.实践活动:(1)让学生亲身走进乡村,感受生活的美丽景致,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2)根据通知要求及对象正确转述。

【单元任务群设计】1 古诗词三首【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乡村生活独特、迷人的景致,丰富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感受乡村生活的魅力,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能根据课文描绘的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

思维能力:学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审美创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是如何通过关键语句表达情感的,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前解析】本课由三首古诗词构成,前两首分别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及杨万里的名作。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选自《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杂兴》共有六十首,全诗都是写景,表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

诗句浅近通俗,却意境悠远。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一幅明丽、活泼的乡村春景图,体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整首诗给人留下了无尽想象的空间。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教案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田园生活”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4篇课文。

文章语言优美,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

《古诗词三首》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田园风光图;《乡下人家》描写了自然和谐、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天窗》描写了乡下屋顶上小小的天窗带给孩子们的美丽、神奇的想象;《三月桃花水》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古诗词三首 2 1.认识2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正确读写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古诗词三首》。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积累优美的句段,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

5.自主阅读《三月桃花水》,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乡下人家 2 天窗 2 三月桃花水 1 习作 21.转述时要注意人称的转换,弄清要点,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2.把“我的乐园”介绍给同学,表达出自己快乐的感受。

1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2.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策略1.朗读入意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先引导学生熟读诗词,再借助文字让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古诗词语言的魅力。

2.想象入情境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再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入情入境。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宿新市徐公店》▶课时目标1.认识“徐、篱、疏”3个生字,会写“宿、徐、篱、疏”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背诵、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田园生活”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4篇课文。

文章语言优美,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

《古诗词三首》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田园风光图;《乡下人家》描写了自然和谐、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天窗》描写了乡下屋顶上小小的天窗带给孩子们的美丽、神奇的想象;《三月桃花水》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教学目标古诗词三首21.认识2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正确读写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古诗词三首》。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积累优美的句段,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

5.自主阅读《三月桃花水》,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乡下人家 2天窗 2三月桃花水 1习作 21.转述时要注意人称的转换,弄清要点,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2.把“我的乐园”介绍给同学,表达出自己快乐的感受。

1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2.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策略1.朗读入意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先引导学生熟读诗词,再借助文字让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古诗词语言的魅力。

2.想象入情境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再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入情入境。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宿新市徐公店》?课时目标1.认识“徐、篱、疏”3个生字,会写“宿、徐、篱、疏”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背诵、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理解诗题1.出示导语,明确单元主题。

(1)课件出示单元导语。

(2)师指名读;生齐读。

(3)师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单元的课文,走进乡村,去感受惬意、闲适的田园生活吧!2.导入新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师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课件出示《古诗词三首》)(2)明确本节课目标:学习第一首古诗,认识一位诗人。

3.看图引入,知晓作者。

(1)课件出示初夏荷塘图片,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中的景色。

(2)师引导:图中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一首古诗?谁能背诵给大家听?(3)师指名背诵。

(相机出示课件《小池》)(4)师引导了解作者:大家还记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预设:杨万里)4.揭题并板书诗题,学习诗题中的生字。

(1)师引导:杨万里是我们熟悉的诗人。

今天,我们就跟随他的脚步,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

(2)板书诗题:宿新市徐公店。

(3)学习“宿、徐”。

①师指名认读“宿、徐”,相机正音。

(“宿”读平舌音)②师指导书写“宿”:上下结构;上面的“宀”要包住下面的“亻”和“百”;下半部分的“亻”窄一些。

(4)解析题目意思。

①师引导:你在哪里见过“宿、徐”这2个字?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②生交流。

示例1:我在招牌上见过“宿”,它是住宿、投宿的意思。

示例2:我们班的同学中就有姓“徐”的。

③师相机引导生理解“徐公”的意思。

(一位姓徐的老人)④师引导:谁能说说诗题的意思?⑤示例: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5.指导读诗题。

(1)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意思读出诗题的正确节奏。

(2)师指名读。

(相机出示课件指导:宿/新市/徐公店)【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原有知识,以此为兴趣点,引入新诗的学习。

而让学生把诗题生字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相联系,能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树立识字意识,同时也降低了诗题的理解难度。

板块二看图初读,了解大意1.故事引导,感受诗意。

(1)师引导:那一天,杨万里吃过午饭,走出客房,在徐公店附近漫步,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

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把诗句读正确。

(2)生自由读诗,边读边圈出生字。

(3)朗读诗句,学习读写“篱、疏”。

①师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疏”读“shū”。

②课件出示写在田字格中的“篱、疏”。

2.初读课文,了解景物。

(1)师引导: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句,边读边想,诗人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请在诗句中做上记号。

再看看文中的插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景物。

(2)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3)示例:诗句中写到的景物有“篱”“树”“菜花”“儿童”“黄蝶”“径”。

(4)师引导看插图,指导理解“篱落”“树头”。

(板书:篱落树头)(5)引导理解“径”。

①师引导:我们学过的《山行》中有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回顾一下,这里的“径”是什么意思?②预设:小路。

③师引导:“篱落疏疏一径深”中的“径”也是小路的意思。

(板书:一径深)3.生再读诗句,注意读通顺。

【设计意图】从诗中找景,再看插图理解,能使学生快速进入诗中所营造的意境,领略诗中风光,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学习方法。

板块三吟吟诵诵,渐入意境1.联系诗句,想象画面。

(1)师引导: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请联系诗句大胆地说一说想象到的画面。

在说之前,同学们可以想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诗中所提到的景物。

课件出示:()的篱落()的小径()的儿童()的蝴蝶()的菜花()的树(2)生自由交流,大胆想象。

2.诵读诗句,理解诗意。

(1)生诵读诗句。

师引导:诗句中分别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谁来说一说?(提示:借助注释引导生理解“疏疏”;联系诗句“花落知多少”,理解“花落”;“走”在古时指的就是跑;“无处寻”中的“无”,可引导生回想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泉眼无声惜细流”等诗句中“无”的意思来理解)(2)生交流。

3.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出示课件)(1)师引导:七言诗的节奏一般根据它的词义来划分,划分时注意保持词语的完整。

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这首诗应该怎样读?(2)师指名读。

(3)正确划分节奏。

(出示课件)(4)生自由朗读;师指名读;生齐读。

4.想象诗的意境。

(1)师引导:读着读着,我们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你的眼前仿佛浮现了怎样的画面?(2)示例: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幽深的小径,小径旁的树上刚刚长出来的叶子还没有形成树荫。

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相机板书:儿童追黄蝶菜花)(3)创设情境朗读。

①师指导: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会有什么感受呢?②生大胆想象交流。

师相机引导生朗读自己最喜爱的、感受最深的诗句。

③配乐读诗。

师: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请同学们随着音乐诵读古诗,读出自己的感受。

(课件播放古筝曲)④指导背诵。

师: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诵读着诗句,那些画面,那些文字,相信早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谁能背诵给同学们听听呢?(师指名背诵)【设计意图】入意境、悟诗情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在交流中强调情感的激发,让学生与诗人的情、诗句的境形成共鸣,因此我安排了说诗意、入诗境、悟诗情三个环环相扣的步骤。

板块四创编故事,默写古诗1.展开想象,根据诗意创编故事。

(1)师引导:虽然这首诗只有28个字,但它描绘的不止一个画面。

想象一下那个追蝶的孩子脸上的表情,黄蝶停停歇歇的情境,孩子的想法与做法,然后说给大家听听。

(2)四人小组编故事,互相评议;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这时,从小路的远处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正在追赶一只黄色的蝴蝶。

黄蝶儿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在与他捉迷藏。

过了一会儿,黄蝶儿大概也飞累了,它停了下来,歇在路旁的篱笆上,小男孩也停住了脚,一边紧盯着蝴蝶,一边用袖子去擦脸上的汗珠。

这时诗人仔细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孩: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爱。

淡紫色的短褂、蓝色的长裤在暮春的田野里显得更加艳丽。

只见小男孩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

可是还没等他把手合拢,那蝴蝶已机灵地扇动翅膀,飞进油菜花丛里,再也找不到了。

看着那一片金黄的菜花,小男孩非常懊恼,满脸失望。

他在菜花丛旁站了一会儿,又蹦跳着跑开,去寻找新的快乐了。

(3)生评议。

2.默写古诗。

(1)师引导:同学们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啊!这样美好的画面诗人仅仅用了28个字就描绘出来了。

赶快把这首古诗默写下来吧!(2)生自由默写。

(3)师展示生默写的古诗,集体评议。

3.课堂小结。

师:一首诗,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就是一幅和谐的画卷。

像杨万里这样热爱田园生活的古代诗人还有很多很多,下节课我们再接着学习。

【设计意图】诗句的学习并不只是了解一首诗的内容,而是以诗为媒介展开听、说、读、写的训练。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深化诗的意境。

另外,课内默写有利于了解学情,方便开展下节课的教学。

?板书设计第2课时《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课时目标1.认识“杂”字,会写“杂、稀”等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3.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入,初读感知1.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检查复习。

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的《宿新市徐公店》,谁能背诵一下?(2)师指名背诵;全班齐诵。

(3)师导入新课: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生机勃勃的暮春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又将走进范成大向我们展示的充满自然美的田园生活。

(4)课件出示诗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认识“杂”字。

①师指名读诗题,相机指导:“杂”读平舌音,“兴”读第四声。

②指导书写。

师范写“杂”字,学生边看边书空。

师提醒生注意“杂”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下面部分不要写成“木”。

③了解题意。

师引导:“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一年四季,那么整个诗题的意思是什么?预设: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④生齐读诗题。

2.简介诗人。

(1)师引导:这首诗的作者是范成大。

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2)师指名回答。

(师相机出示课件)(3)生自由读简介。

3.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引导: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

(2)生自由读诗,边读边圈出诗中的生字。

(出示课件)4.检查自学,指导识记,读通、读顺本诗。

(1)生自主认读要求会写的字。

(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稀xī蜻qīnɡ蜓tínɡ(2)师指名认读,相机引导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形声字识记示例:“蜻蜓”是一种昆虫,所以都是虫字旁,右边的“青、廷”分别是这两个字的读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