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患者心理特点和沟通技巧

合集下载

医患关系中的医患沟通技巧与患者心理

医患关系中的医患沟通技巧与患者心理

医患关系中的医患沟通技巧与患者心理医患沟通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良好的沟通能够提高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

在医患关系中,医生应当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并且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以便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一、有效沟通的技巧1. 倾听和关注医生应当倾听患者的言语和情感,关注患者的需求和关切,不要轻视患者的感受。

在和患者对话时,医生要保持专注,不打断患者的发言,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病情和疑问。

2. 温和的语气和姿态为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生应该选择温和的语气和姿态与患者进行交流。

不论患者的情绪是愤怒、紧张还是焦虑,医生都应该保持冷静,并用和善的语气进行沟通,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3. 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医生在和患者交流时,应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医学术语和疾病知识。

患者大多不具备医学专业知识,用专业术语与患者交流只会增加患者的困惑和不安。

选择简单的语言,并且使用比喻和明喻来解释,并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图表和资料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4. 表达同理心和尊重医生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同理心和尊重,理解患者的病情和感受。

在和患者交谈中,表达出对患者的关怀和支持,让患者感受到自己在医生面前是被尊重和重视的。

5. 鼓励患者参与决策医生应当尊重患者的权利,鼓励他们参与医疗决策。

医生可以向患者提供潜在的治疗方案,并向他们解释不同方案的优缺点,让患者参与其中,共同决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这样可以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并建立更好的医患合作关系。

二、患者心理特点1. 焦虑和恐惧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常常感到焦虑和恐惧。

医生要能够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患者足够的安慰和支持。

医生可以主动告知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过程,解答他们的问题,减轻他们的不安情绪。

2. 不解和困惑患者对疾病的原因和治疗常常感到不解和困惑。

医生需要耐心地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疾病和治疗过程。

同时,医生还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思考和理解。

门诊患者心理特点和沟通技巧

门诊患者心理特点和沟通技巧

门诊患者心理特点和沟通技巧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门诊患者逐渐增多。

门诊医生需要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以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医疗效果。

本文将围绕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沟通技巧展开讨论。

一、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1. 焦虑和恐惧感大部分患者在门诊就诊时会感到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恐惧。

他们可能担心自己的病情严重,害怕面对不熟悉的医疗环境和流程。

这种焦虑和恐惧会对患者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也可能干扰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2. 信任需求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是顺利沟通与治疗的基础。

门诊患者通常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医生,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医生应当以诚信和专业的态度赢得患者的信任,从而建立一种良好的医患关系。

3. 信息获取欲望患者往往希望尽可能获得详细的病情解释和医疗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自身状况。

他们可能会就疾病的起因、治疗方法和预后等问题提出疑问。

医生应当充分尊重患者的需求,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并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医学术语,以方便患者理解。

二、与门诊患者的沟通技巧1. 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医生应该在门诊就诊时创造一个有益于沟通的良好环境。

这包括确保就诊室的私密性、避免打断和干扰、关注患者的情绪和语言,及时予以回应。

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维持适当的目光接触和非语言表达来传递尊重和关心。

2. 身体接触与姿势选择在与门诊患者交流时,医生要注重自己的身体语言。

适当的身体接触,如握手或轻拍患者的肩膀,可以传递出一种温暖和关切的感觉,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此外,医生还应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如与患者保持同等高度,以避免产生优越感或降低患者的自尊心。

3. 倾听和表达尊重倾听是沟通的基础,医生应当充分倾听患者的诉求和问题。

在表达时,医生应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并注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难以理解的术语。

同时,医生也应该对患者的意见和痛苦表示尊重,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4. 解答疑虑和给予鼓励门诊患者常常存在一些疑虑和担忧,医生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并给予适当的鼓励。

简述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

简述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

简述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1.引言1.1 概述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是指在就医过程中,患者常常呈现出一些共同的心理表现和特征。

作为医生和医护人员,了解和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门诊病人心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患者通常因身体不适而前来就诊,心理上存在一定的焦虑和不安。

他们可能会对疾病的性质和治疗的效果产生疑虑和恐惧感,对未知的就医环境和医学术语也感到陌生和不安。

其次,门诊病人往往在就医过程中需要与多个医务人员进行交流和接触,对于这种接触需要,他们可能会感到尴尬和不自在。

这些患者往往会对医学检查和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感到担心,心理上需要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照顾。

此外,门诊病人往往存在一定的信息获取和理解能力的差异。

有些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较少,对治疗方案的解释和说明需要医务人员进行细致和耐心的沟通。

而有些患者可能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获取了大量信息,对医生的建议持有不同的观点,可能会对医生的诊疗决策产生质疑和怀疑。

最后,门诊病人还可能受到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些患者可能会面临家庭支持不足、经济困难或是就医时间等问题,这些因素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医疗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之,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焦虑不安、尴尬不自在、信息获取和理解能力的差异以及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等方面。

医务人员应该积极倾听和沟通,关注和关怀患者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专业、温暖的医疗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促进康复和福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探讨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以及对门诊医疗的影响。

引言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首先,我们将概述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是指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行为。

了解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不仅对医护人员有指导意义,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

其次,文章将简要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患者的心理学特点和沟通技巧

患者的心理学特点和沟通技巧

患者的心理学特点和沟通技巧首先,患者常常处于焦虑状态。

面对疾病的不确定性和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或不适,患者往往会感到内心恐惧和不安。

这时,医生需要以温暖、亲切的语气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感受到安全感,并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此外,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详细的诊疗计划和治疗过程的解释,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疾病。

其次,患者常常担心自己的疾病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家庭和社交生活。

医生应该对患者的这种担忧给予关注和重视,并与患者共同探讨如何平衡疾病治疗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建议,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此外,患者往往对医疗知识和医学术语缺乏了解,容易产生误解和疑惑。

医生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

同时,医生应该耐心地回答患者的问题,确保患者对治疗方案和用药指导有清晰的理解。

如果患者存在一些错误的认知,医生应该及时纠正,避免误导。

另外,患者在面对疾病时会有情绪波动,可能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怒或抑郁等负面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同时,医生也可以通过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参加康复活动等方式,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信心。

最后,医生还需要注意患者的隐私和尊重患者的个人空间。

在与患者交流中,医生应避免问及过于个人的问题,保持适度的距离,并尊重患者的意愿和决策。

此外,医生还应遵守医疗机构和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总之,患者的心理学特点和沟通技巧在医患沟通中至关重要。

了解患者的心理学特点,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医生需要通过温暖、耐心和理解的语言,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同时,医生还要尊重患者的个人空间和意愿,确保医患之间的互动是基于平等和尊重的。

门诊医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门诊医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门诊医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患者在门诊医疗环境中往往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惧等。

作为门诊医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整体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门诊医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一、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对于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至关重要。

门诊医生应积极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通过温暖、关怀的语言和行为来建立信任,增强医患沟通的效果。

医生要展现亲和力,帮助患者消除紧张和焦虑情绪,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和支持。

二、善用非语言沟通方式非语言沟通方式如微笑、握手等是进行有效心理疏导的重要手段之一。

适当运用这些方式可以拉近医患距离,减少患者的紧张感。

同时,医生的面部表情、姿势和肢体语言等也会对患者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因此,门诊医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非语言沟通方式,予以合理运用,以提升心理疏导的效果。

三、病情解释和教育对于患者而言,不了解自身病情会增加其心理负担和不安感。

因此,门诊医生在进行心理疏导时应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解释和教育,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传达相关信息。

医生可以通过比喻、图示等方式帮助患者理解,同时还要解答患者可能存在的疑问和困惑,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四、倾听和关心患者的情绪门诊医生在进行心理疏导时,要时刻保持耐心并倾听患者的情绪和需求。

医生应引导患者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倾听患者的愿望和需求。

通过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医生可以了解到患者的真实心理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

五、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心理支持是门诊医生进行有效心理疏导的重要内容。

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医生要给予积极的正向反馈和鼓励,增强患者的自信和乐观情绪。

医生要试着把患者从消极负面的情绪中引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态和治疗信念,共同面对疾病。

六、引导患者学习应对技巧门诊医生可以通过引导患者学习应对技巧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心理问题。

这包括教授患者身体放松、呼吸调节、积极思维的方法,以及应对焦虑和恐惧的策略等。

门诊部医患沟通技巧与方法

门诊部医患沟通技巧与方法

门诊部医患沟通技巧与方法在门诊部的医患沟通中,良好的交流是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信任和治疗的基础。

通过有效的沟通,医生可以准确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而患者则能够理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几种门诊部医患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旨在提高交流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一、倾听和尊重在医患沟通中,医生首先应该倾听患者的意见和问题。

当患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医生应该全神贯注地听取,并适时地给予回应。

倾听的过程中,医生要表现出尊重的态度,不打断患者的发言,不批评或轻视患者的观点。

只有通过真正倾听患者,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二、遣词用语得体在门诊部的医患沟通中,医生应该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以免让患者感到困惑。

此外,医生还应根据患者的语言水平和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以确保患者真正理解医生的意思。

在解释疾病的时候,医生可以使用比喻和类比的方法,让患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三、积极肢体语言除了语言表达外,肢体语言也是医患沟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生应该保持良好的姿态,面带微笑,并与患者建立眼神接触,以体现对患者的关注和尊重。

此外,医生还可以使用手势和动作来辅助表达,减少误解和不适。

四、简化信息医生在向患者解释诊断和治疗方案时,要尽量简化信息。

过多的医学术语和复杂的解释容易造成患者难以理解。

医生可以通过提供简明扼要的信息,逐步引导患者了解和接受治疗方案。

在需要讲解的内容繁多时,医生可以使用图表、图片或演示模型等辅助工具,帮助患者更直观地理解。

五、时间管理与问诊技巧医患沟通中,医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让患者等待过久。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应该学会提问和倾听的技巧,采用开放性的问题,鼓励患者主动描述病情,并提供详细的答复和建议。

同时,医生还应该引导患者逐步表达问题和需求,确保不遗漏任何重要的信息。

六、解答问题和疑虑在门诊部的医患沟通中,患者常常会提出问题和疑虑。

医生需要认真对待患者的疑问,并给予及时明确的回答。

门诊病人的特点及护士的应对技巧

门诊病人的特点及护士的应对技巧

门诊病人的特点及护士的应对技巧门诊病人是指在医院门诊部门接受诊治的患者,与住院患者相比,他们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时间短暂:门诊患者通常只在医院门诊部门接受诊治和治疗,时间比住院患者短暂,有时只需要接受一次诊治,因此护士需要尽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以便进行有效的护理。

心理焦虑:门诊患者通常在疾病初期或症状加重时前来就诊,心理上会感到焦虑和不安,护士需要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安抚,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支持,缓解其心理压力。

信息不全:由于门诊患者的就诊时间短暂,医生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因此患者对病情和治疗方案的了解不够全面,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及时和准确的沟通,解答患者的疑虑和困惑,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家庭支持不足:门诊患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自我治疗,家庭支持不足,护士需要引导患者和家属关注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提供一些有关疾病管理和康复的指导和建议,以便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管理的方法。

护士应对门诊患者的技巧包括以下几点: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护士需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尽快建立信任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疑虑,让患者感到被关心和支持。

细心观察患者病情:门诊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护士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医生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如饮食调理、运动锻炼、药物使用等,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促进康复。

维护患者隐私权:护士应该严格保护患者的隐私权,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历资料不被泄露。

善于倾听和理解:护士应该善于倾听患者的心声和理解患者的感受,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给予患者温暖和支持。

熟练掌握相关护理技能:护士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和操作技巧,如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注射药物、更换敷料等,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门诊病人的特点及护士的应对技巧

门诊病人的特点及护士的应对技巧

门诊病人的特点及护士的应对技巧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和疾病的认知度逐步增强。

医疗环境的变化和医改政策的实施,患者对医疗和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

因此,了解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方便、满足其就医需求是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所在。

1门诊病人的心理特征(1)门诊就诊病人来自四面八方。

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出生几天的新生儿。

职业、性别、文化层次、对疾病的认知能力、生理、心理状况参差不齐,但他们对医疗的期望值都较高。

就诊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究竟惠了什么病,想明确诊断,希望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最优质的服务。

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关心和帮助。

在门诊就诊的过程是他们进入病人角色的过程,心理上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表现为:焦躁不安,急于就诊,越快越好。

渴望挂号时间短,不需要排队就就诊,不断询问就诊号码,围观医生诊疗,希望医生问得越仔细、检查越认真、就诊时间越长越好等。

初诊的病人因对自己的疾病知道很少,希望由医术高、经验丰富的名医为其做诊治。

一次就解决问题;(2)复诊的患者对疾病了解较多,对医院诊疗过程比较熟悉,甚至对医院的技术力量比较清楚,迫切希望由熟悉的医生为其继续治疗。

当治疗效果不佳时,他们往往和初诊患者一样希望高明医生为其诊治;(3)在就诊的过程中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尊重、同情和帮助,希望得到全面的检查。

2对护理服务的要求2.1高尚的职业道德道德素质是素质培养的核心,是其他一切素质的基础。

护士要具备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精神。

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一心为病人着想理解患者、尊重患者,做到关爱、体贴,要有同情心,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病人,做到服务好、质量好。

让病人就诊安心满意。

2.2良好的心理素质护士的心理素质是指从事护理工作的心理能力的综合表现。

包括护士的认知能力、思维反应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应变力以及情态、意志、气质、性格等。

护士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与门诊的各类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消除患者的顾虑,在工作时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服务中面带微笑、温婉大方、礼貌热情、不厌其烦,冷静从容处理问题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疾病的特点和实际需求。

门诊患者沟通技巧

门诊患者沟通技巧

门诊患者沟通技巧
以下是 9 条关于门诊患者沟通技巧:
1. 要用温柔的语气跟患者说话呀,就像春风拂面一样让人舒服。

比如说,“您好啊,大爷,您今天感觉怎么样呀?”这简单的问候能瞬间拉近和患者的距离呢。

2. 看着患者的眼睛说话呀,那真诚的目光能传递好多信息呢!你看,“阿姨,我在认真听您说呢”,这样患者是不是会觉得特安心。

3. 别老是用那些专业术语,得说大白话呀!别整什么“窦性心律不齐”,直接说“心脏跳得有点不规律”,患者马上就明白啦,对吧!就像“您这腿呀,现在有点肿肿的”,多通俗易懂。

4. 耐心,一定要有耐心,别患者没说两句就不耐烦了。

好比患者不停地问,那就慢慢解答呀,“别急别急,我一个一个给您解释清楚”,患者心里得多暖。

5. 要懂得倾听呀,这可不是光张着耳朵就行的。

要像朋友一样,“嗯嗯,我知道,您接着说”,让患者尽情表达。

6. 说话得给患者希望呀,别老是说那些丧气话。

“别担心,肯定会好起来的呀”,这多鼓舞人,就像黑暗里的一盏明灯。

7. 时不时来点鼓励的话语,那作用可大了。

“您做得真棒,继续保持哦”,患者听了干劲都足了呢。

8. 肢体语言也很重要啊,拍拍患者肩膀,给个温暖的微笑。

“嘿,放心啦”,一个小动作就能传递很多关怀呢。

9. 对患者得一视同仁呀,不管他是穷是富。

“在我这儿,都一样对待哈”,多公平公正。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做好和门诊患者的沟通,真的特别重要,能让患者更信任我们,也能让治疗更顺利!。

门诊工作中的有效沟通技巧

门诊工作中的有效沟通技巧

门诊工作中的有效沟通技巧门诊工作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沟通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沟通能够减少误解、增强患者信任感,提高诊疗效果和满意度。

本文将介绍门诊工作中的有效沟通技巧,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与患者交流。

一、倾听与尊重在门诊工作中,医护人员首先要倾听患者的意见和需求,并给予尊重。

当患者表达自己的症状或问题时,医护人员应该全神贯注地倾听,不打断或干扰患者的发言。

同时,要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患者,不论其社会地位或教育程度。

尊重患者的权益和隐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严和友好的态度。

二、简化语言与解释门诊工作中涉及到医学术语和专业知识,医护人员需要尽量简化自己的语言,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医学术语。

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一些难以理解的语言,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医生的诊疗建议。

举例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信息。

三、询问与回应为了准确理解患者的问题和需求,医护人员需要善于询问和回应。

询问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详细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回应可以让患者感受到被关注和重视。

在询问时,医护人员可以使用开放式问题,鼓励患者提供更多细节。

在回应时,医护人员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答,并确保患者理解。

四、身体语言与表情除了言语上的沟通,医护人员的身体语言和表情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积极的身体语言可以增强沟通效果和亲和力,例如面带微笑、保持眼神交流、正确的姿势和手势。

尽量避免冷漠或拒绝的表情,以及不专注或急躁的举止,以免给患者带来不良的情感体验。

五、耐心与赞赏在门诊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展现耐心和赞赏的态度。

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和疑虑,要给予耐心的回应和解释。

不能急于结束沟通,必须给予足够的时间让患者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同时,医护人员也要对患者的勇气和合作精神表示赞赏,激发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

六、简洁与记录门诊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建议和诊断结果。

避免冗长的叙述和无关的信息,以便患者更好地理解。

在沟通过程中,合理地记录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以及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医患沟通技巧与心理疏导

医患沟通技巧与心理疏导

医患沟通技巧与心理疏导医患沟通是医疗服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沟通能够建立起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有助于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医生在与患者交流时,也需要运用一些心理疏导的技巧,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病痛和治疗过程。

本文将探讨医患沟通技巧以及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一、医患沟通技巧1.倾听和体察患者情感在与患者交流时,医生应倾听患者的诉求和意见。

不仅仅是听到他们的声音,更要理解和体察其中的情感。

许多患者在面对疾病时感到害怕、焦虑或绝望,医生可以通过细致的倾听和观察,感知到患者内心的困扰,并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

2.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医生需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患者交流,以便于他们理解医学专业术语和治疗方案。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医生可以使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和例子,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患者可以理解的信息。

3.提供充分的信息在向患者传递医学信息时,医生应该给予足够的解释和细节,让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过程。

患者对自身情况的了解,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和康复。

医生还可以提供相关的文字材料或视频,供患者在家中进一步阅读和学习。

4.尊重患者的意愿和权益在医疗决策方面,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意愿和权益。

虽然医生拥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经验,但最终的决策权还是掌握在患者身上。

医生应该充分向患者介绍治疗的不同方案和可能的风险与收益,帮助患者做出符合自身情况和价值观的决策。

二、心理疏导在医患沟通中的重要性1.缓解焦虑和压力疾病往往伴随着患者的焦虑和压力。

医生可以通过与患者的真诚沟通和倾听,理解患者的情绪,并通过合适的方式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例如,医生可以教授患者一些放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音乐等,帮助其缓解焦虑和压力。

2.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建立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当患者感到自己的意见被尊重和重视时,他们更有动力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通过心理疏导,医生可以使患者感到被关心和支持,从而建立起稳固的医患关系。

门诊护患沟通_实用模板

门诊护患沟通_实用模板
应对方法:护士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检查 或治疗的原理、过程及注意事项等情况 ,让患者了解检查或治疗的目的和必要 性。同时,可以提供相关的图片、视频 或模型等资料,以增强患者的认知和理 解。针对患者的恐惧感,护士应积极安 慰和鼓励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和帮助, 以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和不安
总结
12. 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有误区
总结
总结
门诊护患沟通是门诊护理工作的重要环 节,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改善医患关系, 提高患者满意度
护士应注重沟通技巧的学习和应用,提 高服务质量
同时,医院也应加强管理和支持,为护 士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共同推 动门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结
8. 患者对医疗技术不信任
原因:患者可能因为对医疗技术不了解 、担心治疗效果不佳等原因,对医疗技 术产生不信任感
总结
14. 患者对治疗方案不配合
原因:患者可能因为对治疗方案不了解、不相信医 生等原因,不配合治疗方案
应对方法:护士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治疗方案、治疗 效果及可能出现的风险等情况,让患者充分了解并 接受治疗方案。同时,可以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决策 过程,让患者充分了解并自愿接受治疗方案。对于 不配合的患者,护士应积极沟通并给予关心和支持 ,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合作意愿
应对方法:护士应向患者详细解释医疗 ���术的原理、应用及效果等情况, 让患者了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优势。同 时,可以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决策过程, 让患者充分了解并信任医疗技术。在与 患者沟通时,护士应注重语言温和、态 度诚恳,以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总结
9. 患者对药物使用有疑虑
原因:患者可能因为对药物不了解、担心药物副作 用等原因,对药物使用产生疑虑
仪表:穿着整洁、舒适,避免过于暴露或浓妆 态度:微笑、热情,主动与患者打招呼,询问病情 用语:使用礼貌用语,避免过于生硬或粗鲁的语言

门诊护患沟通技巧

门诊护患沟通技巧

门诊护患沟通技巧
1. 嘿,要知道倾听可是门大学问!就像你听朋友倾诉烦恼一样,得用心。

比如说,患者跟你诉说症状时,可别不耐烦,认真听,这有多重要啊!这样患者才会觉得你真的关心他们呀。

2. 咱说话得有亲和力呀,别那么生硬嘛。

你想想,要是有人跟你说话硬邦邦的,你啥感觉?就像说“您好呀,感觉怎么样呀?”和“说,你啥情况!”这能一样吗?
3. 眼神交流不能少哇!当你看着患者的眼睛,就好像在说“我在这陪着你呢”。

好比患者紧张时,你给个温暖的眼神,那效果,杠杠的!
4. 肢体语言也很关键呀!别老是板着个身子,适当来点手势呀啥的。

就像安慰患者时,轻轻拍拍他们的肩膀,传递的力量可大了。

5. 得会安慰人呀!患者难过时,说句“别着急,会好起来的”,这效果比啥都强。

这就像给黑暗中的人点亮一盏灯呀。

6. 解释病情得清晰明了呀!可别云里雾里地说一堆。

比如说清楚“这个药啊,一天吃三次,每次一粒”,多直白易懂呀。

7. 别总是你说呀,让患者也说说呗。

就像聊天一样,问“您还有什么想法呀?”,这样他们会感觉很受尊重呢。

8. 态度得真诚呀!别让人觉得你在敷衍。

要是患者问问题,认真回答,别马虎。

这就像对待最亲的人一样。

9. 笑容,那可是撒手锏呀!一个温暖的笑容,能瞬间拉近和患者的距离。

想想,笑着说“早上好呀”,是不是让人心情都变好了呢。

总之,门诊护患沟通真的太重要了!做好这些技巧,能让患者更信任我们,我们的工作也会开展得更顺利呀。

门诊医患沟通技巧

门诊医患沟通技巧

门诊医患沟通技巧门诊医患沟通技巧(一)了解沟通对象,语言个体化在和患者沟通的时候,尽量使用患者能懂的语言和词汇,而不要用专业术语。

要注意减少误会的一些词汇和语言。

门诊医患沟通技巧(二)开放式提问不给限定一个固定的答案,使患者可以自由发挥,在搜集患者信息的时候,有利于搜索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线索。

一般在语言交流与沟通的技巧当中,强调尽量运用开放式的提问,当了解情况后可以适时运用一些封闭式的提问,这样可以节省就诊问诊的时间。

门诊医患沟通技巧(三)避免与患者不同观点直接暴露与交锋作为医生应该掌握以“是”开始的技巧,在谈话的过程当中,尽量求同存异,鼓励患者谈话。

门诊医患沟通技巧(四)适当的鼓励性语言鼓励性的语言就是指要增加患者表达自己意愿的信心,在鼓励时应真诚,避免滥用和过分的鼓励。

患者就诊时通常带着一种生疏的心理,同时也带着一种企盼的心理,希望医生能更好的理解自己,作为医生需要用一定的技巧鼓励患者将要讲的话讲完。

门诊医患沟通技巧(五)适时的打断和引导医生在接诊时需要控制谈话的方向,寻找谈话的重点,然后适时地控制接诊过程中的时间。

如果认为患者的倾诉很有用,或对病情的缓解和治疗很有用,可以向患者另约时间。

控制谈话的方向、寻找谈话的重点的方法就是适时的打断和引导。

适时打断的技巧可以改变一下患者的坐姿和坐的方向,或者递给一杯水,用这样一种很巧妙的方法把注意力转移过来,提出适时的引导。

门诊医患沟通技巧(六)善于应用美好的语言劝说性语言,可以在病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体现,也可以在疾病诊疗计划的实施当中体现。

积极的暗示性的语言,比如患者在对病情不了解的情况下,会存在较大的担忧,这时医生可以告知另外某位患者所患的是相同疾病,通过积极治疗后,现在恢复很好。

这样的话语暗示的意思就是如果配合治疗,该病也能取得良好疗效。

这就是一种积极的暗示性语言。

指令性语言,指令性语言是医患关系当中保持医师的技术权威性的体现。

一些必须遵从医嘱的建议需要用指令性语言。

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第一窗口,是医务人员和患者接触时间最早,人数最广泛,病种类型最多的部门。

大部分门诊患者都处刚进入患者角色,行为退化,依赖心理强,自我控制力下降,表现恐惧.紧张等。

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得到医术高明的医生诊治,尽早确诊,达到最佳治疗。

做好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改善护患关系,保持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进行诊治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检验门诊护士素质及护理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标志[1]。

针对门诊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寻找对策。

1 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1.1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由于急诊患者病情急,来势猛,缺乏思想准备,来就诊时主要表现为精神高度紧张,惊慌,急躁,易怒。

希望医务人员最好的,技术过硬,尽快详细的检查,及时、准确的诊疗。

能马上缓解或解除自己的痛苦。

1.2慢性患者的心理特点慢性患者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到处求医,服药杂,多,疗效差,多次复诊常使他们怀疑医生的诊疗水平,有些患者甚至认为自己的病是治不好的,表现为对好的建议或指导多采取拒之不理的态度,情绪低落,心情郁闷。

1.3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外科患者以外伤,急诊为多,大都需要手术治疗。

其心理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和焦虑的心态,在心理上还没能完全接受”患者”这个现实,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

遇事易激动。

甚至与医生,护士发生口角。

1.4初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初诊患者对医院的环境陌生,患者到医院就医,一般都经过挂号、候诊、诊断、检查、交费、取药、治疗等过程,在这个诊疗过程中,由于医院面积大,科室和专业又进一步细化,患者在就诊时,常常要来回多次,加上求治心切,希望尽快办理就诊手续,希望医护人员尽早明确诊断,或者害怕病情加重,往往对疾病的治疗表现出焦急、烦躁情绪,甚至引起医患关系紧张。

2 护理措施2.1建立良好的医患和护患关系建立良好的医患和护患关系是体现医院对患者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的需要。

与患者交谈时要正视患者,专心听取患者的主诉让其感觉到你是值得信赖的,医护人员的言行要使患者感到真诚、温暖、可信、可敬.绝不能敷衍患者及恐下患者。

门诊护患沟通技巧

门诊护患沟通技巧

门诊护患沟通技巧1.倾听和尊重作为门诊护士,首要的任务是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关注,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病情和疑虑,不要打断患者,尽量避免匆忙和中断。

在与患者交谈时,要保持专注,表达出自己的关心和关注。

2.清晰和简明的语言在与患者交流时使用清晰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和专业缩写,以免造成患者的困惑和不理解。

使用患者可以理解的通俗语言,向他们解释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

3.启发性问题通过提问和引导患者的回答,可以让患者参与到医疗决策中,增加他们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询问患者的意见和偏好,了解他们的期望和需求,使患者感到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4.同理和情感支持患者通常会因病情或治疗过程中的不适而感到焦虑、恐惧或担忧。

门诊护士需要表达自己的同理和情感支持,让患者感到被理解和关心。

可以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传达同理心。

5.清晰和明确的信息传递在与患者沟通时,要确保传递的信息准确、清晰和明确。

给出清晰的指导和建议,告知患者有关治疗过程、饮食、用药和日常护理的重要细节。

提供书面材料或图示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

6.团队合作门诊护士和医生之间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患者得到最佳的医疗护理。

及时与医生沟通患者的状况和变化,提供准确的观察数据和记录,共同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7.多渠道沟通8.需求评估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要及时评估他们的需求,包括身体和心理方面的需求。

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如疼痛管理、情绪疏导、健康教育等。

9.沟通记录门诊护士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要记录重要的信息和指导,以便于对患者的护理提供连续性和一致性。

这些记录还可以作为治疗过程和效果的参考和评估。

10.持续评估和改善门诊护士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需要时刻评估沟通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改进。

定期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和讨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总之,门诊护患沟通技巧对于提高患者治疗体验和满意度至关重要。

门诊沟通技巧

门诊沟通技巧

门诊沟通技巧
1. 要学会倾听啊!比如患者在诉说病情时,咱得像听好朋友讲故事一样认真,不要随便打断。

你想想,如果你正说着话被打断,得多不爽呀!
2. 说话得有亲和力呀!别老是板着脸,像人家欠你钱似的。

试着微笑着说:“别着急,慢慢说”,这多暖心呀,患者也会更愿意和你交流。

就好比你去买东西,肯定也喜欢态度好的售货员吧!
3. 得用患者能懂的话呀!别满嘴专业术语,人家听不明白。

咱就说些简单易懂的,比如说“这个药就像你的小卫士,帮你打跑病菌”,这样是不是好理解多了?
4. 要给患者回应呀!别光听不吭声。

患者说完,你可以说“我明白了”或者“原来是这样”,让患者知道你在认真听呢。

这就好像你和朋友聊天,你总得有点反应吧!
5. 眼神交流很重要哦!别老是东张西望的,看着患者的眼睛说话,让他感觉你重视他。

就像你和喜欢的人说话,不得看着人家眼睛嘛!
6. 注意语气和语调呀!别凶巴巴的。

轻声细语地说“别担心,会好起来的”,患者心里也会踏实很多。

就像冬天里的暖炉,让人觉得舒服。

总之,门诊沟通技巧真的太重要了,掌握好了能让医患关系更融洽,看病也会更顺利呢!。

门诊特点及护患沟通技巧

门诊特点及护患沟通技巧

门诊特点及护患沟通技巧门诊特点及护患沟通技巧门诊通常接诊病情表症较轻的病人,经过门诊医生一整套的诊断手段、辅助检查,给病人得出初步诊断,门诊医生能够对症治疗即给予病人进行治疗,如果门诊医生对病人病情有疑问或诊断为病情较重较急,则将病人收入住院病房,在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或进行手术或相关的治疗等医疗措施。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门诊特点及护患沟通技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护患沟通的理念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是做好这一工作的先决条件,积极实践、勤奋工作,尝试语言交流的技巧和非语言行动手势的暗示,达到工作中新的理念,体现整体护理在门诊工作中开展的重要性。

整体护理的重点在于护患沟通:整体护理的理论认为,护理人员患者的交往能力和水平,直接印象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在工作实践中,多数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理论,理解和应用能力还不够,对于患者文化素质水平的沟通,应和患者的文化理论水平相一致,所以,护患沟通应看好对象。

整体护理的难点在于护患沟通:护患沟通的融洽和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又反应了医院的服务态度。

在医患护患矛盾频发的今天,其中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沟通不够到位,尤其护理人员以患者接触时间最长,机会最多,护理人员的沟通水平直接印象患者的心理反应。

整体护理开展几年来的弱势:多数患者对这项工作不理解,护理工作者的沟通水平不高,部分还搬用老思路,老办法,沟通技巧验不足。

同时在进行心理护理沟通的不大重视,而且目前医院对此工作考核情况及工作缺乏量化指标有一点关系。

见此情况,要认真学习以人为本,科学协调,与时俱进,紧紧抓住心理护理这个主题,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以患者为中心,确立整体护理,重在沟通的新理念。

探索有效护患沟通的新思路在整体护理这个大背景的前提下,探索有效的护患沟通的新思路,护理人员就必须抓住门诊病员的分流诊断,护理及输液的治疗展开卓有成效的护患沟通工作。

抓住患者来院挂号,分流科室诊断的机会:开展首次良好的护患沟通,给患者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护理人员必须以整洁的服饰和蔼的态度,礼貌的语言,疏导患者进入所就诊的科室使患者感到可靠,产生信任感,尤其门诊护理人员是第一服务窗口,面带微笑的一声“您好,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帮忙吗”或者“请稍等”等令人亲切的形体语言和话语,必将是患者消除疑虑配合诊治。

浅谈如何做好与门诊患者的沟通交流

浅谈如何做好与门诊患者的沟通交流

浅谈如何做好与门诊患者的沟通交流1 沟通的定义和目的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医患之间的沟通,就是医患双方为了治疗患者的疾病,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在诊治疾病过程中的一种交流。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是医疗诊断、医学发展、减少纠纷和医患互惠双赢等各方面的需要。

2 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①焦急心态到门诊就诊,尤其是初诊患者,对医院的环境,就诊程序比较陌生,希望尽快就医,以了解自己的病情。

②求名医的心情由于患者病痛在身,逐步进入患者角色,并希望得到经验丰富的医生的诊治,复诊患者尤其如此。

③被重视心理患者希望在就诊中自己的病情被重视,医护人员能耐心、认真倾听自己的陈述。

④求助愿望:希望在就诊中得到医务人员的尊重、同情和帮助。

⑤抑郁心境诊断不明或长期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疑难病、慢性病,往往会出现忧虑,对治疗丧失信心。

3 沟通的技巧①保持正确的态度,关心和帮助病人门诊患者人流量大,患者的病情、文化教养、性格等各有不同。

大部分患者是初诊患者,对医院的就诊程序比较陌生,有的病情危急急需处理,有的患病部位特殊难以启齿,有的经济困难,这些都需要医务人员给予关心和帮助,时刻把患者的安危放在心上,做到“三心”即虚心受理,用心处理,耐心说理。

“四点”即态度好一点,耐心多一点,动作快一点,层次高一点。

为患者提供细致周到、人性化的服务。

与患者的沟通也就更加顺畅。

②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提高自身素质。

沟通要取得最佳效果,首先要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必须要注意自身职业形象。

仪容仪表端庄整洁,举止大方、态度和蔼,将给患者以精神饱满、工作认真、热情礼貌、经验丰富的良好印象,给前来就诊的患者一种可近、可亲、可信的感觉。

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护理理论、技术水平。

坚持礼貌用语,坚持待人接物的高品位。

4 注意非语言的沟通技巧非语言沟通是人们交流时,通过仪表、姿态、神情、动作、目光接触、倾听等来表达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交流工具。

门诊患者心理特点和沟通技巧

门诊患者心理特点和沟通技巧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门诊接待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87例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47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6例,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29.4±2.2)岁;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147例,女性23例,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27.3±3.1)岁。
[5]王月.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14:215-216.
护理措施:①仔细了解患者病情、指导挂号、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提高挂号质量。导医主动热情地迎接患者、介绍医院环境、指明就医方向,消除其对医院的陌生感,协助重症患者就医,必要时提供轮椅并护送就诊或检查。通过对患者心理的分析,营造和谐就医环境[3];②提升医护人员心理素。医患关系、护患关系的恶化,患者受心理因素影响,医护人员承受了较重的心理压力,需提升医护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就需要院方加强医护人员的教育与培训,积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建立起良性的护患关系,同时,对于专业医生,可在其诊室内挂贴医生简历与相关证书,提升患者信任感[4];③灵活安排就诊,缩小医患间心理距离。门诊患者多、流量大,患者的情况也千差万别,合理、灵活的安排就诊秩序,减少就诊环节,缩小医患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医患间、患患间的情感交流和理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5]。
[2]李翠莲.门诊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1,16:153-154.
[3]陈蓉,敖瑞莲.眼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1,29:100-101.
[4]栗娜.刍议耳鼻喉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措施[J].中外医疗,2013,13:150-151.
1.2接待与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门诊常规接待与护理;观察组加以心理护理:热情接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动性护患关系,了解患者需求,引导患者入诊治疗;了解患者病情,对于因病情心理有一定压力与焦虑情绪的患者,积极沟通,耐心疏导,帮助患者放松心情,以正面的心态面对诊疗;引导患者进入诊疗室后,主动介绍医生,接近医患距离,简要说明患者基本情况,消除患者顾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患者心理特点和沟通技巧
发表时间:2016-04-25T10:48:45.6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3期供稿作者:包琼芬[导读]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室为与患者的第一接触者,代表着整个医院的综合实力,也是医院的“脸面”。

包琼芬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655000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患者心理特点,提出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将87例本门诊接待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

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47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焦虑、就医依从率及门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为38.114.13,优于对照组43.20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就医依从率95.7%,优于对照组
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34例(72.3%),一般10例(21.3%),不满意3例(6.4),优于对照组满意9例(22.5%),一般14例(35.0%),不满意17例(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根据门诊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理焦虑,提升就医依从性,提高患者诊疗满意度。

关键词:门诊患者;心理护理;诊疗
门诊室为与患者的第一接触者,代表着整个医院的综合实力,也是医院的“脸面”。

患者在进入到门诊室时,因对自身身体状况发生原因与其严重程度的不了解,心理压力较大,易产生焦虑等问题。

本门诊将8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患者心理特点,并予以心理干预,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门诊接待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87例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观察组47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6例,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29.4±2.2)岁;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147例,女性23例,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27.3±3.1)岁。

1.2 接待与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门诊常规接待与护理;观察组加以心理护理:热情接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动性护患关系,了解患者需求,引导患者入诊治疗;了解患者病情,对于因病情心理有一定压力与焦虑情绪的患者,积极沟通,耐心疏导,帮助患者放松心情,以正面的心态面对诊疗;引导患者进入诊疗室后,主动介绍医生,接近医患距离,简要说明患者基本情况,消除患者顾虑。

1.3 评价指标
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诊疗效果(本次研究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结果以及就医依从率)本次研究中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统计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焦虑程度,量表分值为:1~4分;共20个项目,50分以下为正常,50分<轻度焦虑<59分;60分<中度焦虑<69分;70分以上则为重度焦虑。

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诊疗工作的满意度(本次将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本次问卷由医院自行拟制,共设三个选项:满意、一般、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数据录入SPSS19.0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

2 结果
2.1 87例患者焦虑评分与就医依从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为38.11 4.13,优于对照组43.20 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就医依从率95.7%,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门诊患者的心理特征多表现为:①焦虑、恐惧心理。

患者患病后,受病痛折磨,心情烦闷,多会有焦虑心理,而对医院的陌生感,以及对病情病况的不确定,衍生出恐惧心理[1];②疑虑、不信任心理。

医患关系的恶化,让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信任度变低,好感度变差,同时部分患者会对医生的能力有所怀疑,不利于患者良好就医[2];③消费心理。

现代社会,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更回注重身体的健康,对于看病治病也“舍得花钱”,但也使得患者对就医费用产生怀疑,担心“被宰”。

护理措施:①仔细了解患者病情、指导挂号、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提高挂号质量。

导医主动热情地迎接患者、介绍医院环境、指明就医方向,消除其对医院的陌生感,协助重症患者就医,必要时提供轮椅并护送就诊或检查。

通过对患者心理的分析,营造和谐就医环境[3];②提升医护人员心理素。

医患关系、护患关系的恶化,患者受心理因素影响,医护人员承受了较重的心理压力,需提升医护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就需要院方加强医护人员的教育与培训,积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建立起良性的护患关系,同时,对于专业医生,可在其诊室内挂贴医生简历与相关证书,提升患者信任感[4];③灵活安排就诊,缩小医患间心理距离。

门诊患者多、流量大,患者的情况也千差万别,合理、灵活的安排就诊秩序,减少就诊环节,缩小医患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医患间、患患间的情感交流和理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5]。

沟通技巧:①热情接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让患者感到舒适,能从心中体会到医院对他们的关心;②温柔引导,让患者愿意敞开心扉,主动诉求;③注意倾听,积极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并予以专业解答;④与家属沟通,了解患者所需,同家属一起为患者营造良好治疗环境与氛围。

参考文献:
[1]崔晨晖,夏燕. 浅谈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11,12:223-224.
[2]李翠莲. 门诊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J]. 中国医药科学,2011,16:153-154.
[3]陈蓉,敖瑞莲. 眼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外医学研究,2011,29:100-101.
[4]栗娜. 刍议耳鼻喉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措施[J]. 中外医疗,2013,13:150-151.
[5]王月. 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12,14:215-2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