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城市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支撑要素

合集下载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SWOT分析与战略定位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SWOT分析与战略定位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SWOT分析与战略定位蒋蔷安徽大学管理学院一、城市商业银行SWOT分析美国管理学家安德鲁斯等人(Andrews)采用 SWOT分析法,即“强势—弱势—机会—威胁”(SWOT)模型,通过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状态等一系列条件的分析判断,帮助决策者在企业内部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i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动态的结合分析中,确定相应的生存和发展战略。

作为小型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有着公认的劣势,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城市银行进行的竞争既有针对所有同时同地开展业务的银行的竞争,也常常针对某一家银行就特定产品、服务或项目开展竞争,因而,准确把握了解自己与每一位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才能扬长避短,保证竞争的效果;在可能及必要的情况下,通过取长补短,甚至合作,改变优势对比及竞争地位,实现战略目标。

1.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条件分析。

(1)优势:城市商业银行属于地方性金融机构,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相应的保护,可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才和资源,降低经营成本,形成价格竞争优势。

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规模较小,资产负债率较低,不良资产比重较少,呆滞账较少,资本充足率较高,历史包袱轻;由于实行股份制,经营机制较为灵活,员工的积极性较高;机构小,人员少,容易采纳先进的经营管理办法和技术。

与外资银行相比,对国内市场特别是地方城市市场比较熟悉,与本地工商企业和政府等机构联系较多,关系比较密切,能够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业务人员都是当地人员,在获取信息方面具有地缘和时效优势,对当地客户的资信状况、经营效果所掌握的情况更详实,有利于银行作出正确选择,增强防风险的能力。

(2)劣势:首先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自身资源条件极其薄弱。

结构松散,统一的法人体制远未建立起来。

人员素质低下,从业人员缺乏现代银行意识与商业银行经营观念,在人才和网络资源方面处于劣势。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重点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重点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重点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经营管理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论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关键要素,包括资本充足率、贷款投放、违约风险管理、流动性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

一、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银行的偿付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银行应保持足够的资本储备,以覆盖潜在的损失,并保障顺利运营。

同时,资本充足率也是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健康状况的重要评估指标。

银行需要根据监管要求,合理配置资本,平衡风险和收益,确保资本充足率处于合理范围内。

二、贷款投放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是贷款发放。

贷款投放涉及到风险管理和收益增长的平衡。

银行需要审慎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担保能力,防范信贷风险,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贷款利率和期限,提高贷款的竞争力。

此外,银行还需要加强对贷款项目的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贷款结构,确保贷款投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违约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需重视违约风险管理,防范贷款违约和不良资产的风险。

银行在贷款前应充分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来源,确定合适的贷款额度和担保要求。

在贷款过程中,银行需要加强对借款人的监管和风险预警,及时应对潜在风险,减少违约损失。

此外,银行还应建立完善的不良资产处理机制,有效处理不良资产,降低风险对经营的影响。

四、流动性管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是确保支付能力和运营稳定的关键。

银行需合理规划和管理资金来源和运用,确保短期偿还能力和运营安全。

银行应根据资金流动和市场情况灵活调整资产和负债结构,合理配置流动性储备和投资组合,确保满足日常支付和应急资金需求。

同时,银行还需制定有效的流动性管理政策和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应对市场变动和流动性压力。

五、信息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应积极应用新技术,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

银行需要投资和建设完善的信息系统,实现各项业务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提高运营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

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

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需要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来应对挑战,提升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客户导向的战略商业银行的客户是其核心资源,因此客户导向的战略是商业银行的关键战略之一。

商业银行应该将客户需求置于首位,通过深入了解客户,制定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例如,可以通过提供个性化贷款方案、创新的理财产品以及便捷的移动银行服务等方式来增加客户黏性,提升客户满意度。

二、科技驱动的战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金融科技的发展,商业银行应该将科技驱动的战略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商业银行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加强风控能力,并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的金融服务。

此外,商业银行还应该积极拥抱互联网,推动线上业务的发展,提高数字化服务能力,满足新一代客户的需求。

三、风险控制的战略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因此,风险控制的战略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基础。

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风控能力。

同时,商业银行还应该加强与监管机构的合作,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避系统性风险和市场风险。

在信贷业务方面,商业银行应该加强贷后管理,及时调整风险暴露,并探索建立智能化的风险评估模型。

四、多元化经营的战略商业银行不应过度依赖单一业务,应该通过多元化经营的战略来降低风险,提高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可以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如证券经纪、财富管理、金融租赁等,以增加收入来源。

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积极开展国际化业务,拓展市场空间,降低区域性风险。

五、人才培养的战略人才是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制定人才培养的战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提供广阔的晋升通道和良好的待遇福利,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解析

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解析

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一、要自觉找到商业银行的正确定位1、只有准确定位,才能制订正确的发展目标。

才不至于因为目标确定得太高,实现不了,使职工泄气;也不会因目标确定得太低,没有压力,而浪费潜力。

2、只有准确定位,才能制订正确的发展战略和途径,保证不走弯路,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快的发展。

3、只有准确定位,才能脚踏实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充分挖掘和运用潜力,保持发展的后劲。

二、如何确定北京商业银行的定位1、是以北京市为业务基地的商业银行。

为适应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把自己束缚在本城市的圈子内,适当在外地设立一点分支机构,同全国甚至国外一些银行建立业务关系,以更快开展业务是需要的,但绝不能松懈当地的业务活动。

这一点对北京银行来说特别重要。

因为北京的资金流量很大,信息灵敏度高,信用地位强,是银行业务活动的沃土。

许多外国银行、外地银行都羡慕这块地方,如果我们稍微放松,别的金融机构就会在这里扩展。

以北京为业务基地,会不会局限发展?不但不会,而且会促进发展。

瑞士的苏黎世银行就是一家世界级大银行。

只有站在北京的基础上,才可能发展成一个全国性大银行,忽略了北京这块基地业务就可能萎缩。

2、应该成为管理和业务技术水平最高的现代化银行之一。

未来银行的竞争是业务创新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

在这方面北京具有很大的优势,北京是人才最多的地方。

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把自己发展成为全国经营管理水平、业务技术水平最高的银行之一。

前几天我参加了北京市团委等单位举办的“新京商”论证会,说北京已形成一个具有北京特点的新式商人集团,其突出的特点是知识层次高、用智慧赚钱、通过做事赚钱。

“新京商”这个概念能不能成立,这个概念会不会降低北京商人在全国的地位,我还没有研究清楚。

但他们关于北京已成长起一批素质很高的商人这一分析,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3、逐步转向以零售业务为主。

据说近一二十年来西方许多国家的银行业务都开始向零售业务方面转移,有的已占到整个业务的50%,甚至70%。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框架完整版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框架完整版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框架完整版一、引言商业银行是金融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资金储蓄、信贷资金供应、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等一系列重要职能。

为了确保商业银行经营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需要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框架。

本文将详细介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框架的各个要素及其作用。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框架要素1.战略规划与目标设定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优势确定战略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包括市场定位、产品组合、营销策略等,目标设定需要明确收益目标、风险承受能力等。

2.组织架构与内部控制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要合理,明确各级岗位的职责与权限,确保决策流程的科学、高效。

内部控制是保障商业银行经营安全的重要手段,需要建立起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风险控制、检查审计、信息披露等。

3.业务运营与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国内外汇业务、投资业务等。

运营业务需要建立有效的业务流程,确保业务的高效运行。

同时,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运营的重要环节,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的管理和控制。

4.人力资源管理商业银行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员工的招聘与培训、绩效考核与激励、薪酬福利等方面。

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进而提升银行整体绩效。

5.信息技术与数据管理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信息安全的保障、大数据的应用等。

合理的数据管理能够提高银行业务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框架的作用1.提高经营效率与竞争力完善的经营管理框架可以优化商业银行的运营流程,提高内部决策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同时,合理的战略规划和目标设定可帮助商业银行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在面对竞争时具备更强的优势。

2.确保风险防控与合规运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框架中的风险管理要素可以帮助银行及时发现和控制各类风险,提高风险管理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性思考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性思考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性思考摘要: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成功战略转型需要依靠前瞻性的战略规划以及稳妥有效的实施策略。

本文提纲挈领地确定了中国城市商业银行2006-2010年度的战略发展整体规划及阶段性战略发展重点,然后从银行发展的客户服务层面、内部管理层面与基础资源层面提出对应的战略发展目标,并列举出对应的战略举措,以强化整个战略规划的清晰性与可执行性。

近年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通过调整经营管理思路,加快市场拓展步伐,清收、置换不良资产,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经营状况继续好转,市场份额不断增大。

但是,由于种种历史与现实原因,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以及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还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并且目前正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困难。

特别是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外资银行的大规模进入,使得国内银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城市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压力。

在这样的态势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必须认清国内银行业的挑战与机遇,制定前瞻性的战略发展规划与稳妥的实施策略,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实现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理念城市商业银行是以某一城市为服务区域的商业银行,具有地域性特征。

因此,作为区域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另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必须把自身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所在城市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为城市商业银行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应与地方经济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使得城市商业银行与区域经济获得双赢发展。

具体而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发展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市场定位。

城市商业银行应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开发、城市基础建设及居民金融服务需求为己任,力争发展成为具有独特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与卓越服务品牌号召力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并将在条件成熟时,把银行的服务区域辐射至周边地区与国家。

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

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

某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策略
总结词:精准定位
详细描述:某区域性商业银行通过对市场的深入分析和精准定位,专注于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 提供专业、高效的金融服务。通过差异化的市场定位策略,该银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赢 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忠诚。
某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竞争优势构建
总结词:国际视野
详细描述:某外资银行凭借其国际化的背景和经验,在中国市场构建了独特的竞争优势。该银行利用全球资源,提供跨境金 融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该银行积极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与国内金融机构深入合作,共同推动 金融创新。
战略管理的特点
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风险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它涉及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旨在实现长期的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 。
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意义
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
通过战略管理,商业银行可以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把 握市场机会,制定合适的竞争策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 市场地位。
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
建立健全风险识别机制, 及时发现和评估潜在风险 ,确保业务发展的稳健性 和可持续性。
风险控制
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和控制措施,降低业务风 险,保障资产安全和业务 稳定。
风险处置
建立风险处置机制,及时 应对和处理风险事件,降 低风险损失。
客户关系管理
数据挖掘
客户沟通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客 户需求和行为特征,为个性化服务提 供支持。
在国际竞争中,商业银行应注重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 全,防范金融风险和跨境风险传递。
客户需求的变化
0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客户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高 效化和安全化的趋势。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提要目前,我国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在国有商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与外资银行进入的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本文分析城市商业银行在竞争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根据其自身特点,提出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战略。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对于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目前五大国有银行的垄断和各大股份制银行的迅速发展,加上外资银行的不断渗透,使城市银行面临的竞争形势日趋白热化,而城市商业银行若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首先要做到“知己”。

一、城市商业银行竞争优势分析与国有银行、大型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城市商业银行有其自身的特点构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1、地域优势。

城市商业银行属于地方性金融机构,一方面对本地市场较为了解,与当地企业、政府关系密切,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与当地企业建立稳定长久的业务伙伴关系;另一方面由于银行的大部分资源都用来服务本地客户,在本地市场的把握上,城市商业银行能够投入足够多的精力,细分市场提供差异化服务,形成区域集中优势。

2、快速反应优势。

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大型股份制银行,还是外资银行,都面临着信息传递链与决策链较长的问题;相比之下,城市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高度扁平化,决策层与经营一线高度贴近,决策链短,信息传导半径小,对市场变化具有反应灵敏、决策高效、执行快捷的特点,对于资金需求频繁而急迫的中小企业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拥有最具潜力的客户优势。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中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元素,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与中小企业发展需要完美契合,使其与中小企业关系密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就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必将携手中小企业共同快速发展壮大。

二、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劣势分析城市商业银行自建立之初就有着“先天不足”的弱势,在银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客观条件下,其劣势越发明显。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定位与管理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定位与管理

新形势下我国都市商业银行的开发战略定位与治理一、战略及战略治理的理论分析“战略〞一词源于希腊语“strategos〞,意思是“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原是一个军事术语。

自20世纪60年代后,战略思想开始运用于商业领域,并与达尔文“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思想共同成为战略治理学科的两大思想源流。

但之后企业战略的概念众讲纷纭,形成了所谓的理论“丛林〞。

其中1980年前后波特提出的竞争战略理论,以及受波特理论的碍事,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资源学派〔resource-basedview〕最具碍事力。

按照GerryJohnson和KevanScholes的讲法,战略是一个组织长期的开发方向和范围,它通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调整资源配置来取得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利益相关方的期瞧;也能够广义地表述为组织应遵循的开发方向和为组织实现具体战略目标而需要采取的各种行动。

从研究的角度来瞧,企业战略分为公司层面战略〔Corporate-levelstrategy〕和业务单位战略〔businessunitstrategy〕两个层次。

公司战略关注的是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和活动范围及如何治理各个战略业务单位〔SBU〕来制造企业价值的咨询题〔porter,1987〕。

业务单位战略〔businessstrategy〕要紧关注企业经营的各个业务单位如何猎取竞争优势、识不和制造市场契机、产品和业务创新,从而抵达公司所设定的目标。

战略治理是对战略各层次所涉及咨询题动态的系统化组织和决策治理,包括战略定位、战略选择、战略实施三个层次。

战略定位〔strategyposition〕的目的是在了解组织所处环境状况、组织能力及组织利益相关方期瞧本原上,明确碍事组织现状和今后的要紧因素。

战略选择〔strategychoices〕是指了解公司层面战略和业务单位战略的制定本原,并识不今后战略的开发方向和方法。

战略实施〔strategyintoaction〕因此是确保战略转化的实践行动,具体指构建组织、调配组织资源以实现今后战略和治理变更。

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与创新

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与创新

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与创新1. 企业战略管理概述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努力实现企业发展的总体方向、目标和资源分配的一种管理方法。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服务行业的代表,战略管理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分析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首先需要对市场环境进行全面分析。

目前,中国银行业市场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资本市场规模日益扩大,银行服务范围不断扩展,另一方面,竞争加剧,行业监管不断加强。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不断调整自身商业模式,不断探索新的盈利增长点,提升服务质量以及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3. 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重点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需要关注的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结构调整:积极主动地适应,加强自身整合。

(2)资金结构优化:加强存款管理、资产负债表平衡。

(3)成本控制:加强内部管理,进行精细化管理,控制经营成本。

(4)服务创新: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

(5)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流动,以提升竞争力。

4. 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实践探讨商业银行创新需要跟随时代潮流、适应市场需求,而创新的要素包括技术、人才、管理和市场等。

商业银行应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发展适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移动支付、数字化理财、电子商务等新的金融模式。

同时,商业银行还需加强与各行各业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客户提供全面、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一些商业银行已经获得了创新方面的重要突破,例如中国工商银行的“一卡通”、中国农业银行的“速贷通”等。

相比传统的信用卡、贷款等金融产品,这些产品更加便捷、高效、迅速响应客户需求的金融服务方案,已经开始走向业内的领导地位。

5. 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方向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服务行业发展的代表,未来将继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仍需做好应对未来挑战的准备。

在未来的发展中,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探索新模式,推动与其他行业的交易和协同发展,不断探索和创新新的服务模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商业银行运营管理

商业银行运营管理

商业银行运营管理一、引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核心机构,承担着资金调度、支付清算、信贷提供等重要职能,对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是保障其正常运作和长期发展的重要环节,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战略规划、组织管理、风险控制等角度分析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和挑战。

二、战略规划商业银行的战略规划是其运营管理的基础,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进行战略调整。

例如,拓展跨境业务、发展数字银行模式等。

同时,商业银行还需要密切关注金融监管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化,确保自身的合规运营。

三、组织管理商业银行的组织管理是确保各项业务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

有效的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提高银行的运营效率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设立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权责边界,并且注重培养和激励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动力。

四、风险控制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是确保其资金安全和业务稳健的核心任务。

商业银行面临着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的挑战。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风险防控、风险监测等。

同时,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内外部风险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及时应对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五、客户关系管理商业银行的客户关系管理是保持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商业银行需要了解客户需求,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客户数据管理体系,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等手段,实现对客户的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

同时,商业银行还需要注重客户投诉处理和售后服务,保持良好的品牌声誉和公众形象。

六、科技应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商业银行运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机遇。

商业银行需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和创新,推动数字化转型和创新业务的开展。

商业银行战略管理

商业银行战略管理

商业银行战略管理引言:战略管理在商业银行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客户需求的变化,银行需要制定明确的战略来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讨论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战略管理的关键步骤。

第一部分: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是指通过分析和制定战略来实现银行长期目标的过程。

以下是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重要性:1. 保持竞争优势:银行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只有制定明确的战略才能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例如,银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或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来吸引更多的客户。

2. 应对市场变化:金融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不断变化,商业银行需要及时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

例如,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银行可以通过发展互联网银行和移动支付等创新产品来满足客户需求。

3.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帮助银行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并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分配资源和优化业务流程,银行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挑战和变化。

第二部分: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关键步骤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实施通常包括以下关键步骤:1. 分析外部环境:了解外部环境对银行的影响是制定战略的关键。

银行需要考虑政策法规变化、经济形势、竞争对手以及社会和技术趋势等方面的因素。

2. 定义目标和愿景:银行需要明确长期目标和愿景,以指导战略制定。

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和可行。

3. 分析内部资源:银行应该评估自身的内部资源和能力,并确定其在市场中的优势和劣势。

这有助于制定适合自身实力的战略。

4. 制定战略选项:基于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分析,银行可以制定多个战略选项。

这些选项应该与银行的目标相一致,并在实施过程中可行。

5. 选择最佳战略:根据对各种战略选项的评估和比较,银行应该选择最佳战略。

这个选择应该基于对风险和回报的综合考虑。

6. 实施和监控:一旦确定了战略,银行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来确保战略的顺利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银行应该及时调整和优化战略。

城市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支撑要素

城市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支撑要素

试论城市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支撑要素摘要:文章从坚持国际化统一的运行规则,建立充足的资本补充的长效机制,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突出效益化的战略目标,建立业务组织模式和服务文化创新机制等方面论述了城市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支持要素。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支撑要素体制机制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171-01一、坚持国际化统一的运行规则中国加入wto以来,金融业的国际化不断强化,国际化的规则促使国内金融业进入有序的竞争轨道。

国际化要求法律法规严格统一,在规则一致的前提下的竞争呈现公平化。

随着我国汇率市场化的发展,金融业竞争向公平竞争方向发展。

为此,国内的金融业必须转变观念,彻底由行政计划管理转为运用法律、规则管理金融业,以市场为导向来经营管理金融机构。

规则是衡量一国金融业发展程序的重要标志。

遵守规则就从根本获得了市场的准入权,违背规则就等于失去了利用国际市场发展本国金融业的良好时机。

就国内的金融业来看,要了解规则,熟悉规则,掌握规则,运用好规则。

这样,国内的金融业才可能在国际规则的约束下,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国际化的市场条件下进行公平的竞争。

二、建立充足的资本金补充的长效机制随着城市商业银行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资产规模的扩张以及资产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城市商业银行将面临资本金充足率不足并需要持续补充的状况,而发行上市是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抗风险能力、建立持续补充资本机制的有效途径和便捷手段。

通过发行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动态考虑资本金与资产规模扩张之间的平衡制约关系,在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新设机构、并购等方式,坚持地缘性发展原则,突破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的区域限制,实现跨区域经营。

三、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引进战略投资者,减少或稀释地方财政股本比例,优化股权结构,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避免产权虚位,促使城市商业银行按照现代金融公司治理的要求,建立并完善适应本行业现实和战略发展要求的公司治理架构,并通过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和风险管理体系,增强自我的约束能力。

商业银行战略管理

商业银行战略管理

商业银行战略管理论商业银行战略管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战略规划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工作中。

笔者认为:商业银行所需要的各种策划和持续不断进行的各种资源的组织和配置活动,就是战略规划。

换角度而言,商业银行战略规划就是将银行的发展愿景和目标,通过系统化的规划方法,形成商业银行经营方向的具体指导目标,并通过在商业银行不同层面的沟通和协作,在商业银行各层面形成一个有共识的战略行动纲领。

一、商业银行战略与战略规划商业银行的战略是一系列事关商业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它们完全或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商业银行在相当一个时期内的大多数行动和决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能否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被确定就不会被轻易改变。

商业银行的战略是随着自身的发展而变化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的银行对战略规划的需求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战略规划不是“科学方法对商业银行决策的应用”,它是思想、分析、想象和判断的应用。

它是责任而不是技术,战略规划的目标在于将商业银行引向未来。

战略的制定者企图的是创新和改变商业银行的工作方式和业务流程。

战略规划只是一种思考的工具,思考为了取得未来的结果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应该让谁去做,如果商业银行想要占领某个目标市场领域,就应具备服务客户所需的产品创新能力、渠道和销售能力,能够提供目标客户所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非常重要的一点,战略规划不是消除风险的企图,它甚至也不是一种使风险最小化的企图。

这样的一种企图只能导致不合理的和无限的风险,甚至造成某些灾难。

现有的经济手段只有通过更大的不确定性,即更大的风险,才能提供更大的经济成果。

经济活动的本质就是承担风险,尤其商业银行是高风险行业,商业银行所承担的风险是其应该承担的风险,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任何成功的战略规划其结果必须是提高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承担能力,因为这是提高商业银行绩效的有效途径。

但是,为了提高这项能力,商业银行必须了解自己所承担的风险,必须能够在各种承担风险的行动路线中,合理地加以选择,而不是以预感、传闻或经验为依据而投入不确定性之中。

商业银行运营战略的核心要素解析

商业银行运营战略的核心要素解析

商业银行运营战略的核心要素解析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和复杂多变的金融业务需求。

为了取得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商业银行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营战略。

本文将从产品创新、渠道拓展、风险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商业银行运营战略的核心要素进行解析。

一、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商业银行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更加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引进国内外的金融产品,改善货币理财、贷款、信用卡等金融服务的形式和品种,加强对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以及新兴市场需求的研究,从而实现市场份额和收入增长。

二、渠道拓展渠道拓展是商业银行运营战略中的另一个核心要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传统渠道,开拓新的渠道以满足客户需求。

银行可以通过互联网银行、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新兴渠道,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和忠诚度,扩大市场份额。

三、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运营战略中的关键要素。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多种风险。

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减少银行的损失并提高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风险的预测和评估,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散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以及及时调整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风险敞口,确保银行的稳健经营。

四、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商业银行运营战略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优秀的员工是银行成功的重要保障。

商业银行应该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发展,建立有效的人才选拔、培训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同时,商业银行还应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推动员工的创新思维和专业能力的提高,以适应金融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运营战略的核心要素包括产品创新、渠道拓展、风险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创新产品、拓展渠道、科学防范风险以及培养优秀人才,商业银行可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的盈利和发展。

银行战略管理体系

银行战略管理体系

银行战略管理体系银行作为金融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业务环境。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银行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战略管理体系。

战略管理体系是银行在制定和执行战略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旨在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战略管理体系的核心目标是对银行的发展方向进行明确和规划,确定适应市场需求和实现竞争优势的战略,以及确保战略的顺利实施和达成。

具体来说,银行战略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环境分析:银行需要进行全面的市场和竞争环境分析,以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机会,并预测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这将有助于银行及时调整战略,并制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策略。

2.战略制定:在了解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银行需要明确其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

这涉及到对市场定位、产品和服务优势、渠道建设以及创新能力的考量,以确保银行的战略与其核心竞争力相匹配。

3.组织结构和人员建设: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银行需要根据其战略目标,合理规划和优化组织结构,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协作。

同时,银行还需要注重人员的培训和发展,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绩效管理:银行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对战略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

通过设定合理的绩效指标,并与员工的激励机制相结合,银行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提高整体绩效水平。

5.风险管理: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战略管理体系需要包括对风险的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的机制。

只有做好风险管理工作,银行才能保证自身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的稳健发展。

6.信息技术支持: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对于银行的战略管理至关重要。

银行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提高内部运营效率、客户服务质量和风险管理能力。

因此,战略管理体系需要紧密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将其纳入战略规划和执行的各个环节。

实现商业目标和战略规划的关键要素

实现商业目标和战略规划的关键要素

实现商业目标和战略规划的关键要素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实现商业目标和制定有效的战略规划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商业目标是企业追求的长期使命和愿景,而战略规划则是为实现这些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本文将重点探讨实现商业目标和战略规划的关键要素,以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1. 定义明确的商业目标首先,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商业目标。

商业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和可达成的。

它们应该被整个组织所认同,并成为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

一个明确的商业目标能够帮助企业确定其优先级,并指导战略规划的制定。

2. 了解市场和竞争环境在制定战略规划之前,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市场和竞争环境。

这意味着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和偏好,评估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只有对市场和竞争环境有清晰的理解,企业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并制定有效的战略规划。

3. 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为实现商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它应该是具体、可操作和可量化的。

战略规划应考虑到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并利用市场和竞争环境的机遇。

它应该为企业提供长期的发展方向,并指导各个部门的工作。

3.1 确定核心竞争优势战略规划应该建立在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上。

核心竞争优势是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独特优势。

它可以包括品牌形象、技术专长、供应链管理等。

通过充分发挥核心竞争优势,企业可以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并实现商业目标。

3.2 确定目标市场和定位战略规划还应该确定目标市场和定位。

目标市场是企业希望开拓和占领的市场细分。

定位是企业在目标市场中塑造的独特形象和竞争地位。

通过明确定义目标市场和定位,企业可以更有效地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并在市场中建立竞争优势。

3.3 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策略战略规划还应该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策略。

目标是具体和可衡量的成果,而策略是实现这些目标的行动计划。

目标和策略应该与商业目标相一致,并与市场和竞争环境相适应。

它们应该被整个组织所理解和支持,并成为员工工作的指导。

城商行资本管理的战略和策略

城商行资本管理的战略和策略

城商行资本管理的战略和策略由于银行特殊的负债经营结构,资本充当着银行风险的最后防线,被广大投资者和监管当局所格外看重。

2010年12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的最终文本,它强化了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扩大了资本覆盖风险的范围,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系统性风险的资本措施。

2011年5月20日中国银监会为配合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8月15日银监会就《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稳健的内部资本充足率评估程序,将资本管理纳入银行全面风险治理框架,资本规划应与银行发展战略相协调。

由此可以看到,随着城商行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新型风险不断增加,监管日趋向国际标准靠拢,有些指标甚至比国际标准更严,呈现出越来越严格与精细化的倾向,这都将对城商行经营模式和稳健性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城商行必须将资本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积极主动地调整资本管理的战略和策略:一、城商行的资本管理战略应当与经营发展战略和风险偏好相挂钩。

为应对经济结构调整、新监管标准实施以及新型风险显现的挑战,城商行应当将资本管理战略与经营发展战略和风险偏好相挂钩,从全行战略远景的角度出发,制订配套和协调的资本管理规划,以实现充足的资本对经营发展战略的有效支撑,确保资本总量和资本结构满足城商行战略发展需要和监管要求;实现稳健经营,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实现从“股东利益最大化”向“银行价值最大化”的提升。

二、以银行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目标,建立健全资本管理体系一是应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将资本风险管理纳入到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二是应明确资本管理的原则和目标,建立基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资本管理架构和机制,明确风险治理结构,制订配套和协调的资本管理制度;三是建立稳健的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确保资本水平与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应;确保资本规划与自身经营状况、风险变化趋势和长期发展战略相匹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城市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支撑要素
摘要:文章从坚持国际化统一的运行规则,建立充足的资本补充的长效机制,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突出效益化的战略目标,建立业务组织模式和服务文化创新机制等方面论述了城市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支持要素。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支撑要素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171-01
一、坚持国际化统一的运行规则
中国加入wto以来,金融业的国际化不断强化,国际化的规则促使国内金融业进入有序的竞争轨道。

国际化要求法律法规严格统一,在规则一致的前提下的竞争呈现公平化。

随着我国汇率市场化的发展,金融业竞争向公平竞争方向发展。

为此,国内的金融业必须转变观念,彻底由行政计划管理转为运用法律、规则管理金融业,以市场为导向来经营管理金融机构。

规则是衡量一国金融业发展程序的重要标志。

遵守规则就从根本获得了市场的准入权,违背规则就等于失去了利用国际市场发展本国金融业的良好时机。

就国内的金融业来看,要了解规则,熟悉规则,掌握规则,运用好规则。

这样,国内的金融业才可能在国际规则的约束下,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国际化的市场条件下进行公平的竞争。

二、建立充足的资本金补充的长效机制
随着城市商业银行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资产规模的扩张以及资产
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城市商业银行将面临资本金充足率不足并需要持续补充的状况,而发行上市是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抗风险能力、建立持续补充资本机制的有效途径和便捷手段。

通过发行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动态考虑资本金与资产规模扩张之间的平衡制约
关系,在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新设机构、并购等方式,坚持地缘性发展原则,突破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的区域限制,实现跨区域经营。

三、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引进战略投资者,减少或稀释地方财政股本比例,优化股权结构,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避免产权虚位,促使城市商业银行按照现代金融公司治理的要求,建立并完善适应本行业现实和战略发展要求的公司治理架构,并通过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和风险管理体系,增强自我的约束能力。

从监管需要来看,监管部门也要鼓励自身发展条件良好的城市商业银行,勇于探索各种发展途径,包括重组联合、资产购并、引进外资以及发行上市,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之路。

而发行上市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补充实收资本,规范治人治理,加强信息披露,强化内控建设,使城市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框架加强自身建设,实现自我发展。

四、建立突出效益化的战略目标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就是获取商业经营效益。

现在金融脱媒趋势
日趋明显,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金融同业之间竞争必将更加激烈,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

出于市场开放度的提高,国内金融业的价值取向必然从政绩型向经济效益型转变,银行集团化和业务活动的综合化将成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新方向。

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产权结构、技术创新、资产质量、管理理念、企业文化,激励机制的综合统一。

在新的条件下,要转变理念:从对立性竞争向结成战略联盟的新的竞争模式转变;由原来的竞争性对手,转变为合作性的战略伙伴,追求双赢;在建立必要的互惠互利的战略性联盟的基础上,提高联盟内部的核心竞争力,达到长远性战略发展的目标。

五、建立业务组织模式创新机制
传统的按业务设置或按职能设置的组织机构模式不能体现以客
户为中心的经营思想,有必要按产品、销售、区域、授权审批的矩阵式的经营模式进行改造。

商业银行的成功首先要归之于拥有一个高效率的组织架构,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统内的人力与物力资源组合方式,改革业务流程,再造符合竞争需要的组织结构。

基层银行应该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域、经营的主要产品和服务的客户群体的不同特点,灵活选择自己的业务组织形式,可以将组织结构分别定为客户主导型、产品主导型和客户与产品组合型。

组织结构的选择可以让基层银行突出自己业务区域特点,提高组织的效能,不强求在组织机构的上下完全对口,整齐划一。

设计新的业务流程必须把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发挥金融效
率,最大限度地把让客户满意作为出发点,坚持以效率为取向,以市场为基础。

业务流程重新设计的目的要克服行政管理型组织机构的弊端,解决层次叠加、指挥链长、传播信息迟缓、决策脱离实际的问题。

六、建立金融服务文化创新机制
城市商业银行要使自己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能力推出具有新价值、新知识、新功能的金融服务,以保持自己在同业竞争中的优势,就必须重视服务文化的创新。

对于银行而言,服务文化创新的目的就是能通过服务形象的塑造,形成一种文化氛围,使员工和客户都从心理上归属这家银行。

追求服务品牌。

追求异质的品牌服务从根本上是要解决本行提供的服务如何区别于其他银行的问题,只有强化服务意识,突出“新”、“优”特色,拓宽服务思路才能见到成效。

现在国内银行已经创造了像“特约服务”、“24小时服务”、“一米服务”等有一定特色的服务项目,但真正能反映异质化服务品牌应该是“真诚”。

时时处处关心客户需要、满足客户需要,站在客户的立场上,以客户的角度调整服务方位,使服务到家。

体现形象创新。

ci策略对基层银行的文化创新的推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员工的认同。

ci能提高员工的自豪感,高尚的理念、统一的规范使员工肯定自己的工作和自己参与的事业,增强凝聚力。

二是公众识别。

ci通过创造秩序、独特性和统一性的企业形象系统,极大地简化和规整了信息的度量,企业形象变得稳定和完善,使公
众迅速准确地识别企业,并从中感受到整个企业的团结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力量,从而产生好感和信赖。

参考文献:
1.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翟丰.新商业银行在服务“三农”过程中面临的瓶颈及相关建议.金融论坛,2008(4)
(作者单位:温州银行浙江温州 325000)(责编:李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