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缺血疾病查房ppt课件

合集下载

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_图文

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_图文
1.脑灌注量改变:与脑梗死导致组织缺血缺氧有关
1.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2. 避免情绪波动 3. 安排在安静,光线柔和的病房,减少探视 4. 抬高床头15-30°,促进脑部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 5.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 6. 监测生命体征
护理措施
意外受伤的可能:与头晕有关
脑底动脉环(Willis环)
脑循环及病理生理
• 成人脑重约1500g,占体重2~3%
• 几乎无氧和葡萄糖储备
• 血流量750~1000ml/min,占心输出量的20% • 缺氧2min→脑活动停止
• 耗氧量占全身的20% ~30% • 耗糖量占全身的25%
• 缺氧5min→不可逆损伤 • 血供减少至临界水平以下,
基底动脉
图8-4 脑基底部动脉
脑血液供应
1. 脑动脉系统
(2) 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
椎动脉分支
脊髓后动脉 脊髓前动脉 延髓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基底动脉分支
小脑前下动脉 脑桥支 内听动脉 小脑上动脉 大脑后动脉
脑血液供应
1. 脑动脉系统
(2) 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 大脑后动脉是基底动脉终支 大脑后动脉分支
• 3.穿刺部位的选择 静脉输液或采血时,应避免在下肢静脉穿刺。 • 4.药物预防 用肝素、阿司匹林等抗凝药降低血液黏滞性、预防血
栓形成。 • 5.严密观察DVT的症状
护理措施
潜在并发症:压疮
1.定时按序协助病人更换体位,落实翻身拍背q2h。 2.床单位保持柔软、平整、干燥、清洁无渣; 3.指导病人床上活动技巧、制定床上活动计划; 4.增加营养摄入; 5.必要时用气垫床,安普贴保护

后循环缺血PPT课件

后循环缺血PPT课件

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PCI的主要病因是:
动脉粥样硬化是PCI最主要的血管病 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 脉起始段和颅内段
发病机制
栓塞是PCI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 40%,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弓、 椎动脉起始段和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 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
发病机制
其他发病机制:穿支小动脉病变: 脂质透明病、微动脉瘤和小动脉起 始部的粥样硬化等,好发于桥脑、 中脑和丘脑。
2.在有或无PCI的中老年人群间,颈椎骨质增生的 程度并无显著差别,只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不同。
颈椎病与PCI的关系:不大
病理研究证明 椎动脉起始段是粥样硬化 的好发部位,而椎骨内段的 狭窄/闭塞并不严重。
颈椎病与PCI的关系:不大
骨赘增生不易压迫到椎动脉,转颈后 头晕/眩晕并非PCI PCI者可有颈椎病,但更多的是有动脉 硬化 绝大多数头晕/眩晕的病因是非血管性 的(如BPPV、美尼尔病等)
PCI的病因
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 20%。同前循环(颈动脉系统)TIA及脑梗塞一样,其 病因包括:生活方式(饮食、吸烟、活动缺乏等)、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卒中/TIA 病史、颈动脉病、周围血管病、高凝状态、高同型半 胱氨酸血症、口服避孕药等。
注: 最新研究发现,头晕是PCI的常见症状,但极少 是唯一症状,不到1%的患者表现为单一的眩晕症状及 体征,颈椎病也绝不是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病因。
各项血液检查,如血脂等。 颈椎的有关影像学检查不是诊断PCI的首
选或重要检查,主要用于鉴别诊断。
影像学检查
CT血管造影(CTA)、MRI及MRA 和TCD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等,均有助于发现和明 确颅内外大血管病变。也可发现 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近段的 狭窄或闭塞。

后循环缺血共20张PPT精选课件

后循环缺血共20张PPT精选课件
上世纪50年代,发现一些颈动脉系统 TIA患者有颈动脉颅外段的严重狭窄(xiázhǎi)或闭塞,推测其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 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血不足”(carotid insufficiency)。
虽然头晕/眩晕是PCI的常见症状,但头晕/眩晕的常见病 这些情况在我国尤为严重,导致VBI概念不清、诊断标准不明、处置不规范。
PCI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颈椎骨质增生仅是 大脑(dànǎo)后动脉
鉴于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发现约半数的后循环TIA有明确的梗死改变且TIA与脑梗死的界限(jièxiàn)越来越模糊,因此用PCI涵盖后循环的TIA与
罕见的情况; 脑梗死,有利于临床操作 。
基底(jī dǐ)动脉
PCI的最主要机制是栓塞; 诊断明确者应进行抗栓治疗。
• 颈椎的影像学检查不是首选或重要检查。
第十八页,共20页。
急性期治疗(zhìliáo)
• 目前仍缺乏专门针对PCI的大样本随机对照 研究结果,因此对PCI的急性期处置与前循 环缺血性卒中相同。应积极开展卒中单元 的组织化治疗模式。对起病3小时内的合适 患者可以开展静脉rt-PA溶栓治疗。有条件 者行动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shíjiān)窗可 适当放宽。对所有不适合溶栓治疗且无禁 忌征者,应予以阿司匹林100-300mg/d治疗。 其他治疗措施可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治疗指 南
要注意了解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
无论是临床或影像学检查都无法可靠地界定即非正常又 要注意了解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
将此概念引伸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概念。
非缺血的状态; 发自锁骨(suǒgǔ)下动脉,经枕骨大孔入颅后,左右椎动脉渐靠近,多在脑桥下缘会合成基底动脉。

后循环缺血-PPT课件

后循环缺血-PPT课件


睡眠型态紊乱:入睡困难、易醒、多梦。与住院造成环境改变。生活习惯改变有关。
急性期卧床休息,平卧或低枕位,头部禁止使用 冰袋。保持病室安静,操作轻柔,尽量减少不良刺激,以免诱发和加重眩晕。嘱病人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改变体位时,动作宜迟缓,尤其转动头部时,更应缓慢进行。
监测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功能及有关检查的生化 指标。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遵医嘱给 予氧气吸人。意识障碍的护理:按照意识障碍护理常规执行。准确记录出入量。对于呕吐、大汗、高热等症状 应及时遵医嘱补液。高热的护理:按高热护理常规执行。
01
02
03
的危险因素(同前循环)
PCI的危险因素:生活方式(饮食、吸烟、活动缺乏等)、肥胖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卒中/TIA病史、颈动脉病、周围血管病、高凝状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口服避孕药等。
1
生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

2
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与老化有关的颈椎骨质增生绝不是PCI的主要危险因素。
对PCI的诊断检查、治疗和预防应与前循环缺血一致。
3
2
1
4
5
五.PCI几个重要认识(小结)
病情观察
01
观察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偏瘫的部位和 程度,感知觉障碍,认知、语言能力。
了解既往史,服药史,危险因素,自理 能力,生活习惯。
有无焦虑、担忧等不良情绪。
02
03
护理评估
了解病人眩晕发作的时间跟程度。
01
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02
告知长期卧床病人合并症的预防措施。 合理按照意识障碍护理常规执行
03
护理评价
病人是否发生受伤。 病人及家属能否正常采取防护措施,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后循环缺血性PPT课件

后循环缺血性PPT课件
6.大脑后动脉:对侧同向偏盲(枕叶梗塞);偏侧 感觉缺失(丘脑梗塞);丘脑梗塞引起的偏身疼 痛(丘脑痛);如累及双侧,可能伴视物变形, 视觉失认。
-
15
图3.左侧脊髓梗塞。 A.MRI T2 扫描成像。B.MRI DWI 扫描成像。
-
16
延髓背外侧综合症(图3)是颅内椎动脉梗 塞中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供应延 髓背外侧的血管分支梗塞,经常被漏诊或 误诊。临床体征为对侧头面部及肢体的触 痛觉、温度觉减退,还有其他临床特征。
塞灶。D.头颅CT显示基底动脉急性血栓。
-
7
前、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有着显著差异:
检查仪器的诊断价值不同,最佳诊断 方式不同及临床特征不同(见下表)。面手臂-语言测试(FAS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 院前卒中诊断的测试工具,它对前循环 (颈动脉系统: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 及其分支)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敏感性明显 高于后循环。
伴脑积水或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需尽快行神经外科 手术治疗。
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常伴较高的死亡率或严重致残 率,当血供不能恢复时尤甚;如果患者出现急性 昏迷、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四肢瘫痪、瞳孔和 眼球运动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向卒中专家寻求 治疗。-来自3-4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定义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是因椎管狭窄、原位血 栓形成、或血栓性闭塞后引起后循环动脉 局部缺血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后循环动脉 系统包括颈部椎动脉,颅内椎动脉,基底 动脉,大脑后动脉等及其分支(图1)。闭 塞部位不同,引起的临床表现不同(图1、 图2)。
-
23
-
10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 运动缺失症状(乏力,笨拙,或不同组合的肢体瘫痪) 2. 交叉症状,同侧颅神经功能受损伴对侧肢体瘫痪和感觉障碍,这是后

后循环缺血PPT课件

后循环缺血PPT课件

病因
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栓塞、高血压、 糖尿病等。
发病机制
后循环缺血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微栓塞。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眩晕 、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复视、眼 球震颤等。
诊断标准
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 和影像学检查,如MRI和CT等。
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后循环缺血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 理能力。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
05
后循环缺血的研究进展
流行病学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是了解后循环缺血的发病情况、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重要手段。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避免烟草和酒精对 血管的损害。
康复训练
肢体功能训练
针对后循环缺血引起的肢体无力、协调障碍等症状,进行针对性 的肢体功能训练,如物理疗法、康复体操等。
语言和吞咽功能训练
对于后循环缺血引起的语言和吞咽功能障碍,进行语言和吞咽功能 训练,以恢复患者的交流能力和生活质量。
认知功能训练
针对后循环缺血可能引起的认知障碍,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如记忆 训练、注意力训练等。
后循环缺血ppt课件
• 后循环缺血概述 • 后循环缺血的病理生理 •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 • 后循环缺血的预防与康复 • 后循环缺血的研究进展
01
后循环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短暂性 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
分类
根据发病机制,后循环缺血可分 为栓塞性和非栓塞性两大类。
病因与发病机制

后循环缺血疾病查房ppt课件ppt

后循环缺血疾病查房ppt课件ppt
后循环缺血疾病查房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概述 • 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预后 • 预防措施
01
概述
定义与分类
后循环缺血(PCI)定义
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是常见的缺血 性脑血管病。
后循环缺血分类
后循环TIA、后循环脑梗死。
通过降低血脂水平,可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的发展,改善脑部供血。
预后情况
短期预后
通常在发病后3个月内,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逐渐康复。
长期预后
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存在,后循环缺血的复发风险逐 渐增加。需要进行长期的控制危险因素的治疗和管理,以避免再次发生后循环缺 血事件。
06
预防措施
流行病学特点
年龄
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 加患病率增加。
性别
男女比例相近,女性略多于男性 。
地区
不同地区发病率存在差异,与当地 的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有关。
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压是后循环缺血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高 血压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和脂质沉 积,增加发生后循环缺血的风险。
高血脂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 糖水平,预防并发症。
控制血脂
适当调节饮食,少摄入高 胆固醇食物,同时可考虑 药物治疗。
合理用药
遵循医嘱
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药物,不要随意更改剂量 或停药。
注意药物副作用
使用药物后要注意观察是 否有副作用,如有不适应 及时就医。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 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PPT

后循环缺血教学查房PPT

03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 于预防血栓形成,改善脑部血
液循环。
降脂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有助于降低血 脂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 风险。
降压药物
针对高血压患者,选用合适的 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正常范 围内。
神经保护剂
如尼莫地平、胞磷胆碱等,用 于保护脑神经元,减轻脑缺血
后循环缺血教学 查房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目录
• 引言 • 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 •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方法 • 后循环缺血的预防与护理 • 后循环缺血的教学查房实践
01
引言
定义与概述
01
后循环缺血是指后脑循环的血管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供血不足,引 起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 临床综合征。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危险因素,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等,有助于降低后循环缺血 的风险。
04
后循环缺血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 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饱和脂 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控制危险因素
引起的损伤。
手术治疗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通过手术剥离增厚的颈动脉内膜 ,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恢复
血流通畅。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在狭窄的颈动脉段植入支架,撑开 狭窄的血管腔,改善脑部供血。
脑动脉搭桥手术
通过将其他部位的血管移植到脑部 ,为缺血区域提供新的血液供应途 径。
其他治疗方法
康复治疗
危险因素控制
针对后循环缺血引起的功能障碍,进 行康复训练,如物理疗法、作业疗法 等,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后循环缺血_PPT课件

后循环缺血_PPT课件
© 2008 DUST Manufacture © 2008 尘灰 制造
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尘灰 教学课件
• 2.监测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功能及有关检查 的生化 指标。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 道分泌物,遵医嘱给 予氧气吸人。意识障 碍的护理:按照意识障碍护理常规执行。 准确记录出入量。对于呕吐、大汗、高热 等症状 应及时遵医嘱补液。高热的护理: 按高热护理常规执行。
© 2008 DUST Manufacture © 2008 尘灰 制造
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一.背景(Background)
尘灰 教学课件
• 后循环 (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 ) 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 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 小脑,丘脑,海马,枕叶和部分颞叶及脊 髓。
© 2008 DUST Manufacture © 2008 尘灰 制造
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尘灰 教学课件
• 2. 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同前循环)
• PCI的危险因素:生活方式(饮食、吸烟、活动缺乏等 )、肥胖
•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卒中/TIA病史、 颈动脉病、周围血管病、高凝状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 症、口服避孕药等。
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颈椎病与PCI的关系:不大
尘灰 教学课件
• 因为: ⑴PCI患者除有颈椎骨质增生外,更有动脉粥样硬
化,无法确定是骨赘而非动脉粥样硬化致病。 在有或无PCI的中老年人群间,颈椎骨质增生的程
度并无显著差别,只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不同。
© 2008 DUST Manufacture © 2008 尘灰 制造

《后循环缺血》课件

《后循环缺血》课件

03 后循环缺血的治 疗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预防血栓形 成,降低脑梗塞风险。
降血脂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 样硬化斑块形成。
降血压药物
对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减少血管压力,降低脑缺血发作风险。
神经保护剂
如胞磷胆碱、吡拉西坦等,用于保护脑细胞 ,减轻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
影像学表现
CT或MRI检查发现脑部缺血 灶或梗塞灶。
危险因素
患者可能存在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脂等危险因素。
鉴别诊断
01
02
03
前循环缺血
患者可能出现单侧肢体偏 瘫、感觉障碍等症状,但 眩晕、复视等症状较少见 。
脑梗塞
患者可能出现偏瘫、感觉 障碍等症状,但眩晕、恶 心等症状较少见。
脑出血
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 、呕吐等症状,但眩晕、t课件
目 录
• 后循环缺血的概述 • 后循环缺血的诊断 •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 • 后循环缺血的预防与护理 • 后循环缺血的案例分析
01 后循环缺血的概 述
后循环缺血的定义
定义
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系统的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一系 列神经系统症状的疾病。
解释
后循环系统包括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和椎动脉,它们负责向脑干、小脑、丘 脑和枕叶等部位供血。当这些血管发生病变时,会导致相应区域的缺血和功能 障碍。
由于大脑后动脉供血不足,可 能导致对侧肢体的偏瘫或感觉 障碍。
视觉障碍
如视力模糊、复视等,可能与 枕叶缺血有关。
言语不清、吞咽困难
由于脑干受累,可能出现言语 不清、吞咽困难等症状。

后循环缺血PPT课件

后循环缺血PPT课件
2、头晕持续时间、次数是否减少,程度是否减轻 病人感觉是否较前舒适
3、恶心、呕吐症状有否减轻或消失 病人是否清洁 、舒适,感到满意
谢谢聆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无法确定是骨赘而非动脉粥样硬化致病 在有或无PCI的中老年人群间,颈椎骨质增生的程度
并无显著差别,只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不同
颈椎病与PCI的关系:不大
⑵病理研究证明 椎动脉起始段是粥样硬化 的好发部位,而椎骨内段的 狭窄/闭塞并不严重
颈椎病与PCI的关系:不大
骨赘增生不易压迫到椎动脉,转颈后头 晕/眩晕并非PCI PCI者有颈椎病,但更多的是有动脉硬 化 绝大多数头晕/眩晕的病因是非血管性 的
后循环缺血的护理
Vertigo on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PCI
专家共识
误区:
头晕/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
不足 VBI =颈椎病
1.背景 Background
后循环 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 又 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 脑后动脉组成 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 海马,枕叶和部分颞叶及脊髓
3.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1. 后循环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
脑干是重要的神经活动部位,脑神经、网状上行激活系 统和重要的上下行传导束在其间通过 当血供障碍而出 现神经功能损害时,会出现各种不同但又相互重叠的临 床表现 因此PCI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刻板或固定的形 式,临床识别较难
PCI常见临床症状:
2. 后循环缺血的预防 同前循环
对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的控制应参考国内外相关 的防治指南
鉴于约40%的后循环缺血病因为栓塞,建议积极开 展病因检查 诊断明确者应进行抗栓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循环缺血疾病查房
.
后循环缺血定义:
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 (TIA)和脑梗死。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 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 塞性疾病。
.
患者信息
姓 名: 叶某
性 :男
年 龄:85 岁
民 族:汉族
入院日期:2015-5-20
主 诉:反复头晕10多年,再发1周。
四、睡觉时请将床栏拉起,离床活动时应有人陪护。
五、呼叫器放于患者易取位置。
六、避免穿大小不合适的鞋及长短不合适的裤子,鞋底应防滑。
七、引导患者熟悉病房环境。
八、当患者头晕时,确保其在床上休息。
.
九、及时回应患者的呼叫。
十、定时进行巡视,教会患者使用合适的助行器具。
护理措施
健康宣教: 健康教育嘱病人起床起座或低头等体位变换动作时动作要
缓慢转头不宜过急过猛以免引起眩晕。向病人和家属讲解相关 疾病知识讲解相关的护理方法引导病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戒烟 戒。
心理护理: 鼓励病人采取有效方式向医护人员和家属表达自己的需求
耐心倾听病人的表述。告知病人不良症状能得到缓解目前最重 要的是有良好的心态重新认识自己积极配合医生。
.
谢谢!
.
需修改,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病情变化、体格检查,疾病诊断,护理措施
舌苔脉象: 舌淡舌苔色白,脉细。
皮肤情况: 色泽无黄染,无水肿,无皮疹,无皮下出血。
血 管: 周围血管无异常血管征
神经系统 : 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4级
头部及器官:外形无畸形,瞳孔等大等圆乳突压痛无。
胸 部: 外形正常人胸,肋间隙正常。
肺 部: 运动呼吸双侧对称,双肺呼吸音清。
.
护理诊断
1,头晕——与血压升高,脑梗塞,后循环缺血有关。 2,焦虑——与担心病情恢复有关。 3,有跌倒的危险——与头晕,后循环缺血有关。 4,营养失调——与高于机体需要量,缺乏锻炼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疾病预防的知识 6,潜在并发症——小脑梗死、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
.
家族史
否认与患者类似疾病史,传染病史。 父亲去世 :多功能器官衰竭 母亲去世 :多功能器官衰竭 否认有高血压史,血液病,哮喘,糖尿病史,精神病史。
.
体格检查
体 温 36.5
脉 搏 79次/分
呼 吸 20次/分
血 压 112/80mmHg
一般状况 : 意思清,自主体位,慢性面容,合作良好,对答切题, 语言清晰,步态正常,发育正常。
.
护理措施
药物护理: 1,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正确服用药物 2.密切观察患者服用药物后的效果及药物作用 3.指导患者一些药物服用后可能出现的一些症状
.
护理措施
预防跌倒:
一、环境保护措施
1、病房内有充足的光线。
2、地板干净、不潮湿。
3、危险环境有警示标识。
二、有高危跌倒/坠床患者的标识。
三、锁好床、轮椅、便椅的轮子,确保其安全。
.
入院诊断:
后循环缺血
.
现病史
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持续时间数十分钟或几小时。休息 后可缓解无视物模糊,无耳鸣,无意识模糊。头颅CT 显示:左侧基底节区 及左侧脑室体旁腔隙性脑梗塞。发病来,神志清,精神尚可,二便可调。 。
.
既往史
患者以往高血压病30多年,冠心病5年史,脑梗塞病史10年,类风 湿关节炎10多年。 否认传染病史,否认 结核病史,否认肝炎,否认肺 部疾病,否认疾病史,否认肝病史,否认手术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 血史,否认过敏史,否认服用药物成瘾史,
.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及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饮食,睡眠,意识等。 注意观察瞳孔意识:意识情况,瞳孔等。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呼吸,血压,脉搏,体温。 密切监测血压:做好四定: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
.
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1.饮食应以清淡为宜,少吃咸食 2.饮食少吃甜食 甜食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容易促进 动脉硬 化。 动物含胆固醇量高,可加速动脉硬化。如肝、脑、心等应少吃。 3. 戒烟戒酒 4.多吃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牛奶、瘦肉、鸡蛋、豆类及豆制 品。 5.饮食有节:做到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暴饮暴食。各种食物搭配合理, 不可偏食。 6. 多食新鲜菜和瓜果等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的c的食物。如豆芽、瓜果、海 带、紫菜、木耳等。 7.多食具有降压作用的食品,如大蒜、芹菜、荠菜、绿豆、玉米、胡萝卜、菊 花、葫芦、西瓜、海带、海参、海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