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农业区位与农业发展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农业区位与农业发展

考点一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一、自然因素:土、地、气、水、耕地(土地)面积---五大要素1、土---土壤土壤肥力--制约产量和品质土壤类型---农作物种类土壤厚度、疏松状况---根系发育土壤肥力高的主要原因(1)植被覆盖率高,积累腐殖质多,养分多;(2)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慢,土壤积累养分多;(3)降水较少,或风力弱,土壤侵蚀作用小;(4)河流沿岸长期流水堆积,形成肥沃土壤;(5)火山灰,含大量氮和磷,肥力高;2、气---气候热量、降水、光照、昼夜温差、生长期、生长周期、病虫害、气象灾害等生长期是指适宜作物生长的时间,纬度越高,生长期就越短;纬度越低,生长期就越长。

生长周期是指某一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时间,热的地方,作物生长快,生长周期就短;冷的地方,作物生长慢,生长周期就长。

3、地---地形地形平坦,利于耕作,且利于发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地形类型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营(立体农业);坡度适中,便于排水;海拔低(地形封闭、山地阻挡冷空气等),气温较高;海拔高,大气稀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迎风坡,降水较多;阳坡,光照充足。

4、水---水源灌溉水源的量---影响产量水源的水质--影响品质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历史和经验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劳动力的丰富程度或素质影响农业发展科技包括机械、良种、冷藏保鲜技术等方面注意1:市场条件市场条件是影响商品农业、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

在近几年高考题中也频频出现。

市场因素可细化为:①市场需求量→供需关系→销售价格。

②市场的时空差异:时间上→上市时间(反季节上市或错峰上市),空间上→市场距离。

③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产品产量、品质、品牌(知名度)、销售价格(受生产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冷藏保鲜成本、营销成本等影响)等。

三、方法归纳1、在分析农业的区位条件时,在众多因素中要着重分析自然条件,即土、地、气、水四个方面,特别是自然条件中的气候条件(气候中包括了热量、光照、降水、昼夜温差、生长期、气象灾害等)2、主要区位因素:某一区域某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条件)。

2020届高考地理模拟演练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试题及答案

2020届高考地理模拟演练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试题及答案

2020 届高考地理模拟演练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试题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蔬菜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

该农业面向国内外市场,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

据此完成 1 2 题。

1.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A. 土壤有机质减少 B .土壤酸化C. 土壤沙化 D .土壤盐碱化2.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增施速效肥料B. 及时深耕土壤C. 适量掺沙改造D. 采用滴灌技术解析:1. B 2.B 第1题,左图纵坐标表示土壤有机质含量,右图纵坐标表示土壤pH值,从图中可看出连作八年时,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pH值下降明显,表现为土壤酸化;土壤沙化从图中看不出来。

第 2 题,从图中看连作时间较长时,表层土壤pH值下降明显,但深层土壤pH值变化不大,因此可采取及时深耕土壤来减缓土壤退化;增施速效肥料可能加剧土壤酸化;掺沙和滴灌不会减缓土壤退化。

滴灌是现代农田灌溉及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

目前,滴灌技术在我国推广困难。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地滴灌技术应用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区采用滴灌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A. 降低输水管道坡度B. 营造田园景观C.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 减轻病虫害4.滴灌技术最适用的农作物是( )A. 葡萄B.玉米C.小麦D.高粱5. 目前,影响我国西北地区滴灌技术推广的限制性社会经济因素是( )A. 水资源不足B. 农业科技落后C. 信息交流不便D. 经济成本较高解析:3. C 4.A 5.D 第3题,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有利于节约有限的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用水的利用率。

第4题,读图可知滴灌技术设备需要铺设塑性强、防漏性强的各类管道和防堵塞滴头、稳流器等造价较高的核心部件,农业投入成本明显较高,故此技术最适合于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如葡萄、果树等。

2020高中地理人教必修第二册作业: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020高中地理人教必修第二册作业: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时达标检测
答案
解析
考向 1 自然条件的改造
光伏农业大棚是在普通农业大棚顶部铺设光伏电板及相关设备,改善农
作物生长条件的农业生态项目。下面为普通农业大棚和光伏农业大棚对比表。
据此完成 7~9 题。
类别
普通农业大棚
光伏农业大棚
种植周期
2 次/年
3~4 次/年
温度控制 夏季棚内温度较高 配合相关设备维持理想温度
解析
9.下列四个地区中,最适宜推广建设光伏农业大棚的是( )
A.四川
B.贵州
C.海南
D.内蒙古
答案 D
解析 光伏农业可以自动调节温度,白天过滤有害光线,晚上补充光 照,促进作物生长。四个地区中,内蒙古温差大,晴日多,太阳辐射强, 最需要调节温度,过滤有害光线,故最适宜推广建设光伏农业大棚的是内 蒙古,D 项符合题意。
基础精准演练
模拟综合探究
课时达标检测
答案
解析
模拟综合探究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合作研究
随堂基础巩固
课后课时精练
1.阅读图文资料,探究下列问题。 甘肃定西,是黄土高原上典型的贫瘠之地,但马铃薯产量在全国地级市 中排名第一,且个大质优、口感醇香。当地马铃薯 4~5 月播种,9~10 月 采收。采用黑色地膜全膜覆盖栽培并与豌豆套种的方式耕作。不少农户将收 获后的马铃薯窖藏,地窖避光且温、湿度适宜,可有效避免马铃薯发芽或干 枯。定西市政府曾提出打造“中国薯都”的目标,但遇到了来自内蒙古东部 乌兰察布市的强力竞争。下图为定西与乌兰察布地理位置示意图。
基础精准演练
模拟综合探究
课时达标检测
7.与现代相比,清朝新疆渔业生产空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旺盛 B.冷藏保鲜技术先进 C.渔业资源丰富 D.水网密布,水量充沛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剑麻主要生长在高温湿润的热带地区。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据此完成1~2题。

1.两段文字分别体现的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地域性季节性B.地域性计划性C.季节性周期性D.周期性灵活性2.针对上述特点,应该遵循的原则分别是()A.因时制宜因地制宜B.因地制宜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D.差异性因时制宜1题,“剑麻主要生长在高温湿润的热带地区”,主要生长在这样的地区,别的地区不适合,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农历五月收割小麦,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

故选A项。

第2题,针对地域性的特点,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区选择不同的品种来种植;针对季节性的特点,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因时制宜,不误农时。

故选B项。

2.B树莓是一种直立灌木,果实营养价值高,被誉为“果中黄金”,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树莓喜冷凉气候,抗寒性强,喜光忌暴晒,其根系较浅,喜湿润而不积水的壤土或沙壤土,不耐旱、忌涝,花期及果熟期对水分要求较高。

河南省封丘县(下图)是目前我国树莓种植第一大县。

据此完成3~4题。

3.封丘县树莓种植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A.春季风力较小B.夏季光照强C.冬季气温较高D.土质疏松4.封丘县树莓种植的发展方向是()A.人工改良土壤,提升品质B.发展交通,增强外运能力C.加大植株密度,提高产量D.深度加工,提高附加值3题,树莓“喜湿润而不积水的壤土或沙壤土”,土质疏松,透气、排水性好,因此封丘县的土壤有利于树莓生长。

故选D项。

第4题,树莓的品质由农业技术、土壤、气候等因素共同决定,且封丘县的土壤适宜树莓生长;封丘县目前交通便利;加大植株密度,不利于提高树莓品质;深度加工,可以提高树莓的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故选D项。

4.D莼菜,又名湖菜,具有深绿色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或潜在水中,嫩叶可供食用,是一种珍贵的蔬菜。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综合题专题训练 (23)(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综合题专题训练 (23)(含解析)

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综合题专题训练 (23)一、综合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0分)1.阅读关于首钢搬迁的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曹妃甸作为港口发展的优势在于“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且不淤不冻。

曹妃甸毗邻京津冀城市群。

首钢搬迁至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之后,不仅每年能让北京减少1.8万吨可吸入颗粒物,同时可为北京节省5000 多万立方米宝贵水资源。

如图为曹妃甸及京津唐地区简图。

(1)简析曹妃甸作为首钢新厂址的区位优势。

(2)从地理学的角度,概述首钢集团整体搬迁对京唐两地的意义。

(3)推测曹妃甸农业发展将会出现的显著变化,并简析成因。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在西北荒漠地区陆续建成了多座微藻生物工厂。

微藻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叶绿体几乎充满整个细胞,可以通过整个表面进行光合作用;微藻生长速度快,繁殖方式简单,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35℃温度最为理想),以几何级数增加(1个心球藻细胞经过1个月的繁殖,可以变为1 00亿个)。

在微藻生物工厂的生产车间,微藻被放置在全封闭、高纯净的透明玻璃管道悬浮营养液(可循环利用)中,作为太阳能转化。

微藻生产装置在进入正常运转阶段后,可以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每天都能有收获;收获后的微藻可以加工成高营养价值的蛋白粉或航空燃油等多种产品。

如图是微藻生物工厂的生产车间。

(1)简述我国西北荒漠地区发展微藻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在微藻生物工厂,微藻被放置在全封闭、高纯净的透明玻璃管道悬浮营养液中,但微藻生产车间仍需加盖玻璃外罩。

分析微藻生产车间需加盖玻璃外罩的原因。

(3)与传统的种植业相比,说明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微藻产业的优点。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宁夏中卫市的沙坡头地区利用草方格沙障了保护包兰铁路该路段免受沙漠淹埋。

草方格沙障的原料是麦草、稻草、芦苇等,根据试验,草方格沙障的规模以1米×1米的正方形效果最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综合题专题训练 (16)(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综合题专题训练 (16)(含解析)

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综合题专题训练 (16)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0分)1.根据以下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维多利亚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北部以墨累河、西部以经线和其他州分界,植被覆盖率高达30%,素有“花园之州”的美称,面积约占全国33%,而人口却占全国1/4以上,首府为墨尔本。

材料二:澳大利亚及维多利亚州的位置和相关信息图。

(1) 简述维多利亚州成为澳大利亚人口密度最高州的原因,并说明近年来该州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2) 维多利亚州是澳大利亚传统经济大洲,是该国工业化程度最高、农牧业生产最为发达的一个州。

试分析其工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虾子镇位于贵州省中部,这里并没有虾,有的是火遍全球的辣椒,辣椒相关产品远销全国各大、中城市以及印度、缅甸、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号称“中国辣椒城”。

起初,虾子辣椒零星种植,数量少,农户自食。

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辣椒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辣椒市场份额越来越大。

而且像“老干妈”、“贵三红”等以辣椒为原料的调味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了虾子镇辣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最近几年,“老干妈”开始不再使用贵州辣椒。

图为虾子镇位置图。

(1)分析虾子镇辣椒火遍全球的有利条件。

(2)推测“老干妈”不再使用贵州辣椒的原因。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虾子镇辣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3. 读“俄罗斯地形略图”(图甲)和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资源指标(%)示意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依图说出俄罗斯地形特点。

(2)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两岸及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这三大河流的下游却几乎没有农田,其原因是什么?(3)结合图乙,试从人口、资源、经济的角度,分析俄罗斯在经济发展中将进行“东部大开发”的原因?(4)图中山脉东侧河流下游地区都分布有大面积沼泽,分析其沼泽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 如图为某半岛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表为图中某地气候资料表.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24.524.826.928.730.229.227.727.3 2.728.728.026.3/℃降水量0.00.00.0 2.012.0592.0682.0487.0307.061.023.0 2.0/mm(1)简述图中地区的地形特点及东西两岸大陆架的特点.(2)据图表信息判断该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及其主要的分布区,并分别说明理由.(3)该地气候常常给农业生产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分析原因并指出解决措施.5. 读图1“大气垂直分层图”,图2“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3示意夏季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导学案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导学案(原卷+答案)一、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生产活动(1)概念:人们利用土地的________,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特点:________、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________、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

②水源:临近________,或有地下水源、高山冰雪融水,便于修渠打井进行灌溉的地方,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缺乏水源不能进行________的干旱地方,不宜种植农作物。

③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________;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________或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随________有所不同。

④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________,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2)人文因素①市场:消费需求决定了农业生产的________和________。

②交通:农产品运往________,需要有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③政策: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________、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④其他因素:资金、________、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市场:________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2.科技: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________、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3.交通运输条件(1)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些新兴的专业化________。

4.我国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选择产生的影响(1)城镇化的发展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在________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________农产品的需求。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3章 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解析版)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第3章 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解析版)

第3章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解析版)基础达标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春小麦,春播秋收;冬小麦,秋播春收。

下图为我国小麦分布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适合春小麦种植的地区是(B)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2.导致冬、春小麦地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B)A.水分B.热量C.土壤D.海拔[解析]第1题,材料信息中指出,春小麦春播秋收,说明当地小麦不适宜过冬,因此当地冬季非常寒冷,由此推断适合种植春小麦的地区热量条件较差。

图中②地为暖温带,③地为亚热带,两地冬季气温相对温和,热量条件较好,不适合种植春小麦;图中①地因纬度高,冬季寒冷且持续时间较长,④地因海拔高,冬季寒冷且持续时间长,两地小麦不适合过冬,适合种植春小麦,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

第2题,材料信息中指出,冬小麦秋播春收,小麦生长期主要在冬半年,说明当地冬季相对温暖,热量条件较好;由上题分析可知,适合种植春小麦的地区热量条件较差,因此导致冬、春小麦地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选项B符合题意。

水分、土壤、海拔对冬、春小麦分布的地区差异影响不大,选项A、C、D 不符合题意。

(2022·河南检测)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从种子萌发到分蘖)、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从拔节到孕穗)和生殖生长阶段(从抽穗到成熟),籽粒形成后就进入灌浆期。

下表示意我国水稻的类型及特征。

据此完成3~5题。

3.晚稻的主要灌浆期在(D)A.3~4月B.5~6月C.7~8月D.9~10月4.下列关于我国重要水稻种植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A.东北地区的水稻品种只能是粳稻B.云贵地区的水稻品种只能是籼稻C.太湖平原水稻分为早中晚三季稻D.海南水稻育种优势在于其先进科技5.近年来,湖南省新化县农户由种植双季稻转变为一年只种一季稻,其原因不包括(D)A.粮食价格便宜,经济效益低B.人口外流,劳动力短缺C.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D.当地农民环保意识增强[解析]第3题,3~4月为早稻播种期,A错误;根据材料“晚稻需短日照条件才能抽穗”可知,白昼较短的时段符合题意,5~8月的昼长相对9~10月更长,B、C错误,D正确。

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提升7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课后作业提升7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后作业提升7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109页【基础演练】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C.地形 D.土壤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C.果园 D.菜地花圃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的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立体农业”的布局模式,这种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复杂、水热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可以判断出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第2题,据题意,城市郊区农业结构一般会随着城市布局结构的特征而发生变化。

一般地说,城市郊区农业中,稻田占地面积广,产值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也不是很高;而鱼、水果、蔬菜及花卉等农业副产品的城市需求量相对较大,经济效益高,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要求。

答案:1.C 2.A原产于非洲的油棕是世界上单位面积产油量最高的木本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油产量的近10倍,在油料作物中居首位,有“世界油王”之称。

读世界油棕种植区的地理扩散图,据此完成3~4题。

3.近百年来棕油产量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 )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②种植历史悠久③生产技术不断改进④生产地居民消费增长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4.我国油棕种植面积较小,其主要制约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C.土壤 D.水源解析:第3题,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种植技术的提高,棕油产量不断上升。

第4题,油棕主要分布在热带气候区,而我国热带气候区面积小,因此油棕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较小,可见其主要的制约因素是气候。

答案:3.A 4.B在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下,开展花卉旅游无疑是最浪漫、最惬意的产业,各地都在大力为之。

我国某乡村开发“以花田为背景,以农家乐为主要载体”的农家花乡型乡村旅游模式。

(新教材)2020人教版(2019)中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作业提升7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Word版含解析

(新教材)2020人教版(2019)中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作业提升7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Word版含解析

课后作业提升7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109页【基础演练】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B.鱼塘C.果园D.菜地花圃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的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立体农业”的布局模式,这种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复杂、水热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可以判断出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第2题,据题意,城市郊区农业结构一般会随着城市布局结构的特征而发生变化。

一般地说,城市郊区农业中,稻田占地面积广,产值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也不是很高;而鱼、水果、蔬菜及花卉等农业副产品的城市需求量相对较大,经济效益高,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要求。

答案:1.C 2.A原产于非洲的油棕是世界上单位面积产油量最高的木本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油产量的近10倍,在油料作物中居首位,有“世界油王”之称。

读世界油棕种植区的地理扩散图,据此完成3~4题。

3.近百年来棕油产量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②种植历史悠久③生产技术不断改进④生产地居民消费增长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我国油棕种植面积较小,其主要制约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解析:第3题,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种植技术的提高,棕油产量不断上升。

第4题,油棕主要分布在热带气候区,而我国热带气候区面积小,因此油棕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较小,可见其主要的制约因素是气候。

答案:3.A 4.B在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下,开展花卉旅游无疑是最浪漫、最惬意的产业,各地都在大力为之。

我国某乡村开发“以花田为背景,以农家乐为主要载体”的农家花乡型乡村旅游模式。

以“乡村旅游节”和花博会为契机,以花卉产业为支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第8题 农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类型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第8题 农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类型

第8题农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类型1、“第六产业”是指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 (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即将第一、二、三产业相加正好等于六,故名“第六产业”。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食出开心农场” 作为全市最大的连片蔬菜种植基地,通过发展“第六产业”,昔日单一蔬菜种植园逐渐发展成为集种植、体验、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蔬菜种植示范区,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据此完成1~2题。

1.“食出开心农场”蔬菜种植园的中心产业为( )A.蔬菜种植B.蔬菜加工C.蔬菜销售D.菜园旅游2.“食出开心农场”发展“第六产业”主要是为了( )A.创造优美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B.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城市化进程C.延长菜园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D.改善蔬菜品质,拓展销售的渠道2、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糖料主产国、第二大食糖消费国。

糖料作物是继棉花、油料之后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宗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商品化程度远高于粮食。

1990年代我国开始对糖料生产区域布局实施政策性西迁。

近年来,从糖料作物布局来看,我国糖料生产出现了新的格局。

甘蔗生产已由传统种蔗大省闽、粤向西南桂、滇转移,甜菜生产则由包括黑、吉在内的东北和华北产区转向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产区。

下图为我国1978年—2013年糖料作物生产基本情况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1—3题。

1.下列表述与1978年以来我国糖料作物生产情况不相符的是( )A.1978年-1982年糖料增产总体上得益于甜菜和甘蔗种植面积扩大B.我国甘蔗播种面积与糖料作物总播种面积始终呈正相关C.从作物构成来看,甘蔗产量的波动上升是糖料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D.1983-1987年糖料增产主要取决于甘蔗面积扩大2.造成1994年—1998年我国甜菜产量变化的主导因素为( )A.市场需求B.播种面积C.科学技术D.气候3.除了1990年代国家对糖料生产区域布局实施政策性西迁诱因之外,造成我国糖料作物生产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为( )A.自然因素对糖料生产影响日渐强于社会经济因素B.西部产区人口增长迅速,对食糖的市场需求量大增C.糖料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产值不断降低,经济效益较低D.东部产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3、在沙特阿拉伯北部地区存在大量圆形农田,每个圆形农田,直径约1km,农田都采用了以水源为中心的全自动喷灌系统。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选择题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地区牛奶生产和销售模式的变化图”。

据此回答1~2题。

1、阶段Ⅰ的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状况B.科学技术C.草场分布D.市场需求2、发展到阶段Ⅱ以后,乙、丙两地区的牛奶完全由甲地区输入,其主要原因是( )①乙、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造成无地可种植牧草②甲地区的牛奶生产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力强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④乙、丙两地气候变化导致草场退化和牛奶产量降低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1.D 2.B解析:第1题,阶段Ⅰ牛奶生产基地位于城市附近,靠近消费市场。

第2题,乙、丙两城市附近牛奶生产基地消失,而奶制品由甲地运入,说明甲地牛奶具有竞争优势,同时交通运输条件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便利。

目前,山东寿光在盐碱滩涂上,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种植有机海水蔬菜,并实现了规模化种植。

据此完成3~4题。

3.海水蔬菜的种植取决于( )A.盐碱地的改良B.生产技术的发展C.运输条件改善D.灌溉水平提高4.对露天海水蔬菜种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太阳光照B.气温C.降水D.土壤肥力答案:3.B 4.C解析:第3题,能够直接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种植蔬菜主要得益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故B项正确。

由材料可知,海水蔬菜是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种植的,并没有对盐碱地进行改良,故A项错误;运输条件的改善对海水蔬菜种植没有直接影响,故C项错误;海水蔬菜虽然是直接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进行灌溉的,但灌溉水平并没有提高,故D项错误。

第4题,由材料可知,海水蔬菜属于耐盐碱的作物,对土壤肥力要求低,故D项错误;气温和光照对海水蔬菜种植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对露天海水蔬菜种植影响最大的因素,故A项、B项错误;降水属于淡水,对海水蔬菜的生长和品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降水是对露天海水蔬菜种植影响最大的因素。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练习题农业专题编附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练习题农业专题编附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农业专题优编附答案专题:农业一、选择题(一)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读下图,回1--4题。

答) ( 1、该地区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B.气候适宜A.地形平坦.资金雄厚C.临近市场 D、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2)域是上图中的(.① B.② C.③ D.④A、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3)(.夏季气温降低 BA.夏季降水增多.冬季气温增高 DC.冬季降水增多) ( 、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4 B.森林覆盖率减小A.温室气体减少D.草原生产量降低C.入湖泥沙量降低C.B.A.B、【参考答案】1---4人口稠密,城市、读图可知该地区为北美五大湖地区,经济发达,题,解析第1 众多的城市为当地的水果和蔬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②地区既有畜牧题,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2第业、又有玉米种植业,属于混合农业。

冬季湖泊使得①区域降水增多,题,第3由于①区域位于休伦湖与伊利湖之间,解答时要抓住关键词“对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夏季气温降低。

气温增高,两项。

夏季气温、DC响。

本地区地处中纬度,冬季农作物停止生长,据此排除项符A降低对农作物生长不利,排除B项,夏季降水增多,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合题意。

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本地区原始森林分布较广,题,4第环境的影响是破坏森林,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B项符合题意。

(二)产业集群是在某一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是区域发展的有效战略。

近几年来,绍兴市上虞区积极推行“四季仙果”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下图为上虞区章镇舜阳猕猴桃产业集群组织结构示意图。

完成1--2题。

1.一般来说,适宜发展图示农业产业集群生产组织模式的区域()A.农产品商品率低B.生产规模较大D.科技发达和信息通畅C.距消费市场较远2.该类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发展过程中()A.当地土地流转率将会下降B.中小专业生产合作社规模将萎缩C.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提高D.龙头企业逐渐向高新产业转型答案1.B2.C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农业产业集群生产组织模式地区,农产品商品率高;农村的中小企业不一定要科技发达和信息通畅,主要是距离原料地近,生产总规模大;距消费市场远近从图中读不出来。

专题32:地理区位类综合题之农业区位分析(解析版)-备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32:地理区位类综合题之农业区位分析(解析版)-备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32 地理区位类综合题之农业区位分析【方法指导】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各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如下:(1)自然因素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一般说来,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其次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然后再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林业山地、丘陵地区畜牧业半干旱、干旱地区渔业湖泊、水库、沿海海域水稻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柑橘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苹果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社会经济条件、科技条件等人文因素在不断变化,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技术、交通等因素的改进,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自然要素地形基塘农业、鱼塘—台田农业、梯田农业、打坝淤地气候温室农业、大棚农业(气温)土壤改良土壤(盐碱地、红壤)、无土栽培水源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农田水利工程人文要素市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市场地域扩大交通技术温室农业、大棚农业;机械化、水利化、良种化、化肥化4.经济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农业区位选择变化(1)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3)经济发展也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提升作业:第3章 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提升作业:第3章 第1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第三章第一节【A基础练·学业水平测试】时间:15分钟分值:44分[备注]知识点1:农业区位因素。

知识点2: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知识点1]我国华北平原地区农业生产有“谷雨前后,种瓜种豆”的谚语。

据此完成第1~2题。

1.华北地区谷雨前后适宜种瓜种豆,主要原因是这个时期()A.太阳光照强,白昼长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受寒潮、台风影响小D.地温升高且土壤墒情较好2.影响华北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A.春旱夏涝B.春涝夏旱C.秋季台风D.冬冷夏热【答案】1.D 2.A【解析】第1题,华北平原春季适合种瓜种豆。

太阳光照强、白昼长的季节在夏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并不是春季特有的情况;受寒潮、台风影响小并不是主要原因;春季气温回升,谷雨前后降水较多,此时地温升高且土壤墒情较好,适合种瓜种豆。

第2题,华北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春季气温回升且多大风,蒸发旺盛,易形成春旱;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易形成夏涝。

[知识点1、2]青藏高原海拔高,形成了特殊的高原气候。

拉萨利用大棚技术,使得当地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

据此完成第3~4题。

3.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A.热量条件B.光照条件C.水分条件D.土壤条件4.拉萨原来不产西瓜,当地引种后发现,直接“铺”在地上生长的西瓜长势并不好,只有将西瓜藤蔓架空,西瓜“挂”着才能结果,其主要原因是()A.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直接“铺”在地上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B.将西瓜“挂”着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C.将西瓜“挂”着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节省大棚面积,减少农业投入D.土壤干燥,将西瓜直接“铺”在地上,容易使西瓜的水分蒸发【答案】3.A 4.A【解析】第3题,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条件较差,利用塑料大棚可以起到保温作用,改善当地的热量条件。

第4题,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地面温度低,西瓜容易受低温冻害影响,不利于西瓜的生长成熟。

2020届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练习:3.1农业的区位选择 -含解析

2020届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练习:3.1农业的区位选择 -含解析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基础巩固下图示意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读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各区农业与地形因素关系最密切的是( )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②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③江南丘陵种植茶树④吐鲁番种植葡萄⑤上海郊区发展园艺业⑥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A.①③B.③④C.①⑥D.②⑤2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未表示出的因素还有水源、科技等B.政策的导向是农业市场地域范围扩展的主要因素C.促使农业向区域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原因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D.一般情况下,图中各区位因素是不变的解析:第1题,①⑥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②④是气候,③是土壤,⑤是市场。

第2题,交通运输的发展是农业市场地域范围扩展的主要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还应包括水源、技术等,而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发展是多种经济技术发展的结果。

答案:1.C 2.A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

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种植规模迅速扩大。

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地区。

据此完成第3~4题。

3与黄淮海平原制种基地相比,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最明显的优势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C.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D.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4该地制种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源B.机械C.土壤D.市场解析:第3题,河西走廊地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颗粒饱满。

第4题,由于种植蔬菜、瓜果、花卉等利润更大,且市场需求多,更吸引农民向这些种植的方向发展。

答案:3.A 4.D读图,完成第5~6题。

5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混合经营B.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C.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D.交替种植小麦、棉花或休耕6该种混合农业的主要优点有( )①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②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③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④与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相适应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解析:图示农业区为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选择题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地区牛奶生产和销售模式的变化图”。

据此回答1~2题。

1、阶段Ⅰ的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状况B.科学技术C.草场分布D.市场需求2、发展到阶段Ⅱ以后,乙、丙两地区的牛奶完全由甲地区输入,其主要原因是( )①乙、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造成无地可种植牧草②甲地区的牛奶生产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力强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④乙、丙两地气候变化导致草场退化和牛奶产量降低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1.D 2.B解析:第1题,阶段Ⅰ牛奶生产基地位于城市附近,靠近消费市场。

第2题,乙、丙两城市附近牛奶生产基地消失,而奶制品由甲地运入,说明甲地牛奶具有竞争优势,同时交通运输条件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便利。

目前,山东寿光在盐碱滩涂上,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种植有机海水蔬菜,并实现了规模化种植。

据此完成3~4题。

3.海水蔬菜的种植取决于( )A.盐碱地的改良B.生产技术的发展C.运输条件改善D.灌溉水平提高4.对露天海水蔬菜种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太阳光照B.气温C.降水D.土壤肥力答案:3.B 4.C解析:第3题,能够直接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种植蔬菜主要得益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故B项正确。

由材料可知,海水蔬菜是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种植的,并没有对盐碱地进行改良,故A项错误;运输条件的改善对海水蔬菜种植没有直接影响,故C项错误;海水蔬菜虽然是直接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进行灌溉的,但灌溉水平并没有提高,故D项错误。

第4题,由材料可知,海水蔬菜属于耐盐碱的作物,对土壤肥力要求低,故D项错误;气温和光照对海水蔬菜种植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对露天海水蔬菜种植影响最大的因素,故A项、B项错误;降水属于淡水,对海水蔬菜的生长和品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降水是对露天海水蔬菜种植影响最大的因素。

下图甲为耕地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图、图乙为耕地产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图。

读图,回答5~6题。

5.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耕地收益越大②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耕地利润越大③耕地收益越大,利润越高④经济作物的收益超过粮食作物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6.在充分发挥能力状态下的单位面积耕地产量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提高,原因最可能是( )A.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增大B.培育良种C.农业劳动力增加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答案:5.D 6.B解析:第5题由图可以看出,单位面积经济作物的收益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故①对。

单位面积经济作物的收益增加速度在前期快于劳动力成本的增加速度,后期增加速度慢于劳动力成本的增加速度,耕地利润是先增后减,故②③两项错。

图中明显看出经济作物的收益一直高于粮食作物,故④对。

第6题单位面积耕地产量增加,主要有改善生产条件、加强过程管理、培育良种等途径。

读某国农业布局示意图,回答7~8题。

7.影响图中牛奶和蔬菜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市场C.土壤 D.技术8.若上图表示美国的农业布局,其蔬菜的生产转向南部“阳光地带”,主要得益于( )①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②交通条件的改善③冷藏和保鲜技术的发展④地形条件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答案:7.B 8.B解析:第7题由图中信息可知,牛奶和蔬菜主要布局在中心市场的周围,紧靠中心市场,说明其主要受市场因素的影响。

第8题美国蔬菜的生产转向南部“阳光地带”主要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及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郊区出现了大规模草莓种植园地,租地种植的农户大多来自于江浙。

如图为大棚草莓景观图。

据此完成9~11题。

9.各地草莓种植户多来自于江浙,主要是因为江浙( )A.销售平台多样B.种植技术先进C.物流网络发达D.区域政策扶持10.白色地膜透光率较高,而草莓地垄多用黑色地膜覆盖,其优势在于( )A.减少水分蒸发B.减轻病虫危害C.增加土壤肥力D.抑制杂草生长11.草莓种植园里,越来越多的立体大棚正逐渐取代平面大棚,主要是为了( )A.充分利用降水B.节约土地资源C.增加观赏价值D.利于空气流通答案:9.B 10.D 11.B解析:第9题,江浙地区经济发达,种植技术先进,这是种植户多来自于江浙的主要原因。

第10题,白色地膜透光率较高,而草莓地垄多用黑色地膜覆盖,其优势在于抑制杂草生长;用黑色地膜覆盖对减少水分蒸发、减轻病虫危害、增加土壤肥力作用不大,所以D正确。

第11题,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郊区出现了大规模草莓种植园地,且在草莓种植园里,越来越多的立体大棚正逐渐取代平面大棚,主要是为了节约土地资源,所以B正确。

二、非选择题12.结合图文材料,完成各题。

鲐鱼生活在有松软沉积物的浅水水域(水温15 ℃以下),以水草和小鱼为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大型鱼类,主要分布在24°S~47°S大西洋西岸。

冬季,鲐鱼大量集中于拉普拉塔河河口,到11月、12月向南部深海迁移,由于其数量大,因此成为许多食肉鱼的主要食物,2002年鲐鱼的捕捞量为1.6万吨,2010年后阿根廷进行人工繁育鱼苗,鲐鱼数量有所增加,拉普拉塔河河口是世界最宽的河口,三角形水域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多沙洲浅滩,水草丰富。

如图为拉普拉塔河口位置示意图。

(1)分析拉普拉塔河河口适宜鲐鱼生长的条件。

(2)简述拉普拉塔河河口的鲐鱼每年11月、12月向南迁移的原因。

(3)请你推测鲐鱼人工养殖业发展较快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在拉普拉塔河流域大力发展鲐鱼人工养殖?请表明态度并说明原因。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鲐鱼的生长习性,结合拉普拉塔河河口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第(2)题,根据当地11月、12月所处季节,从拉普拉塔河河口与南部海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从市场需求量大,但自然繁殖量小来分析。

第(4)题,赞同,从产生的经济效益方面分析。

不赞同,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方面分析。

答案:(1)拉普拉塔河入海口附近,河水挟带大量营养物质注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河口底部,海水浅,光照好,水温适宜;软泥的沉积和水草有利于鲐鱼的栖息。

(2)11月、12月为南半球的夏季,并即将进入最热的时期。

拉普拉塔河河口纬度较低,此时水温较高,已不太适合鲐鱼生存,故鲐鱼迁移到水温较低的高纬度海域。

(3)鲐鱼消费量增加,对鲐鱼需求量增大;过度捕捞使得鲐鱼自然繁育量减少;鲐鱼养殖技术日渐成熟。

(4)观点一:赞同。

理由: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展鲐鱼养殖业能够增加就业。

观点二:不赞同。

理由:发展鲐鱼养殖业会污染海水;破坏食物链的稳定;破坏生物多样性。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费尔干纳盆地是西风在夏季也能够到达的地区,这里地形平坦,是中亚人口最密集、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吉尔吉斯斯坦贾拉拉巴德州现存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核桃林、绵延几百千米。

核桃营养价值丰富,核桃树喜光,耐寒,抗旱、抗病能力强,适应多种土壤生长,喜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壤。

目前,该地不少山下的村庄正在筹建核桃果品加工厂,以造福百姓。

贾拉拉巴德州府是核桃木家具的加工基地,以核桃木为原料的家具是高品质家具。

当地野生核桃林现在面临着严重的破坏。

如图为贾拉拉巴德地区位置及野生核桃林分布示意图。

(1)分析野生核桃林分布区核桃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2)贾拉拉巴德地区野生核桃产量大,但经济效益低。

试分析其原因。

(3)简析贾拉拉巴德州府发展核桃家具工业的有利条件。

(4)利用核桃木进行家具生产、发展核桃果业销售,都能为居民增加收益。

你同意哪一种发展方式?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野生核桃林分布区核桃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要从其所处区域的气候(光、热、水等)、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具体分析。

第(2)题,贾拉拉巴德地区野生核桃产量大,但经济效益低可能是社会经济条件导致的。

读图可知,野生核桃林分布区海拔较高,交通不便,很多野生核桃林难以进入;当地经济落后,资金及技术条件差,核桃加工能力弱。

第(3)题,贾拉拉巴德州府发展核桃家具工业的有利条件应从资源、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等方面分析。

第(4)题,如果选择制作家具,要考虑家具工业相对于出售林果的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利润大,且家具厂增加就业机会多;核桃木家具属高品质家具,消费市场广。

而卖核桃可以增加居民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同时,只是采摘不是伐木,有利于核桃林的保护;核桃林还是一种景观资源,可以发展旅游业。

答案:(1)地处内陆,年降水量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西风带来水汽,在山区形成降水,土壤较为湿润;等高线较为稀疏,地形较为平坦,土层深厚肥沃。

(2)位于高海拔山区,交通不便,很多野生核桃林难以进入;资金及技术条件差,核桃加工能力弱。

(3)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邻近中亚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位于边境且邻近交通线,交通通达度高;州府基础设施完善,信息通达度高。

(4)家具生产。

理由:家具工业产业链长,增加就业机会多;家具工业附加值高,利润大;高品质家具消费市场广。

或核桃果业销售。

理由:增加居民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利于核桃林的保护;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