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师功底测试卷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407a8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a.png)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物理学的思想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D.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Δt ,当Δt非常非常小时,Δx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A.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由于影响加速度的因素较多,为了研究它们之间关系,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正确;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理想实验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故B错误;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C 错误;D.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Δt ,当Δt非常非常小时,Δx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故D正确。
故选AD。
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B.高速运动的汽车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汽车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A.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即静止的火车与高速运动的汽车惯性可能相同,故A错误;B.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大小无关,即高速运动的汽车不能很快地停下来,不是因为汽车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故B错误;C.乒乓球的质量小,惯性小,所以容易改变其运动状态,故C正确;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仍存在惯性,故D错误。
初中教资物理试题及答案
![初中教资物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30c05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6.png)
初中教资物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5 km/sB. 3×10^8 m/sC. 3×10^5 m/sD. 3×10^8 km/s答案:B2. 以下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A. 空气B. 水C. 铁D. 木头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温度单位?()A. 摄氏度(°C)B. 开尔文(K)C. 华氏度(°F)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
A. 静止状态B.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旋转状态D. 以上都不是答案:B5.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A. 彩虹B. 放大镜C. 影子D. 透镜成像答案:C6.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一规律被称为()。
A. 欧姆定律B. 焦耳定律C. 基尔霍夫定律D.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答案:B7. 以下哪种物质是半导体?()A. 铜B. 硅C. 银D. 铁答案:B8. 以下哪种力属于非接触力?()A. 摩擦力B. 弹力C. 重力D. 磁力答案:D9. 以下哪种现象是物体内能的转化?()A. 摩擦生热B. 压缩气体做功C. 热传递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种物质的熔点最高?()A. 冰B. 铁C. 钨D. 铅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现象是光的反射?()A. 镜子成像B. 潜望镜C. 影子D. 彩虹答案:A、B1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电阻的大小?()A. 材料B. 长度C. 横截面积D. 温度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现象是物体内能的转化?()A. 摩擦生热B. 压缩气体做功C. 热传递D. 电热器加热答案:A、B、C14. 以下哪些物质是绝缘体?()A. 橡胶B. 玻璃C. 盐水D. 铜答案:A、B15. 以下哪些现象是光的折射?()A. 放大镜B. 彩虹C. 影子D. 透镜成像答案:A、B、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符号为A。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14fd62d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5.png)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题干:在以下哪个选项中,物理量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A、牛顿(N) - 力的单位B、焦耳(J) - 能量的单位C、千克·米/秒²(kg·m/s²) - 功率的单位D、安培(A) - 电流的单位2、题干:在下列实验操作中,哪一项违反了实验室的安全规范?A、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注意事项B、使用酒精灯时,确保酒精灯的火焰在视线范围内,防止火焰意外熄灭C、实验过程中,不随意触摸实验器材,避免交叉污染D、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放回原处3、关于电流的概念,正确的说法是()。
A、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截面的电荷量越大,电流越大B、电流的方向规定为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C、金属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同D、电流的单位是伏特4、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A、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B、记忆与背诵能力C、理论知识灌输能力D、应试技巧训练能力5、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以下实验操作或步骤中,错误的是()A. 保持电阻恒定,改变电压大小,观察电流的变化情况B. 保持电压恒定,改变电阻大小,观察电流的变化情况C. 分别接通不同的电阻,观察电流计的变化情况D. 为了减小误差,应该通过多次实验,取平均值6、以下关于电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作用B. 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C. 在相同温度下,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真空的电阻比空气中的电阻大7、在下列实验中,若要探究“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A、控制电阻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材料B、控制电阻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同,改变材料C、控制电阻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保持材料不变D、控制电阻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同,保持材料不变8、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于“光的反射定律”的教学?A、讲授法B、实验法C、讨论法D、演示法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题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物质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第二题请简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初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指导
![初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23c00c9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7.png)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下列物理现象中,不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A、发电机的工作原理B、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C、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于变压器D、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于电动机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会向入射光线靠近C、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会向入射光线远离D、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会发生反射现象,反射光线会向入射光线靠近3、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
A、U=I/RB、I=U/RC、R=U/ID、P=UI4、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在电路的任意节点上,流入和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为零,即()成立。
A、ΣI入=ΣI出B、ΣI入>ΣI出C、ΣI入<ΣI出D、ΣI入=05、下列哪种教学策略不符合启发式教学的特点?()A、教师通过自身经验讲述教学实例B、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C、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D、教师变换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6、下列关于物理实验的报告撰写,错误的是?()A、实验目的应明确,并简要介绍实验原理B、实验步骤要详细,包括测量数据及计算过程C、实验结果只能以数值形式呈现,文字描述可有可无D、实验结论应由学生自己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7、在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B、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D、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8、下列关于电场线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指向负电荷B、电场线不会相交C、电场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D、电场线是实际存在的物理线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题目: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举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
范学教育初中物理教师功底测试卷
![范学教育初中物理教师功底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10a4fefa0116c175e0e4836.png)
范学教育初中物理教师功底测试卷1、(如下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3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灯泡额定电压为3V(忽略灯泡电阻的变化),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当S、S1、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5A,断开S1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2A;当闭合S,断开S1、S2,滑片p位于中点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1)电源电压;(2)小灯泡的额定功率;(3)S闭合,S1、S2都断开时,电路消耗总功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2、如图所示,工人站在水平地面,通过滑轮组打捞一块沉没在水池底部的实心金属物体A。
工人用力将物体A竖直缓慢拉起,在整个提升过程中,物体A始终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
物体A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工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1;当物体A完全露出水面之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工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2。
若物体A重为320N,动滑轮重40N,工人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400cm2,p1-p2=250Pa,绳重、水的阻力及滑轮轮与轴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g取10N/kg,求:(1)当物体A刚离开底部,受到水的浮力;(2)金属A的密度;(3)当物体A完全露出水面以后,人拉绳子的功率;(4)η1与η2的比值。
3.如图21所示,一根长10m 粗细不均匀的金属路灯杆,放在水平地面上。
工人竖直向下用力F1拉甲滑轮组的绳端,使路灯杆的A 端恰好离开地面时,人对地面的压力为N1,匀速略微向上提起路灯杆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保持不变为η1;当该工人竖直向下用力F2拉乙滑轮组的绳端,使路灯杆的B 端恰好离开地面时,人对地面的压力为N2,匀速略微向上提起路灯杆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保持不变为η2;N1∶N2 =4∶5,F1∶F2 =9∶5,η1∶η2 =10∶9。
每个动滑轮重均为50N ,滑轮组的绳重、绳的伸长和轮轴间摩擦可以忽略,g = 10N/kg 。
初中教资物理试题及答案
![初中教资物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706c8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6.png)
初中教资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km/sC. 3×10^4 km/hD. 3×10^3 km/h答案:A2. 以下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A. 空气B. 水C. 铁D. 木头答案:C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C. 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D.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成正比B.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正比C.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和电阻都成正比D.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和电阻成反比答案:C5.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动能会增大?A. 质量不变,速度减小B. 质量减小,速度不变C. 质量不变,速度增大D. 质量增大,速度减小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2. 一个物体的重力是9.8牛顿,它的质量是______千克。
答案:13. 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
答案:小于4.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5.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质量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一个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米/秒²的加速度下落,求物体下落2秒时的速度。
答案:v = at = 2 m/s² × 2 s = 4 m/s2. 一个电阻为10欧姆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1安培,求电阻器的电功率。
答案:P = I²R = (1 A)² × 10 Ω = 10 W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初中物理教资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教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3c2b4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3.png)
初中物理教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关于光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光在水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C. 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D. 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慢答案:A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到的摩擦力()。
A. 与物体的重力相等B. 与物体的重力无关C. 与物体的摩擦系数有关D. 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答案:C3. 以下哪种物质的导电性最好?()A. 橡胶B. 塑料C. 铜D. 木头答案:C4.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的仪器。
A. 电流B. 电压C. 电功率D. 电能答案:D5. 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电路短路?()A. 电路中没有电源B. 电路中没有负载C. 电路中电源和负载串联D. 电路中电源两端直接相连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答案:介质2.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质量3.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电压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伏特4. 欧姆定律公式为______,其中I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答案:I = V/R5. 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红;绿;蓝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答案: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对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2. 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答案: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者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3. 为什么说能量是守恒的?答案: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其总量保持不变。
4. 请解释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初中物理教资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教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c7e29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d.png)
初中物理教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km/sC. 3×10^4 km/sD. 3×10^3 km/s2. 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50N,其质量为()。
A. 5kgB. 50kgC. 0.5kgD. 5g3. 以下哪个选项是晶体熔化时的特点()。
A. 温度不变,继续吸热B. 温度升高,继续吸热C. 温度不变,不吸热D. 温度升高,不吸热4. 以下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
A. 空气B. 水C. 铁D. 木头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拉力,摩擦力为5N,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A. 5NB. 10NC. 15ND. 0N6.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功率的单位()。
A. 瓦特(W)B. 焦耳(J)C. 库仑(C)D. 伏特(V)7. 以下哪个选项是串联电路的特点()。
A. 电流处处相等B. 电压处处相等C. 电流处处不等D. 电压处处不等8. 以下哪个选项是并联电路的特点()。
A. 电流处处相等B. 电压处处相等C. 电流处处不等D. 电压处处不等9. 以下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
A. 铁B. 水C. 空气D. 木头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磁铁的特点()。
A. 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无关B. 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C. 磁性强弱与电流方向无关D. 磁性强弱与电流方向有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m/s。
12. 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100N,其质量为____kg。
13. 晶体熔化时,温度____,继续____。
14. 铁的密度约为____kg/m³。
15.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拉力减去摩擦力,即____N。
16. 电功率的单位是____。
17. 串联电路中,电流____。
18. 并联电路中,电压____。
19. 水的比热容约为____J/(kg·℃)。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5年上半年测试试卷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5年上半年测试试卷及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3dabc2d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a.png)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以下哪项是描述液体压强特点的正确表述?A. 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B. 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C. 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不相等D. 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液体压强的特点。
A选项:由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ℎ可知,在同种液体中,密度ρ一定,液体压强p与深度ℎ成正比,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由A选项分析可知,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而非减小。
所以,B 选项错误。
C选项:液体在同一深度,即ℎ相同的情况下,由于ρ和g都是定值,所以各个方向的压强p大小是相等的。
因此,C选项错误。
D选项:液体不仅对容器底有压强,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
因此,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
2、关于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B. 声音在所有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C.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气体中传播得最慢D. 声音在液体中传播得最快,在固体中传播得最慢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A选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A选项错误。
B选项:声音的传播速度不仅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在温度相同的同种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才是相同的。
但题目中并没有指明介质的温度是否相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说声音在所有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B选项错误。
C选项: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因为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声音在其中的传播受到的阻碍较小;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得最慢,因为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声音在其中的传播受到的阻碍较大。
所以C选项正确。
D选项:由C选项分析可知,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并不是最快的,而是次于固体;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并不是最慢的,而是最快的。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及解答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及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500ab14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5.png)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C. 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D.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其内能一定不变答案:B;C;D解析:A选项,扩散现象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它反映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与分子间的作用力无关,故A错误;B选项,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对小颗粒的碰撞的作用力不平衡引起的,所以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周围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则布朗运动越显著,故B正确;C选项,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若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C正确;D选项,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统计规律,对单个的分子没有意义。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时,温度不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故D正确。
2、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磁场中某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小磁针静止时N极在该点的受力方向相同B. 磁场中某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小磁针S极在该点的受力方向相同C. 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D. 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终止于S极答案:A解析:A选项,磁场中某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小磁针静止时N极在该点的受力方向相同,这是磁感应强度方向的定义,故A正确;B选项,磁场中某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小磁针S极在该点的受力方向相反,故B 错误;C选项,磁感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假想的线,实际并不存在,故C错误;D选项,磁感线是闭合曲线,在磁体外部,从磁铁的北极出发,进入南极;在磁体内部,从南极指向北极,故D错误。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b3d69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6.png)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A、牛顿(N)B、千克(kg)C、克(g)D、千克米(kg·m)3、在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电风扇将电能转化为内能C、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热能4、以下关于物理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实验误差B、实验过程中应确保实验器材的准确性C、实验数据应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D、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器材归位并整理实验环境5、在物理学中,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力的作用效果只取决于力的大小。
B. 力的单位是千克。
C.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6、当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下面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B. 物体的速度一定为零。
C. 物体只能静止不动。
D. 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7、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理实验基本操作要求的是:A、实验前要检查仪器是否完好B、实验过程中要避免大声喧哗C、实验数据要准确记录D、实验结束后要将仪器放回原处8、在以下教学情境中,最适合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是:A、教师讲解牛顿运动定律,学生跟随笔记B、教师演示静电现象,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C、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不同斜面的滑块运动D、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光的折射现象,学生回答问题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简述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实验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及解答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96a34a4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5.png)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题干:在下列物理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B、透过放大镜看到的物体变大了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看起来弯折了D、海市蜃楼2、题干:在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损失B、热机在工作过程中,不可能将内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C、所有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都是守恒的D、能量不能在物体间传递,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3、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偏折B、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偏折C、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变,不发生折射D、光的折射现象只会发生在同种透明介质之间4、关于物体受力平衡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C、受到平衡力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受到非平衡力的物体一定处于非匀速运动状态5、在下列关于物理量单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符号为gB、时间的单位是秒(s),符号为minC、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符号为km/hD、力的单位是牛顿(N),符号为kg6、在下列物理现象中,不属于热现象的是()A、冰融化成水B、电饭煲煮饭C、空调制冷D、电风扇吹风7、在下列关于物理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 光的衍射现象是光波在遇到障碍物时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B. 惯性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力作用而改变其运动状态的性质C. 电流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D. 摩擦力是指两个接触面之间阻碍相对运动的力8、在以下实验中,能够证明“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的是()A. 将两个木块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用相同大小的力推木块,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B. 将两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粗糙程度的桌面上,用相同大小的力推木块,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C. 将两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粗糙程度的桌面上,用不同大小的力推木块,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D. 将两个质量不同的木块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相同大小的力推木块,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题目:请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举例说明该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初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1f7dd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0c.png)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概念,设计了一个实验:将一个小球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观察小球撞击地面后的反弹情况。
这个实验主要体现了哪种教学原则?A. 直观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巩固性原则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的应用。
选项A,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题干中教师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小球撞击地面后的反弹情况,正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从而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概念,故A项正确。
选项B,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干中并未明确体现这一原则,故B项错误。
选项C,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题干中并未涉及巩固知识的内容,故C项错误。
选项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题干中的实验主要是为了直观展示物理现象,而非直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故D项错误。
2、在教授“浮力”这一概念时,教师首先通过展示船只在水中浮起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船只会浮在水面上。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了哪种教学策略?A. 先行组织者策略B. 探究式教学策略C. 合作学习策略D. 发现式教学策略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策略的应用。
选项A,先行组织者策略是指在学习任务本身之前先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ccfb287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1.png)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题干:在下列实验中,不能直接观察到实验现象的是()A、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C、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D、探究电流的磁场实验2、题干:在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中,不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A、牛顿(N)B、焦耳(J)C、秒(s)D、千克(kg)3、在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特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C.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D. 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方向不会改变4、下列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必然受到力的作用B.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必然受到力的作用C.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时,其受到的合力为零D.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但加速度与力成正比5、在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雨后彩虹的形成B. 平面镜成像C. 水中倒影D. 小孔成像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准确测量像与物之间的距离()A. 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像与物的距离B. 使用刻度尺测量像到镜面的距离,再乘以2C. 使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D. 使用放大镜观察像与物的距离7、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物理实验的基本步骤?A、提出问题B、设计实验方案C、实验操作D、撰写实验报告8、在下列哪个物理现象中,能量主要以声能的形式释放?A、摩擦生热B、物体下落C、物体被压缩D、物体从高处落下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请简述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实施探究式学习。
第二题题目:请简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第一题【案例】李老师是某初级中学物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
初中物理教师功底测试卷
![初中物理教师功底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064b720376baf1ffc4fadc4.pn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道题2分,共30分)1.目前,很多汽车的驾驶室里都有一个叫做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的装置。
GPS 接收器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并导航。
卫星向GPS 接收器传送信息依靠的是 ( )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电磁波 D .激光2.图1为工人师傅用手推车运送纯净水的图片,对于这两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比较省力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图甲的方法比较省力 B .图乙的方法比较省力C .图甲和图乙两种方法所用力的大小相等D .无法判断3.如图2所示,教室里的天花板下面装有多挡位吊扇,当吊扇正常工作时,对于吊扇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与其重力大小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吊扇在高挡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 B .吊扇在低挡位工作时,拉力大于重力 C .电扇在任意挡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 D .电扇在任意挡位工作时,拉力小于重力 4.下列关于家庭防盗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铁制防盗门的材料属于合金B .隔着防盗门也能辨别说话的人,依据的是说话人声音的大小C .防盗门的把手安装在离门轴较远处,利用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 .防盗门锁内加少量铅笔芯粉末容易打开,铅笔芯粉末起润滑作用 5.下列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A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反复做实验,通过分析得出结论B .电解水实验中,通过检验两极产物研究水的组成C .通过改变溶剂、温度测定物质溶解的多少,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D .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知摩擦力的大小 6.下列对图4所示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① c 烧杯的作用是验证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B .②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C .③在冰面上小明推小华,自己却向后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④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 7.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一颗小铁钉重约为5 NB .手电筒的额定功率约为40 WC .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厚度约为6 mmD .去年我省北部的最低气温达零下60 ℃ 8.下列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 .玩电脑游戏时,人不会受到电磁辐射B .移动电话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C .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D .地震后,用音频探测仪能够搜集废墟中幸存者发出的电磁波信息9.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 .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的视力C .凸透镜所成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D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10.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②火车刹车后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火车具有惯性 ③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④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锤头便套紧了,利用了物体的惯性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1.人站在哈哈镜前,会由于哈哈镜的特殊形状而使人体不同部位的像或被拉长或被压短而变形,令人发笑。
初中教资物理试题及答案
![初中教资物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8c0a2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8.png)
初中教资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年是什么单位?A. 长度单位B. 时间单位C. 速度单位D. 质量单位答案:A2. 以下哪个选项是晶体?A. 玻璃B. 橡胶C. 沥青D. 食盐答案:D3. 以下哪个选项是导体?A. 塑料B. 陶瓷C. 橡胶D. 铜答案:D4. 以下哪个选项是绝缘体?A. 铁B. 铝C. 玻璃D. 石墨5. 以下哪个选项是半导体?A. 铁B. 铝C. 玻璃D. 硅答案:D6. 以下哪个选项是超导体?A. 铁B. 铝C. 橡胶D. 某些合金答案:D7. 以下哪个选项是磁性材料?A. 铜B. 铝C. 橡胶D. 铁答案:D8. 以下哪个选项是热的良导体?A. 塑料B. 陶瓷C. 橡胶D. 铜答案:D9. 以下哪个选项是热的不良导体?B. 铝C. 玻璃D. 橡胶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热的良绝缘体?A. 铁B. 铝C. 陶瓷D. 橡胶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m/s。
答案:3×10^812.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______。
答案:气态13.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在于晶体具有固定的______。
答案:熔点14. 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是按照材料的______分类的。
答案:导电性15. 超导体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电阻为______的材料。
答案:零16. 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______和绝缘体之间。
答案:导体17. 磁性材料是指能够被磁体吸引的材料,如______、钴、镍等。
答案:铁18. 热的良导体是指能够快速传递______的材料。
答案:热量19. 热的不良导体是指传递______能力较差的材料。
答案:热量20. 热的良绝缘体是指能够阻止______传递的材料。
答案:热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21. 简述光年的定义及其在天文学中的意义。
答案:光年是光在真空中一年内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万亿公里。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ac85e7a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c.png)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初中物理中,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基本单位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A、米 (m)B、秒 (s)C、牛顿 (N)D、千克 (kg)2、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该物体的速度一定为零B、该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零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都为零D、该物体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3、某班级为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设计了一个实验。
实验前测得水平木板的摩擦系数为0.2,在水平木板上放置一个质量为2kg的木块,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多少?(g取10N/kg)A、20NB、4NC、2ND、1N4、在下列实验中,不属于控制变量实验的是:A、探究电流强度与电阻的关系B、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C、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D、探究电流的磁效应5、题干:在下列哪个过程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A、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摩擦力作用B、物体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在斜面上受到重力和斜面支持力的作用D、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向右的推力和向左的摩擦力作用6、题干:在下列哪个实验中,可以验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物理原理?A、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的拉力B、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C、用电流表测量电流D、用凸透镜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7、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矢量?A、质量B、时间C、电荷量D、速度8、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只有变化的电流周围才存在磁场。
B、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流。
C、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电磁感应。
D、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定律。
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请简述初中物理课堂中如何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第二题题目:简述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探究式学习。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第一题案例分析题背景:某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楞次定律”教学时,选择了如下实验作为实例的教学素材。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4072b3b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7.png)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下列物理现象中,不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A、发电机发电B、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C、变压器改变电压D、闭合电路中的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2、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特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总是发生折射C、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都是可逆的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快3、在以下哪个选项中,不属于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A、力B、能量C、生物D、速度4、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C、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实验验证5、在下列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哪种操作是错误的?A. 使用标准砝码时,避免砝码与托盘直接接触,应在砝码与托盘间垫上纸片B.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避免视差C. 测量液体体积时,读数应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点读取D. 测量温度时,应等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6、在下列关于物理量单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牛顿(N)是力的单位,其定义是1千克物体受到1米每平方秒的加速度时的力B. 焦耳(J)是功率的单位,其定义是1瓦特(W)在1秒内所做的功C. 安培(A)是电流的单位,其定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D. 开尔文(K)是温度的单位,其定义是水的三相点温度7、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理实验基本操作的是:A. 量筒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B. 使用天平时,指针偏左说明物体质量小于砝码质量C. 用电流表测电流时,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D. 观察使用显微镜时,应使显微镜的光圈对准光源8、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以下哪个措施能够使实验结果更准确?A. 保持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B. 多次改变物体的接触面积,记录摩擦力变化C. 使用不同材料的物体,比较摩擦力大小D. 在实验中尽量减少空气阻力的影响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请简述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2d57e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c.png)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以下哪个选项中,不属于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A、质量B、速度C、加速度D、温度答案:B解析:在物理学中,基本物理量是指国际单位制(SI)中的七个基本量,它们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但它是由基本物理量长度和时间导出的,因此不属于基本物理量。
质量、加速度和温度都属于基本物理量。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但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C、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D、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但是力的合成遵循算术加减法则答案:C解析:A选项错误,因为力不仅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选项错误,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D选项错误,力是矢量,其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而不是算术加减法则。
C选项正确,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在下列关于声音特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B. 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C. 音色与声源振动的速度有关D. 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答案:D解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因此,选项D正确。
4、在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镜子中的人像属于实像B. 彩虹是由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C. 凸透镜可以放大物体,属于放大镜D. 凹透镜可以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B解析:彩虹是由太阳光经过雨滴折射、反射和色散形成的,因此选项B正确。
选项A中,镜子中的人像是虚像;选项C中,凸透镜可以放大物体,但不属于放大镜;选项D中,凹透镜使物体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康1对1初中物理教师功底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个题,每题3分,共36分。
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要求。
一、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家庭电路中安装电能表是为了测量A.电流的强弱B.电压的高低C.电流做功的快慢D.电流做功的多少2.下列四组物体中,在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A.钢尺、瓷碗、大地B.固体食盐、纯净水、煤油C.铅笔芯、食盐水、玻璃杯D.钢制刀片、铝制饭勺、人体3.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家用电器的外壳都一定要接地B.人只要跟火线接触,就一定会发生触电事故C.在家庭电路中,一定要安装保险盒或空气开关D.我们可以靠近高压或低压带电体,但一定不能接触它们4.下列事实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我们走到花店附近,可以闻到鲜花的香味B.滴在厨房地砖上的油渍,时间越久越难擦干净C.用显微镜观察污水样品,看到污水中有细菌在乱动D.把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会变红5.当温度一定时,比较两根镍铬合金丝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长的合金丝的电阻大B.长度相同时,粗的合金丝的电阻大C.细的合金丝的电阻大D.粗细相同时,长的合金丝的电阻大6.图1所示为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的电路图,其中电路连接正确的是7.下列与内能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它的内能一定增加C.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D.热传递的方向都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向内能少的物体8.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的方法使物体(加“·”的字)内能增加的是A.用手.摸冰块时,感到很凉B.远古时代,人类钻木.取火C.把红薯...进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放在烤炉中烤熟D.“神七”返回舱9.图2所示的几种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接近1A 的是10.如图3所示电路图中,定值电阻R 1<R 2<R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开关S 断开时,电压表V 1、V 2的示数均为零B .开关S 闭合后,通过电阻R 1的电流最大C .开关S 闭合后,电压表V 1的示数大于V 2的示数D .开关S 闭合后,两块电压表的示数之和等于电源两端电压11.如图4所示电路的电源两端电压不变,R 为定值电阻。
开关S 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A 向B 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B .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小C .电压表V 2的示数变小D .电压表V 2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12.把标有“6V 3W ”的小灯泡L 与最大阻值为100 的滑动变阻器R W 连接在总电压恒为18V 的电路中,如图5所示。
电流表和电压表选择的量程分别为“0~0.6A ”和“0~15V ”。
要求闭合开关S 后,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的最大测量值,且灯泡L 两端电压不超过额定值(设灯丝电阻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6AB .小灯泡L 消耗电功率的最小值为1.5WC .滑动变阻器R W 允许调节的范围是24Ω~60ΩD .小灯泡L 和滑动变阻器R W 总电功率的最大值为10.8WB 抽油烟机A台灯C 电烤箱 图2D 家用空调图1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4分)实验与探究题13.(2分)如图9所示,电阻箱的示数是________Ω。
14.(2分)如图10所示,电能表的读数是________ kW ⋅h 。
15.(4分)在图11所示电路图的〇里填上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符号,使电阻R 1与R 2并联。
16.(6分)如图12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
当水沸腾后,塞子被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出,水蒸气的________能转化为塞子的________能。
图13中汽油机________(填“甲”或“乙”)的工作过程与图12所示的能量转化一致。
17.(3分)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做出了图14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B .在导体乙的两端加1V 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C .将导体甲、乙并联接到电压为3V 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总电流为0.9AD .将导体甲、乙串联接到电压为3V 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总电流为0.2A18.(6分)太阳能属于_____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目前有些城市或地区的路灯照明系统已开始使用太阳能。
白天,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内。
夜晚,蓄电池向照明灯供电,使照明灯发光。
请完成下面的框图,使其正确反映上述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
19.(2*4分)小红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时,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15所示。
⑴请你说明在开关S 闭合后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请你改动图中一根导线的连接位置,闭合开关S 后,使两灯都发光,且电流表都有正常示数。
(在需要 太阳能 电能光能图13 甲 乙改动的导线上画“×”,并画出改动后的连线)⑶电路改动后再闭合开关S ,小红同学根据电流表A 1和A 2的示数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⑷小伟同学帮助小红同学在电路中又添加了一块电流表,他们利用再次改动后的电路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且支路电流相等。
你认为他们的实验是否还有值得改进之处?如果有,应该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比热容的大小,同学们准备做如图18所示的实验: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给水和食用油分别加热。
小强同学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表所示。
请你根据已有知识做出判断:⑴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_______吸收的热量多。
⑵在此实验中,小强同学想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水和食用油________________。
21.(4分)爱动脑筋的小刚在探究“在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的关系”的活动中,设计了如图19所示的电路。
在三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有质量相同的煤油,用电阻丝(R 甲=R 丙≠R 乙)给烧瓶中的煤油加热,然后观察并记录烧瓶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就可以对电阻丝放热的多少进行比较。
请你仔细观察小刚设计的实验电路,并回答下列问题:⑴研究电热跟电阻的关系时,应该比较________两个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⑵研究电热跟电流的关系时,应该比较________两个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22.(4分)晓白同学在学习串联电路时,想通过实验证明:在串联电路中,开关串联在电路中的位置不同,但是开关对电路的控制作用相同。
已经准备好的实验器材有:合适的电源一个;两个小灯泡L 1和L 2;一个单刀单掷开关S ;导线若干。
请你用这些器材跟晓白一起完成实验。
⑴画出实验电路图⑵写出主要操作步骤简答与计算题计算题要求:⑴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依据的主要公式;⑵代入数据;⑶凡有数字运算的题目,运算过程和结果都要写明单位。
23.(5分)两个水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冷水和热水。
同时向两杯水中放入相同的小糖块,静置相同的时间后,哪个水杯中的糖块先消失?这是为什么?24.(5分)把高温铁块投入质量为10kg 、温度为10℃的水中,水吸收的热量是2.1×106J ,则水的温度会升高多少?[不计热损失。
已知水的比热容c 水=4.2×103J/(kg ℃)] 质量 m /g 温度升高10℃ 所需要的时间t /s 温度升高20℃ 所需要的时间t /s 温度升高30℃ 所需要的时间t /s食用油30 水3025.(5分)将标有“××V 10W ”的小灯泡L 与R =10Ω的电阻按如图20所示方式连接。
闭合开关S 后,电压表的示数为8V ,电流表的示数为1A 。
设小灯泡灯丝电阻不变,求:小灯泡L 的额定电压。
26.(6分)在图2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只闭合开关S 1,将滑片P 移至滑动变阻器R 2的中点时,电压表V 1的示数为U 1,电压表V 2的示数为U 2,电流表A 的示数为I 1。
闭合开关S 1、S 2,将滑片P 移至滑动变阻器R 2的A 端时,电压表V 1的示数为U 1',电压表V 2的示数为U 2',电流表A 的示数为I 2。
只闭合开关S 1,将滑片P 移至滑动变阻器R 2的B 端时,电流表A 的示数为I 3。
已知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为10Ω,U 1=23U 1',U 2=21U 2',I 3=0.4A 。
求:⑴电阻R 1、R 3;⑵电流I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