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及答案(多选题)2016
常州市继续教育素质教育概论74分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1. ()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A) 文化素养教育(B) 心理健康教育(C) 素质教育(D) 思想道德教育[分值:2.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两个方面。
(A) 社会教育(B) 综合教育(C) 德育教育(D) 技术教育[分值:3. 优良的()是师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A) 社会作风(B) 教学环境 (C)校风(D)校园环境[分值:4. ()是指建立在反复学习实践基础上的对学习本身的一种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积淀升华成为主体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
(A)个人道德素质 (B)思想道德素质 (C)法纪责任素质 (D)学习素质[分值:5. 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最大功绩与贡献在于()。
(A)给学生传授多少经验、知识 (B)开出多少实验 (C)培养哪些技能(D) 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个性潜能,并促使这种个性潜能持续不断地发展6. 教育要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必须通过青少年儿童的内部原因,即()才能实现。
(A) 外部矛盾(B) 心理矛盾(C) 教学矛盾(D) 内部矛盾7. ()是辩证统一的。
生理健康固然是生存的基础,但就现代社会而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A) 心理健康(B) 身心健康(C) 生理健康(D) 心灵健康8. ()就是教育,一种比有意识的教育势力更大的教育。
(A) 圈子(B) 资质(C) 环境(D) 范围9. 我国实行的是高度()的社会主义领导体制。
这一制度为我国社会的整体快速发展和全面和谐进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A) 整合优化(B) 集中统一(C) 开放创新(D) 解放思想10. ()是对社会、他人有益而无害的独特人格品质。
(A) 个人品德修养(B) 科学文化素质(C) 独立人格素质(D) 思想道德素质[分值:11. 教育思想或()始终同教育的根本职能、目的联系在一起。
常州继续教育之素质教育概论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1. ()不仅能提高人生价值品位,而且能提高社会的和谐进步程度。
(A) 健康素质(B) 学习素质(C) 个人道德素质(D) 思想品德素质2. ()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他对教学过程所进行的科学探索,体现着他独特的创造性。
(A) 教师(B) 教授(C) 学生(D) 专家3. 素质教育如果丧失了(),就意味着任何一种不相干的教育都可以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素质教育自身也就不复存在了。
(A) 专一性(B) 多样性(C) 统一性(D) 独特性4. 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这是推动国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A) 坚持以人为本,使每位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项共有素质全面形成(B) 使每位学生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和生存能力(C)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D)保证学生顺畅融入社会而不带来任何负效应5. 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
(A)根本法则(B)基本路径(C)重要经历(D)唯一方法6. 社会良性发展必须有正确的方向和一定的(),而思想道德素质是确保实现这种追求目标的重要条件。
(A)法律规范(B)道德规范(C)社会规范(D)以上都正确7. ()是指创造形成一种催人奋进的良好环境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顺利成长,实现教育、管理、服务、保障综合育人。
(A)课程教育(B)文化底蕴(C) 环境教育(D) 素质教育8. ()虽不是教育方法本身,但它在很大程度甚至根本上,影响乃至制约良好的施教方法的产生与运用。
(A) 施教态度(B) 师德教育(C) 学历教育(D) 文化素质9. 素质的形成过程表明,()是素质形成的关键环节。
(A) 知识内化(B) 知识外化(C) 知识爆炸(D) 知识传承10. ()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
(A) 个性教育(B) 社会教育(C) 素质教育(D) 学校教育11. 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前进的本领。
常州继续教育标准标准答案素质教育概论.doc

考试常州继续教育公共科目《素质教育概论》(一 ) 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30 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素质教育1.()就是人们对素质教育作用范围和内容的期待。
P80(A)基础(B)目标(C)职能(D)潜能2.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尽管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P112(A)科学发展观(B)文化素养基本理论(C)教育基本理论(D)教育学原理3.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两个方面。
P218A 社会教育B 综合教育C 德育教育D 技术教育4. 教育方法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一定社会阶段的()与教育水平,决定着教育效果并直接影响学生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
P137A 教育思想教育水平 C 教育经验 D 教育方法(A)是指与人们一定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P89A 社会角色B 社会定位C 社会地位D 社会身份6. 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B)前进的本领。
53A 尝试实践B 主动探索C 实践探索D 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与保证每一位受教育者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人格素质,为成为高素质优秀人才奠定“物质”基础。
P47A 义务教育B 高等教育C 素质教育D 科学教育()是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加工产生的观念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在长期改造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形成的基本稳定的方向性与规范性精神品质。
P26A 思想道德品质B 历史思维 C社会风气 D 思想道德素质(D)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124A 文化素养教育B 心理健康教育C 素质教育D 思想道德教育在人的各种基本需要中,()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因为人的各种需要都必须以学习的途径来满足。
继续教育公共科目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附答案)

常州继续教育公共科目《素质教育概论》考试(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素质教育1.〔〕就是人们对素质教育作用范围和内容的期待。
P80(A)基础(B) 目标(C)职能(D) 潜能2.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尽管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但是并不阻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P112(A)科学发展观(B)文化素养基本理论(C)教育基本理论(D)教育学原理3.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两个方面。
P218A社会教育B综合教育C德育教育D技术教育4. 教育方法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一定社会阶段的()与教育水平,决定着教育效果并直接影响学生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
P137A教育思想教育水平C教育经验D教育方法5. 〔〕是指与人们一定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标准的总和,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P89A社会角色B社会定位C社会地位D社会身份6. 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前进的本领。
A尝试实践B主动探索C实践探索D健康成长7. 〔〕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与保证每一位受教育者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人格素质,为成为高素质优秀人才奠定“物质”基础。
P47A义务教育B高等教育C素质教育D科学教育8. 〔〕是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加工产生的观念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在长期改造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形成的基本稳定的方向性与标准性精神品质。
P26A思想道德品质B历史思维C社会风气D思想道德素质9. 〔〕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A文化素养教育B心理健康教育C素质教育D思想道德教育10. 在人的各种基本需要中,〔〕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因为人的各种需要都必须以学习的途径来满足。
继续教育公共科目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附答案精简版

常州继续教育公共科目《素质教育概论》考试(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素质教育1.()就是人们对素质教育作用范围和内容的期待。
P80(A)基础(B)目标(C)职能(D)潜能2.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尽管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P112(A)科学发展观(B)文化素养基本理论(C)教育基本理论(D)教育学原理3.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两个方面。
P218A社会教育B综合教育C德育教育D技术教育4. 教育方法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一定社会阶段的()与教育水平,决定着教育效果并直接影响学生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
P137A教育思想教育水平C教育经验D教育方法5. (A)是指与人们一定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P89A社会角色B社会定位C社会地位D社会身份6. 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B)前进的本领。
53A尝试实践B主动探索C实践探索D健康成长7. ()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与保证每一位受教育者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人格素质,为成为高素质优秀人才奠定“物质”基础。
P47A义务教育B高等教育C素质教育D科学教育8. ()是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加工产生的观念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在长期改造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形成的基本稳定的方向性与规范性精神品质。
P26A思想道德品质B历史思维C社会风气D思想道德素质9. (D)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124A文化素养教育B心理健康教育C素质教育D思想道德教育10. 在人的各种基本需要中,()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因为人的各种需要都必须以学习的途径来满足。
常州素质教育概论考试

常州素质教育概论考试常州素质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展现的一种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的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教育体系。
常州素质教育的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健康人格、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常州,素质教育一直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各种素质教育考试也成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是对学生在素质方面的表现进行测评和评估的一种方式,旨在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常州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通常包括素质教育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内容,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社会实践和创新思维。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的内容多样,形式灵活,涵盖面广泛。
学生既要掌握基本的素质教育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常州素质教育概论考试常以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开展,考查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表现。
通过考试可以了解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反馈和指导意见。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的评价标准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在常州,素质教育概论考试的评价标准通常包括素质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技能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表现等多个方面。
评价标准旨在全面评估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情况,为学校和家长提供科学的评估依据。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在常州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素质教育概论考试,学校和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帮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素质教育概论考试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实现自我提升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常州素质教育概论考试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估手段,也是全面发展学生的重要保障。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多套试题b

常州继续教育公共科目《素质教育概论》考试(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1.素质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
是922. 由于环境自身的两重性,因而对素质发展的影响也相应地具有两重性。
是p2113.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财富的差异。
否4.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历史底蕴。
否p715. 博纳厚积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础。
是1666. 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根本法则。
因而,引领学生探索事物的特点与规律,自然成为施教的目的和标准。
是7. 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
是p1638.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应试教育的基本理论,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是1129.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的共通性。
否p24010. 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不可能是素质教育,也不可能在“应试教育”目标下实施素质教育。
P102是11.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即汲取—扬弃—创新。
这是学习素质形成的基本过程。
遗漏其中任何一段路程都不能真正形成学习素质。
是p3712. 严于律己是指经过长期的修养锻炼逐步铸就形成可以作为他人学习、效仿的楷模。
否p16513. 教育质量问题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是各级各类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是p15814. 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激活每位学生的个性潜能发展,培养他们形成各具特色的创造性。
是15. 历史知识这是整个知识领域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素质的基础。
否16. 教材首要功能是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精华,努力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因而,科学性和逻辑性是教材最重要的特点。
是p19217. 活动课程的学科功能的充分发挥,取决于对它的科学组织和管理。
否p20618. 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
常州市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及答案(多选题)2016

常州市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及答案(多选题)(做了三份,成绩在74~85之间)(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 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意义在于()。
P250B沟通素质教育理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桥梁C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新时代教育家的需要D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需要2. 素质教育对活动课程的要求是B明确目标、内容和形式C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D通过评估促进制度化3. 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可以从()等方面去进行。
P31A大力宣传和践行“八荣八耻”B广泛传播人类社会尤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D引导个体自觉加强修养锻炼4. 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框架中,素质教育目标按照知识领域来分可分为()。
P109A学科知识B意会知识C能力知识D信息知识5. 以下有关学习素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P35B学习素质越高,越善于学习,越容易获得社会对其学习的积极支持C学习素质是成人素质的核心,是所有素质形成提高的必备条件6. 以下有关现代学习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P37A从过程看,要持续学习,广阅博览,把握精髓,将传承与变革结合起来B从结果看,不仅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各种能力的形成,而且包括学会追求学问,进行研究创造C从内容看,科学学习不仅要大量获取书本理论,更要积极投身实践锻炼D从学习方法看,不仅要深入刻苦地自学,更要主动与他人切磋交流,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素质7. ()是素质教育施教态度的基本方面。
P161A忠诚职位,献身教育B尊重信任,深爱学生C竭力躬行,托以致远D严于律己,铸树典范8. 教育思想方法一般涵盖了()等。
P137B施教态度C教育思想D教育观念9. 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P7A再有价值的知识,如果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教育活动就会徒劳无功B知识传授过程要力避单向、俗套、固定,应充分运用启发诱导、民主交流、互动研究等开放性的教学方法C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整合教育资源,全方位向学生传授有益于他们的素质形成提高的各种知识D 不能局限于老师固定的口耳传授,要极大地拓宽教育领域,开辟新的教育途径10. 活动课程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的功能和地位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市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及答案(多选题)2016常州市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及答案(多选题)(做了三份,成绩在74~85之间)(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 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意义在于()。
P250B沟通素质教育理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桥梁C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新时代教育家的需要D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需要2. 素质教育对活动课程的要求是B明确目标、内容和形式C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D通过评估促进制度化3. 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可以从()等方面去进行。
P31A大力宣传和践行“八荣八耻”B广泛传播人类社会尤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D引导个体自觉加强修养锻炼4. 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框架中,素质教育目标按照知识领域来分可分为()。
P109A学科知识B意会知识C能力知识D信息知识5. 以下有关学习素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P35B学习素质越高,越善于学习,越容易获得社会对其学习的积极支持C学习素质是成人素质的核心,是所有素质形成提高的必备条件6. 以下有关现代学习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P37A从过程看,要持续学习,广阅博览,把握精髓,将传承与变革结合起来B从结果看,不仅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各种能力的形成,而且包括学会追求学问,进行研究创造C从内容看,科学学习不仅要大量获取书本理论,更要积极投身实践锻炼D从学习方法看,不仅要深入刻苦地自学,更要主动与他人切磋交流,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素质7. ()是素质教育施教态度的基本方面。
P161 A忠诚职位,献身教育B尊重信任,深爱学生C竭力躬行,托以致远D严于律己,铸树典范8. 教育思想方法一般涵盖了()等。
P137B施教态度C教育思想D教育观念9. 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P7A再有价值的知识,如果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教育活动就会徒劳无功B知识传授过程要力避单向、俗套、固定,应充分运用启发诱导、民主交流、互动研究等开放性的教学方法C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整合教育资源,全方位向学生传授有益于他们的素质形成提高的各种知识D 不能局限于老师固定的口耳传授,要极大地拓宽教育领域,开辟新的教育途径10. 活动课程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的功能和地位是()。
P204A促进学生博学多闻,为系统学习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B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实现向志趣、志向的跃升D使学生在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方向,形成独特的个性11. 要树立健康的生命意识,应该做到()。
此外,生活上养成习惯,持之以恒;计划上及早安排,终身实施等方面也是要注意的。
P51A思想上更新观念,高度重视B保健上必要投入,适宜实效C心情上拓展胸襟,追求平和D 锻炼上统筹兼顾,见缝插针12. 素质教育中的社会教化主要包括的内容是()。
P88B传授生活技能C传递社会文化D培养社会角色意识13. 要做到知识的脉络贯通可以参考()等原则。
P169A教育者必须把自己所教的知识体系搞清楚、弄明白,确切把握它的内涵和外延;并弄清各部分知识的地位作用B弄懂所教学科(专业)知识内容的学术渊源、演变发展及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前景C所教学科、专业与其临近周围知识体系的关联及相互影响D所教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关联情况14.撰写科研论文是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所具有的意义是()。
P246A将试验过程中的新发现展示出来,接受公众检验B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也是一种召唤,召唤读者对本试验研究的理解、支持和合作C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过程,同时也是作者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15. 竭力躬行,托以致远这是教育本质要求的一种体现,具体来讲应坚持做到()。
P164A教育者要有开阔的心胸和远大的视野,甘愿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智慧,无私地做学生超越自己的阶梯,自觉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B教育者要积极挖掘一切教育潜力,尽自己的全部责任,为所有特殊学生的培养教育探索道路、研究方法、寻找对策,为他们顺利踏上自主健康成长之路贡献力量C教育者躬行方向主要是深入研究各种现实问题,以增强托起的力量16. 在目前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中存在着的突出问题是()。
P135A违背课程开发规律,把校本课程变成浮华的外在装饰B背离学校办学理念,随意开辟校本课程C脱离校本课程的宗旨,将校本课程异化为高考科目的延伸D在具体的校本课程教学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17. 高等教育研用有得的范围更是广泛,可以是(),还可以是某方面知识体系创立的研用有得等等。
P172A某学科、专业知识空白点补充完善的研用有得C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用有得18. 精神审美素质中的缺陷主要包括()p57B精神素质缺陷D审美素质缺陷19. 素质教育是一种“解放教育”,这意味着()。
P76A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该建立在学生主动需要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直接目的B 应该允许学生怀疑、质疑,提出不同见解,提出反面意见C学生的主体精神不仅体现在学习活动中,也体现在管理活动、交往活动和其他一切教育活动与学校日常生活中20. 沟通是双向的,沟通的结果是(ABCD)。
229 A第一层次是资源共享,既使社会教育资源能为学校教育使用,也使学校资源为社会教育使用B第二层次将是相互融合,即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融合于终身教育体系之中,共同为国民素质的终身发展服务C第三层次是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在促进个性发展的同时力求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D第四层次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 深爱学生的表现主要是()。
163(B) 自觉消除或废止师道尊严 (C) 全面深入了解学生 (D) 师生互相尊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 思维素质形成需要教育培养,提高思维素质的方法主要有()。
40 (A) 摆正思维素质的重要地位 (B) 创造有益于提高思维素质的环境 (C) 积累思维素材,培养思维情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 符合素质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不只是某一种具体的方法,而且是一个包含许多具体方法的方法系统,具备()等明显的特点。
200A) 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对现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改造(C) 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D)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 以下有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64 (A)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B)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必然要面向全体学生(D) “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一切围绕考试转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塑造与潜能实现这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和结合,意思是(),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
67 (A) 以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B) 以科学方法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 (C) 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对受教育者进行塑造和完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 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意义在于()。
251(B) 沟通素质教育理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C)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新时代教育家的需要 (D) 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需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7. 设计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是()。
111(A) 教育基本原理 (B) 发展理论(D) 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8. 从形式结构的角度看,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包括()这两个子系统,两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的。
95(A) 道德认识(B) 道德态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9差. 知识内化有很多要求,但()是它的基本条件。
(A) 知识准确 (B) 知识全面 (C) 知识内化(D) 知识丰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0差. 从智育教育内容的角度讲,()。
(A) 幼儿教育阶段,一般应以娱乐和智力开发为主 (B) 小学教育阶段,一般以进入分门别类的知识教育和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为主(C) 初中教育阶段,一般以基础常识性知识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为主 (D) 高中教育阶段,以为大学接受高深教育做好准备为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1.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途径具体到教学过程,应注意()等几个方面。
22(A) 在教学模式上,推行普及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B) 在教学组织上,实行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相结合 (C) 教学保障上要努力提供相应措施 (D)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实行统一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相结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2. 精神素质是()。
55( (B)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灵魂和意志的集中体现 (C) 不懈的目标追求和积极进取的深厚动力 (D) 主体生存发展的根本支柱和重要源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3. 素质教育课程是()。
125(A) 内在地决定着受教育者素质发展的范围和水平 (B) 素质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载体 (C) 实施素质教育的蓝图 (D) 素质教育活动展开的基本依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4. 某项教育活动只有具备了()特征,才是名副其实的素质教育。
67(A) 以人为本 (B) 面向全体 (C) 关注终身发展 (D) 突出主体精神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5. 教是促进自主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
140(B) 教育是自主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C) 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地成长 (D) 每个人潜质里都有主动成长的特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6. 高等教育研用有得的范围更是广泛,可以是(),还可以是某方面知识体系创立的研用有得等等。
172 (A) 某学科、专业知识空白点补充完善的研用有得(C)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用有得(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7. 科学文化素质与其他素质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
41 (A) 文化素质是学习素质的必然反映,是思维素质的重要内容,是科学素质的深厚底蕴 (B) 没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个体的学习素质、思维素质以及科学素质都很难提高 (C) 科学素质,既是文化、思维素质的重要牵引,又是文化、思维素质本身 (D) 科学文化素质是民族振兴和人们成才、成功的根本依靠和关键所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8. 精神审美素质具体包括()等内容。
55(A) 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C) 求真自由的胸怀情感 (D) 准确地感受美、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良好品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 撰写科研论文是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所具有的意义是()。
247(A) 将试验过程中的新发现展示出来,接受公众检验 (B) 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也是一种召唤,召唤读者对本试验研究的理解、支持和合作(C) 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过程,同时也是作者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