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季羡林 公开课教案
语文教案季羡林的《成功》
语文教案季羡林的《成功》语文教案季羡林的《成功》[教学目的]1、体会本文结合实例逐一剖析的写法,《成功》教案4。
2、体会本文语言亲切自然的特点。
3、明白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人的自身努力。
[重点、难点]1、重点:逐一剖析的'写法。
2、难点:语言亲切自然的特点。
[教学时数] 一课时一、导入1、作者简介:季羡林(1911.8.6~ )山东清平人。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
1935年秋进入德国格延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
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于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于984年离职。
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成功》教案4》。
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
现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
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2、导语:论“成功”是个老话题,但作者凝聚了毕生的治学经验,见解独到,老话题却做出了好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整体感知1、列阅读提纲:本文层次清晰、表达周密、段与段、句与句之间都注意前后照应。
学生可边读课文,边列出段落层次提纲,理清作者论证的思路,把握观点。
讨论并归纳: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1~4):提出成功=天资+勤奋+机遇的观点。
第二段(5~9):作者承认“天资”、“机遇”的作用、但更强调“勤奋”是决定因素。
第一层(5-6):要客观对待天资。
第二层(7):如果不勤奋,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
第三层(8):机遇是存在的,有时对人影响极大。
第四层(9):分析成功的三个条件,说明勤奋的重要性。
第三段(10):指出王国维的疏漏,突出勤奋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成功》教案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九课《成功》季羡林教材分析:《成功》是季羡林先生耄耋之年回顾总结一生治学的体会,通俗而耐读,阅读可以软泥怪我们走近这位大家,感受他的深邃的思想。
鉴于本单元教学主题是“深读精思”,应在思考中品读,在品读中思考,故设计中增添了大量的补充材料,便于理解作者的作品观点和作品内涵。
对于隽永智慧的语句,应提倡反复咀嚼品味,理解其深邃意义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对议论文的阅读已有一定的基础,应鼓励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探究,但对于作者观点的理解把握,应鼓励他们搜集资料,参与讨论,参与争辩。
对于论证方法,可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或者是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向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延伸,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
学习成功经验,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之路,以新姿态新作为迎接成功。
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观点的独到和深刻。
2.学习本文层次分明的结构特点。
3.学习本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采用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2.理解文中关于机遇的解说以及对三种境界的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自学:1.查词典解决文中的生字词,并自默词语。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季羡林先生。
3.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层次。
4.了解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引用的三首词的出处,并能熟读成诵。
5.查阅资料了解文中关于古人勤奋读书的几个成语,并另外收集几个名人勤奋读书的故事及名人名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层次分明的结构特点。
2.了解本文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一】自学检查1.学生讲述名人成功的事例或名言。
过渡:那么,著名学者、北大教授、中科院院士季羡林,对成功有着怎样独到的见解呢?一起学习。
其人其事。
类型: 立论文驳论文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三要素论点:文章的核心和统帅论据:为证明论点。
论证:实现论据证明论点的手段。
论点分类: 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类型: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论证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证语言:严谨概括言简意赅明白之至不期而来憔悴蓦然家喻户晓晷兀兀穷年【学生活动活动二】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请学生自己朗读,把握议论文的三要素(四人小组讨论)(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的?(3)论证过程中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二、理清结构【学生活动三】深入探究再读课文,讨论问题:1.作者认为要获得成功,需要哪些必备条件?2.作者是如何看待天资、机遇和成功的关系的呢?3.请看材料,分析问题材料一:电视剧《我的太阳》中有位女舞蹈演员,为了艺术上有所成就,不仅天天苦练,而且到35岁还不愿生孩子,搞得婆媳关系很紧X,宁肯离婚也不让步。
季羡林成功教案
季羡林成功教案教案标题:季羡林成功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季羡林先生的生平和学术成就;2. 分析季羡林成功的原因和教育理念;3. 培养学生对于成功的理解和追求。
教学重点:1. 学习季羡林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学术成就;2. 分析季羡林成功的原因和教育理念;3. 培养学生对于成功的理解和追求。
教学难点:1. 理解季羡林成功的原因和教育理念;2. 培养学生对于成功的理解和追求。
教学准备:1. 季羡林的相关资料和视频素材;2. 学生的学习笔记和讨论材料;3. PPT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季羡林是谁以及他的学术成就。
二、学习季羡林的生平和学术成就(15分钟)1. 展示季羡林的照片和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他的生平经历;2. 分享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包括他的研究领域和贡献。
三、分析季羡林成功的原因和教育理念(20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季羡林成功的原因和教育理念,并列举出至少三个观点;2.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四、培养学生对于成功的理解和追求(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季羡林的教育理念,你认为成功的重要因素是什么?2. 小组讨论:学生重新分组,讨论并总结出成功的重要因素,并理解成功的定义和追求。
五、总结和展望(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成功的重要因素;2. 展望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并进行相关研究和报告;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展览或讲座,进一步了解季羡林的思想和贡献。
教学评估:1. 学生讨论和小组汇报的质量和深度;2. 学生对于成功的理解和追求的表达和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季羡林的生平和学术成就,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和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对于成功的理解和追求。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深入。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提前准备充足的资料和素材,以便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成功》教案4范文
《成功》教案4范文成功季羡林[教学目的]1、体会本文结合实例逐一剖析的写法2、体会本文语言亲切自然的特点3、明白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人的自身努力[重点、难点]1、重点:逐一剖析的写法2、难点:语言亲切自然的特点[教学时数]一课时一、导入1、作者简介:季羡林(1911.8.6~)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5年秋进入德国格延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于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于984年离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2、导语:论“成功”是个老话题但作者凝聚了毕生的治学经验见解独到老话题却做出了好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二、整体感知1、列阅读提纲:本文层次清晰、表达周密、段与段、句与句之间都注意前后照应学生可边读课文边列出段落层次提纲理清作者论证的思路把握观点讨论并归纳: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1~4):提出成功=天资+勤奋+机遇的观点第二段(5~9):作者承认“天资”、“机遇”的作用、但更强调“勤奋”是决定因素第一层(56):要客观对待天资第二层(7):如果不勤奋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第三层(8):机遇是存在的有时对人影响极大第四层(9):分析成功的三个条件说明勤奋的重要性第三段(10):指出王国维的疏漏突出勤奋是成功的必由之路三、研究课文1、提问:课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
成功教案
成功季羡林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对成功的三个条件的见解。
2、准确辨别中心论点。
3、找出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
4、为文章补充事实论据。
教学重难点: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体会作者对成功的三个条件的见解教学过程:一、导入:“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首诗充分说明了花的成功离不开奋斗。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成功》一文,看季羡林先生的成功之道是什么?二、预习检测: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言简意赅()烦琐()家喻户晓()兀兀穷年()()膏油()阑珊()憔悴()晷()蓦() 2、补全词语,理解词义。
言简意():家()户晓:焚()继():()()穷年:三、自主学习:1、作者对成功的见解是什么?2、作者对成功的三个条件“天资、勤奋、机遇”持什么观点?分别用什么论据来论证?在文中划出。
3、在成功的三个条件中,作者强调哪个条件?为什么?(用原文回答)四、自学成果展示:1题学生板书在黑板上。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2题学生口头回答,教师强调。
人与人之间的天资是不相同的;机遇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影响极大;只有勤奋是由自己决定的。
3题学生板书在黑板上。
作者强调的是天资是由天决定的,机遇是不期而遇的,只有勤奋是由自己决定的。
五、合作探究:探究一:作者是怎样来论述勤奋是成功的根本条件的?从论据的角度看:本文用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来论述勤奋是成功的根本条件;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本文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论点。
探究二:王国维看问题的角度和作者的角度相同吗?本文引用王国维的境界说有何作用?不相同。
王国维的成功三种境界是预期、勤奋、成功。
而作者认为是“天资”“勤奋”和“机遇”。
但两人都认为勤奋是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
作者引用他的境界说是因为王国维的学说中包含“勤奋”的因素,因此季羡林先生借这一点再一次强调“勤奋”是成功的关键。
六、拓展延伸:除了文中列举的关于“勤奋”的事例外,请你再为文章补充两个事例证明勤奋是成功的关键。
成功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成功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季羡林,山东临清人,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教育家,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副校长等职,是北大唯一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以下是整理的成功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广泛支持大家借鉴与参考!《成功》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下列生字的读音和写法:赅、焚、兀、晷。
同时学习本文结合实例逐一剖析的写法。
2.理解作者引用该文的典故和语句的内涵及在文中的作用。
3.明白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人的自身努力。
【学习重难点】1.重点:逐一剖析的写法。
2.难点:语言亲切自然的特点。
课前预习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划出作者分设对成功所持的观点、对构成成功的条件所持的观点。
2.注意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品位“天资”、“天才”之间的区别。
3.了解短文列举事例,用事实来证明观点;引证名言做论据的特点。
季羡林《成功》原文阅读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
”言简意赅,明白之至。
但是,谈到“预期”,则错综复杂,纷纭混乱。
人人每时每刻每日每月都有大小不同的预期,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总之是无法界定,也无法分类,我们不去谈它。
我在这里只谈成功,特别是成功之道。
这又是一个极大的题目,我却只是小做。
杰列七八十年之经验,我得到里头这个公式:天资+勤奋+机遇= 成功“天资”,我本来想用“天才”,但天才是个稀见现象,其中不少是“偏才”,所以我弃而不用,改用“天资”,大家一看就明白。
这个公式实在过分简单化了,但其中的涵义是清楚的。
搞得太繁琐,反而不不易说清楚。
谈道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有所不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
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批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
到了今天,学术界没有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沙托梅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一词。
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
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
《成功》语文教案
《成功》语文教案(一)预习要点1、查阅资料走进学术大师季羡林;2、理解作者的观点体会本文结合实例逐一剖析的写法;3、明白成功的决定因素确立自己的成功模式(二)课堂研讨教学板块一:成功舞台1、现在社会给我们每个人提供的舞台越来越大我们走向成功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我们最需要问自己的是:你准备好了?成功之道在里?2、你还记得季羡林根据查阅的资料谈谈他是如何获得成功的教学板块二:观点直击浏览全文读读划划思思议议明确下面问题的答案:1.根据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前后照应让学生边自读课文边列段落层次提纲;2.根据议论文的三要素把握课文观点找出论据看看作者又是如何论证的教学板块三:我思我在针对季老的的成功公式进行理解和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⑴在三个条件中作者为什么强调勤奋?你知道些典型事例?⑵面对天资和机遇我们真的无能为力?⑶对王国维的境界说你的理解与作者有什么不同?(三)训练设计1.探究发现:为巩固上一个环节的认识进行四个探究练习以事感人以理服人让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作出正确的选择探究练习一材料一:电视剧《我的太阳》中有位女舞蹈演员为了艺术上有所成就不仅天天苦练而且到35岁还不愿生孩子搞得婆媳关系很紧张宁肯离婚也不让步可是她专业成绩平平一共也没当过几回主角这位演员作出了这么大的牺牲最后却不得不忍痛离开舞台材料二:有人说杨丽萍就是专门为舞蹈而生的她的好多作品都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参考:勤奋固然重要但成功路上有时天资也不容忽视)学生补充材料三:……探究练习二材料一: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为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坚持每天凌晨3点起床学外语同时每天去图书馆有3天中午管理员临走时曾大声喊问里面是否有人但全神贯注的陈没有听见被反锁在里面后来他毫不在意的微笑一下又重回书堆中最终他成为数学大师材料二:贝多芬小时候弹钢琴专注时手指在键盘上磨得滚烫为长期弹下去他在琴旁放一盆凉水把手指浸在水中泡凉后接着弹水撩在地板上积少成多漏到楼下房东家里却浑然不知材料三:一只蜜蜂要酿造1公斤蜂蜜必须在100万朵花上采原材料假如花丛同蜂房的距离平均是1公里那么蜜蜂要酿造1公斤蜜就得飞行45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行11圈(各抒己见参考:生物界、人类做成功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勤奋这一起码的法则)学生补充材料四:……探究练习三材料一:王安石《伤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5岁时就认识书写工具7岁就能指物作诗邻居家有事常喊他去作诗并给他报酬其父觉得有利可图便拉着他到处赚钱不让其学习结果到20岁时“泯然众人”材料二:据《青年博览》刊载少年大学生钱某12岁时就会微积分被认为是神童进入合肥科技大学学习平时学生们上课他却在校园里野逛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多次劝说仍无进步后来退学当了油漆工从此告别神童生涯材料三:南北朝时的江淹少时笃志好学其诗幽丽精工《恨赋》、《别赋》脍炙人口晚年满足安逸生活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人称“江郎才尽”(各抒己见参考: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学生补充材料四:……。
《成功》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成功》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成功》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成功》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引言:《成功》是一部由肖邦所作,随后被改编为歌曲并成为广为人知的经典曲目。
它所表达的成功与个人价值观、内心的信念、自我实现息息相关。
然而,在当今社会中,人们的成功观念受到资本主义的影响,往往被单纯的利益和物质追求所制约。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成功的内涵及路径,不仅是学生个人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成功》这一主题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此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建立正确的成功观念,并思考个人的人生价值。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成功”一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样性2. 了解成功与自我认知、价值观念、内心信仰以及社会贡献之间的关系3. 分析自己的成功观念和内心信仰,并制定个人的成功规划二、教学内容1. 形迹各异的“成功”通过引导学生探讨不同时代和文化中获得成功的方式和定义,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成功”的内涵。
对于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可采取以下教学方法:a. 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将不同文化中的成功案例进行比较分析b. 鼓励学生查找当前具有积极社会影响的成功案例,并探讨其背后的理念和价值观2. “成功”与内心信仰的关系肖邦所作的《成功》歌曲与人生观、信仰有关,此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内心信仰与成功之间的相关性,并思考个人的信仰是否能够促进成功。
在此部分内容中,教师可采取以下教学方法:a. 引导学生辨析肖邦所作的《成功》歌曲词意以及曲调的表达形式b. 鼓励学生讨论不同的信仰在个人成长和成功方面的作用3. 成功规划的实施在学生对“成功”有了更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后,本部分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制定具体可行的成功规划,以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教师在此部分中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a. 组织学生进行个人SWOT分析,确定个人优势以及需要改进的领域b. 引导学生制定个人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具体步骤,并辅导他们实施和跟踪这些目标。
季羡林成功 教案
季羡林成功教案
教案标题:季羡林成功
教案目标:
1. 了解季羡林的生平和学术成就;
2. 分析季羡林成功的原因和经验;
3. 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教案步骤:
引入活动:
1. 向学生介绍季羡林的背景和学术成就,激发学生对季羡林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成功的定义,并探讨成功的重要性。
主体活动: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季羡林的成功原因进行讨论。
鼓励学
生提出各自的观点,并进行辩论;
4. 学生报告: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观点和结论。
其他学
生可以提问和辩论;
5.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季羡林成
功的原因;
6. 学生总结:学生们以个人为单位,总结自己在讨论中的收获和认识。
拓展活动:
7. 学生研究:要求学生自主进行关于季羡林的研究,了解他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8. 学术报告:学生们可以选择季羡林的某个研究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向全
班进行学术报告;
9. 学生讨论:学生们就季羡林的学术成就进行讨论,探讨他的研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评估方式:
10.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
11. 学生报告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12. 学术报告的深度和独立性;
13. 学生对季羡林学术成就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案延伸:
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成功人士进行类似的讨论和研究,比较不同成功人士的共同点和差异;
2.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表达对季羡林的敬意和学习的启示;
3. 教师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来给学生讲解,加深学生对季羡林学术成就的理解和认识。
《成功》语文教案
《成功》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成功观,培养自信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成功》的阅读与理解,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1.2.2 分析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型,进行翻译和练习。
1.2.3 讨论文章中关于成功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理解。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课文《成功》的阅读与理解,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2.1.2 分析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型,进行翻译和练习。
2.2 教学难点2.2.1 理解文章中关于成功的观点,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思考。
2.2.2 运用文章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有效的讨论和写作。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1.2 词汇练习:通过翻译和造句,巩固学生对关键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3.1.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手段3.2.1 投影仪:用于展示课文和重要词汇,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3.2.2 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信息。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4.1.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成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4.1.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成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1.3 词汇练习:分析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型,进行翻译和造句练习。
4.1.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成功的理解和观点。
4.1.5 总结与反思: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成功。
4.2 时间安排4.2.1 导入:5分钟4.2.2 阅读理解:15分钟4.2.3 词汇练习:10分钟4.2.4 小组讨论:10分钟4.2.5 总结与反思: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5.1.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季羡林《成功》教案
(一)天资:
看法:承认天资的差异,客观对待天资,由天决定,无能为力。
论述过程:列举十年浩劫和今天自命天才的人的事实,从反面论述了需要客观对待天资。
关系:无能为力,有些影响
(二)勤奋:
看法:一向为古人赞扬,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必须狠下功夫,成功的必由之路。
关系:无能为力,有时影响极大。
师:听了大家的分析,我产生了一个疑问,既然勤奋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干脆将题目改为“勤奋”得了。大家觉得呢?
明确:作者思考及论述问题的严密性!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文本,感受作者论述的严密性!)
(插入“季羡林”视频)
活动四:成功之道(10分钟)
不少人对于取得成功,都有自己的想法。同学们认为我们怎样才能在人生中取得成功?请你也为自己列举一个取得成功的公式,并简单阐述理由。
导入语:
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
活动一:走进作者
师:看完视频,让我们来认识一个人,他就是——课前大家阅读了季老的大量资料,也给季老写了简评,现在请小组内尝试展示1分钟的演讲,稍后推举代表全班展示。
(以“我了解的季羡林”为题,进行一分钟演说。活动方式:站立展示,挑选一生代表本组展示,可以喊学号;生即时点评。)
论述过程:对勤奋的重要性,季老用事实论证和引用论证从正面进行了论述,然后又从反面进行了阐述。更全面地论述了自己的理由。第九段又进行了引用论证。第十段,再次引用王静安的经典论述强调了勤奋的重要性。
关系:自己决定、必由之路。
(三)机遇:
看法:存在的,有时候影响极大,无能为力。
论述过程:以自己的实例论述这一观点。
自读课文5-10小节,思考作者对构成成功的三个条件的态度分别是什么?他又是如何论述的?(屏显)
季羡林《成功》公开课教案
季羡林《成功》公开课教案季羡林《成功》公开课教案季羡林《成功》公开课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听读课文,感受谈话式的语文风格。
2、能理清课文思路,把握结构,分析论证方法。
3、能归纳作者的观点,并说出其独特之处。
4、能从文中发现隽永智慧的语句,采用“牛吃草”的方法,品味内涵。
课前学习1、读熟课文,通过查词典扫除文字障碍。
2、搜集季羡林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勤奋刻苦的事例。
3、搜集有关机遇、勤奋的事例、名言各1个。
`师生双边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由题目导入新课,探知大师的成功之路板书:成功1、成功是每个人所向往的,有的人走到了成功的彼岸,而有的人却中途失败,说明:他没有掌握诀窍,从大家的眼神中,我看到的是一种期盼——对成功的期盼,下面我们先走近大师季羡林,看看他所取得的成就。
2、你知道他是怎么成功的吗?1、交流季羡林的成就资料。
2、分析季羡林取得成就的原因。
二、聆听大师的谆谆教诲1、导入语:季老的经历,令我们赞叹不已,看得出大家渴望成功的欲望更强烈了,想知道他成功秘诀吗?请听他的教诲:2、组织点评:强调以长者的口吻、以谈话式的语气平和舒缓地朗读。
3、追问:能据此给课文换一个更明确的题目吗?创设情境:请一位同学以季老的身份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并作诠释。
明确:作者的观点是“天资+勤奋+机遇=成功”三、精读课文,理清思路,分析论证的方法、理解中心论点创设问题情境:1、作者是如何阐明他的观点的?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说明。
2、追问:作者对三个条件有何髙见?他用什么方式让我们心悦诚服?3、追问:韩愈和王国维都是大学者,他们都强调“勤奋”这一决定因素,作者与他们的观点相比,有何不同?(指明:作者积自己成功的经验,从个人角度,在强调勤奋的前提下,也提请我们注意正确地评估个人天资,不做过高预期,注意不失机遇。
这就是他观点的独特之处。
)4、追问:你还能举出另外的名言、事例来补充论证作者的观点吗?5、作者认为“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
成功季羡林教案
成功季羡林教案季羡林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被誉为“科学的大思想家”。
他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历史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季羡林的思想和学术成就,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兴趣。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和思想,了解其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研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和思想难点:理解和分析季羡林的学术观点和论述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学习季羡林的学术成就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季羡林的学术著作,了解季羡林的研究方向和贡献。
2. 学习季羡林的思想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了解季羡林的思想观点和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主张。
四、教学过程1. 学习季羡林的学术成就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季羡林的学术著作,了解季羡林的学术研究方向和成就。
教师可以选择季羡林的著作,例如《文化随想录》、《中国哲学史》等,进行精读。
2. 学习季羡林的思想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了解季羡林的思想观点和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主张。
教师可以选择季羡林的重要论文,例如《中国饮食文化探微》、《古代社会的“杂”与“单”》等,进行深入解析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观点和答案,评价学生对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和思想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提问回答等方式进行评价,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资源1. 季羡林的学术著作和论文2. 相关教学资料和课件3. 网络资源,如相关学术文章和访谈视频等七、教学延伸1. 继续深入学习季羡林的学术研究成果,拓展学生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2. 鼓励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历史或文化问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3. 鼓励学生读懂原著,独立思考和发表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学生能够了解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和思想,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兴趣。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和思考历史和文化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和批判思维能力。
《成功》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成功》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成功》一文是中国语言大师季羡林先生所作。
在这篇文章中,季老先生积自己成功的经验探讨成功之道。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在第一课时安排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自己去体会文章的思想和章法,其中包括文本理解、文本质疑、知识迁移等环节。
在学生自主学习后,我在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了检查。
“成功”这是一个贴近生活的话题,生活中有许多成功的事例。
但是,每一次成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基于这一点,在授课的过程中引用一些贴近生活的事例,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交流思想,引导学生运用作者的观点探讨这些成功现象后面隐藏的原因。
当然,学生学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学会运用语文。
因此本堂课,我设计了一场以成功条件探讨为主题的辩论赛。
通过探究实践,力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一节课,还采用多媒体这一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图片的展示和音乐的播放力求从视觉和听觉上来调动启发学生。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作者独到而又深刻的成功体验,学习作者旁征博引、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2、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运用文章的观点分析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实录:一、教学导入: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季羡林先生对成功基本条件的一些看法,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在季老先生看来,成功需要哪些条件?学生:天资、勤奋、机遇。
(教师板书:成功、天资、勤奋、机遇)教师:作者是怎样看待天资和机遇的呢?学生甲:首先,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天资的差别,但告诫我们要客观的看待自己的天资,作者认为机遇也很重要,并且用自己的亲身的经历来阐述机遇的重要性。
教师:说得很好。
(教师板书:告诫、亲身经历)。
教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探讨成功之道。
首先让我们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三维教学目标,学生齐读)二、继续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1、文本理解:教师:课文第七、九、十,三个自然段对“勤奋”这一重要条件进行了阐述和说明。
九年级语文上册《成功》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成功》教案篇1:九年级语文上册《胜利》教案教学目标1、品尝作品中经典的文化言论和恳切平实的语言2、学习旁征博引、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3、精确理解的观点,在勤奋中走向胜利重点难点能运用文中的观点对详细现象进展探究。
能联系生活,对文章的根本观点进展拓展。
教具学具ppt课件预习要求课外收集有关天资、机遇与胜利的事例理解之间的关系板书设计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一、导入:社会生活多姿多彩,我们经常艳羡一些胜利人士。
我们艳羡奥运冠军们登上了最高领奖台;我们艳羡科学家们为人类作出的巨大奉献;我们艳羡作家们写出优秀的作品……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们是如何胜利的呢?他们胜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他们胜利背后有哪些故事呢?我们除了艳羡之外还应做些什么呢?通过今日这节课的学习,这些问题将得到解答。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二、课文分析:季羡林(1911—)语言学教育家和梵文学者。
山东清平(今临清)人。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41年获德国格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
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南亚东南业讨论所所长谈论文常识:1、类型:2、论证方式:3、三要素:4、论点分类:5、论据类型:6、论证方法:7、论证构造:论证的方法:(1)举例论证:用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
(2)道理论证:用科学缘由、定律和公认的谚语、格言等证明中心论点。
(3)正反比照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论据比照,在比照中证明论点。
(4)比方论证:用比方的方法论证三、阅读课文,把握关键句,理清文章思路:1、扫瞄课文,毕竟认为哪一点最重要呢?天资、勤奋、还是机遇?对三者持什么态度?胜利:天资+勤奋+机遇预期的结果由天打算、自己打算、正视无能为力、很下功夫、把握结论: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胜利的必由之路。
2、思索的观点是什么?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定的,我们必需在这一项很下工夫3、在分析问题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4、谈谈你对“天资由天打算,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遇,我们也无能为力的看法?可以修改:“天资只能靠天吗”?“机遇未必不能制造”说“无能为力”是指人不行能打算自己的天赋,人也不行能随便地制造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功》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归纳中心论点,体会其独特之处。
2、理清课文思路并体会作者旁征博引、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3、能运用文中的观点对具体现象进行探究。
教学重点:1、能正确归纳中心论点。
2、理清课文思路并体会作者旁征博引、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思路、归纳中心论点。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分析、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大师成就,读文先读其人板书:成功导入语1:成功是每个人所向往的,有的人走到了成功的彼岸,而有的人却中途失败,说明:他没有掌握诀窍,从大家的眼神中,我看到的是一种期盼——对成功的期盼,下面我们先走近大师,这位有“学界泰斗”、“国学大师”、“国宝”三大美誉的季羡林,看看他所取得的成就。
链接季羡林的成就资料,自读或指名读。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
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98岁。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他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10个方面:1.印度古代语言研究2.佛教史研究3.吐火罗语研究4.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5.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6.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7.比较文学研究8.东方文化研究9.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10.散文创作导入语2:社会生活多姿多彩,我们常常羡慕一些成功人士,我们羡慕奥运冠军们登上了最高领奖台;我们羡慕科学家们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羡慕作家们写出优秀的作品……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呢?他们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他们成功背后有哪些故事呢?我们除了羡慕之外还应做些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道走进文学泰斗季羡林先生的《成功》一文。
聆听他对成功的见解。
那么什么叫成功?《现代汉语词典》: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
农民:看见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就是成功。
工人:看见一台新出厂的机器,觉得就是成功。
拿破仑说:成功在于征服,在于从士兵到将军的过程。
比尔盖茨说:成功是让全世界的人都用我的视窗系统1、渔夫说:成功是捕鱼后,坐在船头晒太阳。
2、清洁工说:成功是每天早晨给人们一个干净的环境。
3、我说:成功是自己所教的孩子事业有成。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跟着季羡林先生一起探讨成功之道,采撷芬芳的成功之花。
二、聆听大师教诲,初探中心论点1、导入语:季老的经历,令我们赞叹不已,看得出大家渴望成功的欲望更强烈了,想知道他的成功秘诀吗?接下来请大家静心聆听他的教诲。
作者写此文时,已近九十高龄,用的是“谈话式”,是一个过来人写给后来人的看的,是谆谆教诲。
请一位同学以季老的身份朗读课文,思考并划出作者对构成成功的条件所持的观点、对成功所持的观点。
(朗读要求:以长者的口吻、以谈话式的语气,平和舒缓地朗读。
)2、组织点评:强调以长者的口吻、以谈话式的语气,平和舒缓地朗读。
3、讨论:对成功的观点:天资+勤奋+机遇= 成功对构成成功的条件所持的观点:天资:人与人之间的天资是不相同的勤奋:如果不勤奋,天资再高也无用机遇:机遇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4、你觉得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三、仔细研读课文,理解中心论点引入:我们知道,天资、勤奋、机遇都是构成成功的基本条件那么作者又怎样分析这三个条件的呢?(一)自读5、6节,思考:作者是怎样看待天资的呢?1、作者对天资持什么的态度?又是怎样佐证自己的态度的?齐读第6节。
(白板淡入)(首先承认有天资,同时,主张每个人都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不要脱离实际,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
作者以对“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的评价来证明自己的态度。
)(淡出红色呈现点击“首先必须承认,还是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
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2、作者对文革中和现在的自命天才的人的评价分别是是什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理解。
(“至今不解”、“不敢赞一词”。
)(淡出蓝色呈现)(“至今不解”是客气,并非是说自己孤陋寡闻,而是不屑于提那种荒谬,这是一种讽刺的说法。
“不敢赞一词”,也是一种幽默讥讽的说法,意思是“不会去说”。
)(二)自读第8节,思考:作者又是怎样看待机遇的?作者对机遇持什么态度?又是怎样佐证自己的态度的?(齐读第8段。
)(作者认为机遇因为“往往为人所忽视”,所以作者指出要正视它的存在,而且指出其重要性,并以现身说法来来证明。
)用魔术笔划出“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划出“以我自己为例”(三)作者是怎样看待勤奋的?1、齐读课文第7节,思考: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来阐述“勤奋”这一重要条件的?学生甲:作者用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勤奋的事例来论述“勤奋”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教师:能讲讲这几个故事吗?出示隐藏的故事。
教师:回答很正确,还有其他论据吗?学生乙:作者还引用了韩愈《进学解》中的句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来说明勤奋是很重要的。
教师:知道什么意思吗?教师:很好,在这一段,季老先生主要运用了事实和道理来说明勤奋的重要性。
(教师板书:事实、道理)2、大声朗读第9节,思考:这一节可否删去?为什么?学生甲:作者首先将机遇、天资、勤奋进行对比,指出天资、机遇是由天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而勤奋是由人来决定的,突出了勤奋的重要性。
学生乙:作者除了运用对比论证以外,还有道理论证,作者引用了韩愈《进学解》中的话:“业精于勤,荒于嘻;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来强调勤奋对于成功来说是最关键的。
教师:说得非常好。
(教师板书:勤奋是成功的关键)1.作者对勤奋持什么的态度?又是怎样佐证自己的态度的?白板呈现(肯定勤奋的作用。
他指出“一向为古人所赞扬”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赞同。
他认为,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
作者列举了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事例,还引用了名言“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和韩愈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来证明他关于勤奋的观点。
)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阐明观点。
如第七段作者用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勤奋的事例来论述“勤奋”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简要说说囊萤映雪和悬梁刺股的故事,它们分别说的是谁?链接点击囊萤二字链接相关故事作者还引用了韩愈《进学解》中的句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来说明勤奋是很重要的。
这一段,季老先生主要运用了事实和道理来说明勤奋的重要性。
点击焚字链接相关意思(教师板书:事实、道理)第九段作者又是怎样来论述勤奋的呢?学生思考:作者首先将机遇、天资、勤奋进行对比,指出天资、机遇是由天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而勤奋是由人来决定的,突出了勤奋的重要性。
作者除了运用对比论证以外,还有道理论证,作者引用了韩愈《进学解》中的话:“业精于勤,荒于嘻;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来强调勤奋对于成功来说是最关键的。
点击业字链接相关意思齐读第七、九段,归纳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白板小星星拖曳呈现。
3、指名读最后一段,这一段作者引用了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请同学简要的复述一下他的“境界说”。
学生甲: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是说,人要有奋斗的目标,要有所追求。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是说,人要刻苦努力。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是说,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
教师:说得很好。
请同学们再想想,季老先生是怎样来评说王国维的“境界说”的?学生乙:季老先生说他的第一种境界是预期,第二种境界是勤奋,第三种境界是成功。
(2)季羡林的观点作者引用并分析了王国维的经典比喻,来说明勤奋是成功之道。
作者基本赞成“预期—勤奋—成功”的“成功之道”,但是对此也有保留,认为自己公式中的“天资”与“机遇”也是重要的,请我们注意正确地评估个人天资,不做过高预期,注意不失机遇,但考虑到角度的不同,不再展开论述,而是抓住了“三种境界”中最重要的一条“衣带渐宽终不悔”,提醒人们,必须以勤奋的精神去做学问或是干事业,最后再次强化文章的中心论点。
)(四)进一步明确中心论点四、分析论证方法,体会相关作用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让我们心悦诚服?五、补充两种论据,体会相关作用1、你还能举出另外的名言或事例来补充论证作者的观点吗?事例:例1: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孔子读书的牛皮绳断了好几次,说明成功要勤奋。
例2:牛顿做事情很投入,煮鸡蛋时把手表放到锅里煮了。
说明成功需要专注。
例3:拿破仑能成为大政治家、军事家,是因为他赶上了法国大革命时期,说明成功要有机遇。
例4:比尔•盖茨在大学放弃学业,选择工作,取得成功,也说明他抓住了电子行业发展的好时机。
机遇很重要。
例5:鲁迅在课桌上刻上“早”字。
是说成功要勤奋的。
例6:陈毅把墨水当芝麻蘸着饼吃。
例7:爱迪生小时候被认为傻瓜,后来却成了大发明家。
名言:1、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谨慎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2、爱因斯坦的成功公式:W(成功)=X(艰苦劳动) + Y (正确方法) + Z(少说空话)3、李嘉成认为成功靠3Q:ZQ(理性智商),EQ(情绪智商)、SQ(心灵智商)师总结: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天分。
我想,我们要做的是:抓住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充分挖掘我们的天资潜能,勤奋学习,才取得成功。
引用名言的作用:事实论证的作用:2、连连看。
请同学们运用作者关于构成成功条件的基本观点探究下列材料,看看有哪些发现?探究练习一材料一:电视剧《我的太阳》中有位女舞蹈演员,为了艺术上有所成就,不仅天天苦练,而且到35岁还不愿生孩子,搞得婆媳关系很紧张,宁肯离婚也不让步。
可是她专业成绩平平,一共也没当过几回主角,这位演员作出了这么大的牺牲,最后却不得不忍痛离开舞台。
材料二:有人说杨丽萍就是专门为舞蹈而生的,她的好多作品都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探究练习二材料一:王安石《伤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5岁时就认识书写工具,7岁就能指物作诗。
邻居家有事常喊他去作诗并给他报酬。
其父觉得有利可图,便拉着他到处赚钱,不让其学习,结果到20岁时“泯然众人”。
材料二:据《青年博览》刊载,少年大学生钱某,12岁时就会微积分,被认为是神童,进入合肥科技大学学习。
平时,学生们上课,他却在校园里野逛,成绩一落千丈。
老师多次劝说仍无进步,后来退学当了油漆工,从此告别神童生涯。
材料三:南北朝时的江淹,少时笃志好学,其诗幽丽精工,《恨赋》、《别赋》脍炙人口,晚年满足安逸生活,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人称“江郎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