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脂的患教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血脂健康教育讲座ppt课件
80%
混合型高脂血症
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 增高
鉴别诊断与误区提示
继发性高血脂症
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脂异常,如糖 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需要与原 发性高血脂症进行鉴别
误区提示
高血脂并非胖人的“专利”,瘦人也 可能出现高血脂;高血脂并非老年人 的“专利”,年轻人也可能患上高血 脂。
03
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对于轻度血脂异常的患者,可首选生活方式干预措 施;对于中重度血脂异常的患者,应在生活方式干 预的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
在选择药物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条件和用药 依从性等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物。
04
饮食调整与营养建议
合理膳食结构搭建
均衡饮食
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适量 摄入蔬菜、水果、薯类、豆类 等。
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饮食调整
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可溶性纤维 的摄入,如水果、蔬菜、全谷类等。
增加体育锻炼
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每周至 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控制体重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锻炼计划,达到并维持健康的 体重。
戒烟限酒
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饮酒应适 量。
心得,获得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
家庭关爱
02
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鼓励患者坚持健康生
活方式和药物治疗计划。
寻求专业帮助
03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或情绪困扰,应及时寻求专业心
理咨询师的帮助。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
评估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的心血管风险评估工具,结合患者年龄、性别、血脂 水平、血压、吸烟史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高血脂的防治》PPT课件
我国高脂血症呈现“三低”的现状: 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达标率
2005年11月中新网发布的调查结果:
我国已有1.86亿成年人血脂异常
高血脂的年龄分布
血脂异常的总患病率 人≈老年人,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 人>老年人,
中年 中年
高脂血症的发病特点
高脂血症的发病率 (%)
18
15.9
16
14
12
血脂也有“好”“坏”之分
• HDL-C是“好”的胆固醇,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可以将所食的油腻食物中有害的胆固醇从血管内壁带到肝脏, 经吸收和有效利用,然后排出体外。
• LDL-C是“坏”的胆固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
血液中LDL-C增加,一旦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使血 管内皮有漏洞,它们就会钻到动脉的内皮下面,形成动脉粥 样硬化斑块,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 调脂治疗宜打持久战。
让我们为健康共同努力!
全面控制危险因素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感谢下 载
心血管疾病
心绞痛、 心肌缺血、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脑血管疾病
脑血栓、 脑梗塞、 脑出血、 急性脑卒中(中风)
高脂血症的病因
• 原发性高脂血症 1.饮食因素 膳食不合理是造成高脂血症的主要行为危险
因素。胆固醇和动物脂肪摄人过多与高胆固醇血 症形成有关。
2.遗传因素 • 继发性高脂血症
系指由于其他原发疾病所引起者,包括:糖 尿病、肝病、肥胖等。
哪些食物有降脂功效?
十大降脂美食 • 苹果 • 胡萝卜 • 玉米 • 海带 • 大蒜 • 牡蛎 • 杏仁 • 牛奶 • 蜜橘 •茶
单纯饮食和运动治疗 就能达到降脂的目标吗?
• 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是防治高脂血症的基础,但其降 低血胆固醇的幅度却是有限的。饮食控制试验的结果 显示:饮食控制降胆固醇的最大幅度仅为15%。
2005年11月中新网发布的调查结果:
我国已有1.86亿成年人血脂异常
高血脂的年龄分布
血脂异常的总患病率 人≈老年人,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 人>老年人,
中年 中年
高脂血症的发病特点
高脂血症的发病率 (%)
18
15.9
16
14
12
血脂也有“好”“坏”之分
• HDL-C是“好”的胆固醇,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可以将所食的油腻食物中有害的胆固醇从血管内壁带到肝脏, 经吸收和有效利用,然后排出体外。
• LDL-C是“坏”的胆固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
血液中LDL-C增加,一旦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使血 管内皮有漏洞,它们就会钻到动脉的内皮下面,形成动脉粥 样硬化斑块,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 调脂治疗宜打持久战。
让我们为健康共同努力!
全面控制危险因素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感谢下 载
心血管疾病
心绞痛、 心肌缺血、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脑血管疾病
脑血栓、 脑梗塞、 脑出血、 急性脑卒中(中风)
高脂血症的病因
• 原发性高脂血症 1.饮食因素 膳食不合理是造成高脂血症的主要行为危险
因素。胆固醇和动物脂肪摄人过多与高胆固醇血 症形成有关。
2.遗传因素 • 继发性高脂血症
系指由于其他原发疾病所引起者,包括:糖 尿病、肝病、肥胖等。
哪些食物有降脂功效?
十大降脂美食 • 苹果 • 胡萝卜 • 玉米 • 海带 • 大蒜 • 牡蛎 • 杏仁 • 牛奶 • 蜜橘 •茶
单纯饮食和运动治疗 就能达到降脂的目标吗?
• 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是防治高脂血症的基础,但其降 低血胆固醇的幅度却是有限的。饮食控制试验的结果 显示:饮食控制降胆固醇的最大幅度仅为15%。
关于血脂的患教ppt课件
他汀服用时间 1~2年 3~5年 ≥6年
心脏事件的降低 6% 19% 21%
Law MR, et al. BMJ 2003;326:1423
50
ppt课件.
下列人群应格外重视达标和坚持
已有冠心病、中风的病人 装了支架或做过搭桥手术的病人 高血压病人 糖尿病病人
51
ppt课件.
胆固醇
52
ppt课件.
积极降胆固醇治疗 防治心脑疾病
5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ppt课件.
选择食物的误区
HDL的饮食调节:医学研究发现,降低LDL比 较容易,而升高HDL却不容易。过去人们崇尚 素食,最后发现,素食不能升高HDL。高碳水 化合物饮食虽然可以降低总胆固醇,但也同时 降低了HDL,提高了甘油三脂,高的三硝酸甘 油脂会产生致密小颗粒的LDL,那它比大颗粒 疏松LDL要危险得多,因为它沾在血管壁上很 难被冲走,心脏病的危险更大。高三硝酸甘油 脂与低HDL是最危险的组合。
30
ppt课件.
减少不稳定斑块诱发的事件
降胆固醇治疗可以减少不稳定斑块诱发的 急性事件
急性心肌梗死 脑栓塞 猝死等
31
ppt课件.
从现在开始 关注自己的胆固醇状况
32
ppt课件.
看看自己是否需要查胆固醇
如果您存在下列状况中的一种,就应该查血液 的胆固醇水平
已有冠心病或中风 有吸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 有冠心病、高血脂家族史 绝经后女性 40岁以上男性
因此,服用他汀类药物要足够剂量,足以使血 胆固醇降至目标水平
47
ppt课件.
“达标”使心脑血管事件减少50%
一项达标研究的启示
高血脂患者健康宣教课件ppt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指导
向患者介绍降脂药物的作用、 用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定期复查与监测
提醒患者定期复查血脂水平, 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05
高血脂患者的日常保健与 监测
日常保健的方法与技巧
合理饮食
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脂肪 、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 蔬菜、水果、全谷类等膳食纤
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 因素,患者应积极控制血脂水平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 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糖尿病
高血脂与糖尿病相互影响,患者 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管理。
04
高血脂患者的心理支持与 教育
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通过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心态,提高对高血脂疾病的认 识和治疗依从性。
02
高血脂的预防与控制
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
总结词
合理饮食是预防和控制高血脂的关键,应保持低脂、低 糖、低盐、高纤维的饮食习惯。
控制总热量摄入
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甜点等,以控制 体重和血脂水平。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有助于降低血脂。
控制脂肪摄入
详细描述
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脂肪代谢异常引起的。血液中的脂质成分异常升高,可能引发一系 列健康问题。原发性高血脂通常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而继发性高血脂则常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甲 状腺功能减退等。
高血脂的病因与症状
总结词
高血脂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 退等。高血脂的症状通常不明显,但长期的高血脂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
药物治疗指导
向患者介绍降脂药物的作用、 用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定期复查与监测
提醒患者定期复查血脂水平, 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05
高血脂患者的日常保健与 监测
日常保健的方法与技巧
合理饮食
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脂肪 、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 蔬菜、水果、全谷类等膳食纤
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 因素,患者应积极控制血脂水平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 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糖尿病
高血脂与糖尿病相互影响,患者 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管理。
04
高血脂患者的心理支持与 教育
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通过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心态,提高对高血脂疾病的认 识和治疗依从性。
02
高血脂的预防与控制
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
总结词
合理饮食是预防和控制高血脂的关键,应保持低脂、低 糖、低盐、高纤维的饮食习惯。
控制总热量摄入
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甜点等,以控制 体重和血脂水平。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有助于降低血脂。
控制脂肪摄入
详细描述
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脂肪代谢异常引起的。血液中的脂质成分异常升高,可能引发一系 列健康问题。原发性高血脂通常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而继发性高血脂则常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甲 状腺功能减退等。
高血脂的病因与症状
总结词
高血脂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 退等。高血脂的症状通常不明显,但长期的高血脂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
血脂异常管理PPT课件
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等, 运动时应避免空腹,可适当补充水分和食物。
控制饮酒
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尽量避免或限制饮酒量。
戒烟
戒烟是降低血脂异常风险的重要措施,应积极鼓励吸烟者戒烟,并避 免被动吸烟。
控制体重与减肥
保持健康体重
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避免肥胖或 超重。
除了血脂水平检测外,还应考虑 患者年龄、性别、家族史、体重、 腰围、血压等危险因素,综合评
估患者的血脂异常风险。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将血脂异常 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三个等级, 针对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干预措
施。
对于高危患者,应积极采取药物 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以降低心
血管事件的风险。
04 血脂异常的治疗与管理
非药物治疗的进展
推广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饮食控制、运动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健康水平。
精准医疗的应用
利用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实现血脂异常的精准诊断和治疗。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非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饮食调整
控制脂肪摄入,增加富含可溶 性纤维的食品,如燕麦、苹果 、豆类、蔬菜、全谷类等。
增加有氧运动
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 于降低血脂水平。
控制体重
肥胖者减轻体重可降低血脂水 平。
戒烟限酒
戒烟可降低血脂水平,限制饮 酒可预防血脂异常的发生。
药物治疗
他汀类药物
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
减肥
对于已经超重或肥胖的人群,应积极减肥,采用科学合理的减肥方 法,避免过度节食或使用减肥药物。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等, 运动时应避免空腹,可适当补充水分和食物。
控制饮酒
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尽量避免或限制饮酒量。
戒烟
戒烟是降低血脂异常风险的重要措施,应积极鼓励吸烟者戒烟,并避 免被动吸烟。
控制体重与减肥
保持健康体重
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避免肥胖或 超重。
除了血脂水平检测外,还应考虑 患者年龄、性别、家族史、体重、 腰围、血压等危险因素,综合评
估患者的血脂异常风险。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将血脂异常 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三个等级, 针对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干预措
施。
对于高危患者,应积极采取药物 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以降低心
血管事件的风险。
04 血脂异常的治疗与管理
非药物治疗的进展
推广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饮食控制、运动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健康水平。
精准医疗的应用
利用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实现血脂异常的精准诊断和治疗。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非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饮食调整
控制脂肪摄入,增加富含可溶 性纤维的食品,如燕麦、苹果 、豆类、蔬菜、全谷类等。
增加有氧运动
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 于降低血脂水平。
控制体重
肥胖者减轻体重可降低血脂水 平。
戒烟限酒
戒烟可降低血脂水平,限制饮 酒可预防血脂异常的发生。
药物治疗
他汀类药物
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
减肥
对于已经超重或肥胖的人群,应积极减肥,采用科学合理的减肥方 法,避免过度节食或使用减肥药物。
《血脂知识培训》ppt课件
二是指多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本指南仅包括冠心病和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总和
我国长期队列随访资料表明,高血压对我国人群的致病作
用明显强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a
20
冠心病及其等危症
稳定型冠心病
稳定性心绞痛 陈旧性心肌梗死 有客观证据的隐匿性
心肌梗死或心肌缺血 冠脉介入及冠脉手术
后患者
修饰LDL
巨噬细胞
内吞作用
噬菌作用 泡沫细胞
中膜
a
内皮
脂蛋白代谢 ApoE
脂蛋白酯酶 炎症
血管紧张素II 蛋白质水解
MMPs 自溶酵素
11
LDL-C在动脉粥样硬化起始、进展、并发症等 阶段均起重要作用
起始阶段
进展
LDL 进入动脉壁
持续的LDL进入、氧化和
LDL氧化
内皮功能损伤
单核细胞参与,引发炎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基本能反L-C):具有抗AS作用
a
9
脂蛋白的临床意义
LDL CM VLDL HDL
a
10
AS发生必备因素:LDL和单核/巨噬细胞(Nature 2008)
管腔
单核细胞
内膜
细胞外基质 内弹力膜
氧化应激 髓过氧物酶 分神经泌磷型脂PL酶A2
↑
Ⅳ、Ⅰ
↑
Ⅱb、Ⅲ、 Ⅳ、Ⅴ
↓
15
继发性或原发性高脂血症
继发性高脂血症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起的血脂异常。
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其他疾病有肾功 能衰竭、肝脏疾病等。某些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糖皮质激素等也可引起继发性血脂升高
在排除了继发性高脂血症后, 即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
患教血脂PPT课件
有高血脂家族史 体型肥胖者
长期吸烟、酗酒
习惯于静坐的人
中老年人
长期高糖饮食 绝经后妇女
精神紧张
患肝肾疾病、糖尿病、 高血压
THANK
YOU
SUCCESS
2019/4/4
高脂血症的诊断
合适范围 TC TG 5.20 1.70
边缘升高 5.23-5.69
升高 >5.72 >2.04
•
或/ 和
升高 降低
HDL-C
高脂血症有哪些症状呢?
高脂血症在疾病初期没有任何感觉,多数在化验检查时才发现,可谓是
“隐形杀手” 血液中过多的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上,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管腔狭窄、管壁僵硬,引起冠心病、脑卒中等 高脂血症还是形成高血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哪些人群容易患高血脂?
服药期间定期复诊
• 在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后4-6周,要复查血脂,调整用药
• 胆固醇水平正常后,要坚持服药,定期复查(一般为6个
月—1年复查一次)
不能凭化验单上的箭头判断您的 LDL-C是否正常
化验单上标注的正常范围,适用于大多数正常人,不适 用于脑卒中患者 如果您是脑卒中不合并糖尿病患者, LDL-C应小于 2.59mmol/L (100mg/dL) 如果您是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 LDL-C应小于 2.07mmol/L (80mg/dL)
等
高脂血症的护理
调 节 血 脂 三 大 法 宝
调节饮食结构
改善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
选择理想的降脂药物
• 常用的降脂药物有4类
‒ ‒ ‒ ‒ 胆酸螯合剂 烟酸及其衍生物 他汀类 贝特类
血脂异常的防治PPT课件
C<40mg/dl); 4.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危 CHD或CHD等危症(10年风险>20%)。 患者 中等 2个以上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低HDL-C、 高危 早期CHD家族史、年龄),或10年冠心病风险 患者 10%~20% 中危 2个以上危险因素(10年危险<10%)。 低危 0—1个危险因素。
贝特类 5-20 5-20 普伐他汀用法:成人每次口服10—40毫克,晚饭后服用
-42% - 55% 4-8% -25-35%
20-50 10-20
血脂异常的防治PPT 课件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示意图 “血管内水饺”
冠状动脉中破裂斑块带血 栓的显微照片
致命 性血栓
斑块 破裂处
胶原 纤维帽
形成血栓 的脂质核心
LDL-C致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
+ 多个危险因素 (例如. 儿童、孕妇、哺乳期的妇女及存在肝脏病变者禁用他汀类药物。
调脂药物治疗的疗效比较
依据病人临床状况选择起始剂量,首次用药4~8周复查安全性指 标(AST/ALT和CK)和血脂。
中度危险:2+危险因素(10年风险<10%)
分类 ↓TC ↓LDL-C ↓TG ↑HDL-C (%) 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者
(三)苯扎贝特类 高危患者: (High risk)
LDL-C需达到<70 mg/dL的目标人群
➢极高危患者(Very high risk) 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 –+ 多个危险因素 (例如.糖尿病) –+ 严重的和控制不良的危险因素 (例如,吸烟) –+ 代谢综合征 (高甘油三酯,低HDL-C) –+ 急性冠脉综合征
贝特类 5-20 5-20 普伐他汀用法:成人每次口服10—40毫克,晚饭后服用
-42% - 55% 4-8% -25-35%
20-50 10-20
血脂异常的防治PPT 课件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示意图 “血管内水饺”
冠状动脉中破裂斑块带血 栓的显微照片
致命 性血栓
斑块 破裂处
胶原 纤维帽
形成血栓 的脂质核心
LDL-C致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
+ 多个危险因素 (例如. 儿童、孕妇、哺乳期的妇女及存在肝脏病变者禁用他汀类药物。
调脂药物治疗的疗效比较
依据病人临床状况选择起始剂量,首次用药4~8周复查安全性指 标(AST/ALT和CK)和血脂。
中度危险:2+危险因素(10年风险<10%)
分类 ↓TC ↓LDL-C ↓TG ↑HDL-C (%) 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者
(三)苯扎贝特类 高危患者: (High risk)
LDL-C需达到<70 mg/dL的目标人群
➢极高危患者(Very high risk) 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 –+ 多个危险因素 (例如.糖尿病) –+ 严重的和控制不良的危险因素 (例如,吸烟) –+ 代谢综合征 (高甘油三酯,低HDL-C) –+ 急性冠脉综合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9
得了高胆固醇血症怎么办?
• 千万不要忽视 • 积极与医生沟通,首先了解自己正常的
胆固醇水平是多少 • 按医生指导进行降胆固醇治疗
.
30
了解自己的目标胆固醇水平
0-1个危险因素
TC(mg/dL)
<240
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 <200
冠心病、糖尿病、卒中、 <160
高血压+3个危险因素
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 <120
《高胆固醇与冠心病防治知识手册》中国胆固醇教. 育计划(CCEP)
26
.
27
化验结果一定要医生诊断
• 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高胆固醇血症的 诊断标准也不一样
• 不要根据化验单上的箭头判断是否有高 胆固醇血症
• 让医生胆固醇血症的标准
LDL-C水平
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 ≥ 120mg/dl
后、冠心病+糖尿病、卒 中+糖尿病
LDL-C (mg/dL)
<160
<130 <100
<80
2006中华心血管病年会,厦门.
31
选择理想的降胆固醇药物
• 常用的降脂药有4类
– 胆酸螯合剂
–他汀类
– 烟酸及其衍生物
–贝特类
• 其中,他汀类是降胆固醇治疗的理想药物
赵水平《临床血脂100问》第43,44页
.
35
“达标”使心脑血管事件减少50 %
• 一项达标研究的启示
– 在该达标研究中,冠心病患者血脂达到LDLC<100mg/dL的目标,与未达标的病人相 比,总死亡率和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均降低50 %左右
GREACE研究
.
36
他汀类药物要长期坚持
• 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慢性代谢异常,目前 只能靠药物控制。如果停药,多数病人的 胆固醇水平在1~2周后又回升到治疗前水 平
.
12
“坏”胆固醇(LDL-C) 危害人体的三个步骤
.
13
第一步:“钻入”血管壁
• 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会使血管 内膜破损
• 血液中“坏”胆固醇 (LDL-C)增多时, 通过破损的血管内膜“钻入”血管壁, 在血管壁中沉积下来
.
14
第二步:沉积成斑块
.
15
.
16
不稳定斑块象“不定时炸弹”
胡大一《健康未来从“心”开始》第52页
Amarenco P, et al. Stroke, 2004;35:2902-290.9
34
服用他汀类药物要足够剂量
• 降胆固醇治疗的关键之一是达标,即达 到目标胆固醇水平
• 只有胆固醇达标,才能有效防止冠心病、 中风、减少死亡
• 因此,服用他汀类药物要足够剂量,足 以使血胆固醇降至目标水平
.
17
斑块使血流“变细”或“中断”
.
18
第三步:发生疾病或事件
• 稳定斑块:冠心病、脑缺血、脑梗塞等 • 不稳定斑块:引发各种急性事件如急性
心肌梗死、脑栓塞、猝死等
.
19
避免事件发生的关键: 积极降胆固醇治疗
.
20
降胆固醇治疗可以清除“坏” 胆固醇
• 降胆固醇治疗使血液中“坏”胆固醇减 少,减缓斑块的形成和进展
.
7
其实不幸是可以避免的
从现在开始, 关注高血脂、防患于未然
.
8
什么是血脂?
TC TG
.
9
什么是高血脂?
•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 水平升高
• 主要包括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 症
赵水平《临床血脂100问》第15页
.
10
高胆固醇血症危害更大
• 胆固醇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可导致冠心病、中风等,危害更大
.
32
选择他汀类药物的理由
• 证据最充分
– 从1994年至今,他汀类药物积累了丰富的 临床研究证据
• 降胆固醇疗效最强 • 具有对血管的保护作用 • 可以预防冠心病、中风的发生 • 可以延长寿命
.
33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中风的预 防
• 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治疗,可减少 重要冠心病事件34%
• 他汀类药物可使中风降低21%
.
5
忽视高血脂,老王大面积心梗
• 老王5年前体检时发现血脂高,医生建议 他服用降脂药,但老王未感觉不适,拒 绝服药。几天前突发大面积心肌梗死, 紧急住院抢救才保住了生命。医生说如 果当时有效控制高血脂,有可能避免这 次事件,老王追悔莫及。
.
6
祸从天降!刘先生突发脑血栓
• 刘先生有喝酒、抽烟、大吃大喝的习惯, 但他身体一直很好,很少和医院打交道。 有一天在晨起洗漱中突然右半身活动不 灵,口齿不清,急送医院诊断为脑血栓, 化验发现血胆固醇高,医生说他突然发 病与长期高胆固醇血症有关
关注高血脂
.
1
患病率高,未受重视
• 我国现有1.6亿高血脂患者,但很多人并 未重视
.
2
高血脂危害严重
.
3
致残、致死率高
.
4
高血脂是“无声杀手”
• 高血脂没有任何症状,很多人血脂高了 也无从知道;有的即使知道自己血脂高, 也不进行有效治疗
• 很多人常在不知不觉中突发心肌梗死、 脑梗死,猝死,因此有人称高血脂是 “无声杀手”
• 高甘油三酯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没有直 接关系
因此,应更加警惕胆固醇增高
.
11
胆固醇有“好”“坏”之分
• “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 将多余的胆固醇从动脉中清除,防止动脉粥样硬 化形成,减少冠心病、中风等事件发生
• “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 含量过多时会钻入动脉壁,沉积成斑块,堵塞 血管,引起冠心病、中风等事件
.
21
减少稳定斑块诱发的疾病
• 降胆固醇治疗可以减少稳定斑块诱发的 疾病
– 心绞痛 – 心肌梗死 – 脑缺血 – 脑梗塞等
.
22
降胆固醇治疗使不稳定斑块变得 稳定
• 降胆固醇治疗可以使“薄皮大馅”的不 稳定斑块中的“油汤馅”减少,“饺子 皮”变厚,从而使血管内的“不定时炸 弹”不再爆炸
.
23
减少不稳定斑块诱发的事件
• 降胆固醇治疗可以减少不稳定斑块诱发的 急性事件
– 急性心肌梗死 – 脑栓塞 – 猝死等
.
24
从现在开始 关注自己的胆固醇状况
.
25
看看自己是否需要查血胆固醇
• 如果您存在下列状况中的一种,就应该 查血液的胆固醇水平
– 已有冠心病或中风 – 有吸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 – 有冠心病、高血脂家族史 – 绝经后女性 – 40岁以上男性
术后、冠心病+糖尿病、 卒中+糖尿病
冠心病、中风或 ≥ 100mg/dl 糖尿病
有2个及以上危险 因素(高血压、肥 胖、吸烟、家族 史、老龄)
0-1个危险因素
≥ 130mg/dl ≥ 160mg/dl
TC水平 ≥80mg/dl ≥ 160mg/dl ≥ 200mg/dl
≥ 240mg/dl
2006年中华心血管病年会,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