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脂异常幻灯课件

血脂异常幻灯课件

排入肠腔的胆固醇和胆酸盐可再吸收经肠肝 循环回收肝内再利用。
(1)胆固醇代谢
血浆胆固醇浓度受多种因素调节:
• 高热量、高脂、高饱和脂肪酸饮食促进胆固醇合成, 使其血浓度升高。
• 饥饿、低热量饮食或肝吸收胆固醇较多时,可抑制 HMG-CoA还原酶活性从而减少胆固醇合成。
• 饮食中含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磷脂酰胆碱合成, 生成较多胆固醇酯,使血浆胆固醇降低。 • 食物中的纤维素可减少胆固醇吸收,阻止胆酸盐肠 肝循环的药物均可降低血浆胆固醇。
中间密度脂蛋白(I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系统进入体循环。食物中的胆固醇约40%被小肠吸
收。
(1)胆固醇代谢
内源性胆固醇在肝和小肠粘膜由乙酸合成
而来,从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酸代谢产生
的乙酰辅酶A是合成胆固醇的基质,合成过程受
羟基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催化。生
成的胆固醇以脂蛋白形式输入体循环。
(1)胆固醇代谢
胆固醇的去路: 构成细胞膜,生成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胆 酸盐,储存于组织等。 未被吸收的胆固醇在小肠下段转化为类固醇 随粪便排出。
(4)游离脂肪酸代谢
游离脂肪酸 (free fatty acids, FFA) FFA 由长链脂肪酸与白蛋白结合而 成。FFA也是机体的主要供给能量的来源。
储存于脂肪组织细胞中的甘油三酯经脂肪
分解可提供大量FFA。
(4)游离脂防酸代谢
神经内分泌机制通过腺苷酸环化酶对细胞中 的脂肪分解酶起调控作用。
(2)甘油三脂代谢
外源性甘油三酯来自食物,消化、吸收后成为
乳糜微粒的主要成分。
内源性甘油三酯主要由小肠(利用吸收的脂肪
酸〉和肝(利用乙酸和脂肪酸)合成,构成脂蛋白

血脂异常ppt课件

血脂异常ppt课件
脏和蛋黄等。 低脂肪。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包括动物性食品(肥
肉、奶油、猪油、牛油、猪肠、牛腩、肉类外皮及全脂奶) 和部分植物性食品(椰子油、椰子、棕榈油)。 低糖。食糖过多可导致肥胖,引发血脂异常。对于血脂异常 患者,应该适当控制糖类摄入,相应减少主食量。 高纤维的食物。如各类水果、豆类、燕麦片(粗加工的更 好)、洋葱、木耳、海带、紫菜、菇类、瓜类、荚豆类及蔬 菜茎部。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则有助 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
血脂升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弹性下 降,处于僵硬的收缩状态。所以,血脂高的 病人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压是姊妹 病。
血脂异常与糖尿病
血脂高的病人常合并糖尿病,部分病人在诊 断糖尿病前已存在血脂升高,糖尿病也可引 起血脂升高。当高血脂与糖尿病同时存在时, 常难以分清谁是因谁是果。所以,近来有人 将糖尿病称为糖脂病。
体重因素
肥胖者血脂可以明显增高。有效降低体重可 以改善血脂异常。肥胖还可引起一系列激素 与代谢紊乱,各种危险因素协同作用,直接 或间接对血脂代谢产生不良影响。
微量元素、维生素与血脂的 关系
锌、铜、铬、锰缺乏会导致血脂增高。铬存 在于麦胚、麦皮、未精制多糖和酵母中。锰 与铬的缺乏均与长期进食精制的碳水化合物 有关。目前认为对血脂代谢可能有影响的维 生素主要是维生素C和E。
常见误区
“血脂是有害的物质”
血脂异常固然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但一 定范围内的血脂非但无害,还是我们人体所 必需的基本物质。甘油三脂参与人体能量代 谢,提供机体活动的能量。胆固醇是维持机 体生命正常的必备因素,构成细胞膜的主要 成分,也是合成某些激素、维生素D和胆酸 的重要原料。因此,不要谈“血脂”而色变。 当然,若已发现高血脂,则要认真对待,咨 询医生、合理治疗,并做到定期复查。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ppt课件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ppt课件

(正常)
〉1.04 mmol/L
(减低) 〈 0.91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正常)
〈 3.12 mmol/L
(边缘升高) 3.15—3.61 mmol/L
(升高)
〉3.64 mmol/L
34
治疗原则
继发性血脂异常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综合性的治疗措施 防治目标水平 :目的在于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脂肪动员过程中,脂肪被组织脂肪酶水解为游离脂肪酸
和甘油,供其他组织利用。
进食后LPL(脂蛋白脂酶)活性增高,血中CM和VLDL 向肌肉组织供应能量,并在脂肪组织储存,使血浆甘油 三酯下降。
甘油三酯来源过多,或分解代谢障碍均可引起高甘油三 酯血症。
TG增高,发生冠心病危险性增大。 20
电泳法:分为原位、前-β、 β、 α四条区域。
5
载脂蛋白 脂蛋白的蛋白部分是一种特殊蛋白,因与脂质 结合担负在血浆转运脂类的功能,故称为載脂 蛋白。 載脂蛋白还具有参与酶活动调节、参与脂蛋白 与细胞膜表面受体间的结合等作用。 载脂蛋白已发现有20多种,按组成成分ABC分 类法分为ApoA、B、C、D、E。每一型又分若 干亚型。 所有载脂蛋白均可在肝内合成。小肠粘膜也可 合成部分载脂蛋白。
体格检查:黄色瘤、角膜环、高脂血症眼底 改变。
实验室检查 血脂:TC (正常) 〈 5.20 mmol/L
(边缘升高) 5.23-5.69 mmol/L (升高) 〉5.72 mmol/L
TG (正常) 〈 1.70 mmol/L
(升高)
〉1.70 mmol/L
33
诊断
实验室检查
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高血脂症PPT课件【23页】

高血脂症PPT课件【23页】

如斑块形成时间长,逐渐纤维化,瘢痕板结,不易轻 易脱落,但血管弹性差,动脉硬化,久而久之高血压 形成。使血管由原来的“橡皮管”变成锈迹斑斑的 “钢筋管”,易破裂,导致脑出血、脑梗塞等。所以 高脂血症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是血液中的 隐形杀手!
.
11
血脂代谢异常分外源性和内源性
血脂异常多由膳食结构不均衡造成,继发性血脂异常, 常见于控制不良的糖尿病、饮酒、甲减、肾病综合症、 透析、肾移植、胆道阻塞、口服避孕药等。
素的,原料;(3)制造VitD的原料。
“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将多余的胆固醇从动脉血管壁上清除并转运到肝脏降解,起到清道夫作 用,如HDL-C升高,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降低冠心病的危险性。
“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含量过多时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引起冠心病、中风等疾病的 发生。
高血脂症
.
1
血脂从哪里来?胆固醇主要是由肝脏合成,其次是从食物中获取。
甘油三脂主要是来自于食物,其次是由肝脏合成。甘油三酯轻度,
中度升高也增加了冠心病的危险,极度升高可以引起急性胰腺炎。
.
2
.
3
什么是高血脂
高血脂症就是指血液中血脂成分升高,超过正常高线。 因为血液的脂质大部分与血浆中蛋白质结合,所以又称高脂蛋白血症。 血脂主要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检查血脂主要有4项:TC.TG.LDL-C.HDL-C.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胆固醇,胆固醇是一种维护人体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CH能 促进神经兴奋,记忆力增强。如果缺乏,大脑思维迟纯,细胞会加速老化,细胞 的一切生理功能就无法进行。胆固醇的生理功能(1)构成生物膜;(2)制造激

《血脂异常的防治》课件

《血脂异常的防治》课件

实验室检查
检测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诊断
根据血脂水平和相关危险因素 ,判断是否为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的并发症诊断
动脉粥样硬化
通过动脉超声、血管造 影等技术检查动脉粥样
硬化的程度和部位。
心脑血管疾病
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 、脑部影像学等检查确 定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疾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血脂水平逐渐升高, 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和总胆固醇(TC)。
性别因素
男性较女性更容易出现血脂异常,可 能与雄性激素和雌激素水平差异有关 。
生活习惯因素
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高热量 、缺乏运动等,可导致血脂异常。
继发性血脂异常的病因
01
02
03
疾病因素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 、肝肾疾病等慢性疾病可 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传性血脂异常,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 预来控制病情。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他汀类药物和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生活方式 干预包括饮食调整、增加运动和戒烟限酒等。
案例二:继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疗
总结词
控制原发病和药物治疗
详细描述
继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通常继发于糖尿病、肥胖、肾病综合征等疾病,治疗重点 在于控制原发病和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对于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需要 使用贝特类药物或烟酸类药物进行治疗。
血脂异常通常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 蛋白血症等类型。
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早期发现和 干预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血脂异常的分类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ppt课件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ppt课件

其他非药物手段如饮食调整等
饮食调整
饮食调整是血脂异常防治的基础 措施之一。患者应该遵循低脂肪、 低胆固醇、高纤维的饮食原则, 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
等健康食品。
增加体育锻炼
适量的体育锻炼能够消耗体内多 余的脂肪,提高身体代谢水平, 对血脂异常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
01 血脂异常概述
01 血脂异常概述
定义与分类
血脂异常定义
指血浆中脂质量和质的异常,通 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 三酯升高,俗称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分类
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血脂异常 和继发性血脂异常;根据临床表 现可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 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等。
定义与分类
血脂异常定义
醇水平。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原则
01
02
03
04
根据患者血脂异常类型 及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
考虑患者年龄、性别、 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体 化治疗方案。
对于严重血脂异常或单 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 患者,可考虑联合用药。
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 脂水平,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原则
01
02
03
以降低血脂水平并改善心血管健康。
02
药物治疗与教育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介绍适用的降脂药物,解释药物的作用机制、用
法用量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同时,教育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03
定期随访与监测
强调定期随访的重要性,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向患者解释血脂监测
的频率和意义,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引导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家属监督药物治疗
教育家属如何监督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包括提醒患者按时服药、观察不良反应等,以确 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血脂ppt课件完整版

血脂ppt课件完整版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食用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 食物,如燕麦、豆类、蔬菜、 水果等,有助于降低血脂。
控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 肪酸的摄入
减少动物性脂肪和油炸食品的 摄入,以降低血浆中低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适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 摄入
适量食用富含n-3和n-6多不饱 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 坚果等,有助于改善血脂谱。
长期坚持
鼓励患者长期坚持规律运动,以维持良好 的血脂水平。
戒烟限酒对改善血脂水平影响
戒烟
吸烟可导致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戒烟有助于升高HDLC水平。
限酒
适量饮酒可提高HDL-C水平,但过量饮酒可导致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建议男性每日 饮酒量不应超过25克酒精,女性不应超过15克酒精。
血脂异常判断标准
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正常值范围为<5.2mmol/L,超过此范围可 视为异常。
正常值范围为<1.7mmol/L,超过此范围可 视为异常。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正常值范围为>1.0mmol/L,低于此范围可 视为异常。
正常值范围为<3.4mmol/L,超过此范围可 视为异常。
心理干预和睡眠管理
心理干预
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睡眠管理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和质量对于血脂管理至关重要。建议每晚保持7-8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间,并尽量避免 熬夜和不足的睡眠时间。同时,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06
烟酸类药物
通过抑制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分解和减少肝脏中极低密度 脂蛋白的合成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 症和高胆固醇血症。

血脂异常概述PPT课件

血脂异常概述PPT课件

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的原因
①生活方式 :包括膳食营养、体力活动、 精神应力、情绪变化、烟酒嗜好等;
②药物作用:诸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 阻滞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
③内分泌代谢障碍:主要有糖尿病、甲 状腺功能异常、肥胖、高尿酸血症等;
④某些疾病:如肾病综合红斑狼疮、骨 髓病等。
二、血脂异常的危害 是什么?
二、血脂异常的危害是什么?
3、脑梗塞 当血液中胆固醇增高时,容易形成动 脉硬化斑块,这些斑块在动脉壁内堆积, 使动脉官腔狭窄,阻塞血液流入相应部位, 引起动能缺损。
二、血脂异常的危害是什么?
4、冠心病 由于过多脂肪沉积,造成动脉硬 化,使血流受阻,引起心脏缺血,发 生一系列症状,即冠心病。
二、血脂异常的危害是什么?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范围是 2.70--3.10 mmol/L。
一、血脂异常是怎么引起的?
从原因上分: 1、原发性血脂异常:部分由先天性基因缺 陷所致,部分病因未明,这类不多见。 2、继发性血脂异常:常由多种疾病所致,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某些药物 (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这类 占大多数。
血脂康胶囊 是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具有调节血脂,活血化瘀 的疗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血脂紊乱。作用平稳和温 和。属于胶囊剂,副作用小,温开水冲服,服用方便。
三、血脂异常如何治疗何预防?
2、 合理饮食 (1)饮食提倡清淡,素多于荤。但不宜长期吃素, 否则饮食成分不完善,反而可引起内生性胆固醇增高。 (2)宜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饮食,如动物脑髓、 蛋黄、鸡肝、黄油等。 (3)脂肪摄入量每天限制在30~50克。 (4)限制糖类食品,不吃甜食和零食。
三、血脂异常如何治疗何预防?

血脂异常脂蛋白异常血症PPT

血脂异常脂蛋白异常血症PPT
内源性:由乙酸于肝和小肠合成。
去路:构成细胞膜、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 胆酸盐、存储于组织,未吸收的C小肠下段转 为类固醇粪便排出,排入肠腔的C和胆酸盐可 再吸收经肠肝循环回收肝脏再利用
胆固醇是营养物质还是代谢产 物?
胆固醇是营养物质。 它在血中浓度受遗传,饮食(主要是脂 肪和胆固醇摄入量)影响。
目前有关中药浸出过程的传质理论很多,有双膜理论、扩散边界层理论、溶质渗透理论、表面更新理论、相际湍动理论等。这些理论
碍→Ⅰ型/Ⅳ型脂蛋白异常血症) 把相际表面(药材的固相与浸液相接触的表面)假定为不同状态来说明物质通过相际表面的传递机理。被浸出的物质(溶质)传送机
理与一般传质过程相似,但也有它本身的特点。 2.启用备用服务器,关闭查询、统计业务,保证关键业务的正常运行:
甘油和脂肪 酸氧化分解 释放能量
极低密 度脂蛋 白
将甘油和脂 肪酸转化成 糖类物质
(二)、血液中胆固醇的来源和去路
1、血液中胆固醇的来源
外源性
血管
内源性
小肠 食物中胆固
胆 固 醇
醇的吸收
300~500mg
肝脏
自身合成胆 固醇
小肠细胞
自身合成胆 固醇
(二)、血液中胆固醇的来源和去路
2、血液中胆固醇的去路
LDL
VLDL分解代 胆固醇酯 运送内源性

C至外周组

HDL
肝、肠道 胆固醇酯 逆向转运C
CM :颗粒最大,密度最小,富含G,Apo比例 最少,运送外源性G至体内肝外组织。
诱发急性胰腺炎,一般(残粒可被摄取)不引 起AS
VLDL:颗粒小于CM,密度约1,富含 G,含C、磷脂、Apo比例增大,运送内 源性G至肝外组织,也提供胆固醇。

《血脂异常》PPT课件

《血脂异常》PPT课件

烟酒对血脂的影响
• 嗜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不吸烟者的2~6倍, 且与每日吸烟支数呈正比。原因之一与嗜烟者(每日 超过20支)血清中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有关。适量饮酒,可使 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增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 低。因此,适量饮酒可使冠心病的患病率下降。大量 饮酒不一定都会引起明显的高脂血症,但大多数长期 饮酒者都有高脂血症。因饮酒量增多,极易造成热能 过剩而肥胖,同时酒精在体内可转变为乙酸,乙酸使 得游离脂肪酸的氧化减慢(竞争氧化),脂肪酸在肝 内合成为甘油三酯,而且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泌也增 多。另外一些人适应能力差,长期大量饮酒,就会出
高脂血症的诊断3
• 一次检测血脂的异常是否即可诊断为高脂血症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 血脂检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至少需要在第一次验血以后1至2周内复查。 每次验血前,都应禁食12-14小时,并停止服用降血脂的药物至少2周。如果 两次检测的结果都不正常,而且所得数值相差不超过10%,就可以据此诊断 为高脂血症了。当然,测定血脂时,最好还同时检查一次血糖、肝功能等有 关项目。
血酯异常的原因
• 1、饮食不合理 • 2、肥胖 • 3、脂代谢异常 • 4、家族遗传
血酯异常的原因中,最后一个家族遗传, 在脂代谢的途径里面会牵扯到很多一些受 体,一些酶的概念,这些肯定是跟遗传有关系的,另外在临床的病人里面能看到,有 些血脂高的人,他的家里面人,比如说他的父母他的兄弟姐妹都是有血脂的问题,所 以这就是明显的一个家族遗传的问题.
高脂血症诊断2
• 目前国际和国内尚无统一的高脂血症诊断标准。根据美国根据我国于1997年制定的 诊断标准,每升血中的总胆固醇(TC)超过5.7毫摩尔(即>5.7mmol/L)为胆固醇水 平升高,每升血中的甘油三酯(TG)超过1.7毫摩尔(即>1.7mmol/L)为甘油三酯水 平升高。由于这个标准更适合我国国情,所以已在国内普遍采用。然而,国内、外 医学专家都普遍认为,每个人的理想血胆固醇水平应小于5.2毫摩尔/升(即 <5.2mmol/L)。此外,还规定每升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小于1毫摩尔 (即<1mmol/L)也属不正常现象。

血脂异常管理PPT课件

血脂异常管理PPT课件
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等, 运动时应避免空腹,可适当补充水分和食物。
控制饮酒
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尽量避免或限制饮酒量。
戒烟
戒烟是降低血脂异常风险的重要措施,应积极鼓励吸烟者戒烟,并避 免被动吸烟。
控制体重与减肥
保持健康体重
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避免肥胖或 超重。
除了血脂水平检测外,还应考虑 患者年龄、性别、家族史、体重、 腰围、血压等危险因素,综合评
估患者的血脂异常风险。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将血脂异常 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三个等级, 针对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干预措
施。
对于高危患者,应积极采取药物 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以降低心
血管事件的风险。
04 血脂异常的治疗与管理
非药物治疗的进展
推广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饮食控制、运动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健康水平。
精准医疗的应用
利用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实现血脂异常的精准诊断和治疗。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非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饮食调整
控制脂肪摄入,增加富含可溶 性纤维的食品,如燕麦、苹果 、豆类、蔬菜、全谷类等。
增加有氧运动
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 于降低血脂水平。
控制体重
肥胖者减轻体重可降低血脂水 平。
戒烟限酒
戒烟可降低血脂水平,限制饮 酒可预防血脂异常的发生。
药物治疗
他汀类药物
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
减肥
对于已经超重或肥胖的人群,应积极减肥,采用科学合理的减肥方 法,避免过度节食或使用减肥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的患者血脂正常,但有高血压、糖尿病、 冠心病,这也要控制饮食、积极运动并在 医生指导下配合药物治疗。
• 有氧运动
老年人运动量要适当,通过心率计算运动量 是否适宜,心率保持在(220-年龄)×(60%85%)。适合老年人健身体育项目有太极、气 功、慢跑、快走、骑车慢行、游泳、登山、 老年健身操、门球、羽毛球、倒走等。
实验室检查
血脂常规检查血浆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 脂(TG)的水平。脂蛋白检查主要测定低密 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
治疗思路
长期综合治疗,强调以饮食控制、运动锻炼 为基础,血脂异常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及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危险因素、血脂水平 决定是否或何时开始药物治疗。
2.如果TC或LDL-C升高不显著,TG升高也不严 重,两者尽管都明显超过正常,则选他汀类 或者贝特类都可以。如果病人是冠心病或其 它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则他汀类更好些。
• 3.高甘油三酯血症:首先强调非药物治疗, 包括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减少饮酒尤其 应戒烈性酒等。如不能降低TG至4.07mmol/ L以下,宜选贝特类。
血脂的功能
胆固醇 主要有三种生理功能: 1)形成胆酸 2)构成细胞膜 3)合成激素 甘油三酯: 1)机体的能量来源 2)隔热、保暖和保护机体,约占脂肪组织中 98%
血脂的来源和去路
血脂异常的定义
• 血脂异常是血脂中总胆固醇(TC)、低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 超过正常范围及(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HDL-C)低下。
• 国内常用的贝特类有微粒化非诺贝特(力 平脂),苯扎贝特(必降脂),吉非罗齐 (诺衡)
• 3)烟酸:由于皮肤潮红等副作用,国人往 往难以忍受,临床使用烟酸缓释片。
• 4)烟酸螯合剂(膈置剂)国内实用很少。 • 5)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1.高胆固醇血症:首选他汀类,如单用他汀类 不能使血脂达到治疗目标值可加用依折麦布 混合型高脂血症:既有TC增高,也有TG升高, SLDL增高。 <1>TG升高<3.4—4.5mmol/L,而TC或LDL-C很 高,则首先他汀类。 <2>TG显著升高,如>5.65mmol/L以上,TC或 LDL-C轻中度增高,有诱发急性胰腺炎的危险, 则应首选贝特类。
药物治疗
• 调脂药物的种类
1)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即他汀类 作用机理: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酶即HMGCOA还原酶,从而限制胆固醇合成,并能增加 肝脏LDL受体合成。 LDL受体加速合成,数量增加,活性增加,可 以加速血中LDL及VLDL残粒的清除,而使TC、 LDL-C及TG水平下降。
• 2)贝特类(贝丁酸类):其作用机理是激 活过氧化酶体激活型增殖体受体(PPAR) 增强脂蛋白酶的作用,使血中富含TG的乳 糜微粒(CM)、VLDL加速降解,降低血中 TG水平。进而降低SLDL水平。
高脂血症分类
原发性高脂血或后天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不良所 致原发性高脂血症,临床最为多见。
继发性高脂血症:
✓ 糖尿病 ✓ 甲状腺功能低下 ✓ 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病 ✓ 肝脏疾病 ✓ 急性胰腺炎 ✓ 药源性高脂血症 ✓ 其它因素
血脂异常对人体的危害
通常能通过合理调节饮食、运动、药物方法 来达到降低胆固醇的目的,这些方法对一些 具有顽固性、家族性高血脂的病人有时往往 起不到治疗作用。
继发性高脂血症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治疗方法
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血脂异常首要的基本治疗措施, 应长期坚持。饮食治疗的目的是降低血浆胆 固醇,保持均衡营养。 合理的饮食与生活方式对预防高血脂有着重 要的意义。
血脂异常的预防
➢ 检查血脂至关重要:由于目前仍有很多人对高 血脂的危险认识不足,再加高血脂本身并没有 什么症状,因此,很多人是在无意中发现血脂 高的。
➢ 为防范于未然。当您有下述情况时,如高血脂 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皮肤黄色瘤或已有冠 心病、脑中风,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老年、 绝经后妇女、长期高糖饮食,请您及早检查血 脂。
• 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1)促发动脉粥样硬化 2)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3)高血压病的易患因素 4)脑血管病的致病因素 脂肪肝的孪生兄弟:三酰甘油约占肝湿重的 10%,为轻度;如高于50%以上,即为重度 • 高脂血症常伴发糖尿病 • 高脂血症常诱发胆石症
• 哪些人易得高血脂?
有高血脂家族史者;体型肥胖者;中老年人; 长期高糖饮食者;绝经后妇女;长期吸烟、 酗酒者;习惯于静坐的人;生活无规律、情 绪易激动、精神处于紧张状态者;肝肾疾病、 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者。
血脂异常
17.3.24
血脂的组成 血脂异常的定义 血脂异常的危害 血脂异常的预防 血脂异常的治疗
血脂组成、存在形式及分类
血脂: 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统称为血脂。血浆中 的脂类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游 离脂肪酸等,它们在血液中是与不同的蛋白 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大部分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少部分是 从饮食中获得的。甘油三酯恰恰相反,大部 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 成的。
➢ 普通人:每2年检查一次血脂;40岁以上的人: 每一年检查1次血脂;高危人群和高血脂患者: 听从医生指导定期复查血脂。
• 没有症状不等于血脂不高
由于高血脂的发病是一个慢性过程,轻度高 血脂通常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较重的会 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 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 木等症状,最终会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严 重疾病,并出现相应症状。
• 对于有遗传性倾向的高血脂患者,药物治 疗无明显改善,主要通过调节饮食结构来 改善,尽量不吃或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如动物的内脏、脑子、骨髓、鱼子、贝类、 乌贼、鳝等。要常吃多纤维的蔬菜、瓜果, 它们含有大量的植物固醇可以抑制胆固醇 吸收,起到抗动脉硬化作用。
• 适量或少量饮酒也能降低胆固醇,每日45 毫升白酒或90毫升的干红或188毫升的啤酒。 对于已有高血脂症的患者,一方面要控制 饮食,一方面要进行慢跑等适度运动,通 过运动,脂肪中的脂酶活性增加,血脂相 应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