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刀法检测土干密度不确定度评定

合集下载

填土密实度的检查标准

填土密实度的检查标准

填土密实度检查标准一、干密度值干密度是指土在105℃~110℃下烘至恒重的干质量与土样体积的比值,是反映土的紧密程度的一个重要物理指标。

在填筑工程中,填土的压实干密度值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可采用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或其他方法进行检测。

二、压实系数压实系数是指填土所达到的干密度与该土的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用小数表示。

标准最大干密度是指填土在最优含水量下,按照规定的压实度要求压实后,土的干密度。

压实系数是评价填土工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保证填土工程质量的必要手段。

三、相对密度相对密度是指土的质量与同体积水在4℃时的质量之比,反映了土的紧密程度。

相对密度的大小取决于土的颗粒组成、含水量以及压实度等因素。

四、含水量含水量是指土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含水量是影响土的压实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填土密实度检测中必不可少的参数。

五、无侧限抗压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是指土在无侧限条件下承受压力的能力,反映了土的抗压性能。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通常用于测定粘性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灵敏度等指标,也是评估填土工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依据之一。

六、密度均匀性密度均匀性是指填土在压实过程中是否达到相对均匀的状态。

密度均匀性是填土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保证填土工程稳定性的必要条件。

可通过检测填土的干密度、含水量等参数来评估其密度均匀性。

七、剪切强度和摩擦角剪切强度是指土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是土的重要力学性质之一。

剪切强度与土的内摩擦角和凝聚力有关,可通过室内剪切试验或原位剪切试验测定。

摩擦角反映了土的抗剪切能力,是评价填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八、贯入度贯入度是指贯入试验时,贯入深度所对应的力值与该力值对应的击数之比。

贯入度是反映填土压实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可用来评估填土的密实程度和承载能力。

在填筑工程中,可通过测量不同深度的贯入度来评估填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九、沉降量沉降量是指填土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沉降值,可分为瞬时沉降量、固结沉降量和次固结沉降量。

土的密度 环刀法

土的密度 环刀法

土的密度环刀法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土的密度。

土是由矿物质、有机物质和水分组成的,其密度取决于其中各组分的比例和结构。

通常情况下,土的密度可以用体积单位中的质量来表示。

土的密度值可以通过实验测量获得,常用的实验方法是体积法和质量法。

体积法是通过测量土样的体积和质量来计算密度。

首先,我们需要采集一定量的土样,并将其放入一个已知体积的容器中。

然后,测量容器中土样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最后,通过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得到土的密度值。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土的含水量会对密度产生影响,因此在测量时需要控制土样的含水量。

质量法是通过测量土样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密度。

首先,我们需要称取一定质量的土样,并记录下来。

然后,将土样放入一个已知体积的容器中,并测量容器的体积。

最后,通过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得到土的密度值。

了解了土的密度的测量方法,我们来介绍一下环刀法。

环刀法是一种用于测量土样密度的常用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饱和土和饱和软土的密度测定。

环刀法的原理是通过在土样中插入一个环形刀片,然后将土样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土样紧实。

接下来,我们需要测量土样和环形刀片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最后,通过质量的比值,可以得到土样的密度值。

环刀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的特点,并且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样。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环刀法时,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土样选择合适的环形刀片,并且在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土样的饱和状态,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了解了土的密度以及环刀法的测量原理和应用。

土的密度对于土工工程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准确测量土的密度,可以为相关工程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掌握环刀法的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土的密度测量工作。

总结起来,土的密度可以通过体积法和质量法来测量,而环刀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土样密度的方法。

通过合理选择测量方法和仪器,我们可以准确地获得土的密度值,为相关工程和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实验报告

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实验报告

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实验报告一、引言土壤密度是土壤物理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反映了土壤的紧密程度和孔隙结构。

测定土壤密度有多种方法,其中环刀法是一种简便且常用的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环刀法测定土壤密度,探究土壤的物理性质。

二、实验原理环刀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密度的方法,它利用环刀将一定体积的土壤剖取出来,然后称重,通过计算得出土壤的密度。

实验中使用的环刀是一种圆筒形的工具,一端有刃口,用于切割土壤。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理实验室台面,将实验仪器和材料准备齐全。

2. 取一块土壤样品,用刀切割成一个圆柱体,直径约为5cm,高度约为5cm。

3. 将切割好的土壤样品放入称重瓶中,记录称重瓶的质量。

4. 将土壤样品置于水槽中,确保土壤完全浸泡在水中,静置片刻,使土壤中的气泡排出。

5. 将称重瓶放入水槽中,测量称重瓶的质量,并记录。

6. 将测得的质量减去称重瓶的质量,得到土壤样品的质量。

7. 将土壤样品取出,用纸巾擦干表面水分,然后将其放到烘箱中烘干至恒定质量。

8. 取出土壤样品,放入称重瓶中,测量称重瓶的质量,并记录。

9. 用烘箱烘干的土壤样品质量减去称重瓶的质量,得到烘干后的土壤样品质量。

10. 根据土壤样品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土壤样品的密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计算得到了土壤样品的密度。

实验结果显示,该土壤的密度为X g/cm³。

根据土壤密度的范围,我们可以判断该土壤的紧密程度和孔隙结构。

五、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导致测得的结果与真实值有一定的偏差。

其中可能的误差包括称重瓶的质量测量误差、土壤样品的烘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损失等。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在实验中尽量保持操作的准确性,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六、实验结论通过环刀法测定土壤密度的实验,我们得出了该土壤样品的密度为X g/cm³。

根据密度的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土壤的紧密程度和孔隙结构,为土壤的利用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土工试验环刀法

土工试验环刀法

一、环刀法算密度的方法
1、计算含水量是用土中水的质量除以干土的质量,所以就是2/98;
2、先更正一下,不叫“击实标准”,叫“标准击实”,不是推算出来的,是在室做标准击实试验得来的,简单说一下,就是用不同的含水量,做击实试验,取干密度最大的那个,那么这个密度就是最大干密度,所对应的含水量就是最佳含水量;
3、砂子的密度是必须通过检测之前做出来的,应该是已知的,砂子灌到试坑里的质量也是检测称出来的,用试坑里砂子的质量除以砂子的密度就是试坑的体积;
4、环刀的计算步骤:试验前先量环刀的尺寸,计算出环的体积,用环刀中土的质量除以环刀的体积,就是土的湿密度,再用湿密度除以(1+含水量),就是土的干密度;
5、灌砂法的计算步骤:和环刀差不多的,用试坑中土的质量除以试坑的体积(计算方法见第三点),就是湿密度,干密度和第四点是一样的。

1将环刀托放在已知重量的环刀上,将环刀刃口向下垂直压入土中,直至环刀筒中充满样品为止。

环刀压入时要平稳,用力一致。

2用削土刀切开环刀周围的土壤,取出已装满土的环刀,细心削去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并擦净环刀外面的土。

环刀两端立即加盖,以免水分蒸发。

随即称重(精确到0.01g)并记录。

3同时在同层采样处,用铝盒采样,测定土壤自然含水量。

或者直接从环刀筒中取出样品,测定土壤含水量。

结果计算按下式计算土壤容重。

d=g•100/[V•(100+W)]
式中:d—土壤容重(g/cm3)
g—环刀内湿土重(g)
V—环刀容积(cm3)
W—样品含水量(%)。

干密度检测方法 (1)

干密度检测方法 (1)

压实度检测方法
一、环刀法
1、仪器:环刀、天平、铝盒、刮刀等
2、试验步骤:
(1)称量环刀、铝盒质量,并标注、记录;
(2)去土样,称量环刀及土样质量,计算湿密度ρ湿=m湿/v(环刀体积200cm3);
(3)取部分土样分两份进行烘干,计算含水量ω=(m湿/m干-1)×100及干密度ρ干=ρ湿/(1+0.01×ω);
(4)计算压实度=ρ干/ρma x×100。

二、灌水法
1、仪器:天平、量筒、铝盒、水平尺、薄膜、水桶等。

2、试验步骤:
(1)称量铝盒重量,并标注、记录;
(2)选定检测部位,挖除表层土,将检测面刮平;
(3)开挖土样坑,并称重土样。

(4)在取样坑内铺设薄膜,倒入水,计取水的体积(注意灌水一定要灌至似溢未溢状态)。

计算湿密度;
(5)取部分土样分两份进行烘干,计算含水量及干密度;
(6)计算压实度。

三、灌砂法
仅将“二”的水换成标准砂即可。

不确定度评定(密度)

不确定度评定(密度)

环刀法测密度不确定度评定程序1 测量方法1.1测量依据:测量依据GB/T 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评定依据JJF1059.1-201X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1.2环境条件:温度:室温即可,相对湿度要求小于80%。

1.3试验设备:天平JJ5000,感量为0.1g;天平JJ500,感量为0.01g;烘箱FX101-2,温度控制在105±5℃;环刀,内径6-8cm,高2-5.4cm,壁厚1.5-2.2mm1.4被测对象:为XX项目工程基层用土。

2建立数学模型ρ0=m0V =m1−m2Vρd=ρ01+0.01w0式中:ρ0—试样的湿密度(g/cm3),准确到0.01 g/cm3;m0—试样的湿质量(g);m1—环刀与试样的总质量(g);m2—环刀的质量(g);V—试样(环刀)的体积(cm3);ρd—试样的干密度(g/cm3);w0—试样的含水率(%)。

表1为土样密度试验的测定结果。

表1 密度试验结果(环刀法)表2为试样含水率的测定结果。

表2含水率试验结果3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的分析根据环刀法测密度试验的特点,经分析,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测量湿密度不确定度分量u c(ρ0),主要由测定试样不均匀性所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ρ0)、测定环刀与试样总质量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m1)、测定环刀质量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m2)三个因素引起;测定试样含水率所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 c(w),主要由试样不均匀性u (w)、湿土称量偏差u (m0′)、干土称量偏差u (m d)所引起。

综上所述,影响土样密度测定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列于表3。

表3 影响土样密度测定准确性的主要因素3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4.1湿密度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1)试样不均匀性所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ρ0)的评定对3个样做均匀性检验,每个样分别重复检测2次,每个试样湿密度平均值及标准方差计入表4。

试样的不均匀性引入的不确定度用A 类,采用合并标准偏差法进行评定。

环刀法检测压实度试验步骤

环刀法检测压实度试验步骤

环刀法检测压实度试验步骤环刀法检测压实度试验听起来有点“高大上”,是不是?一开始听这名字,很多人脑袋里可能就浮现出了一堆专业名词,觉得它像是个难懂的科学实验,或者是那些工程师们专属的“黑魔法”。

但它并不复杂,反而挺有意思的。

今天咱们就从头说起,把环刀法的步骤讲得简单明了,让你一下子就明白它到底怎么回事儿。

好啦,话不多说,咱先说说什么是环刀法。

其实它就是一种测量土壤压实度的工具和方法,目的是看看土壤是不是按标准压实了,能不能承受工程上的负载。

想象一下,咱们修马路,修高楼,地基得稳固,土壤如果松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

压实度,就是告诉你这块地是软乎乎的,还是结实得像石头一样。

说到环刀法,其实它有点像切蛋糕。

你用一个圆环刀,在地面上挖个小坑,把土壤切下来一块。

切下来的土样就像一块蛋糕,咱们要测量它的体积,然后通过它的质量来推算出压实度。

你看,工作步骤其实就这么简单。

但要做到精准,还得讲究一点技巧。

得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

别随便找个地头,毕竟这事关重大。

最好选一个比较平坦、代表性的地方,避免测出来的数据不准。

这个环刀呢,它就像个小小的铁环,形状很像个小圆圈,放在土壤上,稍微用点力,它就会顺着土壤的表面切下去。

别看这个环刀小巧,它的刀口可是特别锋利,切土时就像切黄油一样。

你得小心点,不然就会把土样切得不规整,影响测量结果。

切下去之后,得小心地把土样取出来。

这时候可不能着急哦,得保持土样的完整性。

你可以拿个小刷子,轻轻地把周围的土块清理干净,确保取出来的土样是完整的。

动作要轻巧,心细如发,别弄得一团糟。

毕竟,土样就像你做的精致小蛋糕一样,不能随便弄坏了。

然后,你就可以测量这个土样的质量了。

一般来说,用一个精密天平,准确到克,别让土样的质量少了半点儿。

称完之后,接下来就该计算土壤的干密度了。

这个过程虽然简单,但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不能有一点马虎。

等你得到了干密度后,就可以根据标准来判断压实度了。

如果压实度符合要求,那就说明这块地已经压实了,能支撑上面的大楼或者马路。

环刀法密度试验

环刀法密度试验

六、环刀法测密度试验土的密度是指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一般常用环刀法或蜡封法测定粘性土的密度,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测定土的体积的方法不同。

环刀法适用于较均一、可塑的粘性土。

蜡封法适用于土中含有粗粒,或者坚硬易碎难以用环刀切割的土,或者试样量少,只有小块、形状不规则的土样时使用。

对于饱和松散土、淤泥、饱和软粘土,不易取出原状样的土,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在现场测定其天然密度。

砂土、砾石土,可在现场挖坑用灌砂法测定。

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

2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环刀:内径61.8mm和79.8mm,高度20mm。

(2)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O.01g。

3环刀法测定密度,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测定环刀的质量及体积用测径卡尺测量环刀的内径及高度,计算得环刀的体积;然后,将环刀置于天平上称得环刀质量m1。

(2)切取土样在环刀内壁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

(3)测定环刀和土样之质量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m2。

(4)测土样含水率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 w。

4 试样的密度,应按下式计算:ρ= (m2- m1)/ V式中ρ——试样的密度(g/cm3),准确到0.01g/cm3。

5 试样的干密度,应按下式计算:ρd=ρ/ ( 1 + 0.01 w )6本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O.03g/cm3。

,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7环刀法试验的记录格式表6-1。

表6-1 密度试验记录(环刀法)试验名称试验者试验组别计算者试验日期校核者备注:。

土的天然密度环刀法原理

土的天然密度环刀法原理

土的天然密度环刀法原理
土的天然密度是指土壤颗粒的紧密程度或堆积程度。

天然密度环刀法是一种常用的试验方法,用于测定土壤的天然密度。

原理:天然密度环刀法的原理基于土壤颗粒的紧密度和堆积程度。

该方法使用一个环形刀具,将土壤样品从地面上切割,并保持整体形状。

然后,通过测量土样的质量和土样的体积,可以计算出土壤的天然密度。

具体实施步骤:
1. 首先选择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并使用环形刀具将土壤样品从地面上切割。

2. 尽量保持土样的完整性,将切割好的土样放入称量容器中,并记录土样的质量(M)。

3. 然后将土样放入容量瓶或者其他体积测量仪器中,并记录土样的初始体积(V1)。

4. 将容器中的土样放入水中,并轻轻地搅拌,以排除空气泡。

5. 搅拌完毕后,将容器中的土样置于水中静置,直至没有气泡产生。

6. 静置完成后,记录容器中的土样体积(V2)。

7. 根据上述实测数值,计算土壤的天然密度(ρ)。

天然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ρ= M / (V2 - V1)
其中,ρ为土壤的天然密度,M为土样质量,V1为初始体积,V2为浸泡后体积。

土的密度试验环刀法

土的密度试验环刀法

土的密度试验环刀法
Hive文件的分隔符是指用于划分文本文件中的记录和字段的字符。

默认情况下,Hive 使用几个控制字符作为记录和字段的分隔符,这些字符很少出现在字段值中。

用户可以使用关键字`ROW FORMAT DELIMITED`来明确指定分隔符,例如使用字符`\001`作为列分隔符,使用字符`\002`作为集合元素间的分隔符,使用字符`\003`作为map的键和值之间的分隔符。

土的密度试验环刀法是一种测量土密度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已知质量及容积的环刀切取土样,称重后减去环刀质量即得土的质量,环刀的容积即为土的体积,进而可求得土的密度。

试验中需要用到人工取土器或电动取土器,其中环刀内径6-8cm,高2-3cm,壁厚1.5-2mm。

将环刀刃口向下置于土样上,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力沿环刀外侧切取土样。

擦净环刀外壁后称环刀加土样质量,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土的密度。

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实验报告(一)

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实验报告(一)

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实验报告(一)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环刀法测土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环刀法测土的操作步骤•测量土壤的容重和饱和度实验器材和材料•环刀•铁锤•塑料桶•砂土样本•秤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环刀和铁锤清洗干净并晾干–将塑料桶清洗干净并晾干–秤的准确度检查2.采集土样–在待测土地上选择代表性的多个点位–使用环刀将土壤样本挖取,保持样本完整–将土样放入塑料桶中3.测量土样的重量–使用秤测量塑料桶的重量,并记录–将土样倒入塑料桶中并平整–再次使用秤测量带有土样的塑料桶的总重量,并记录–计算土样的重量(总重量减去空桶的重量)4.测量土样的体积–塑料桶的内径和高度测量–计算土样的体积(桶的容积减去塑料桶空心部分的体积)5.计算土样的容重和饱和度–容重 = 土样的重量 / 土样的体积–饱和度 = (土样的重量 - 干重) / 干容重× 100%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通过测量得到的土壤样本重量和体积可以计算得到容重和饱和度•容重可以反映土壤的紧密程度,饱和度可以反映土壤的湿度程度实验结论•环刀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土壤密度的方法•通过环刀法可以测量土壤的容重和饱和度,为土壤质量评估提供了依据实验注意事项1.进行实验时需要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土壤。

2.挖取土样时要注意保持样本的完整性,避免损坏或掺杂其他杂质。

3.在测量土样重量时,需要确保秤的准确度,避免误差。

4.桶的内径和高度测量要准确,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在计算容重和饱和度时,需要使用正确的公式,并将单位统一转换成适合的格式。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容重可以反映土壤的紧密程度。

容重越大,表示土壤中颗粒的排列更加紧密,孔隙度较小;容重越小,表示土壤中颗粒的排列较松散,孔隙度较大。

饱和度可以反映土壤的湿度程度。

饱和度越高,表示土壤中含水量较高;饱和度越低,表示土壤中含水量较低。

综合分析容重和饱和度的结果,可以判断土壤的质量状况。

环刀法测土的密度试验方法

环刀法测土的密度试验方法

-----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环刀法测土的密度
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

2、试验步骤:
2.1 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图或制备所需状态的扰动土样,整平两端,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

2.2 用修土刀或钢丝锯将土样上部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至土样伸出环刀上部为止。

削去两端余土,使土样与环刀口面齐平,并用剩余土样测定含水率。

2.3 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与土合质量m 1,准确至0.1g 。

3、结果整理:
3.1 按下列公式计算湿密度及干密度:
(m 1-m 2)/V
ρd =ρ/(1+0.01ω)
式中:ρ——湿密度(g/m 3),计算至0.01;
m 1——环刀与土和质量(g );
m 2——环刀质量(g );
V ——环刀体积(cm 3);
ρd ——干密度(g/m 3),计算至0.01;
ω ——含水率(%)。

环刀测试压实度方法

环刀测试压实度方法

环刀测试压实度方法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现场测试细粒土及龄期不超过2d的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结构的密度,并计算施工压实度,以评价结构层的压实质量。

2 编制依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3450-20193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器设备:3.1 人工取土器:包括环刀、环盖、定向筒和击实锤系统(导杆、落锤、手柄)。

环刀内径6~8cm,高2~5.4cm,壁厚1.5~2mm。

3.2 电动取土器:由底座、立柱、升降机构、动力和传动机构组成。

3.3 底座:由底座平台、定位销、行走轮组成。

底座平台是整个仪器的支撑基础;定位销用于操作时定位;行走轮用于换点时仪器近距离移动,当定位时四只轮子可扳起。

3.4 立柱:由立柱与立柱套组成,装在底座平台上,作为升降机构、取芯机构、动力和传动机构的支架。

3.5 升降机构:由升降手轮、锁紧手柄组成,用于调整取芯机构高度。

松开锁紧手柄,转动升降手轮:取芯机构即可升降到所需位置,然后拧紧手柄定位。

3.6 取芯机构:由取芯头、升降轴组成。

取芯头为金属圆筒,下口对称焊接两个合金钢切削刀头,上口端面焊有平盖,其上焊螺母,靠螺旋接于升降轴上。

取芯头有三种规格,即50mm×50mm、70mm×70mm、100mm×100mm,取芯头可更换。

配件应包括取芯套筒、扳手、铝盒等。

3.7 动力和传动机构:主要由直流电动机、调速器、齿轮箱组成。

配件应包括蓄电池和充电器。

3.8 天平:分度值不大于0.01g。

其他:镐、小铁锹、修土刀、毛刷、直尺、钢丝锯、凡士林、木板及测试含水率设备等。

4 方法与步骤4.1 对结构层填料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率。

4.2 在现场选取位置相邻的两处作为平行试验的测点。

4.3 用人工取土器测试黏性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密度的步骤:,准确至0.1g。

4.3.1 擦净环刀,称取环刀质量m24.3.2 在试验地点将面积约30cm×30cm的地面清扫干净,并铲去压实层表面浮动及不平整的部分。

环刀法实验报告

环刀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环刀法测定土壤密度的原理和操作步骤,了解土壤密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土壤工程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能够正确操作环刀法,准确测定土壤密度,为后续土壤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环刀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密度的方法,适用于均一、可塑的粘性土。

其基本原理如下:1. 用已知质量及容积的环刀,切取土样,使土样的体积与环刀容积一致,这样环刀的容积即为土的体积。

2. 土样称量后,减去环刀的质量,得到土的质量。

3. 根据土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土的密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环刀:内径6~8cm,高2cm;2. 天平:最小分度值0.1g;3. 测径卡尺;4. 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油及玻璃板等;5. 土壤样品。

四、实验步骤1. 测定环刀的质量及体积用测径卡尺测量环刀的内径及高度,计算得环刀的体积;然后,将环刀置于天平上称得环刀质量m1。

2. 采集土样在实验地点,选择代表性土壤,用环刀采集土样。

采集过程中注意保持土壤结构不受破坏,避免石块或粗根侵入。

3. 测定土样质量将采集的土样放入天平上,称得土样质量m2。

4. 计算土壤密度土壤密度ρ = (m2 - m1) / V,其中V为环刀体积。

5. 重复实验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重复以上步骤,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 环刀号 | 环刀质量(g) | 土样质量(g) | 土壤密度(g/cm³) || ------ | -------------- | -------------- | ------------------ || 1 | 90.2 | 197.8 | 1.98 || 2 | 90.5 | 198.1 | 1.98 || 3 | 90.3 | 197.5 | 1.98 |2.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本次实验测得的土壤密度为1.98g/cm³,说明该土壤属于中等密实度。

密度实验环刀法实验报告

密度实验环刀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环刀法测定土壤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环刀法测定土壤密度的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测量土壤的容重和饱和度。

二、实验原理环刀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密度的方法。

其原理是:在一定体积的土壤中,测定其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土壤的密度。

密度公式为: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三、实验器材和材料1. 环刀2. 铁锤3. 塑料桶4. 天平5. 量筒6. 水准仪7. 土壤样品四、实验步骤1. 在实验场地选择一块平坦、无植被的区域,用铁锤将环刀垂直打入土壤中,确保环刀底部与土壤紧密接触。

2. 将环刀从土壤中取出,轻轻敲击环刀边缘,使土壤样品与环刀分离。

3. 将分离出的土壤样品放入塑料桶中,用水准仪测量土壤样品的体积。

4. 将土壤样品放入天平中,称量其质量。

5. 重复步骤1-4,进行多次实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五、实验数据记录1. 土壤样品编号:0012. 土壤样品体积:100cm³3. 土壤样品质量:200g4. 土壤密度:2.0g/cm³六、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土壤样品的密度为2.0g/cm³。

这个结果表明,该土壤具有较高的密度,可能表明土壤较为紧实。

七、实验误差分析1. 环刀法测定土壤密度时,由于土壤样品的体积较小,可能会受到土壤颗粒大小、土壤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2.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环刀的插入和取出操作,可能会对土壤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八、实验结论1. 环刀法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测定土壤密度的方法。

2.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环刀法测定土壤密度的操作步骤,并了解了实验原理。

3. 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密度与其物理性质、土壤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

九、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实验前应对实验器材进行校准,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环刀法测土工密度试验方法

环刀法测土工密度试验方法

环刀法测土工密度试验方法环刀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工密度的试验方法,广泛应用于土力学、岩土工程和建筑工程中。

环刀法试验原理环刀法试验是通过利用不同成分的土壤和岩石在密度和含水量不同时的抵抗作用,测定不同密度的土样的重量和体积,以此计算出土的干密度和饱和密度。

试验环刀法的原理是利用一个环形或规则的试样,环上数个孔,孔的位置通常呈直线状,试样经过基底下端上下移动,在每个孔上测定视密度,以此形成密度分布图,通过分析密度分布图,计算出干密度和饱和密度。

因此,环刀法试验通常采用密切配合的圆环和模型试样,并确保模型试样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环刀法试验步骤环刀法试验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准备试验仪器和试样:首先要准备好环刀试验仪器和环刀模型试样。

2. 制备试样:将用于试验的土样或岩样根据所需的试样尺寸制成模型试样。

3. 确定试验参数:准确地测定试样的质量、形状和尺寸,并确定所需的试验参数,如试样直径、试样高度、孔的直径、孔距等。

4. 开始试验:将环模样品置于所选试验仪器内,以指定速率将样品插入土/岩样,并记录每个孔的密度,以生成密度分布图。

5. 计算干密度和饱和密度:根据密度分布图,计算出样品的干密度和饱和密度,并进一步计算出所需的其他密度参数,如凝聚度和状况因子。

环刀法试验的优点和不足环刀法是一种比较简单和易于操作的试验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土壤和岩石的密度,取样又方便,是一种有效的土工密度试验方法,同时有以下的优点:1. 试验过程简单易懂,能够显著减少人为误差;2. 可重复性好,要求不高于常规试验方法,境况下能够满足质控要求;3. 试验机构容易制造,样品几乎不会有低密度区、孔隙率等问题。

同时,环刀法试验也存在一些问题:1. 环刀法只适用于比较紧实的土,不适用于常规的柔软土和岩石的密度测量;2. 试验数据相对更加散乱,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才能得到确切结果;3. 试验成本较高,需要比常规的试验方法更高的实验室和设备要求。

测定土的密度有几种方法?灌砂法-环刀法的实验步骤

测定土的密度有几种方法?灌砂法-环刀法的实验步骤

测定土的密度有几种方法?土的密度是衡量土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它通常指的是单位体积的土重量。

测定土的密度有很多方法,包括测定干密度、湿密度和饱和密度。

其中,灌砂法和环刀法是常用的土体密度测定方法之一。

灌砂法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和试剂•灌砂器•砂子•油漆刷•铁棒•单臂天平•土样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土样,并记录土样的干重量;2.将土样置于灌砂器内,将灌砂器上下振动,以充分密实土样;3.在灌砂器旁观察沙子的流速,使其保持在一定的速率范围内;4.记录沙子的用量和流速;5.取出已灌满砂子的灌砂器,用油漆刷清理砂子,并将灌砂器上的土砂称重;6.根据灌满砂子的灌砂器,计算出土样的体积和湿重量;7.根据公式计算干密度。

环刀法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和试剂•环刀•土样•单臂天平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土样,记录土样的干重量;2.用环刀将土样剖开成一个薄片,然后用直尺测量其直径,计算表面积;3.将土样挤出所有空隙,直至土样新鲜的水分挤出,重量不再变化;4.用单臂天平称重,记录土样的湿重量;5.将土样放在常温下风干,直至重量不再变化;6.根据公式计算干密度。

计算公式•干密度 = 干重 / 总体积•湿密度 = 湿重 / 总体积•饱和密度 = 饱和重 / 总体积其中,总体积包括土体对应的自身体积和孔隙体积。

结论通过灌砂法和环刀法测定土的密度,都需要计算土的总体积和湿重量,从而计算出干密度。

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土壤力学、建筑工程、化学和农业等领域,用于研究土地的质量、结构和化学性质。

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测定土的密度,以便更好地理解土地的特征和行为。

谈建设工程回填土环刀法干密度试验与结果评定

谈建设工程回填土环刀法干密度试验与结果评定
填 土环刀法干密度试验与结果评定
文/ 严志福
取 样 分 段 评 定 是 分 段 取 样 汇 总 为一 还 层 统 一评 定 7 这使 得 试验 者 之 间不 统
陈霞
1 绪
建设 工程 回填 土的质 量关 系到建 筑物 的使 用质量 和 寿命 。 试 验工作 是 回填土质 量信 息的来 源, 试验 报告是 其质量 信息 的输 出 是 监理工作人员控制施工 的依据 , 更是工 程竣工交付使 用的重要依据 , 因而对其 准 确 性 、 靠 性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可

层 ) 后 的土表面应 平整无浮土 : 铲 b将 环 刀 内壁 涂 一 层薄 薄 的 凡 士 林 : C将 环 刀 刀 口向 下 放 在 铲 平 的土 表 面 上 , 上 放 环盖 , 用锤 打 击 环 盖 手 柄 , 至 环 刀 上 打 I深 入 土 内且 以 不 接 触 环 盖 内 表 面 为 Z l 宜 。 取 样 过 程 中 , 刀 下 I应 与 土 表 在 环 Z l 面保持垂直 , d将 环 刀连 同 环 盖 一 同 挖 出 , 轻 取 下 环 盖 , 削 土 刀 削 去 环 刀 轻 用 两端余土 , 修平称量 。 34 定 方 法 评 a确 定设计干密度值 ( 委托填写时 注 明的 ) 在设 计图纸没 有注 明设 计干 。 密度 值时 ( 多数 没有 ), 应做 击 实试验 确定 : b每一 检验批干密度 合格的数量 (率 ) , 应 小 于 该 批 总 检 验 数 量 的 不 9 % , 不 合 格 干 密 度 的 最 低 值 与 设 0 且 计 值 的差 不 应 大 于 00 g c , 大 于 8 / m。若 00 g c 时 , 管合格 数量 ( ) 8 / m。 尽 率 符合 要求仍判该 批为不合格 : C若相邻两处 干 密度测定 结果 同时低于 设计干 密度 要 求值时 , 管合 格数 量 ( ) 合要 尽 率 符 求或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大于0 8 / g O c 时仍 判该批 为不合格 。 m。 4/ 结 l 、 a 通过第3 节的简单叙述 , 想必能够 加深试 验人 员和监理 人 员对 回填土 质 量检测与评定 的理解 , 在工程实际中得 以更好地控 制回填土质量 : b亟待有关 专 家制定建 筑工程统 一 的回填土检 测 标准 , 以更 加明确回填土的检验批和取 样步骤及评定方法 , 来规 范 回填土的质 量检测过程 , 保回填土质量和试验报 确

土工试验环刀检测

土工试验环刀检测

回填土土工试验检测送样频率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一)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每 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二)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环刀法)1、整片垫层(1)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2)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环刀法每20m至少布置一个;贯入法每5m至少布置一个.3、单独基础下垫层(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三)依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 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 砂砾、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灌砂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四)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填砂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五)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刀法测密度不确定度评定
1 测量方法
1.1测量依据:
测量依据GB/T 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评定依据
JJF1059.1-201X《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1.2环境条件:
温度:室温即可,相对湿度要求小于80%。

1.3试验设备:
天平JJ5000,感量为0.1g;天平JJ500,感量为0.01g;烘箱FX101-2,温度控制在105±5℃;环刀,内径6-8cm,高2-5.4cm,壁厚1.5-2.2mm 1.4被测对象:
为XX项目工程基层用土。

2建立数学模型
ρ0=m0
V =m1−m2
V
ρd=ρ0
1+0.01w0
式中:ρ0—试样的湿密度(g/cm3),准确到0.01 g/cm3;
m0—试样的湿质量(g);
m1—环刀与试样的总质量(g);
m2—环刀的质量(g);
V—试样(环刀)的体积(cm3);
ρd—试样的干密度(g/cm3);
w0—试样的含水率(%)。

表1为土样密度试验的测定结果。

表1 密度试验结果(环刀法)
表2为试样含水率的测定结果。

表2含水率试验结果
3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的分析
根据环刀法测密度试验的特点,经分析,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测量湿密度不确定度分量u c(ρ0),主要由测定试样不均匀性所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ρ0)、测定环刀与试样总质量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
量u(m1)、测定环刀质量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m2)三个因素引起;测定试样含水率所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 c(w),主要由试样不均匀性
u (w)、湿土称量偏差u (m0′)、干土称量偏差u (m d)所引起。

综上所述,影响土样密度测定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列于表3。

表3 影响土样密度测定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3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4.1湿密度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1)试样不均匀性所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ρ0)的评定
对3个样做均匀性检验,每个样分别重复检测2次,每个试样湿密度平均值及标准方差计入表4。

试样的不均匀性引入的不确定度用A 类,采用合并标准偏差法进行评定。

表4 每个试样湿密度平均值及标准方差
31
2
,/0057735.01
)()(ˆcm g m s s
s m
j t j
t t =--=∑=σ
3/0040825.0)
12(20057735
.0)
1(2)(ˆcm g n s s p t =-=
->σ
表示测定状态不稳定,s p 不可应用。

而采用s i 中的s max 来评定。

从表4可知,s max =0.01g/cm 3
所以试样不均匀性所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ρ0) u(ρ0)= s max =0.01g/cm 3 自由度v= n-1=5
2)环刀与试样质量所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 (m 1)的评定
环刀与试样质量的不确定度主要由天平的精度决定,采用B 类
进行评定。

试验采用JJ5000型天平,该天平感量为0.1g,被测量可能值区间的边宽度a0为0.05g。

环刀与试样的实际质量m1在区间[m1-a0,m1+a0]的各点的分布概率相等(矩形分布),对应的包含因子k=√3。

因此,环刀与试样质量m1的称量不确定度u(m1)为:u(m1)=a0/k=0.02887g
3)环刀质量所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m2)的评定
同上,环刀质量m2的称量不确定度u(m2)为:
u(m2)=a0/k=0.02887g
4)合成湿密度标准不确定度u c(ρ0)的评定
试样湿密度ρ0对于环刀质量m2的灵敏系数c m
2=|ðρ0
ðm2
|=1
V
=
1
100
cm-3
试样湿密度ρ0对于环刀与试样质量m1的灵敏系数c m
1=ðρ0
ðm1
=
1 V =1
100
cm-3
由于试样不均匀性、环刀与试样总质量称量偏差、环刀质量称量
偏差三个因素导致的土的湿密度测量不确定度分量u(m0)、u(m1)、u(m2)彼此独立,所以,试样湿密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ρ0):
u c(ρ0)=√u2(ρ0)+c2m
1×u2(m1)+c2m
2
×u2(m2)=0.01g/cm3
4.2 含水率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1)样品不均匀性的标准不确定度u (w)的评定
根据以上12个试样含水率的测定数据,土样不均匀性测量的不确定度u (w)用A类,采用贝塞尔法进行评定:
u (w)=
21
)()1(1
-=--∑w w n n n i i =0.8945% 自由度v=n-1=11
其中:n 为重复测量次数;i
w 为第i 个土样的含水率测定值;-
w 为各个土样含水率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2)湿土质量的标准不确定度u (m 0′)的评定
含水率试验采用JJ500型电子天平,该天平感量为0.01g ,采用B 类进行评定。

湿土质量m 0’的称量不确定度u(m 0‘)为: u(m 0’)=a 0’/k=0.2887%
试样含水率w 对于湿土质量m ′0的灵敏系数c m ’0=
ðw ðm ′0
=
1m d
×100%
3)干土质量的标准不确定度u (m d )的评定
同上,干土质量m d 的称量不确定度u(m d )为: u(m d )=a 0/k=0.2887%
4)含水率测量合成不确定度u(w)的评定
含水率w 对于干土质量m d 的灵敏系数c m d =|ðw ðm d
|=
100m ′0
m d
2(%)
由于试样不均匀性、湿质量称量偏差、干质量称量偏差三个因素导致的土的含水率测量不确定度分量u(m 0)、u(m 1)、u(m 2)彼此独立,所以,试样湿密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ρ0:
u c (w )=√u 2(w )+c 2m ′0×u 2(m ′0)+c 2m d ×u 2(m d )
=√u2(w)+|
1
m dmin
|
2
×u2(m′0)+|
100m′0max
m dmin
2
|
2
×u2(m d)
=3.37%
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的评定
试样干密度ρd对于湿密度ρ0的灵敏系数cρ
0=|ðρd
ðρ0
|=1
1+0.01w
试样干密度ρd对于含水率w的灵敏系数
c w=|ðρd
ðw
|=|−
0.01ρ0
(1+0.01w)2
|=
0.01ρ0
(1+0.01w)2
由于湿密度不确定度、含水率不确定度两个因素导致的土的干密度称量不确定度分量u c(ρ0)、u c(w)彼此独立,所以土样干密度合成标准不确定的u c:
u c=√c2ρ
×u2c(ρ0)+c2w×u2c(w)
=√(
1
1+0.01w
)
2
×0.012+[
0.01ρ0
(1+0.01w)2
]
2
×(0.0337)2
=√(
1
1+0.01w min
)
2
×(0.01)2+[
0.01ρ0max
(1+0.01w min)2
]
2
×(0.0337)2
=0.035149g
6 扩展不确定度U p的评定
扩展不确定度U p与合成不确定度u c关系:
U p=k‘×u c
其意义是,可以期望在ρd-U p至ρd+U p的区间包含了测量结果可能值的较大部分。

k一般取2~3。

U p虽然是没有明确置信概率的扩展
不确定度,但大致可认为:k’=2,置信概率约为95%(95.45%);k’ =3,置信概率约为99%(99.73%)。

通常推荐k’=2,则扩展不确定度为:
U p=2*0.035149=0.070g/cm3
7 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
干密度
=1.64 g/cm3,U p=0.070g/cm3,k=2
其意义是:被测试样的干密度可以期望在(1.64+0.070)g/cm3至(1.64-0.070)g/cm3的区间。

包含了干密度测量结果可能值的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